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2005年1月模拟试题1

合集下载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考试模拟考试_1.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考试模拟考试_1.doc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考试模拟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大德而小刑” 本题答案: 2、问答题 简述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主张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重要内容的是( )A .民族主义 B .民众主义 C .民生主义 D .五权宪法 本题答案: 4、名词解释 定分止争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提出“礼乐刑罚起源于农”观点的是( )。

A .曾国藩 B .龚自珍 C .洪秀全 D .邹容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6、单项选择题《汉书刑法志》中说()“专任刑罚,躬操文墨”。

A.秦始皇B.李斯本题答案:7、名词解释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本题答案:8、问答题丘濬的立法思想有哪些内容?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与晋代刘颂“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主张较为接近的是()A.援引比附B.罪刑法定C.引经决狱D.德主刑辅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思想命题出自()A.《墨子》B.《庄子》C.《老子》D.《商君书》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法律之设,所以纳民于轨物之中”的提出者是()A.左宗棠B.曾国藩C.张之洞D.曾国荃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洋务派法律思想的核心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以礼自治,以礼治人C.民权学说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先秦诸子中,强调独立的个人自由、抽象的精神自由、绝对的无限自由的是()A.孔子B.墨子C.老子D.庄子本题答案:14、问答题试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练习题

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练习题

新疆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练习题4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明朝倡导以公理灭私情理论学说的是( )A.丘濬B.海瑞C.张居正D.刘伯温2.明清之际论述法律问题最多的,涉及面最广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唐甄3.提出专以法律为治的思想家是( )A.孙中山B.章太炎C.梁启超D.沈家本4.谭嗣同《仁学》中所谓仁的第一或最主要的标准是( )A.自由B.平等C.博爱D.民主5.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提出者是( )A.黄宗羲B.康有为C.梁启超D.谭嗣同6.阐述太平之世不立刑这一思想的著作是( )A.《论语》B.《礼记》C.《大同书》D.《春秋董氏学》7.近代洋务派法律思想的代表者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左宗棠8.曾国藩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一秉于礼B.更法改图C.革故鼎新D.趋时更新9.洪仁王千制定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施政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B.《海国图志》C.《建国方略》D.《资政新篇》10.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B.王夫之C.龚自珍D.魏源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有两个以上的答案。

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下表内,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哪些人物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前期法家”?()A. 韩非B.申不害C.商鞅D.李斯2、在中同历史上,两次大的礼法之争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C.汉朝中期 D.清3.苟况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明确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法学概念。

A.法条 B.法义 C.法数 D.类4.墨家“兼爱”的特点有()。

A.“兼爱”是普遍的爱B.“兼爱”是平等的爱C.“兼爱”是先人后己,有己有人D.“兼爱”以“交相利”为基础5、"中体西用"是张之洞思想的核心。

它表现在法律主张上,就是()。

A.坚持维护以纲常名教为本的旧法律B.坚持宽猛相济、刚柔结合的统治方法C.要求用变形不变质的方法整顿旧法律D."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三、名词解释。

电大年秋中国法律思想史考核册试题及答案和的

电大年秋中国法律思想史考核册试题及答案和的

中国法律思想史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夏、商、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神权法思想和( ) 。

A.德治思想B •人治思想C •礼治思想D •道治思想2.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 。

A.男女有别B •亲亲、尊尊C •嫡长继承D •兄友、弟恭3.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 。

A.兼相爱、交相利B •尚同、尚贤C.天志、明鬼D •远交、近攻4.在老子看来,最理想的治国方法是( ) 。

A.严刑峻罚B .无为而治C .小国寡民D .君尊臣忠5.战国时期礼法结合的先行者是( ) 。

A.孟子B .庄子C.苟子D .申不害6.提出“定分止争”观点的是( ) 。

A.子产B .商鞅C .贾谊D .孟子7.韩非的变法观点是( ) 。

A.祖宗不足法B .变古愈尽,便民愈甚C .法与时转则治D.礼、刑、道迭相为用8.管仲立法思想的特征是( ) 。

A.重农主义B .重商主义C .重工主义D .工商并重9.提出“深督轻罪”思想的是( ) 。

A.孟子B .李斯C .陆贾D .吕不韦10.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于( )A.战国B .汉代C .隋唐D .宋元11.《淮南子》融合了儒、法、阴阳各家的思想,但其主要思想是( )A.道家B .墨家C .农家D .兵家12.刘颂重法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 。

