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液化气事故应急预案

液化气事故应急预案液化气事故应急预案范文(通用6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为了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整理的液化气事故应急预案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液化气事故应急预案范文(通用6篇)11.目的和主要内容公司各分公司所属的液化气储备厂、灌瓶厂,担负全市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灌装任务,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在正常生产、自然灾害及设备本身存在缺陷等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为了随时应付可能发生的事故,在事故状态下进行有组织的灭火、抢修、抢救,防止爆炸,杜绝次生灾害,减少事故损失,对事故处理做到组织完善、准备周密、职工训练有素,特制定本方案。
2.事故状态下的人员组织各单位要成立事故应急处理指挥小组,正副指挥由各分公司正副经理担任,成员由安全、生产、技术、后勤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灭火、抢修、后勤三个小组,分别由仪表运行、电工、机修、灌装、经警等人员组成。
3.报警3.1报警程序3.1.1无论任何部位发生险情,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分公司领导报告,夜班向值班干部报告。
3.1.2分公司领导或值班干部,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查看事故情况,决定抢救措施。
3.1.3事故危险性小,有处理时间,可先报公司,在事故处理中需要消防队配合,由现场指挥组负责决定。
3.1.4当发现是无法控制的事故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向公司领导或值班室报告。
(2)如有着火危险,立即向119报警。
(3)派人通知,当即熄灭一切火种,切断除消防专用电源以外的所有电源。
(4)派人在厂区周围及公路两端警戒,断绝交通,禁止车辆行驶。
3.2报警要求:(1)沉着冷静,头脑清醒;(2)迅速准确,言语清楚;(3)事故部位,查看清楚;(4)杜绝误报。
4.战斗警报4.1发布战斗警报分公司领导(值班干部)在接到报警后,向全厂发布战斗警报。
充装事故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提高我国充装行业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充装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各类充装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液氨等危险品的充装作业。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充装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和监督事故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2)警戒保卫小组:负责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3)技术保障小组:负责事故原因分析、现场勘查、设备设施修复等工作。
(4)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救治、现场救护等工作。
(5)信息宣传小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三、预警及报告1. 预警:充装场所应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充装事故进行预警。
2. 报告:发生充装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响应1. 现场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 警戒保卫小组应迅速设立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3. 技术保障小组应立即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措施。
4. 医疗救护小组应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必要时请求外部医疗支援。
5. 信息宣传小组应密切关注事故进展,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舆论。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立即组织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 现场处置: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现场处置,如切断电源、关闭阀门、隔离泄漏区域等。
3. 灭火救援:如发生火灾,立即启动灭火救援措施,确保火势得到控制。
4. 伤员救治: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必要时转移至医院进行救治。
5.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开展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六、后期处置1. 事故善后处理: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制定善后处理方案。
2. 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液化气供应站应急救援预案

液化气供应站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目的:
液化气供应站应急救援预案旨在保障液化气供应站的安全运营,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启动应急救援措施,确保人员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并进行事故后续处理。
二、应急救援组织:
1. 应急指挥部:由液化气供应站首席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指挥长,负责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组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预防措施:
1. 建立液化气供应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
2. 定期对液化气储罐和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 加强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消除。
4. 设立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四、应急救援措施:
