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试卷A

合集下载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试题(A卷)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试题(A卷)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试题(A卷)宜宾学院20__ ――20__ 学年度下期《原子物理学》试题(A 卷)(2)常数表:h = 6.626 ?10-34J ?s = 4.136?10-15eV ?s ;R ∝ = 1.097?107m -1;e = 1.602 ? 10-19C ;N A = 6.022?1023mol -1;hc = 1240eV ?nm ;k = 1.380?10-23J ?K -1 = 8.617?10-5eV ?K ;m e = 9.11?10-31kg = 0.511Mev/c 2 ;m p = 1.67?10-27kg = 938MeV/c 2;a 0 = 0.529?10-10m ;m p = 1.67?10-27kg = 938MeV/c 2 ;μB = 9.274?10-24J ?T -1 = 5.788?10-5eV ?T -;u = 1.66?10-27kg = 931MeV/c 2;e 24πε = 1.44eV ?nm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小题3 分,共21 分)1.提出电子自旋概念的主要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He 原子1P 1→1S 0跃迁的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为三条光谱线。

若其波数间距为?~v ,则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 。

今测得?~.v =-04671cm ,则B = 特斯拉。

3.二次电离的碳离子(C ++)按其能级和光谱的特点,应属于类离子;其基态原子态是_______________;由2s3pP 3210,,态向2s3s S 31态跃迁可产生条光谱线。

4.按照电子的壳层结构,原子中相同的电子构成一个壳层;同一壳层中相同的电子构成一个支壳层。

第一、三、五壳层分别用字母表示应依次是、、。

5.钾原子的电离电势是4.34V ,其主线系最短波长为nm 。

原子物理五套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五套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五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核的组成元素是()。

A. 质子和中子B. 电子和质子C. 电子和中子D. 质子和电子答案:A2. 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的能级是()。

A. 连续的B. 离散的C. 线性的D. 非线性的答案:B3. 电子云的概念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尼尔斯·玻尔B.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C. 马克斯·普朗克D. 埃尔温·薛定谔答案:D4. 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可以同时被精确测量B. 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C. 粒子的能量和时间可以同时被精确测量D. 粒子的能量和时间不能同时被精确测量答案:B5.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

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库仑定律D. 以上都是答案:D6.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遵循()。

A. 线性规律B. 指数规律C. 正态分布D. 泊松分布答案:B7. 原子核的结合能是指()。

A. 原子核内所有核子的总能量B. 原子核内单个核子的能量C. 原子核内所有核子的总能量与单独核子能量之和的差值D. 原子核内单个核子的能量与单独核子能量之和的差值答案:C8. 原子核的同位素是指()。

A.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核B. 具有相同质量数但不同原子序数的原子核C.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原子核D. 具有不同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原子核答案:A9. 原子核的裂变是指()。

A. 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小的原子核B. 原子核结合成更大的原子核C.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D. 原子核的聚变答案:A10. 原子核的聚变是指()。

A. 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较小的原子核B. 原子核结合成更大的原子核C.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D. 原子核的裂变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原理。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原子的最内层电子称为:A. 价电子B. 建筑电子C. 寄生电子D. 核电子答案:D2. 原子核由以下粒子组成:A. 质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C. 电子和中子D. 电子和反电子答案:A3.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能通过放射射线来跃迁到基态,这种现象称为:A. 加速B. 衰变C. 俘获D. 减速答案:B4. 质子和中子的总数称为:A. 元数B. 核数C. 溶液D. 中性答案:B5. 薛定谔方程用于描述:A. 电子的运动B. 质子的运动C. 中子的运动D. 原子核的运动答案:A二、填空题1. 波尔模型中,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迁所产生的谱线称为________。

答案:光谱线2. 在原子核中不存在电子,否则将引起能量的________。

答案:不稳定3. 原子核的质子数称为原子的________。

答案:原子序数4. 核力是一种____________,它使质子和中子相互_________。

答案:强相互作用力,吸引5. 电子云代表了电子在空间中的________分布。

答案:概率三、简答题1. 什么是原子物理学?答案:原子物理学是研究原子及其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原理以及与辐射的相互作用等的学科。

它主要探索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内的粒子、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的光谱以及原子的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2. 描述一下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

答案: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情况。

它具有价带和导带两个能带,两者之间由能隙分隔。

在室温下,半导体材料的价带通常都被电子占满,而导带中几乎没有电子。

当外加电场或光照射时,价带中的电子可以跃迁到导带中,从而形成电流。

3. 解释原子的放射性衰变现象。

答案:原子的放射性衰变是指具有不稳定原子核的放射性同位素经过一系列放射性衰变过程,最终转化为稳定同位素的现象。

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

这种衰变过程是由于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和中子的改变导致了核内部的不稳定性,从而通过释放射线来恢复稳定。