A.恢复肉刑B .“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C•法令画一,执法必严D.“刑九赏一”13.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法哲学思想的是( )A.嵇康B .王弼C .郭象D .杜预14.张斐认为法律的基本精神是( )A.天道B •礼C •经义D.人情15. 确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典是( ) 。

A.《法经》B .《九章律》C .《唐律疏议》D .《大元通制》16.柳宗元认为决定国家和法律产生的是( )A.理B .禾I」C .势D .力17.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 )A.主张恢复肉邢B .主张取消肉刑C .主张扩大赎刑D.主张取消赎刑18.提出“三不足”变法论的是( ) 。

新疆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练习题5

新疆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练习题5

新疆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练习题5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1.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法律思想是神权法思想和( )A.德治思想B.礼治思想C.法治思想D.自然法思想2.春秋时期私自编定竹刑的是( )A.孔子B.子产C.邓析D.管仲3.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A.贤人治国B.民人治国C.专家治国D.法律治国4.先秦时期,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性善论的是( )A.孔子B.管子C.孟子D.子产5.处大国不攻小国,处大家不篡小家,强者不劫弱出自( )A.《墨子·兼爱中》B.《荀子·富国》C.《孟子·尽心上》D.《商君书·定分》6.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一说的提出者是( )A.庄子B.老子C.孟子D.荀子7.商鞅认为必须确立法令至高无上的地位,做到( )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B.皆有法式C.一同天下之义D.不务德而务法8.主张肉刑可废不可复的思想家是( )A.仲长统B.刘颂C.白居易D.朱熹9.以儒家道统的继承人自居的唐代思想家是( )A.魏征B.韩愈C.柳宗元D.白居易10.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 )A.魏征B.房玄龄C.长孙无忌D.刘文静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有两个以上的答案。

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下表内,每题3分,共15分)1.子产铸刑书及其引起的争论,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意义有()。

A.它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B.它打破“刑不上大夫”的传统C.它否定了贵族的法定特权D.它确立了“一断于法”的思想2.儒家的德治论主张()。

A.以刑辅德B.以刑代德C.以德去刑D.恤刑慎杀3.法家正统法律思想的内容有()。

A.法自君出B.应经合义,礼法融合C.“三纲”是立法之本D.德主刑辅,先教后刑4.封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主要方法是()。

A.德B.礼C.政D.刑5.张之洞提出的“法律本实与经术相表里”的含义是()。

2005年1月全国法律中国法制史试卷(1)

2005年1月全国法律中国法制史试卷(1)

2005年1月全国法律中国法制史试卷(1)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夏商周时期司法与兵政的掌管者一身二任,司法官称为()
a.尚书
b.士
c.五经博士
d.丞相
2.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要求,享有权位和财产继承权者是()
a.嫡长子
b.嫡子
c.庶子
d.庶长子
3.西周时,定罪量刑要考虑犯罪的主观要件,将过失称为()
a.非终
b.眚
c.非眚
d.唯终
4.春秋末期,郑国公布成文法。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
a.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b.第二次公布
成文法
c.第三次公布成文法
d.第四次公布成文法
5.秦律中,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女犯择米的刑罚称为()
a.罚作
b.司寇
c.城旦舂
d.鬼薪白粲
6.汉初制定《傍章》十八篇的是()
a.萧何
b.韩信
c.张苍
d.叔孙通
7.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原则的是()
a.孔子
b.汉文帝
c.汉武帝
d.张汤
8.汉律规定,与诸侯王结党、共同对抗朝廷者,构成()
a.阿党附益罪
b.事国人过律罪
c.非正罪
d.出界罪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05年1月全国法律外国法制史试卷(1)

2005年1月全国法律外国法制史试卷(1)

