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绪论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用语,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工作中必须使用的公务用语,是不同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际用语。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普通话》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更是文秘、英语、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实施普通话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等级的规定级别。
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从事各种类型的职业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绪论简要地讲述普通话发展的概况,新时期语言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其地位、作用和任务;并明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方法。
第二部分作为本课程的主要部分,讲授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现代汉语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表现在口头上,汉语以一定的语音表达一定的意义。
普通话即是汉语语音表达的方式。
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语调等。
具体说来,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章节:第一章声母讲授声母的组成、声母的发音及声母的辨正。
普通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2个。
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不同的分类。
这部分内容在理论上要掌握唇音、舌尖音、舌面音、塞音、鼻音、擦音、边音、塞擦音等概念;实际操作上,要能辨析n和l,zhi、chi、shi和z、c、s,f和h,清声母和浊声母,读出正确的发音。
现代汉语第一章 绪论

章一绪论一、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所构成的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附】线条性:由于人类发音器官的限制而导致语言符号只能一个个发出,无人可于同一时间位置说出两个声音。
即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接着一个符号出现。
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无必然联系,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偶然的。
2、现代汉语:从狭义而言,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从广义而言,现代汉语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狭义的现代汉语,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方言:即俗称的地方话,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
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人民的语言,并不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
主要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
5、现代汉语规范化:即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一致的标准,以此清除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分歧。
6、文学语言:指经加工、规范所得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包括文艺作品语言、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著作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
7、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即社会方言,指由于性别、年龄、地位、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
每个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
二、简答题;1、现代汉语特点?【可分述或将之与印欧语言对比,自行诠释】(1)语音方面:总体而言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语调变化,具有音乐性,具体如下:Ⅰ没有复辅音;即一个音节内不存在两个或以上辅音相连的情况,音节界限分明;Ⅱ元音占优势;音节必有元音,可仅由一个元音构成音节,乐音比例较大;Ⅲ有声调;音节均有声调,使得音节间界限分明而富于变化,有区别意义作用;Ⅳ声母与韵母内部系统性较强;即声母与韵母间配合规律规范严谨;(2)词汇方面:Ⅰ语音多为单音节,词形较短;有时一个语素即一个汉字,存在大量单音词;Ⅱ双音节占优势;汉语词汇有双音节化趋势,旧的单音节被双音节大量代替;Ⅲ新词构成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即“实语素+实语素”构词法,少有派生法构成;Ⅳ对于吸收的外来词多为音译兼意译,或以汉语语素对译,直接音译较少;Ⅴ成语多为四音节结构;Ⅵ存在大量表示同一事物/现象的同义词,且音节数量不定,可见汉语词汇形式的伸缩性;(3)语法方面:Ⅰ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如我们理解(主谓结构)--理解我们(述宾结构)改变了语法结构关系;又如猫抓老鼠—老鼠捉猫,则改变了语法意义;真正语法上的语序变化应为词语的次序改变使语法结构关系及语义随之变化,如:二十岁才结婚—结婚才二十岁;Ⅱ主用语序和虚词表示语法意义,无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①有些结构有无虚词会导致结构和语义发生很大变化,如爸爸妈妈(联合结构)--爸爸的妈妈(偏正结构);②有些结构添加虚词后,虽语法结构关系未有改变,但语义变化,如北京大学—北京的大学,一指特定学校,一指北京所有大学;③有些结构添加虚词后会导致语用意义的变化,如中国文化—中国的文化,虽都为偏正结构、修饰关系,表意相同,但前者强调“属性”,后者强调“分类”,指中国而非其他国家的文化;Ⅲ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都存在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关系;(地震—地面震动—地面震动了)Ⅳ词类与句法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汉语词汇同一词可充当多种成分,好-a/v;Ⅴ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汉语中名词与数词结合需要加入量词,且随着对象不同而变化量词,如一头牛、一棵树;语气词的变法则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2、与古代汉语对比,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1)语音方面:总体而言语音系统简化;①浊塞音、浊塞擦音、清鼻音声母消失;②复辅音声母消失;③辅音韵尾大大减少,入声不再独立成为调类;(2)词汇方面:①新词大量产生;②词的双音节化倾向明显;③词缀和类词缀有所增加,词缀附加法构成的合成词增多;④大批印欧词语和日语汉字进入汉语词汇系统;(3)语法方面:①增加大量量词;②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现代汉语兼类词较多;③古汉中语言省略现象较常见,现代汉语则少见;④古汉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常有宾语前置现象,现汉几无;3、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1)共同语是通行于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方言则是一个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即规范的共同语是方言的高级形式;(2)共同汉与方言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吸收的关系;Ⅰ共同语以某种方言为基础而形成,形成后又渗透到各方言中,制约方言的传播与发展;Ⅱ方言的表达形式影响共同语的发展,共同语需吸收方言中有利成分以促进自身发展;4、如何理解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答: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形象而言即一个装置,其最主要特点是分层。