1. 发生液化气泄漏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采取措施避免人员靠近事故现场。
2. 采取控制泄漏源的措施,如关闭泄漏阀门、切断气源等。
3. 启动紧急报警系统,通知消防部门,并协助消防部门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
4. 疏散受影响的人员,确保其安全。
5. 开展现场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进行后续处理,如责任追究、事故防范等。
五、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六、信息通报:
及时向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通报事故信息,保持信息畅通,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七、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及时修订完善。
同时加强对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的培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液化气站应急预案(共6篇)

液化气站应急预案(共6篇)液化气站应急预案(共6篇)第1篇液化气站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莀---液化气站应急预案袇肇液化石油气站如果发生事故,发生储罐炸裂,并引起大火,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首先储站内要有健全的消防组织,一是事故发生后,能有分工的进行抢救工作,其次要向消防部门报警,请专业部门前来扑救,再次要求当地政府协助气站周围单位或居民的疏散。
膅一.对液化气站发生事故,要采取果断处理措施。
袁对液化气站一旦发生事故,要针对液化石油气的性质及液化石油气的特点,对控制着火储罐的燃烧,防止相邻储罐被烘烤爆炸是最基本措施,也是较为有效的办法。
蕿对已着火的储罐,要尽量采取可控制减少其储量的有效方法。
12袆强行倒罐芄减少着火储罐的液化石油气数量,采用液化石油气泵倒走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倒走的液化石油气最好往液化气槽车中装,以便于迅速疏散。
如能往较远的储罐中倒气,也是可行的。
但一定要控制不能超装。
节我国燃气规范中要求储罐数量不少于两个,实际也考虑了这一安全因素,为了防止在事故中,本站的槽车不能满足要求,所以液化气管理部门应掌握全市或相邻县市的槽车的状况,以便调度解决应急使用。
34蚅肇放空燃烧如无法切断泄露气液,为防止液化石油气的继续扩散,应将漏气的裂口孔洞或安全排放管点燃。
点火时人要站在上风头的气雾区以外,将火种抛向漏气点,不能在气雾区点火。
莄采用此办法是在不得已情况下有组织的在统一指挥下,而且要求雾区不能太大,液化石油气的浓度尚不分大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及伤亡。
56荿冷却喷淋蝿对已着火的储罐和着火相邻储罐的冷却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对液化石油气站本身要求有足够的储水量,因为水在受热变成水蒸气的时候,每公斤水要吸走540大卡的热量,同时水蒸气会减少溢出的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的速度,所以对着火储罐用喷淋降温管喷淋,再加上水枪的补救淋水降温,可控制燃烧的速度,而对邻罐的冷却喷淋更是起到降温保护作用,避免因着火储罐的烘烤造成邻罐内压力升高而涨破爆炸的可能。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篇)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事故概述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危险品,充装站是其重要的生产和储存环节,但事故在充装站中发生的可能性不能忽视。
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严重后果,危及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安全。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至关重要,能够指导和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事故处置的及时、有效和安全。
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应急预案目的本预案的制定目的在于帮助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熟悉应急救援程序、掌握应急救援技术要点,使其能够在事故发生后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2.应急救援组织与协调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小组等,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救援工作的迅速、有序进行。
3.事故预测与风险分析充装站应定期进行事故预测与风险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应对措施。
同时,对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居民造成影响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为应急救援提供准确的信息。
4.应急救援设备和装备准备充装站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装备,包括灭火器、泄漏应急堵漏装置、逃生通道标志等,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投入使用,保障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5.应急救援响应程序(1)报警与启动一旦发现事故,工作人员应立即报警并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同时,通知充装站附近的居民和周边单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和人员伤亡。
(2)事故初期处理事故初期,需要迅速评估事故形势、判断事故性质和规模,并采取应对措施。
首先应立即停止液化石油气的充装和生产活动,并切断主要设备和管路的电源和气源。
(3)现场安全控制现场安全控制是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
需要封锁事故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散和继续发展。
(4)人员疏散与伤员救治一旦发生事故,要确保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安全。
