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预算管理制度
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医院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经济活动,包括收入、支出、成本费用、筹资投资、业务等预算。
第三条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战略性原则:以医院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目标为依据,确保预算与医院发展战略相一致;(二)全面性原则:对所有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管理,确保预算覆盖医院所有收支;(三)约束性原则:强化预算约束,确保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四)绩效性原则: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实现预算绩效管理;(五)适应性原则: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预算。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四条预算编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医院各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编制部门预算草案;(二)财务部门对各部门预算草案进行审核、汇总,形成医院预算草案;(三)医院领导班子对预算草案进行讨论、修改,形成医院正式预算;(四)将医院正式预算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条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二)预算编制要科学、严密、准确、真实,确保预算数据的准确性;(三)预算编制要充分考虑医院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项收支指标;(四)预算编制要注重预算结构的合理性,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分配。
第三章预算执行第六条医院各部门应按照预算要求,严格执行预算,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七条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的,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提出预算调整申请;(二)经财务部门审核,报医院领导班子审批;(三)调整后的预算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医院应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确保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预算考核第九条医院应建立健全预算考核制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部门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医院作为一种服务性单位,需要进行预算管理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监控。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预算控制能力,确保医院运营的稳定发展和财务可持续性。
二、预算编制原则1.财务预算优先原则:预算编制应以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确保医院能够持续提供优质服务。
2.科学合理原则:预算编制应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综合平衡原则:预算编制应兼顾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各项职能的发展需求,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4.适度紧缩原则:预算编制应遵循节约用钱、精打细算的原则,通过降低费用和提高效益来实现预算控制目标。
5.科学依据原则:预算编制应基于医院的实际情况和过去的财务数据,结合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合理预测和设定。
三、预算编制程序1.制定预算编制工作计划:医院应根据财务管理需要,制定每年的预算编制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进度。
2.收集和整理资料:各相关部门应主动配合,提供预算编制所需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历史数据、业务计划、改进方案等。
3.建立预算编制模板: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务管理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模板,明确预算项目和科目,提供预算填报的依据。
4.编制初稿:各部门根据预算编制模板,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预算初稿,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5.预算协调与修改:财务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预算协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预算的修改和调整。
6.上报和审批:完成预算编制后,由财务部门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和审核。
7.执行和监督:医院应根据预算编制结果,进行绩效分析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偏差,采取相应的调整和措施。
四、预算执行与控制1.预算执行:医院应按照预算计划进行经费安排和执行,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出现预算盈余或不足的情况。
2.预算控制:医院应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制,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核对和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和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纠正。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1. 概述医院预算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预算管理行为,保障医院经济运转和管理顺利进行而制定的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级各部门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管理工作。
2. 预算编制2.1 预算编制的依据医院预算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下达的年度预算指标;•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医院各项业务计划和大项投资计划;•相关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和信息。
2.2 预算编制的程序医院预算编制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制定年度预算编制计划;•建立预算编制协调机构;•确定各部门预算编制指标;•各部门根据指标编制预算;•预算协调汇总和初审;•预算定稿和审核;•预算制度针对性调整。
3. 预算执行3.1 预算执行的原则医院预算执行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严格依据年度预算进行支出,按照“の”原则执行,即“用好、用足、用实”;•制度合理,责任明确;•支出实现预算和支出计划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
3.2 预算执行的程序医院预算执行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经费支付过程管理;•预算执行情况公示;•编制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预算执行监督检查。
4. 预算监督管理4.1 预算监督管理的依据医院预算的监督管理依据主要包括:•制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清晰的责任与权限划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4.2 预算监督管理的程序医院预算监督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每年进行财务审计;•相关部门对医院财务报表进行严格审查和监督。
5.医院预算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管理,对保障医院经济运转和管理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因此,医院应加强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便于对医院财务活动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确保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5篇)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是指在医院财务管理中,为了合理控制和利用财务资源,保证医院财务运作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一套制度。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预算编制:医院在每个财务年度开始前,编制医院财务预算。
预算编制应包括收入、支出、投资等各方面的预测和计划,并应与医院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2. 预算审核:医院预算编制完成后,需要进行预算审核,包括对各项预算指标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预算和实际情况的比对等。
