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柯话语权看《白鹿原》悲剧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试论福柯全力视角下的《白鹿原》典型人物

试论福柯全力视角下的《白鹿原》典型人物

试论福柯全力视角下的《白鹿原》典型人物
鹿子霖:贪财好色,沉迷当官。

此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可谓是不择手段,经常干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比如他利用黑娃当土匪被追缉,威胁利诱霸占了田小娥,并利用她勾引白嘉轩大儿子白孝文下水,并引诱其吸毒,使他的潜在敌手白嘉轩在祠堂里脸面扫地。

他的恶行还不止此,他在白鹿原的干儿子有二十多名,原来都是他下的种。

足以见其有多好色。

白嘉轩:腰杆硬挺的人,尽职尽责的族长,处处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一个眼神足以让人打一个哆嗦。

此人一生光明磊落,唯有一件事干的偷偷摸摸,那就是为了鹿家的一块半坡地。

不过去除这点,从其当族长来看,做的每一件事无不是为了乡党。

并且对于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不曾有半点的报复行为,当他们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从其营救黑娃与鹿子霖不难看出。

然而他还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者。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13汉语言1班姜童摘要:《白鹿原》作为一部时间跨度将近一个世纪的作品,描绘了从清朝到新中国建立的这一段时间里众多重大历史事件。

而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白鹿原这片深处中国腹地、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甚至作为“封建堡垒”的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女性的悲剧,这些悲剧不仅与女性自身的性格有关,更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历史背景有关。

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结合性文化与贞操观的历史成因及其影响来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解读这些悲剧的成因。

关键词:白鹿原;女性主义;悲剧巴尔扎克曾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白鹿原》通过其深厚的历史意蕴与文化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副波澜壮阔的民族历史画卷。

中国从来以自身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著称于世。

然而,这是助力也是羁绊。

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灿烂的文明,还有悠久的男权社会传统和在男权统治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

这种文化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它不仅为男性谋取社会权利与地位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更为女性带去了深重的苦难。

我国性文化的演变与这种文化的影响性与权利从来相伴相随,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可以很好地揭示男权在我国社会中的一步步发展与巩固。

我国的性文化大体经历了从原始生殖崇拜到先秦较开放的性风俗再到魏晋汉唐时期风雅的性文化直至最后宋明理学时期“存天理,灭人欲”的疯狂时代的过程。

男性在理学发展和兴盛的时期掌握了社会几乎一切特权,并且并未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丧失这些特权,相反男性的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增强,直至清朝灭亡、新思想的传入。

恩格斯曾经说:“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的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而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同时发生的。

”女性的权利随着性自由的一步步缺失而逐步衰微,这种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随着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统治手段的进一步加强而愈演愈烈,女性也在这种统治下逐步趋于弱势地位。

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长 ,她潜 意识 中 “ 原我 ”的性 冲动 ,要求 无 限的满 足和 享
受 的愿 望越 来 越 强烈 ,但 她 在思 想 上完 全接 受传 统 观念 , “ 原 我 ”与 “ 自我 ” 的冲 突使 她在 理 性与 欲 望之 间痛 苦 挣
扎着 。
( 二) 悲剧 后 的思考 传 统礼 教 将欲 望视 为 邪 恶 ,将人 性 的正 常追 求 扼 杀 , 活 在封 建 礼 教 枷 锁 下 的鹿 冷 氏既 不能 无 视 自己欲 望 的存
白鹿原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现代女性走向独立和解放的艰难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女性的身份地位和爱情体会到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四座传统宗法大山的压迫和摧残其悲剧精神主要在礼教与人性灵与肉天理与人欲的冲突中得到体现
现 当代 文 学
浅析 《 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
黄婷婷 江西师范大学
Hale Waihona Puke 摘 要: 《白 鹿原》是一部 “ 民族的秘史 ,在这关中平原上演的风起云涌的纷争 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悲剧女性 形象。她们的悲剧昭显了中国传统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女性生命和意志的践踏。这不仅 } I 发 了人们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思 考和 关注 ,同 时也 告知人们 女性解 放还远 未完 成。

