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儒学试题A
2012年全国各地文综(历史)高考卷及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
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1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儒家思想专题试题集

第一课孔子和老子一、单项选择题1.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①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④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 D .①②③④2.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根源是A .二人所处时代不同;B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 D .谈论的问题不同3.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
”其反映的现象是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 .教育开始普及民间;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 .私人办学现象出现4.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A.①②; B .②③;C.①②③; D .①③④;5.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6.下列观点不符合儒家学派的是A、"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 尊王贱霸" D 、"法不阿贵"7.下列属于孔子思想的内容是① “仁者爱人”②“无为而冶”③“为政以德”④“克己复礼”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③D ①②8.体现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性的是A.克己复礼 B 忠恕C 未知生,焉知死D 有教无类9.下图为《孔子讲学图》,孔子的教育成就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A.“有救无类”的办学思想B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 .“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是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独立思考 D .学思结合11.“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12.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A.孔子是“至圣先师” B .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合D.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13.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
(历史选择题)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选择题汇编含答案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选择题汇编含答案(一)山东卷 9-16:DBBCD AAC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自然经济解体②家庭手工业发展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Array 1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运动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
”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 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 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 反抗权威,重视法制1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该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儒学常识试题

试题1.儒家“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五常”包涵哪些内容?A.仁B. 义C.礼D. 孝E.信F.智2.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自下面哪一经典著作?A.《道德经》B. 《论语》C. 《孟子》D.《墨子》3. 下列哪部文献不属于“四书”之列?A.《大学》B.《中庸》C.《春秋》D.《孟子》4. 儒家“五圣”指哪些人?A.孔子B.颜子C.文子D.曾子E. 子思F. 孟子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此句出自论语哪一篇?A.《论语·学而》B.《论语·为政》C.《论语·卫灵公》D.《论语·里仁》6.《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A.礼B.仁C.义D.道7.礼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之一,在中国历代社会中普遍都有尚礼的风气,你认为当时人们尚礼的原因有哪些?A.维持等级制度的需要B.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B.个人立身修养的需要 D.古代社会的一种风俗8.你认为儒家讲求的“礼”在当今社会还适用吗?A.适用B.大部分适用C.有些适用D.不适用9.“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的学问宗旨出自哪部经典?A.《中庸》B.《论语》C.《大学》D.《韩非子》10.“中庸”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对于“中庸”理解历来不一,你对中庸思想怎样理解?A. “无过无不及”的道德标准和“和而不同”的和谐尺度B. 庸俗的折中主义11.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把儒家文化导向概括为“亚洲价值”,近年来许多中外学者认为亚洲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影响有关,你认为两者之间有关系吗?A.有B.没有12.你认为儒学是中华民族固有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吗?A.是B.不是13.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融入到现代文明中吗?A.能。
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B.不能。
现代文明应与西方接轨,主要借鉴学习西方文明。
14. 在21世纪素质教育中,你觉得儒家智慧有哪些精神应该提倡?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精神B. “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C. “和而不同”的协作精神D.普渡众生的慈悲胸怀15.在你看来,儒家文化可以作为一种宗教吗?A.可以B.不可以1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破”、“立”两个方面,批判是“破”,继承是“立”,我们应以“破”为主还是以“立”为主?A.以“立”为主B.以“破”为主17.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中“重道轻器”是不鼓励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它与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的相对落后有关系。
儒学试题2

儒学试题2一、单选题(本题总分40分,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1、儒学的创始人是?()A. 老子B. 庄子C. 孔子D. 周公2、儒家“亚圣”指谁?()A. 孔子B. 文子C. 曾子D. 孟子3、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A.《易经》B.《论语》C.《大学》D.《春秋》4、《二十四孝》“曾子痛心”的故事:曾子的母亲用了什么办法召回山上砍柴的曾子?()A. 飞鸽传书B. 托邻居去叫C. 咬手指D. 打电话5、《游子吟》:慈母手中线,下一句是?()A. 报得三春晖B. 游子身上衣C. 意恐迟迟归D. 天涯共此时6、人类历史的时间跨度可以比作一条直线:过去无始,?()A. 未来无终B. 未来无底C. 未来无人D. 未来无名7、“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出自哪部典籍?()A.《汉书》B.《周易》C.《孟子》D.《论语》8、“古之学者为己”中“为己”指什么?()A. 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B. 为自己名利C. 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D. 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9、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A. 修身B. 齐家C. 治国D. 平天下10、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A. 人生B. 理论C. 儒学D. 传统道德11、“身心和谐”中“心”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A. 心脏B. 人的精神C. 心思D. 心情12、儒学的根本是?()A. 民与君B. 三皇五帝与大同社会C. 人与仁D. 人与人13、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父母过世,古人一般守丧几年?()A. 一年B. 两年C. 三年D. 四年14、儒学的核心内容是?()A. 人与仁B. 民与君C. 仁与礼D. 人与人15、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国文化的三大思想源头?()A. 儒B. 道C. 佛D. 法16、“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哪部典籍?()A.《礼记》B.《论语》C.《孟子》D.《周易》17、待人处世的最根本原则是什么?()A. 不卑不亢B. 忠孝两全C. 推己及人D. 重义轻利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先贤讲的?()A. 孙子B. 韩非子C. 老子D. 孔子19、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是什么?()A. 爱学习B. 爱民族C. 爱国家D. 爱人20、做人就是要处理什么样的关系?()A. 人和事的关系B. 人和人的关系C. 人和动物的关系D. 人和自然的关系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1分)1、儒学是中华民族固有文化的核心和代表。
《论语》试题答案

