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浩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爆破论文开题报告

2024年爆破论文开题报告
2.立题依据:包括学术上的理论依据和社会中的现实需求。就题目、科学问题涉及的相应方面,阐述、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
3.研究目标和目的意义:说清楚通过本课题研究,解决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全部,或者部分。要求简洁、明确。几句话就可以,避免啰嗦。
4.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侧面。一是要写清楚开展哪几方面的研究,在每个方面下面还可以写出更细致的`次一级内容;二是拟解决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前述几个方面中的某个或者贯穿其中的什么,解决了关键问题,整个课题研究就迎刃而解。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爆破论文开题报告2
一、写开题报告之前的准备
1.明白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开题报告是在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对课题进行的论证和设计,阐述这个课题有什么价值、应该怎样进行研究,提出研究方案,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编写开题报告
1.遵循既定的格式要求撰写。不再赘述。
2.使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尽量使用学术术语使用必要的图、表:用图(照片)、表来直观、翔实地表达观点,图(照片)、表要有连续的编号。如果是引用他人的图(照片)、表,一定要在引用的地方标注来源。
4.提交两个文本:详细论述的打印(Word)文本和用于演讲的PPT文本。PPT文本是在打印文本基础上精简的,要求图多、字少,色彩鲜艳,布局朴实。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研究它的价值是什么。这个可以先结合现实情况去进行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去做研究解决。然后就论文研究的实际作用、预期达到的结果以及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阐述。
文献综述部分,就该研究课题的发展历史,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问题等综合进行比较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开题报告中的预期研究结果与结论

开题报告中的预期研究结果与结论

开题报告中的预期研究结果与结论在开题报告中,预期研究结果与结论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们不仅体现了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也是项目可行性的重要证明。

本文将就开题报告中的预期研究结果与结论进行探讨。

1. 引言在开题报告的引言部分,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指出该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同时,还需阐述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背景和依据。

2. 研究方法在开题报告中,研究方法的选择对于产生预期结果和结论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或者理论模型。

研究方法的合理选择可以提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3. 预期研究结果在开题报告中,需要明确预期的研究结果。

这些结果应该是基于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的选择,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

预期结果可以是定性的描述,也可以是定量的数据分析。

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要清晰表达,准确展示研究的价值和创新性。

4. 预期结论预期结论是对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归纳,它是研究目标的达成和研究问题的解答。

在开题报告中,预期结论应该与预期结果相一致,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推论和拓展。

预期结论不应是主观臆断或带有个人情感色彩,而应该是通过严谨的论证和数据支持得出的。

5. 结论的意义和贡献在开题报告的结尾部分,需要明确阐述研究结果的意义和贡献。

这一部分可以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两个角度来说明。

理论上,该研究的结论是否能够填补学术空白,推动学科发展;实践上,该研究的结论是否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建议,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开题报告中的预期研究结果与结论是整个研究项目的核心内容。

研究方法的选择和预期结果的合理性,以及结论的逻辑性和实践意义,都是一个优秀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精心设计和论证,可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开题报告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提升

开题报告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提升

开题报告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提升开题报告: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提升1. 研究背景和目的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然而,目前存在着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困难以及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提升途径,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2. 方法2.1 数据收集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将针对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实地观察将重点关注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

2.2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和实地观察数据,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同时,通过对创新教育实施情况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分析,寻找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分析3.1 定性评价指标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确定一些定性评价指标,如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指标将作为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

3.2 定量评价指标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实地观察数据,建立创新能力评价的定量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学生创新项目的成果产出、学生对创新教育的满意度等。

4.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4.1 课程改革通过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引入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2 实践机会与平台搭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平台,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如科技创新竞赛、创业实践基地等。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团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4.3 导师指导为学生提供导师指导,帮助他们在创新实践中进行思维引导和问题解决。

