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概论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建筑设计是指以建筑物为核心,通过设计思维和方法,创造出具有美学、功能和可持续性的建筑方案的过程。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定义、重要性和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设计的定义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过程,它融合了建筑学、结构工程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

通过建筑设计,人们可以创造出与自然和谐相处、满足人类需求的建筑物。

建筑设计的过程包括项目调研、概念设计、方案设计、详细设计等阶段。

在此过程中,建筑师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建筑的功能需求、结构稳定性、建筑环境与气候状况、资源利用效率等,以确保最终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建筑设计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舒适性和实用性,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其次,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

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建筑设计也承载着文化和历史传承的意义。

优秀的建筑设计能够传承和展示当地的历史文化,成为城市的地标和人们心目中的代表。

三、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 功能性原则:建筑设计应符合使用功能的需求,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在功能性设计中,建筑师需要考虑空间布局合理性、通风采光等因素,为使用者创造一个高效且舒适的环境。

2. 美学原则:建筑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建筑师需要在设计中考虑比例、色彩、形式等要素,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具有审美意义的建筑物。

3. 结构性原则:建筑设计应具备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师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和结构主体的合理布局,以确保建筑物在自然灾害等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

4. 可持续性原则:建筑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建筑师需要通过选用节能材料、设计高效的能源利用系统等手段,减少建筑物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设计概论(全)

建筑设计概论(全)

§1-1-1 建筑物的定义
• 建筑物又称建筑,是由砖石、木材、水 泥、钢铁、玻璃构筑而成,具有可供人 们活动的内部物质实体。
• “建筑是在阳光下巧妙正确而优美地把 体块组合到一起的动人戏剧”(勒·柯 布西埃 1923《走向新建筑》)
§1-1-2 建筑物与构筑物
• 建筑物一般指供人们直接进行生产、生 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例如,工 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 筑等。
• 建筑师不仅是建筑作品的主导者,更是 各种观念与意见的协调者。
• 建筑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建筑专业知识, 更要具备广泛的一般知识。
§1-3-2 匠人型与大师型
• 匠人型建筑师是占绝大多数的,做这种建筑师 要熟记各种规范,掌握各种构造施工技术,记 住很多实例,在满足规范、技术可行、心情不 错的时候拿脑中的各种实例进行一番组合,从 而做出一幢平凡普通、不影响市容的建筑出来, 这种建筑师绝对是建筑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 这类建筑师在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也许会冒出几 个大师,不过这种大师是建筑师大师,不是大 师建筑师。
§2-1-1 点
• 一个点标出了空间中的一个位置。从概 念上讲,它没有长、宽或深,因而它是 静态的、集中性的,而且是无方向的。
• 尽管从理论上讲一个点没有形状或体形, 当把它放在视野中时,便形成它的存在 感。
埃及吉萨金字塔群
吉萨高地的三大金 字塔与猎户星座的三颗 明星之间,其对应关系 精确到了令人难于相信 的地步,它们不仅在位 置上环环相扣,而且还 以金字塔的大小,表现 了三颗星的不同光度。
§1-2-2 建筑学的内容
• 建筑学的广义内容是建筑艺术和建筑技 术两个方面;建筑学的狭义内容是建筑 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
• 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 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 大不相同。在某个建筑物中可能某些因 素很强而其余因素很弱,但在其它建筑 物中情况则可能迥异。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各种建筑提供了能承受荷载、作用力和变形并能发挥建筑功能的建筑部件。

从建筑构造看,建筑只要有了具有具体功能的建筑部件(建筑基础部件、主体部件、设备部件和装饰部件),就能完成建筑的功能(即建筑的使用功能、物理功能和艺术功能)。

但如果没有承重结构的支承作用使各个建筑部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整体,建筑的功能也就无法实现。

