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韶关,了解韶关文化
韶关历史_??????

韶关历史韶关历史一、地理位置和概况韶关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位置。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4°44',东经113°36',总面积为18,661平方公里。
韶关地处南岭腹地,北连河源市,东邻惠州市,西界湖南省娄底、邵阳市,南接清远市、广州市。
韶关是广东省的重要地理节点,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南国岭南屏障,交游八县平”之称。
二、历史沿革⒈古代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韶关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周代时期,韶关属韶州,是楚国的分界点之一。
隋唐时期,韶州成为重要的军事边疆要塞。
宋代时期,韶州更名为韶关。
⒉近代历史:韶关在清代属广东省直辖,成为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20世纪初,韶关成为广东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孙中山先生在韶关发动“韶关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⒊现代历史:韶关是广东省的一座重要工业城市,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韶关也积极参与其中,加速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三、韶关的特色文化⒈岭南文化:韶关是典型的岭南山水名城,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氛围。
岭南文化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宗教信仰和饮食文化闻名于世。
韶关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寺庙和园林景区,如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南华寺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⒉韶关武术:韶关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尤以南派武术闻名。
南拳和南刀是韶关武术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韶关武术始终受到人们的热爱和推崇,成为韶关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⒊韶关民俗:韶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的特色民俗文化相互融合并得到传承。
韶关的众多民俗节庆和习俗活动,如粤北歌仔戏、女儿红舞等,富有各具特色的文化表演,彰显着韶关独特的风情。
附件:⒈韶关旅游地图⒉韶关历史人物简介⒊韶关文化活动日程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
⒉韶州:旧称,现为韶关市的前身。
韶关的风俗作文

韶关的风俗作文
韶关,别称“韶州”,是广东省北部的一个地级市。
韶关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有美丽的丹霞山、马坝人遗址、大觉寺等等,那里的民风民俗也很特别。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韶关的风俗吧!
韶关有一个风俗叫做“摆春”,是指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人们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食物摆上桌子,再把灯笼挂上,以示庆祝。
摆春这天,大人们要去市场买菜、买肉、买米。
小孩们则可以尽情地玩耍。
在过年时,吃完晚饭后,大人们会围坐在一起聊天、说笑。
小孩们则会互相追逐玩耍。
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汤圆、汤圆汤和各种糖果点心。
吃完汤圆后,大人们会给小孩们压岁钱,同时还会给小孩们准备一些小礼物作为新年礼物。
元宵节是韶关最热闹的一天了!
一大早起来的大人们就忙着在家里打扫卫生了。
而孩子们则跑出去玩了,有的玩捉迷藏、有的玩扔沙包……下午三点多钟左右,大人们都回到家里准备过节用的东西了。
而孩子们则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6点左右,一场盛大的烟火表演开始了!
—— 1 —1 —。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化之旅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化之旅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化之旅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是一个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一次独特而难忘的文化之旅。
一、历史沿革乳源瑶族自治县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瑶族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以自身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和舞蹈等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文化。
