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乳源县扶贫开发问题研究
乳源扶贫再起航

乳源扶贫再起航作者:赖南坡来源:《源流》2013年第07期6月19日,省政府党组成员、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容根率省外事办、省农业厅、省红十字会等省直部门领导到乳源县调研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
韶关市委副书记、市长艾学峰,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张志才,县委书记吴春腾等领导以及有关部门、乡镇、企业等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这次调研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对口帮扶单位对乳源县新一轮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标志着新一轮扶贫工作全面铺开,全县干部群众将信心百倍,扬起扶贫攻坚的战旗奋勇拼搏。
当日上午,李容根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顶着烈日来到乳源县游溪镇八一瑶族新村、一六镇东粉村、东坪镇斜岭村、乳城镇“两不具备”迁移安置新村等地,了解上一轮扶贫“双到”工作情况,调研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
李容根每到一处都进村入户,与村民嘘寒问暖,了解村民经过上一轮扶贫后生活、收入的变化。
“让你们从山里搬入新村好不好?”在八一瑶族新村,李容根与瑶胞赵志财拉起了家常。
赵志财以前住在深山里,到山下办事至少要走五个小时的山路,十分不便。
2009年在省市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建起了新村,赵志财一家与该村村民一起搬进新村,视野开阔了,生活变好了,赵志财给李容根一个肯定的回答:好。
“大家都说好,那就是真的好。
”李容根高兴地说;在东粉高元村张帮会家里交谈时,李容根对村民说:“要好好研究、统一思想,重新规划,做好改旧建新、重建家园的工作”。
当日下午,李容根一行召开调研座谈会。
会上,李容根充分肯定了乳源县上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的成效。
他认为经过上一轮扶贫“双到”,贫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他们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深受启发和鼓舞。
李容根表示,三年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社会各界齐心协调,形成了合力,共同支持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许多成绩和经验值得我们总结。
今年是我省开展扶贫“双到”工作的第四个年头,要切实做好扶贫济困日的捐赠活动。
山区扶贫开发是确保贫困地区人口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

山区扶贫开发是确保贫困地区人口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是山区,因此应加强对山区经济的研究。
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原因,在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集中的程度最高,而这一现状在民族地区尤为显著。
南岭山区有广义地域和狭义地域之分,狭义地域包括粤、桂、湘、赣等省份一些地区,广义的地域还包括南岭山向西延伸的两广丘陵和云贵高原分界处。
现在比较多提到的是三省(区)即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广东省所处的南岭山区共十个县市。
具体包含湖南省的江华县、江永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富川县、恭城县、贺县、钟山县,广东省的连山县、连南县、连州市、乳源县等县市,这也是本论文所研究的南岭山区的地域范围。
在三省区十县(区)中湖南的江华县和广西富川县被国家扶贫办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
广东连山、连南是广东扶贫开发重点县,广东乳源是全国扶贫县。
因此,加强南岭山区扶贫开发工作是确保贫困地区人口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
乳源扶贫的启示

作者: 熊水龙
出版物刊名: 同舟共进
页码: 20-22页
主题词: 石灰岩地区 乳源 扶贫 贫困问题 蓄水池 公路 记者 贫困地区 国家级贫困县 实践证明
摘要: 乳源地处粤北,属国家级贫困县。
踏入乳源,那翠绿的山峰,清澈的河流,清新的空气会使你神清气爽,耳目一新。
然而,与优美环境相伴随的贫困仍然存在。
上级政府对乳源的帮扶及乳源人民自己同贫困作斗争已持续多年。
这么多年过去了,扶贫脱困的效果怎样?有哪些好的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就这些问题对乳源进行了采访,希望能找到一些答案。
"两大会战"初见成效"两大会战"是广东为解决贫困问题而发起的,其主要内容是农村通公路、通电、通邮和确保人均半亩"保命田"。
具体到乳源,则。
更新观念 打造绿色乳源:乳源县委书记刘洪盛谈特色农业

更新观念打造绿色乳源:乳源县委书记刘洪盛谈特色农业志勇
【期刊名称】《现代乡镇》
【年(卷),期】2003(000)008
【摘要】文学家陶渊明为人们描绘出人间仙境桃花源。
比起桃花源,乳源的自然景致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美丽却依然摆脱不了贫穷,乳源依然是广东省重点扶贫县之一。
1999年,作为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的刘洪盛出任乳源县委副书记,走马上任之后,他便一头扎进乡村,历时三个多月,走访了数百名干部群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乳源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为什么仍然甩不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刘洪盛与县委一班人,多次讨论,多次研究。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转变观念,结合乳源县的实际情况,适时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思路与措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志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相关文献】
1.打造瑶族生态牌以加快发展乳源县现代农业 [J], 周利长;马甫团
