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答案(谭海林)
国防《模具制造工艺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第1章1-1 答:模具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模具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工艺规程是企业生产组织管理和新建、扩建生产能力的基本依据;一般包括模具加工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内容、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工件的检验方法、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等。
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各相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直接改变被加工工件的形状、尺寸、物理性质和装配过程等称为工艺过程。
1-2 答:制造模具时,将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各相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直接改变被加工工件的形状、尺寸、物理性质和装配过程等称为工艺过程。
1-3 答: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和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对工序进一步划分称为工步。
1-4 答:模具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1-5答:(1)模具零件材料的工艺性(2)模具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外形尺寸(3)模具零件的生产工艺和经济性1-6 答:在零件图上用以确定其他点、线、面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道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零件检验时,用以测量已加工表面尺寸及其位置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或产品中位置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1-7 答: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如下:(1)具有非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保证非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非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2)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
(3)具有较多加工表面的工件在选择粗基准时,应按下述原则合理分配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基础知识习题一、填空题1、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位置和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2、注射模的结构零件按其外形分为、和。
3、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包括、、三种类型。
4、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可分为、、和。
5、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和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6、时间定额包括:、、、、。
二、判断题1、确定加工余量时,采用类比法估计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经验估计法。
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5、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6、量具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被检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来决定。
()7、模具生产属于单件小批生产,适合采用分散装配。
()8、工位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9、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10、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做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
()11、确定加工余量时,以有关工艺手册和资料所推荐的加工余量为基础,结合实际加工情况进行修正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查表修正法。
应用较广。
()12、机械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取决于所确定的加工方法、工件材料、与所要求的加工精度、生产率和经济性、机床类型等无关。
()13、确定加工余量时,以一定的经验资料和计算公式为依据,对影响加工余量的诸因素进行逐项的分析计算以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分析计算法。
模具制造工艺试题及答案资料

模具制造工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I、典型的刀具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阶段。
2 •精加工基准的选择原则应遵循如下原则:统一基准、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原则。
3•在切削加工中,用于描述切削机理的指标是切削层及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参数包括切削层公称厚度hD 、切削层公称宽度bD 和切削面积,其中切削面积=hD X bD 。
4 •积屑瘤很不稳定,时生时灭,在_________________ 粗加工_________ 时产生积屑瘤有一定好处,在 _______ 精加工 _________ 时必须避免积屑瘤的产生。
5、工件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是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穿插进行、先基面后其它、先面后孔。
6 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的总和,称为作业时间 _____________ 。
