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第一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PPT课件

(熟悉和掌握)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结合“内分泌”自学,了解) 3.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与保护
(自学;了解) 4.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
(熟悉和掌握)
动物生理学
§2-1 细胞膜结构特点与物质转运功能
一、结构特点
“液态镶嵌模型”: Singer和Nicholson指出,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形式为“内外脂质双分子 层中镶嵌有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动物生理学
2、抗凝系统 和纤维蛋白溶解
●抗凝系统 血浆中有多种抗凝物质。主要是:抗凝血酶Ⅲ、肝素和蛋 白质C ●纤溶系统 纤溶: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 纤溶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与抑制物。
血管内膜损伤
Ⅻ
Ⅻa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凝血酶原激活物
Ⅰ
Ⅱ
Ⅱa
Ⅰa
纤溶酶
纤维蛋白降解物
动物生理学
(三)血量
晶体~(全血占血浆99粘粘.5红%血度度细)浆比比胞血::水 水:腥维1大大1.味0持41.02..、55细74~~0~咸胞62~1..1.味05内0.倍倍03外91;;0水平 衡与物质对交血换压;和在血营液养流速物有质一吸定收影、响消化
●动●●动成物血一;●●●对冲●年可液次超胶正生血。对血动达总性过体常命液N:液a物体量急3腺~p耐p中H0HH(血重中性%分C受N7保占Oa,量的包失.泌的3H持305危:括血1/之、Cp.H~相05HO及约循量7%2间尿%C极对.34以生为环超)含的生O5限稳上 命3体血过:量液成为7定。重量2.维成体中0血,00的和%为持平起浆~取,储57碱血衡重中决%.8影备贮浆要最~0于响血9。和作主血%生量组用要;浆命织的幼缓活液缓年冲
动物生理学
(结合“内分泌”自学,了解) 3.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与保护
(自学;了解) 4.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
(熟悉和掌握)
动物生理学
§2-1 细胞膜结构特点与物质转运功能
一、结构特点
“液态镶嵌模型”: Singer和Nicholson指出,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形式为“内外脂质双分子 层中镶嵌有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动物生理学
2、抗凝系统 和纤维蛋白溶解
●抗凝系统 血浆中有多种抗凝物质。主要是:抗凝血酶Ⅲ、肝素和蛋 白质C ●纤溶系统 纤溶: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 纤溶系统: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与抑制物。
血管内膜损伤
Ⅻ
Ⅻa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凝血酶原激活物
Ⅰ
Ⅱ
Ⅱa
Ⅰa
纤溶酶
纤维蛋白降解物
动物生理学
(三)血量
晶体~(全血占血浆99粘粘.5红%血度度细)浆比比胞血::水 水:腥维1大大1.味0持41.02..、55细74~~0~咸胞62~1..1.味05内0.倍倍03外91;;0水平 衡与物质对交血换压;和在血营液养流速物有质一吸定收影、响消化
●动●●动成物血一;●●●对冲●年可液次超胶正生血。对血动达总性过体常命液N:液a物体量急3腺~p耐p中H0HH(血重中性%分C受N7保占Oa,量的包失.泌的3H持305危:括血1/之、Cp.H~相05HO及约循量7%2间尿%C极对.34以生为环超)含的生O5限稳上 命3体血过:量液成为7定。重量2.维成体中0血,00的和%为持平起浆~取,储57碱血衡重中决%.8影备贮浆要最~0于响血9。和作主血%生量组用要;浆命织的幼缓活液缓年冲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课件(共50张PPT)

(二)神经调节的特点 Endocrine system
Digestive system Renal system
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这与神经传导速度快、传出纤维与效应器呈对应性联 系有关。
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1、反射 —— 在CNS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
第一章绪论
Human Organ Systems
• Cardiovascular system
• Respiratory system
• Digestive system
• Renal system
• Reproductive system
• Musculo-skeletal system • Nervous system
Organs
Heart, Lungs, Kidneys, Liver, Brain, Pancreas etc...
