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合集下载

(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上册U4实验

(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上册U4实验

(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上册U4实验本文档介绍了《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实验内容。

实验一:物体的重量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体的重量,了解物体的重量对称的概念。

实验材料
- 弹簧秤
- 不同物体(如钢球、铅块等)
实验步骤
1. 将弹簧秤悬挂起来,使其垂直向下。

2. 选择一个物体,将其挂在弹簧秤的钩子上,记录下物体的重量。

3.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记录。

4. 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总结规律。

实验结果
记录下每个物体的重量,并在实验报告中进行总结和归纳。

实验二:水的沸点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海拔上水的沸点变化,了解海拔对水的沸点的影响。

实验材料
- 水壶
- 温度计
- 海拔高度计(可选)
实验步骤
1. 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方(如地面、楼顶等),分别烧开同样的水量。

2. 在水沸腾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

3. 比较不同海拔上水的沸点,总结规律。

实验结果
记录下每个海拔上水的沸点,并在实验报告中进行总结和归纳。

以上为《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实验内容。

实验
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根据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学生应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实验
能力和科学思维。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测试题2套(含答案)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科学(上)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测试题2套(含答案)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测试题2套(含答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消化器官吸收的________与呼吸器官吸收的________在人体内反应并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________。

2.在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时,按压花生在纸上留下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______),向馒头上滴碘酒,发现滴碘酒的部分变为蓝色,说明馒头中含有(______),将鸡蛋放在火上烧,闻到一种头发烧焦的味道,说明鸡蛋中含有(______)。

3.检验脂肪时,可以将食物在纸上挤压,看能否留下___________;使用碘酒可以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

4.各种营养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如供给身体能量的营养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被称为长身体材料的营养是___________。

5.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______)内被消化、吸收。

我们在呼吸时气体交换的部位发生在(______)内。

6.小肠是人体的(______)(填“消化”或“呼吸”)器官。

7.口腔是人体的_______(填“呼吸"或“消化”)器官。

二、选择题8.含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有()。

A.蔬菜和水果B.豆制品和瘦肉C.米饭和馒头9.含淀粉最多的是()。

A.馒头、米饭B.西瓜、白菜C.肥肉、花生10.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A.呼吸B.消化C.循环1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器官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A.呼吸B.消化C.泌尿12.新冠肺炎会导致人的()系统出问题。

A.消化B.循环C.呼吸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主要是在胃和小肠里消化和吸收的,所以不用好好爱护牙齿B.运动越快,呼吸次数越多C.运动太累了,所以我们要常坐着14.口腔是我们的()器官。

鼻子是我们的()器官。

A.消化呼吸B.呼吸消化15.弟弟经常暴饮暴食,这样容易影响()器官的健康。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苏教版 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苏教版   含答案

四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第四单元、简单电路1、科学实验中常用的电源是(电池),它的一端是(正),另一端是(负)极。

2、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3、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4、只有(电流)通过小灯泡才会亮。

5、(极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例如(铁丝)、(铜丝)、(铝箔)、(硬币)等;(极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例如(塑料尺)、(玻璃)、(干木头)、(瓷器)。

6、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断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电的地方。

7、在检验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的实验中,多放点(盐)或多加几节(电池),可以提高检测不同液体导电性能的效果。

8、明明家的电路出了问题,但不能到天花板、墙壁、地板砖下面去看一看。

这就是生活中存在的(电路暗箱)。

9、在简单的电路中,增加一节电池,小灯泡的亮度会(变亮);增加一个小灯泡,小灯泡的亮度会(变暗)。

10、用电路检测器去接触暗箱里的两个接线柱,如果小灯泡正常亮,说明暗箱里这两个接线端之间的电路是(通路),它们之间没有(电池)和(小灯泡);如果小灯泡变暗了,说明暗箱里这两个接线端之间的电路连接着一个(小灯泡)。

11、电池提供的电是(直流电),发电厂提供的电是(交流电)。

12、交流电主要是通过(火电厂)、(太阳能电站)、(核电站)、(水电站)等提供。

在我国,家用电器使用的电压一般是(220V)。

13、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发火灾。

14、(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其中控制电路的通和断的是(开关)。

15、下面铅笔各部分是导体的有(BD),绝缘体的有(AC)。

16、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形成电流(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17、观察手电筒的结构图,填写各部分的名称。

(1)、(小灯泡)(2)、(开关)(3)、(灯罩)(4)、(电池)二、选择题18、下面小灯泡连接正确的是(A)B、C、A、19、换遥控器的电池时,电池槽内有“+”的地方应该与电池的(A)相连。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第1课《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教学,要向学生们介绍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学情分析】学生们要了解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本课有两个主要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要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到人体从外形上看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第二个活动,“观察身体的内部”引导学生利用感官去观察身体的内部,感受我们平时没有注意但是一直存在的身体结构。

第三部分,“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利用气泡图的方式,把多个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这个部分时间安排比较短,主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体验活动,希望学生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感官或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看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外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了解身体的内部、外部结构。

【教学难点】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教学准备】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必备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必备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 11.水结冰了必备知识点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中,第11课《水结冰了》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水结冰的现象与条件现象: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液态的水会转变为固态的冰。

条件:水结冰需要达到冰点,即0摄氏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冰点是固定的。

二、水结冰的实验探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水结冰的过程,理解水结冰的条件和温度变化。