7、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 _ 、背吃刀量和_ 进给量—。
8、根据力的三要素,工件夹紧力的确定就是确定夹紧力的大小、一方向__________ 和作用点。
9、刀具的正常磨损有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____ 。
10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称为安装。
II、工件通常采用的三种定位方法是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和夹具定位的方法。
12、主偏角是指过主切削刃上选定点,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和假定进给方向的夹角。
13、砂轮的的特性由磨粒、结合剂、粒度、硬度、组织五方面要素决定。
14、所谓基准就是工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的那些点、线___、面,一般用中心线、对称线或平面来做基准。
15•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种,其中主运动运动是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
16•最常用的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是高速钢、硬质合金,其中硬度高的是硬质合金,制造工艺性好的是高速钢。
17•工件定位时被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能满足工件加工技术要求的定位形式称为不完全定位。
18.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时,常采用一个支承板,一个圆柱销和一个 _削边销作为定位元件限制工件的自由度,该定位方式共限制了工件的 6个自由度,其中削边销限制了工件一个自由度。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及答案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模具加工工艺规程一般包括模具、、和、工件的检验方法、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等。
2.模具零件常用的毛坯主要有、、和半成品件四种。
3.工序可分为、、和走刀(行程)。
4.安装方法可以归纳为、和采用夹具安装法等。
5.工件在加工之前,使同一批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据某一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然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保持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
6.定位精基准的选择有以下原则:为保证工件加工表面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应遵守基准原则;为保证各表面间都能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多数工序所选择的精定位基准,应遵守基准原则。
其次还可以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可按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选择精定位基准。
7.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称为工序。
8.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称为,而它们之间的称为加工误差。
9.研磨导柱常出现的缺陷是。
10.模座的加工主要是和的加工。
为了使加工方便和容易保证加工要求,在个工艺阶段应先加工,后加工。
11.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法、法和法,其中在模具生产中被广泛采用是法。
12.端铣有对称端铣、和三种。
13.圆周铣削法有和两种。
14.在平面加工中常用的加工方法为、和三种。
15.铣削方法有和两种。
16.车削加工一般可分为四种,即、、和。
17.钻孔常用的刀具为。
18.扩孔常用的刀具为。
19.铰孔的主要加工方法有和两大类。
20.进行内圆磨削时,由于砂轮的直径受到孔径大小的限制,因而磨小孔时多取砂轮直径为孔径的左右。
21.常用的精密孔加工包括和两类。
22.加工这种孔系时,一般先加工好,然后再加工所有的孔。
23.按照砂轮的形状,成形砂轮的修整方法有两种,即的修整和的修整。
24.修整砂轮角度的夹具是按照原理设计的。
25.用于成形磨削的夹具有、正弦磁力台、和万能夹具。
26.正弦精密平口钳按正弦原理构成,主要由和组成。
27.正弦精密平口钳用于磨削工件上的斜面,其最大的倾斜角度为。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完整

模具制造工艺学题库一、填空题1、我国模具制造总体上还存在着、、、的弊端,很多精密、复杂、大型模具因为国制造困难,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2、模具制造工艺,就是把模具设计转化为的过程。
3、、、是模具制造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切削加工是利用切削刀具从工件(毛坯)上切去多余的材料,使零件符合图样规定的、、等方面要求的加工过程。
5、切削加工可分为和两部分6、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切除多余金属材料时,和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7、在切削运动中,被加工的工件上有三个依次变化着的表面:、和。
8、切削用量的三要素包括:、、。
9、普通外圆车刀的组成主要包括和。
10、高速钢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和。
11、在加工塑性材料时,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带状切屑的情况下,常在前刀面处黏附一块剖面呈三角形的硬块,称为“”。
12、根据切削层金属变性特点和变形程度的不同,切屑可分为四类:、、、。
13、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的基本单元。
是组成工序的基本单元。
14、化分工序的依据是、的是否变动以及。
15、工件的装夹包括和两个过程。
16、机械产品的加工精度包括:、、。
17、模具加工的精度主要体现在的精度和相关部位的精度。
18、车刀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等类型。
20、应采用同一组基准定位加工零件上尽可能多的表面,这就是原则。
21、影响切削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等三个方面。
23、磨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力、和。
24、磨削加工时,在磨粒切入金属层的过程中,金属层表面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变形区,分别是、、。
25、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毛坯种类有、、和。