《论语》试题答案《论语》试题一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孔子所做的贡献是:( B )A、创立私学B、统一文字C、创立儒学D、删订六经2、孔子71岁时,得意门生___病卒,孔子哀叹道:“天丧予!”( D )A、子贡B、子路C、冉有D、颜回3、___B___是中国数量最多、时代最久的私家档案,对于研究中国明清史,特别是明清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
A、孟府档案B、孔府家谱C、颜府档案D、老子家谱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 A)。
”A、戚戚B、凄凄C、泣泣D、齐齐5、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C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6、从200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
孔子的下列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是( C )①因材施教②温故而知新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纪念( D )。
A、文天祥B、孔子C、老子D、屈原8、属于孔子编订的古籍有( C )①《诗经》②《尚书》③《春秋》④《论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9、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的是学与思的关系B、“人不知而不愠”强调的是学习知识在于提高自己。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显示了孔子为学的谦虚风度。
D、“温故而知新”强调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10、孔子的思想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对儒学很重视,他说:欲为天下之主者,不可不通《四书》之理,即不能全通,亦当熟玩__B_之书。
A、《大学》B、《论语》C、《孟子》D、《中庸》11、下列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标准是( A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兼爱非攻,节用尚俭C、万物虚无,祸福相倚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12、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新人教版)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1.阅读表格,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解析:三位思想家都是早期儒家学派著名代表,材料中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仁、德治、教育主张;孟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是民贵君轻、仁政;荀子主张君民的舟水关系。
三位思想家共同的思想应该是C项“民本思想”。
答案: C2.端木赐香指出:“自汉以后,士几乎就是儒家之士,而士则是道之所系,上则从事政治,下则从事教化。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儒家在“百家争鸣”中取得了胜利B.儒家学派取得了独尊的政治地位C.儒家学说得到了统治者的赏识D.董仲舒根据时代需要改造了儒学C.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有利于抑制君主暴政D.自董仲舒后,其他学派的思想在民间被彻底清除解析: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但在民间,其他学派的学说并未被彻底清除,如道家思想,故D项说法错误。
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
横批是“无上法桥”。
中卫高庙“三教合一”的奇观主要反映了()A.道教和佛教取代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儒、释、道三教出现并立融合趋势C.统治者实行了以佛、道压儒的政策D.儒、释、道三教都成为中国的国教解析:汉代以后,随着佛教的发展和道家的兴起,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故B项符合题意。
儒学并未丧失正统地位,统治者也未以佛、道压儒,排除A、C两项。
D项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B5.2010年10月22日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诞生880周年纪念日。
现代人纪念朱熹的主要原因是他()A.提出“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B.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影响深远C.认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解析:现代人纪念朱熹的主要原因要从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这一角度来考虑。
从本质上看,朱熹提出的理学思想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从客观上讲,他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儒学 试题