导师可以提供经验分享、指导方向,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

5. 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获得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结果,了解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
任务分工:赵明辉、王强负责活动记录、资料保管和整理、陈述报告;王炳焜、陈少伟、刘德艇负责上网及上图书馆查找资料、撰写报告;孙宇聪、王芳负责访问校内外老师;李金梅、孙瑞、高雪萍负责实地考察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08年10月-11月:上网、上图书馆查找有关纯净水组成资料
第二阶段:08年12月-09。1月:访问老师,了解纯净水的成分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了解汽车驾驶的各种交通规则,了解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任务分工:孙冰洁、任晓宁、郭松陶负责活动记录,资料保管和整理,陈述报告。王耀园、迟了坤、刘家辉负责上网及上图书馆查资料、撰写报告。王冬、张帆负责访问校内外老师。郭晓君负责实地考察。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08年10月—11月:上网、上图书馆查找有关安全驾驶与环保的资料。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到创造绿色电能的方法,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任务分工:王晖、蒋河丹、臧晓宁、栾艳林负责活动记录、资料和整理陈述报告。刘林、于彤负责上网及上图书楼查资料,撰写报告。梁云翔、王文凯负责访问校内外老师。原逸超、刘明顺负责实地考察。
活动步骤:第一阶段:08年10月-11月 上网、图书馆查找有关绿色电能的资料
可以了解饮料中色素的作用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
任务分工:袁琦、韩中乾负责活动记录、资料保管和整理、陈述报告;傅家琪、孙久惠负责上网及上图书馆查资料、撰写报告;王汉梅、王鹏琪负责访问校内外老师;盛辉、迟王菲负责实地考察;刘璐、王笑笑负责到各超市考察资料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08年10-11月,上网、图书馆查找有关饮料色素的资料
预期成果:调查报告
呈现形式:文字、图片
指导老师意见:
同学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认真、仔细,态度认真,有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方法恰当,思路正确。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预期贡献与创新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预期贡献与创新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预期贡献与创新性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毕业论文已成为每位大学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在整个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开题报告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开题报告不仅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规划和布局,更是对研究内容的预期贡献和创新性的展示。

本文将从预期贡献和创新性两个方面,探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展现预期贡献和创新性。

首先,预期贡献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期望达到的成果和影响。

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清晰地表达预期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研究者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指出自己希望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或者对现有问题进行的改进。

其次,研究者需要说明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以及预期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最后,研究者还需要说明自己的研究对学术界和实际应用的意义,即研究的社会和实践价值。

通过清晰地表达预期贡献,可以使评审老师和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其次,创新性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展现创新性同样至关重要。

首先,研究者需要指出自己的研究在学术上的创新之处,即与现有研究相比,自己的研究有何新颖之处。

其次,研究者需要说明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创新性,即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最后,研究者还需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结论的创新性,即通过研究所得出的新见解和新结论。

通过展现创新性,可以使评审老师和读者对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创造力有更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预期贡献与创新性是评价一篇论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

研究者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研究的预期贡献和创新性,清晰地表达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展现研究的新颖性和独特性。

只有在开题报告中准确展现出预期贡献和创新性,才能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使自己的研究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肯定。

希望每位研究者都能在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取得优异的研究成果,为学术界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研究性学习(化学与侦探)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化学与侦探)开题报告

主要研究方法

理论调查

实验探究

总结结论
主要研究过程
阶段 准备论证阶段 时间 一周 活动内容 通过网络,图书,询问指导老师等方式搜寻理 论依据,为实验探究做准备。
具体实施研究 阶段
一周半
进入化学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将理论提升 为具体现象。
成果表达交流 阶段
一周
通过研究报告的形式展示成果,总结理论及实 验现象,提出最终结论。
(二)根据血液内的成分 含量可推测死亡时间

目的和价值

目的
通过对化学与侦探的研究,组内可以充分感受到知识在生活和科技方 面的应用。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可以感受研究性学习的魅力所在。掌握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提升和激发对化学乃至理科,侦探方面的兴趣。

价值: 化学现代侦探技术的重要学科组成部分,指纹识别和提取技术,血液 中各成分与死亡时间变化规律等课题对当代刑侦技术科有着不可或缺 的指导意义。
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

需要老吕指导内容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理论的正确性和实验的可行性, 以及适当的理论指导。
东北师大附中学生研究性学习
开题报告
化学与侦探
小组简介