2.打造和谐企业文化振兴少数民族经济——乳源瑶族自治县东阳光化成箔有限公司
成长之路 [J], 小荷
3.绿色经济助推乳源快速发展 [J],
4.乳源县大布镇绿色荷兰豆出口现状及对策 [J], 周利长
5.绿色兴旺茶叶产业,助推乳源乡村振兴 [J], 曹藩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布镇社会经济发展调查

大布镇社会经济发展调查1999年12月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位于乳源县西南面,距县城68公里,是全县七个石灰岩贫困乡镇之一。
全镇辖七个村委会,108个村民小组,镇内地域广阔,总面积17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13895亩,其中水田面积9500亩,旱地4395亩,全镇1857户,11784人,劳动力5493人,九九年农村人均收入2789元,粮食总产4320吨,人均产量367公斤。
一.全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该镇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发挥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大搞农业综合开发,振兴农村经济,加快了老区建设步伐。
{一}.加强领导,促进第一产业发展。
镇委镇政府领导分线挂点,镇村干部分片包干,层层制定工作岗位责任制,认真宣传贯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各项工作。
据九九年年报统计,第一产业收入2396万元,比九五年增加1100万元,增长84.8%,出售农产品1988万元。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绝大多数己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农户的生活己逐步向小康迈进。
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思想严重,部分群众甚至出现小富即满,不思进取的倾向,农村增收的幅度不大,质量不高,一些地方生活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出现极小部分的返贫现象。
镇委镇政府意识到加快农村脱贫奔康的形势严峻。
90年代初,通过深入调查,并请专家教授进行科学论证,认为该镇地处海拔600多米,昼夜温差较大,气候独特,旱地.坡地.山岭.劳动力等都较充足,除发展常规农业项目之外,还比较适应种植反季节蔬菜,白肋烟,笋竹,造林,种果,种菜等。
1,狠抓反季节蔬菜发展。
大布种植反季节蔬菜荷兰豆等曾经历过一个艰难的历程,90年代初,由于当地农民的商品意识较淡薄,大部分农民都不接受,通过当地党委政府的宣传发动,在部分农户中先试种,最后获得成功。
乳源县农业发展现状

乳源县农业发展现状乳源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山区,地理条件优越,气候适宜,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地方。
近年来,乳源县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的农业发展成果。
首先,乳源县坚持发展现代农业。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乳源县率先在全县推广水稻机插播种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
乳源县还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果树种植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农村淘宝等方式推广销售,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乳源县积极开展农村旅游业。
乳源县山水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非常适宜发展农村旅游。
乳源县充分挖掘当地的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农庄观光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乳源县还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旅游、农业体验游等形式,展示了农业发展的成果,推动了农产品的销售,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再次,乳源县加大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
乳源县依托当地农产品优势,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加工农产品,例如绿色蔬菜罐头、果脯、蜂蜜等,大大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乳源县通过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推动农户组织起来,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提高了乳源农产品的竞争力。
最后,乳源县注重农业生态环保。
县委、县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
乳源县通过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的环境安全。
乳源县还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农田水系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综上所述,乳源县在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旅游业、加大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以及注重农业生态环保等措施,乳源县的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乡村振兴战略正在逐步实现。
全域旅游理念下乳源瑶族自治县旅游扶贫模式构建

全域旅游理念下乳源瑶族自治县旅游扶贫模式构建作者:陈瑶来源:《科技视界》2018年第33期【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导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全域旅游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
