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解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与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与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之一,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与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IMF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对全球金融稳定的贡献。
首先,IMF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之一是提供了资金援助。
面对金融危机,许多国家遭受到了严重的金融冲击,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剧烈减缓,市场信心受到严重动摇。
IMF通过提供贷款等方式,向危机国家提供急需的资金援助,帮助它们渡过了难关。
比如,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IMF积极提供资金援助,帮助了许多受影响国家应对金融危机。
这种资金援助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宏观经济压力,也有助于改善国家信誉,增强市场信心。
其次,IMF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提供政策建议。
IMF通过定期的经济监测和政策对话,向各成员国提供专业的经济政策建议,帮助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自身国情的经济政策。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IMF就如何应对危机、稳定金融市场等问题向各成员国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的提供不仅使各国能够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还有助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增强了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此外,IMF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还发挥了危机预警和风险管理的作用。
IMF拥有全球最全面的经济数据和监测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全球范围内的金融风险,对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的问题进行预警。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IMF就多次发出警告,警示各国注意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IMF的预警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为各国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应对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IMF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还推动了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全球金融体系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IMF积极倡导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以减少系统性风险,提高金融监管和治理水平。
IMF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增加国际金融资源等。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名单、内容摘要与目录(1)[1]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名单、内容摘要与目录(1)[1]](https://img.taocdn.com/s3/m/2e13eb0eba1aa8114431d9cc.png)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组 长:刘士余成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煜 刘争鸣 孙 平 张 涛 张晓慧 张健华 李 波 陈 志 邵伏军 欧阳卫民 周学东 胡学好 宣昌能 黄红元 龚明华 盛松成 谢 多 熊志国‘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指导小组李 勇 王兆星 庄心一 杨明生‘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编写组总 纂:宣昌能 孙 平统 稿:杨 柳执 笔:第一章:李 斌 纪 敏 马凌霄 张 赶钟子明 席 钰 第二章:郭大勇 欧阳昌民 赵 民 王 楠熊莲花 洪 波 姚 斌 闫丽娟李 超 赵冰喆 第三章:孟 辉 李敏波 杨金成 第四章:李 妍 王少群 陈 敏 第五章:王丽明 杜海均 朱吟琰 汤莹玮刘延明 宋玮玮 第六章:刘 珂 陈 浩 翟 春 第七章:邓志坚 李文勇 孙 毅 占 硕师永彦 董建斌 第八章:杨 柳 张甜甜 王 淯 汪 洋贾彦东 专题一:陶 玲 谢 丹 钱谱丰 陈团廷 专题二:赵冰喆 附录一:赵 民其他参与写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明星 王 聪 王素珍 王新东 邓启峰刘贝贝 许康玮 李 朋 陈建新 林文顺季 军 周正清 胡 平 夏江山 梁勤星葛康泽 温茹春制,着力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潜在风险,全面提升银行业综合实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㊂证券期货业健康发展,证券经营机构稳健运营,股票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融资功能显著增强㊂股指期货顺利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启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期货市场功能不断完善㊂合规监管得到强化,市场主体规范发展,防范和打击内幕交易初见成效㊂但随着新业务㊁新产品的推出和发展,应关注创业板高估值㊁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及私募基金的潜在风险等问题㊂下一阶段,要继续推进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监管,强化投资者保护,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创新,促进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㊂保险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资产规模继续扩大,保费收入大幅增长,经营体系更加健全,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监管