原子物理考卷2023年A

原子物理考卷2023年A

原子物理考卷2023年A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道尔顿B. 汤姆逊C. 卢瑟福D. 波尔2. 在氢原子光谱中,巴耳末系对应的光谱线位于:A. 可见光区B. 紫外光区C. 红外光区D. 无线电波区3. 下列哪个物理量在原子物理学中是量子化的?A. 质量B. 体积C. 电荷D. 能量4. 氢原子的基态电子轨道半径约为:A. 0.53 ÅB. 0.53 nmC. 0.53 μmD. 0.53 mm5. 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用量子力学解释?A. 康普顿效应B. 玻尔效应C. 超导现象D. 光电效应6. 原子核的组成包括:A. 质子和中子B. 电子和质子C. 电子和中子D. 质子和光子7. 下列哪个过程是β衰变?A. 原子核俘获一个电子B. 原子核释放一个中子C. 原子核释放一个质子D. 原子核释放一个正电子8.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A. 10.2 eVB. 12.75 eVC. 13.6 eVD. 3.4 eV9. 下列哪种原子具有半满的p轨道?A. 氖(Ne)B. 氟(F)C. 氧(O)D. 碳(C)A. 实数B. 复数C. 可正可负D. 可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核的稳定性与原子序数的关系是:原子序数越大,稳定性越______。

2. 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______ eV。

3. 氦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4.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______。

5. 在氢原子中,电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频率为______。

6. 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是由______提出的。

7. 原子核的组成粒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分别约为______和______。

8.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即______和______守恒。

9.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可容纳______个电子。

高二物理原子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原子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原子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答案】AB【解析】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选项A正确;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选项B正确;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原子核式结构,选项C错误;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选项D错误;故选AB【考点】考查原子物理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实际上本题算是一个物理史实问题,对物理史实问题要注意积累和记忆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B.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D.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答案】AC【解析】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故A正确,B错误.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读图的能力,点评:只要认真分析是较为容易的找出答案的.3.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频率太小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解析】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A错;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B错;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对原子光谱的研究开辟了深入探索原子结构的道路B.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答案】AC【解析】由于原子光谱是线状谱,而不是经典电磁理论认为的连续谱,因此否定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鼓励人们进一步探索新的原子结构A项正确。

(完整)高中物理原子物理试题

(完整)高中物理原子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原子物理试题1、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B.图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不连续的C.图丙: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图丁:根据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可以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B.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C.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D.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β射线3、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A.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C.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D.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B.玻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C.在光的干涉现象中,干涉亮条纹部分是光子到达几率大的地方D.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不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5、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巴尔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6、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a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C.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D.a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金属探伤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金属的逸出功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C.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所有核子之间 D.核电站是利用重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核能转化为电能10、用X粒子轰击铝27(Al),产生钠24(Na)和α粒子.钠24具有放射性,可以进行人体血液循环的示踪实验,达到医学诊断的目的,它衰变后变成镁24(Mg).则下列正确的是A. X粒子是质子 B.钠24发生的是α衰变 C. X粒子是中子 D.钠24发生的衰变对人没有一点害处11、A、B两种放射性元素,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其中一个放出α粒子,另一个放出β粒子,α与β粒子的运动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图中a、B、c、d分别表示α粒子,β粒子以及两个剩余核的运动轨迹A.a为α粒子轨迹,c为β粒子轨迹 B.B为α粒子轨迹,d为β粒子轨迹C.B为α粒子轨迹,c为β粒子轨迹 D.a为α粒子轨迹,d为β粒子轨迹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92238U→90234U+24He属于裂变 B.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学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束缚后形成的D.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可缩短其半衰期1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原子物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原子物理学试题汇编】txt>试卷A(聊师)一、选择题1.分别用1mev的质子和氘核(所带电荷与质子相同,但质量是质子的两倍)射向金箔,它们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小距离之比为:A.1/4; B.1/2; C.1;D.2.2.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适时,可能发出的谱总数为:a.4;b.6;c.10;d.12.3.根据玻尔-索末菲理论,n=4时氢原子最扁椭圆轨道半长轴与半短轴之比为:a.1;b.2;c.3;d.4.4.f电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可能取值为:a.1/2,3/2;b.3/2,5/2;c.5/2,7/2;d.7/2,9/2.5.碳原子(c,z=6)的基态谱项为a.3po;b.3p2;c.3s1;d.1so.6.测定原子核电荷数z的较精确的方法是利用c.史特恩-盖拉赫实验;d.磁谱仪.7.要使氢原子核发生热核反应,所需温度的数量级至少应为(k)a.107;b.105;c.1011;d.1015.8.下面哪个粒子最容易穿过厚层物质?a.(1),(2);b.(3),(4);c.(2),(4);d.(1),(3).10.论述甲:由于碱金属原子中,价电子与原子实相互作用,使得碱金属原子的能级对角量子数l的简并消除. 论述乙:原子中电子总角动量与原子核磁矩的相互作用,导致原子光谱精细结构. 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论述甲正确,论述乙错误;b.论述甲错误,论述乙正确;c.论述甲,乙都正确,二者无联系;d.论述甲,乙都正确,二者有联系.二、填充题(每空2分,共20分)1.氢原子赖曼系和普芳德系的第一条谱线波长之比为().2.两次电离的锂原子的基态电离能是三次电离的铍离子的基态电离能的()倍.3.被电压100伏加速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埃.4.钠d1线是由跃迁()产生的.5.工作电压为50kv的x光机发出的x射线的连续谱最短波长为()埃.6.处于4d3/2态的原子的朗德因子g等于().7.双原子分子固有振动频率为f,则其振动能级间隔为().8.co原子基态谱项为4f9/2,测得co原子基态中包含8个超精细结构成分,则co核自旋i=().9.母核azx衰变为子核y的电子俘获过程表示()。