2005年1月全国法律外国法制史试卷(1)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哪部法典包含着两河流域苏美尔法典的精华?()a.《乌尔纳姆法典》b.《苏美尔法典》c.《汉穆拉比法典》d.《苏美尔亲属法》2.在古印度种姓制中,被列为第二等级的是()。

a.僧侣贵族b.武士c.主要从事农牧业的普通大众d.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3.古希腊雅典,建立并实施公职津贴办法的改革是()。

a.伯里克利改革b.梭伦改革c.克里斯特尼改革d.阿菲埃尔特改革4.罗马法中,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称为()。

a.公法b.私法c.万民法d.市民法5.在日耳曼法初期,不动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是()。

a.教俗贵族大土地所有权b.马尔克公社土地所有权c.农奴份地所有权d.国王土地所有权6.公元9—13世纪时期法兰西王国的法律是分散的,明显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南部称为()。

a.习惯法区b.罗马法区c.不成文法区d.法兰克法区7.英国最早的一部普通法的权威著作是()。

a.布拉克顿著:《英国的法律与习惯》b.科特尔顿著:《土地法论》c.格兰威尔著:《英国的法律与习惯论》d.布拉克斯顿著:《英国法注释》8.被称为中世纪西欧商法之“母法”的是()的商法。

a.意大利b.英国c.德国d.法国9.按天主教教阶制,属大教职的职位是()。

a.修士b.修女c.神甫d.教徒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国法律思想史 形考一

中国法律思想史   形考一

中国法律思想史(1)客观题共45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 中国思想史上,()最先提出了“自然”的概念A. <老子>B. <论语>C. <春秋>D. <庄子>【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法理派”法律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

A. 实践性B. 民主性C. 理论性D. 革命性【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3题(已答). ()是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的的法律思想。

A. 儒法合一B. 道家C. 黄老学派D. 法家【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 ()的盛行激扬了法律虚无主义。

A. 礼治B. 心学C. 玄学D. 律学【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5题(已答). 柳宗元认为,法律起源于()。

A. 礼B. 权C. 术D. 势【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6题(已答). 中国古代法律观念的特征有()。

A. 乐观性B. 第一性C. 功利主义D. 义务本位【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7题(已答). ()是宗法等级制的核心内容。

A. 嫡长继承制B. 氏族同婚C. 男尊女卑D. 分封制【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8题(已答). 墨家的法律观以兼相爱()为核心A. 礼B. 交相利C. 仁D. 利【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9题(已答). ()的法律思想为汉朝初年的统治者所奉行A. 儒法合一B. 道家C. 黄老学派D. 法家【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0题(已答). 洋务派形成系统思想的主要人物有()A. 魏源B. 曾国藩C. 林则徐D. 黄宗羲【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1题(已答). ()是法家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A. 孟子B. 商鞅C. 孔子D. 管仲【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2题(已答). 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的()是中国最早的国家。

A. 商朝B. 西周C. 春秋D. 夏朝【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3题(已答).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的思想家。

