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最新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精品

合集下载

2024年物理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024年物理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教案基本信息2024年物理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述和适用范围。

3.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闭合电路的概念。

2. 欧姆定律的表述和适用范围。

3.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欧姆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实验器材。

2. 教学PPT或黑板。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路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40分钟)1. 闭合电路的概念(10分钟)教师讲解闭合电路的定义,并通过示例图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特点。

2. 欧姆定律的表述和适用范围(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述(I=V/R)和适用范围。

3. 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等。

三、课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欧姆定律计算实验数据,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四、复习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串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40分钟)1.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10分钟)教师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让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 串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20分钟)教师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

3. 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实例(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如计算电路中的总电流、总电压和总电阻等。

六、课堂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计算实验数据,教师巡回指导。

七、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物理教案选修3-1 2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高中物理教案选修3-1 2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教学设计:高中课程标准.物理(人教版)选修3-1主备人:赵兴泉学科长审查签名:2.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本节主要介绍闭合欧姆定律的基本知识。

2、解析:这一节概念初中学过,要进行复习,讲述的重点内容是闭合欧姆定律的应用。

测量电动势的方法,这一节内容概念多公式变化复杂,要加强对这一节的练习。

(二)目标及其解析1. 知道电动势是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2.明确在闭合回路中电动势等于电路上内、外电压之和.3.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知道其适用条件思考题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思考题2.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式是什么?思考题3.电源电动势是否因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解析:闭合电路包括内、外电路,要考虑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知道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会计算有关电路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前面知识没有学好或遗忘,在实际进行电路计算时容易用初中知识来解答具体问题容易出现错误。

2、测量电动势的方法有好几种,要根据题中所给条件选择测量方法。

3、计算电动势和内阻要注意用方程组求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本节课要对前面所学电路知识进行复习,反复比较电路。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前节内容→本节学习要点→闭合欧姆定律→求解电动势和内阻→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变化→练习、小结2、教学情景问题1最简单的电路由几部分组成?设计意图:知道电路的组成,内电路和外电路问题2用电器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设计意图:电路中有电源问题3在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源有哪些?设计意图:知道电源的种类问题4电动势是如何定义的?设计意图:知道电动势的意义问题5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是如何表述的?设计意图:知道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例题1.电动势为2V的电源跟一个阻值R=9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测得电源两端电压为1.8V,求电源的内电阻(见图).分析:电源两端的电压就是路端电压,由于外电路仅一个电阻,因此也就是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可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先算出电流,再由全电路欧姆定律算出内电阻.解: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得电源内电阻由于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压之和,而通过内、外电路的电流又处处相同,因此也可以根据串联分压的关系得【变式】课本144页练习四弟(1)题.例题2.把电阻R1接到内电阻等于1Ω的电源两端,测得电源两端电压为3V.如果在电阻R1上串联一个R2=6Ω的电阻,再接到电源两端,测得电源两端电压为4V.求电阻R1的阻值.分析:两次在电源两端测得的都是路端电压,将两次所得结果代入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两个联立方程,解此联立方程即得R1的大小.解: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前、后两次的路端电压分别为即R12+7R1-18=0,取合理值得R1=2Ω(另一解R1'=-9Ω舍去).【变式】课本144页练习四弟(4)题.设计意图: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六)、目标检测1. .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B.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极得到的电压数值,实际上总略小于电源电动势的准确值C.电源电动势总等于内、外电路上的电压之和,所以它的数值与外电路的组成有关D.电源电动势总等于电路中通过1C的正电荷时,电源提供的能量2.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B.在闭合电路中,电动势的方向与内电路中电流的方向相同C.电动势的方向是电源内部电势升高的方向D.电动势是矢量3.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移动时,两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为()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C.两表示数均增大D.两表示数均减小设计意图:检测目标完成情况A组题:1、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其物理意义可以表述为()A.外电路断开时,路端电压是1.5VB.外电路闭合时,1s内它能向整个电路提供1.5J的化学能C.外电路闭合时,1s内它能使1.5C的电量通过导线的某一截面D.外电路闭合时,导线某一截面每通过1C的电量,整个电路就获得1.5J电能2. 在已接电源的闭合电路里,关于电源的电动势、内电压、外电压的关系应是()A.如外电压增大,则内电压增大,电源电动势也会随之增大B.如外电压减小,内电阻不变,内电压也就不变,电源电动势必然减小C.如外电压不变,则内电压减小时,电源电动势也随内电压减小D.如外电压增大,则内电压减小,电源的电动势始终为二者之和,保持恒量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练习B组题1. 图1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动势E1=E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I1>I2B.电动势E1=E2,内阻r1>r2C.电动势E1>E2,内阻r1<r2D.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大2.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10Ω,R2=8Ω.当单刀双掷开关S置于位置1时,电压表读数为2V.则当S置于位置2时,电压表读数的可能值为()A.2.2V B.1.9V C.1.6V D.1.3V3.在图3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A、B两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A.A灯和B灯都变亮B.A灯、B灯都变暗C.A灯变亮,B灯变暗D.A灯变暗,B灯变亮4.如图4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向左移动时,两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为()A.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C.两表示数均增大D.两表示数均减小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库仑定律的巩固C组题1. 如图所示,R1=R2=R3=R,电源内阻不计,电流表、电压表均理想.两表的示数分别为0.3A、2V,则电源电动势为______V,R=______Ω.若将两表的位置互换,则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2. 有“200V40W”灯泡400盏,并联于电源两端,这时路端电压U1=150V,当关掉200盏,则路端电压升为U2=175V试求:(1)电源电动势,内阻多大?(2)前后两次每盏灯实际消耗的功率各多大?(3)若使电灯正常发光还应关掉多少盏灯?设计意图:使部分学生有拓展的空间教学反思:学生对这一节内感到很难,测量种类多,公式变化复杂,计算难度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要适当控制题目的难度。

