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和阿拉伯—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阿拉伯合作开启中东经济新征程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阿拉伯合作开启中东经济新征程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与中阿拉伯合作开启了中东经济新征程。
本文将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阿拉伯合作对中东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合作前景。
一、一带一路倡议概述一带一路倡议,又称为“一带一路”、或“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该倡议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旨在加强亚欧大陆的连接和区域合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便利化等举措促进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
二、中阿拉伯合作的重要性中东地区是世界能源资源的重要集聚地之一,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东地区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中国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文化与贸易交流。
中阿拉伯合作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能源合作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
中阿拉伯合作因此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
中国与中东国家在能源合作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包括石油贸易、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
一带一路倡议为深化中阿拉伯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二)经贸合作中东地区的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矿产等,中国则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制造业实力。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东地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为双方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中东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东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合作机会,尤其是在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
中东国家可以通过倡议融资等方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民生福祉。
三、中阿拉伯合作的成果与前景(一)共同发展成果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阿拉伯合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在能源合作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加强了石油和天然气贸易,并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上取得显著进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世界图景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世界图景研究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旨在促进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连接沿线国家的发展潜力。
沿线国家多样的语言背景给这一战略带来了许多挑战,但也同时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语言世界。
中文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中文在中国内部已经广泛使用,而且也在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中作为第二语言得到推广。
中文的普及对于推动中国和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个重要的语言是俄语。
作为前苏联的官方语言,俄语在中亚国家以及东欧国家中广泛使用。
这些国家与中国有着重要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俄语的普及促进了双方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
阿拉伯语也是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
中东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阿拉伯语在这个地区使用广泛。
随着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加强,阿拉伯语的学习和使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除了中文、俄语和阿拉伯语,其他沿线国家的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土耳其语、法语、德语和波斯语等语言在一些国家中得到广泛使用。
这些语言的普及能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和文化交流。