承重结构也称建筑结构,可以把建筑结构理解为建筑承受外部作用时的传力体系。

或者严格地说,建筑结构的作用就是保证建筑在使用期限内,把作用于建筑的各种荷载和作用可靠地承担起来,在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耐久的同时,将所有的作用可靠地传递到建筑地基中去。

为了保证建造的建筑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同时又经济可靠,必须对建筑进行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研究各种施加于建筑的作用产生的作用效应S;另一方面研究结构和构件抵抗这些作用效应的能力R。

前者是结构力学的研究范畴,后者是材料力学的研究范畴,研究如何即经济又可靠的满足或实现建筑功能,则是建筑设计的研究范畴。

建筑设计可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详图设计三阶段。

建筑的使用功能、物理功能和艺术功能称为设计三要素。

建筑工程师关心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艺术功能的问题,即建筑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结构工程师关心建筑的物理功能问题,即建筑的经济可靠性。

建筑物理功能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可靠、施工可行、总价节省等。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是指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正常维护条件下,在设计基准期内完成预期的建筑功能的能力。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含了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概念。

安全性是指结构或构件在设计基准期内承担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施加于结构的各种作用的能力;适用性是指结构或构件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能力;耐久性是指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在设计基准期内结构或构件的材料不出现性质变化或外界侵蚀发生损坏的能力。

建筑及建筑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加于它的外部作用及环境作用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建筑结构的作用效应S和抗力效应R也不断变化,它们都是随机变量。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
房屋建筑学 教学课件
第1篇 概论
第1篇 概论
第1章 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房屋建筑学是适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员了解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思路和过程、建筑 物的构成和细部构造以及它们与其它相关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密切联系的 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作为一门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功能、建筑艺术、环境规划、工 程技术、工程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之间又因共存于一个系统中 而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整 体技术力量,特别是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作为该系统中的各个层面都会不断 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 中,应当带有系统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
第1பைடு நூலகம் 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1 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设计的内容
对建筑空间的研究 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建筑空间——供人使用的场所,它们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 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往往还反映了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建筑物实体——同时具有利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其利用价值是指对空间 的界定作用以及许多其他方面的物质需求,例如防水、隔热、保温等 ; 而其观赏价值则是指对建筑形态的构成作用
上海广播电视国际新闻交流中心建于繁华的南京路上。其内部使用功能及技术要求复杂, 但在空间布局、结构布置、体型处理、技术统合等方面取得良好的综合效果
第1章 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2 建筑物的分类及主要构成部分
●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 筑、农业建筑等等不同的类别
基础:是建筑物的垂直承重构件与支承建筑物的地基直接接触的部分。其状 况既与其上部的建筑的状况有关,也与其下部的地基状况有关

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论PPT课件
3.水电等设备管线资料。基地地下的给水、排水、电缆等管线布置, 以及基地上的架空线等供电线路情况;
4.设计项目的有关定额指标。国家或所在省市地区有关设计项目的 定额指标,例如住宅的每户面积或每人面积定额,学校教室的面积定额, 以及建筑用地、用材等指标。
-
8
第二节 建筑设计程序
(三)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设计前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7
第二节 建筑设计程序
(二)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通常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主要是从使用要求、建设规模、造
价和建设进度方面考虑的,房屋的设计和建造,还需要收集下列有关原始 数据和设计资料;
1.气象资料。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以 及冻土深度等;
2.地形、地质、水文资料。基地地形及标高,土壤种类及承载力, 地下水位以及地震烈度等;
房屋建筑学
-
1
第一章 建筑设计概论
本章提要和学习目标
第一节
建筑设计内容
第二节
建筑设计程序
第三节
建筑设计依据
本章小结
-
2
本章提要和学习目标
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依据。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加深理解建筑设计的各项依据,
为后续建筑设计具体内2建筑材料供应和结构施工等技术条件。 3基地踏勘。 4当地建筑传统经验和生活习惯。
-
9
第二节 建筑设计程序
二、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第一阶段,它的主要任务是提出设计方 案。一般不少于两个,以供建设单位选择,选定的方案经进一步的修 改完善,综合成较理想的方案,送有关部门审批。批准的方案便是下 一阶段设计、施工准备、材料设备定货以及基建拨款等的依据文件。