6×1013 cells
200 cell types
第一章绪论
Human Organ Systems
• Cardiovascular system
• Respiratory system
第一章绪论
㈠.研究对象: 活体~即有生命的物体
任务:
正常功能活动的过程; 产生这些活动的内在机制;
各功能活动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第一章绪论源自(二)、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一章绪论
㈢、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的全部理论 均来自动物实验和对人体的观察。
第一章绪论
人….非创伤性原则
动物实验
• Reproductive system • Musculo-skeletal system
Digestive system Renal system
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这与神经传导速度快、传出纤维与效应器呈对应性联 系有关。
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1、反射 —— 在CNS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
第一章绪论
Human Organ Systems
• Cardiovascular system
• Respiratory system
• Digestive system
• Renal system
• Reproductive system
• Musculo-skeletal system • Nervous system
Organs
Heart, Lungs, Kidneys, Liver, Brain, Pancreas etc...
6×1013 cells
200 cell types
第一章绪论
Human Organ Systems
• Cardiovascular system
• Respiratory system
第一章绪论
㈠.研究对象: 活体~即有生命的物体
任务:
正常功能活动的过程; 产生这些活动的内在机制;
各功能活动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第一章绪论源自(二)、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第一章绪论
㈢、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的全部理论 均来自动物实验和对人体的观察。
第一章绪论
人….非创伤性原则
动物实验
• Reproductive system • Musculo-skeletal system
动物生理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growth)及分化(differentiation)的调节。
Understanding the hierarchy of:
Cell 细胞— Tissues 组织— Organs器官— Organ systems器官系统— Organism生命体.
The ten organ systems of the body and their primary functions.
具连接、固定及支持体内构造的功能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细胞外基质
• 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及矿物质所组成,有两个主要的 功能:
1. 提供细胞互相连接的支点。
2. 传送讯息给细胞,帮助细胞迁移(migration)、生长
以上3种层次研究,各有不同规律与特点,又相互关联
(三)研究方法
动物生理学的知识主要是来自对生命现象的客观观察和通过实 验获得。其基本实验方法是动物实验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急 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 急性实验是以失去知觉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又可分为在体 (in vivo)和离体(in vitro)两类实验。
(一)研究任务和内容
动物生理学的任务就是阐明动物及其各组成部 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或生理活动过程,例 如:呼吸、血液循环、消化、排泄、生殖、肌肉运 动等产生的机理、产生的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 变化对这些生理功能的影响。
(二)研究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可以从细胞、器官和系统、以及 整体这样三个水平上进行。
人体内十个主要的器官系统及其基本功能circulatory循环respiratory呼吸digestive消化urinary泌尿musculoskeletal肌肉骨骼immune免疫nervous神经endocrine分泌reproductive生殖integumentary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肌肉超微结构及功能神经递质和激素作用机制等器官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机体与环境以上3种层次研究各有不同规律与特点又相互关联各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的某一段紧贴胸壁但尚未穿行于心肌内可以出现类似心肌桥样的冠状动脉狭窄
Understanding the hierarchy of:
Cell 细胞— Tissues 组织— Organs器官— Organ systems器官系统— Organism生命体.
The ten organ systems of the body and their primary functions.
