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动态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的比较研究

t i t n R sl T esni ly 7 . % )seic y 9, % )adacrc a (4 6 )o E G w r i e ta e l ao az i . elt ls h es it(2 0 bi ,pc it(4 7 fi n cuayr e 8, % t f E eeh h rhnt A g h sniit(19 ) seicy 7 . % )adacrc a (77 )o A Pa teea ai f ri eer ac a es ly 5 . % ,pc it(10 bi fi n cuayr e 5 . % t f E th v ut no ic cr a vsu r B l o c ta l bl l
Co pa e sudy o m bu a or l cr en e m r d t fa l t y ee t o c phaog a l r phy an a d udio y b ̄ i tm e pon eate a u i o noss o tr ns e r s s v l aton ofpr g i f
维普资讯
医药》20 年 3 第 2 08 月 6趁 箜 坦 J —a aM d M—h 0— V1— ,o2 ui i e , a 0 ,o 2 N . H h — r 2 8 .6 — c
动态脑 电图和脑 干听觉诱 发 电位 对重症脑 血管病 预后评估 的比较研究
对 重 症脑 血 管病 预 后 的 评 估 的敏 感 性 (2 0 )特 异性 (4 7 ) 准 确 率 ( 4 6 ) 均 比 B E 7.% 、 9.% 和 8. % , A P的敏 感 性 ( 19 ) 5.% 、
特异 7 . %) I 10 和准确率(7 7 高。结论 &( 5 , %)
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仇丽丽【摘要】目的:研究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昏迷患者69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动态脑电图检查,并观察脑电图分级以及Glasgow评分的关系、脑电图分级和Glasgow评分与昏迷程度的关系。
结果脑电图的分级和Glasgow评分具有负相关关系,Glas-gow评分越低,患者脑电图的分级越高。
Glasgow评分越低患者昏迷的程度也越深。
结论动态脑电图对昏迷患者的预后具有评估价值,可以提高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2页(P2676-2677)【关键词】动态脑电图;昏迷患者;预后【作者】仇丽丽【作者单位】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如皋 226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昏迷是指意识障碍的严重阶段,此时患者意识清晰度降低,对外界的刺激无相应的反应,昏迷程度较轻者可以存在防御反射以及生命体征,而严重者则消失[1,2]。
昏迷的原因较多,可以由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全身的疾病引起。
昏迷是临床的危重阶段,给患者的家人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对昏迷患者的准确判断也是气管移植技术和医学伦理学的重要部分[3]。
本文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昏迷患者69例实施动态脑电图检测,并观察其预后评估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昏迷患者69例。
其纳入标准:(1)患者无自主的睁眼动作;(2)患者对语言无反应;(3)上述状态至少持续20h以上[4]。
排除标准:(1)痴呆和精神疾病者;(2)药物或者低温引起的昏迷[5]。
其中男34例,女35例,年龄19~75(46.9±1.2)岁,自缢者 3例,脑炎者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者 7例,颅脑损伤者8例,心肺复苏者9例,脑血管病者34例。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体感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后再争取手术时机 , 降低术 中动 脉瘤破 裂率 。( 4 ) 术 前 应 行 D S A检查 , 确定 动 脉 瘤 形 状 、 位置及生长方向 , 并 根 据 不 同 病 情 选 择 合 适 的手 术 方 式 以减 少 术 中动 脉 瘤 破 裂 率 J 。 3 . 2 麻 醉情 况 对 术 中颅 内动 脉 瘤 破 裂 的 影 响 ( 1 ) 主要 由 于麻 醉诱导过 程欠 平稳 , 病人 咳嗽 、 躁动 , 肥胖 、 颈 短 等 导 致 插管不顺利 , 反复移动头部 。( 2 ) 开 颅 过 程 中 电钻 振 动 强 烈 , 动脉压增加 , 导 致 动 脉 瘤 破 裂 出血 。 ( 3 ) 硬 膜剪开 时, 颅 内 压 骤 然 降低 , 使 动 脉 瘤 内外 的压 力 失 衡 , 导致 动 脉 瘤 破 裂 。( 4 ) 由于 病 人 自身 脑 肿 胀 、 脑 血管 痉挛 , 使 脑 和 颅 底 组 织 间 的 空 隙缩 小 , 导致组织被过度牵拉 , 诱导动脉瘤 破裂 。( 5 ) 术 中 脑 池暴露不 充 分 , 血管 结 构 不 清 晰 , 增 大 了 动 脉 瘤 破 裂 的 几
பைடு நூலகம்
3 . 3 分 离 动 脉 瘤 颈 对 动 脉 瘤 破 裂 的 影 响 ( 1 ) 手 术 器 械 迟 钝, 分离瘤颈时过 分牵拉 蛛 网膜导 致动脉 瘤破 裂 。( 2 ) 动 脉 瘤 曾 反 复 出 血 的患 者 , 局 部粘 连导 致解 剖不清 晰 , 分 离 瘤 颈 时 易 造成 误 伤 , 导 致 动 脉瘤 破 裂 出 血 。 ( 3 ) 动脉 瘤较大 , 常 规 分离 较 困 难 , 若勉 强分 离易导 致动 脉瘤破 裂 出血 。( 4 ) 对 于 动脉瘤壁较薄的患者 , 若动作不轻柔极 易导致动脉瘤 破裂 出 血 。( 5 ) 严 重 动 脉 粥样 硬化 、 老 年 人 的 血 管 弹性 差 , 易 出 现 硬 化斑等症状 , 若 夹 闭极 易 导 致 动 脉 瘤 破 裂 出 血 口 ] 。 3 。 4 预 防措 施 ( 1 ) 术前完善各种检 查 , 并 对 患 者 或 家 属 进 行 手 术 的 目的 、 方 法及有关知识的讲解 , 根据 影像学资 料 , 选 择 恰 当的 手 术 方 式 。 ( 2 ) 病 情 危 急 的患 者 , 积极治疗并 发症 , 临床症状好转后再 手术 。( 3 ) 熟 练掌握 麻醉技 巧 , 严 密 观 测 麻醉过程 中的血 压 波动 、 避 免 咳 嗽、 烦躁等, 必 要 时 降 低 血 压 ] 。( 4 ) 注意提高 手术技 巧 , 分 离 动 脉 瘤 颈 时 避 免 盲 目分 离, 暴露 动脉瘤前应先 分离 出动 脉瘤远 端 和近端 , 再 逐 渐 分 离 动 脉 瘤 颈 。充 分 暴 露 脑 池 以 能 容下 动 脉 瘤 夹 为 宜 。 ( 5 ) 控 制性低血压 , 脑室穿刺 , 放脑脊液 , 并 在 蛛 网膜 下 腔 留置 引 流 管, 若张力过高 , 切 勿 急 于操 作 , 避免损伤动脉瘤 l _ g J 。 3 . 5 动 脉 瘤 破 裂 采 取 的 方 法 ( 1 ) 术 前 应 做 好 动 脉 瘤 破 裂 出血 的 准 备 , 一 旦出血 , 应保 持镇定 , 不 可惊慌 , 保 持 麻 醉 平 稳 。( 2 ) 迅速用吸引器吸除积血 , 保持术 野清晰 , 阻 断 载 瘤 动 脉, 控 制 出 血 。在 保 证 血 容 量 足 够 的情 况 下 , 给予降压处理 , 并 给予甘露醇以减 轻脑水 肿 。( 3 ) 术 野清 晰时 , 用 临 时 动 脉 瘤夹 夹闭载瘤动脉 近心端 , 若 出血不 止 , 可 夹 闭 远 心 端 控 制 出血 , 时间控制在 1 5 ~2 5 mi n为 宜 。 ( 4 ) 若术野不清晰 , 换 用