房屋建筑学第01章 建筑设计概论

房屋建筑学第01章 建筑设计概论

• 于建筑物上施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 征,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一项装饰艺术。它原是 施之于梁、柱、门、窗等木构件之上用以防腐、 防蠹的油漆,后来逐渐发展演化而为彩画。古代 在建筑物上施用彩画,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庶民 房舍不准绘彩画,就是在紫禁城内,不同性质的 建筑物绘制彩画也有严格的区分。其中和玺彩画 属最高的一级,内容以龙为主题,施用于外朝、 内廷的主要殿堂,格调华贵。旋子彩画是图案化 彩画,画面布局素雅灵活,富于变化,常用于次 要宫殿及配殿、门庑等建筑上。再一种是苏式彩 画,以山水、人物、草虫、花卉为内容,多用于 园苑中的亭台楼阁之上。
• 木构架的优点是: • 第一、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 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 用。 • 第二、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以因地区寒 暖之不同,随宜处理房屋的高度、墙壁的厚薄、 选取何种材料,以及确定门窗的位置和大小。 • 第三、由于木材的特有性质与构造节点有伸缩余 地,即使墙倒而屋不塌,有利于减少地震损害。 • 第四、便于就地取材和加工制做。古代黄河中游 森林茂密,木材较之砖石便于加工制做。
(三)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 组合与布局
•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 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 莫不如此。 • 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 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 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 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 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 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圣 索 菲 亚 大 教 堂
• 严谨地说“拜占庭式”主要指拜占庭风格的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 其主要特点为鲜明突出的大圆 顶 属于欧式建筑。 •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 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 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 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的一种建筑文化。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一)设计的意义设计(design)其意为构想、计划,是为了一定的目地和用途,同时把线条、形体、明暗、色彩、质感等视觉要素组织化,使之具有美的形态。

它的范围包括很广,如绘画、视觉表达、建筑、景观等等,其内容与定义经常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思想潮流的演变而改变。

在文艺复兴时期,design意为画家、雕刻家的草稿和构想,用记号表现计划估量的造型。

并将其归为绘画的四要素之一(描绘design、色彩color、构图composition、创意invention)。

广义的design则指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

巴尔底鲁奇将其定义为:以线条的手段来具体说明那些早已存在人心中的所有构思,后经想象力使其形成,并可籍着熟练的技巧使其呈现;同时它也左右了布局、线条、以及明暗层次的构成;籍着它来研究色彩或运用气团起方式来实现心中的构想。

现代的设计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用法,是指计划达成具有实用价值或观赏价值的人为事物。

如20世纪初期倡行的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其理论主张“合宜的设计完全取决于实用和经济的原则”,也即是“机能决定形式”(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原则。

后来较温和的修正观点则认为机能要求限制了外观的可能性,它只能当作一种参考,但不能让它来决定最合宜的外观。

狭义的设计,则特别是指对外观的要求,在实用、经济、的原则下做各种变化,用吸引人的外观来感染人。

20世纪初,design所涵盖的内容与意义更加广泛而复杂,moholy nagy(那基)就主张“设计不应只是表面的装饰而已,而是指具有某种用途、目的,并且统合了社会性、经济性、技术性、艺术性、心里性及生理性等诸要素,且在生产的轨道上,计划或设计可能产生的作品”。