沿线国家语言世界的多样性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和障碍,理解和沟通可能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们需要加强语言教育和互译能力的培养,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一带一路”战略中阿拉伯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

“一带一路”战略中阿拉伯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金沙丽(巴基斯坦现代国立语言大学,伊斯兰堡44000)摘要:如果说古丝绸之路实现了政治通、经贸通和人文通,那么,“一带一路”意味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升级转型。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之间交流合作的深化,阿拉伯语在中阿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通过分析阿拉伯语在经贸及人文交流中的作用,进而探讨了阿拉伯语在中阿交流中的应用。
关键词:古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阿拉伯语;重要作用及应用中图分类号:G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16)03-0060-05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概念,统称“一带一路”(One BeltOne Road)/(),此战略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的基础上重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东边连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它横跨亚洲、欧洲、非洲三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途径多个国家,是三大洲之间多层次间的交流通道,涉及总人口近30亿,其中,包括一部分使用阿拉伯语的国家。
一、阿拉伯语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中阿文化交流的历史作用阿拉伯语是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的官方语言,也是联合国大会使用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掌握阿拉伯语成为当今社会,继国际通用语———英语之后的又一势头。
尽管从西亚中心的两河流域到尼罗河畔直至大西洋沿岸的北非阿拉伯马格里布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方言,但阿拉伯语仍被认为是统一的民族语言,是跨越地区跨越国界相互了解、沟通思想、联结友谊的语言工具。
由于阿拉伯国家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种族、作者简介:金沙丽(1990—),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巴基斯坦现代国立语言大学硕士。
研究方向: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翻译。
亲缘、近邻的关系,阿拉伯语不仅是通用的生活语言,也是不同国度的穆斯林一种共同的宗教语言;它的文字是文明的财富,保护了希腊和罗马人的历史,并创造出了西方文明;是修辞学的一大奇迹,《古兰经》是阿拉伯文字写成的最伟大的阿拉伯语著作,它集信仰、思想、文学、宗教于一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图,一带一路包括哪些国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图,一带一路包括哪些国家
一带一路沿线国
一、中国,包括东亚的蒙古国,东盟10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文莱和菲律宾),小计12国
二、西亚18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希腊、塞浦路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岛)
三、南亚8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和不丹)
四、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五、独联体7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
六、中东欧16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
一带一路是什么意思
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陆地。
它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000个。
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
2015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5%。
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70亿美元。
2016年6月起,中欧班列穿上了统一的“制服”,深蓝色的集装箱格外醒目,品牌标志以红、黑为主色调,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造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蓬勃发展的最好代言与象征。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
政治1.经济生活(1) 建设“一带一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沿途各国间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建设““一带一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沿途各国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3) 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新时代青年人的一带一路

