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黄岩岛有效控制的国际法依据

合集下载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菲黄岩岛之争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菲黄岩岛之争

从国际法视角看中菲黄岩岛之争江西城市学院杨兆鹏(2012-6-12)摘要:2012 年 5 月 10 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中沙群岛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被及时赶到的中国海监船制止,双方随后发生了对峙,由此引发的南海争议问题愈演愈烈。

此次对峙事件中,面对菲律宾的无理挑衅,中方加大对菲律宾就黄岩岛问题进行外交斡旋的力度,坚持通过外交协商解决当前事态。

关键字:黄岩岛;菲律宾;中菲外交;领土主权一、黄岩岛的价值1、黄岩岛海域资源丰富。

同南沙群岛一样,黄岩岛海域不仅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金枪鱼、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高。

2、黄岩岛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个礁盘面积巨大,达到 150平方公里,超过了南沙任何一个单独的礁盘,为南沙美济礁面积的3倍,可以说中沙黄岩岛是”少而精“的岛礁。

黄岩岛整个礁盘浅水区(水深1米左右)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分方便。

礁盘口门宽大,经过疏浚深挖建设后可以进出大型舰艇。

由于有一圈完整的环礁阻挡,礁盘外风浪无法进入泻湖,一直是渔船的避风良港。

3、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曾是驻菲美海军武器试验场。

如果说西沙扼守南中国海的西门、监控越南的话,那么黄岩岛就扼守南中国海的东门、监控菲律宾。

二、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菲方的一系列错误行为极大地损害了中菲正常的外交关系,引起了南海区域国际关系的高度紧张。

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菲律宾政府主张对黄岩岛权利的所谓依据主要有“主权继承”、“地理邻接”和“黄岩岛在菲专属经济区内”等,而这些说法在国际法上根本就站不住脚。

从国际法角度看,我国是通过“先占”取得了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

所谓“先占”,是指一国有意取得无主地的行为。

按照国际法规则,先占取得领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有效占领”,而“有效占领”则由两项基本因素确定:其一,宣示主权,即占领国以明确的方式表示将该地置于其主权之下;其二,建立管辖,即占领国在该地建立某种行政,表示该地是真正由占领国统治的。

黄岩岛事件的国际法分析

黄岩岛事件的国际法分析

中国海洋报/2012年/6月/15日/第004版国际黄岩岛事件的国际法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海洋法研究中心主任金永明【阅读提示】在中菲黄岩岛对峙过程中,菲律宾政府提出将黄岩岛领土问题提交国际司法或仲裁的要求,目的是使其国际化和复杂化,这种言行不仅非法,而且无理、无效。

菲律宾单方面将双方对其不存在争议,属于中国领土的黄岩岛交国际社会解决,无法理依据。

这将带来国际秩序的混乱,也违反国际法及区域性相关制度。

黄岩岛问题提交国际司法或仲裁无法理依据《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规定,联合国各会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5条规定,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他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它们的分歧;在和平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之前,有关各方承诺本着合作与谅解的精神,努力寻求各种途径建立相互信任,包括在自愿基础上相互通报有关情况。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主张利用和平的方法(外交方法或政治方法)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双方之间分歧的政策,是符合国际法及区域性相关制度的。

因为,《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3款规定,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79条规定,各缔约国应按照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3款以和平方法解决它们之间有关本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并应以此为目的,以宪章第33条第1款所指的方法求得解决。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8条规定,有关各方愿通过各方同意的模式,就有关问题继续进行磋商和对话,包括对遵守本宣言问题举行定期磋商,以增进睦邻友好关系和提高透明度,创造和谐,相互理解与合作,推动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间争议。

所以,菲律宾政府积极回应中国政府利用对话和协商的方法,才是解决黄岩岛船只对峙事件的合理而正确的有效方法。

根据国际法的原则和制度,在相关国家之间如果没有缔结将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则仲裁机构是无法管辖和裁决相关争议问题的。

国际法视角下的黄岩岛争端

国际法视角下的黄岩岛争端

国际法视角下的黄岩岛争端作者:王爱菊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14期摘要国际法上的“先占”原则为我国主张黄岩岛主权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一直对黄岩岛行使着事实上的管辖,排除了菲律宾对于黄岩岛参照帕尔玛斯岛仲裁案主张时效取得的可能性;菲律宾依据专属经济区范围主张对黄岩岛实施管辖没有国际法依据。

我国应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应有的主权。

关键词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先占取得时效取得事实管辖作者简介:王爱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城中学。