基于全域旅游理念阐述乳源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的实际状况,并从深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政府统筹规划、多措并举促旅游创新发展等方面分析乳源旅游扶贫模式的构建,以期为全域旅游理念下旅游扶贫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全域旅游;乳源;旅游扶贫;模式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3-0074-003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8.33.033【Abstract】The Decision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to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is an outlin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to guide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 and all-for-one tourism is a powerful weapon to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Based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Yao Autonomous County of Ruyu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poor tourism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epening the concept of all-for-one tourism development,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government, and innovating tourism development through multiple measures,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pro-poor tourism development under the concept of all-for-one tourism.【Key words】All-for-one Tourism; Ruyuan; Pro-poor Tourism; Model0 引言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中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强调新形势下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变革旅游发展模式,创新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发展阶段演进,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广东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路径探讨

l 农 村 2l年第3 南方 o2 期
・
57 ・
扶 贫 工作
盲 占4 0 % 小学 占4 . 0 ,两者 合 计 为 4 . 8 _ 。 .8 , 02% 4 2 %3 ]
1 9 年 提 高 了0 1 个 百 分 点 ;机 收 面 积 占播 种 面 积 96 .0
三 、广东农 村扶贫 开发工作 的路径 选择 及 政策建议
( )创 新 扶 贫 开 发 领 导 体 制 ,转 变 各 级 政 府 一 职 能
着 纯 正 “ 州 普 通 话 ” ,初 中 没 毕 业 就 辍 学 已 经 成 雷
为 一 种惯 性 。广 东 省 贫 困人 口中文 盲 率 高达 4 . % 85, 他 们连 字 都 不认 识 ,更 别提 掌 握技 术技 能 了 ]。
二 、广东 农村扶贫 开发工作 的现 状及存在 此 ,整 体扶 贫 效果 不佳 。
IJ 凸越
2财政扶贫资金数量太少,占财政支出比例过低 .
从 1 8 年 起 ,省 经 济 总 量 稳 居 全 国第 一 。但 近 95
几 年 来 ,广 东 省 每 年 用 于 贫 困村 贫 困户 的 扶 贫 资 金
的 比重为 8 0 % 1 1 9 年提 高 了7 6 个 百分 点 。 .9, : 96  ̄ .8
广 东 省 雷 州 市 东 里 镇 东 塘 村 多 年 来 出 去 打 工 多 少
人 , 回 来 就 有 多 少 人 , 因 为 他 们 离 开 家 乡 ,说 话 没 有 人 能 听 懂 , 被 称 为 会 说 话 的哑 巴 。在 2 0 年 前 , 07 村 里 不 少 适 龄 儿 童 因 交 不 起 学 费 连 听 “雷 州 普 通 话 ”都 是奢 望 。尽 管 “ 升 初 ”入 学率 达 到 1 0 小 0 %, 但 由于 入 学 晚 , 1 g 才 上 初 中的 比 比 皆是 ,他 们 操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源县是广东省的贫困县之一,地处粤北山区,研究乳源县的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讲,研究乳源县的扶贫开发问题,总结其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开发经验和教训,特别是近年来广东省的扶贫“双到”工作,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广东省的扶贫“双到”本身就是典型的精准扶贫,所以,研究乳源县的扶贫开发问题,可以为我国的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进而从理论上丰富我国的精准扶贫。
从实践上讲,其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实践中,一方面有助于乳源县政府扶贫政策的制定,研究成果能够吸收到政府政策中;另一方面,也可为广东省更好地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提供参考。
一、乳源县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问题和成因(一)广东乳源县扶贫开发工作现状乳源县全称乳源瑶族自治县,是广东省三个民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广东省2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该县辖9个镇、115个村(居)委会、1082个自然村,总面积2299平方公里,在籍人口21.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5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67.2%。
