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园林构成要素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的考点

园林景观构成要素的考点
1. 植物种植:植物是园林景观中最基本的要素,具有丰富的形态、色彩和气味等特点。
包括树木、灌木、花卉、藤本等。
考生需要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喜光、喜湿、耐旱、耐寒特点,以及它们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园林景观中形成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包括平、丘、陡、坎、谷等。
考生需要了解地势起伏对园林设计空间组合和景观效果的影响,掌握如何在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进行合理的设计。
3. 水体:水体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可以增加景观的变化性和吸引力,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等。
考生需要了解水体形态、水质、水文特性,以及水体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方式和技巧。
4. 建筑构筑物:建筑构筑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筑、路桥、围墙、亭、台、楼、廊、塔、门、窗、栏等。
考生需要了解建筑构筑物的形态、建筑风格、材料、构建方式,以及它们在园林设计中的使用方法和搭配技巧。
5. 硬质铺装材料:硬质铺装材料是园林景观中的基础设施,包括路面、台阶、墙面、栏杆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硬质铺装材料的特点、使用方式、颜色、形态和处理技巧,以及它们与植物、水体和建筑构筑物等要素的搭配原则。
6. 灯光:灯光是园林景观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能够强化景观主题、增强景
观细节效果、增加景观的安全性等。
考生需要了解灯光的类型、色彩搭配、位置设置、景观亮度控制等技术要点,掌握如何运用灯光表现园林景观特色。
第二章__园林构成要素

5. 河川:河川是祖国大地的动脉,著名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发源地。河川承载着千帆百舸孕育着良田沃土,装点着富饶大地,流 传着古老文化,是流动的风景画卷,是一曲动人心弦的情歌。
6. 湖池:湖池是像水域景观项链上的宝石,像洒在大地上的明珠,以
其宽阔平静的水面给人们带来悠荡与安详,也孕育了丰富的水产资 源。湖池大都依山畔水,植被丰富,近邻城市,游览方便。
16
一、名胜古迹景观
1、古代建设遗迹
➢ 古代遗存下来的城市、乡村、街道、桥梁等, 有地上的,有发掘出来的,都是古代建设的遗 迹或遗址。
➢ 我国最为丰富多样,且大都开辟为旅游胜景, 成为旅游城市、城市园林的主要景观、风景名 胜区、著名陈列馆(院)等。
第二章 园林构成要素
17
一、名胜古迹景观
2、古建筑
➢ 建筑是历史流传下来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形象多类,结构严谨,空间巧妙,是一类园林 或园林的重要景观。
➢ 一般主要有宫殿、宗教与祭祀建筑 、亭台楼阁建 筑、名人民居建筑、古代民居建筑、古墓神道 建筑等。
第二章 园林构成要素
18
2、古建筑
(1)古代宫殿
➢世界多数国家都保留着古代帝皇宫殿建筑, 而以中国所保留的最多、最完整,大都是 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 文物艺术景观指石窟、壁画、碑刻、摩崖石刻、石雕、 雕塑、假山与峰石、名人字画、文物、特殊工艺品等文 化、艺术制作品与古人类文化遗址、化石。
➢ 古代石窟、壁画与碑刻是绘画与书法的载体,现代有些 成为名胜区,有些是园林中的装饰。石雕、雕塑、假山 与峰石,则是园林中的景观。名人字画,园林题名,题 咏与陈列品;文物、特殊工艺品,常作园林中陈列的珍 品。
园林景观设计 项目二 园林布局

• 工程设施上要就地取材,兼顾经济
• 建园所用材料的不同,对园林构图会产生一定的 作用,这是相对的,非绝对的
• 太湖石可谓置石中的上品,并非必不可少
• 例如北京北海静心斋的假山所用石材为北京房山 所产,广州园林的假山为当地所产的黄德石等均 属就地取材的成功之例
北京颐和园中的“败家石”的来历也是如此。(青芝岫)
碧桃
封闭式的,这种闭锁空间的景物同样给人秀美之感
园林布局在时间上的规定性
• 一是园林功能的内容在不同时间内是有变化的 • 例如植物春季以绿草鲜花为主,夏季以绿树浓荫为主,秋季则以
丰富的叶色和累累的硕果为主,冬季则应考虑人们对阳光的需求 • 另一方面指植物随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变化,直至衰老死亡,在形
态上和色彩上也在发生变化
颐和园后湖苏州街两岸石砌驳岸用直线的变化形成多样统一
• 又要使多样景物各有风趣,能互相联系起来,形成统 一和谐的整体
• 一面展开景物,一面又考虑如何收合
