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8-1

合集下载

模具制造工艺课后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课后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课后答案【篇一:模具制造工艺复习题(有答案)】火花加工又称为放电加工或电蚀加工,是一种利用电热能量进行加工的方法。

2、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电极和工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形成放电间隙。

3、在电火花一次脉冲放电结束后,应间隔一段时间,使放电通道的带电粒子复合成中性粒子,这个过程称为消电离。

4、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的材料硬度不必比工件材料硬度高。

5、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和工件都受到电腐蚀的作用,但腐蚀的速度却不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极性效应。

6、在电火花加工冲裁模过程中,保证配合间隙的电火花加工方法有直接配合法、修配凸模法、混合法和二次电极法四种。

7、在常用电极材料中,损耗最大的是黄铜电极材料。

8、电极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式电极、镶拼式电极和组合式电极三种,应根据电极外形尺寸、复杂程度等因素来选取。

9、用电火花加工型孔时,电极的轮廓尺寸应比所加工的型孔尺寸均匀的缩小一个放电间隙。

10、电规准是指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一组电参数,包括电流、电压、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等。

11、型孔的电火花加工工艺方法主要有单电极平动法、多电极更换法和分解电极法三种方法。

12、在电火花型孔加工中,有粗规准、中规准和精规准三种电规准,根据加工需要,每一种又分为几个档次。

13、在电火花加工中,为了使脉冲放电能持续进行,必须靠电极和工件来保证放电间隙。

14、电火花加工与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加工原理是相同的,而加工方式是不同的。

15、电火花加工采用的电极材料有石墨、紫铜和铸铁(任写三种)。

16、快走丝线切割的走丝速度一般为 8-10m/s ,慢走丝线切割的走丝速度一般为 3-12m/min 。

17、电解加工时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反应,将工件加工成形的一种方法。

18、电解磨削是将电解作用和机械磨削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加工方法。

19、型腔的冷挤压加工方式可以分为敞开式冷挤压和封闭式冷挤压两种。

20、超声波加工是利用工具的超声频振动来进行加工的。

8.1冷作模具钢的特征及制造工艺

8.1冷作模具钢的特征及制造工艺
冷镦材料与热处理方法
冷作模具钢的特征及制造工艺
冷作模具钢的特征及制造工艺
一、概论 冷作模具钢在紧固件行业中应用量最多,它广泛 用于冲裁,拉深,冷镦,滚丝等工序。冷作模具的材 料应具有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足够的韧度和较 小的热处理变形量。因此,冷作模具应在淬火回火后 的组织中有一定量的剩余碳化物,并要求分布均匀, 形态圆整,细密马氏体针要均匀,细小,弥散。对于 形状简单的小型工模具,可选用碳素工具钢;精度要求 较高的中小型工模具,可选用低合金工模具钢,如 CrWMn ,9S iCr,GD钢等,对于要求淬透性好,而且 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高承载能力的大中型 模具,应选用高铬钢,高速钢,基体钢等来制作。 冷作模具服役后条件 经常承受冲击、磨损、弯曲、 剪切,因此,要求其材料应具备优良的强韧性。为了 满足某些工模具的比较苛刻的使用要求,对不同材料 的工模具的热处理工艺和组织应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以便进一步改进工模具的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
冷作模具钢的特征及制造工艺
3. 热处理 a 、应采用合理的工艺,减小模具热处理变形(一般采 用多段加热工艺,同时防止淬火开裂),同时考虑 所采用的热处理方式,应避免合金元素的蒸发,在 材料淬透性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真空热处理 气淬技术,减小热处理变形,避免热处理后较大的 加工余量,导致表面过热,影响模具寿命,但对淬 硬性较差材料或高温下易挥发元素的材料,如含高 Ni 等,宜采用盐熔热处理。 b、 推荐采用高浓度渗碳热处理技术,积极参加应用渗 碳技术,阻止模具表面脱碳,同时提高表面耐磨性, 并利用渗碳淬火后表面形成高压应力,提高模具的 疲劳抗力。
冷作模具钢的特征及制造工艺
GM钢 其牌号为Cr6W3MoZV2钢,它是制作精密,耐磨, 高寿命冷作模具的莱氏体钢,由于GM钢的碳,铬,钼含量相 对比较低,因此其碳化物带状分布倾向较轻微,GM钢锻后 要及时进行球化退火,以利后继的机械加工.推荐采用的淬 火工艺为:1100~1160℃加热油冷淬火或分级淬 火,520~560℃回火三次,硬度为65HRC.GM钢在冷冲模,多 功位级进模,滚丝模,切边模等领域使用,寿命都有大幅提高. 10. CrWMn钢 CrWMn的淬透性极好,工件直径小于50mm 时能在硝盐中淬透,淬火加热时晶粒长大倾向低,淬火后的 残余奥氏体较多,淬火变形小.因钨和铬都是碳化物形成元 素碳化物的熔点高,因此淬火回火后的剩余碳化物较多,使 硬度提高,但钢的碳化物不均匀性也比较严重,常常是造成 模具失效的主要原因. 9.