( 一) 田小娥 之生命 历程
田小 娥 是 小 说 《 白鹿 原 》 中一 位 瑰 丽 饱 满 的 艺术 形 共 同努力 去伸 张的权 利 。
象, 她 划 亮 了男 性 的 天 空 ,使 白鹿 原 因她 而 变 得 光 彩 异 常 。 自嫁入 郭家 后, 田小娥 就过 上 了 “ 连狗 都 不如 ”的生 活 。每 日 “ 泡枣” ,沦 为 养 生工 具 ,其 余 时 间,都 过 着低 下的婢 女 的生活 。她 的人格 尊严 受 到严重 的践 踏 ,她得不 到 真正 的关 怀和 女性 正常 的权利 。她 没有 自己的身 份, 只 能被 别 人界 定 ,没有话 语权 , 只能 由男性支 配 。但 是黑娃 的出现 ,燃 起 了她对 生 活 的渴 求 ,不禁 与 黑娃 暗 生情 愫 。 她敢 于 打破封 建伦 理道 德追 求 自 己的幸福 ,表 现 出了 同时 代 女性 不具 备 的叛逆 性 。不 幸 的是 ,因黑娃 的逃亡 而使 自 己落 入 了鹿子 霖 的圈套 ,也为 自己的死亡 埋下 了伏笔 。 ( 二) 主体 价值 中的悲剧 性 田小娥所 过 的生 活是经 过 思考后 选择 的生 活 ,是 她找 到 自己真 正生存在这个世 界上的证 明。她是 勇敢的 ,是值得 让人欣 赏的 。她 自来 到白鹿村后一直都 安分地生活着 ,但 是 “ 仁义 ” 白鹿 村容不 下她 。在 这里 ,作 者写 出 了处 于封建 礼 教束缚 下妇女 的境况 ,把 历史中被遮蔽 的妇 女的主体价值 呈 现 出来 。男权社会不 允许 女人可 以自主 的生 活,女人 只是 男 人的 附属品,没有提要求 的权利 ,男人才是法 令和话语 的垄 断者 ,他们 规定着女人 的命 运,决定着 女人在 男人世界 的高 度 。田小娥的死是封建 礼教和所谓 的社会道 德对反抗传 统的 彻底 围剿 ,是男权 社会对反叛分子 的吞噬 。 二 、白灵—— 活出自我的现代女性 ( 一) 新女 性 的新 方式 “ 女性”这个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进入中国 人的视野,它在现代中国史上,代表着新兴、进步、解 放 。 白嘉轩 的小 女儿 白灵便 是一 位新 女性 。她 从小 就备受 宠爱 ,自我个 性得 到健 康 的发展 。放 足 ,求学 ,拒 婚 ,决 裂 ,无 一不是 她 自我选 择 的展现 。 白灵始终 走在 封 建文化 的对 立 面,从 她身 上 ,我们 看到 了男权 社会 中凸显 的女性 主体 性 。她用 新式 的思 想 ,果敢 的行动 反抗 着传 统 的女性 定义 。她 所说 的每 一句 话都似 珍珠 落盘 般掷 地有 声 ,她所 走过 的每 一步脚 印都闪烁着 耀 眼的火花 。

白鹿原 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 女性形象分析

浅析《白鹿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文/聂方园《白鹿原》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广阔的文化视野对清末至解放初期的中国陕西农村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而这种描绘,主要体现在一系列的人物刻画与塑造上。

《白鹿原》即便被称作“民族的秘史”,最终也还是一部男性文学作品。

它所展示的是男权的至高无上,女性仅处于依附的地位,没有自由、尊严等。

她们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抗,但结局却是极其悲惨的。

即便这样,却仍不失为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光辉女性形象。

从作者对不同性别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对两性关系的描写等可以看出作者有明显的男权意识,但作者还是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如白赵氏、吴仙草、白灵、田小娥、冷大闺女等。

