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童话诗中的童话特色浅议

合集下载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之源,感受童话的深邃魅力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之源,感受童话的深邃魅力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之源,感受童话的深邃魅力童话作为一种古老而奇妙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人类文化的智慧和深刻的思考。

在《普希金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智慧之源的涌动,体会到童话作品的深邃魅力。

普希金作为俄罗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小说、剧本等多种类型,而他的童话作品同样引人入胜。

在《普希金童话》中,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个小小的宇宙,展现着作者对人性、生活、世界的独特见解。

童话作品中的智慧之源往往体现在作者对人类生活的深度思考和对人性的透彻揭示上。

通过童话中虚构的世界和人物,普希金向读者展示了各种不同的处境和境遇,反映出人类在各种情境下的行为和选择。

这种深刻的思考和揭示,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启发和反思,也使得童话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经典。

在《普希金童话》中,智慧之源还表现在作者对人类情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上。

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情节都充满着情感的力量,让读者在虚构的世界中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共鸣。

通过这些情感的表达和描绘,普希金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也启发了读者对自身情感和内心挣扎的思考。

除此之外,普希金的童话作品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传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通过童话中的世界和背景,普希金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

这种对自然、历史、传统的关注和表达,使得普希金的童话作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也让读者在阅读中领略到了作者对不同领域的见解和情感。

总的来说,通过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之源,我们可以感受到童话作品的深邃魅力。

作者通过对人类生活、情感、内心世界的描绘和表达,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启发和反思,也使得童话作品成为跨越时空的经典之作。

愿我们能够在这些智慧之源中不断汲取,感受到童话作品的无穷魅力。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感受童话的奇幻与美妙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感受童话的奇幻与美妙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感受童话的奇幻与美

童话是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文学形式,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窥探人类的内心世界、价值观念以及哲理。

《普希金童话》是俄罗斯文学中的瑰宝,融合了普希金本人的思想和文学风格,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哲理。

通过探寻这些童话故事,我们能够深入体会到其中的奇幻和美妙。

在《普希金童话》中,智慧与哲理贯穿始终,从每一个故事中都可以感受到作
者对人性、社会以及世界的思考。

比如在《金鱼公主》这个故事中,主人公通过种种考验获得了金鱼公主的爱情,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回归自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珍惜眼前人,放下欲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在《孔与主人》中,作者讲述了孔和一个主人之间的争斗,最终孔以智慧和谦逊战胜了主人,这个故事传达了谦逊和智慧胜过暴力和傲慢的道理。

此外,《普希金童话》还充满了奇幻与美妙的元素。

在《火鸟与灰狼》中,作
者讲述了火鸟与灰狼之间的战斗与合作,从中体现了力量与智慧相辅相成。

在《石花》这个故事中,作者描绘了一朵由真爱和忠诚结成的石花,展现了真爱的永恒和美好。

总的来说,《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优美地融合在了故事之中,让读者在奇幻
与美妙之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读者通过这些故事不仅可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更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哲理,引领自己走向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因此,当我们深入研究《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时,不仅可以感受到童
话故事中的奇幻与美妙,更能够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让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明晰。

愿我们在《普希金童话》的世界中,不仅能够领略奇幻与美妙,更能够承受智慧与哲理的指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普希金童话》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童话作品。

在这些短小精悍的故事中,普希金不仅展现了他优美的文学写作技巧,更融入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刻的智慧。

通过对《普希金童话》中的故事细读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智慧和哲理,让我们一同来探寻这些智慧和哲理的源泉。

故事一:《金鱼》的教诲在《普希金童话》中,有一则名为《金鱼》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捕获了一只能够实现三个愿望的金鱼,并在得到实现愿望的机会时放走了金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能够得到的东西并不一定代表幸福,而放弃的东西可能才是真正的财富。

对于我们来说,要学会知足常乐,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而不要追求虚幻和贪得无厌。

故事二:《茶壶》的启示另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是《茶壶》,讲述了一个茶壶经历了一系列折磨和考验后,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值得珍视的宝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价值不是外在的光鲜和表面的华丽,而是内在的品质和意义。

对于我们而言,要学会珍惜自己,不要轻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相信自己的价值,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坚守初心,不忘初衷。

故事三:《俏皮之鼠》的智慧最后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俏皮之鼠》,讲述了一只机智的老鼠通过智慧和勇气战胜了恶猫,拯救了自己的家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是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利器,只有经过努力和勇敢,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