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试题及答案

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试题及答案中国的思想史,有着丰富且典型的和谐理论,而在建设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时,也发挥着“古为今用”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测试卷,希望对你有用!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测试卷选择题1.“明德慎罚”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A.舜B.周公C.孔子D.朱熹2.管仲所说的“旧法”主要是指A.“三国五鄙”制B.西周的礼制和刑罚制度C.礼义廉耻D.殷商的神权法3.春秋时期认为礼是“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的思想家是A.周公B.子产C.邓析D.韩非4.“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法律命题的提出者是A.商鞅B.管仲C.子产D.邓析5.“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的主张出自A荀子 B.孟子C.孔子D.周公6.荀子的法律起源理论可以概括为A.天命所归B.社会契约C.天下大同D.明分使群7.“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法律主张出自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8.战国中期,齐国“黄老学派”的部分思想源自A.炎帝B.韩非C.李斯D.老子9.“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的说法,体现了法的A.公正性B.公开性C.透明性D.自然性10.西汉中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A.董仲舒B.贾谊C.晁错D.陆贾11.西晋时期明确提出恢复肉刑的思想家是A.杜预B.张斐C.刘颂D.阮籍12.历史上曾经实行“班禄制”的朝代是A.元代B.唐代C.北魏D.宋代13.李世民治国的总方针是A.轻徭薄赋B.安人宁国C.德礼为本,政教为用D.大明法度,众建贤才14.下列法典中,明确载有“重罪十条”的是A.《北齐律》B.《北魏律》C.《曹魏律》D.《晋律》15.“夫刑者,可以禁人之恶,不能防人之情”的观点出自A.董仲舒B.朱熹C.白居易D.丘16.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A.存天理,灭人欲B.三纲五常C.德礼为本,刑政为末D.恤民17.丘认为,刑罚的根本价值在于A.以刑去刑B.明刑弼教C.定分止争D.兴功禁暴18.下列与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思想不符的说法是 ..A.开言路,采群议B.谏官御史,耳目之司,不讳之朝,宜有赏劝C.舍一心之私,示天下之公D.强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19.宋代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口号的思想家是A.周敦颐B.王安石C.范仲淹D.司马光20.耶律楚材主张“九州成一统,刑赏归朝权”的实质在于A.司法分立B.司法统一C.万民共主D.以儒治国21.近代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家是A.龚自珍B.魏源C.洪秀全D.曾国藩22.下列与荀子“有治人,无治法”主张较为接近的是A.大明法度,众建贤才B.变古愈尽,便民愈甚C.有治法,而后有治人D.不难于立法而难得行法之人23.为求政治“上下情通”,“以收民心公议”,洪仁玕主张设立A.新闻馆B.新闻局C.登闻鼓D.机器局24.曾国藩总结子产、诸葛亮等人的治国经验,得出的结论是A.治道在宽B.以德治国C.以礼服人D.严刑以致义安25.根据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理论,可以变革的是A.法制B.父为子纲C.夫为妻纲D.君主专制制度26.清末修律时期,围绕《大清新刑律草案》发生激烈论战的两派是A.洋务派与改良派B.革命派与礼教派C.法理派与礼教派D.洋务派与礼教派27.下列人物中,主张设置律学博士,教授法学的是A.谭嗣同B.梁启超C.沈家本D.章太炎28.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是A.康有为、梁启超B.伍廷芳、沈家本C.孙中山、章太炎D.谭嗣同、严复29.新三民主义的首要任务是A.反帝国主义B.反满C.反帝制D.反垄断资本30.孙中山五权宪法理论中,属于“政权”范畴的是A.立法权B.司法权C.监察权D.复决权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测试卷多选题1.下列属于西周“礼治”基本原则的是A.亲亲B.尊尊C.忠孝D.长长E.男女有别2.下列符合道家“无为而治”政治法律思想的说法有A.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B.法令者民之命也,而治之本也C.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D.不党父兄,不偏富贵E.仁者,所以爱人也3.北魏拓跋宏“齐之以法,示之以礼”法律思想的外在表现有A.加重对不孝罪的刑罚B.创建“存留养亲”制度C.区分斩、绞,废除“裸形”处斩的行刑方式D.恢复肉刑E.否定君权神授4.下列对黄宗羲及其法律思想表述比较正确的是A.重要的启蒙思想家B.抨击君主专制C.具有一定民主性D.代表资产阶级利益E.维护“一家之法”5.章太炎所欣赏的古代之法是A.魏律B.明律C.唐律D.晋律E.汉律殷桃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测试卷名词解释1. 神权法思想:2. “暴君放伐”:3. “以礼率律”:4. 《海国图志》:5. 《法学盛衰说》: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测试卷简答题1.简述墨家的“尚同”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2005年1月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1、西周“”的君权神授说的提出,意味着神权的动摇。

2、中国历史上最早将礼与法结合起来,以“法治”充实“礼治”的思想家是。

3、墨家法律观的核心是“。

”4、儒家主张“以德去刑”,法家主张“”。

5、董仲舒所讲的“五常”,是指“仁、谊(义)、礼、、。

6、张斐与是西晋时齐名律学家,后世以“晋世张杜律”并称。

7、谋反、谋大逆、大不敬等条款的设立,反映了《唐律》对的维护。

8、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9、王安石“三不足”的变法理论的内容是“”、“”、“人言不足恤”。

10、黄宗羲认为,“天子之所是,天子之所非”。

11、魏源所著的叙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的《》,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12、康有为提出的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的三个具体方案是:(1)设议院开国会;(2)制定宪法;(3)。