其中最突出的是白灵、田小娥、冷大闺女。

她们虽然只是白鹿原上男性社会的点缀,无法逃脱命运的悲剧。

然而,她们对于后人在发掘人性和民族灵魂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白灵是白嘉轩的女儿,是有着新思想的革命女子,是白鹿精灵的化身。

白嘉轩是封建思想的忠实捍卫者,他生育培养了孝文孝武孝义三个尊崇封建思想的儿子,但由于疼爱女儿,放任了白灵,让她和男孩子一起读书。

白鹿原的人们都觉得“这个女子怎么不像个女子”。

白灵出生时就带有传奇色彩,有百灵子叫,因此取名白灵。

她生性聪慧,书写对联夺得首名,如厕时戏弄徐先生,种种都表现出她的不同寻常。

由于白嘉轩的疼爱,她有了较为自由的发展空间,受封建思想的束缚比较小,反叛意识十分强烈。

在城里读书时,遇上军阀混战,她竟然去抬死人埋死人,并且因为这个长期不回家。

可以说白灵是一位彻底的反抗者。

这主要体现在两反面。

一是对包办婚姻的反抗,而是对人的性欲的反抗。

当她被父亲白嘉轩锁在家里准备把她嫁出去是,她大喊道:“王家要抬就来抬我的尸首”,并且在屋子里大声唱:“国民党共产党领导国民革命形势大好!”,最后用出头在墙上挖了个窟窿,逃走了,还在墙上写了一行字“谁敢阻挡国民革命就把他踏倒”。

毕业论文-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男权阴影下女人的悲剧

毕业论文-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男权阴影下女人的悲剧

[论文正文]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男权阴影下女人的悲剧[内容提要]《白鹿原》中的女性因为无法获得男性世界的认同被赋予了悲剧命运,所表达的实质是男性强势性别群体对女性弱势性别群体压制的霸权意识,封建糟粕即男权文化至上思想是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这个恢弘的如史诗般的著作中,在宗法制传统精神的侵淫下,女性的命运可想而知,文中的田小娥、白灵、朱白氏、鹿家大儿媳等在男权阴影下演绎着一个个的悲剧。

关键词:男权、生命力、悲剧、命运、压抑、牺牲品、意识专业编码:11753一、女性的诱惑—--田小娥(与男人抗争的无能,使一个依附于男性的女性生命成了男权至上思想的牺牲品。

)二、原上的精灵—--白灵(完全按照男性的标准尺度培植的女性,在争取民主和自由的过程中逃不脱自身的悲剧命运,终成为男权文化的牺牲品。

)三、贞洁的圣女----朱白氏、仙草(圣女型女性因为回避了自我,没有主体性价值而变成了只是为满足男性心理需求而存在的工具。

在被剥离了所有女性基本生命需求的过程中变成了男权文化的牺牲品。

)男权文化的牺牲品—--鹿家大儿媳(正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幸福的渴望让他成为男权文化下一个最无辜牺牲品)男权阴影下女人的悲剧——分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白鹿原》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风波突起的白鹿原作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 原上发生的一幕幕活剧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政治文化角度看, 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 有以鹿兆鹏、韩裁缝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 有以鹿兆谦( 黑娃), 大姆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

以民间文化角度看, 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 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

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 相互融汇交织, 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在这个恢弘的如史诗般的著作中,在宗法制传统精神的浸淫下,众多的男性形象被人们广泛关注,往往忽视了与男人共同构筑世界的另一半——女性。

《白鹿原》女性人物形象分析1

《白鹿原》女性人物形象分析1

湖北文理学院2012-2013学年(下)当代小说研究期末考查作业汉语言文学1011班2010102122 宋雅白鹿原上的女人——读《白鹿原》《白鹿原》讲的是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 一轴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画卷, 一个家庭的两代子孙争夺白鹿原统治争斗不已。