二、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 园林布局除了从内容出发外,还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 • “因者虽其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 • “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 • “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而坦,
项目二 园林布局
• 重点: • 1、了解园林布局的概念 • 2、园林布局的原则 • 3、园林造景的方法 • 难点: • 如何利用植物色彩进行造景 • 第一节 园林布局原则 • 第二节 园林静态布局 • 第三节 园林动态布局 • 第四节 园林色彩 • 第五节 园林布景
第一节 园林布局原则
• 概念:园林中把各项景物按照艺术规则有机组织创造出和 谐完美整体的过程。好的布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园林构成要素规划设计铺装

园林构成要素规划设计铺装园林规划设计中,构成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决定了整个园林的美观程度和实用性。
而园林规划设计铺装,作为其中的一个要素,更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园林构成要素规划设计铺装的相关知识与技巧。
什么是园林构成要素?园林构成要素,指的是园林的组成部分,包括建筑、绿色植物、水体、铺装、景观雕塑等。
这些构成要素相互融合,相互配合,体现出整个园林的美感和功能性。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不同的构成要素有着不同的功能。
比如,绿色植物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水体则会给人带来清凉与放松的感觉。
而铺装则可以营造园林的整体感,将各种构成要素联系起来。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园林规划设计中的铺装进行详细介绍。
园林铺装的具体内容园林铺装是指通过铺设地面材料来打造出不同的造型和颜色,以实现美化环境,方便行走等功能。
铺装材料园林铺装材料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混凝土、石材、木材、人造石、塑料、橡胶等。
不同的铺装材料有不同的特点,例如石材具有质感好、美观耐用等特点,而木材则有环保、自然等特点,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是极其重要的。
铺装方式不同的铺装方式,也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目前,常用的铺装方式有平整铺装、简单花纹铺装、复杂花纹铺装等。
其中,平整铺装适用于步行区、广场等采用大面积铺装情况,花纹铺装则应用于场地较小、造型特殊的铺装情况。
铺装颜色园林铺装颜色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和感受。
例如,灰色铺装代表着沉稳、安静,而红色则代表着热情、活力。
而在实际设计中,颜色的搭配也需要考虑环境的整体感。
可以运用色彩搭配原理,通过对比色、同色调配等方式来营造出不同的效果。
园林规划设计铺装技巧参考周边环境园林规划设计铺装时,需要参考周边的环境。
比如,公园内的铺装应该与周边的楼宇建筑及景观相协调。
这样可以使铺装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营造出更加协调和谐的整体感。
合理处理铺装与绿色植物的关系在铺装与绿色植物的关系上,需要遵循“合理分布、适度搭配、和谐环境”的原则。
园林景观的构成

园林景观的构成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很多,下面主要从地形、水体、园林植物、园林建筑与小品、园路、园桥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形地形或称地貌,是地表的起伏变化,也就是地表的外观。
园林主要由丰富的植物、变化的地形、迷人的水景、精巧的建筑、流畅的道路等园林元素构成,地形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他所有的园林要素都是承载在地形之上,与地形共同协作,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因此地形可以看成是园林的骨架。
不同地形形成的景观特征主要有四种:高大巍峨的山地、起伏和缓的丘陵、广阔平坦的平原、周高中低的盆地。
山地的景观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划分空间,形成不同景区;形成景观制高点,控制全局,居高临下,美景可尽收眼底;凭借山景。
山,或雄伟高耸,或陡峭险峻,或沟谷幽深;或作背景,或作主景,都可借以丰富景观层次;山的意境美。
例如,我国的古典园林“一池三山”的格局,源自传说中的蓬莱三仙岛,是人们对仙境的向往。
地形在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几种:(一)分隔空间可以通过地形的高差变化来对空间进行分隔。
例如,在一平地上进行设计时,为了增加空间的变化,设计师往往通过地形的高低处理,将一大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小空间。