26、在金属切削变形过程中,塑性金属材料在刀具的作用下,会沿着与作用力呈45°角的方向产生剪切滑移变形。
27、孔加工中保证加工质量的关键问题是、、和问题。
28、按柄部形状分,麻花钻可分为和。
29、端铣时,根据铣刀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和。
30、根据铣削的切削层变化规律不同,周铣可以分为和两种方式。
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基础知识习题一、填空题1 、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2 、注射模的结构零件按其外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称为生产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类型。
4 、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可分为、、和。
5 、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和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6 、时间定额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题1、确定加工余量时,采用类比法估计确定加工余量的大小的经验估计法。
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 )2、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的加工零件,中批生产以及单件小批生产中的某些复杂零件。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模具制造工艺学复习试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符号√,错误的打符号×。
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就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2、表面粗糙、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糙基准只能使用二次(×)3、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加工工具都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4、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5、采用正弦精密平口钳或正弦磁力台夹具只能磨削平面或斜面(×)6、光整加工是最后决定零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方法。
(×)7、周磨加工精度较高,适用于精磨。
(√)8、铰孔是对中小直径未淬硬孔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9、成形磨削中,凸模必须设计为镶拼结构。
(×)10、电火花成型加工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
(√)11.工件加工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有一个固定的位置称做定位。
(×)12. 在进行产品图样的工艺分析时主要对零件的结构和零件的品种进行分析。
(×)13.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使金属内部变形,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叫冷作硬化。
(√)14.模具的生产成本包括材料费,外购件费,外协件费,设备折旧费,经营性开支等。
(√)15. 电火花成型加工放电通道中心温度可达2000℃以上(×)16、电火花成型加工应用于穿孔、型腔加工、强化金属和磨削平面和圆柱面(√)17、电火花线切割的尺寸精度达不到01mm。
(×).018、3B编程时,对于平行于X轴或Y轴的直线、当X或Y为零时、X、Y值均可不写、但分隔符号必须保留。
(√)19、模具常用的装配方法有完全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20、绿色产品的特征是小型化、多功能、使用安全和方便、可回收利用(√)二、选择题:1、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 C )A、相同的;B、相似的;C、不同的。
《模具制造工艺学》试卷A及答案 (2)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就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加工出来(√)2、表面粗糙、精度低的毛坯粗基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糙基准只能使用二次(×)3、工步是在加工表面、加工工具都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4、在加工过程中直接保证的尺寸等称为封闭环。
??(?×?)5、采用正弦精密平口钳或正弦磁力台夹具只能磨削平面或斜面(×)6、光整加工是最后决定零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方法。
(×)7、周磨加工精度较高,适用于精磨。
(?√?)8、铰孔是对中小直径未淬硬孔进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9、成形磨削中,凸模必须设计为镶拼结构。
(×)10、电火花成型加工适宜加工低刚度工件及微细加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不同的生产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C)A、相同的;B、相似的;C、不同的。
2、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D)A、刨削B、磨削C、铣削D、铰削。
3、对有色金属零件的外圆表面加工,当精度要求为IT6,Ra=0.4μm时,它的终了加工方法应该采用(A)A、精车;B、精磨;C、粗磨;D、研磨。
4、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A)A、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D、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5、以下适合线切割加工的对象是(C)A、阶梯孔、阶梯轴;B、型腔;C、成型刀、样板;D、非导电材料。
6.哪一种材料是电火花线切割高速走丝电极丝所用的材质(A)A.钼B.黄铜C.石墨D.铸铁7、电火花加工凹模型孔是利用(C)之间脉冲放电产生电腐蚀现象的原理而进行的。
A.工作液与工件;B.工作液与工具电极;C.工件与工具电极。
8、用坐标镗床加工孔系,其表面粗糙度可达(B)A、Ra=0.8;B、Ra=0.4;C、Ra=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编)模具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答案(谭海林)第1章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生产专业化的分类,包括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大量生产三种类型。