研究课题:化学与侦探

指导教师:吕永明

组长:朴铭健

组员:刘若琳 高铭泽 赵俊博 柴昊 金奚 朱凌慧

班级:高一· 21班我们印象 Nhomakorabea的化学我们印象中的侦探
研究方向

(一)指纹识别

指纹鉴定是现代侦探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指 纹鉴定可以确定指纹所属 者的身份信息。而指纹鉴 定的重要环节便是指纹的 显示与采集。课题提出的 目的是通过实验,来试着 探索指纹显示的方法。

论文开题报告PPT通用模板

论文开题报告PPT通用模板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 容请输入您的文本 内容请输入您的文 本内容。
研究进度的安排
1 月-2 月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 入文本。
论文研究进程
3 月-4 月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文本内容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 入文本。
选题背景和意义
论文选题的目的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 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 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9 月-10 月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请输入文本内容请输 入文本。
紫色学术风论文开题报告
诚挚邀请各位专家 批评指正
汇报人:XXX
预期的研究成果
预期取得的成果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 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 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 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 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1.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 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 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 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论文研究内容
图表标题
6
5
4
3
2
1
0 类别 1
类别 2
类别 3
类别 4
系列 1
系列 2
系列 3
➢ 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 您的文本内容请输入您的文本内容。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一、引言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是开题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引言部分,将对所研究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其研究意义和相关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意义1. 解决现实问题本研究旨在解决某一具体领域或行业中的现实问题,或改善某一技术或服务的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拥堵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

通过开展对交通拥堵的原因、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的研究,可以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从而改善人们的出行体验。

2. 促进技术进步许多研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某一领域的技术问题,可以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以“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为例,研究人员通过对医学图像识别、病症判定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更精确、更高效的医疗诊断系统,提高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准确率。

3. 拓展学术研究领域开展研究项目有助于为特定学术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的研究主题是“新时期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

通过系统地分析新时期中国文学作品的题材、风格、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可以为中国文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推动该领域的学术深入。

三、应用前景1. 社会实践意义研究项目的应用前景可以通过介绍其对社会实践的积极影响来体现。

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比如,研究主题为“智能家居技术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智能家居技术对住宅节能、安全、舒适等方面的影响,可以推动智能家居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普及,提升人们的居住品质。

2. 经济效益研究项目的应用前景还可以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上。

一些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轻工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016届毕业设计题目: 容器设计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名称产品造型设计学生姓名贲浩学生学号 1209040101指导教师李蔓莉2016 年 3 月 10日武汉轻工大学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课题名称容器设计课题类型设计课题来源自拟课题导师李蔓莉学生姓名贲浩学号1209040101 专业产品造型设计一、选题相关的调研报告(调研的时间、地点、内容)调研时间:2015.12.8-2016.3.10调研地点:上海弧线工业设计有限公司二、选题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压力容器是一种特殊的焊接结构,它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的危害较为严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压力容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

在化工、炼油、医药等行业中,压力容器几乎成为生产中的主要设备。

设备的增多,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显得非常突出。

近年来,国内已经多次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伤人的恶性事故。

因此,保证压力容器生产和使用安全,是从事压力容器生产制造、管理以及压力容器使用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国内外压力容器发生破坏的事故不少,究其原因,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破坏方式:一类是超强度破坏,即容器因晶间腐蚀、均匀腐蚀和高温氧化等原因,导致材料强度削弱或壁厚减薄引起的破坏,以及操作失误,致使压力、温度超过极限值引起的破坏。

另一类是裂纹扩展破坏,即在正常使用条件或设计条件下,甚至在水压试验时,由于制造和使用中形成的各种裂纹失稳扩展所引起的破坏。

容器按其承受工作压力的高低,可分为常压容器、压力容器超高压容器三大类。

浙江大学从1993 年开始申请将扁平绕带式压力容器列入ASME 锅炉压力容器规范。

经过5 个层次,先后数百名同行专家的评审, 分别于1996 年8月和1997 年12 月通过列入ASME 锅炉压力容器规范第Ⅷ篇第1 分篇和第2 分篇, 编号为2229号和2269 号, 名称为Design of Layered Vessels Using Flat Ribbon Wound Cylindrical Shells。