(二)改善小气候从风的角度而言,可以通过地形的处理来阻挡或引导风向。
凸面地形、瘠地或土丘等,可用来阻挡冬季强大的寒风。
在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为北风或西北风,为了能防风,通常把西北面或北部处理成堆山,而为了引导夏季凉爽的东南风,可通过地形的处理在东南面形成谷状风道,或者在南部营造湖池,这样夏季就可利用水体降温。
从日照、稳定的角度来看,地形产生地表形态的丰富变化,形成了不同方位的坡地。
不同角度的坡地其接受太阳辐射、日照长短都不同,其温度差异也很大。
例如对于北半球来说,南坡所受的日照要比北坡充分,其平均温度也较高;而在南半球,则情况正好相反。
(三)组织排水园林场地的排水最好是依靠地表排水,因此通过巧妙的坡度变化来组织排水的话,将会以最少的人力、财力达到最好的效果。
园林构成要素

园林构成要素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基础,是古今中外共同的文化遗产。
与自然景观相伴而生的园林,在其基础上融合了人文、社会和历史的元素,成为了具有独特风格和历史感的优美空间。
园林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园林基础的几个重要元素,如建筑、水景、植物和雕塑等,不同的要素对于园林整体形态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筑构成要素建筑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园林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中国古典园林以建筑为主要特色,无论是廊、亭、台、阁、舫,还是灵隐寺、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都离不开建筑的支撑和烘托。
建筑的布局和形态,对园林的格局和氛围产生重要影响。
建筑的独特构造和精美绝伦的装饰,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园林变得更加生动美妙。
水景构成要素水景是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其给人带来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让园林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中国传统园林中最典型的水景莫过于池塘、水流和喷泉,如拙政园中的“微山湖”,乾隆花园中的“三山五园”,都盘踞着这种独具特色的景象。
水景构成要素的巧妙设计,能够通过水景的流动和变化,塑造园林景观的气质和神韵。
植物构成要素植物是园林的灵魂,不同的植物组合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的应用具有时代特色,如汉代杨花柳意,在唐代盛行的“曲栏香径”,宋代盛行的“计念荷塘”和明清时期流传的“富贵花园”,无不以植物为主要构成要素,诠释了时代与文化的演变。
雕塑构成要素雕塑是园林中的点缀和补充,它在园林整体中为其增添了更加精致的特性和独特气息。
中国古典园林中,雕塑通过其形态和内容创造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寓意,如拙政园中的著名石头花园、颐和园中的长廊画、佛印寺中的白玉观音等,无一不深刻地展现了中国石雕和造型艺术的独特魅力。
总结从上述构成要素来看,园林的形态设计和雕刻应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同时并加入人文和文化要素的因素。
良好的构成要素的设计可以让园林景观更加鲜明、感人,并更好的反映出园林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魅力。
园林造园要素

园林造园要素一、引言园林造园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对植物、土壤、水文、地形、艺术等要素的合理组合与应用,创建美观、舒适、功能多样的园林空间。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园林造园的要素及其重要性。
二、植物要素1. 概述植物是园林造园的核心要素之一,其种类、布局和养护对园林的整体质量和感官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2. 种类选择在园林造园中,应根据景观风格、气候条件和用途等因素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
例如,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植物,热带地区可以选择热带植物。
3. 布局设计植物的布局设计需要考虑色彩、形态、尺度和层次等因素。
通过巧妙的搭配和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如花园、林荫道和绿化带等。
4. 养护管理植物的健康生长与养护管理密不可分。
合理施肥、浇水和修剪等措施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保持园林的良好状态。