首先要组织员工和周边居民进行有序疏散,并配备专人引导和疏散通道标志。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概述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是储存和提供石油气的重要设施,但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应急救援的效果和速度,制定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急救援组织1.指挥部:负责协调和组织应急救援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
2.事故现场指挥部:负责事故现场的组织和指挥工作。
3.救援队伍:包括消防队、医疗队、救护车队、应急物资队等。
4.出动单位:由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明确的相关单位组成。
三、应急救援流程1.灾情发生后,由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指定的人员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2.指挥部收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单位赶赴事故现场,并根据需要召集附近的医疗队、交通部门、环保部门等。
3.事故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制定并发布现场处置方案,明确各救援队伍的任务和行动计划。
4.消防队优先进行灭火工作,确保火势受到控制。
5.医疗队进行伤员救治工作,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6.救援队进行现场搜救,确保没有被埋压或被困的人员。
7.环保部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以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
8.交通部门负责疏导交通,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9.监测部门进行现场气体浓度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及时提供相关数据。
10.事故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及时调整救援工作的策略和资源配置。
四、应急救援措施1.事故现场周边区域需要进行紧急疏散,并在安全距离内设置警戒线。
2.撤离伤员、无关人员和附近居民,确保他们的安全。
4.做好现场的火灾扑灭、救援和医疗工作。
5.做好液化石油气泄漏控制工作,尽量避免进一步事故扩大。
6.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情况以避免恐慌。
7.形成事故的相关资料和调查报告,汲取经验教训并做好事故的归档。
五、应急救援物资需求1.消防器材:灭火器、水枪、泡沫灭火器等。
2.救援器具:搜救器具、救生器具、切割器具等。
液化石油气站应急预案

液化石油气站应急预案一、引言液化石油气(LPG)作为一种常见的能源,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的特性,液化石油气站面临着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液化石油气站内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以站长为总指挥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二)抢险救援组由站内技术骨干组成,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如灭火、堵漏等。
(三)医疗救护组联系附近医疗机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和转移。
(四)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通讯联络组负责与外界的联络,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事故情况,并传达指挥中心的指令。
四、预防与预警(一)预防措施1、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杜绝违规操作。
(二)预警机制1、设立监测系统,对站内的压力、温度、液位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2、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并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五、应急响应(一)事故报告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站长报告,站长在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初步处理措施等。
(二)响应级别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三级:1、Ⅰ级响应:发生重大火灾、爆炸、大面积泄漏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需要外部力量支援。
2、Ⅱ级响应:发生较大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站内能够控制。
3、Ⅲ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如小面积泄漏、设备故障等,站内能够迅速处理。
(三)响应行动1、Ⅰ级响应(1)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充装气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充装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充装气操作过程,包括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等充装作业。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下设副指挥若干,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 应急小组:由安全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措施。
3. 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事故处理、人员疏散、伤员救护等工作。
4.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设备、车辆等的调配和保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阶段:- 日常巡查中发现安全隐患,立即上报应急指挥部。
- 应急指挥部评估风险,启动预警响应,通知相关应急小组进入待命状态。
2. 应急启动阶段:- 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宣布进入应急状态。
- 应急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事故调查和应急处置。
3. 现场处置阶段:- 现场救援组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切断气源、隔离危险区域、扑灭火灾等。