12.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12.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内容: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第二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执教:黄景茂一、教学目标:1.会分析区分闭合电路中的外电路和内电路,外电阻和内电阻等。

2.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论推导过程。

体验功能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理解内、外电路的能量转化。

3.理解内外电路的电势降落,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学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路端电压和负载的关系,能对具体的电路和U-I图像进行分析和计算。

二、教学重点:理解闭合电路中内外电路的电势降落,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三、教学难点:U-I图像分析,对具体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教师活动:复习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相关规律和电功率的基本知识。

(PPT展现)教师活动:问题,如电路图,依次闭合开关S1、S2、S3,第一个灯泡L1亮度变花情况。

教师活动:进行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果与以前学电学理论矛盾,引起疑问。

为什么灯泡的亮度会发生改变呢?教师活动:得出实验结论:灯泡逐渐变暗,进而引出本节课内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二、新课教学1.分析闭合电路的构成、电流、电势等教师活动:简单复习欧姆定律以及其应用范围,强调以前学习的局部电路欧姆定律是有对应范围,突出“局部电路”条件。

学生活动:复习回顾欧姆定律,强化对局部电路欧姆定律应用范围“局部”的理解。

教师活动:提出闭合电路(全电路)的概念和结构组成,并对闭合电路分为内电路和外电路进行分析。

外电路有外电阻,内电路有内电阻(内阻)学生活动:初步建立闭合电路的概念,区分内外电路、内外电阻,负载的概念。

教师活动:通过电路图等分析闭合电路电流方向。

学生活动:跟着老师引导分析闭合电路内外电路的电流方向。

教师活动:通过图像分析闭合电路中电势变化情况。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分析闭合电路中电势变化。

2.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闭合电路中的内外电路消耗电能和电源非静电力做功进行计算。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能熟练地用公式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2、理解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端电压随外电阻变化的规律。

(三)道德目标通过分析端电压变化的原因,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复习:RU部分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 / R闭合电路导入:那么在闭合电路中I又由哪些因素决定呢?教学内容: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2、数学表达式:二、端电压:内电路外电路1、定义:电源两端的电压叫端电压.推导:(参上图)因为:I=E/(R 0+R )所以: E= I R 0 +I R 因为: U =I R2、公式: (所以:) U = E - I R 0讨论:实验:1、按下图连接电路:0 (1(22、实验结果:3、两个特例: (1)外电路短路时:(2)外电路断路时:课堂练习:1、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路的电阻减小时,端电压就 减小;当外电路短路时,端电压就等于 0 ;当外电路断路时,端电压就等于 电动势E 。

R=0 I=E/R 0 IR 0=E U=0 I=0IR 0=0U=E R∞2、见下图,R=2 Ω。

当s 至于位置2时,电压表示数为9V ;当s 至于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3A 。

则电源电动势为 9 V ,电源内阻为 1 Ω。

3、 已知某车用电源的电动势为12V,内阻为1.2m Ω,试问当该电源在搭铁瞬间的短路电流为多少?会产生什么后果? 解: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到: I=E/(RO+R) 因为:R=0 所以:I=E/RO代入数据解得:I=10000A答:短路时: I Q 热量的积累易烧毁电路,甚至引发火灾。

电源短路的危害:【ezIT 新闻】据国外知名媒体报道,今年二月,美国知名快递空运公司 UPS 的一架货运飞机,在飞行途中,由于笔记本起火导致整个货舱起火,让该货机不得不迫降,造成三名机组人员轻伤。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学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动势的定义,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2.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3.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4.理解路端电压随电流(或外电阻)关系的公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源未接入和接入电路时,其两端电压的不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发现的精神。

2.通过研究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公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学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学习和定理推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体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2.通过分析路端电压与电流(外电阻)的关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1、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2、路端电压和电流(或外阻)的关系,及其图像的物理意义。

三、教学难点:1、理解电动势的概念;2、理解路端电压和电流(或外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利用启发、讲授、实验分析等方法。

复习案1.电流形成的原因。

这一过程中做功情况如何,电势如何变化2.电源的作用是什么?①从电荷运动角度②从能量转化角度3.电源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和定义式。

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预习案1.什么是闭合电路2.内电路、电阻、内电压电源内部的电路叫 ,内电路的电阻叫 ,当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内电路两端的电压叫 ,用U 内表示。