从1986年起,乳源县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负责扶贫开发资金和政策的落实,至今累计投入7.77亿元资金,实施的帮扶项目多达1931个,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多达5176万元的最低生活保障、1027万元的五保救济金、471万元的医疗求助金,帮助33个“两不具备”安置点、117个村2812户10916人完成了搬迁工作,使贫困村人均收入增长到了9300元,31个重点帮扶贫困村集体平均收入达到了8.9万元,累计减少4.5万贫困人口,尤其是近年开展的“双到”扶贫,使得扶贫工作更加深入,取得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在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乳源县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乳源县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扶贫工作推进,容易造成一夜返贫。
1.扶贫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精准实施困难重广东省乳源县扶贫开发问题研究何飞翔(广东省韶关市 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广东 韶关 512000)摘 要:通过对广东省乳源县农村贫困现状与问题的调查,发现该县贫困具有先天不足,人均耕地少、农产品品种单一,经济收益少、劳动力转移难以推进,收入提高困难、资金储备少,难以应付较大资金的支出、抵御风险能力差,容易一夜返贫等五个特征。
在扶贫开发上存在农业综合开发有待进一步深入、人力资本未得到有效开发、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低三个主要问题,因此应该明确重点人群,提高扶贫对象的精准度;找准产业和资源优势,增强精准扶贫造血能力;健全工作机制,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确保扶贫力度不减。
关键词:乳源县;扶贫开发;精准扶贫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6)06-0049-04收稿日期:2016-10-13作者简介:何飞翔,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贫困问题。
重。
主要表现为扶贫资金总量供给仍不能满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一方面,财政扶贫资金(含以工代赈)大幅度增加存在困难,以2014年为例,乳源县争取到了扶贫开发项目83个、资金4800万元,平均每个项目分配资金不到60万元,当年该县仅省级贫困村就有68个,再加上因为各种因素未进入省级贫困村的60余个贫困村,每年村平均分配到的扶贫资金不到40万元。
另一方面,由财政所提供的扶贫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而以贫困人口增收为目的的扶贫资金主要源于扶贫贷款,但是现行的信贷机制难以为贫困农户的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支持,贫困户增收来源不足。
2.产业发展难度大,精准到户难。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难以落实到位。
受基础设施落后、商品经济发育程度低的双重制约,乳源县的贫困村普遍存在特色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现象,没有给群众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
二是农民科技培训和扶贫队伍建设精准度不高。
2012年以来,乳源县用于农民科技培训和扶贫队伍建设的资金仅为200万元,在三类扶贫资金总量当中仅占0.8%。
3.机制体制不健全,扶贫效果难以保证。
主要表现:一是项目后续管理薄弱,资金和项目精准度不高。
在乳源县,重点乡镇和贫困村并没有建立已建成项目的管护制度,重项目争取、轻项目管护的现象普遍存在。
据调查,由于没有落实有效的管护措施,在必背镇、柳坑镇、一六镇等二、三年前刚建好的道路又变得坎坷不平无法通车了,人畜饮水工程也出现了枯竭、污染、跑漏等现象,一些科技扶贫项目也因缺少后续制度安排停止了实施。
二是扶贫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从近年来乳源县扶贫“双到”工作的实际情况看,仍存在扶贫政策和项目流向非贫困人口的现象,与之相对应的是,部分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却难以得到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支持。
三是扶贫系统建设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开展扶贫“双到”工作以来,乳源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虽有成效,但并未见轻松,扶贫系统建设步伐缓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出现了弱化的趋势。
例如:扶贫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乳源县扶贫办专职工作人员只有7名,人手明显不足;用于扶贫工作的车辆已经严重老化,不少都已经进入了报废期;扶贫开发工作必要的活动经费难以得到保障,实际用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活动经费远未达到要求的3%,以至于扶贫干部下乡调研、指导、检查、验收等给汽车加油的经费都需要掏自己的腰包。
(三)乳源县扶贫工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乳源县扶贫开发工作当中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1.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精准脱贫困难。
广东省乳源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属于典型的山区县,林地分布广,耕地数量少。
即使是以“九山”来形容的丰富的山林资源,也多被国家划为生态公益林,受全面封山育林政策的保护,不允许农民上山砍伐,于是那“半分薄田”就成了农民唯一的生产用地。
以东坪镇汤盆村为例,该村有林地4万亩,而耕地却只有600亩,人均耕地不足0.3亩。
乳源县的自然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也是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困难的重要因素。
2.物质资本不丰富,后天失调。
近年以来,国家和广东省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但是由贫困地区分布广、贫困人口多,“僧多粥少”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乳源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历史欠账太多,任务繁重,数百万的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的整村推进当中显得微不足道。