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整体充足,保险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㊂但保险业资金运用收益率下降,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仍较狭窄,产品结构不均衡有所加剧,银保渠道有待继续改善㊂下一阶段,要抓住保险业快速发展机遇期,推动业务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巨灾保险体系,建立多渠道资本补充机制,强化偿付能力监管,提高资金运用水平,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市场秩序,更好地发挥经济补偿和社会风险管理功能㊂金融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改善融资结构和完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㊂货币市场保持活跃,市场利率明显上升㊂债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债券成交量大幅增加,债券价格呈总体上行趋势㊂票据市场快速增长,外汇市场波动较大,黄金市场量价大幅攀升㊂融资结构多元化发展,政府融资市场化程度提高㊂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银行间实时收益率曲线正式发布,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得到加强,信用缓释工具试点顺利推出,银行间贷款转让市场和黄金市场进一步规范㊂政府㊁企业㊁住户财务状况表明,政府债务水平总体良好,财政赤字和国债占GDP的比重较低㊂企业部门生产经营状况持续好转,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偿债能力稳步提升,流动性状况有所改善㊂住户部门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增长较快,负债占GDP的比重有所增加㊂但政府部门隐性负债问题和部分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值得关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仍需改善,住户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有待提高㊂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㊂支付体系不断完善,非现金支付工具创新发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不断加强,农村支付环境取得新进展;金融业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健全,金融运行的法律基础进一步强化;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会计标准国际趋同取得重要进展;信用环境不断改善,征信系统作用日益显著,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国家洗钱风险评估首次开展,反洗钱监管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推向深入㊂下一阶段,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支付结算制度,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加快会计标准建设,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提高反洗钱力度和成效㊂探索建立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

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金融三班一.国际背景2011年是多变的一年,在这一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
在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从国内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以内需拉动经济成长的效果逐渐显出成效。
根据2011年的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在这一年我国对外经济交往活跃,较2010年相比,全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增长22%。
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017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11亿美元。
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一)经常账户分析货物贸易余额在贷方,余额为1883亿美元,表明中国的出口实物商品总金额大于中国进口的实物商品的总金额。
服务贸易余额位于借方,余额为-552亿美元说明中国无形商品包扩各类服务处于逆差的位置,中国为出口的服务费用小于中国进口服务的开销。
其中运输和旅游项目逆差扩大是服务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
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量增加,境内企业对国际货物运输的需求上升,带动运输服务支出较快增长。
在旅游方面,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继续改善,带动境外观光、购物、留学等旅游支出大幅增加。
另外保险服务,专利权使用费逆差也较大,分别为-167亿美元、-140亿美元,说明我国居民保险企业向非居民提供的保险服务和专利使用权少于非居民保险企业向我国提供的保险服务和专利使用权。
收益项目下,总体呈现逆差,借方余额-119亿美元。
但职工报酬处于贷方,余额为150亿美元,说明中国属于劳务输出国,而投资收益借方余额-268亿美元,表明中国是资本输入国,或者说外资在中国企业的投资带来的收益比中国国内资本投资国外所带来的收益大。
(二)资本金融账户中国的金融账户余额在贷方,表明2011年资本净流入我国2211亿美元。
直接投资处于贷方余额,净流入1704亿美元,表明外国在华投资大于本国在外投资,并且金额较大,大约为本国对外投资的2.7倍,所以直接投资净流入是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是一个全球性的金融机构,拥有189个成员国,致力于促进国际金融合作,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定与繁荣。
本文将从组织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对IMF进行研究。
一、组织结构IMF的组织结构包括议事会、董事会和行政部门三个主要层级。
议事会是IMF最高决策机构,由所有189个成员国组成,每个成员国都有代表权。
在议事会中,各成员国可以就关键议题进行讨论,并以大多数票通过条约、章程等政策决定。
董事会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代表每个成员国或者成员国组成的集团。
董事会负责日常工作,并根据议事会的决策执行各项政策。
IMF的行政部门则由总裁和各个部门组成,负责组织的具体运营管理。
IMF的组织结构体现了各个成员国在机构内的代表权,确保了每个国家的利益得到平等的尊重。
同时,组织结构也使IMF能够高效地制定决策和实施政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国际金融合作和支持。