二、选择题1、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是()。

A、亲亲、尊尊B、长长、男女有别C、明德、慎罚2、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为()学说。

A、性善B、仁政C、性恶3、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德礼政刑“相为终始”B、存天理、灭人欲C、因事制宜德变法理论4、《寄簃文存》八卷是()的重要著作A、伍延芳B、间接民主C、严复5、“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A、直接民权B、间接民权C、三权分立6、向秦始皇提出“焚书坑儒”建议的是法家理论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是()。

a韩非b商鞅c李斯d申不害7、废除肉刑是中国法律史上的一大改革,历史上首次下诏令废除肉刑的是()。

a周公b汉文帝c汉景帝d刘邦8、汉朝初年,统治者奉行的是()的法律思想。

a儒法合一b道家c黄老学派d法家9、“ 明德慎罚” 中“ 慎罚” 的主要内容有()。

a 针对不同的罪犯区别对待b 反对株连,主张罪止一身c 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d 刑罚适中10、管仲把()视为“ 国之四维”。

a 礼b 义c 廉11、管仲与儒家的“ 礼义’” 区别在()。

a 管仲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b 管仲强调礼义的教化作用c 儒家强调礼义的强制作用d 儒家强调礼义的教化作用12、子产铸刑书及其产生的争论的历史意义在于()。

a 冲破了秘密刑思想的束缚b 使过去的礼、刑分立走向礼、刑统一c 打破了“ 刑不上大夫” 的传统d 否定和限制了贵族的法定特权13、新儒学的缔造着是()。

a李斯b陆贾c贾谊d董仲舒14、引经断狱,以儒家的经义应用于法律的第一人是? )。

a董仲舒b萧何c贾谊d刘安15、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亲亲”、“尊尊”c三纲五常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16、为《泰始律》做注的是()。

a丁仪、刘邵b张斐、杜预c刘颂、傅干d王充、仲长统17、我国法律史上最早关于律、令界说的是()。

a杜预b王充c张斐d仲长统18、魏律首先将相当于刑法总则的《具律》改为《刑名》,并放在律首。

对这一重大改革作出理论说明的是()。

a张斐b杜预c刘颂d丁仪19、首创“九卿议刑”制度,要求慎狱恤刑的是()。

a秦始皇b刘邦c李世民d杨坚三、名词解释。

1、明德慎罚2、尚同3、法、术、势4、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5、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四、简答题。

1、孔丘的法律思想的内容.2、子产铸刑书公布成文法的有关争论及重大意义3、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立法指导思想.4、试比较儒法两家法律思想的对立。

5、“明德慎罚”中的“慎罚”的主要内容。

6、黄宗羲的具有民主因素的“法治”思想.新疆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2005年1月模拟试题2一、单选题1、()是宗法等级制的一项核心内容。

A宗法制B分封制C嫡长继承制D君主制2、“礼治”的基本原则是()A亲亲、尊尊B刑不上大夫C礼不下庶人D世卿世禄制3、春秋时期的革新家中,()代表了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的新封建贵族。

A管仲B邓析C子产D鲍叔牙4、儒家对周礼所采取的态度是()A照搬死守B批判和抛弃C继承和改造D取其形式变其内容5、( )法家的“法治”思想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明确提出了既隆礼又重法的思想主张。

A孔丘B孟轲C荀况D贾谊6、()最早提出了我国古代的自然主义法律观。

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7、法家中法、术、势的集大成者是()A商鞅B韩非C慎到D申不害8、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贵族与平民平等适用刑罚的思想家是()A商鞅B韩非C管仲D邓析9、早期黄老治学明显具有()结合的性质A道法B儒法C儒墨D礼法10、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最完备最全面论证封建制度和理性和永恒性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轲C荀况D董仲舒11、韩愈的()说,为后来宋儒提出气质之性、天理人欲之说开辟了道路。