1六经到今天还传下来的著作不包括()。
A、《诗》B、《书》C、《乐》D、《易》我的答案:C2以下属于冯梦龙的作品是()。
A、《今古奇观》B、《初刻拍案惊奇》C、《西厢记》D、《情史》我的答案:D3“自己如此”是古代汉语()的原义。
A、自己B、如此C、自然D、自觉我的答案:C4《中庸》强调适宜性的问题,这通常叫做()。
A、“时中”B、“关键”C、“平衡“D、“和谐”我的答案:A5现象学的创始人是()。
A、胡塞尔B、舍勒C、笛卡尔D、海格尔我的答案:A6《哲学全书》是()的作品。
A、费尔巴哈B、C、马克思D、黑格尔我的答案:D7《周易》只有()卦谈到龙。
A、一B、三C、两D、五我的答案:C8孟子提倡的大学精神是:()A、居仁由义B、明明德C、新民D、止于至善我的答案:A9中国哲学特别是()追求“物我两忘”的境界。
A、道家B、佛家C、儒家D、法家我的答案:A1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司马迁的()。
A、《史记•孔子世家》B、《太初历》C、《报任安书》D、《艺文类聚》我的答案:A11道家的处事方式是一种()的态度。
A、逃避B、积极C、散漫D、无所谓我的答案:A12()被称作“群经之首,百行之源”。
A、B、《中庸》C、《史记》D、《道德经》我的答案:A13思无的“无”就是儒家所讲的()。
A、没有B、不存在C、大本大源,本真的情感D、非物质性我的答案:C14三纲领中具有统领性的是:A、止于至善B、治国平天下C、修身齐家D、明德亲民我的答案:A15《水龙吟》是()的作品。
A、辛弃疾B、苏东坡C、李商隐D、陆游我的答案:B16《孟母三迁》体现了()的作用。
A、主观能动性B、教育C、环境D、遗传我的答案:C17古代儒学可以概括为哪两个方面:()A、明明德和止于至善内圣和外王C、亲民和爱人D、格物和致知我的答案:B18()提出的“仁者无敌于天下”。
A、韩非子B、老子C、孟子D、庄子我的答案:C19“知行合一”是()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第二学期《孔子与儒家文化》
期末考试试题A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列举《论语》中的五句话或五个与之相关的成语。
2. 简述孔子仁爱思想的实现途径。
3.列举五种儒家的价值观。
4.列举五部重要的儒家著作。
5.“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句话表达了孟子怎样的思想?给我们以什么启迪?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自身实际,就孔子儒学中关于“君子人格与成人之道”的思想谈谈看法。
2. 就所学知识和平时的思考,简述孔子的生平经历,并谈谈孔子一生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2-2013第一学期《孔子与儒家文化》
期末考试试题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列举《论语》中的五句话或与之相关的五个成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不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朝闻道,夕死可矣”“苟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等等或“三思而行”、“文质彬彬”、“有教无类”“见贤思齐”“举一反三”“温故知新”“不耻下问”“既往不咎”“任重道远”、“成人之美”、“过犹不及”“当仁不让”、“登堂入室”等(只要写出其中任意五句话,即得10分)
2. 简述孔子仁爱思想的实现途径
1、推己及人;
2、为仁由己;
3、智者利仁;
4、杀身成仁;(每个要点2.5分,如果能四个要点没有写全,但是其中某个要点能进一步阐释,则酌情加分。
) 3. 列举五种儒家的价值观。
“有教无类”、“仁者爱人”、“诚实守信”、“和而不同”、“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或者“仁”、“义”、“礼”、“智”、“信”,“诚”、“敬”等。
(只要写出其中的任意5句就得10分)
4. 列举五种重要的儒家著作(年代不限)。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礼记》、《周易》、《春秋》、《尚书》、《诗经》、《左传》、《传习录》、《近思录》……(只要写出任意五部就得10分)5.“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句话表达了孟子怎样的思想?
给我们以什么启迪。
首先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勇于为天下担当的精神。
其次自己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知识和技能把自己武装好,然后积极入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全人类。
再次,要充满自信地施展自己的才能,真正做到
积极入仕,达济天下。
(只要把意思说出来即可得10分)
二、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
1.结合自身实际,就孔子儒学中关于“君子人格与成人之道”的思想谈谈看法。
儒家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就是人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为人、做人的问题,亦即修身和道德问题。
因此儒学又被称为“成人之学”,儒家重视通过教育和修身解决人的成长与意义问题。
“冠礼”是儒家对于成人思想的礼仪设计,具有重要价值。
君子是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
君子与小人相对立,其主要内涵包括志道据德,爱好学习,仁者爱人,谨言慎行,恭敬重耻,和而不同,先义后利等。
这在今天依然对我们的修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挽救当前社会的不正之风,世态浇漓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只要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即可得高分)
2. 就所学知识和平时的思考,简述孔子的生平经历,并谈谈孔子一生经历带给我们的启示。
孔子生平:(1)显赫先世(圣王之后)(2)没落出身(大夫之子,野合而生)(3)贫贱的少年时代(少也贱,能鄙事)(4)好学的青年时代(转益多师,博学多闻)(4)得意的中年时代(中都宰—司空—大司寇)(5)艰困的晚年时代(周游列国,无所遇)(6)凄凉晚景。
人生启示:(1)树立远大的理想;(2)好学是成功的基础;(3)困难是成功的必由之路;(4)人应该培养自己的德性;(5)乐天知命。
(根据学生的回答酌情给分,标准比较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