二、功能研究1. 经济监测和政策建议IMF作为一个全球经济监测机构,定期发布《世界经济展望》、《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等报告,对世界各地的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IMF的经济监测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全球经济数据,帮助成员国了解国际经济形势,预测经济走势,有助于各国制定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
IMF还根据成员国的实际情况,提供经济政策建议和技术援助,帮助国家实施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促进全球经济稳定与发展。
2. 货币政策协调和债务危机处理IMF协调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帮助解决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不平衡和紊乱。
IMF通过提供全球经济政策协调的平台,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对话和合作,减轻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避免冲突和竞争。
此外,IMF还扮演着处理债务危机的角色。
当成员国面临支付危机时,IMF可以向其提供贷款和金融援助,帮助国家应对危机,维护金融稳定。
3. 发展援助和扶贫工作IMF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通过提供金融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目标。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八)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必修二专题八: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一、选择题1.法国总统萨科奇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布雷顿森林协议,我们不能一边是多极世界,另一方面却全球只有单一储备货币。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法国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B.美元仍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C.萨科奇希望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改革D.布雷顿森林体系至今作用巨大【答案】B【点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是美国,A不正确;世界贸易组织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C不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 0世纪7 0年代已经瓦解,D不正确。
材料中法国总统萨科奇表达认为,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世界货币体系不能只有美元一种货币。
各选项中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倡导者是美国;C项世界贸易组织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D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 0世纪7 0年代已经瓦解。
本题选B项。
2.(2012年1月龙岩市质检22题)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西方国家为了摆脱危机,打起了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人混乱。
二战后为改变该混乱局面,国际社会采取的关键措施是A.实施马歇尔计划B.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C.签订关贸总协定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答案】D3.(2011年11月扬州市期中18题)“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
”上述材料应出自A.《欧洲联盟条约》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马歇尔计划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B【点拨】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材料反映的是协助会员国复兴与建设,援助发展中国家,这属于世界银行职能。
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机构,故B正确。
4.(2011年9月皖南八校联考23题)《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
金融稳定报告

金融稳定报告金融稳定报告主要是对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
以下是一个700字的金融稳定报告的示例: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本次报告的主题是关于我国金融稳定的分析与评估。
一、总体概述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
经过不断的改革开放,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市场规模扩大,金融产品丰富多样,金融体系的功能不断提升。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下,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金融体系整体运行平稳。
二、风险分析1.信用风险:虽然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但总体上仍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重点关注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同时加强风险预警和监测。
2.流动性风险: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管理得到了有效的加强,但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仍存在不足。
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监管,预防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3.市场风险: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需要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测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市场风险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冲击。