(1-1)2.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和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1-1 )3.在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时,必须保证质量、生产率、经济性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1 )4.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原始资料是零件图。
(1-1 )5.工艺过程是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之成为成品、半成品的生产过程(1-1 )6.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点(如机床或钳工台等) ,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1-1 )7.划分工序的依据是工作地(设备)、加工对象是否变动、加工是否连续完成。
(1-1 )8.工序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1-1 )9.安装是工件在机床上正确地定位和夹紧。
(1-1 )10.工位是指工件在一次装夹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
(1-1 )11.铰孔适用于中小尺寸的孔的精加工,而镗孔适用大尺寸的孔的加工。
(1-2 )12.铰孔、拉孔适用于直径较小的孔的精加工,淬硬的孔只能用磨削进行加工。
13.模具制造中,通常按照零件结构和工艺过程的相似性,将各种零件大致分为轴类零件、套类零件、盘环类零件、板类零件以及腔类零件等。
( 1-2 )14.模具零件常用的毛坯主要有锻件、铸件、半成品件、焊接件、各种型材及板料等(1-2 )15.铸件毛坯适用于形状复杂的零件,锻件毛坯适用于强度要求较高,而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
(1-2)16•对阶梯式圆凸模,如果各台阶直径相差不大,可直接采用棒料作毛坯,使毛坯准备工作简化(1-2 )17•大型凸缘式模柄零件,宜采用锻件作毛坯,以节省材料和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
(1-2 )18.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即将工件定位)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1-3 )19.在零件图上所使用的基准为设计基准。
(1-3 )20.在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1-3 )21.基准重合即选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1-3 )22.机械加工的最初工序只能用工件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定位基准,这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
用已经加工过的表面作定位基准则称为精基______ (1-3 )23.模具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粗加工阶段;2)精—加工阶段;3)精—加工阶段;4)光整加工阶段。
(1-4 )24.工艺过程划分阶段的作是能保证加工质量、有利于合理使用设备和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及时发现毛坏的缺陷。
(1-4 )25.工艺过程分阶段进行,粗加工阶段可以采用功率大、卫H度好、撞度低、效率高的机床进行加工,以提高生产率。
(1-4 )26.为提高零件硬度和耐磨性的热处理工序,如淬火、渗碳等,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之前。
(1-4 )17 .粗加工的主要任务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和尺寸尽量接近成品。
(1-4)28.精加工的任务是完成各主要表面的最终加工,使各精度指标达到图样要求。
(1-4 )29.加工平面一般采用铣削、刨削、车削的方法。
(1-4 )30.机械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先粗后精;2)先面后孔; 3)基准先行; 4)先主后次。
(1-4 )31.工件在机床上的装夹方法有找正法、夹具法。
(1-4 )32.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经验估计法、分析计算法和查表修正法,其中在模具生产中被广泛采用是经验估算法。
(1-5 )33 .工序余量是相邻两工序的尺寸之差。
(1-5 )二、判断题1.如果每一个工件在同一台机床上钻孔后就接着铰孔,则该孔的钻、铰加工过程是连续的,应算作一道工序。
(2)(1-1 )2.一个工人在同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某一表面的粗、精车,应算作两道工序。
(X)(1-1 )3.划分工序主要依据,是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工作地点、加工对象是否改变以及加工是否连续完成。
如果不能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构成另一个工序。
(2)( 1-1 )4.在某机床上将一批轴车完端面后,再逐个打中心孔,对一个工件来说,车端面和打中心孔应划分为一道工序。
(X)(1-1 )5.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只需一次装夹。
(X)(1-1 )6.一个工序可以包含几个工步,也可以只有一个工步。
(2)(1-1 )7.模具生产为单件、多品种生产。
在制造工艺上尽量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刀量具和仪器,尽可能地减少专用工具的数量。
(2)(1-1 )8.成批生产的基本特点是产品品种多,同一产品有一定的数量,能够成批进行生产。
(2)( 1-1)9.工件的安装包括定位、夹紧和拆卸三个过程。
(x)( 1-1 )10.工步是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工具可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x)(1-1 )11.工位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X)( 1-1 )12.在编制工艺规程时,首先要对产品图样进行工艺性分析。
工艺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与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两个方面。
(2)( 1-2)13.轴类零件通常用圆棒料和锻件做坯料。
(2)(1-2 )14.当坯料材料已确定时,已知该材料的铸造性良好,则采用铸件作坯料。
(2) ( 1-2 )15.尺寸较大的钢制零件,当要求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时,不宜直接用热轧型材作坯料,而应采用锻件。