1. 土壤类型园林造园中的土壤类型通常有砂土、壤土和黏土等,其含水性、透气性和肥力等特性影响着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园林地块的景观效果。
2. 土壤改良在一些贫瘠或含盐的土地上,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来提高土壤的质量和适应性。
常见的改良方法有施肥、翻耕和混合土壤等。
3. 水分管理合理的水分管理对园林的健康维护至关重要。
通过排水、灌溉和防渗措施,可以确保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和土壤的稳定性。
四、水文要素1. 水体设计水体是园林造园中常见的景观要素之一,如喷泉、水池和人工湖等。
水体的设计应考虑水量、水质和水流等因素,以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2.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在水体中生长,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水温和提高生态环境的作用。
在园林造园中,合理选择和布局水生植物可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和生态性。
3. 水利设施水利设施包括喷泉系统、水循环装置和水坝等,用于控制水体的流动和创建特定的景观特效。
其设计和维护要考虑供水量、水质以及节水效应。
1. 地形设计地形是园林造园的先决条件之一,对园林景观的形成和构造起着决定性作用。
通过地势的起伏、平整和台地等设计手法,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地形效果和视觉层次感。
园林的构景要素

园林的构景要素园林的构景要素包括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和道路等,我来给你分享一下其中的要领。
一、山石我觉得最要紧的是山石的选材。
不同的石材有不同的质感和风格。
比如太湖石,多孔多窍、玲珑剔透,非常适合营造奇峰怪石的景观。
一开始我老是做不好山石的堆叠,不是看起来过于呆板就是平衡掌握不好。
后来发现窍门在于“相石立意”,就是根据石头的形状、大小、纹理先构思好要塑造的造型。
假如要做一个假山,大型的石材作为基础和主峰,小的石头来点缀或者补漏。
要领就在这里,石头的组合要有错落有致,高低起伏,有藏有露。
比如说有些中式园林里会做出登山的小路蜿蜒在假山中,这中间山石的布局就要考虑到人的行动路线。
还有个诀窍,在山石的缝隙间适当地种上些小草或者藤蔓,会长出自然的野趣。
二、水体水体也是个关键要素。
像人工湖要掌握的是它的形状和驳岸的处理。
形状最好是不规则的曲线,这样更灵动。
我发现水体边缘要是那种自然式的缓坡入水就很棒。
驳岸可用石头或者植物进行修饰。
对于一些小型的水景,像溪流,水的流速很重要。
我一开始做的时候流速太快太急,感觉很突兀。
后来才知道可以通过控制水源高度和溪流底部的坡度来掌握流速。
而且水体要有一定的深度变化,制造出深潭浅滩的效果。
这就像真实的河流一样,有深有浅更有层次。
例如苏州园林里的水,有清澈幽深之处,映照出四周的亭台楼阁,又有潺潺浅流,人可跨过独特的汀步。
三、植物植物的选择和布局容易被人忽视一些技巧。
不同季节要有不同的花卉植物来体现四季的变化。
要选择本地植物为主,比较好养活。
我在实践中发现,在配置植物群落的时候要注意高低搭配。
乔木下面种灌木,灌木下面再搭配草本植物。
比如说大的银杏树下种杜鹃,杜鹃周边再长点麦冬之类的小草。
这样看起来有层次感,空间利用也很合理。
像日本的枯山水园林虽然植物相对少但特别讲究,青苔就是重头戏,在铺设青苔的时候要保证土壤的湿度和透气性才能让青苔生长良好。
而且植物的色彩搭配也要考虑到,比如黄的迎春花,红的海棠,绿的竹子一起就会色彩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置间距:30-50m 投口高度:0.6-0.9m
服务类园林小品——垃圾桶
服务类园林小品——垃圾桶
服务类园林小品——电话亭
电话亭是公园、广场、风景游览区等公 共环境中是不可缺少的服务设施。 封闭式电话亭: 高:2-2.4m 长*宽:0.8*0.8m—1.4*1.4m 遮体式电话亭: 高:2m 深:0.5-0.9m
一、地形改造——必须考虑原地形的利用
1、目标
满足造景的需求——地形是其他园林构成要素的基地和依托
满足各种活动和各种使用的需求
解决排水问题——形成良好的地表自然排水类型,避免过大的地表径流。
任务一:地形
一、地形改造——必须考虑原地形的利用
2、排水和坡度
过于平坦,容易积涝
一般平地也要留有3%-5%的坡度
① 山上建亭;② 临水建亭;③ 平地建亭
拙政园-梧竹幽居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园林建筑——亭
西湖
园林建筑——亭
园林建筑——亭
园林建筑——亭
园林建筑——亭
园林建筑——廊
廊是亭的延伸,是联系风景景点建筑的纽带,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两个观赏点之间,成为空
间联系和空间划分的一个重要手段。
按行径可分为:
• 剖面图
任务一:地形——识图(等高线)
特点一: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其高程都相等
任务一:地形——识图(等高线)
特点二:所有等高线都是各自闭合的,等高线绝不会交叉(除了垂直面)
任务一:地形——识图(等高线)
思考
悬崖处的等高线如何表示?