新时代青年人的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全球化战略,旨在推动亚欧非地区的共同繁荣,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要了解“一带一路”的理念,更要积极参与和贡献。
一、“一带一路”理念“一带一路”是源于中国的古代“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开放性、普惠性、包容性的合作模式。
在经济方面,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制造的出口,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
而在文化方面,各国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为文明的交流提供了机会,推动不同文化的对话、理解和融合。
二、“一带一路”对青年人的意义“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年轻人是这些国家中极具活力的群体。
年轻一代的人们对未来充满憧憬,也拥有更为开放的思想和世界眼光,他们可以成为推动“一带一路”进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可以为青年人提供更丰富的经验和机会,对其成长和职业生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1.学习相关知识。
要了解“一带一路”的基本概念和背景,推动区域合作的具体举措和计划,应当学习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对于中国和其它国家的意义,如何把握机遇,同时也要了解国际贸易、市场经济、政府关系等相关知识。
2.加强语言交流。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学好其他国家的语言能够更好地融入文化中,也有利于达成商业合作和互动。
中文的普及、阿拉伯语、俄语、波斯语等重要语言的掌握,对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3.积极参与走出去。
年轻人是学习和探索的主力军,可以借助海外留学、出国实习、参加国际峰会、项目合作等形式走出国门,积极了解目标国家的人文、商业、风土人情等,亲身感受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同时,建立人脉、拓展视野、提高能力也是重要的收获之一。
4.参与公益事业。
“一带一路”从一开始就强调了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公益事业。
青年人可以积极参与到这种公益事业中,特别是在卫生、教育、环保、文化等领域做出一些贡献,同时也是增加国际知名度和代表中国形象的重要途径。
一带一路国家中英文名称对照及国家代码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国家代码东盟12国中国China CHN蒙古Mongolia MNG新加坡Singapore SGP马来西亚Malaysia MYS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IDN缅甸Myanmar MMR泰国Thailand THA老挝Lao PDR LAO柬埔寨Canbodia KHM越南Vietnam VNM文莱Brunei BRN菲律宾Philippines PHL西亚18国伊朗Iran IRN伊拉克Iraq IRQ土耳其Turkey TUR叙利亚Syrian Arab Republic SYR约旦Jordan JOR黎巴嫩Lebanon LBN以色列Israel ISR巴勒斯坦Palestine PLE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 SAU也门Yenen YEM阿曼Oman OMN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nited ArabEmirates UAE卡塔尔Qatar QAT 科威特Kuwait KWT 巴林Bahrain BHR希腊Greece(The Hellenic Republic)GRC塞浦路斯Cyprus CYP埃及的西奈半岛Egypt, Arab Rep.EGY 南亚8国印度India IND 巴基斯坦Pakistan PAK孟加拉国Bangladesh BGD阿富汗Afghanistan AFG斯里兰卡Sri Lanka LKA马尔代夫Maldives MDV尼泊尔Nepal NPL不丹Bhutan BTN 中亚5国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 KAZ 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 UZB土库曼斯坦Uzbekistan TKM塔吉克斯坦Tajikistan TJK吉尔吉斯斯坦Kyrgyz Republic KGZ 独联体7国俄罗斯Russian Federation RUS 乌克兰Ukraine UKR白俄罗斯Belarus BLR格鲁吉亚Georgia GEO阿塞拜疆Azerbaijan AZE亚美尼亚Armenia ARM摩尔多瓦Moldova MDA 中东欧16国波兰Poland POL 立陶宛Lithuania LTU爱沙尼亚Estonia EST拉脱维亚Latvia LVA捷克Czech Republic CZE斯洛伐克Slovak Republic SVK 匈牙利Hungary HUN 斯洛文尼亚Slovenia SVN 克罗地亚Croatia HRV波斯尼亚和墨塞哥维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 BIH黑山共和国Montenegro MNT 塞尔维亚Serbia SER 阿尔巴尼亚Albania ALB 罗马尼亚Romania ROM 保加利亚Bulgaria BGR 马其顿Macedonia MKD。
“一带一路”名词解释大全

“一带一路”名词解释大全本文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高频用词进行了解释,供参阅学习,欢迎补充修正。
读懂这些名词,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未来!1、一带一路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古丝绸之路答: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3、丝绸之路经济带答: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