一、引言我们主流的对于黄岩岛的主权依据的主张并非是出于其处在我们以中环群岛为坐标、计量200海里计算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因为如果参考了这一观点,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们只对专属经济区内的人工岛屿享有管辖权,而黄岩岛显然不是人工岛屿;因此,我们的主张并不是出于“黄岩岛处于我国的专属经济区内”,而是“黄岩岛是我国的领陆”。

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于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的计算,以黄岩岛为领陆坐标,我们不光享有对黄岩岛的陆地管辖权,还对以黄岩岛的海洋基线为坐标继续计算的12海里领海、24海里定毗连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不同种类的管辖权。

而马尼拉海沟则是与菲律宾管辖海域的分界。

在南海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对于黄岩岛的主权主张应该从哪些方面寻求国际法依据?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将影响着我们对整个南海问题的认识,更会为我们影响和引导国际舆论提供支撑。

二、我国对于黄岩岛主权主张的国际法依据第一,“我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纳入中国版图”。

这一论据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是国际法上的“先占”原则。

所谓“先占”即“是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豍,比如大航海时期几个海上寡头对于美洲领土的取得既是出此依据。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材料可以证明我们对于黄岩岛领土的取得完全符合这一构成要件,即证明我们“有意识”、黄岩岛在我们占领的时候属于无主地、不在任何国家主权之下,以及我们从那时起就有效地取得等,那么自然可以得出对我们有利的结论,使我们站在国际法的有利位置。

浅谈黄岩岛对峙

浅谈黄岩岛对峙

浅谈黄岩岛对峙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为阻碍我们在亚洲占据主导地位,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调整亚太战略,大张旗鼓地进行着重返亚洲计划,开始在战略和经济层面重新参与亚洲事务。

除却美日韩军事同盟对我们的军事防范,许多亚洲小国都对此表示欢迎,为的是避免一个强大的中国主导亚洲秩序。

也正是有美国在背后撑腰,这些东南亚小国表现得更加肆无忌惮,长期存在的中越南海岛屿归属问题重新升温,中越关系加剧紧张,南海争端加剧,然而,最先与我们发生冲突的却是菲律宾。

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进入黄岩岛潟湖躲避恶劣天气,突然有菲律宾海军炮艇把潟湖入口堵住,菲舰派出携带武器的士兵进入潟湖,骚扰中国渔船,不仅如此,菲海军“德尔皮拉尔”巡逻舰试图登船抓捕我国渔民,幸好被我们的两艘渔政船赶到后制止。

然而,菲军舰却没有撤出我黄岩岛水域,菲律宾政府更是无理地声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作为回应,我国派出海监船进驻黄岩岛,由此产生了中菲黄岩岛对峙。

中国拥有黄岩岛的主权是无可争议的,因为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

早在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而据考证,郭守敬在南海的测量点就是黄岩岛。

同时,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从未提出任何异议,黄岩岛根本不存在主权之争。

所以,中国对黄岩岛拥有主权是有充足的法理依据的。

然而直到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实施后,菲律宾政府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为由,宣称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后来又改为对黄岩岛拥有主权。

但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美军在菲律宾驻军,驻菲美军将黄岩岛开辟成为靶场,所以,这个时期,黄岩岛由美军实际控制,直到1992年美军从菲律宾基地撤出后,黄岩岛由菲律宾海军实际控制至今。

中菲黄岩岛主权争端的焦点正是基于此:虽然按国际法来说,黄岩岛是中国先发现,但是,从实际控制上来说,却是菲律宾对于黄岩岛实质控制。

于是菲政府就妄图把非法占有黄岩岛合法化,不仅在对峙过程中无视我们的多次抗议和警告,向黄岩岛增派各种船只舰艇,而且还在国内大肆宣传,煽动菲民众的反华情绪,并且企图把黄岩岛问题诉诸海洋国际法法庭,使问题更加复杂化,或者是将美国牵扯进来来作为自己的靠山,为其提供军事支持。

中菲关于黄岩岛领土主权的主张和依据研究

中菲关于黄岩岛领土主权的主张和依据研究

2013年第1期南洋问题研究No.12013(总第153期)SOUTHEAST ASIAN AFFAIRS General Serial No.153中菲关于黄岩岛领土主权的主张和依据研究孔令杰(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 收稿日期:2012-08-27 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项目(09YJCGJW013) 作者简介:孔令杰,男,山东巨野人,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①菲政府称该岛“巴约的马辛洛克岛”(Bajo de Masinloc)或“斯卡伯勒礁”(Scarborough Shoal)。