任务一:地形——识图(等高线)
等高线 的疏密
程度说
明了坡 度的陡 峭程度
一、园林建筑 二、园林小品
任务一:地形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是园林中诸要素的基地和依托,是构成 整个园林景观的骨架。
地貌: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 地物:地面上分布的所有固定物。
任务一:大地形——高山
大地形就风景区范围 山谷、高山、丘陵、草原以及平原
任务一:大地形——丘陵
任务一:大地形——丘陵
Landscape Elements
园林构成要素
项目二:园林构成要素
任务一:地形(4学时)
一、地形改造
四构成要素
二、地形的作用
表现手法
任务二:水体(4学时)
一、水景的形成
搜集 思考 筛选 表现
二、水的几种造景手法
任务三:植物(4学时)
一、植物的作用
二、种植设计的基本方法
任务三:建筑及小品(4学时)
可塑性和弹性
透明性、倒影
音响、水花、白沫
任务二:水体
一、水景的形成
1、水体的形式——自然式、规则式
任务二:水体
一、水景的形成
2、水景的形态——静态、动态
动态水景 变幻多彩 明快轻松 听觉美
静态水景
安静 明洁 开朗 幽深
任务二:水体
一、水景的形成
3、水景设计的四种基本形式
平静的水体——湖泊、水池、池塘等 流动的水体——溪流、水坡、水道、溪涧等 跌落的随体——瀑布、水帘、壁泉、水梯、水墙等 喷涌的水体——喷泉、涌泉等
类型
a)围护栏杆(扶手栏杆)高度:600-900 b)靠背栏杆,与座椅合二为一,高度450-500 c)坐凳栏杆,高度420-450 d)镶边栏杆,高度200-400mm
装饰类园林小品——园桥
1)功能:
联系 组织游线 划分水面空间
2)位置:水面较窄处
装饰类园林小品——园桥
装饰类园林小品——园桥
装饰类园林小品——雕塑
视线距离与高度
当s=h时,观察仔细; 当s=2h-3h时,观察主体突出,环境处于次要地位,为最适宜的观察距离; 当s>3h时,观察主体突出,环境也突出,无主次之分; 当s<h时,观察不舒服,只能观察局部。
装饰类园林小品——雕塑
视线角度 1、竖向角度
当s=h时,观察仔细;观察点的最初位置,其竖向角度宜18°
坡度小于10%(1:10)时,人行走在其上,有如履平地之感
任务一:地形
任务一:地形
一、地形改造——必须考虑原地形的利用
3、地形和视线
平坦地形——任何垂直线性元素都会成为视线焦点(见下图) 凸地形——视线具有延伸性,空间发射状——观景、造景 凹地形——空间集聚——观象或布置景物
任务一:地形
凸地形
凹地形
凹面地形是一个具有内向型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将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其 中心或底层。通常给人分割感、封闭感和私密感。
任务一:地形
二、地形的作用
1、控制视线——挡和引
地形——控制视线
地形——控制视线
任务一:地形
二、地形的作用
2、营造空间 ①水平地形营造的空间
地形——营造空间
地形——营造空间
靠背高350-650,靠背与座板夹角98°-105°
类型
直线形 曲线形 直线+曲线形 多边形 仿生形、模拟形
服务类园林小品——座椅、坐凳
服务类园林小品——垃圾桶
垃圾箱主要设置于休息 观光通道两侧,主要形式有 固定型、移动型、依托型等。
宜与环境相协调,忌过分突
出。
植物配置原则
植物的外形、大小、色彩、质地要与园林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关于种植间距:速生与慢生搭配,或者开始种密些,随后去掉
任务四:建筑及小品