争天下仿佛是男人们的事情, 但是, 男人站在背后的女人却无人提及。

偌大宽阔的白鹿原上只有四个女人, 四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女人, 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女人。

她们有的传统、勤劳, 有的大胆、叛逆, 更有的或许放荡、不堪, 但是, 他们是有自己的名字。

《白鹿原》的开篇是: 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读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 白嘉轩娶过七个女人, 而鹿子霖有许多个相好的。

这许许多多的女人里只有四个女人用自己的一生换的一个名字。

而开篇的头一句话就统领了全文, 他告诉我们这是男人们的故事, 女人就靠边站吧, 站在男人身后, 默默无闻的吧, 就这样一辈子吧!白鹿原上有名姓的四个女人, 她们分别是: 吴仙草、田小娥、百灵、高玉凤。

总体上来说她们有名字也是因为男人,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自古以来, 都有许多规范是专为女子设立的: 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这些道德准则在建立之初就是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设定的。

这是儒家的思想, 并在历代的统治中占有绝对的、正统的地位。

它们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女人的身上, 让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大事中站在男人的背后沉浮, 在死后也没有博得身后名。

那么, 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 白鹿原上的这四个女人是怎样这一部关中大戏中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名字呢?是因为男人吧?吴仙草——最后的传统开篇说过, 白嘉轩七娶六殇, 而他娶的第七个女人——第七个娶回来并且活下来的女人。

作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 但是在白家这个活下来的女人是在原上对白嘉轩的“妖怪”的谣言中活下来的, 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身体, 她带来的也是白家的“面子”“荣誉”。

试论福柯权力视角下的《白鹿原》典型人物

试论福柯权力视角下的《白鹿原》典型人物

试论福柯权力视角下的《白鹿原》典型人物《白鹿原》以一个农村的角度以小窥大,书写了从清末一直到解放后这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

军阀混战、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这变革最频繁、最激烈的历史时期,映射出各种人性最真实的面目。

电视剧比原著少了荒诞感,但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浓厚的关中风情,各路实力派老戏骨把白鹿精魂演绎的生动感人。

1、朱先生白鹿原上真正的白鹿,其实是朱先生。

白鹿所经过的地方,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给人以生的希望。

当白鹿原上碰到极大的困惑与苦难时,就期盼着白鹿出现,为人们降福消灾。

而朱先生在白鹿原上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作用类似上帝或者佛祖,尽管人们更关心灵不灵,但其实信不信更重要。

每当白嘉轩遇到过不去的坎儿了,最后一招就是向朱先生讨要法子,朱先生总能给出一颗定心丸,一路支持白嘉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族长。

从更高的层面看,在历史各个时期,朱先生都能与时俱进地对时事给出自己独到、犀利的见解,并采取果敢的行动。

只身退清军,赈灾感饥民,潜心修县志,投笔欲从戎。

当听闻鹿兆海死在抗日前线时,朱先生再次热血上涌,带着几个老头要去参军,让我为他捏了把冷汗,因为我认为他的笔杆子才是更有杀伤力的武器。

朱先生为人清高但不狂妄,谦逊但不做作。

他不忠于任何党派,只忠于那片土地和乡民。

最后他悄然离开,不带走任何虚名和利益。

这样的人物,高山仰止,但是在任何时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

朱先生的一生,正如他生前写的最后一幅字:砥柱人间是此峰。

2、白嘉轩白鹿原族长,最大的特点是“腰杆子直”,一生致力于带领好乡民过安生日子。

白嘉轩担任族长后,以身作则,克己奉公,遵循着修身、齐家、治族的逻辑理路,想以榜样的力量感化大家,共建仁义白鹿村。

所以说,白嘉轩才是把儒家理念执行的最到位、最彻底的,这也是为什么他要请徐先生来教四书五经,后来也一直不接受新学。

但由于时代变迁太快,人心不古,榜样的力量逐渐已经无法对人们起作用了。

于是,在朱先生的帮助下,搬出了乡约,也就是族法,违反者必重责,以此震慑着人们。

《白鹿原》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分析

《白鹿原》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分析

46《白鹿原》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分析罗雪 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摘要:在经典白话著作《白鹿原》中,作家陈忠实通过白鹿原上生活着的众多女性形象,清晰地再现了中国农村传统女性逐步向新型女性转变的解放历程。