具连接、固定及支持体内构造的功能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细胞外基质
• 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及矿物质所组成,有两个主要的 功能:
1. 提供细胞互相连接的支点。
2. 传送讯息给细胞,帮助细胞迁移(migration)、生长
以上3种层次研究,各有不同规律与特点,又相互关联
(三)研究方法
动物生理学的知识主要是来自对生命现象的客观观察和通过实 验获得。其基本实验方法是动物实验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急 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 急性实验是以失去知觉的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又可分为在体 (in vivo)和离体(in vitro)两类实验。
(一)研究任务和内容
动物生理学的任务就是阐明动物及其各组成部 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或生理活动过程,例 如:呼吸、血液循环、消化、排泄、生殖、肌肉运 动等产生的机理、产生的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 变化对这些生理功能的影响。
(二)研究水平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可以从细胞、器官和系统、以及 整体这样三个水平上进行。
人体内十个主要的器官系统及其基本功能circulatory循环respiratory呼吸digestive消化urinary泌尿musculoskeletal肌肉骨骼immune免疫nervous神经endocrine分泌reproductive生殖integumentary细胞膜物质转运功能肌肉超微结构及功能神经递质和激素作用机制等器官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机体与环境以上3种层次研究各有不同规律与特点又相互关联各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的某一段紧贴胸壁但尚未穿行于心肌内可以出现类似心肌桥样的冠状动脉狭窄
《动物生理》课件

动物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与运
气体交换
在肺泡中,氧气从肺泡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扩散进入 肺泡,实现气体交换。
气体运输
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满足组 织代谢的需求。
呼吸循环
动物体内的呼吸循环是由心脏、血管、肺部等器官协同完成的复杂 生理过程。
06
动物排泄系统
动物排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消化系统的吸收与排泄
吸收
食物经过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吸 收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供身体
使用。
排泄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和废物通过排 泄系统排出体外,保持身体内环境 的稳定。
吸收与排泄的调节
动物通过调节吸收和排泄的量来维 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生理功能的正常 运转。
04
动物循环系统
动物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词:研究手段
详细描述: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深入了解动物体的生理机制和生 命活动规律。
动物生理学的意义
总结词:学科价值
详细描述: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疾病防治、动物生产和动物保护等方面都具有 重要意义,是生物学、医学、农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
结缔组织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 能,分为固有结缔组织和软骨 、骨、血液等特殊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产生运动,分为骨骼肌、心肌 和平滑肌。
神经组织
传导神经冲动,产生感觉,分 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动物组织的生长与发育
分化与发育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形 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最终形成完 整的个体。
生长与再生
经-体液机制实现,包括心脏活动、血管舒 缩和激素分泌等环节的协调作用。这些调节 机制对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
(2024年)动物生理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B
C
19世纪生理学的重大发现
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观察,揭示了血液循环、 神经传导、消化等生理过程的奥秘。
20世纪以来的生理学进展
D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兴起,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手段 不断更新。
2024/3/26
5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临床观察、生理学检测技 术等。
21
发育过程与发育调控
发育过程
包括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等不同的发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发育任务。
2024/3/26
发育调控
动物的发育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基因、激素、环境等。其中,基因是发育调控的基础,激素则通过调节基因表 达来影响发育过程,而环境则通过与基因和激素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发育结果。
26
2024/3/26
谢谢聆听
27
12
稳态的调节机制与意义
01
调节机制
02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和效应器等环节,对内环境进行快速而精确的调节。
03
体液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等化学物质,对内环境 进行广泛而持久的调节。 2024/3/26
04
意义
05
维持生命活动:稳态是细胞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基础,只 有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正常生长、繁殖和发挥功 能。
10
动物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03
2024/3/26
11
内环境的组成与特点
01
组成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和细胞内液。
2024/3/26
02
相对稳定
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渗透压等,在 正常情况下都保持相对稳定。
动物生理学课件 1、营养生理

过量:导致脂肪沉积过多,抗病力下降,不利于 饲料加工、贮藏。
常见鱼类对脂肪的需求量
虹鳟 :
18%
青鱼 :
6.5%
草鱼 :
3~8%
鲤鱼:
5 ~8%
异育银鲫 : 5.1%
罗非鱼 : 6 ~10%
三、鱼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
1、必需脂肪酸 Essential fatty acids
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够满足需要, 必须由饲料供给,对动物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
CH3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5,8,11,14-二十碳四烯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十碳四烯酸- 20:4n-6
(二)类脂
糖脂 固醇 磷脂
大量氮磷未被有效利 用,严重污染水质,
加大病害风险
规格差异小,生长速度快 污染较少
不能保质保量供应
供应稳定,使用方便
鱼类的六大营养素
蛋白质 脂肪 糖 维生素 矿物质 水
一、蛋白质及其生理功能
第
一
二、鱼类蛋白质需要量
节
三、必需氨基酸需要量
蛋
四、蛋白质营养价值
白
质
五、蛋白质的代谢
六、饲料中蛋白质的来源
B.供体组织蛋白质的更新、修复以及维持体蛋白 质现状
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 更新
C.作为部分能量来源