现代汉语笔记

现代汉语笔记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狭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汉语从结构上说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3.汉族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春秋时称为“雅言”汉代时“通语”,明代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国语”,新中国称“普通话”。
4.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5.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6.现代汉语的特点有:㈠语音方面①没有复辅音。
②元音占优势。
③有声调。
㈡词汇方面①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②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③双音节词占优势。
㈢语法方面①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②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
③词的多功能性。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第二章语音1.语音有三种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语音的物理属性1.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振动次数的多少,叫频率。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声体震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强。
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振动时间越持久,声音就越长。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三方面的原因①发音体不同。
②发音方法不同。
③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3.语音单位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
气流在口腔或者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㈡音节是语音结构最基本的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㈢声母、韵母、声调:声母指音节中元音牵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现代汉语--绪论

汉民族共同语
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 春秋 汉代 明代 辛亥革命后 新中国 还需说明一点,由于历史或其它的原因,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在中国大陆叫“普通话”,在香港、澳门特区和台湾省叫
“ 国语”(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后也开始叫“普通话”),而
在 海外华人中又称为“华语”。 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文言文)在先秦时代就产 生了。后来由于口语发展较快,这种书面语逐渐脱 离了口语。两汉时,口语和书面语已有相当距离, 到宋代时已完全脱节。因为唐宋时期比较接近口语 的书面语——白话产生了。
;styliste/très(法);ist/heft(德)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单音节语素:人 民 地 火 大 伟 多音节语素:蝴蝶 巧克力 (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 联合:价值 开关 美好 偏正:冰箱 火红 补充:提高 车辆 动宾:司机 美容 主谓:地震 眼红 (3)双音节词占优势。
5. 汉语普通话中有这样一类词语,是用来称呼社会中 具有各类特征的人的,如“胆小鬼”、“马大哈”
、“淘气包”、“跟屁虫”、“糊涂虫”等等,你 的方言中有这一类的词语吗?
Tea的由来
• 闽南人喜欢喝茶,茶 道文化博大精深。闽 语中“茶”的读音如 图所示。
• 1545年前后,意大利 人赖麦锡的《游记丛 书》通过波斯商人之 口,提到了中国茶叶 。但是,中国茶大量 传向欧洲,应是明末 以后,由福建闽南以 厦门为中心经海路输 出。
6.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用现代汉语读押韵吗?你知道诗歌押韵的基本 规则吗? 7. 就你自己的一般经验,汉语和英语有哪些不同的地 方? 8. 你的方言中“土豆”、“玉米”、“地瓜”、“流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题

现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民族共同语。
2、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不光是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
4、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①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②从功能上,它可以分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
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利用语音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1、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2、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3、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
从汉代起称为“通语”,明代改称为“官话”。
到了现代,即辛亥革民后,称为“国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普通话。
﹡4、正式确定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的含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三、现代汉语方言﹡1、七大主要方言区:①北方方言、②吴方言、③湘方言、④赣方言、⑤客家方言、⑥闽方言、⑦粤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1、语音方面:⑴没有复辅音、⑵元音占优势、⑶音节整齐简洁、⑷有声调。
﹡2、词汇方面:⑴单音节词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⑵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⑶同音词素多。