(2)( 1-2 )16.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好是指零件的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现有的生产条件能用较经济的方法方便地加工出来。
(2)( 1-2)17.模具零件的毛坯形式主要分为型材、锻造件、铸造件和半成品四种。
(2)( 1-2 )18.腔类零件上的孔则不宜采用拉削和内圆磨削加工。
(2)( 1-2)19.对于具有不加工表面的工件,为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一般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2)(1-3 )20.精基准即为零件粗加工中所用的基准,精基准即为零件精加工所用的基准。
(x)(1-3 )21.一般情况下,同一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
(2) ( 1-3)22•只有满足“基准重合”原则,才能实现“基准统一”原则。
(X)( 1-3 ) 23.如果要求保证零件加工表面与某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 1-3 )24•若零件上每个表面都要加工,则应选加工余量大的表面为粗基准。
(X)( 1-3 )25.采用浮动铰刀铰孔,圆拉刀拉孔以及用无心磨床磨削外圆表面等,都是以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
(2)( 1-3 )26.利用划线找正,位置误差较大,直接找正位置误差很小。
(2) ( 1-3 ) 27.精细车特别适合有色金属的精加工。
( 2) ( 1-4 )28.零件的内孔表面加工,在精度要求相同的条件下,要比外圆加工困难。
(2)( 1-4 )29.光整加工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被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一般不能纠正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误差。
(2)( 1-4 )30 •铰孔是对淬硬的孔进行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X) 1-4 )31.铰孔通常是自为基准,对纠正孔位置精度很差。
(2)(1-4 )32.所谓工序地分散,是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因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夹具的数目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地。
(X)( 1-4 )33.所谓工序地分散,是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因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夹具的数目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地。
(X)( 1-4 )34.工序集中即每一工序中工步数量较小。
(X)( 1-4 )35.单件、小批量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
(2)( 1-4 )36.只要工人的操作技能相当熟练,加工过程严格按图样要求,则无须单独安排检验工序。
(X)( 1-4 )37.对于极高精度的外圆加工( IT5,Ra 为0.2um 以上),方案可选用粗车—半精车一精车。
(X)( 1-4 )38.为了改善金属组织和加工性能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 ,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x)( 1-4 )39 .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圭寸闭环。
(2)( 1-5 )三、选择题1 .轴类零件在一台车床上连续完成车端面、外圆和切断。
此时工序为( A) ( 1-1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2.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位置称为(C)o( 1-1 )A、工步B、工序C、工位D、装夹3 .简要说明零件加工所经过的工艺路线的卡片是(A)o( 1-1 )A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B 机械加工工艺卡C 机械加工工序卡4.制订工艺规程的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是( B)o(1-1 )A 装配图B 零件图C 工序图5.单件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B)o(1-1 )A 产品品种单一B 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别C 经常重复生产6.大量生产的基本特点是( A)o(1-1 )A 产品品种单一B 每种产品仅生产一个或数个别C 很少重复生产7.在不同的生产下类型下,同一产品的工艺过程是( C)o( 1-1 )A 相同的B 相似的C 不同的8.模具零件采用锻件锻造的目的可能是:( A)o( 1-2)A、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和使用寿命B、合理使用加工设备C、保证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9 •下列不属于平面加工方法的是(D)。
(1-2 )A 刨削B 磨削C 铣削D 铰削10.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基准。
(1-3 )A 定位B 测量C 装配D 工艺11•测量零件已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使用的基准为(B)基准。
A 定位B 测量C 装配D 工艺12•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重合”是指( A )。
(1-3 )A、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B、以粗基准作为精基准C、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13•选择定位基准时,粗基准可以使用(A)。
(1-3 )A 一次B 两次C 多次14•选择精基准的原则中讲到的“基准统一”是指( A )。
(1-3 )A 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B 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C 选择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15.工件的安装方式有多种,其中直接找正法运用于(A)。
(1-3 )A、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精加工中B、批量较小的毛坯粗加工中C、成批或大量生产中16•铰孔主要用于加工(C)。
(1-4 )A 大尺寸孔B 盲孔、深孔C 中小尺寸未淬硬孔D 中小尺寸已淬硬17•对未经淬火直径较小孔的精加工应采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