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1.2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2优质学案:1.2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以及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

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数量的变化(1)人口自然增减;(2)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迁移的类型(1)国际人口迁移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阶段和特点:(2)国内人口迁移①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阶段和特点:a.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b.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

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2.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3.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探究点人口迁移2017年3月2日,《天津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工作方案》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印发执行。

该方案全面放开户籍人口迁移限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口迁移。

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思考以下问题。

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一是从东部和中部流向西部,二是流向东北部地区。

人口向西部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

2.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由中西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编制人:梁宏程爽廖海钦审核人:梁宏【课程标准】1.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1.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 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3.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主预习案(读书自学、自主探究)一、知识清单(一)人口的迁移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

2、人口迁移概念:一_________3、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____________ 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_____________ )的迁移活动;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 ________ 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4、国际人口迁移(读课本P8填表)、国内人口迁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读课本和图填表)6、人口迁移的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因素的综合反映。

2.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环境因素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 等式最主要的,_____________ 有事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3.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______________ 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其中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 _______ 等式主要因素。

高中地理《1.2 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1.2 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江苏省邗江区瓜洲中学高一地理必修二《13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从容说课本节内容主要分析了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 (国际、国内)、人口迁移流向(迁出国家、地区,迁入国家、地区)及人口迁移的原因。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获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及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的信息。

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直观、动态的教学效果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并加深记忆。

也可采用比较法,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特点,使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人口迁移特点。

借以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教材第9页的活动1可以请家庭或亲属中有移民背景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也可开展小组互动学习,以了解这种地理现象的发生及影响,获得感性认识。

活动2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

学生可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村庄的人口移出与移人情况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影响作社会调查。

以当地的事例来延续教材内容,开放地谈出自己的看法,也可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案例2可根据教材图1.9自绘板图边画边讲,也可运用电脑动画课件演示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过程与路线。

根据课件展示的资料,重点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影响,还要注意分析人口迁出地区与迁入地区的推力与拉力因素。

案例3可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并将其信息结合活动1、活动2提出的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讨论,陈述自己的观点。

在学习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本文字、图像中提取有关信息。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

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设计:1-2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设计: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课标解析】课标: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解析: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及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主干知识点梳理】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和。

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在或范围内发生改变。

2、分类:⑴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年)的迁移活动。

⑵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向另一个移居的现象。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环境因素:⑴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自然环境因素有、、和等。

:美国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如英国伯明翰和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城市因该条件而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自然灾害有时也会促发人口的迁移。

⑵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交通和通讯等是主要的因素。

:人们为了寻求更多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等交通和通讯: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此外,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庭和婚姻对人口的迁移也有一定的影响。

⑶社会因素:、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和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量中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该因素引起的欧洲人的迁移达到3000万人;:政治中心的改变引发的人口迁移。

2、个人因素:个人对或需求的变化。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其主导因素是不相同的,以美国人口迁移为例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Word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Word版

《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学科地理职务教师职称中学二级单位襄阳市田家炳中学地址襄阳市襄州区育红路7号邮编441100《1.2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对本节内容的活动建议是: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很明显,课标对于本节内容很强调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人口迁移是目前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表现十分明显的一种现象,学生对于这种过程都应该是有着比较深刻的体会的,所以理解起来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如何分析资料、理解资料并将有关结论科学的表述出来。

分析材料的能力和准确的表述能力都是学习地理所应该必备的技能,结合这一节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和表述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前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联系十分密切,因为本节内容是上节内容的延伸,是引起一个地区人口的变化又一原因。

人口的空间变化,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知识内容教学难度不大。

教材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什么是人口迁移。

通过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辨别,教师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应该强调两者所具备条件上的差异以及多列举身边的例子加于区别理解。

总之,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有一个更深、更好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的心智趋于成熟,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自学能力。

但是人口迁移这个概念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

大部分学生对人口迁移这个问题的认知仅存在于表面,并没有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因此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联系身边的例子和现象,加深对人口迁移现象的判别及其产生原因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充分参与并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达到教学目标。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课 题】: 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型分析】: 新授课【学习目标】:掌握人口迁移的含义和分类.【学习重点】: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学习难点】:引起人口迁移因素。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人口的增长包括人口 增长和人口 增长。

2、人口迁移的判断:①是否发生了 上的移动(行政区域的改变);②是否有 的改变;③ 的改变(通常为一年).3、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 和 .4、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5、人口迁移是 力(或排斥力)(消极因素)和 力(或吸引力)(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从根本上导致了人口的迁移.6、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迁移。

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 ,自然资源比较 的地区。

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的迁移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7、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和经常的。

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通常,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 率较高,经济落后的地区 率高。

深圳就是一个移民城市.近几百年来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人口的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8、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对人口迁移有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 、 等。

9、社会文化因素:如 、 、 等。

家庭和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文化教育的地区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二、补充知识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 迁出地人口密度、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人才、劳动力的 。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 发展;不好的影响: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 的压力增加。

2、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特点及流向 19世纪前 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流向:旧大陆( 洲,非洲、 )→新大陆( 洲,大洋洲等) 二战后 特点:人口从 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流向: 欧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拉丁美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 地区,大量人口流向美国、加拿大和西欧。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学案: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导学案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学习目标:1.掌握世界及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明确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各不相同。