压力容器都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但是,在以往的压力容器设计中,由于对容器各部分的受力以及它们对容器强度的影响,缺乏全面、精确、深刻的了解,因而只能在设计中采用较高的安全系数,以保证压力容器的运行安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一设计方法对压力容器设计和技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传统设计方法简单易行,具有丰富的使用经验,各国依然采用它进行一般压力容器的设计。

如美国的ASME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第Ⅷ卷第一册和日本标准JISB 8243等。

我国压力容器的国家标准GB150也是采用这一方法。

在压力容器建造的初期,产品建造的目的为满足本国相应工业的需求,压力容器的生产技术也是以本国的基本生产条件为基础。

生产技术的总结和统一安全质量的要求,使得国家依据自己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要求制定出了适合于本国国情的相应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已经加入WTO,我国的压力容器行业已经不可避免地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在新形势下,压力容器生产厂家应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改变观念,实行国际压力容器生产的通行做法,使产品早日走出国门。

在容器的设计过程中,CAD制图软件应用广泛。

CAD是指技术人员以有高速计算能力和显示图形的计算机为工具,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绘图、分析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设计活动的总称。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出现了主要以自动绘图为目的的配套CAD系统(Turnkey System)。

所谓配套CAD系统一般足由16位小型计算机、数字化仪、显示装置、绘图机等硬件组成的,并与软件配套出售的自动绘图系统。

CAD系统继续发展的方向仍是提高使用方便性、柔性、集成性,以及降低成本等。

与此同时,压力容器装配─焊接车间的设计随压力容器的发展而变化。

焊接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是工艺部门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平面布置设计的好坏对于一个新建立的车间物流是否通畅、设备操作及维修是否方便和占地面积的使用率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焊接车间一般由生产部门、辅助部门、行政部门和生活间等组成。

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中,焊接生产和其他任何一种生产一样,要有基本的生产组成部分才能实现。

其中,主要的是:材料、设备、工作人员。

[材料]一般应理解为制造产品或加工产品(待焊的金属结构,用气割炬切焊的金属等)所用的原来基本材料以及所需要的其他附加材料和辅助材料(焊条,填充材料,熔剂,膏剂,涂剂,气体燃料及液体燃料,氧气等)。

在[材料]一类中,一般都进行工作所需要的各种动力(焊接用的电力,传动夹具和设备用的压缩空气等)。

[设备]不仅包括组要设备(自动焊接机、机床、机器、变压器、乙炔瓦斯发生器等),而且也包括所有的其他辅助设备,装配焊接设备、夹具、工具和生产用具(焊桌、装配架、紧固夹具和装卡夹具、检查样板、焊接质量检验设备、焊条夹、焊炬、割炬、防护面具和挡板、运输夹具和装置等)。

[工作人员]包括主要的生产工人(焊接工、装配工、切割工等),全部辅助工人(助手、运输工、其他工人),勤卫人员(扫地工人等),事务人员(考勤员、办事员等)和行政-技术人员(车间主任、副主任和助手,工部主任和助手,工程师、技术员、指导员、工长、检查员、仓库管理员)。

因此,除上述主要的生产组成部分外,为了实现生产还要有另外的主要生产组成部分─合理布置工艺过程所需要的面积。

此外,要有一个固定的、合理的生产组织系统和简单、明了而又灵活的生产管理系统。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设计方案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主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等)由于压力容器生产制作的好坏会对社会带来直接影响,所以本课题主要研究压力容器的设计及压力容器装配─焊接车间的设计。

通过对压力容器的设计,尽可能的解决在以往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压力容器装配─焊接车间的合理设计,使之更加合理、有序的焊接、装配,从而减少压力容器在装配过程中不必要的工序和提高压力容器的生产效率。

在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再开展下一步的具体设计,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如下:(1)保证完成工艺生产。

压力容器必须能承担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压力、温度及具备工艺生产所要求的规格(直径、高度、容积) 和结构(开孔接管、密封等) 。

(2)运行安全可靠。

设计压力容器时, 不仅必须保证每个承压零部件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而且还要满足在不同工况条件(如腐蚀、高温、低温、疲劳载荷、热冲力等) 下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3)预定的使用寿命。