对于我们而言,要学会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不畏艰险,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通过对《普希金童话》中这些故事的解读和体会,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智慧和哲理的力量。

这些智慧和哲理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德启示,更是贯穿于生活中的深刻思索和智慧。

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感悟到智慧与哲理的力量,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和幸福的人生道路。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宝藏,领略童话的魅力与智慧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宝藏,领略童话的魅力与智慧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宝藏,领略童话的魅力与智慧童话是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文学形式,它以夸张的虚构情节和生动的形象讲述着人类情感、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在俄罗斯文学中,《普希金童话》被誉为经典之作,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宝藏,而这些童话故事不仅教导着孩子们如何做人,更是对成年人生活智慧的深刻反思。

传承和启示的智慧《普希金童话》作为俄罗斯文学的瑰宝,将传统文化、历史和民俗元素融合在童话故事中,传达了许多智慧。

例如,在《金鱼》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贪婪和无知,金鱼作为一种神秘而又慷慨的生物,体现了人们对于执念和珍贵物质的追逐。

而最后的结局则告诫我们要知足常乐,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

对现实社会的启示虽然《普希金童话》被称为童话故事,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却深刻启示着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道德准则和处世之道。

在《雪女王》中,我们见证了友情和真爱的伟大力量,故事讲述了小男孩凭借着对好友的真诚友情最终战胜了邪恶的雪女王,这种对爱与友情的坚持不仅在童话故事中有所体现,更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应该珍视和坚持的道德理念。

对内心情感的触动除了揭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应该遵循的准则外,《普希金童话》还深刻触动着读者内心最微妙的情感。

在《金项链》中,我们看到了爱情的无力和甘苦交织,女主人公为了保持青春美丽选择卖掉自己的金项链,最终痛苦地发现项链并不是真正的珍宝,这种悲剧性的情节引发了人们对爱情、执念和物质欲望的反思。

童话的魅力童话故事是一种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文学形式,它蕴含着丰富的寓言和象征意义,为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思考深度。

《普希金童话》中的每个故事都像是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发出着令人心驰神往的光芒,引领我们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童话的魅力,领略其中蕴含着的智慧和真理。

在童话中,我们看到了善良与邪恶的斗争、勇气与恐惧的矛盾、爱情与友情的奇妙体验,这些种种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构成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世界,启迪着读者的心灵,引导着我们在世俗尘嚣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之韵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之韵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之韵俄国文学家普希金创作的童话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闻名于世。

这些作品不仅令人陶醉于奇妙的故事情节,更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探寻其中的智慧与哲理之韵,不仅可以启发我们的心灵,还能带来对生活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普希金童话》中,常常出现一些看似简单的故事情节,但背后隐藏着深刻的见解和启示。

比如在《金鱼》中,主人公玛莉亚收养了一条能说话的金鱼,但当金鱼被放归自由后,它却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姑娘,这个故事传达了放手和珍惜的重要性。

同时,普希金的童话作品还借助寓言和象征的手法,在诙谐幽默中展现出智慧和哲理。

比如在《荆棘鸟》中,主人公凯特琳在寻找荆棘鸟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最终才明白了真正的宝藏是内心的坚韧和善良。

除此之外,普希金的童话作品还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善恶之间的较量。

在《吸血鬼》中,主人公亚历山大斯与吸血鬼的对垒,彰显了善良与邪恶、勇气与胆怯的激烈斗争。

这些不同面向的故事情节,共同构成了《普希金童话》中智慧与哲理之韵的精髓。

通过深入分析《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之韵,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人性、生活和价值观念的深刻思考,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境时如何勇敢面对、如何保持善良和坚韧不拔。

这些智慧和哲理的精髓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中,也深刻影响着读者的心灵,激发读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总的来说,普希金的童话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传递智慧与哲理的媒介。

通过探寻其中的智慧与哲理之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精神上的滋养,拓展心灵的视野。

愿我们都能在阅读《普希金童话》的过程中,发现属于自己的智慧与哲理之韵,让心灵得以净化和升华。

从《普希金童话》看童话对人性的深度剖析

从《普希金童话》看童话对人性的深度剖析

从《普希金童话》看童话对人性的深度剖析
童话作为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文学体裁,一直以来都在跨越时间与空间,深刻地
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而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这位俄国文学大师也不例外,他的《普希金童话(Tales of Pushkin)》作为经典之作,不仅带给读者奇幻的世界,更是对人性进行了深度的剖析。