3.理解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重点: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导】(3分钟)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民工潮”现象,这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影响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思】(11分钟)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

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迁移的类型(1)国际人口迁移①概念:指人口跨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①概念: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②阶段和特点a.古代:受脆弱的、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而迁移。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思考】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有何区别?提示:(1)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增加和减少两方面,由该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所决定。

(2)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数量的增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3)人口的机械增长:由一个地区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人口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讨论】从全球角度看人口迁移是否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提示:人口迁移发生在地球上各国、各地区之间,因此其对全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无影响。

全球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状况。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气候、、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有时也会促使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交通和等是主要的因素。

(2)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2022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2022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二1.2《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班级组名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2.能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并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二、学习过程〔一〕人口的迁移造成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什么是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分为几种类型?【活动一】阅读p8第三段和图,请你说出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及原因。

【活动二】阅读图,请说出202180年代中期前后,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及原因。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活动三】阅读课本p10,请你分析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中主导因素是什么?〔三〕人口迁移的影响【活动四】请你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三、典型例题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

2021年外出务工的农民达亿。

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民工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A.新疆、山东、北京 B.四川、湖北、福建C.广东、浙江、上海D.上海、江苏、浙江2.新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因素D.经济因素四、稳固训练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21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21-2021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开展家向兴旺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更优的自然环境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答复3~4题。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同时,有很多科技人员迁往西部地区,二者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⑥4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①B② C④ D⑥读我国东部沿海某省某年的人口迁移统计表〔单位:%〕,答复5~6题。

5.从表中可以看出,影响该省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文化因素C.因素D.经济因素6.以下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务工经商中农村比重大于城镇,原因是乡村交通便利、外出方便B.由于婚姻嫁娶导致的人口迁移女性高于男性,反映了我国传统婚嫁习惯C.由于拆迁搬家导致的人口迁移农村低于城镇,反映了我国城市化速度较慢D.自然因素对全省人口迁移没有影响7.读我国流动人口资料,答复以下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重点难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和意义。

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方法小组互动学习法比较法
【基础知识】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__________。

2.人口迁移的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_______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3.人口迁移的分类
(1)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________ (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②特点
a.19世纪以前:以_____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二战”后:人口从_______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_________的人口增多。

(2)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在______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地区______的现象。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_____,以及自然环境的______,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其中____、土壤、___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_______有时也会促发人口迁移。

2.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__________、交通和通信等是主要的因素。

3.社会因素:政治、_____等社会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其中______、社会变革、______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一、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
对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空间位移:这是人口迁移的首要条件。

2.居住地变更: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通常以是否跨越某种特定的行政区
域界线来作为判断某一人口移动现象是否为人口迁移的标准。

如下图所示:
3.时间限度: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移动才能构成人口迁移。

虽然迁移时间间隔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但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居住地的人在不同住所间的流动等都不属于人口迁移。

[迁移应用]
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A.人口的空间位置改变,就是人口迁移
B.各国友人来北京观看奥运项目比赛,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C.学生出国留学,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D.走亲访友,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答案】 C
【解析】人口迁移的概念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国际旅游没有改变居住地,不属人口迁移;而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也不一定改变居住地;人口迁移的距离并没有一个限制标准,不属于人口迁移的判断依据。

二、国际人口迁移
1.概念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迁移应用]
2.二战后,人口由迁入地区变成迁出地区的是( )
A.非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拉丁美洲
【答案】 D
【解析】在19世纪以前,由于美洲地区属于新大陆,各种原因的移民蜂拥而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拉丁美洲地区成为人口的迁出地区,北美和大洋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非洲则仍然是人口的迁出地区。

三、国内人口迁移
1.概念
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总的流向是从东部沿海省区流向东北和西北以及海南,是以开发边疆、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

主要的移出省区(市)是: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河北、山西、四川、广东等,主要的移入省区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海南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人口主要由中部、西部迁往东部沿海的省区和城市、以及工矿区。

具体来说,移出的省有: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移入的省市有:北京、天津、江苏、上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4.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
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迁移应用]
3.下列省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出地的是( )
A .上海
B .四川
C .广东
D .江苏 【答案】 B 【解析】 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时期分为两段考虑,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流向。

四川省因为人口增长快,而经济发展不快,导致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比较尖锐,因此始终是人口的迁出省。

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类
(1)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

(3)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

3.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评价
(1)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2)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4.案例探究——美国的人口迁移
(1)国际人口迁移
(1)我国秦汉时期以前的人口迁移
(2)促成人口重心南移的三次人口迁移高潮
(3)我国历史上的国际人口迁移
①主要流向:唐朝以后,我国东南部的居民迁往东南亚、美洲等地落户谋生。

②促进因素:自明朝郑和下西洋开通海上商路后,去海外谋生的人口逐渐增加。

[迁移应用]
4.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答案】(1)D (2)A
【解析】该地区人口迁移数在20至30岁数量最多,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甲~丁年龄段受家庭因素的影响甲与乙年龄段人口迁移具有相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