模具生产工艺流程

模具生产工艺流程

一、接受任务书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1.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

2. 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

3. 生产产量。

4. 塑料制件样品。

通常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塑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塑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二、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 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

例如塑料制件在外表形状、颜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么,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涂装、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

选择塑料制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看看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料制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制件来。

此外,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2. 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成型材料应当满足塑料制件的强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动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热稳定性。

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成型材料应满足染色、镀金属的条件、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确定成型方法采用直压法、铸压法还是注射法。

4、选择成型设备根据成型设备的种类来进行模具,因此必须熟知各种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

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用。

5. 具体结构方案(一)确定模具类型如压制模(敞开式、半闭合式、闭合式)、铸压模、注射模等。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简易)总的来说模具制作工艺流程如下:审图—备料—加工—模架加工—模芯加工—电极加工—模具零件加工—检验—装配—飞模—试模—生产A:模架加工:1打编号,2 A/B板加工,3面板加工,4顶针固定板加工,5底板加工B:模芯加工:1飞边,2粗磨,3铣床加工,4钳工加工,5CNC粗加工,6热处理,7精磨,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C:模具零件加工:1滑块加工,2压紧块加工,3分流锥浇口套加工,4镶件加工模架加工细节1,打编号要统一,模芯也要打上编号,应与模架上编号一致并且方向一致,装配时对准即可不易出错。

2,A/B板加工(即动定模框加工),a:A/B板加工应保证模框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0.02mm,b :铣床加工:螺丝孔,运水孔,顶针孔,机咀孔,倒角c:钳工加工:攻牙,修毛边。

3,面板加工:铣床加工镗机咀孔或加工料嘴孔。

4,顶针固定板加工:铣床加工:顶针板与B板用回针连结,B板面向上,由上而下钻顶针孔,顶针沉头需把顶针板反过来底部向上,校正,先用钻头粗加工,再用铣刀精加工到位,倒角。

5,底板加工:铣床加工:划线,校正,镗孔,倒角。

(注:有些模具需强拉强顶的要加做强拉强顶机构,如在顶针板上加钻螺丝孔)模芯加工细节1)粗加工飞六边:在铣床上加工,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留磨余量1.2mm2)粗磨:大水磨加工,先磨大面,用批司夹紧磨小面,保证垂直度和平行度在0.05mm,留余量双边0.6-0.8mm3)铣床加工:先将铣床机头校正,保证在0.02mm之内,校正压紧工件,先加工螺丝孔,顶针孔,穿丝孔,镶针沉头开粗,机咀或料咀孔,分流锥孔倒角再做运水孔,铣R角。

4)钳工加工:攻牙,打字码5)CNC粗加工6)发外热处理HRC48-527)精磨;大水磨加工至比模框负0.04mm,保证平行度和垂直度在0.02mm之内8)CNC精加工9)电火花加工10)省模,保证光洁度,控制好型腔尺寸。