- 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和设备支持。
4. 人员疏散与救护:- 疏散组按照预定方案,引导现场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 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护,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5. 事故处理与善后:- 事故处理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 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善后工作,包括赔偿、安抚受影响人员等。
五、应急物资与设备1. 防护用品:防毒面具、防护服、手套等。
2. 灭火器材:灭火器、灭火泡沫等。
3. 通讯设备:对讲机、手机等。
4. 救护设备:急救箱、担架等。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 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预警、应急启动、现场处置、人员疏散与救护等环节。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部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预案的实施,旨在提高公司对充装气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加强公司内部安全管理,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环境,有效控制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结合液化石油气充装站自身实际情况,就可能发生的各类气瓶、充装设备、槽车卸液、贮罐根部阀门泄漏等突发事件(事故)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
一旦发生各类气瓶、充装设备、槽车卸液高压胶管爆裂、贮罐根部与第一道阀门连接处泄漏等突发事件(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
在充装站内建立起一个统一、规范、科学、高效的指挥体系,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优势互补、常备不懈的保障体系。
(二)基本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二、本预案适用范围本站充装过程中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故各岗位操作工应强化日常的安全生产意识,自觉执行防火防爆安全制度和严格执行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当发生重大(含)各类气瓶、充装设备、槽车卸液高压胶管爆裂、贮罐根部与第一道阀门连接处泄漏等产生火灾或爆炸突发性事故,均适用本预案。
本预案各类责任性或非责任性突发性事故,指下列情况:1、一次死亡或重伤一人以上的事故;2、因人为或非人为等原因,造成各类气瓶、充装设备、贮罐火灾或爆炸事故;3、贮罐冒顶、罐体根部与第一道阀门连接处泄漏事故;4、液化石油气槽车卸液高压胶管爆裂;5、其它影响正常生产、危及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三、本预案危险源1、危险源:本站现有易发生火警、易燃易爆、大面积泄漏的岗位,是液化石油气充装岗位、液化石油气槽车卸液高压胶管爆裂及液化石油气贮罐根部与第一道阀门连接处泄漏。
2、危险源的性质:液化石油气易燃易爆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1%~9.7%。
气体比空气重约1.5~2倍,在空气中扩散较慢,易向低洼处流动。
常温下,液体变成气态,体积扩大250倍。
其膨胀系数为150~300倍。
四、组织领导机构与指挥系统处置突发事件与抗灾抢险的领导机构与指挥系统实行负责负责制:(一):领导机构1、成立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法人担任,副组长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和公司安全员或专(兼)职消防员担任,成员由公司办公室、财务、生产、安技、运输等部门组成。
2、如有人员变动,领导小组成员及时进行调整。
3、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
联系电话:为公司办公室和安技部电话。
(二):指挥系统凡接到突发事件的报警指令,在最短时间内成立现场指挥部。
现场指挥部由以下五部分人员组成:1、负责全面工作法人为总指挥;2、决定技术措施的技术人员;3、抢修队及消防人员;4、对外联系、协调人员;5、后勤保障人员;五、报警与预警工作(一)、处置突发事件和各类重大(含)以上事故的报警。
凡发生突发事件和各类重大(含)以上事故,应在发生之后5分钟内向领导小组报告,接警后,领导小组成员必须马上赶赴事故现场。
领导小组根据事态大小来确定是否上报安监、建设、质监、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
报告内容:突发事件和各类重大(含)以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性质、影响范围及程度等。
六、保持通讯系统畅通在突发事件、重大(含)以上事故报警起至灾情警报解除前,通讯工具应保持畅通(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
固定电话:设在公司办公室的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移动电话:公司法人、公司技术负责人和公司安全员;七、应急事故抢险工具1、照明器材:备有二只以上防爆电筒或24伏以下电源照明灯;2、堵漏器材:防爆工具(铜质扳手、铜质榔头、木质榔头)、DN50、DN80金属绕缠垫片、三角木枕、堵漏夹、铅皮、棉布等;3、防护用品:防冻服或雨衣、防毒面罩、长统雨靴;八、加强演练,提高实战能力为提高事故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积累对应急事故抢救的经验,根据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内的工艺管线、气瓶、槽车卸液台、贮罐工艺特点、性能、阀门法兰等情况,定期组织人员有针对性进行事故抢险进行演练,使职工掌握处理事故的本领。
当出现突发性事件时,能够做到判断险情准确、救施得当、及时排除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灾害。
九、事故抢险程序当出现重大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时,请按下列抢险程序:1、急报报警电话 119、110,非本公司人员迅速撤离现场;2、切断除消防水泵外的一切电源,熄灭一切火种;3、紧急起动消防水泵,对贮罐进行喷淋降温;4、设立警戒区,在贮灌站围墙外5km范围内,禁止各种机动和非机动车辆、行人通行,并在下风方向设立大范围警戒区;5、急报当地政府和当地安监局、质监局、建设局燃气办、环保局等相关职能部门。
和公司主要领导;6、如有漏气未燃,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处理,疏散站内拉气车辆,车辆疏散时所采取的方法必须保证不会由此而引起着火爆炸;7、如漏气已燃,应立即查明起火原因,并立即用备用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防止贮罐内压力因周围温度而急剧升压,产生爆炸,必要时打开贮罐泄压阀门进行泄压。
