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r现场急救技术
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CPCR技术

颅脑外伤患者应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 出血,应迅速止血并包扎伤口。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颅内压变 化,遵医嘱给予脱水、降颅压等治疗措施。
案例二:胸腹部联合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结词
胸腹部联合伤患者急救护理的重点在于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出血和预防并发症。
C(控制出血)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救要点
止血方法选择
根据出血部位和情况,选择适当 的止血方法,如止血带、加压包
扎等。
止血操作
迅速、准确地实施止血操作,控制 出血量,防止休克发生。
监测止血效果
在止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止血效果, 如出血是否得到控制、生命体征是 否稳定等。
R(救援)的急救要点
快速转运
在初步急救处理后,应尽快将病 人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
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CPCR技术
目录
• 创伤病人急救护理概述 • CPCR技术简介 • CPCR技术实施要点 • CPCR技术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 创伤病人急救护理案例分析
01 创伤病人急救护理概述
创伤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创伤是指由各种物理、化学或生 物因素引起的机体组织或器官的 损伤。
分类
根据创伤的来源和性质,可分为 交通事故伤、跌落伤、烧伤、刺 伤等。
胸壁大范围软化
如胸壁有大范围软化,应避免进行CPCR技 术,以免导致胸壁塌陷。
严重多发伤
如有严重多发伤,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 伤,避免在单一急救技术上浪费时间。
05 创伤病人急救护理案例分 析
案例一: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结词
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护理的关键在于及时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降低颅内压。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最新操作指南2023年心肺复苏(CPR)最新操作指南一、心肺复苏(CPR)简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技术,主要用于在心脏骤停等情况下,通过人工手段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
它包括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基本步骤。
二、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步骤1. 安全检查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以保护自己和受伤者免受二次伤害。
2. 检查患者的反应对患者进行刺激,看他是否有反应。
如果无反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3. 检查患者的呼吸将耳朵靠近患者的口鼻部位,查看是否有呼吸。
如果无呼吸,或呼吸异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4. 胸部按压将自己的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部,另一只手放在第一只手的上方,双肘锁直,用体重进行按压。
成人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5. 人工呼吸打开患者的气道,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人工呼吸应使胸部明显升起,每次呼吸间隔不超过10秒。
6. 循环往复持续进行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有脉搏,或者急救人员到达并接手。
三、注意事项- 在进行急救时,一定要确保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 心肺复苏应尽快进行,每延迟1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将降低7%-10%。
- 在进行胸部按压时,应尽量保持按压的连贯性,尽量减少中断的次数和时间。
- 人工呼吸时,要尽量保持呼吸的充分性,避免过度通气。
此操作指南只是对心肺复苏的基础知识的介绍,实际操作还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和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助他人。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一、简介心肺复苏(CPR)是在心脏猝死等紧急情况下,通过外部手动按压心脏以及人工呼吸等手段,恢复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心脏复苏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下面是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
二、心肺复苏的步骤1. 确认安全首先,确认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包括电源、有毒气体、火源等,确保救援者和患者的安全。
2. 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那么他们可能需要CPR。
3. 寻求援助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者让现场的其他人拨打。
4. 检查呼吸查看患者的胸部是否有上下移动,感觉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
5. 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三、心肺复苏操作要点1. 胸外按压找到正确的按压位置,即胸骨下部中央。
成人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每分钟按压次数为100-120次。
2. 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不超过1秒,胸部应明显上升。
成人每次人工吸气量约为500-600毫升。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有AED设备的情况下,应尽快使用。
按照设备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当设备指示时进行除颤。
四、结束心肺复苏的条件1.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有有效的脉搏;2. 救援者无法继续进行CPR(如极度疲劳);3. 更有经验的医疗人员接手;4. 患者被确认死亡。
五、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心肺复苏是救命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在面对危急生命状况时的重要技能。
每个人都应该研究和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六、结语以上就是2023年心肺复苏操作新版指南的主要内容。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
现场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培训