据《马尼拉公报》5月3日报道,菲计划将该岛更名为“帕纳塔格礁”(Panatag Shoal);但菲外交部的官方声明等仍在使用巴约的马辛洛克岛与斯卡伯勒礁。

为行文方便,本文将统一使用“黄岩岛”。

⏤⏤⏤⏤⏤⏤⏤⏤⏤⏤⏤⏤⏤⏤⏤⏤⏤⏤⏤⏤⏤⏤⏤⏤⏤⏤⏤⏤⏤⏤⏤⏤⏤⏤⏤⏤⏤摘 要:黄岩岛事件因菲律宾挑战中国对该岛的固有领土主权而起,其主权归属也是菲方试图与中方争辩的焦点。

双方在事件发生后重申了各自的主张,提出了本国的法律和事实依据。

根据相关国际法和事实,中国不仅拥有黄岩岛的原始主权,该权利还经中国明确表达行使主权的意图与持续、和平、有效地行使主权转化为完整的领土主权,且有效存续至今。

菲方无权依据有效控制对抗中国对该岛的既有合法主权,亦无法通过时效等其他任何方式取得该岛的主权。

关键词:黄岩岛;领土主权;中国与菲律宾;主张和依据 中图分类号:D9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56(2013)01-0018-09⏤⏤⏤⏤⏤⏤⏤⏤⏤⏤⏤⏤⏤⏤⏤⏤⏤⏤⏤⏤⏤⏤⏤⏤⏤⏤⏤⏤⏤⏤⏤⏤⏤⏤⏤⏤⏤ 中国与菲律宾之间近期在黄岩岛上的对峙与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双边关系,也危及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根据相关国际法,结合本争议的具体情形,除非中菲双方达成特别协定,菲方提议的国际海洋法法庭等国际司法机构均无权受理和裁判该争议。

中菲关于黄岩岛领土主权的主张和依据研究

中菲关于黄岩岛领土主权的主张和依据研究

报》 5月3日 报道, 菲计划将该岛更名为“ 帕纳塔格礁” ( P a n a t a g S h o a 1 ) ; 但菲外交部的官方声明等仍在使用巴约的
马辛洛克岛与斯卡伯 勒礁 。为行 文方便 , 本文将统一使用“ 黄岩岛” 。

1 8・
任何 国家对 中国拥 有该 岛 的领 土主 权提 出异议 。中国 于元代 最 早 发现 黄 岩 岛 。1 9 3 5年 , 民 国政 府
方提议的国际海洋法法庭等 国际司法机构均无权受理和裁判该争议 。显然 , 作为一名研究者 , 作者 亦无权判定黄岩岛的领土主权归属。然而 , 争议发生后 , 双方提出了各 自的主张和依据 , 这使我们 依据相关国际法 比较和评估双方 的主张和依据成为可能。为促进双方通过外交谈判尽快和平解决 争议 , 本文 拟仿 照 国际司法 裁判 的方 法 , 从 5个方 面 研究 该 争议 : ( 1 ) 争 议 的缘 起 与 发展 ; ( 2 ) 国 际 司法裁判机构的管辖权与争议的关键 日 期; ( 3 ) 争议应适用的法律 ; ( 4 ) 黄岩 岛在 1 9 4 6 年时的法律 地位; ( 5 ) 黄岩岛在 1 9 9 7 年时的法律地位。
岛主权 、 管辖及开发利用上 的摩擦 和冲突频发 。2 0 0 9年 , 菲方不顾 中方强烈反对 , 单方面颁布了
《 领 海基 线法 》 , 将 中业 岛 与黄 岩 岛纳人 其 “ 群 岛制 度 ” 。 ①
( 二) 争议 的最 新 发展
2 0 1 2年 4月 8日, 一架 菲 律宾 海军 侦察机 发现 黄岩 岛泻 湖 内有 8艘 中国 渔船 。菲 方 以执行 本 国渔 业和 海洋 环境保 护 法 为名 派 出 “ 德 尔毕 拉 尔 ” 号 护卫 舰 于 1 0 日抵 达 该 海 域 , 将 中 国渔 船堵 在 泻湖 内 , 派 l 2名 士兵 强 行登 上 中 国 渔船 进 行 “ 检查” , 并 试 图 以非 法 捕 捞 为 名 抓 扣 中 国渔船 和 渔 民 。中 国国家 海洋局 随 即派 出在 附近执行 南 海定期 巡 航执 法 任 务 的两 艘 海 监 船 赶赴 该 海域 , 对 中