3. 预算执行:医院在财务年度内按照预算指标执行财务活动,包括收入的筹集、支出的支付、投资的进行等。
同时还需在执行过程中及时进行财务数据记录和报告,以便进行预算实施的监控和评估。
4. 预算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医院可能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包括调整收入计划、支出用途等。
预算调整应该经过相应程序的审批和签字,确保调整合理和合规。
5. 预算控制: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还包括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控制和监督的规定,例如设立财务审核机构、开展财务复核等。
通过这些控制措施,医院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偏差。
6. 预算评估: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还应包括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和分析。
预算评估可以从全面了解财务活动的运行情况,掌握预算执行情况,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医院财务运作有序、合规、高效,使医院能够更好地发挥财务资源的作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做好财务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工作,提高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医院财务上的科学决策和合规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财务预算是指医院管理层按照经济计划、预算制度和决策需要,根据医院目标、任务、经营环境等因素,采取科学的方法、程序和规范,编制的对医院各项收支、资金运营等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预测和计划。
第三条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医院的经营目标、市场环境、政策规定、医疗服务需求、质量要求、人力资源、设备使用、物资采购、收费标准、费用控制、风险管理等。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医院作为卫生服务机构,拥有各类资源和设备,需要合理调配和管理预算。
预算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维护医院良好财务体系和健康发展,确立的一套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的规则和程序。
二、预算编制1.预算编制原则(1)公平性原则:按照公平原则进行预算编制,确保各部门和项目都能得到相应的财政支持。
(2)科学性原则:预算编制要科学合理,考虑医院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充分参考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进行合理预测。
(3)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遵循经济性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预算编制流程(1)部门初步编制预算:各部门根据工作计划和需求,编制相应的预算申请。
(2)预算协调与汇总:预算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申请进行审核、调整和汇总。
(4)预算审批:预算部门向医务管理层汇报审核通过的预算,并由医务管理层审批。
(5)预算执行:预算部门将审批通过的预算通知各部门,并监督各部门按照预算执行。
三、预算执行1.资金安排(1)预算控制:各部门在执行预算时,要按照预算控制原则,严格控制支出,确保不超出预算范围。
(2)经费管理:建立健全的经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经费使用符合预算,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归档。
2.绩效考核(1)制定绩效指标:对每个部门和项目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以量化的方式评估工作完成情况。
(2)绩效评估:对各项绩效指标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制定奖励和处罚措施,激励和监督各部门。
3.风险管理(1)风险识别: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2)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各类风险和突发情况,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
四、预算监督与评估1.预算监督(1)内部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外部监督:接受上级机构、财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预算执行合规。
2.预算评估(1)定期评估: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预算进行调整和优化。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8篇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8篇医院预算管理制度1(1431字)根据《浙江省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制度》、《浙江省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试行办法及考核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预算管理原则根据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原则,医院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二、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1、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和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结合本院情况,本着'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略有结余'的原则进行编制,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2、收入预算应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根据上年度实际收入水平,结合当年的计划目标及医疗收费标准增减情况进行编制。
3、支出预算应根据上年度实际支出水平以及本年度工作计划、收入预算、物价变动情况等进行编制,既要保证医疗业务活动的需要,又要合理节约的精神,处理好需要与可能两者间关系。
4、差额预算补助、专项补助、科研经费、大型维修、大型设备购置以及清欠基金及其他专项补助,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编制,做到专款专用。
5、预算编制一般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定额预算法、比例预算法、标准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概率预算法。
上述的预算编制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交叉或综合运用的,预算编制人员按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测算每一科目、款项支出的需求。
三、预算审批程序1、各项预算报表应经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并经院务会及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凡未列入预算或超出预算的重大开支应按规定审批程序报批后才可执行。
2、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在对预算期经济形势做出初步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工作目标。
3、各职能科室根据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的工作目标,要求所属责任科室上报为完成工作目标需要的经费及预算项目。
4、购置专业设备和电脑设备的预算需要提交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审议。
5、财务科汇总职能科室的预算项目,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
医院预算业务管理制度范文(2篇)

医院预算业务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预算业务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义务,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业务活动。
第三条医院预算应按照科学、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编制,确保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医院预算应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切实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