首先,在《普希金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人性善恶的探讨。

在童话世界中,善良和邪恶往往在人物之间展开激烈的斗争。

通过普希金的笔触,读者可以看到善良、勇敢的正面角色如何战胜邪恶、自私的反面角色。

这种塑造方式不仅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更让读者在欣赏故事之余思考人性的本质。

其次,普希金在他的童话中展现了对于人性弱点的揭示。

无论是嫉妒、贪婪、
虚荣还是自私,这些人性的弱点在普希金的故事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呈现人物的缺陷和错误,普希金让读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反思所谓“人性”的定义。

此外,普希金的《普希金童话》中故事情节也常常包含着人性的考验和挑战。

主人公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历练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对人性的深度探讨。

普希金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读者,每个人都会面对生活的困境,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综上所述,《普希金童话》是一部对人性进行深度剖析的艺术品。

通过善恶斗争、人性弱点揭示以及人性上的考验,普希金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们不仅仅只是在故事中找到乐趣,更是在这些人性的镜鉴下意识到自身的成长与改变。

愿我们在阅读普希金的童话时,能够不断发现内心的真善美,从而变得更加深刻而美好。

从《普希金童话》看童话对人性的启发

从《普希金童话》看童话对人性的启发

从《普希金童话》看童话对人性的启发童话是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学形式,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寓意深远的故事情节常常能够触及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普希金童话》作为俄罗斯著名作家普希金的一部重要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更是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和启示。

通过细读《普希金童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对人性善恶、真假、美丑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引发人们对自身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反思。

在普希金的童话作品中,一个个生动的角色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奇异的世界中。

从善良宽厚的主人公到诡计多端的反派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多维性。

通过这些角色的相互作用和碰撞,普希金传递了关于人性本质以及善恶对立的深刻启示。

在《普希金童话》中,善良和邪恶、真实和虚假、美丽和丑陋等对立面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乐趣,还能够得到一番深刻的启示。

《普希金童话》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如《金雁》,《油上的鳞鲤》,《火鸟》,《织女》等,不仅具有强烈的叙事性和趣味性,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通过这些寓言般的故事情节,普希金传递了很多关于人性的深刻启示,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选择。

正是这种深刻的人性描绘和启发,使得《普希金童话》成为了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

在当代社会,人们常常陷入物质欲望和功利主义的漩涡中,忽略了灵魂深处的渴望和追求。

而童话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通过精妙的叙事和深刻的寓意,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反思自身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机会。

在阅读《普希金童话》的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享受文学的乐趣,更可以借此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幸福的真谛。

童话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学形式,其对人性的启发作用将永远不会过时,为人们提供了探索内心世界和思考人生意义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普希金童话》,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俄罗斯文学的魅力和普希金的文学功力,更可以从中感受到深刻的人性启示。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领略奇幻世界的魅力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领略奇幻世界的魅力

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领略奇幻世界的魅力《普希金童话》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璀璨的一颗明珠,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哲理,在其奇幻世界中,读者可以领略到独特而深刻的魅力。

童话中的智慧普希金的童话作品充满了智慧,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道理。

在《普希金童话》中,不乏对人性、道德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通过这些童话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探索和感悟。

普希金在童话中运用了寓言、象征等手法,带领读者深入思考人生的种种问题,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

童话中的哲理《普希金童话》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都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在每一个童话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准则和哲学思考,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生存、命运等诸多问题。

通过童话的幻想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不仅沉浸在奇幻世界中,还能偷窥到生活本身的奥秘。

奇幻世界的魅力《普希金童话》创造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奇幻色彩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生活着各种神秘的生物和神奇的事物,给读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这个奇幻世界里,读者可以尽情沉浸在童话般的氛围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妙体验。

这种奇幻世界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让人逃离现实的束缚,探索未知的世界,感受到一种无限可能性的存在。

因此,《普希金童话》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奇幻世界,让人领略到文学的魅力所在。

透过这些童话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生、情感、命运等问题的思考,感受到他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未知的探索。

让我们一同探寻《普希金童话》中的智慧与哲理,领略奇幻世界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希金童话诗中的童话特色浅议
论文关键词: 普希金童话诗童话特色
论文摘要: 普希金的童话诗在其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童话诗具有鲜明的童话特色,可以概括为: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