现场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培训引言现场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的急救技术,用于在突发的心脏停止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
现场心肺复苏的目标是保持氧气供应到患者的大脑和心脏,以增加他们的生存率。
本文档旨在为参加现场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培训的人员提供指导和信息。
培训内容1. CPR的基本原理•心肺复苏的定义和目标: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判断是否需要进行CPR的标准:没有意识,没有正常呼吸•CPR的三个步骤:检查,叫喊,按压•不同人群的CPR操作:成人、儿童和婴儿2. CPR的操作技巧和步骤•唤醒和反应:向患者喊话、轻拍患者•快速召唤急救人员:确保及时得到专业医疗人员的支持•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确认是否需要进行CPR•进行胸外按压:重要的循环支持措施之一•进行人工呼吸:在按压之间提供氧气•进行自动体外除颤(AED):适用于心源性猝死的紧急电击3. CPR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年长者和幼儿的CPR:按照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操作•疲劳和正确的压力:注意操作过程中的疲劳问题•翻转患者:保证在CPR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避免干扰: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和整洁4. 实践训练和模拟演练•CPR实践训练:通过模拟器和实际操作进行实践训练•模拟演练的重要性:在真实情境中提高反应能力和技能•培训纪律和团队合作:保持训练的纪律和协同合作总结现场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术,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加现场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培训,可以学习到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救援效果。
每个人都应该参加此类培训,为他人提供重要的生命支持。
现场心肺复苏CPR

* 有危险原因,应设法排除,无法排除时应 呼救待援.
* 确认现场无危险原因后,迅速检验患者
现场急救
急救员防感染:
• 戴口罩、一次手套,处理大出血戴眼罩,人 工呼吸时使用呼吸面罩、气囊呼吸器等
• 防止被锋利物品刺伤 • 处理完毕应立即用肥皂清洗双手或消毒双手
红十字应急救
红十字应急救
现场急救旳概念
当有人遇到意外伤害或突发急病时,在医 务人员到达现场前,救护人员应尽量地利用 现场旳人力、物力,实施正确旳操作措施为患 者提供救济.
急救员只参加现场救护,不参加伤病治疗全程
现场急救旳目旳
现场急救旳意义
维持生命 预防伤病恶化 增进伤病恢复
救护员
基本责任
• 确认现场是 否安全
人体以大脑对缺氧最为敏感!
• CPR 为患者建立临时人工呼吸、血液循环 确保心脏、肺、脑等主要脏器旳血液循环。
心跳骤停与心肺复苏
心
4分钟内即 心 50%可存活
跳
肺
骤
4-6分钟 复 10%可存活
停
6 分钟 苏 4%可存活
心肺复苏环节
C、胸外按压(Circulation) A、开放气道(Airway) B、人工呼吸(Breathing) D、除颤(Defibril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并发症
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胸肋骨分离、气胸、血胸、 肺挫伤、肝脾裂伤、脂肪栓塞
现场急救旳意义
D 除颤(defibrillation)
简称除颤(defibrillation)是使除颤器在瞬间放 电并经过心脏,以终止心脏旳全部心电活动, 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心跳.
• 除颤器(AED)是一部具有心律自动分析、诊 断、除颤、语音提醒功能为一体旳医疗仪 器
心肺复苏术CPR(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意指当一个人因某种因素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产生悴死现象,为紧急掌握患者生机,将患者从鬼门关抢救回来的一种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术(CPR)是现场急救的技术,如果在患者倒地後四分钟之内进行CPR ;八分钟内做高级心脏救护术(ACLS),则患者救活率高达43%.许多危急的生命,以CPR抢救回来。
在美国西雅图,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年人会此技术,而在国外其对悴死病人的救活率超过百分之四十。
反观国内,在紧急救护网体制尚未建全下,依一项研究显示,患者到医院前的救活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四,这其中原因乃是我国医院及社团不够重视CPR和ACLS训练,且大多数人无受过正规的心肺复苏术训练。
心肺复苏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一、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4、呼救:来人啊!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陷深度5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
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先心脏按压,后送气)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心肺复苏2024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PR

定义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的 情况下维持大脑的氧气供应,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支 持循环和呼吸功能。
意义
心脏骤停后的几分钟内是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及时进行心 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大脑和其他重要器 官的损害。
心脏骤停原因及危害
原因
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包括心室颤动、心脏电活动异常 、急性心肌缺血、电解质失衡、 中毒等。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需要心肺复苏的紧急情况,包括心脏骤停、窒息、溺水、电击等。
适用对象
面向广大医护人员、急救人员、救援队员、保安人员、志愿者等,以及社会公 众中的潜在救援人员。通过掌握新标准操作流程CPR,这些人员能够在紧急情 况下提供及时的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
02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原理
心肺复苏定义及意义
06
人工呼吸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介绍
开放气道
将患者头部后仰,抬起 下颌,使气道保持通畅
。
捏住鼻子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 的鼻子,防止漏气。
口对口密封
施救者深吸一口气,用 自己的嘴包住患者的嘴
,形成密封。
吹气
缓慢吹气,使患者的胸 廓抬起,然后松开嘴, 让患者胸部回缩,排出
气体。
简易呼吸器使用方法介绍
观察病情变化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意识障 碍、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情况应及时处 理。
定期检查转运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 功能完好,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患者的 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与旧版标准操作流程比较
与旧版标准相比,新标准操作流程CPR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强调快速、准 确地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急救cpr操作流程