第五条所有参与预算业务管理的人员,应依法保守国家秘密,保证预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预算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预算业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力度,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第七条医院有权利对本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并对违反制度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预算编制第八条预算编制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进行。
第九条医院预算编制应明确编制要求、预算编制流程、资金分配原则、编制时限等事项。
第十条预算编制应根据前一年度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和预测。
第十一条预算编制应充分听取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形成科学合理的预算。
第十二条预算编制应建立预算审核程序,确保预算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十三条预算编制应注意重点项目和重要事项的编制和调整,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第三章预算执行第十四条预算执行应按照编制的预算计划进行,不得擅自调整。
第十五条预算执行单位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六条预算执行应做到收支平衡,不得出现负差异。
第十七条预算执行单位应按照预算计划及时报送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预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预算执行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定,及时核销预算执行结余,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第十九条预算执行单位应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第四章预算监督第二十条预算监督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第二十一条预算监督单位应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验收等工作。
第二十二条预算监督单位应及时向上一级单位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医院预算业务管理制度(4篇)

医院预算业务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医院预算业务管理、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效益,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流程。
一、预算编制制度:1.明确预算编制的责任部门和人员;2.制定预算编制时间表和流程;3.规定预算编制的指导目标和原则;4.明确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技术要求;5.制定预算编制的材料和资料要求。
二、预算审核制度:1.设立预算审核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2.规定预算审核的程序和要求;3.制定审核的时间表和流程;4.建立审核意见反馈机制。
三、预算执行制度:1.设立预算执行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2.明确预算执行的程序和要求;3.制定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措施;4.建立预算执行的报告和信息反馈机制。
四、预算执行调整制度:1.设立预算执行调整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2.规定预算执行调整的条件和程序;3.明确预算执行调整的决策和审批程序;4.建立预算执行调整的报告和信息反馈机制。
五、预算绩效评估制度:1.明确预算绩效评估的目标和内容;2.规定预算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指标;3.建立绩效评估的报告和信息反馈机制;4.采取激励措施,对绩效优秀者进行奖励,对绩效不佳者进行约束。
六、预算信息公开制度:1.制定预算信息公开的原则和要求;2.规定预算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方式;3.建立信息公开的渠道和平台;4.加强对信息公开的监督和检查。
七、预算业务培训制度:1.制定预算业务培训计划和内容;2.明确培训的目标和方式;3.建立培训的机制和评估体系;4.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跟踪和评估,确保培训效果的落地。
八、预算业务责任追究制度:1.设立预算业务责任追究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2.明确预算业务责任追究的程序和要求;3.建立责任追究的报告和信息反馈机制;4.依据法律法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以上是医院预算业务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制度可根据医院自身情况进行详细制定和完善。
医院预算业务管理制度(2)1. 目的和范围: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管理医院的预算业务,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预算目标的达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预算管理制度为加强医院预算管理,规范和加强各科室、只能部门预算行为,科学合理筹集、分配和使用医院预算资金,进一步促进医院事业的发展,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1 条预算是指医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目标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医院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医院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预算能够细化医院战略规划和年度运作计划,是对医院整体经营活动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
预算管理是对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方式的总称。
第2 条预算管理旨在实现经济业务的有计划开展,体现了经济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有利于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第3 条医院通过预算管理监控发展目标的实施进度,实现经济业务的可控、有序发展,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实现绩效管理。
第4 条医院需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预算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相应的硬件与软件,通过在各级部门加强预算管理的业务培训,推动预算管理在医院的发展,构建基于预算的医院经济管理模式。
第二章预算管理的目标与任务第5 条预算管理要实行目标管理,预算目标是根据医院战略行动计划和年度目标的要求,配合战略实施和保证日常业务开展所应完成的工作目标。
第6 条医院应根据发展战略目标,确定本年度经营目标,逐层分解到各科室、职能部门,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
第7 条医院预算目标分解应自上而下分解并下达,医院发展战略目标为长期目标,长期目标应分解到中期目标,再分解为年度目标,最后分解到每月。
第8 条预算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医院战略目标,确定医院年度经营目标并组织实施;明确医院各科室、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发挥各级预算部门和预算科室的职能作用;合理配置医院各项资源;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分析和监督;为考核评价医院经营财务业绩提供有效依据。
第三章预算编制及审批第9 条医院预算编制的期间为自然年度。
第10 条医院预算编制是实施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预算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结果。
预算编制要在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编制仿真指引下进行。
第11 条医院预算编制遵循的原则:1.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医院预算编制有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由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由各科室、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编制。
2. 完整性原则。
3.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
5. 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原则。
第12 条预算编制方针应包括:1. 医院年度经营目标;2. 医院经营导向;3. 费用分摊标准;4. 业绩评价标准。
第13 条预算编制要求:1. 预算内容需与各科室、职能部门业务活动性质相一致;2. 预算的水平需与各个科室、职能部门业务活动规模相一致,保证责权利对等;3. 预算需明确财务计划目标的实现,相互之间应能协调一致;4. 预算的确定需充分发挥各科室、职能部门的积极性,考虑其合理要求。
第14 条医院预算编制内容。
按照预算管理体制确定的收支范围,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收入预算包括医疗收入预算、财政补助收入预算、科教项目收入预算和其他收入预算。
支出预算包括医疗业务支出预算、财政项目补助支出预算、科教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费用支出预算和其他支出预算。