脑干听觉及体感诱发电位指标对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预后判断

维普资讯
l86
实用 心脑 肺血 管病 杂 志 2008年 3月 第 16卷第 3期 PJCCPVD,March 2008,Vd 16,NO.3
欠 佳 或 潜 伏 期 延 长 。④ 无 异 常 ,表 现 为 Ⅲ 、V 波 潜 伏 期 均 正 常 ,波 形 分 化 良好 。
3、结 果 判 定 标 准 与 预 后 判 断 :每 个 患 者 的 BAEP 联 合 SEP 检 查 为 四 条 通 路 , 即 左 耳 刺 激 BAEP,右 耳 刺 激 BAEP,左 正 中 神 经 刺 激 SEP,右 正 中 神 经 刺 激 SEP。每 个 昏迷 患 者 的 四条 通 路 结 果 归 类 为 三 种 情 况 。(1)极 重 度 异 常 情 况 :至 少 两 通 路 以 上重 度 异 常 。(2)中 、重 度 异 常 情 况 :一 通 路 重 度 异 常 或 至 少 两 通 路 以 上 中度 异 常 。(3)轻 、中
【关键 词 】 急性脑卒 中昏迷 脑 干诱 发 电位 预后 判 断
我 院 于 2005年 8月 ~2007年 12月 共 收 治 急 性 脑 卒 中 昏迷 患 者 行 脑 干 诱 发 电位 检 测 31例 。现 将 脑 干 听 觉 诱 发 电 位 (BAEP)和 体 感 诱 发 电 位 (SEP)检 测 指 标 对 急 性 脑 卒 中 昏迷 患 者 的 预 后 评 价 结 果 报 告 如 下 。
维普资讯
实用 心脑肺 血 管病 杂志 2008年 3月 第 16卷第 3期 PJCCPVD,March 2008,v0J 16,NO_3
185
临 · 床 研 究 ·
脑 干 听觉及 体感诱 发 电位指 标对 急性脑 卒 中 昏迷 患者 预后 判 断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应用于评价脑创伤后长期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

诱发电位在脑卒中患者脑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诱发电位在脑卒中患者脑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探讨一、诱发电位的概念和作用诱发电位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大脑神经元的反应产生的电信号,是对神经元活动的直接反映。
其产生的机制是神经元对外部刺激的兴奋性有反应,形成脑电信号。
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刺激患者的感觉、运动或视觉等系统,记录相应的诱发电位,以此评估患者的脑功能情况。
诱发电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测脑功能:诱发电位可以检测患者的感觉、运动、视觉等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2.评估神经系统损伤:诱发电位可以反映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受到了影响。
3.帮助诊断:诱发电位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比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1.运动诱发电位:在脑卒中患者评估中,运动诱发电位可以用来判断患者的肌肉功能情况。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通过引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动作,比如伸展手臂或腿,来观察患者的肌肉反应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则可能是由于脑卒中引起的肌肉神经元功能障碍所导致。
2.视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可以用来检测患者的视觉系统是否正常。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通过让患者观察视觉刺激,比如黑白条纹、闪光灯等,用来观察患者的视觉系统是否能够产生相应的反应。
总之,诱发电位在脑卒中患者脑功能评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的运动、视觉、听觉等系统进行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脑功能情况。
这对于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及预测康复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诱发电位的不足之处1.操作要求高:诱发电位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医护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影响因素多:诱发电位可能受到许多影响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噪声、患者情绪状态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诱发电位的准确性。
3.费用昂贵:诱发电位检查需要专业设备的支持,其成本较高,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够提供该服务。
四、结论总的来说,诱发电位在脑卒中患者脑功能评估中应用广泛,具有客观、准确的优点,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
动态脑电图对皮质或脑干病变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

动态脑电图对皮质或脑干病变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
罗洪英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5(8)23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对皮质或脑干病变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
方法41例皮质或脑干病变昏迷患者均于发病后24h给予动态脑电图检查,记录患者脑电图分级及预后结果。
结果脑电图分级为Ⅰ级、Ⅱ级患者Glasgow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Ⅲ级、Ⅳ级、Ⅴ级患者Glasgow评分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脑电图分级及Glasgow评分预测生存准确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脑电图分级预测死亡准确率高达94.38%,显著高于Glasgow评分预测死亡准确率8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脑电图可准确评估皮质或脑干病变昏迷患者预后,为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患者疗效及降低社会负担。