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历史深厚,通过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和博物馆,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地方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二、风景名胜乳源瑶族自治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山清水秀,气候宜人。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瑶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游览丹霞山,可以欣赏到奇特的丹霞地貌,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乳源瑶族谷更是一处绝佳的旅游胜地。
此外,还有神秘的瑶族古村落、壮丽的瑶寨建筑,都是游客不能错过的景点。
三、瑶族文化瑶族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
瑶族人民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节日,例如过节时的舞狮、鼓舞等活动。
游客可以通过观看瑶族民俗表演,品尝当地瑶族特色美食,亲身参与瑶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亲近瑶族文化,感受瑶族人民的热情和勤劳。
四、美食体验作为一个特色民族地区,乳源瑶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瑶族美食。
瑶族菜肴以新鲜、绿色、健康为特点,采用多种独特的烹饪技巧和调味方法,味道独特鲜美。
游客可以品尝到瑶族的传统菜肴,如草鱼包粽、煮鹂肠等,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还代表了瑶族人民的智慧和独特的饮食文化。
五、民族手工艺品瑶族人民以手工艺制作闻名,他们巧妙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的手工艺品。
从瑶族刺绣、银饰、彩陶等工艺品,到竹编、纸扇等日常用品,每一件作品都凝结了瑶族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手艺。
游客可以购买这些瑶族手工艺品作为纪念品,同时也支持当地的手工艺产业发展。
踏寻韶关古道的千年历史文化

踏寻韶关古道的千年历史文化【核心提示】韶关古道促进了古代岭南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也见证了近现代革命事业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往来于韶关古道的有军人、官员、文人、商人、僧人和普通民众,其中文人、官员和僧人的南来,给岭南地区传输了当时较为先进的中原文化,在古道沿线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存。
即使到了近现代,韶关仍然是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古道因此也见证了近现代革命事业的发展。
凿岭开路惠泽岂止一方农历九月的粤北,空气清爽,在当地社科学者的陪同和指引下,记者上山岭,行古道,实地感受了韶关古道深厚的历史文化底韵。
古道行首日,记者和当地社科学者乘汽车驶过省道再绕乡道,翻过好几座山头,才到达第一个目的地——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这里较好地保存着一段西京古道——梯云岭段,约三公里,步行大约需要两小时。
古道逶迤在山脉间的一片农田中,据学者考证,历史上多个朝代,岭南朝贡均由此进京。
套用现在的说法,西京古道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
行走约一个小时,只见路边淹没于草丛中的古公馆、古驿站和基石,却没有见到一个行人。
这时只见一个带拱券式门洞的石亭立于眼前,古道穿亭而过,原来这就是记载中的“梯云岭亭”。
亭中靠门处残留着几块石碑,其中“重建梯云岭碑”上记载着与这条古道有关的历代名人:“昔唐昌黎韩公,宦游岭南,道经此地,迨后地以人传。
名贤经过之区,并其地而俱馨。
至国朝康熙年间,有邑侯裘公……曾建祠于梯之巅。
”此碑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主要记载了重修梯云岭路段的历史。
“昌黎韩公”即韩愈,他被贬广东时,正值寒冷季节,秦岭云封雾锁,行马踌躇。
于是在见到侄孙韩湘时写下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这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流传久远,后人对蓝关究竟何处也有不同说法。
西京古道上也有一个叫蓝关亭的凉亭,位于大桥镇白牛坪天顶壳的山坳中间。
韶关介绍-韶关简介PPT(经典版)

黑皮鸡枞菌煲本地鸡
市面上的蘑菇种类有很多,大家经常吃到的也 就是香茹、金针菇之类的,黑皮鸡枞菌也是食 用蘑菇类的一种,因这种菌具有很高营养价值 和独特的名字而备受人喜爱。黑皮鸡枞菌内含 人体所需的钙、磷、铁、核黄酸等多种营养成 份、对经常熬夜、体弱、病后、中老年人以及 一般人群用于补充营养,增强人体免疫力。
3、旅游景点
南华寺
坐落在韶关市马坝镇曹溪之畔,这里依山面水, 峰峦奇秀,南华寺是广东六大寺庙之一,南华 寺又称宝林寺,被誉为岭南禅林之冠,亦是佛 教禅宗六祖慧能宏扬“南禅宗法”的发祥地。
3、旅游景点
乳源必背瑶寨
必背瑶寨是乳源民俗风情观光的好去处。必背, 原叫“鳖背”,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聚居的一 个镇,位于乳源县城东北的大瑶山腹地。必背 瑶族属过山族,是瑶族的一个分支,是旅居美 国,泰国,法国,缅甸,老挝等地的瑶族发祥 地。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韶关城市概况
别 名:韶州、韶城;下辖地区:3区、5县、代管2县级市;面 口:299.7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343.9亿人民币。
积:18218.06平方千米;人