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
4、海上丝绸之路答: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
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
海丝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答: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
中国着眼于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6、陆上丝绸之路答: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7、数字丝绸之路答: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8、丝路精神答:丝路精神即丝绸之路精神的简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涛:中文和阿拉伯一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 IHua Tao^^Silk Road” in the Medieval Chinese and Arabic-Perisan Sources |中文和阿拉伯一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华涛摘要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东方的中国与中国以西的国家和地区。
随着伊斯兰文明的兴起,阿拉伯一波斯人,以及在穆斯林政权统治下的各地人民,在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阿拉伯一波斯文古籍和中文古籍对于研究丝绸 之路的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丝绸之路中国古籍阿拉伯一波斯文古籍分类号 G256DOI10.16810/ki.1672-514X.2016.n.004“Silk Road” in the Medieval Chinese and Arabic-Perisan SourcesHua TaoAbstract The Silk Road is a historical link betwee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nd peoples to the west of China.With the rise of Islamic civilization,the Arabs,Persians,and the peoples under the rule of the Muslim powe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ilk Road.The medieval Arabic-Persian sources and the medieval Chinese sources are important in researching the history of Silk Road.Keywords Silk Road.Medieval Chinese sources.Medieval Arabic-Persian sources.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张骞凿空”。
司 马迁记载说,“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 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后于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西使,“骞既至乌孙……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 寘、扞罙及诸旁国。
”狭义的“西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新疆,即天山南北及其以西一些地方,而广义的“西域”则泛指河西四郡最西端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广大的地域。
虽然指代古代和中世纪东西方各国各地区之间人员交流、物产交换、知识传布通道的“丝绸 之路”很早就存在于所谓的旧大陆上(亚、欧、以及北 部非洲),但是作为“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东方起点“中国”与中国以西各地区的正式交往,开始于公元前138年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自从张骞凿空,不仅 欧亚大陆最东边的中国人与西域各地有了人员往来,而且相互开始有了比较直接的了解,也有了物品的东西流动。
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丝绸之路”正式开通。
东西文献都有不少关于伟大的“丝绸之路”的记 载。
本文介绍和分析中文古籍和阿拉伯一波斯文古籍两个方面关于“丝绸之路”的记载。
1唐代陆海丝绸之路的繁荣和相关中文古籍敦煌323窟是敦煌比较著名的壁画洞窟之一,“张骞出使西域图”是其中的一幅。
这个洞窟的壁画曾经被美国人华尔纳剥离了一些,幸运的是张骞出使西域图没有受到大的损害,让这幅“研究丝绸之路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保 留了下来。
敦煌研究院的介绍"说:北壁的《张骞出使西域》,讲述的是霍去病在攻打匈奴胜利后获得了两个“祭天金人”,于是汉武帝建造了“甘泉宫”供奉这两个“祭天金人”。
虽然每日带领群臣焚香礼拜,但不 知金人的名号,故而派张骞赴西域问金人名号。
画面 中汉武帝骑在马上,群臣持伞盖相随与张骞告别,张 骞一行人马穿山越岭,长途跋涉已近大夏国,远处城垣在望,城内寺塔林立,城外已有比丘出城迎接。
这幅图“虽有许多牵强附会之说”,但可以让我们看到唐代人对张骞“凿空”的理解。
不过我这里要问的是,为什么初唐的壁画将张骞出使西域与佛教挂上钩?将“金人”与佛教挂上钩开始于北齐《魏书•释老 志〉产。
从目前存世的古籍看,魏晋和唐代前期最集中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古时代阿拉伯波斯等穆斯林文献中有关中国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 132)研究成果之一10|•第三届玄览论坛•一带一路与人文交流•漸也图申馆2016年第11期的“丝绸之路”活动是中印之间与佛教相关的交流,敦煌壁画中的传说虚构大概与此有关。