【总页数】2页(P113-114)
【作者】罗洪英
【作者单位】山西煤炭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
【相关文献】
1.事件相关电位、动态脑电图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昏迷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3.动态脑电图对
皮层或脑干病变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4.动态脑电图、脑干听觉及体感诱发电位在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患者预后的应用分析5.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评估50例昏迷患者预后的应用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级对脑创伤长期意识障碍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N e u r o l o g y ,2 .D e p a r t me n t f o N e u r o s u r g e r y ,Z h u i f a n g H o s p i t a l ,S o u t h e r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2 8 2 ,
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P< O . 0 5 ) , 分级越 高 , 患者预后越 差。 结论 【 关键词 】 脑 干听觉诱发 电位 ; 颅 脑损伤 ; 意识障碍 ; 预后
B A E P 能 客观敏感地 反映 中枢神经 系统 功能 , 因
而B AE P分级 科学地反映 了不 同程度 的脑 功能损伤 , 进 而准确预测预后情况 , 具有 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Gu a n gd o n g, CHI N A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e v a l u a t i o n i n p r e d i c t i o n o f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i n
Ha i n a n Me d J , J a n .2 0 1 4 ,Vo 1 .2 5 ,N o .1
海南 医学 2 0 1 4 年1 月第 2 5 卷第 1 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6 3 5 0 . 2 0 1 4 . 0 1 . 0 0 1 0
脑 干 听觉诱 发 电位分级对脑创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1月第9卷第33期·临床研究·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脑卒中是临床常见急症,对于预后的评估是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1]。
本文主要分析动态脑电图(AEEG )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本院神经内科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164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
观察组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48~78岁,平均(58.6±8.5)岁。
对照组中,男44例,女38例,年龄45~81岁,平均(60.1±9.2)岁。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伴发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具体情况见表1。
1.2检测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电图(regular elec -troencephalogram ,REEG )监测,将电极片固定于患者头皮处,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FP1~F7、FP2~F8、F7~C3、F8~C4、C3~P3、C4~P4、P3~O1、P4~O2),单、双导联常规描记。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使用AEEG 和BAEP 进行监测,具体如下,AEEG :应用英国的维迪公司LIFELINE TRACKIT 动态脑电记录盒,采用FP1、FP2、T3、T4、C5、C6、O7、O8、T1、T2电极接入,按照国际标准放置电极,记录患者24h 内的脑电活动情况;BAEP 方法:将记录电极置于前额,对侧乳突接地,脉宽0.1s ,用耳机给予声强120dB peSPL ,刺激率为11.1次/s ,扫描时间10ms ,滤波带通100~3000Hz ,叠加1000次,重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秦晓云窦长武富春雨张占普吴柒柱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取本院于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脑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监测,比较两组的预后评估价值差异。
结果观察组的真阳性及真阴性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假阳性及假阴性人数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错误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动态脑电图结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敏感性及特异性,增加评估准确率。