这是一个客观而适用于时代的诠释。

就设计而言,当建筑师规划一幢房屋时,必定先有草图及其实施的步骤安排,即在创作之前,预先有一草图,那就是设计。

否则只可列为“创作”。

建筑设计概论

建筑设计概论

空 间 篇

建筑物所包容的“空间”(Space),就是指由所围合或构成的“空心”的体量。
共 建
通常,我们将建筑空间分为两种类型:内部空间,全部由建筑物本身所包容;外部空间,即城市空
筑 设
间,由建筑物和它周围的东西所构成——它们可以是桥梁、方尖碑、喷泉、凯旋门、树群,以及建筑物
计 的立面,等等。
原 理
出现的情况并不多。由此可见,人与空间的关系并不是很简单的,人的活动是广泛的,且有很强的适
应性。
• 例如:两个人同时在等候公共汽车,两个人会按次序排队,但相互会离开一段距离,而不是人体功效学所 说的按尺寸排列,这种距离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使用空间的模式。如果两人关系密切的话,两 人间距离就会很近,相反则较远。但等车的人很多时,即使两人不相识仍会按照人体功效学距离去排 队,以确保自己的位置。这个例子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会怎样使用空间,而不是容纳这两个人需要多大 的空间。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多种知识的参与 一、人体功效学的应用 二、心理学的应用 • 1.私密性 • 2.心理负荷 • 3.年龄差异 • 三、生物学观点 • 四、社会学的应用

传统的空间使用理论,是以人的尺度和满足这种尺度的空间尺度关系来处理空间的,即人体功效学
观点。如,人的宽度是60cm,三股人流的楼梯宽度可设计为180cm。但实际情况是,三股人流同时并排
建筑初步课程介绍
1、教学目的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 4、成绩考核办法




设 计
建筑物所包容的“空间”(Space),就是指由所围合或构成的“空心”的体量。

通常,我们将建筑空间分为两种类型:内部空间,全部由建筑物本身所包容;外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交通联系空间的设计要求 1、高度、宽度、形状适宜 2、流线简单明确不迂回曲折, 并对人流活动起导 向作用 3、具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并重视安全防火

二、交通联系空间的分类
过道、过厅(交通性)、通廊 楼梯、电梯、扶梯 门厅、过厅、出入口、中庭
1、水平交通空间 2、垂直交通空间 3、交通枢纽
第三节 水平交通联系空间设计
6、交通通讯建筑 汽车客运站、加 油站、火车站、河海 航运站、航空站、邮 政、电话、电报、微 波通讯、广播站、电 视台等
7商业服务建筑
8、纪念性建筑 烈士、名人、伟人、纪念馆、塔、墓、碑等。
9、其它 宗教建筑、园林建筑、旅游观光建筑、微缩景观等。
日本光的教堂
三、公共建筑的特点
1、使用上的公共性、开放性 2、功能上的多样性 3、人流交通的大量性

2、长度的设计依据:
A B C D 建筑的使用性质 防火规范要求 耐火等级 视觉艺术
主要是控制最远房间的门中线到安 全出口的距离要在安全疏散的限度之内。

防火规范的要求:
房间名称 耐火等级 1、2级 房间门至外部出入口或封闭楼梯间 的距离(M)
位于两个外部出 位于袋形走道两 入口或楼梯间之 侧或尽端的房间 间的房间(M) (M) 25 20 托儿所、幼儿园 医院疗养院 学校 35 35 20 22
1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一、组成
(以教学楼为例)
辽宁某小学

一、组成
(以教学楼为例)
1、主要使用空间
2、辅助空间 3、交通联系空间
教室、实验室、办公室
卫生间、休息室、贮藏室 走道、门厅、过厅、电梯 楼梯、坡道
2 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设计

一个良好的设计有赖于交通空间的明确连贯, 使各使用空间建立起密切有机的联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按使用性质分类 2、附属性:

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作其他功能的过道、 过厅或通廊。
例如:医院门诊部的宽形过道可兼做候诊;学 校的过道或过厅可兼做课间休息的活动场所。
二、按使用性质分类 3、综合性:

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与厅堂。
例如:某些展览馆、陈列厅等建筑的过道要满足观众 边走边看的要求。又如园林建筑中的廊子,应满足漫步 休息与观赏景色的要求。
其它民用建筑
40
22
1.
2.
3.
4.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入口或 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可按表增加5M。 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疏散距离 可按本表增加5% 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 若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中减少5M, 如房间位于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减 少2M 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入口设置 在距离楼梯不超过15M处。

平面 设计
剖面 设计

4、建筑结构的复杂性 5、建筑风格的时代性
立面 设计

四、公共建筑设计涉及的因素
1、总体规划布局 2、功能关系分析 3、建筑空间组合 4、结构形式选择 5、技术经济问题

五、学习方法

1、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学习着重了解公共建筑设计中 共性的问题,力求运用一般性原则,阐 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与规律性的问 题,从而了解设计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使同学获得指导实践,达到举一反三的 效果。
一、水平交通联系空间的布置要求 1、与整体联系密切 2、布局直截了当,防止曲折多变。 3、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二、按使用性质分类

1、交通性:
基本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设置的过道、过厅、通廊。
例如:旅馆、办公建筑中的走道、电影院中的等安全 通道等,供人流疏散用,一般不设置其他功能,防止人 流停止造成的阻塞

建筑按用途分类

居住建筑:供家庭使用的建筑如住宅、公 寓等。 公共建筑:提供人们各种公共活动、工作 学习使用的建筑。 工业建筑:


二、公共建筑的分类
1、行政办公建筑 2、教育科研建筑 3、医疗、卫生建筑 4、体育建筑 5、文化娱乐建筑 6、交通通讯建筑 7、商业建筑 8、纪念性建筑 9、其它
南京图书馆
古根汉姆博物馆


三、设计要求 1、宽度的设计依据:
A B C D 建筑的使用性质 防火规范要求 建筑空间感受 人流性质 单纯人流 兼有携带物品的人流 人流中混有运送物品的车流



三、设计要求 1、宽度的设计依据:
常用数据 : 单股人流——550MM 双股人流——1100MM 三股人流——1650MM 建筑类型 一般公建 旅馆、办公建筑 学校建筑 医院门诊部 专用通行过道宽度 1500MM 1500—2000MM 2000—3000MM 3000—4000MM
2、课程安排 性 质:考查课 学 时:15周/2学时 授课安排:课堂讲13周 课堂测验—1周 作业—2周 机动—1周

第一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 与空间组合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1 公共建筑的交通联系空间设计 2 水平交通联系空间设计 3 垂直交通联系空间设计 4 空间组合中的交通枢纽 第二节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第三节 公共建筑的人流聚集与疏散

3、过道的通风和采光:
过道宜采用直接的通风和采光,位于建筑内部中 间的过道采光可通过以下方式改善: A 走道尽端开窗 B 利用门厅、过厅、或楼梯的光线采光 C 利用走道两侧的开敞空间、门窗上亮采光


4、减少过道的面积和长度: 减少过道的面积和长度可以使空间组合 紧凑,并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1、行政办公建筑 包括各级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办公建筑、写字楼。
2、教育科研建筑 大、中、小学校,托幼建筑、科研所,实验楼。
3、医疗、卫生建筑 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诊所、保健所、 疗养院等。
4、体育建筑 各项体育场、体育馆、及单项馆。
5、文化娱乐建筑 图书馆、文化馆、陈列馆、音乐厅、影剧院、舞厅、 游艺厅、游乐场等。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第一节 绪 论
主要内容
一、公共建筑的定义 二、公共建筑的分类 三、公共建筑的特点 四、公共建筑设计涉及的因素 五、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二、公共建筑的分类 三、公共建筑的特点

一、公共建筑的定义 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不可 缺少的场所和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 类型,是一项社会性、艺术性、技术型等 综合性较强的工作。

尽量缩小开间,加大进深 充分利用走廊尽端作为较大的房间 在走廊尽端安排辅助楼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