同时,在鲜明的童话色彩之中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本文正是从以上方面对普希金的童话诗进行了分析。

一、引言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国着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1](P321)。

他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然而他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创作领域却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他的作品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有…俄罗斯文学之父‟之称”[1](P321)。

在普希金的文学创作中,诗歌数量最大,影响也最大。

其诗歌作品中,固然以抒情诗居多,然而他将民间传说、童话、童谣和抒情诗有机结合起来而创作的童话诗,同样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除1820年完成的轰动俄罗斯诗坛的《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外,此后的10年间,普希金又给人类留下了5部完整而珍贵的童话诗,即《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1830年)、《勇士和天鹅公主的故事》(1831年)、《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年)、《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1833年)、《金鸡的故事》(1834年)(本文所引用的诗题和诗句均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四版《普希金童话》为蓝本,改写者,雨心)。

下面本文对普希金童话诗鲜明的童话色彩予以浅析。

二、鲜明的童话特色
童话诗,就其内容而言,首先应该是童话。

因而它要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童话的特点,即通过既完整而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生动鲜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透露出生
活的哲理,以达到对儿童施行教育的目的。

在表现手法上,则富于幻想、夸张色彩,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描写,生动浅显,通俗易懂,趣味性强[2](P242)。

从童话角度讲,普希金的童话诗具有以下三方面鲜明的特色。

1.爱憎情感饱满而强烈
童话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儿童,而儿童对人和事的认识、理解往往只凭自己最直观的感觉,是表面的、肤浅的、感性的,不可能是理性的。

他们阅读童话后的第一反应首先是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蛋”。

这是由他们那个年龄的喜好、知识、阅历等因素决定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必须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充满盎然的儿童情趣,传达儿童或美好的情感,或有趣的情致,或善良的愿望,或强烈的憎恶,从而激起他们心灵的共鸣。

惟其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对其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对恶憎,对善爱,是《普希金童话诗》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3]。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诗人的每一首童话诗中,都塑造有儿童心目中所谓的“好人”和“坏人”。

对前者,诗的字里行间总是透出热情的溢美之辞;而对后者,则充满了强烈的憎恶之情。

正是由于普希金强烈分明的爱憎,其童话诗作总是“好人”赢得了胜利,而“坏人”则以失败或死亡而告终。

如《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中的巴尔达与神父,《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与老太婆等。

不难想象,当小读者读到巴尔达在贪婪吝啬的神父脑门上弹了三下而使“老家伙变成了大傻瓜”时;读到贪得无厌、凶狠狂妄的老太婆“眼前还是原来那座小茅屋”,“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时;读到“突然她认出,这是鲁斯兰!于是美人投入了公爵的怀抱……”时,他们是怎样的兴高采烈,拍手叫好。

小读者们便在潜移默化之中被灌输了何为善何为恶,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是非观。

2.幻想世界丰富而优美
儿童最富于幻想,这是由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因而童话必须富于幻想色彩。