与此同时,信贷扶贫资金难以落实,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往往会遇到层层门槛,即使通过了各种审批、考察,农户实际的资本利用时间仅为7-8个月,于是出现了经营项目尚未收益就要还贷款的情况。
3.人力资本条件差,脱贫基础薄弱。
通过走访贫困户做典型调查了解到,该县农民当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占到了34.49%,初中文化水平占到了49.46%,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1.64%,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占1.05%。
许多青壮年劳动力都是勉强混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
由于贫困户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创业、创收都容易固步自封、裹足不前,再加上劳动的科技含量极低,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较为困难。
二、广东乳源县扶贫开发问题的对策对于乳源县来说,要进一步扩大精准扶贫的成果,就必须做到明确重点人群,提高扶贫对象的精准度;找准产业和资源优势,增强精准扶贫造血能力;健全工作机制,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坚持引管并重,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与管理。
(一)明确重点人群,提高扶贫对象的精准度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基础。
针对乳源县的具体情况,实施精准扶贫应该以低于国家和省定贫困标准的困难户作为重点扶持人群,突出关注深山瑶胞、贫困儿童、失地农民和残疾人,并建立配套的帮扶对象识别认定机制。
1.逐户调查,摸清贫户底细。
由县扶贫办牵头,各乡镇政府、党委负责,有关企事业单位参与,通过挨户走访、逐个见面的方式与贫困户进行座谈交流,初步掌握每家每户瑶族同胞的家庭基本情况、收支构成和发展意愿,弄清贫困家庭的真实底子。
2.民主评议,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走访调查的结果,综合考虑初步纳入扶贫开发对象范围的农户的住房、教育、健康、务工等情况,由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共同进行比选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张榜公示,合理地将收入低有劳动能力的农户确定为贫困户,将收入低且无劳动能力的农户纳入到低保户的范围内,严格保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对于纳入贫困户的农户要实施动态管理,定期调整帮扶,做到帮扶有进有退,防止帮扶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确保帮扶效率。
3.重点实施深山贫困户整体搬迁工作。
有条不紊地推进整体易地搬迁工作,在省道沿线附近重点打造民族特色居住区,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并加大搬迁补助力度,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使少数民族同胞走出深山,走进安居乐业的新家园。
针对少数民族同胞受教育水平低、下山缺乏谋生手段的问题,政府设立专项转移支付经费用来进行教育培训工作。
(二)找准产业和资源优势,增强精准扶贫造血能力认真分析乳源县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充分发挥水电、旅游、特色农业的产业优势,坚持产业驱动,突出瑶乡特色,不断增强扶贫开发的“造血”功能,形成水电工业与外向型工业“两翼齐飞”的经济格局,让产业扶贫开发萌生持续的内生动力。
1.发展绿色农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脱贫。
充分利用好绿鲜冠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瑶乡茶业开发公司等县内企业,政府、企业、农技部门共同参与的帮扶机制,在贫困村发展蔬菜、笋竹、金银花、生猪、西瓜等产业项目,建立覆盖全县农村贫困户的产业网络,形成企业、合作组织、金融机构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在生产过程中,由政府担保,为红色信贷、小额贷款贴息,解决贫困户融资难的问题;农业技术部门积极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其先进技术运用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企业与贫困户签订保护收购价,确保贫困户的最低收益,带领贫困村和贫困户兴产业、创家业、闯销路、增收入。
2.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乳源县既有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乳源大峡谷、天景山景区等自然景观,也有必背瑶寨景区、云门寺等特色人文景观丰富,旅游潜在优势得天独厚。
因此,该县可以借助这一优势资源,围绕“世界过山瑶之乡”品牌建设,强化整体规划,加大品牌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吸纳更多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参与运输、商贸、特色产品加工等现代服务业。
(三)健全工作机制,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在扶贫“双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形成扶贫措施与扶贫效果的相互衔接机制,切实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
1.建档立卡,精细化管理。
扶贫工作要做到“精准”就必须做到扶贫对象识别精准、帮扶政策制定精准、扶贫过程管理精准和扶贫效果考核精准。
在此过程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扶贫对象识别的精准,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申请、复核、公示、抽查和信息化管理措施,有效识别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档案库和信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