实验材料:纯净水、碎冰、食盐、烧杯、试管、水温计等。

实验步骤:1.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并用水温计测量其初始温度。

2. 在烧杯中加入碎冰和适量的食盐,制造一个低温环境。

3. 将试管插入碎冰和食盐混合物中,每隔一段时间观测并记录试管内的水温和水的状态变化。

4. 当水温降至0℃时,观察水是否开始结冰。

实验现象:随着温度的降低,试管内的水逐渐变得浑浊,最终凝固成冰。

实验结论:水在0℃时会结冰,这是水的物理性质之一。

三、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降温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水温逐渐降低,直至达到0℃。

结冰点:当水温降至0℃时,水开始结冰。

此时,水温会保持在0℃一段时间,直到水完全结冰。

体积变化:水结冰后,其体积会增大。

这是因为水分子在结冰过程中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导致体积膨胀。

四、水结冰的应用与影响自然现象:在自然界中,水结冰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例如,冬天时河流、湖泊和池塘中的水会结冰。

生活应用:水结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冰箱和冰柜利用制冷剂降低温度,使食物中的水结冰,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环境影响:水结冰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冰冻的河流和湖泊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同时,冰雪覆盖的地面也会影响交通和气候。

综上所述,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中第11课《水结冰了》的必备知识点涵盖了水结冰的现象与条件、实验探究、温度变化以及应用与影响等方面。

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物理性质以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 (第4单元《消化与呼吸》)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 (第4单元《消化与呼吸》)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必会知识点第四单元《消化与呼吸》第13课《食物的营养》1.我们的食物多种多样,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2.鱼肉中含有(蛋白质)。

番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3.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每一类营养物质对人体都有重要作用。

4.(脂肪)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类似头发烧焦的气味。

5.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花生,如果留下半透明的(油渍),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向馒头上滴碘酒,如果馒头上滴碘酒的部分变成(蓝色或蓝黑色),说明馒头中含有(淀粉)。

将熟鸡蛋的蛋白放在火上烧,如果闻到一种(类似头发烧焦的气味),就说明蛋白中含有(蛋白质)。

6.闻气味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7.糖类: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所需要的能量70%以上由糖类供给。

8.脂肪:人体中能量的来源之一,主要作为备用能源。

脂肪对人体的作用有:保护和固定内脏,减少热量散失,保持体温,储存能量。

脂肪分为植物性脂肪和动物性脂肪。

植物性脂肪主要由植物提供,如花生、大豆、芝麻、菜籽等;动物性脂肪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肥肉中。

9.蛋白质:维持生命的基础物质,构成、更新、修补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参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并供给能量。

瘦肉、蛋、奶、鱼、豆中含丰富的蛋白质。

10.水:水是人体内体液的主要成分,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具有调节体温、运输物质、促进体内化学反应和润滑的作用。

11.无机盐:又称“矿物质”,如钙、铁、锌等,是骨骼、牙齿和其他组织的重要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机能调节作用。

12.维生素: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13.此外,还有膳食纤维,指植物中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成分,是维持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能软化肠内物质,刺激胃壁蠕动,辅助排便,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葡萄糖的吸收。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身体结构1.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2.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的。

最小的单位是细胞,最大的是系统。

3.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每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4.胃、心脏、大脑和肺都是器官。

5.人体各个部分的协调作用,充分体现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6.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7.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

在进行生命活动时,保个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

协同工作的。

8.人体系统包括:肌肉系统——使身体能够运动,将食物运输到消化系统,使心脏保持跳动。

骨骼系统——支持和保护身体,并和肌肉共同作用产生运四年级上册动,产生血细胞和储存物质。

呼吸系统——将氧气带入身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循环系统——输送人体细胞需要的物质,并将废弃物排出体外,帮助抵抗疾病。

消化系统——将食物摄入身体,分解食物,吸收消化的食物。

泌尿系统——将废弃物排出体外。

免疫系统——抵抗疾病的发生。

神经系统——察觉和解释来自身体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使心脏保持跳动。

表皮系统——保护身材,保持体内水分,帮助掌握体温。

骨骼1.骨骼的作用:保护、支撑、运动;2.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4.体内的骨骼系统中骨的数量由年龄而定。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

5.骨骼有五个主要功能:塑造体型、支持躯体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

6.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四年级上册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枢纽1.关节的作用:连接、支点;2.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类。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骨骼关节和肌肉》教科版

4.2《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第2课《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材分析】《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

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的结构》,学生已经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

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

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

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

【活动分析】本课开始,利用师生共同完成的一段舞蹈引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一常见活动主要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然后由学生再次实践、感觉,又通过抓举哑铃动作进行观察、体验。

学生会体会到人们做的每项活动,都是通过骨骼、肌肉、关节共同协调完成,它们是人们看不到的亲密合作伙伴。

【设计思路】本课设计采用师生共同完成的一段舞蹈引出探究问题,整个探究过程由浅入深,遵循以人为本的探究教学理念,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大胆的提出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测。

在实际活动中自己感觉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

经过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努力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学情分析】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这将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单元。

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个暗箱,学生能够感受到,但不能直接观察。

而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模拟各部分器官功能的活动,发现身体在工作中的协调工作特点之后,又将会感受到人体那种精密、和谐之美。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解释肌肉变化引起的运动,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班级:姓名:
4-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四部分组成。

4-1.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4-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也可以用、、、的方法感觉。

4-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骨骼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4-2.人体的活动由、和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4-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

4-3.人的呼吸器官有:等。

4-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交换,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4-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4-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增大,获得更多的。

4-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
4-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通过
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4-4.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心脏。

4-4.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4-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食物被食管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和的,在小肠里被。

4-5.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4-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共同完成的。

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4-6.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4-6.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4-7.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才能完成。

4-7.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

4-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