本文就《白鹿原》中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揭示中国农村传统女性走向解放是一个充满坎坷的渐进过程。

关键词:《白鹿原》;女性形象;解放陈忠实的《白鹿原》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渭河平原几十年间的发展及变迁,深刻揭示了传统封建思想给当地人民带来的深重影响。

作品主要描绘了不同时期白、鹿两家的世代恩怨,并塑造了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生活的各式女性形象。

本文选取了作者描写篇幅较多的几类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尝试从中探寻中国农村传统女性如何摆脱封建传统文化的枷锁、最终走向真正之独立和解放的深层脉络。

一、麻木践行封建伦理道德的女性形象《白鹿原》中存在着这样一类女性:她们长期处于家族的非核心位置,却十分热衷于拥护封建男权及伦理道德;一生遵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并极力维护之。

在她们的意识里,自己生活得怎么样并不重要,只要老实安分地做好家务,生好孩子,就能成为一个被周围社会认同的人。

为了男人的面子和家族的尊严,她们可以完全牺牲自己的个人(甚至有时还连带着自己女儿或儿媳妇的)幸福,俨然是封建伦理道德的忠实守护者。

在小说中,这一类女性形象,尤以白、鹿两家的女性为代表。

(一)男权主义支持者——白赵氏白赵氏是《白鹿原》中最先出现的一位女性,也是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女性。

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为了男权主义的捍卫者。

在丈夫白秉德去世后,白赵氏就肩负起让儿子白嘉轩延续白家香火的使命。

她说:“女人不过是糊窗户的纸,破烂了揭掉再糊一层新的。

死了五个我准备给你再娶五个。

家产花光了值得,比没儿没女断了香火给旁人占去心甘。

”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她身上早已没有女人的同情心和女人才具有的母性。

在她眼里,女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男人服务,有时甚至可以作为一件任由交易的物品——只要有钱就可以得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福柯话语权看《白鹿原》悲剧女性形象
作者:李欣玲
来源:《神州·中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要:《白鹿原》是东方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而其中作为家族延续者的女性形象缺失话语权,也随即迎来了她们的悲惨命运。

本文根据福柯话语权理论,分析《白鹿原》中的“全失语”“半失语”“半语”状态女性的悲剧形象。

关键词:白鹿原;话语权;悲剧;女性
一、话语权与《白鹿原》女性
福柯的“话语”是指语言的某种有效表现形式。

[1]福柯指出:“女性话语权是女性人群的利益、主张的综合展现,它包含着对女性言说及其主张所具地位和权力的隐性认同,受到女性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话语表达机制的影响,表现了女性在社会层面的地位。

”[2]话语环境中强势的一方作为一种主流控制话语的所有权,他们就属于压迫者的一方,通过话语的控制权向被控制团体施压,导致弱势团体被迫“失语”。

《白鹿原》中的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想要展现自我话语权就显得尤为艰难。

陈忠实笔下的悲剧女性,其展现了不同个性,不同的悲剧结局。

封建思想男权主义深深控制了他们的行为与话语权,她们不敢违背和逾越。

关注《白鹿原》“失语”状态女性,有些女性是主动失语,而有些女性则是被迫失语。

二、《白鹿原》女性的“半语”、“半失语”、“全失语”状态
(一)“半语”状态女性
在《白鹿原》中,白灵可以说是最具有话语权的代表人物。

虽然当时人们受到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但她因为父亲的宠爱逃脱了缠足,甚至到私塾读书,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