第二章:语音一、语音的性质1、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一)语音的物理属性1、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震动的快慢。
普通话知识

• ⑶、调类:声调的分类 (根据调 值) •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 阴平调(调值55)—风波 (阴平) • 阳平调(调值35)—名牌 (阳平) • 降升调(调值214)—处理 (上声) • 全降调(调值51)—世纪 (去声)
• 普通话中四个基本调值的音长 并不完全一样。比较而言,上 声最长,其次是阳平、阴平, 去声最短。
• ⑵ en与eng • en 元音结束时,舌尖迅速抵住上 齿龈,软腭下降,气流从鼻腔出来。 • eng 元音结束时,舌根迅速隆起抵 住软腭,舌尖平放不抵住上齿龈,气 流从鼻腔出来。
普通话音节的特点 • 1.音节可以同时具有声母、韵 头、韵腹、韵尾和声调几部分, 也可以没有韵头、韵尾和辅音 声母,韵腹和声调是音节必不 可少的两个部分。 • 如:qiáng hào bā ā
• ②吴方言 吴方言主要通行在 江苏南部地区、上海市、浙江 省、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 和安徽南部地区,代表点是上 海话和苏州话,使用人口约七 千万。
• ③湘方言 湘方言主要分 布在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 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 口在三千万以上。
• ④赣方言 赣方言主要通 行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 湖北省的东南角,以南昌 话为代表,使用人口也在 三千万以上。
• (3)、给汉字注音的依据是《汉语拼音方 案 》 • 制定了记音符号采用“拉丁字母”,规定 了音节中声母、韵母、声调的注音规则, 用拉丁字母和国际音标记音注音。 • ①《字母表》:记音符号(拉丁字母)的来 源及读音。 • ②《 声母表》:辅音声母的读、写规则。 • ③《韵母表》:韵母的组合及其读音、拼 写规则。 • ④ 声调符号 • ⑤ 隔音符号
• • • • • • • •
3、韵母的分类 按结构分类: 单韵母:a、o、e、ê、i、u、ü、 -i(前)、-i(后)er 复韵母: 前响复韵母:ai、ei、ao、ou 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 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
《现代汉语》上册 - 绪论

练习题
1.汉民族共同语在明代称为( D )。
A.雅言 B.通语 C.国语 D.官话
2.现代汉语各大方言中,与普通话差别最大的是( A)。
A.粤方言 B.吴方言 C.客家话 D.赣方言
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 )和(方言 )。狭义的现代汉语指的是以(北京语音 )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以(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 。 2.汉语方言可以分为( 七 )大方言区,成都话属于( 北方 )方言。
从结构上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 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 的符号系统。
语音
词汇
语法
语言三要素
从功能上说,语言可分以下三个方面。 ➢ 就人与人的关系说,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
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 就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看,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 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靠语言来表明。
具体表现如下:
➢ 没有复辅音 ➢ 元音占优势 ➢ 音节整齐简洁 ➢ 有声调
(二) 词汇方面 ➢ 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汉语词形简短,古汉语单音词更多,发展到现代汉语,逐渐趋向双音节化。
➢ 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
使用词根语素构成的合成词最多,使用附加法,用词缀语素加词根语素构成的词比较少。
二、现代汉语规范化
语言规范化就是确定并推行某一语言的共同语及其内部一致 的标准。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明确的、 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 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 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现代汉语1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1、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3 •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是现代汉语的两种不同形式。
书面语是写(印)出来的语言,口语是说出来的语言;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是文字,口语的物质载体是语音。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主要在风格方面。
口语的特点是亲切自然,句子简短,常有省略。
书面语的特点是用词精审,结构谨严,逻辑性强。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至今还有许多民族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
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书面语比口语规范、连贯,因为写出来的话可以有时间斟酌、加工,乃至反复修改。
对书面语进一步加工规范,就形成标准语(又称〃文学语言〃)。
书面语与口语相互影响。
书面语的成分不断进入口语,从而使口语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口语成分也不断被吸收进书面语,从而使书面语不断丰富生动。
书面语往往受到口语的制约,它虽然有自己的特点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同口语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能距离太远。
如果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人们就会对书面语进行改革。
"五四〃前后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就是因为文言文这种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其他同学猜猜Ta是哪
里人。
三、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 及 一级:甲等(97-100) 乙等(92-96.9)
二级:甲等(87-91.9)
乙等(80-86.9)
三级:甲等(70-79.9)
乙等(60-69.9)
测试内容
第一项:读单音节字词100个(10分) 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50个 (20分)
绕口令
•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 十,不要把十四说成四十,也不要把四十 说成十四。假使说错了,就可能误事。 宿舍前面有三十三棵桑树,宿舍后面有四 十四棵枣树。小侄子分不清桑树和枣树, 把三十三棵桑树叫枣树;把四十四棵枣树 叫桑树。
•
• 欣赏朗读作品: • 我是青年 • ——朗读者:敬一丹
普通话训练与考级
绪 论
本节内容
怎样练好 普通话 普通话考级 简介 什么是 普通话 为什么要 学习普通话
幸福吗
外交部胡部长常要出国开会。 有一次,在过海关时, 海关人员就问胡部长:“姓胡吗?” (幸福吗) 胡部长一听赶忙答道:“很美满!”