4.系统性风险:虽然我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有所提高,但仍需关注金融体系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
需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系统稳定性。
三、政策建议1.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2.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3.加强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市场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4.加强对金融创新和新技术的监管,防范金融科技风险的发生。
四、结语我国金融体系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总体保持了稳定。
但是,金融风险仍然存在,需要持续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预防。
希望通过本次报告,能够对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共同推动我国金融稳定的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国家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金融稳定

一 、引 言 和 文 献 综 述
金 融 稳 定 性 一 般 被 认 为 是 金 融 机 构 稳 定 性 和 金 融 市 场 稳 定 性 之 和 (Crockett,1997),金 融 危 机 是 缺 乏 这 种 稳 定 性 的 直 接 后 果 。 现 实 中 ,观 察 危 机 很 容 易 ,但 考 量 稳 定 性 却 难 得 多 (Bayoumi,2014),因 此 大 部 分 文 献 是 围 绕 着 金 融 不 稳 定 性 和 金 融 危 机 这 些 问 题 来 展 开 的 。 在 欧 洲 ,自 14 世 纪 起 已 有 了 较 为 完 整 的 金 融 危 机 记 载 。 当 时 英 王 爱 德 华 三 世 由 于 战 争 失 败 而 对 意 大 利 的 银 行 家 违 约 ,从 而 造 成 了 银 行 破 产 形 式 的 金 融 危 机 。 在 之 后 的 几 个 世 纪 里 ,总 是 周 期 性 地 发 生 各 类 危 机 事 件 ,一 些 关 于 商 业 周 期 的 思 想 也 充 斥 在 古 典 经 济 学 家 的 文 献 中 。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

2011年国际金融危机大事记1月1日爱沙尼亚总理安西普从塔林市中心国家歌剧院广场上一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提取了该国第一张欧元钞票,正式宣告爱沙尼亚成为第17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1月12日欧盟公布首份《年度增长调查》报告,开启了欧盟经济治理的新阶段。
报告提出了欧盟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各成员国为应对挑战需要优先采取的10项行动。
这些行动涉及实现财政稳固和宏观经济稳定;进行结构性改革提高就业;采取措施刺激增长等三大方面。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世界经济今明两年仍将增长,但增速会放缓,影响复苏力度的风险依然存在。
1月13日美国两家主要信用评级机构警告,如果巨额国债继续增加,美国可能失去最高的“Aaa”信用评级。
1月26日-1月30日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开幕。
本届年会主题是“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
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各界精英将围绕“应对新形势”、“经济前景和制定包容性增长政策”、“支持二十国集团的行动计划”和“建立全球风险应对机制”四大论题展开讨论,探寻新形势下如何确立全球新经济秩序和新经济治理规则。
1月31日穆迪宣布将埃及主权评级由“Ba1”下调至“Ba2”,并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2月2日标准普尔下调了爱尔兰的评级。
将爱尔兰长期债务信用评定由AA-级下调至A级,将爱尔兰短期债务信用评定由A-1+级下调至A-1级。
将爱尔兰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从“AA-”下调至“A”,短期评级从“A-1+”下调至“A1”。
同时标准普尔称将该国短期和长期债信评级纳入负向观察名单。
2月8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维持约旦长期与短期外汇评级为BB/B 不变,但将其长期与短期本地货币评级调降至BB+/B垃圾级别。
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金融系统:结构和内在联系
17. 然而,银行(特别是最大型的银行)在 金融中介中占了主导地位。
注释: Outstanding mortgage loans 未偿还的住房抵押贷款。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住房贷款相比其他国家偏低。
1、金砖四国中,人均GDP相对 接近,而中国的个人贷款率最低 (15%)。 GDPPC低于中国 印 度20% GDPPC高于中国 俄罗斯18% 巴 西50%
1.2 金融系统:结构和内在联系
16.中国在走向更具商业化的金融体系上已有 所进展。
改革: 向银行体系注资 建立新的资本市场 引入审慎监管机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金融体系 采取措施改革利率和汇率政策 股份制银行,农村信用社,证券业,养老保险部门
B. Financial System: Structure & Inter-linkages
15%--20%
6%--10% 2%--2% 0%--3%
3--15
1.2--7.5 0.4--1.5 0--2.25
25.85%
29.93% 20.78% >20.78%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10.中国在过去30年保持了高增长率。
2、发达国家中,美国、英国、 法国接近,约为45%;日本25%。 3、中国GDPPC上去后,可能还 需要时间来改变消费观念。 (东西方文化差异)
注释:Retail lending,零售贷款,即国内一般说 的个人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 买不动产、汽车或其他大宗耐用消费品的贷款。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11.但是,宏观经济和制度环境,却导致了信用分 配效率低下和逐渐积累的弊端。 第一,相对较低的资本成本扭曲了 储蓄—投资决策。 存款利率限制、充足的流动性 -->低资本成本 -->降低外汇冲销成本,支持投资和工业化 -->刺激过度投资、抑制居民存款收入
1、中国房地产价格 的急剧上升和银 行对房地产业的 大量贷款加剧了 房地产价格修正 冲击中国银行业 的负面预期。
注:左轴对应未偿还的住房抵押贷款柱状图,右轴对应住宅价格曲线图。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Box 1