[关键词]动态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卒中[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c )-0045-03Assessed value on 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com -bined with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ambulatory elec -troencephalography for the prognosis of strokeQIN Xiaoyun DOU Changwu FU Chunyu ZHANG Zhanpu WU Qizhu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Region,Huhhot 01005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ssessed value of 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combined with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on prognosis of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s.Methods 164patients with stroke from May 2008to May 2012were chose as the objects of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82cases)and control group (82cases),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electroencephalogram (REEG),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ampli -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combined with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to compare prognostic evaluation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rea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true positive and true negative number,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false positive and false negative number (P <0.05);the observa -tion group's detection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error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brainstem auditory evoking potential i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can improve the prognostic evaluation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increase the assessment accuracy.[Key words]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phy;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Stroke[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60098)。
[作者简介]秦晓云(1964-),女,汉族,主管技师。
[通讯作者]窦长武(1962-),男,汉族,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
45·临床研究·2012年11月第9卷第33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复测试2次或2次以上,观察重复性。
1.3判断标准1.3.1AEEG 判断标准根据Hockaaday 的分级标准,Ⅰ级:患者的基本节律接近α节律;Ⅱ级:患者的主节律为θ节律;Ⅲ级:患者的主节律为δ节律;Ⅳ级:脑电节律近乎消失,平坦如直线。
预后良好者脑电节律一般为Ⅰ、Ⅱ级,预后不佳者脑电节律一般为Ⅲ、Ⅳ级。
1.3.2BAEP 判断标准根据Greenberg 的分级标准,Ⅰ级:患者节律基本正常;Ⅱ级:患者各个波形清晰可见,但是潜伏期有所延长,波幅下降;Ⅲ级:Ⅰ波正常,其余波呈分化不清的正相波;Ⅳ级:各级波形难以分辨,或者仅可见Ⅰ波。
预后良好者脑电节律一般为Ⅰ、Ⅱ级,预后不佳者脑电节律一般为Ⅲ、Ⅳ级。
1.4观察指标1.4.1REEG 和AEEG+BAEP 在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检测方法后的病情预后评估作用,比较两组差异。
其中真阴性(true negative ,TN ):指标良好同时预后良好的患者;假阴性(fale negative ,FN ):指标良好但是预后不佳的患者;真阳性(true positive ,TP ):指标不良同时预后不佳的患者;假阳性(false positive ,FP ):指标不佳但是预后良好的患者。
1.4.2REEG 和AEEG+BAEP 在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检测方法后的病情预后评估价值,比较两组差异。
其中敏感性(sensitive )=真阳性/(真阴性+假阴性)×100%;特异性(specificity )=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率=(标志不良且预后不良患者+标志良好且预后良好患者)/(指标良好患者+指标不良患者)×100%;错误率=标志不良但是预后良好的患者/(标志良好患者+标志不良患者)×100%。
1.5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REEG 和AEEG+BAEP 在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观察组患者的真阳性人数及真阴性人数均多于对照组患者(P <0.05),而假阳性及假阴性人数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体情况见表2。
2.2REEG 和AEEG+BAEP 在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错误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具体情况见表3。
3讨论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我国神经内科常见临床急症。
对于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判断是指导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常用的有Glasgow 昏迷评分、瞳孔对光反射、脑干反应等,虽然其检查结果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是敏感性不高,可能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率[2-4]。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目前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对于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最有价值的手段,由于常规脑电图只能检测患者某个时间段中的脑电情况,具有一定的时间及空间局限性,有时甚至导致临床判断的完全错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