一、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是指在园林绿地内,具有使用功能,同时又与环境构成优美的景观,以供游 人游览和使用的各类建筑物或构筑物,园林建筑具有使用和造景的双重功能。一般包括: 亭、廊、水榭、花架、塔、楼、舫、厅、堂等。
2、水平角度
集中有效地观察范围,其水平角在54°以
最佳观察位置的竖向角度宜18°-27°
当竖向角度大于45°时,不宜观察总体对象。
内,故主体对象水平视角不大于54°,背
景的水平视角一般不大于85°
纪念性雕塑
装饰类园林小品——雕塑
主题性雕塑
装饰类园林小品——雕塑
装饰性雕塑装饰Leabharlann 园林小品——雕塑植物构成空间
植物构成空间
植物构成空间
植物构成空间
设计师应明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开旷、封闭、隐密、雄 伟等)、相应地选取和组织设计所要求的植物。
植物构成空间
开敞空间
植物构成空间
半开放空间
植物构成空间
覆盖空间
植物构成空间
完全封闭空间
植物构成空间
垂直空间
植物构成空间
植物构成空间——与地形结合
颐和园-十七孔桥
装饰类园林小品——园桥
装饰类园林小品——园桥
装饰类园林小品——园桥
装饰类园林小品——园桥
装饰类园林小品——园桥
展示类园林小品
位置
易于看见、不被破坏 视用途决定适当地点
尺寸
高度1.4-1.5m,与人 的视平线平行
展示类园林小品
展示类园林小品
照明类园林小品
种植平面
图例说明
任务三:植物
二、植物设计的基本方法
2、植物配置原则——适地适树
宜丛植,产生强烈整体感
植物配置原则
奇数元素组合
植物配置原则
丛植不宜留太大空隙
植物配置原则
形态优美的树可孤植
植物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原则
立面要错落有致
植物配置原则
树冠下应有灌木
植物配置原则
与硬质景观相互配合
园林建筑——舫
服务类园林小品
• 1.园椅、坐凳 • 2.垃圾箱
• 3.电话亭
服务类园林小品——座椅、坐凳
主要功能
供游人就坐休息
欣赏周围景物
点缀园林环境
服务类园林小品——座椅、坐凳
服务类园林小品——座椅、坐凳
基本尺寸
座面高350-450,宽400-600㎜
座板水平倾角6°-7°
特点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哪些部分较陡? 哪些部分较缓?
任务一:地形——识图(等高线)
特点四:等高线都是圆滑的曲线
任务一:地形——识图(等高线)
思考:等高线为什么都是圆滑的曲线?
任务一:地形——识图(等高线) 读图练习一:
任务一:地形——识图(等高线)
读图练习二:
任务一:地形
照明类园林小品
The End!
起伏过大,易产生地表径流,导致水土流 失或滑坡
坡度为100%(1:1)——50%(1:2.5)时,需要做硬质材料护坡,人难以站立平衡
坡度在50%(1:2.5)——25%(1:4)时,可用植物材料护坡,人可以站立,但不舒适,感觉吃 力,有滚落的危险
坡度小于20%(1:5)时,人可站立行走,基本无不舒适感
①爬山廊 ② 水廊 ③ 平地廊
拙政园-小飞虹
园林建筑——廊
园林建筑——花廊亦称花架
园林建筑——花廊亦称花架
类型:
① 梁架式 ② 半边廊式 ③ 单排柱式 ④ 单柱式 ⑤ 圆形花架 ⑥ 拱门钢架式
体量
高度:2.5-2.8m为宜 开间:3-4m 进深:2.7-3.3m
园林建筑——水榭
《园冶》上说:“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
植物构成空间——优化建筑划分的空间
植物构成空间——与建筑围合
植物构成空间——连接建筑
任务三:植物
一、植物的作用
3、可作为主景
植物作主景
植物作主景
任务三:植物
一、植物的作用
4、障景、漏景、框景
障景
漏景
框景
任务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