11)加工进浇口,排气,锌合金一般情况下浇口开0.3-0.5mm,排气开0.06-0.1mm,铝合金浇口开0.5-1.2mm排气开0.1-0.2,塑胶排气开0.01-0.02,尽量宽一点,薄一点。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 (1)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1)1.2塑料模工艺与注塑模具 (1)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3)第2章注塑模的工艺分析 (4)2.1注塑模组成部分 (4)2.2模具的毛坯、制造特点和使用关系 (5)2.3注塑模结构分析 (6)2.4注塑模工作原理及装配图 (7)第3章定模板的制造加工 (9)3.1定模板的加工 (9)3.1.1制定定模板加工步骤 (9)3.1.2 选择加工设备 (12)3.2加工工艺过程 (12)第4章型芯的加工制造 (13)4.1型芯的加工 (13)4.1.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13)4.1.2 加工工艺过程 (16)第5章定模座板、动模座板的加工 (18)5.1定模座板的加工 (18)5.1.1制定定模座板加工步骤 (18)5.1.2 选择加工设备 (20)5.1.3工工艺过程 (20)5.2动模座板的加工 (20)5.2.1制定动模座板加工步骤 (21)5.2.2 选择加工设备 (22)5.2.3工工艺过程 (22)第6章型芯固定板的加工 (23)6.1制定型芯固定板加工步骤 (23)6.1.1分析型芯固定板的结构 (24)6.1.2 确定加工方法 (24)6.1.3 选择加工设备 (24)6.2加工工艺过程 (24)第7 章支承零部件的加工 (26)7.1支承板的加工 (26)7.1.1制定支承板加工步骤 (26)7.1.2 加工工艺过程 (27)7.2垫块的加工 (28)7.2.1制定垫块加工步骤 (28)7.1.2 加工工艺过程 (29)第8章推出机构的制造 (30)8.1推件板的加工步骤 (30)8.1.1制定推件板加工步骤 (30)8.1.2 加工工艺过程 (34)8.2推板的制造 (34)8.2.1制定推板加工步骤 (35)8.2.2 加工工艺过程 (35)8.3推杆固定板的加工 (36)8.3.1制定动模板加工步骤 (36)8.3.2 加工工艺过程 (37)第9章标准件的选用 (38)9.1导柱的选用 (38)9.2浇口套的选用 (39)第10章模具装配、试模与调试 (41)10.1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41)10.2连接件的调试与修整 (43)10.3注塑模中出现的问题 (44)10.4成型设备的参数 (44)结论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 (49)第1章绪论1.1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模具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对模具制造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模具制造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适应工业生产对模具的需求,目前,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许多新工艺和先进加工设备,不仅改善了模具的加工质量,也提高了模具制造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同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给模具设计和制造开辟了新的广阔前景。
3、拟定零件工艺路线
仅列出工序名称的简明工艺过程称为工艺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是制定工艺规程的关键步骤。它包括选择定位基准、选择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确定工艺顺序及确定工序分散与集中的程度等。同一零件的加工可有不同的工艺路线,应通过分析对比择优确定。
4、确定所有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工艺装备指:刀具、量具、二类工具等)
《模具制造学》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姓名:陈艳青
学号:B11033110
指导老师:贾平
前言
根据《模具制造工艺》的介绍,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些模具制造的相关内容。在现代工作生产中,模具是生产各种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它以其特定的形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原材料成形。采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省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橡胶、玻璃、粉末冶金、陶瓷制品等生产行业中的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模具工业对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注重对组员的解决问题能力及组长的协调能力培养。组员必须掌握各类加工所适合的材料,如棒材、板材、锻材等。组长必须深入了解模具个零件及装配情况,根据组员的读图能力、制造工艺设计及装配认识等能力进行分组练习。其中,各组员的情况,如基础掌握程度不同、时间空闲程度不同等,必须合理的安排零件加工的各组人员。组员在加工设计时,必须结合相关内容,检查并查阅资料,与组里的成员相互沟通共同解决相关疑问。