2、城市概况
韶关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卫生城 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金融生态市和生态文明建 设试点地区。
高山笋炒瑶包烟肉
竹子刚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味道鲜美,可以做 菜。必背瑶寨地处高山,出入不便,不适宜储 存鲜肉,故自养家猪,宰杀置于炉灶烟窗悬挂 凭烟熏干,全年享用,保鲜时间甚长,有的甚 是五年之久,取之食用,味更非凡。
谢谢大家
3、旅游景点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交界处。其主峰石 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省的最高峰,有“广 东屋脊”之称。 其间保留了广东省最完整、最大片的原始森林, 是岭南天然生态保护屏障。
韶关的历史典故

韶关的历史典故韶关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历史悠久,有着许多的典故和传说。
1. 小布公神话:相传很久以前,韶关市区有一只狼藏身在一个农户家里的小房子里,这只狼既不吃鸟也不吃狗,就吃些剩饭糠。
有一天,当地民间来了一个道士,他看到了那只狼,立即就用法术将它变成了一个老者,就是我们所说的小布公。
2. 岭南第一石:在韶关市东北部的松岗镇有一块奇石,被人们称作“岭南第一石”。
传说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DEYANG的著名画家在这里游历时,看到了这块石头,被它奇妙的造型所吸引,就在这里创作了一幅名作《石树仙雅图》,这幅画被誉为中国画史上玉壶楼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3. 肇庆走和珅:和珅是乾隆时期的著名大臣,他常常到肇庆旅游,喜欢到肇庆的景点旅游。
有一次,他到了曲阳水晶矿洞的时候,导游让他穿过一条很窄的水晶矿洞,和珅从矿洞里走了出来,抬头看到翠云山的山峰,只见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
此后,和珅从曲阳水晶矿洞走了很长的一段路,走进了一座神秘的洞穴,这是他生命中旅游的高潮。
4. 光雄夜泊:光雄是韶关昔日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曾经在韶关琴江河畔一带居住过,有一次他在夜间独自泊舟于琴江之上,他感受到了深夜的荡漾与委婉,挥毫于舟之上,写下了传世佳作《夜泊琴江》。
这段历史给韶关市带来了诗文之美。
5. 李冰父子传说:李冰是南越国的精英追随者,他带着他的儿子搬到了十弯(现在的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开始了漫长而辛苦的生活。
但是他没有放弃,始终保持着自己一贯的精神风范,最终在南竹山建成了七彩楼和桂子山庄等景点。
6. 大彩石传说:相传,韶关市翁源县大洋镇有一块大彩石,全州闻名。
这块大彩石,据说有些神奇,因为石头中埋藏有一段历史故事。
两千年前的秦朝末年,一位名叫吕雉的著名萨摩耶被放逐到了这里,因为吕雉很有才华,善于削竹,所以他在这里开发了翁源山地,栽植竹木,民间称之为“南山木麻衣”。
7. 羊城会战传说:羊城会战是南下作战的中央红军在广州获得第一次一次胜利。
我的家乡广东韶关

韶关市地处广东省的北部,位于东经112°50′—114°45′、北纬23°5′—25°31′之间。
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面与河源市接壤,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
京广铁路大动脉、武广客运专线、京珠高速公路和106国道南北向贯穿全市、323国道东西向贯穿全市,均经过韶关市区。
我国南北公路运输干线107国道、105国道分别经过本市北部和东南部。
说到韶关,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历史名城、山青水秀、民族风情”,它的历史可上溯至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便以韶关为县治。
这里原先被称为韶州,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底”形城市,在军事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势;在商贸上则是“一吏当关,万物难出”,各种商品货物,均有东、西、北三关把守,后来商贾们就将这里称为韶关。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曾在曲江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1670年)又将原设于南雄的太平关移到曲江县浈水边,以后又在曲江城北门外增设旱关。
韶关之名即由此而来。
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
1914年至1920年间,在省之下曾一度改道,把前清的南雄府、韶州府和连州府合并,称为南韶连道,后改称岭南道(道治在韶关)。
实际辖区与今韶关市境完全相同。
1936年,广东省曾一度设行政督察区,粤北为第一督察区,专署设在韶关。
1949年9-10月,粤北各县陆续解放,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辖韶关市、曲江县等17县市。
1950年1月更名北江专区。
1952年撤销北江专区,设立粤北行政区。
1956年撤销粤北行政区,设立韶关专区。
1970年专区更名地区。
1975年11月韶关市升为地级市,辖曲江县。
1983年地市合并称韶关市。
由于韶关地处山区,因而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加之韶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而当地的旅游景观十分多姿多彩,是粤北的旅游中心。