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
"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
县长讲完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翻译:现在请乡长讲话!) 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翻译: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翻译: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倒鸭子”事件
• 事件简介 • 2011年12月,报案人包先生(大连人)在大 连市甘井子区革镇堡驾驶自己的新车时发生了一 起交通事故,倒车的时候,不慎将汽车撞到了路 边的“道牙子”上,导致底盘被撞坏。由于包先 生的车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全国报案中心设立在杭 州,所以接线员不熟悉大连话,当普通话太好的 理赔小姐,遇到大连话超标准的车主,这段名为 《大连话,汽车保险理赔报案》的电话聊天成为 了传奇……
• 良好的语言面貌和表达能力会提升个人形象 和综合素质,在职场中帮助你较容易地完成 任务,接近成功。
何为“方言”?
我国的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 吴方言 湘方言 赣方言
闽方言 粤方言 客家方言
二、什么是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
汉民族的共同语。
共同努力!
湖北人讲普通话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 平翘舌 z-zh c-ch s-sh • 鼻边音 n-l • 前后鼻韵 in-ing en-eng un-ong
平翘舌对比练习
• zh-z: 纸花-紫花 闸门-砸门 照旧-造就 找到早稻 • ch-c: 出操-粗糙 初步-粗布 小炒-小草 两成两层 • sh-s: 商业-桑叶 收集-搜集 诗人-私人 打闪打伞
一、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中国经济崛起,世界各国都在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 日韩等国家已把汉语作为第一外语 04年起创办第一家孔子学院,截至2011年底已在106个国家
创立了350多所,对外汉语教师大量需求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获取不再限制学历、专业
第三项: 朗读文章300个音节(30分)
第四项:口头说话3分钟 (40分)
四、怎样练好普通话
• 学习要求与方法:
1.认真勤奋,力求准确、熟练。
2.针对自身弱点,突破难点。
3.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功夫在平时。
4.听说互助。
5.相互合作、共同进步。
我们的努力—
树立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
鼻边音对比练习n-l
单字对比:
n-l
那-辣 奈-赖 内-类 脑-老 南-兰
词语对比:
恼怒-老路 新娘-新粮
黄泥-黄鹂 南路-拦路
一年-一连 水牛-水流
前后鼻韵对比练习
en-eng:(红色标记的是后鼻韵)
出神-粗绳 晨风-乘风 恨事-横事 成心-晨星
陈旧-成就 深水-生水 木棚-木盆 整套-枕套
一、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
很多职业对普通话水平有严格要求
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电影、电视
剧、话剧演员和配音演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院校毕
业生
国家公务员、教师 主要“窗口”行业(商业、邮电、工商、税务、铁
路、交通、民航、旅游、银行、保险、医院等)的
从业人员。
一、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
普通话在香港和台湾被称为“国语”,在新
加坡和马来西亚被称为“华语”。
何为“方言”?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地域性 变体。是通行于某一地域的语言。
何为“方言”?
我国的七大方言: 北方方言 吴方言 湘方言 赣方言
闽方言 粤方言 客家方言
互动小游戏
• 请同学站起来用自己的家乡话做
一个自我介绍,然后说出1—2个
in-ing:
零食-临时 民生-名声 人民-人名 不幸-不信
很静-很近 金鱼-鲸鱼 经营-金银 平凡-频繁 un-ong 昏庸 顺从 葱茏 蠢动 农村
其它问题
把r读成l
如:肉-漏
人-len
热-乐
把uan读成an或ian
如:团-tan
断-dan 全-qian
其它:下雨-下汝
团圆-tan r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