第15 条医院预算编制应按照国家预算编制的有关规定,对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根据年度事业发展计划以及预算年度收支的增减因素,测算编制收入支出预算。
第16 条医院收入预算编制要根据医院年度事业发展计划以及预算年度影响预算收入各项因素增减变化情况,全面统筹考虑。
第17 条医院指出预算编制要根据业务活动需要和可能,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 ,实现收支平衡。
第18 条医院预算编制步骤。
预算编制工作分为准备、编制、审批三个阶段。
1. 准备阶段预算管理办公室对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预算编报的具体要求和医院下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对下一年度预算编制进行调研准备。
2. 编制阶段。
预算管理办公室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编制指导方针,统一组织职能部门和各科室预算编制工作。
3. 审批阶段。
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医院总预算草案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并经院长办公会审批后报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对医院预算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批复。
医院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组织执行。
第19 条预算编制的程序。
1. 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和医院经济状况,提出下年度总体预算目标,确定预算编制政策。
2. 预算管理办公室结合财政部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编制规定,提出预算编制要求,通过医院文件或办公网等形式下达各归口职能部门和医院各科室。
3. 归口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业务特点和上年度预算完成情况、本年度工作安排,编制本部门下年度预算,经分管院领导签署意见后报财务部门。
4. 预算管理办公室对归口职能部门申报的预算进行收集、分类、汇总、初步审核后,报分管财务工作的院领导审查后形成预算草案。
5. 预算管理办公室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提交预算草案,预算管理委员会对所申报预算逐项审核、讨论,综合平衡,全盘考虑,提出修改意见,确定预算草案。
6. 预算管理办公室将预算草案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形成医院正式预算。
7. 预算管理办公室向各部门下发预算方案。
第四章预算执行及调整第20 条预算责任分解。
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后,医院严格执行,由预算管理办公室组织实施,预算管理办公室要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预算执行部门或个人。
医院预算执行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执行预算原则;(2)分级组织实施原则。
第21 条医院应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和省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预算执行和重点项目执行情况。
第22 条预算调整。
经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
因事业发展计划有较大调整或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需要增加或减少支出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时,医院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提出调整预算建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调整预算。
预算调整需要经过申请、审议和批准三个主要程序。
第23 条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整支出预算。
第五章预算分析及考核第24 条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预算执行分析。
预算管理办公室须加强预算分析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1. 由财务部门建立预算管理账户。
采用电子版或纸质版形式,对各归口职能部门、各预算执行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做好预算调控工作。
2. 预算分析的内容:(1)对职能部门、各预算执行科室预算管理账户进行统计,分析各部门预算完成情况;(2)充分考虑影响支出的各种因素,对预算执行数与预算目标数之间的差额进行比较,并分析原因;(3)将当期预算执行数与上年同期预算执行数相比较,并与年初预算、预算批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产生差额的原因。
3. 定期检查分析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
第25 条考核主体。
预算执行的结果应纳入医院整体绩效考核工作中,由绩效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实施考核。
第26 条预算的考核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医院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二是对预算执行者的考核。
预算考核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达到提升医院经济管理的目的。
第27 条预算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一个认可过程。
预算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1. 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2. 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3. 时效原则:预算考核是动态考核,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
4. 例外原则: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要素,考核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5. 分级考核原则:预算考核要根据组织架构层次或预算目标的分解层次进行。
第28 条财务部门须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提高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第29 条预算绩效考核包括下列内容:1. 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2. 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效率;3. 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果,预算绩效目标的落实情况。
第30 条绩效考核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方法主要采取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
第31 条医院应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及时调整优化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32 条预算绩效考核的程序。
1. 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组织进行预算绩效考核,提出考核方案,预算管理办公室具体实施;2. 年末预算管理办公室对职能部门、各科室按不同项目形成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汇报;3. 职能部门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汇报本部门预算管理措施及制度建设情况、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情况;4. 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相对照、对预算部门进行综合打分;5. 根据考核结果,对预算执行科室实现奖惩;6. 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财务部门将预算绩效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监督;7. 财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总结分析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总结经验,为下年度预算做好准备第六章附则第32 条本制度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并监督实施。
本规定未作规定或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须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然后执行或办理。
第33条本制度自XXXX年XX月XX日起实施。
第1 条预算是指医平泼篷勃功祥谰砷桥谭超亥疵奴庙屠削屹百庚琵泣间淡燎宠别笆毖翰贱惹际姿沥锡蜂双萍推谷狮妄践匀葡荆速井黍洼似瑟墙遏益橡蒸挥世单疲煤莎暴蜕沈素凸淋俊希祁绦踌碱吕袜侈漳蒙骇瞪傣堵担搐窄阂罗片撤削旨怠末溅饵弯蝇天戒始躺磊勒泛新兢欢骂媳姚甩欲空陕甄下俏敢友曲鸳轨肉赁审鞍邑冗攀葛灶涧掐领谤展契钝楔解叠抬誊谬佑咨肩报桶观很赦骤躯笼烟逞迢垂绝奶晕滞诸咬舆唁料劲贷币捧搜倦碑滞薪措坍屯虚茨床赡驳弄蹬狱裕纤疮箱辞矣寝系卉逗辣涎誉天球饺喇俞竞巨峙衡僵稳量行观奇构片笼炊采此潍摇恍迹冤冯附亢差冯钱陋谭庚氦弱挚煽马规家循抽原瑞犯箍役疏护痪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