今天存世的多部典籍反映了这些与佛教传布相关的交通,除了 最著名的玄奘《大唐西域记》外,还有义净(635—713 年)《西域南海寄归内法传》、慧超(新罗人,唐前期)《往五天竺国传》以及《悟空入竺记》等等。
研究者认为,如果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隋唐时代中西僧人的往来有两个特点:一是西域高僧东来翻经者渐希,而中土高僧赴印度求法者激增,如唐代见于记载的外国译经师约三十四五人(其中印度约二十人),中 国赴印度求法的高僧多达六十。
二是唐代求法高僧大多走海路前往印度,在赴印度的大约六十人中有三十多人走的是海路,说明唐代海上交通已经相当发达[3]247。
可见,丝绸之路在张骞的时代主要是走陆路,但随着人类对海洋了解的加深,对海洋驾驭能力的增强,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发达起来。
可以说,唐 代是“一带一路”或者“陆海”丝绸之路全面繁荣的时代。
当然,海上丝绸之路全面超越陆上丝绸之路,那 还要到宋代。
中国古籍中有一些关于古人亲身经历“陆海”两 路的记载。
比较早的是东晋法显(334—420年)和他 的《佛国记》。
到唐代,和法显一样从陆路西行,再由 海路而归的是高僧义净。
当然反映唐代陆海丝绸之路繁荣的不仅有高僧们留下的亲身行纪,还有政府官员的史书记载。
贾耽(730—805年)《边州入四夷道里记》就是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新唐书•地理志》卷四十三下志第三十三下(羁 縻州)中记载:唐置羁縻诸州,皆傍塞外,或寓名于夷落。
而四 夷之与中国通者甚众,若将臣之所征讨,敕使之所慰赐,宜有以记其所从出。
天宝中,玄宗问诸蕃国远近,鸿胪卿王忠嗣以《西域图》对,纔十数国。
其后贞元宰 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最详,从边州入四夷,通译于 鸿胪者,莫不毕纪。
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 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骨鸟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 曰广州通海夷道。
其山川聚落,封略远近,皆概举其 目。
州、县有名而前所不录者,或夷狄所自名云。
贾耽是唐朝贞元年间(785—805年)的宰相,根 据《新唐书》记载,贾耽当时不仅列出了唐朝通往四面八方的七条主要大道的名称和大方向,而且还详细说明了各条大道沿途的主要城池关隘、河流山川,并且提到了七条大道之外很多其他道路,充分展现了汉文化世界与四方交通的知识,其中《新唐书•地 理志》对第七条大道“广州通海夷道”的详细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
又南二日至象石。
又西南三日行,至 占不劳山,山在环王国东二百里海中。
又南二日行至 陵山。
又一日行,至门毒国。
又一日行,至古笪国。
又 半日行,至奔陀浪洲。
又两日行,到军突弄山。
又五日 行至海硖,蕃人谓之“质”,南北百里,北岸则罗越国,南岸则佛逝国。
佛逝国东水行四五日,至诃陵国,南中洲之最大者。
又西出硖,三日至葛葛僧祇国,在佛 逝西北隅之别岛,国人多钞暴,乘舶者畏惮之。
其北 岸则箇罗国。
箇罗西则哥谷罗国。
又从葛葛僧祇四五日行,至胜邓洲。
又西五日行,至婆露国。
又六日行,至婆国伽蓝洲。
又北四日行,至师子国,其北海岸距南天竺大岸百里。
又西四日行,经没来国,南天竺之 最南境。
又西北经十余小国,至婆罗门西境。
又西北 二日行,至拔颱国。
又十日行,经天竺西境小国五,至 提颱国,其国有弥兰大【太】河,一曰新头河,自北渤 昆国来,西流至提颱国北,入于海。
又自提跑国西二十 日行,经小国二十余,至提罗卢和国,一曰罗和异国,国人于海中立华表,夜则置炬其上,使舶人夜行不迷。
又西一日行,至乌刺国,乃大食国之弗利刺河,南入于海。
小舟溯流,二日至末罗国,大食重鎮也。
又西 北陆行千里,至茂门王所都縛达城。
自婆罗门南境,从没来国至乌刺国,皆缘海东岸 行;其西岸之西,皆大食国,其西最南谓之三兰国。
自三兰国正北二十日行,经小国十余,至设国。
又十日 行,经小国六七,至萨伊瞿和竭国,当海西岸。
又西六 七日行,经小国六七,至没巽国。
又西北十日行,经小 国十余,至拔离謌磨难国。
又一日行,至乌刺国,与东 岸路合。
贾耽能够在《边州入四夷道里记》比较详细描写了中国通往西亚的海路,自然得益于唐与西亚的交通,而这些交通中,除了使者、商旅等,一个名叫杜环的战俘也以自己的《经行记》做出了重大贡献。
杜环 的详细情况不清楚,但是唐朝著名史学家、宰相杜佑(735 —812年)在《通典》(卷19“边防七”)中提到了 杜环,说:“族子环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宝十载(751年)至西海,宝应初(代宗李豫,762—763年),因贾商船舶自广州而回,著《经行记》。
”由此可见,杜 环参加了丝绸之路历史上著名的怛罗斯①之战,被俘①怛罗斯位于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以西塔拉斯^华涛:中文和阿拉伯一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 I Hua Tao: Silk Road in the Medieval Chinese and Arabic-Perisan Sources往西亚阿拉伯,后从那里脱身,乘商人船舶返回东土大唐。
此外,杜佑《通典》卷一百九十三边防九“大食”条引用了杜环《经行记》[3]311-319中有关当地风土人情的记载。
杜环《经行记》云,【大食】一名亚俱罗①。
其大食王号“暮门”,都此处。
其士女瓌伟长大,衣裳鲜洁,容 止闲丽。
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
无问贵贱,一日五时 礼天,食肉作斋,以杀生为功德。
系银带,佩银刀,断 饮酒,禁音乐。
人相争者,不至殴击。
又有礼堂,容数 万人。
每七日,王出礼拜,登高坐为众说法曰“人生 甚难,天道不易。
奸非劫窃、细行谩言、安己危人、欺 贫虐贱,有一于此,罪莫大焉。
凡有征战,为敌所戮,必得生天,杀其敌人,获福无量。
”率土禀化,从之如流。
法惟从宽,葬惟从俭,郛郭之内,鄺闬之中,土地 所生,无物不有。
四方辐凑,万货丰贱,錦绣珠具,满 于市肆。
驼马驴骡,充于街巷。
刻石蜜为卢舍,有似中 国宝舉。
每至节日,将献贵人,琉璃器皿,鍮石瓶钵,盖不可数算。
粳米白面,不异中华。
其果有犏桃,又千 年奉。
其蔓菁根大如斗而圆,味甚美,余菜亦与诸国同。
葡萄大者如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