2006---2008年:房地产开发商的 贷款同比上涨比率逐步下降。 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政策迅速 放开,房地产业迅速繁荣,而住 房贷款也跟着上升(大约滞后一 个季度),反映了不断上升的住 房价格对购房者的压力。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Box 1
5、在中长期,房地产业引发的风险将取决于其价格增长 背后的制度基础会不会被政策措施所触及。 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发展,需要一套全面措施,包 括完整的利率和汇率改革、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 展、逐渐开放的资本账户和财政改革(包括开征 更广泛的财产税)。 同时,政府当局应该监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及其 对银行业和金融稳定性的潜在影响,并采取及时 的纠正措施以防房地产价格过度上涨。
银行系统总贷款中大约有20%与 房地产业相关,相对较低。 TOP5中,30—45%的贷款都有担 保物,大多数是不动产。大幅的 房地产价格修正会引发借款人违 约并使贷款回收价值缩水。 与房地产业在一条产业链上的行 业(建筑业、水泥业、钢铁业) 的信贷也暴露在调控风险中。 地方政府支持LGFP的能力也严重 依赖于房地产市场。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06年 《让中国的资本运作起来——金融体系改革的价值》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14.政府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金融领域。
是银行系统的大股东和重要公司客户。 委任了所有主要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 实际暗中承担了所有存款的担保责任。 (缺乏存款保险体系及决议框架)
政府在金融系统的深度参与,破坏了市场 纪律,削弱了公司管理,还很可能产生软 预算约束。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15.这种政府参与也解释了银行在财政政策的实施 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政府当局通过银行信用的扩张来执行一揽 子刺激方案,以应对2008-09全球金融危机。 催生了大量的LGFP作为间接工具来获取银 行贷款,并通常以土地等国有资产作为担 保物,导致公共部门的或有负债大量增加。
2、自21世纪初住房制度改革后: 住房贷款额大量增加,但相对其他 国家仍偏低。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住房贷款自房改后大量增加。
1998年后,中国的实 物分房制度全面结束, 此后,住房抵押贷款 全面上升,催生了房 地产市场的景气。 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 后,中国2008年贷款 增长率出现短暂下降, 但是随后则出现了一 个大幅反弹,是为一 揽子经济刺激的结果。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银行在贷款 利率上有一定灵 活性,但大多数 的贷款都设置在 与规定的基准贷 款利率相接近的 水平。
注意:08年第四季度,平均贷款利率低于基准贷款利率。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11.但是,宏观经济和制度环境,却导致了信用分 配效率低下和逐渐积累的弊端。 第二,发展不成熟的资本市场限制了公 司的融资渠道和居民的储蓄选择。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13.当前宏观金融和制度环境的一个副产品是投资 效率低下。 自2001年始,中国GDP每增长1美元,平 均下来需要近5美元的投资,比日本和韩国 在各自经济腾飞期间的投资额高了40%。 中国的总储蓄和投资占比G20国家总和超 过20%,但是GDP份额却仅占10%。这反映 了资本在一些低回报率项目上的分配不当。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 宏观金融环境
B. Financial System: Structure and Inter-linkages
1.2 金融系统:结构和内在联系
C. Banking System Performance, Soundness, and Resilience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12. 持续的信贷增长目标(即使有补充工具), 损害了信贷分配效率,扰乱了货币政策传导。
银行:有强烈冲动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来提升利息 收入和利用表外渠道来绕开信贷目标,影 响宏观货币控制。 公司:倾向于过度借款,因为他们知道未来信贷 将会限量供给。 政策制定者:由于利率受控和定额放贷,无法依 靠市场价格(如短期利率)来评价宏观经 济和流动性状况。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10.中国在过去30年保持了高增长率。 1、自1978年改革后: 总体经济情况: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0%, 通胀率得到相对控制。 商业银行发展特点:高增长、多样化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商业银行发展特点:高增长、多样化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 11.但是,宏观经济和制度环境,却导致了信用分 配效率低下和逐渐积累的弊端。 第三,由于不完全的利率市场化和受限 的汇率波动,银行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缺 少足够的刺激去提高他们对于风险的评 估、管理和定价能力。
快速增加的居民收入 存款的低回报率 充足的流动性 缺少可选择的投资工具 房屋产权的低成本 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依赖
A. The Macro-Financial Environment 1.1 宏观金融环境——Box 1
3、银行业对房地产业的直接风险敞口是适度的,但是 间接风险敞口非常高。
类型
ALL LCB
相对份额
绝对份额 几何平均 万亿RMB 增长率
---75%--65%
20--75 15--48
20.78% 18.08%
JSCB
CityB ForB RurB 注释:LCBs : Large Commercial Banks (Top 5) JSCBs: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12 banks as of end-2010) 股份制商业银行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OGO
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Assessment
中国金融系统稳定性评价报告
1 整体稳定性评价
I. Overall Stability Assessment
【七仙女团队】
I. Overall Stability Assessment 1 整体稳定性评价
LOGO
I. Overall Stability Assessment
1 整体稳定性评价
1.2 金融系统:
结构和内在联系
B. Financial System: Structure & Inter-linkages
B. Financial System: Structure & Inter-linkages
1.3 银行系统的表现、稳健性和弹性
D. Stress-Testing Results Summary
1.4 压力测试结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