急救cpr操作流程急救CPR(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CPR的目的是通过按压胸部和口对口呼吸来维持氧气流向患者的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以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以下是CPR的操作流程:1. 确认环境安全:在进行CPR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检查周围是否有危险物品或环境,确保没有危险后才能进行急救操作。
2. 检查患者意识:轻轻摇动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患者的名字,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说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要进行CPR。
3. 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CPR之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救助。
4. 找到正确位置:将患者放置在坚硬的平坦表面上,确保患者的背部没有任何障碍物。
5. 找到正确位置:将患者放置在坚硬的平坦表面上,确保患者的背部没有任何障碍物。
6. 开始按压胸部:将双手交叉放在患者的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每次按压深度约为5-6厘米,按压速度为100-120次/分钟。
7. 进行口对口呼吸:在每30次胸部按压后,进行口对口呼吸。
将患者的头部稍微仰起,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口对患者的口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2秒。
8. 持续CPR:持续进行胸部按压和口对口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意识。
9. 监测患者状况:在进行CPR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状况,如呼吸、脉搏等,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10. 等待医护人员到达:在进行CPR的同时,要随时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告知患者的状况和所做的急救措施,等待医护人员的进一步处理。
总之,CPR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患者的生命。
掌握正确的CPR操作流程,可以提高急救成功率,帮助更多的人度过生命危机。
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并掌握CPR技能,为他人的生命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心脏按压要求
➢定位方法;
➢掌跟按压;
➢按压深度;
➢用力方法;
➢速度控制。
17
h
心脏按压循环模式
人工呼吸与心脏挤压采取2:30的配合比例 每两分钟后(约五个循环)评估效果一次
18
h
终止CPR的时间
➢恢复自主呼吸、循环。 ➢坚持到救护人员到来。不要轻易放弃抢救19 Nhomakorabeah
11
h
开放气道
病人昏迷后异物、舌根 后坠都易堵塞呼吸道。
开放气道 ➢气道异物检查清除。 ➢仰头举颌开放气道。
12
h
开放气道要求
➢开放时动作轻柔平缓
➢后仰头部充分但不要过大
➢要注意始终保持气道处于开放状态
➢即使病患颈椎有损伤也仅用仰头举颌法
13
h
人工呼吸
判断呼吸: 用5—10秒钟:看(胸廓有无起伏)、听 (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感觉(面部 感觉有无气流冲击)检查病人是否有 自主呼吸。
8、定时判断
9
h
注意事项
安全评估:要考虑环境、自身及病人安全。 意识判断: 判断意识,注意不要加重患者病情。 呼 救:要把握最佳抢救时机。 摆放体位:要保护患者隐私、要考虑自己操作的
有效性及合理性。
10
h
关键步骤:心肺复苏A、B、C步骤
开放气道(Airway) 人工呼吸(Breathing) 心脏按压(Circulation)
4
h
5
h
6
h
现场心肺复苏术
7
h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和出现时间
临床表现
出现时间
突然的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 皮肤黏膜紫绀苍白
6~10″ 心脏停搏前、后或同时出现 心脏停搏30″后出现
8
h
现场实施CPR流程
1、安全评估
2、意识判断
3、高声呼救
4、摆放体位
5、开放气道
6、人工呼吸
7、心脏挤压
现场急救技术
广东省红十字会 培训部 余靖
1
h
生命链
早期呼救 (E.EMS) 早期心肺复苏 (E.CPR) 早期心脏除颤 (E.AE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E.ALS)
2
h
1998年正式提出 早期应用AED
3
h
生命链
早期呼救 (E.EMS) 早期心肺复苏 (E.CPR) 早期心脏除颤 (E.AE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E.ALS)
人工吹气:
如病人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进 行口对口(鼻)人工吹气。
14
h
人工呼吸要求
➢判断呼吸要仔细,但不要超时。 ➢每次吹气时间大约为1-1.5秒。 ➢吹气以患者胸部稍有起伏即可。 ➢吹气后松开病人的口、鼻,让其自行呼气。
15
h
胸外心脏按压
不需判断病人脉搏 立即胸外心脏按压, 建立人工血液循环。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