模具制造工艺

模具制造工艺

Page 9
模具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
• (1)硬度和耐磨性 这是最基本的性能要求。有了
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才能使模具在特定的工作条件下 ,保持形状和尺寸的稳定而不迅速发生变化。
• (2)强度、塑性和韧性 要求模具材料具有良好的
塑性,提高其抗脆断能力;要求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 高的抗疲劳强度,满足模具在工作时能承受高压和冲击 循环载荷。
Page 2
模具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 材料成形模具的分类
• 1、冲压模 包括冲裁模、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汽车覆盖 件冲模、硬质合金冲模等。 • 2、塑料成型模具 包括注射模、压缩模、挤塑模、吹塑模、发泡 模等。 • 3、橡胶制品成型模 • 4、玻璃制品成型模 • 5、陶瓷模具 包括压缩模、注射模等。 • 6、锻造成形模具 • 7、压铸模 可按压室温度分为冷压室压铸机用压铸模、热压室压 铸机用压铸模。 • 8、铸造金属型模具 • 9、粉末冶金成型模 • 10、通用模具和经济模具
Page 6
模具与成形设备的连接
• 在确定了成形工艺和成形设备类型后,模具设计时,需 要对所选设备进行公称压力、工作速度、工作行程、连 接部位接口的几何尺寸等参数进行校核计算。模具与设 备通过模架(或模板)与设备相连,首先需要确定模具 与设备的连接形式和接口尺寸,模具的连接形式根据成 形工艺过程和成形设备的不同可采用螺钉、压板、或是 模柄等连接形式。接口尺寸是指模具外形结构形状及尺 寸与设备滑块和工作台面尺寸、设备工作行程、滑块最 大移动距离(设备开口高度或宽度)、送料所需空间和 取件所需空间等相应尺寸的匹配和适应性。模具结构尺 寸中,与设备相连的主要尺寸是模具闭合高度或模具厚 度,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它们与设备滑块工作行程之间的 关系。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模具制作工艺流程
电极安装孔是否牢固、电极是否干涉、是否需要排气孔。
11、钳工把需线割工件放于待线割加工区并填写加工工艺卡、模具加工单、线割加工安排表。加工单、工艺 卡和线割图随工件流,电加工班长安排加工。
检测型腔 抛光
电脉冲加工、CNC加工、线切割孔位是否符合三维要求
12、模具进行抛光时(去除放电层和影响出模的加工刀纹),在不需要抛光加工的区域用红色笔做好标识、 并做好记录《加工单、抛光加工安排表》。
电脉冲班长 钳工班长
线切割班长
钳工班长
检验员
抛光加工安排表 加工单
班长 钳工班长
相关表单 与图纸对比 班长 检验员 班长 体系管理
试制单
与三维对比
修改单与三维
检验报告单 体系管理
负责人 钳工班长 钳工班长 钳工班长 体系管理员 钳工班长 编程工程师
制造科长 检验员 体系管理员
磨车 铣 钻
委外淬火
6、①钳工对物料进行常规加工,如需委托专职人员磨(车)加工,必须填写磨床或车床加工安排表、模具 加工单、加工工艺卡。填写后把加工安排表放在相关生产看板处,把模具加工单、加工工艺卡和图纸随工件 移(磨、车)工根据自已的领导安排进行加工的填写相关表单(尤其尺寸填写)。
②若钳工对物料加工无须委托别人加工,则在完成加工后须填写加工工艺卡。
检测装配尺寸
CNC精铣
编程员设计电极
型腔与模框装配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10、①钳工根据加工情况填写CNC加工安排表交至电加工班长,然后把模具加工单、加工工艺卡和图纸随工 件一起转至CNC待加工区(表单和图纸也可交相关人员收起)班长安排加工。
②编程员把程序编好后填写程序单交CNC班长。 10、①钳工和编程员对工件若存在精加工不到位的情况,商讨电极做法之后,编程员设计电极并同时备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4页
退出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精品课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杨从先
模具装配内容: 模具装配内容: 包括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 包括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 研磨抛光、检验和试冲(试压)等环节, 配、研磨抛光、检验和试冲(试压)等环节, 通过装配达到模具各项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 通过装配达到模具各项精度指标和技术要求。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精品课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杨从先
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
1、了解模具装配的特点及模具装配精度要求 2、熟悉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 掌握冲裁模组件装配、 3、掌握冲裁模组件装配、总装的安装过程及 安装要点 4、了解塑料模装配顺序及要点 5、掌握模具间隙及位置的控制方法 6、掌握塑料模组件装配与修磨的方法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7页
退出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模具装配要求: 模具装配要求:
精品课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杨从先