韶关有国家级风景区丹霞山,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南华寺,著名的“马坝人”出土处、“石峡文化”遗址狮子岩,有“地下宫殿”之称的古佛岩,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梅岭古道,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珠矶巷,南方第一家天然狩猎场乳源南水狩猎场,乳源的必背瑶寨等等。
韶关市文化

韶关民俗文化
韶关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 最为著名的当属"瑶族盘王节"。 这个节日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 重要活动,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 举行。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进 行祭祀、歌舞、龙狮表演等活动 ,场面壮观。此外,韶关还有舞 龙、舞狮、打鼓等传统民俗活动 ,这些活动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 色
韶关美食文化
风采楼
风采楼是韶关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这座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 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在风采楼的周围还有许多其他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这些景点 共同构成了韶关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总的来说,韶关市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文化风貌。无论是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还是美食文化,都为人们展示了韶关市独特 的人文魅力。同时,这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韶关市文化
目录 Content
01
历史
02
文化特色
03
旅游
1
韶关市,位于中国广东省 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
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2
韶关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 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为、文 化特色、美食、旅游等方 面,对韶关市的文化进行
详细的介绍
1
春秋战国时期, 韶关是楚国的属
地
韶关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 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
迹
此后,韶关一直 是中原文化与岭 南文化交流的重 要地带,形成了 独特的文化风貌
秦朝统一中国后, 韶关被纳入南海
郡
2
韶关传统手工艺
韶关的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其中以陶瓷、 编织、剪纸等最为著名。韶关的陶瓷工艺具 有独特的风格,其瓷器以细腻、典雅著称。 编织和剪纸工艺则以精美的技艺和丰富的题 材见长,深受人们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县美食
乳源县:乳源豉汁山坑螺、山石韭菜、瑶山 烟肉 翁源县:六里游水鸡、周陂米饺、翁城肉粽、 曲江县:大塘扣肉
仁化县:丹霞臭豆豉鱼、烤黑山羊腿、田螺 香煲、马蹄酸笋牛什煲、梅花月婆鸡 新丰县:灵芝毛桃汤、蒸香肉 南雄市:白果玉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济
韶关是广东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其 中有: • 韶关钢铁厂、 • 韶关冶炼厂、 • 韶关挖掘机厂、 • 凡口铅锌矿、 • 大宝山矿等
宗教历史
• 韶关宗教历史久远, 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有佛教、道教、基督 教和天主教。佛教、 道教信徒较多。一些 宗教庙会如南华诞等 影响至今,信徒在饮 食、服装等方面有一 些宗教色彩
民族结构
韶关市少数民族以瑶族、 畲族为主,还有满、回, 京、苗、黎、白、侗、 土家等,共31个。瑶族 主要分布在乳源瑶族自 治县、曲江县和始兴县 畲族主要分布在南雄市 和始兴县。
交通
• 铁路
京广线 赣韶线 高铁轨道 武广线
• 高速公路 • 汽车客运
韶关汽车客运西站、 韶关汽车客运东站、 韶关五里亭汽车客运站(通往仁化、乐昌) 公交系统
人文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粤北的人类历史
以远溯到距今十万年前。1958 年在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岩洞穴里发 现的“马坝人”头骨化石,是目前 广东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 “马坝人化石”的发现,揭示了旧 石器时代广东地区人类的历史。新 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址遍布全境, 数以百计,其中以曲江石峡,鲶鱼 转和韶关走马岗遗址为代表,所出 土的大批石奔、石斧、石凿、石刀、 石镞等制作精美的石制工具,以及 鱼网坠、陶纺轮、各种石制和骨制 的装饰品,人工栽培稻的谷粒等遗 物、遗迹。展示了“马坝人”开户 的粤北地区的远古文明
车八岭国家级森林公园
•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南岭山脉的核心地 带。东南距韶关市区70公里,北距坪石镇 50公里,东离京珠高速公路大桥出口10公 里,积273平方公里。
乳源大峡谷
• 广东乳源大峡谷位于距乳源县西南68公里 的大布镇。大峡谷贯穿于韶关的大布镇和 英德的波罗镇,全长15公里,最高深切度 是400多米,沿途风景优美。