在设计容器时必须考虑附加腐蚀裕量来保证满足使用年限的要求。

(4)制造、检验、安装、操作和维修方便。

一方面是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另一方面,这样做自然会带来经济上的好处,可以降低容器的制造成本。

(5)经济性。

压力容器的设计,要尽量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重量轻、节约贵重材料,以降低制造成本和维修费用。

设计方案制定完之后,依据方案设计的压力容器进行装配─焊接车间的设计,在车间设计过程中要明确其基本任务,具体如下:(1)编制生产工艺过程,包括选择所规定的焊件的合理制造方法。

(2)确定制造产品所需要的全部生产组成部分的质量和数量。

(3)选择合理的生产组织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图。

设计的任务就是对需建设的企业做出技术与经济的详细规划,确定出企业的生产经济状况,技术经济指标及施工的组织方法,使生产更有序,更高效率的进行。

论文框架1、压力容器的概述(介绍压力容器的现状、发展等)2、材料及设备的选择(母材的选择、焊条的选择、焊接规范的选择、焊接工艺的选择以及焊接设备的选择等)3、压力容器的设计(封头、筒体和接管的成形工艺等)4、压力容器装配─焊接车间的概述(车间设计的目的和任务及车间总体论述等)5、车间的工艺设计(生产方案、工艺流程及设备的选择等)6、车间的具体布置(具体阐述车间平面设计和立面尺寸设计等)三、研究进度第5周查找资料,熟悉CAD软件,制定课题方案,写开题报告。

第6~8周压力容器的设计。

第9周绘制压力容器总装图及封头筒体接管法兰等部件的的剖面图。

第10~12周压力容器装配─焊接车间的设计。

第13周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

第14~16周数据整理,撰写论文(说明书)。

第17周撰写论文初稿、定稿、输出、准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1] 马秉骞. 实用压力容器知识[M].第一版.北京:中国石油出版社.2000.(1):1.[2] 朱国辉. 新型绕带式压力容器[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3.[3] 刘政军. 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及质量控制[M]. 第一版.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1):7~9.[4] ASME Boiler &Pressure Vessel Code , Code Case 2229 , Design of LayeredVessels Using Flat Ribbon Wound Cylindrical Shells[S] , Section Ⅷ,Division 1 ,1996.[5] ASME Boiler & Pressure Vessel Code , Code Case 2269 , Design of LayeredVessels Using Flat Ribbon Wound Cylindrical Shells[S] , Section Ⅷ,Division 2 ,1997.[6] 段哲军.应力分类和压力容器设计的发展[J].中国氯碱.2005,8(8):39~41.[7] 高德冯志友.机械CAD技术基础[M]. 第一版.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8.(1):1~3.[8] 宁汝新徐弘山.机械制造中的CAD/CAM技术[M]. 第一版.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社1991.(1):1~2.[9] 谭立影. 机械加工车间设计[J].油气田地面工程第26 卷.2007,4(4):45~46.[10] 邢晓林. 焊接结构生产[M]. 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187[11] A·N·卡拉索夫斯基.焊接车间设计原理[M]. 第一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6.(1):18~20.[12] 樊保龙.压力容器设计的一般要求及技术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第33卷. 2007.(4):25~26.[13] 温景林. 金属压力加工车间设计[M]. 第一版.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2.(1):15~16.[14] 李志安.压力容器断裂理论与缺陷评定[M].第一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7):173~174.[15] 杨武.浅谈压力容器的设计[J].湖南农机.2007,9(11):170~171.[16] 刘志军.过程机械[M].第一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2.(1):7.[17] 曹行樊养柏等.机械制造工厂和车间设计手册[M].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2):28.[18] (苏)叶果洛夫(M.E.). 机械加工车间与装配车间设计原理(上册)[M].第一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6.(1):3~4.[19] 曾会强.锅炉焊接技术和设备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焊接学报.2006.(7):8~10.[20] 倪昀.基于AutoCAD 压力容器参数化设计[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6):34~48.五、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注:1、课题类型:设计或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