高三物理原子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原子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原子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B.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C.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D.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答案】AD【解析】考查对原子物理相关概念的理解,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A正确;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B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C错误;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正确;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的穿透能力比射线的穿透能力弱B.结合能是由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具有的能量C.若质子、电子具有相同动能,则它们的物质波波长相等D.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答案】AD【解析】结合能是由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而吸收的能量,B错;物质波的波长,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不相等,波长不同,C错;3.已知有核反应方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衰变B.产物中的电子来源于的核外电子C.原子核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D 原子核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相等【答案】AC【解析】由方程知,Na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以该反应属于衰变,A对;产物中的电子是Na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反应生成的,不是来源于的核外电子,B错;因在反应中Na原子核放出了一个电子,所以原子核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C对,D错。

4.6分)在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大学课程考核试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2008 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类)
考核科目原子物理学课程类别必修课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闭卷卷别 A (注: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的无效)
一、单选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1、碱金属元素精细结构产生的原因为:
A、相对论效应
B、原子实极化
C、价电子的轨道贯穿
D、价电子自旋与轨道运动相互作用
2、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由1
n=的状态后,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n=激发到5
A、可能辐射出10条谱线,分别属于4个线系
B、可能辐射出的光子最大能量是13.6eV
C、可能辐射出11条谱线,分别属于5个线系
D、这种情况下,能级间跃迁的1
∆n
=
3、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发出
H线,则至少需要给它的能量为:
α
A、13.6eV
B、12.09eV
C、10.2eV
D、3.4eV
4、夫兰克-赫兹实验的结果表明:
A、电子自旋的存在
B、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
C、原子具有磁矩
D、原子角动量量子化
5、经过10KV电势差加速的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是:
A、12.3 nm
B、1.23 nm
C、0.123 nm
D、0.0123 nm
6、由壳层结构理论和洪德定则可知,氯原子(Z=17)基态时的原子态应是:
A、2P1/2
B、2P3/2
C、4P1/2
D、4P3/2
7、由电子组态2p3p所得到的状态P3到2s2p所得到的状态P3间的辐射跃迁:
A、可产生9条谱线
B、可产生6条谱线
A—3—1
A —3— 2
C 、可产生7条谱线
D 、不能发生
8、若电子的电量和质量分别为 e -和e m ,则原子中电子的自旋磁矩S μ 和自旋角动
量S P 的关系应为:
S e S P m e =μ A 、 S e S P m e -=μ B 、 S e S P m e 2 C =μ、 S e
S P m e 2 D -=μ、
二、填空题:(共20分)
1、氢原子基态能量E 1=(1)(2分) eV ,玻尔轨道半径r 1=a 0=(2)(2分) nm 。

2、磷原子(Z=15)的基态组态为(3)(2分) ,基态为(4)(2分) ,基态的自旋角动量为(5)(2分) ,轨道角动量为(6)(2分) ,总角动量为(7)(2分) 。

3、原子的3d 次壳层按泡利不相容原理最多可以填充(8)(2分)个电子,3=n 壳层最多可以填充(9)(2分)个电子。

4、正电子与负电子相遇可形成类似于氢原子结构的“电子偶素”,其里德伯常数A R 与∞R 之比(∞R :R A )为(10)(2分)。

三、Answ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problems with a brief statement (共20分,每小题5分)
1、The nuclear model of the atom
2、Quantized condition for Bohr postulate
3、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
4、Please write out the reason of the effective quantum number (*n ) which is not an integer.
A —3— 3
四、The stern-Gerlach experiments,
1. Why must be magnetic field be inhomogeneous?
2. How is the inhomogeneous field obtained?
3. What kind of pattern would be obtained with a beam of hydrogen atoms in their
ground state? Why?
4. What kind of pattern would be obtained with a beam of mercury atoms (ground
state 01
S )? Why? (共20分)
五、In the ground state of beryllium there are two 1s and two 2s electrons. The lowest states are those in which one of the 2s electron is excited to a 2p state.
1. List these state, giving all the angular momentum quantum numbers of each.
2. Order the states according to increasing energy. (共14分)
六、锌原子光谱中的一条谱线(0313P S )在磁场中发生塞曼分裂,试问:从垂直于磁场方向观察,原谱线分裂为几条?是否是正常塞曼效应?画出相应的能级跃迁图。

(共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