从历史与国际海洋法看黄岩岛的主权归属

从历史与国际海洋法看黄岩岛的主权归属

二、 黄岩岛不属菲律宾领土范围
有关菲律宾国家的领土, 按其宪法规定: “ 根据 1 8 9 8 年1 2 月1 0日 美国和西班牙缔结的巴 黎条约割让给美国的该条约第三条所述范围内的全部领土, 连同 1 9 0 0 年1 1 月 7日 美国同西 班牙在华盛顿缔结的条约及 1 9 3 0 年1 月2日 美国和英国缔结的条约中所包括的岛屿, 以及菲 律宾群岛政府在通过该宪法时行使管辖权的全部领土。 ” ⑤ 这就是所谓的“ 条约界线” 。1 8 9 8
S c a r b o r o u g h R e e f , 即 黄岩岛。 4 月, 该委员 会出 版了《 中国 南海岛屿图 》 , 亦把黄岩岛标在中国
的领土范围之内。1 9 3 6 年, 在白眉初编的( 中华建设新图》 一书中第二图( 海疆南展后之中国
全图》 , 同样把黄岩岛标在中国的南海疆域线内。 ②1 9 4 7 年, 民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审定南海 诸岛地名 1 7 2 个, 并于 1 2 月 1日由内 政部通过中央社正式公布, 次日 见报。同年 1 1 月内政部
① 〔 越〕 刘文利著、 戴可来等译 : 《 越中关于黄沙和长沙两群岛的争端》 ,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1 9 9 6 年刊, 第1 2 页。
② 韩振华主编: 《 我国南海诸岛 史料汇编》 , 东方出 版社1 9 8 8 年版, 第1 7 5 , 3 6 0
组织对南海诸岛地名进行普查, 中国地名委员会于 1 9 8 3 年4 月2 4日 公布了( 中国南海诸岛部 分标准地名》 , 其中中沙群岛包括有黄岩岛( 民主礁) 。 ④ 这些事实说明, 黄岩岛自 古以来就是 中国的领土, 它一向在中国的主权管辖之内, 过去从未遇到过挑战, 也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承认。
杨桓: ① ( 太史院铭》 , ( 元文类) , 第2 1 8 页。 ② ( 元朝秘史续集) 卷1 , 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 韩振华: 《 南海诸岛史地考证论集) , 中华书局 1 9 8 1 年版, 第1 0 8 页。 ④ 同上引书, 第1 0 9 -1 1 0 页。 ⑤ 宋潦: ( 元史》 卷1 0 , 第2 1 0 页。 ⑥ 宋镰: ( 元史) 卷4 8 , 中华书局 1 9 7 6 年版, 第1 0 0 0 页。 ⑦ 具体推算方法, 请见李金明: ( 元代“ 四海测验” 中的南海) ,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 9 9 6 年第4 期。

从国际法看我国对黄岩岛的主权

从国际法看我国对黄岩岛的主权
企业导报
2 0 1 4年第 0 8期
从 国际法看我 国对黄岩 岛的主权
口 刘琪 琳
( 华 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

要: 黄岩 岛 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的 固有领土 , 这一点不仅 有事实依据和 国际法法理依据 , 更得 到世界上 大部 分国家的认 可。
侵 占 该 岛 。然 而 菲 律 宾提 出 的主 张 不 仅 没 有 法 律 依 据 , 还 违 反 显然 , 时际法作 为一项公认 的国际规则 , 是 可 以 用 来 解 释
了相关国际法规则。

我国对南海诸 岛主权的一个有力理论 。元初 时中国就 已经宣布 我国对黄岩岛享有 主权 的主要依据
了其 对黄 岩 岛 的主 权 : 1 2 7 6年 , 元 世祖 统 一 南 北 后 , 为 了统 一 中 国疆域 内的历法 , 设监候 官 1 4员 , 分 赴 全 国各 地 进 行“ 四 海 勘

先占取得一
( 一) 先 占与 有 效 先 占
先 占是传统 国际法领土取得 的方式之一 , 也是 国际法上领 验” 。经过推 算, “ 四海勘验 ” 中选定先测 的六个点之一的南海测 土原始取得的主要方式。先 占是措 ‘ 无主地 ” 的取得 , 它是“ 一个 点就在今 西沙群岛一带或中沙群 岛附近的黄岩 岛。因此 , 在时 国家 的占有行 为, 通过这种行为该 国有意识地取得对 于当时不 际法原则下, 元朝 时就 已对黄岩 岛宣告主权 的中国对 其无疑享
组 织 的 部 落或 民族 居 住 的土 地 , 就 不 能 认 为 是无 主 地 ” 。 1 9 3 5年 , 当 时 中华 民 国 政 府 的水 陆 地 图审 查委 员 会 将“ 斯 卡 巴 有 效 先 占 以 先 占为 基 础 , “ 因发 现 而 取 得 之 权 利 … … 只 是 洛礁 ” 即今 黄岩 岛作为中沙群 岛的一部分归属 中国疆域 。1 9 3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