1、位置精度:动定模之间、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精度; 位置精度:动定模之间、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精度; 2、运动精度:进料装置的送料精度,顶块和卸料装置; 运动精度:进料装置的送料精度,顶块和卸料装置; 3、配合精度: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过程度; 配合精度: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过程度; 4、接触精度:弯曲模的上下成型表面的吻合一致性等; 接触精度:弯曲模的上下成型表面的吻合一致性等; 5、标准件互换:紧固螺栓和定位销钉; 标准件互换:紧固螺栓和定位销钉; 6、模具在设备上的安装尺寸须符合选用设备的要求 零件的精度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 零件的精度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 。 若干个零件的制造 精度决定模具某项装配精度, 这就出现误差累积问题。 精度决定模具某项装配精度 , 这就出现误差累积问题 。 要 装配尺寸链分折模具的有关组成零件的精度对装配精度 用 装配尺寸链 分折模具的有关组成零件的精度对装配精度 的影响。 的影响。
装配尺寸链有封闭环和组成环。
1.封闭环的确定: 1.封闭环的确定:封闭环是装配后自然得到的,它往往是 装配精度要求或技术条件。 2.组成环(增环、减环)的查找:组成环是构成封闭环的 .组成环(增环、减环)的查找: 各个零件的相关尺寸。 3.快速确定增环和减环的方法:回路法、直观法 .快速确定增环和减环的方法:回路法、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1页 退出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精品课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杨从先
学习目的与要求:
重点:冲裁模组件装配、总装的安装过程及安装要点 塑料模组件装配与修磨的方法 模具间隙及位置的控制方法 难点:冲裁模组件装配、总装的安装过程及安装要点 塑料模装配顺序及要点 作业: 参考书:《机械制造技术》林承全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基础》余小燕 科学出版社
建立装配尺寸应遵循尺寸链组成最短原则,即环数最少原则。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9页 退出
项目一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工艺方法
精品课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杨从先
用极值法解装配尺寸链
基本公式如下: 基本公式如下:
——包括封闭环在内的尺寸链总环数 包括封闭环在内的尺寸链总环数; 式中 n ——包括封闭环在内的尺寸链总环数; m——增环的数目; ——增环的数目; ——增环的数目 n-1——组成环(包括增环和减环)的数目 ——组成环(包括增环和减环) ——组成环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 13 页
退出
项目一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工艺方法
精品课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杨从先
已知各零件基本尺寸为: 已知各零件基本尺寸为:A1 57,A2=20、A3=37。 =57,A2=20、A3=37。试 分别采用互换法和修配法装 配,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和 极限偏差。 极限偏差。 解:首先绘制装配尺寸链简 如图8 所示。 图,如图8-2b所示。 由于A0 A0是在装配过程 由于A0是在装配过程 中最后形成的,故为封闭环。 中最后形成的,故为封闭环。 A1为增环 A2、A3为减环 为增环, 为减环。 A1为增环,A2、A3为减环。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 16 页 退出
0 − 0.03
0 −0.03
项目一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工艺方法
精品课程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 15 页
退出
项目一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工艺方法
精品课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杨从先
1.互换法 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T (1)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Tmj Tmj= Τ0 = 0.12 =0.04 m 3 式中 m-组成环环数 m-组成环环数 确定各组成环公差。以平均公差为基础, (2)确定各组成环公差。以平均公差为基础,按各组 成环基本尺寸的大小和加工难易程度调整。 成环基本尺寸的大小和加工难易程度调整。 T1= T2=T3= T1=0.05 T2=T3=0.03 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1为调整尺寸 为调整尺寸, (3)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留A 1为调整尺寸,其 余各组成环按包容尺寸下偏差为零, 余各组成环按包容尺寸下偏差为零,被包容尺寸上偏差 为零, 为零,则 A2= A3= A2= 20 A3= 37 这时各组成环的中间偏差为:Δ2= 0.015, 这时各组成环的中间偏差为:Δ2= -0.015, Δ3= 0.015。 Δ3= -0.015。