D.蛋白质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参与新陈代谢
3、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常见鱼类对脂肪的需求量
虹鳟 :
18%
青鱼 :
6.5%
草鱼 :
3~8%
鲤鱼:
5 ~8%
异育银鲫 : 5.1%
罗非鱼 : 6 ~10%
三、鱼类对必需脂肪酸的需求
1、必需脂肪酸 Essential fatty acids
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够满足需要, 必须由饲料供给,对动物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
CH3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5,8,11,14-二十碳四烯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十碳四烯酸- 20:4n-6
(二)类脂
糖脂 固醇 磷脂
大量氮磷未被有效利 用,严重污染水质,
加大病害风险
规格差异小,生长速度快 污染较少
不能保质保量供应
供应稳定,使用方便
鱼类的六大营养素
蛋白质 脂肪 糖 维生素 矿物质 水
一、蛋白质及其生理功能
第
一
二、鱼类蛋白质需要量
节
三、必需氨基酸需要量
蛋
四、蛋白质营养价值
白
质
五、蛋白质的代谢
六、饲料中蛋白质的来源
B.供体组织蛋白质的更新、修复以及维持体蛋白 质现状
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月全部 更新
C.作为部分能量来源
D.蛋白质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参与新陈代谢
3、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动物生理学(课件)PPT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信息通过突触 传递。
神经纤维束
神经纤维束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结构, 负责传递信息。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体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细 胞核和细胞质。
树突
树突是从细胞体延伸出去的多个小突 起,负责接收信息。
轴突
轴突是神经元中唯一一条长突起,负 责传递信息。
心脏的调节
受到神经和体液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以适应不同生理状态的需求。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血管的结构
血管的调节
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部分, 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受到神经和体液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以适应不同生理状态的需求。
血管的功能
运输血液,调节血流量和血压,保障 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05
动物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动物生理学的探索,如希波克拉底 的四体液说等。
学科建立
17世纪,随着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出现,科学家开始深入研究动物组 织的结构和功能,标志着动物生理学的建立。
学科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迅速发 展,动物生理学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从单 细胞生物到多细胞复杂生物的各 种动物,特别是脊椎动物和无脊 椎动物。
动物生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意义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现象 的本质、探索生物体的奥秘、促进生 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价值
动物生理学在医学、农业、生态学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人类 健康、动物养殖、环境保护等方面也 有重要影响。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信息通过突触 传递。
神经纤维束
神经纤维束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结构, 负责传递信息。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体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细 胞核和细胞质。
树突
树突是从细胞体延伸出去的多个小突 起,负责接收信息。
轴突
轴突是神经元中唯一一条长突起,负 责传递信息。
心脏的调节
受到神经和体液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以适应不同生理状态的需求。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血管的结构
血管的调节
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部分, 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
受到神经和体液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以适应不同生理状态的需求。
血管的功能
运输血液,调节血流量和血压,保障 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05
动物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动物生理学的探索,如希波克拉底 的四体液说等。
学科建立
17世纪,随着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出现,科学家开始深入研究动物组 织的结构和功能,标志着动物生理学的建立。
学科发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迅速发 展,动物生理学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从单 细胞生物到多细胞复杂生物的各 种动物,特别是脊椎动物和无脊 椎动物。
动物生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意义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生命现象 的本质、探索生物体的奥秘、促进生 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价值
动物生理学在医学、农业、生态学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人类 健康、动物养殖、环境保护等方面也 有重要影响。
动物生理学 ppt课件

• 1、急性实验方法
•
(1).离体组织、器官法
•
(2).在体解剖法
• 2、慢性实验方法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 一、新陈代谢 metabolism
•
1.同化作用
•
2.异化作用
• 二、兴奋性 excitability 1
•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反
• 应的能力。
二、兴奋性 excitability 2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入门 introduction 1
• 生理学 physiology
• 是研究活体内发生的基本生命活动 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的核 心。
入门 introduction 2
• 家畜生理学:
• domestic animals of physiology
二、信息传递的功能
• 机• 受体:(receptor)细胞膜上存在着能专 一结合激素、神经递质以及其它化学活 性物质并引起特定反应的特殊结构。
• 构基础是反射弧。
•
• 感受器 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一、主要调节方式 2
• 2.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 • 是指体液因素,主要是激素和某些化学
物质,通过体液循环,对机体各部分功 能的调节作用。
一、主要调节方式 3
• 3.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 • 基本上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器官 、组织、细胞对环境变化所产生的 适 应性
反应。
一、主要调节方式 4
• 主要调节方式的特点:
• 神经调节:迅速而准确,范围局限。
• 体液调节:缓慢而持久,准确性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动转运