古今中外的童话作品,往往都是借动物、植物或仙幻世界的构思来反映人类社会,让小读
者从那些奇异的童话世界里看到人和人的生活,受到启发,受到教育。

[2](P242)普希金的童话诗中所描写的幻想世界尤其丰富而优美。

在《神父和他的长工巴尔达的故事》中,当神父听从了他老婆的诡计,让勤劳、善良的巴尔达去找小鬼讨债时,连巴尔达本人也“心里不由得犯了难”。

此时,小读者们肯定也会替他捏一把汗。

然而巴尔达并没有退缩,他“坐到大海边,一面搓着草绳一面思量”,只见“他把绳子的一头抛进大海,然后握住它使劲地搅动,于是一个老魔鬼从海里钻出来”。

这一幻想,完全符合小读者的心里所想:他们多么希望此时有人帮“好人”巴尔达一把呀。

之后,又连续几个回合,叙写了巴尔达和魔鬼们斗智斗勇:先是“老魔鬼哭丧着脸苦苦求情”,继而“差来的鬼怪钻出水面”,要和巴尔达“绕着大海跑一圈,看谁的腿长跑得快”。

失败后,“老魔鬼又一次伤透了脑筋,这时巴尔达却又在大声鼓噪,使得整个大海东摇西晃,掀起了滚滚巨浪洪涛”。

此时,“小鬼忽又钻出水面”,提出“任你随便选一个目标,谁把棍子仍得最远,谁就把全部年金拿走”。

这一回,还未正式比赛,小鬼们就被巴尔达要把棍子扔到乌云上面的话给吓回去了。

而巴尔达仍是穷追不舍,又“用绳子搅得魔鬼不得安宁”。

他们终于求饶了,巴尔达却不答应了,提出比一比看谁能把那匹马高高举起。

当然,还是巴尔达凭智慧赢得了胜利。

就这样,来来往往数个回合,最终“魔鬼们围成一圈,只得凑足了满满一袋钱,还替巴尔达把袋子扛上肩”。

这里的幻想描写,不仅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且让小读者们看到了“好人”遇到困难时总是有人帮,最终必定胜利的事实。

再如,在《勇士和天鹅公主的故事》中,诗人这样写道:“海上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城堡,城中有宫殿和教堂,还有花园和楼房,有棵云杉长在花园中央。

树下的水晶房间,一只温驯的松鼠住在里边,那小东西实在讨人喜欢。

……这座岛上人人富裕,没有贫困没有哀伤。

人民安居乐业,礼貌相让。

”显然,这是诗人对美好理想和愿望的追求而产生的丰富想象,而让一个无比美好的世外桃源展现在小读者眼前。

在表现形式上,诗人则采取了重叠反复的手法,把这一美好的岛国多次展现在小读者面前,就更加强烈地激励了小读者对这种理想王国和美好生活的渴求。

这样,诗人就在小读者幼小的心灵
里建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国度,并使之不懈地去追求。

3.故事情节离奇而曲折
众所周知,儿童不仅富于幻想,而且好奇心也很强。

因此,童话既要有幻想,又要有极强的故事性,尤其是那些离奇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以紧紧抓住小读者的阅读心理,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普希金的童话诗作,既有短篇的,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又有长篇巨作,如《鲁斯兰和柳德米拉》。

无论是短篇抑或长篇巨作,其故事情节均离奇而曲折。

上述提到的巴尔达和海里的魔鬼斗智斗勇的情节,既是幻想,情节又很离奇曲折,这是短篇。

至于场面宏大的《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故事情节更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极富变化,离奇而曲折的程度令人叫绝。

这里,我们不妨以其耳熟能详的短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为例,来阐释这一观点。

“从前有个老头儿带着他的老婆,住在那蓝色的大海边”。

这是典型的童话故事的开头,平实而又自然。

但是,当老头有一次下海撒网,网到一条金鱼又放归大海后,离奇曲折的故事便开始了。

那情节轨迹是这样的:老头回家告知老太婆金鱼的事,她一听就骂,让老头向金鱼要一只洗衣盆——老头再次来到大海边,向金鱼提出请求——得到新洗衣盆后,老太婆骂得更凶,提出要一座木屋——老头第三次来到大海边,再次向金鱼提出请求——有了新木屋后,老太婆还是破口大骂,提出她要成为世袭的贵妇人,住进豪华的高楼大厦——老头第四次来到大海边,又一次向金鱼提出请求——住进金碧辉煌的高楼,成为贵妇人两个星期后,老太婆又提出要做至高无上的女王——老头迫于无奈,第五次来到大海边,再一次向金鱼提出请求——成为女王两个星期后,老太婆又提出要金鱼亲自为她服务——老头第六次来到大海边,又再次向小金鱼提出请求——老头回到家后,一切又恢复到原样。

诗人通过这些曲曲折折的一个又一个离奇的情节,加之拟人化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笔锋直指当时的沙皇统治——当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时,他都可以满足,但当人民要求拥有权力时,他非便不给,还将已经给予的统统收回,将人民重新打入地狱。

因此,俄国人民不能指望沙皇让他们做国家的主人。

小读者结合普希金生活的时
代背景,就会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结语
普希金是伟大的,普希金的童话诗作品是伟大的。

从写作方法讲,它不仅具有鲜明的童话色彩,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发人深思,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所以引导青少年阅读普希金的童话诗,不仅可以使他们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对他们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崇高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朱锡强,陈传金,张粉梅,袁昌尧,张忠民编写.外国历史大事纪年[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3,第一版.
[2]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写.文学理论常用术语简释(内部发行)[M].1979.4.
[3]王田葵.心灵的美丽激情——试论《普希金童话诗》的思想性[J].零陵学院学报,19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