白灵代表着新时代女性,她独立、自主,将婚姻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她是当时封建社会的反叛者,最后她遵从了自己的本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自己的男友与她的政治思想不符,最终选择分手。

她十分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她的所有任务,随着民主与科学的脚步,她的思想逐渐接近于新时代。

而这样如此杰出的女性最终还是成为男性政权的牺牲者,被这个时代无情吞噬。

从白灵的一生来看,其言行都处于全语状态,在白鹿原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是在男权为主导的社会现实下,白灵不具有申诉的权利,因此,处于半语状态。

(二)“半失语”状态女性
田小娥在作品中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的女性形象,她会为了自己的命运主动发声,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到结尾她的话语权被社会无情吞没,所以从某种角度上看,田小娥处于“半失语“状态。

在她年轻时,田小娥被她的秀才父亲许给郭举人成为他的二太太。

由于她没有受过知识的熏陶,也没有过任何的新思想启蒙,处于人的本性与黑娃产生了感情。

原丈夫郭举人撞破了他俩的一次偷情,从而抛弃了田小娥。

田小娥作为旧时代的女性,身无分文,别无依靠,只好跟着黑娃来到了白鹿原。

而白鹿原这个区域深深受到儒家封建礼制的影响,将田小娥孤立在外,只好与黑娃住在窑洞中,而后黑娃因参加农民运动而被捕,再一次无依无靠的田小娥就没有上一次那么幸运,陷入鹿子霖的魔爪,不得不用肉体帮助自己生存,后又受鹿子霖的教唆利用肉体诱惑白孝文。

田小娥将性来作为她自己反抗当时旧时代的工具,思维盲目且没有方向最后也走向了灭亡。

最终鹿三这个儒家封建的代表者刺死了她,瘟疫也袭击了整个白鹿原,田小娥作为冤魂飘荡在白鹿原“我不好,我不干净,可黑娃没有嫌弃我,我跟黑娃过日子。

”田小娥只有在死后才拥有真正的话语权,她的痛诉与悔意萦绕在白鹿原的上空,也是其对封建文化专治的深刻揭露,封建文化钳制人们的思想,封建男权的统治下,女性没有什么话语权可言。

(三)“全失语”状态女性
鹿冷氏是失语最严重的代表性人物。

她受到外部封建社会的影响,最终导致其心中有话,但是说不出来,属于“全失语”状态女性。

[3]鹿冷氏因为自己的父亲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而被迫嫁给鹿兆鹏。

鹿兆鹏作为一名接受过新思想的青年,无法接受未曾谋面而硬塞过来的妻子,在結婚后一天抛下妻子孤身一人逃到了城里。

由于鹿冷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将自己定位为一个独守空床的“弃妇”,她的心理也因此变得扭曲。

在封建观念的影响下,她不愿改嫁,继续在婆家生活。

在欲望的压制下,她甚至有点羡慕田小娥的人生,而在公公鹿子霖酒后抓她一下后她的性幻想逐渐扭曲,最后患上淫疯病。

鹿冷氏不甘于自己孤独的宿命,又苦苦受制于封建传统文化的蛊毒,最后她父亲的一杯毒药结束了她的人生,孤独致死。

在鹿冷氏的一生中,由于男权社会压迫,她的女性话语权从未得到实现。

三、结语
通过分析白鹿原中悲剧女性形象,可以得出话语权与话语者是否具有话语自由表达权有关。

《白鹿原》中的女性在这样一个男权封建社会中夹缝中生存,即使在某些方面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话语权,也会在无意识中向社会妥协或是认同社会所谓的男权主流价值观,以男性的特质发出声音。

而当人物处于失语状态后,必然导致其走向悲剧。

参考文献:
[1]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米歇尔·福柯.话语的秩序[M].许宝强,哀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钱俊.《白象似的群山》话语权力解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
作者简介:李欣玲,女,1999年2月生,浙江省宁波人,嘉兴学院师范学院17级学生,本科/教育学士,研究方向:文学理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