说明:通过模具装配和试冲(试压)考核制件成形工艺、 说明:通过模具装配和试冲(试压)考核制件成形工艺、模具设 计方案和模具工艺编制等工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计方案和模具工艺编制等工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在模具装配阶段发现的各种技术质量问题, 在模具装配阶段发现的各种技术质量问题,必须采取有效 措施妥善解决,以满足试制成形的需要。 措施妥善解决,以满足试制成形的需要。
图8-2所示的塑料注射模斜楔锁紧滑块机 - 所示的塑料注射模斜楔锁紧滑块机 模具装配精度和工作要求是, 构,模具装配精度和工作要求是,在空模闭合 状态, 状态,必须使定模内平面至滑块分型面有 0.18~0.3mm的间隙;当模具在闭合注射加 mm的间隙 mm的间隙; 压后两哈夫滑块沿着斜楔滑行产生锁紧力, 压后两哈夫滑块沿着斜楔滑行产生锁紧力,确 保哈夫滑块分型面密合,不得产生塑件飞边。 保哈夫滑块分型面密合,不得产生塑件飞边。
指定零件修配法 合并加工修配法
3、调整法装配法:是利用一个可调整的零件来改变 调整法 是利用一个可调整的零件来改变 它在机器中的位置,或变化一组定尺寸零件( 它在机器中的位置,或变化一组定尺寸零件(如 垫片、垫圈)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垫片、垫圈)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可动调整法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图8-2 斜楔滑块机构装配尺寸链简图 a)装配简图 b)装配尺寸链图 1-定模 2-左、右滑块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 14 页
退出
项目一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工艺方法
精品课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杨从先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0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0 → ← A0= A1-(A2+A3) -(A2 A0= ∑ Α - ∑ Α =A1-(A2+A3) 57-(20+37)= -(20 )=0 =57-(20+37)=0 符合模具技术规定要求A0 A0= 符合模具技术规定要求A0=0 封闭环的公差T0 封闭环的公差T0 T0=ES0-EI0=0.3-0.18= T0=ES0-EI0=0.3-0.18=0.12 式中T0 封闭环公差; T0- 式中T0-封闭环公差; ES0-封闭环的上偏差; ES0-封闭环的上偏差; EI0-封闭环的下偏差。 EI0-封闭环的下偏差。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2页 退出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精品课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杨从先
模具装配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模具装配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模具装配的质量将影响制件的质量及模具 的使用、维修和模具的寿命, 的使用、维修和模具的寿命,又将影响模 具的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 具的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是模具制造中 的重要环节。 的重要环节。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 10 页

退出
项目一 装配尺寸链和装配工艺方法
精品课程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杨从先
二、装配方法
(一)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
⒈ 固定式装配 零件装配成部件或模具的全过程是在固定的 工作地点完成。 集中装配 分散装配 ⒉ 移动式装配 每一装配工序按一定的时间完成,装配后的 部件或模具经传送工具输送到下一个工序 断续移动式 连续移动式
2012年4月23日 年 月 日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艺
第3页
退出
模块八 模具装配工先
模具装配特点: 模具装配特点: 属单件小批装配生产类型,工艺灵活性大, 属单件小批装配生产类型,工艺灵活性大, 工序集中,工艺文件不详细,设备、 工序集中,工艺文件不详细,设备、工具尽量 选通用的。组织形式以固定式为多, 选通用的。组织形式以固定式为多,手工操作 比重大, 比重大,要求工人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多方面 的工艺知识。 的工艺知识。 模具装配目的: 模具装配目的: 是按照模具技术要求和各零件间的相互关系, 是按照模具技术要求和各零件间的相互关系, 将合格的零件连接固定为组件、部件, 将合格的零件连接固定为组件、部件,直至装 配成合格的模具。 配成合格的模具。它可以分为组件装配和总装 配等。 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