A性三品B天刑C赏罚及时D崇礼重法12、《唐律疏议》阐述德刑关系的言论是()A文武张设B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C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D刑、礼、道迭相为用13、朱熹法律思想的核心是()A德主刑辅B存天理,灭人欲C刑、礼、道迭相为用D道统论14、主张“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家是()A荀况B顾言武C黄宗羲D王夫之15、沈家本为了剖析中国法理学不发达的原因,专门撰写了()A《法学盛衰说》B《变法通议》C《孔子改制考》D《历代刑法考》二、多选题1、周礼具有以下性质()A道德规则B宗教仪式C法律规则D根本大法2、荀况“引礼入法,礼法结合”,其表现在()A以“明分使群”的礼法起源论证封建官僚等级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B强调礼的实质和作用在于“分”“别”C突出了“礼”的客观性,强制性、制度性D主张以礼“举贤能”,确立官僚制度3、其法律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正统法律思想发展概貌的思想家是()A朱熹B丘睿C李世民D柳宗元4、黄宗羲认为“一家之法”的弊端和危害是()A法令繁密B有法不依C压抑贤才D狱吏残害人民5、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A起源于“农”说B起源于“势”说C起源于人的“良知” D起源于“契约”6、资产阶级改良派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具体方案是()。

a设议会b制定宪法c实行民主选举d实行三权分立7、在中国历史上,两此出现大的礼法之争是在()。

a唐朝b宋朝c春秋战国d清末8、孙中山的新民权主义与旧民权主义相比()。

a新民权主义强调“主权在民”b新民权主义主张“直接民权”c新民权主义以“天赋人权”为内容d新民权主义批判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制度的虚伪性9、在新三民主义阶段,孙中山将()规定为新民生主义的主要原则。

a平均地权b耕者有其田c节制资本d集产社会主义10、“五权宪法”是在资产阶级“三权”基础上增加了()。

a监察权b检察权c考试权d选举权11、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具有以下特点( )。

a主张代议制b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c否定代议制d主张直接民权三、名词解释。

1、不法先王,不是礼义2、五权宪法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墨者之法5、三不足四、简答题。

1、章太炎维护人民权利平等的法律观.2、丘睿“慎刑恤狱”的司法原则的内容。

3、法家对法的作用的解释4、封建正统思想的主要内容.5、<唐律疏仪>中的法律思想的内容.6、康有为的变法维新论思想.新疆电大中国法律思想史2005年1月模拟试题3一、填空题1、_______是奴隶主神权法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

2、我国从奴隶社会起,统治阶级就利用________权、____权、____权相结合的方法,掩盖法的阶级本质,对奴隶和平民施行残酷的刑罚。

3、神权法思想在______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

殷商的灭亡迫使统治者寻找新的思想武器,为此周公提出了_____说。

4、夏商西周的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______思想和以宗法为核心的_______思想。

5、西周______的君权神授说的提出,意味着神权的动摇。

二、单选题1、根据史料记载,五刑已完备是在()A商朝B西周C夏朝D尧2、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A自然法思想B神权法思想C礼治思想D法治思想3、神权法思想得到巨大发展是在()A夏朝B殷商C西周D春秋4、周公为了使西周的统治合法化,提出的学说是()A"惟命不于常" B"大命文王" C"以德配天" D"永吉配天,自求多福"5、"以德配天"是()的思想。

A孔子B周公C管子D孟子6、旧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a《大清律例》b《大清现行刑律》c《大清律例》d《暂行新刑律》7、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是()。

a严复b孙中山c沈家本d康有为8、清末礼法之争的导火线是修订()。

a《大清律例》b《暂行新刑律》c《暂行新刑律》d《大清现行刑律》9、提出著名的“五权宪法“的人是()。

a章太炎b孙中山c沈家本d潭嗣同10、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赋予民族平等,人民主权以法律效力的是()。

a《大清新刑律》b《天朝田亩制》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1、“五权宪法“的核心是()。

a设议会b三权分立c权能分治d制定宪法12、“五权宪法”的精华是()。

a政权和治权分立b直接民权c天赋人权d议会制13、“中华民国”这一词的发明者是()。

a蔡元培b章太炎c沈家本d孙中山14、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一论断的是()。

a孔子b管仲c章太炎d沈家本三、名词解释。

1、天人感应2、事皆决于法3、以礼率律4、托古改制5、节制资本四、简答题。

1、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学说的内容2、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主要内容、发展沿革及其影响.3、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思想的特点。

4、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立法指导思想.5、礼治的基本原则和特征.6、沈家本实行资产阶级法治的主张及其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