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8、如遇到操作、灌装、卸车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燃烧、爆炸时,应立即尽一切可能关闭各控制阀门,防止事态扩大。
9、如贮罐经过多方努力,仍将发生爆炸时,应立即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免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事故调查。
十、各种紧急事故处理方法:一、贮罐超压、超液位、冒顶的处理方法:在运行中,当贮罐发生超压、超液位现象时,应采取贮罐串气、倒罐方法处理,如因液温升高造成压力升时,可采取喷淋降温方法降压。
当发生冒顶事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一)及时发现冒顶事故时应:1、立即关闭冒顶罐进液阀,将液改进其它罐,然后及时报告领导;2、停止卸液,检查管路是否损坏、泄漏、安全阀是否正常开启;3、检查压缩机是否进液(由气相管引入)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应立即停车,防止发生撞缸事故,关闭通向贮罐的气相管阀门,采取排液措施;4、待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的液倒入其它罐;5、全面检查贮罐、管路、设备等情况,对于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应认真检查分析,并对损坏设备部位进行检修。
(二)未及时发现冒顶事故时:由于未及时发现冒顶,液化石油气已大量泄漏外出,在空间已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情况十分危险。
此时,最要紧的是冷静,千万不能慌乱蛮干,在报告领导的同时,一般应采取下述措施:1、立即停止生产,停止机动车辆行驶,疏散无关人员;2、立即关闭进液总阀;3、停止卸液;4、在现场外设警戒结,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做好消防、抢救准备工作;5、在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后,派罐区运行工或熟悉工艺管路的机修人员,从上风或侧风向进入现场检查。
关闭关键性阀门或抢修堵漏;6、待液化石油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时,全面检查冒顶情况;7、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的液倒入其它罐;8、查明原因,根据冒顶造成的后果,做好善后工作。
二、贮罐根部与液相阀门间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处理方法:1、迅速倒罐,其方法如下:通过用烃泵抽泄漏罐中的液体,倒向备用罐。
2、用棉被或止漏夹包住泄漏处,并用消防水枪冲稀。
3、准备好灭火器材。
4、严禁用压缩机加压倒罐。
5、等到事故罐中液化石油气抽空后,周围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查明原因,进行换垫抢修。
三、槽车卸液高压胶管爆裂的处理方法:当槽车在卸液时。
出现高压胶管爆裂,会产生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在场的槽车押运员、运行工首先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慌乱蛮干,一般应采取下述措施:1、槽车押运员立即打开槽车上紧急切断阀油压开关,卸掉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槽车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2、同一时间,运行工也卸掉卸液台上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卸液台管道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
3、关毕压缩机,关闭工艺管线上气相阀门。
4、迅速报告公司领导,并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公司处理。
5、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方可进入事故现场。
四、灌装间起火的紧急处理法;1、立即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关闭进充装间液相总阀,关闭烃泵和贮罐各进出口阀门,用灭火器和消防水控制火势、进行扑救,对钢瓶进行降温或转2、无关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周围设立警戒线,严密监视火势情况,保护周围建筑和罐区安全,及时向消防部门、公司领导报警。
3、等到安全后,查明事故原因。
五、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破裂处理方法:1、停止一切操作,禁止机动车辆启动。
2、把角阀破裂的气瓶,拎到无人的空旷处。
3、准备灭火器材,设置外围警戒,周围禁止使用明火。
4、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迅速报告公司领导。
六、液化石油气钢瓶起火处理方法:1、因角阀漏气起火时,用湿布包住手去关闭角阀即可,无法关闭的,则用灭火器扑救,然后迅速将钢瓶拎至空旷处排放,周围50米范围严禁烟火;2、钢瓶破口并引起火灾的用灭火控制火势,消防水对钢瓶进行降温,并视火情,对周围建筑、设备等进行喷水保护,周围放警戒线,及时向消防部门和公司领导报警。
十一、紧急事故处理人员分工:(义务消防队员)队长:公司法人副队长:公司技术负责人、专(兼)消防员队员:灭火一班:充装班人员灭火二班:充装班人员灭火三班:运行班人员灭火四班:机电班人员灭火五班:警卫班人员灭火六班:后勤班人员注:每班第一名分别为灭火班班长,负责本班灭火事务。
队长:负责全面灭火工作的总指挥。
副队长:a、负责全面灭火扑救布置工作,并同消防大队联络,制定灭火扑救方案。
b、负责提供贮罐、管道、化学物品等有关扑救需要的资料和数据。
灭火第一班:负责使用1号消火栓的消防器材,协助消防队员扑救,听从总指挥的统一调配。
灭火第二班:负责使用2号消火栓的消防器材,协助消防队员扑救,听从总指挥的统一调配。
灭火第三班:负责使用3号消火栓的消防器材,协助消防队员扑救,听从总指挥的统一调配。
灭火第四班:负责消防水泵起动和站内用电,设立外围警戒线,根据现场指挥部指令驱散无关人员。
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充装站。
并到马路边等消防及相关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灭火第五班:负责报警,根据现场指挥部指令向相关职能部门上报或求救。
保持二部外部电话畅通。
灭火第六班:队员根据现场指挥部指令提供救援、救护物资。
帮助医护人员抢救伤员。
十二、紧急事故处理电话:公安:110;火警:119;医疗急救:120;区安监局:******;区燃气办:******;区质监局:******;区环保局;******;法人电话:***********;技术负责人电话:***********;十三、事故指挥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