A. 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port)
(Na+、K+的主动转运)
B. 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葡萄糖的主动转运)
A. 原发性主动转运
B. 继发性主动转运
1.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1.2 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功能
(1)化学门控通道 (chemically gated channel)
(2)电压门控通道 (voltage gated channel)
(3)机械门控通道 (mechanically gated channel)
1.2.2 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2)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1) G蛋白耦联受体
3)出胞(exocytosis) 和入胞(endocytosis)
A. 入胞
a. 吞噬作用
(phgocytosis)
b. 胞饮
(pinocytosis)
c. 受体介导式入胞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3)出胞(exocytosis)和入胞(endocytosis)
(G protein-linked receptor)
(2)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 (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protein)
1.2.2 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2)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3) G蛋白效应器 (G protein effector)
极化状态(polarization): 锋电位(spike potential):
去极化(depolarization): 后电位(after potential):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
复极化(repolarization):
1.3.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2)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
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刺激 阈下 刺激 阈上刺激
(2) 刺激的持续时间 时间阈值: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短刺激
作用时间
(3) 强度-时间变化率
1.3.1 细胞的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3)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1)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2)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动物生理学第一章
1.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2 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 1.3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4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 1.5 肌肉的收缩 1.6 动物的放电和发光
1.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1.1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复习) •1)脂质双分子层 •2)细胞膜蛋白质 •3)细胞膜糖类
A. 以蛋白质载体为中介(Carrier mediated)的易化扩散
特点
高度的结构特异性 饱和现象 竞争抑制
B. 以离子通道(ion channel) 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特点: 速度快 具有选择性 受精密调控
1.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1.2 细胞膜的跨膜物转运功能
2)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4)第二信使: (second messenger)
1.2.2 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3)由酶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息传递 (1) 具有酪氨酸激酶的受体 (2) 具有鸟苷酸环化酶的受体
1.3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3.1 细胞的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1)兴奋性和兴奋的含义
反应:
刺激(stimulus):
1.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1.2 细胞膜的跨膜物转运功能 1)被动转运
(1)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影响因素
电化学梯度 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1.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1.2 细胞膜的跨膜物转运功能
1)被动转运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⑤对于一段膜来说,达到阈电位的去极化会引起 (Na+的)再生性去极化(regeneration depolarization) 而触发动作电位的产生。
⑥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会因距离衰竭,也 是由于动作电位具有“全”和“无”特性.。
• 从兴奋性角度来看, ①阈刺激是引起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的刺激。 ②只要是阈上刺激,不论刺激强度多么强均能引起
Na+内流与去极化的正反馈关系,膜去极化都会接近 或达到ENa,
③动作电位的幅度只与ENa和静息电位之差有关, 而与原来的刺激强度无关;
④阈下刺激使膜去极化达不到阈电位水平,不能形 成去极化与Na+内流的正反馈,不能形成动作电位。
兴奋性(excitability):细胞受到刺激后具有产生动 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兴奋(excitation):细胞受刺激后产生了动作电位, 称为兴奋。
可兴奋组织或可兴奋细胞
1.3.1 细胞的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2)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1) 刺激的强度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引起组织
B. 出胞
1.2 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 1.2.1 跨膜信息传递的概念 1)跨膜信息转导或跨膜信号传递 (transmembrane signal transmission) (transmembrane signaling )
1.2.2 跨膜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
1)由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门控通道(ion channel):
(1)静息电位和K+平衡电位
++ --
K+
Nernst 公式: Ek= RT ·ln [K+]0
ZF
[K+]i
1.3.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2)生物电现象产生的机制
(2)动作电位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1.3.3 动作电位的引起及其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1)阈电位及动作电位的引起
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
(3)超常期(supranormal period)
(4)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
1.3.2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生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和动作动作电位
(1)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
(2)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