地理位置
• 韶关位于东经112°50′-114°45′、 北纬23°5′-25°31′之间。省境北 部、北江上游、浈、武二水交会处。 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 江西赣州市交界,东面与河源市接壤, 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 南连珠江三角洲
历史变迁
• 春秋属荆州、扬州,战国为楚国南疆,秦 属南海郡地,汉初为南越北境。南朝以后 设州领郡今市境基本市属东衡州。隋开皇 九年公元年改东衡州为韶州。明清两朝在 今韶关市区设关收税故俗称韶关。 1949年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 辖韶关市、曲江县等17县市。1975年11月 韶关市升为地级市,1983年地市合并称韶 关市。
特色的民族风俗
韶关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之一,这里还 保留着极其特色的民族风俗; • 长鼓舞 • 开唱节 • 瑶族婚趣
长鼓舞
• 瑶家风俗规定,从农历二月初二起一直到七月初七, 是不准唱歌和谈情说爱的,否则会受到社会舆论的 谴责。七月初七,传说是瑶族的祖先??盘古王的诞 辰。盘古王开天辟地,在劳动中编造了歌,所以粤 北连山一带的瑶族人把这一天定为“开唱节”。
各地习俗风俗
• 韶关各地习俗风俗有浓郁的岭南客家汉族色彩, 瑶、畲两族也各具民族特色。民间普遍重视传 统节日,除春节、元霄、清明、端午、中元、 中秋、重阳外,还有尝新节、冬至节等。婚俗 方面,农村仍有哭嫁、送嫁、迎亲、拜堂、闹 洞房等古俗遗风。民间重视传宗接代和靠子女 养老送终,还有修族家谱、春节清明祭祖以及 订立族规、奖励读书等传统。瑶、畲两族有各 自独特的风情习俗,在姓名称呼、起居饮食、 衣冠服饰、喜庆禁忌、社会风尚等各方面富有 当地民族特色。
丹霞山
•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境内, 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 色最美的风景区。 • 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 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 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南华寺
• 南华寺位于韶关市 南约二十二公里处。 是中国佛教名寺之 一,也是禅宗六祖 慧能宏扬“南宗禅 法”的发源地,始 建于南北朝梁武帝 天监元年(502 年),距今已近一 千五百年的历史,
饮食文化
• 韶关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美食则具有融 汇三省的特色。同时,韶关也是多民族聚 居的地区,大部分是汉族,此外还有瑶、 壮、回、满、蒙、苗、白、侗、土家等三 十多个少数民族,因而这里的菜肴也风味 各异,博采众家之长。用料庞杂,选料精 细,技艺精良, 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 而不淡, 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 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 炒。
自然气候
韶关属中亚热带湿润 型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暖, 充沛的雨量使韶关大地四季常青, 万木葱茏,生机盎然, 是旅游的好去处
四季特点
春季阴雨连绵 秋季降水偏少 冬季寒冷 夏季偏热。
旅游景区
• 世界地质遗产丹霞山 • 南华寺 • 车八岭国家级森林公园 • 乳源大峡谷 • 金鸡岭 • 南雄珠玑巷 • 马坝人遗址狮子岩 • 曹溪温泉 • 还有梅关古道。
• 韶关方言以客家方言为主,广大城乡普遍使用, 并成为瑶族与当地汉族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韶 关市区、乐昌市区和仁化县城则普遍使用粤方言 (广州话),普通话在市区、县城及工矿区也普 遍使用。此外,还有少量农村地区使用湘方言、 闽南方言、北江船话和粤北土话。韶关瑶族群众 使用瑶语,畲族群众则已放弃本民族语言转用汉 语。
“历史名城、山青水秀、民族风 情”,
• 韶关市地处广东省的北部,广东省辖市,,重 工业城市,粤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广东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粤北地区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现辖三区五县, 并代管两县级市。全市9个街道办事处,94个 乡镇,1204个行政村,总人口283万,总面积 18244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约153人,每行政 村约1645人,14.1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2856平方千米,人口已达100万。
开唱节
瑶族婚趣
• 瑶胞婚俗饶有风趣,至今还保留着“男嫁女”, “儿女从母亲”的习俗。新婚之日,新郎步行 到女家,男女双方的亲友到女家参加婚礼。
民间艺术文化
韶关民间文化艺术种类丰 富,包括采茶戏、花鼓戏 花灯戏、山歌剧、山歌、 说书、快板、粤曲、舞龙 舞狮等民间歌舞以及木雕 编织、刺绣、剪纸等民间 工艺。
曹溪温泉
• 曹溪温泉位于韶关曲江县的双峰山下,唐 代时一代禅宗六祖慧能在此主持曹溪宝林 寺,现在的温泉园区中已拥有103个温矿泉 池。
各地土特产
• 仁化:土纸、毛竹、松香、山茶子油、木耳、冬菇、 白毛茶、沙田柚。 • 曲江:马坝油粘米、南华李。 • 乐昌:宁麻、花生、白毛茶、冬菇、马蹄、猕猴桃、 西洋参、黄连、西藁木、升麻等名贵中药材。 • 南雄:黄烟、腊鸭。 • 始兴:竹木及其加工品、香菇、“雪柳红”蔬菜、 黄烟、始兴沙梨。 • 新丰:香菇、草菇、木耳、茯苓。 • 翁源:三华李、缩骨鲫鱼、蚕豆、九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