3.外电路、路端电压电源外部的电路叫 ,外电路两端的电压习惯上叫 ,也叫 用U 外表示。

导学案一.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1.设电源是一个化学电池,电池的正极和负极附近分别存在着化学反应层,在这两个地方,沿电流方向电势跃升。

用立体图形形象的讲解电流在流动过程中,在外、内电路中电势的变化。

2.分三部分考虑整个电路中的能量转化①在时间t 内,外电路中电流做功产生的热为②在时间t 内,内电路中电流做功产生的热为R③设两反应层的电动势之和为E,则时间t内非静电力做的功为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基础是什么结论所以EIt=整理得 E= 即 I=常用变式讨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实用范围(提示:可以从定律的假设情景和推导过程入手)二.讨论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1.实验演示初步讨论得到结论2.根据公式理论推导根据 U=E-Ir I=E/(R+r)外当R增大时,根据可知电流I 。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和结构;2. 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与表达式;3. 能够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4. 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物理问题。

二、学习重点1. 欧姆定律的原理和表达式;2. 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1. 如何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2. 如何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2. 讲解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 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通过检查学生对电路的认识程度,简要介绍闭合电路的概念和结构,分析闭合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原理,并分享欧姆定律发现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探究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探究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并展示其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发现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达式。

3. 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通过实际电路实验,学生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推导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4.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5. 巩固与拓展再次让学生回顾欧姆定律和闭合电路的相关知识点,并拓展了解并讨论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策略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欧姆定律的规律。

2. 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拓展知识,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3. 丰富的实验、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让学生更贴近生活,更愿意学习,更易掌握知识。

七、教学评估1. 课中实验操作评估;2. 讨论评估,回答问题评估;3. 思维导图、概念关系图评估;4. 自主学习报告评估。

《2.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2.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开鲁一中物理组王曼曼一、教材分析课标分析: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材地位: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恒定电流一章的核心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既是本章知识的高度总结,又是本章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部分电路的认知上升到全电路规律的掌握,又能从静态电路的计算提高到对含电源电路的动态分析及推演。

同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能够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功能关系学习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荷量、电势差的关系、了解了静电力做功与电能转化的知识,认识了如何从非静电力做功的角度描述电动势,并处理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相关电路问题,已经具备了通过功能关系分析建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推导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3、掌握电源断路和短路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特点。

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4、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认识E和r对U-I图像的影响。

5、熟练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相关的电路分析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2、通过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3、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U-I图像,培养学生利用图像方法分析电学问题的能力。

4、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探究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3、通过实际问题分析,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闭合电路的概念,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闭合电路的概念介绍。

2. 欧姆定律的内容讲解: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公式I=U/R。

3. 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应用。

2. 难点:闭合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及动态变化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欧姆定律的原理。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电源、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引出闭合电路的概念。

2. 讲解欧姆定律:阐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I=U/R。

3.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规律,验证欧姆定律。

4.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解决。

5.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欧姆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闭合电路概念和欧姆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欧姆定律应用题的解答,评估其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确保欧姆定律的知识点讲解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2. 反思教学方法: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实验操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作业和实验报告,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八、拓展与延伸1. 讲解其他定律:介绍与欧姆定律相关的其他物理定律,如电压定律、电流定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2.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教学目的:
1、了解电动势的概念、物理意义和测量方法
2、能区分内电路、外电路和全电路,理解内电阻、外电阻,知道内电压、外电压和电动势三者的关系
3、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
4、能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内电路、外电路和全电路概念;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公式
教学难点:电动势的概念、内电压与路端电压的意义
教具:干电池(1号、2号和5号)、铅蓄电池、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压表和电流表、导线和开关教学过程: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就已经了解到,只有当电源、用电器和导线组成闭合电路(图13-5)时,才能形成电流.这一节就要把闭合电路作为整体来研究.下面我们就从电源开始研究。

一、电源:
⒈定义:能够持续地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注意:电源并不创造能量,也不创造电荷。

⒉电源的作用:电源能在导体(或电路)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

电源有保持两极间有一定电压的作用,且不同种类的电源,保持两极间有一定电压的本领不同.例如:干电池可保持正、负极之间有1.5V的电压;常用的蓄电池可保持两极间有2.0V的电压.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大小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为了表征电源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了电动势的概念。

⒊电动势(E)
⑴电动势:理论证明,电源电动势数值上等于没有接入外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⑵单位:伏特(V)。

电动势是电源的一个重要参数。

电源上都要标示电源的电动势。

例:一节蓄电池(氧化铝、铅版、稀硫酸等构成):2V;
一节干电池(l号、5号、7号)(锌、碳棒、氯化铵、二氧化锰等构成):1.5V。

⑶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描述电源能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电动势的大小完全由电源自身因素决定,与电路无关。

⑷电动势的测量:可以直接用伏特表去测量。

但是:a、显然是不准确的;b、但可以作为一个粗略的测量手段;c、为了准确测量,我们还要另想办法衡量电源的参量除了电动势之外,还有一个——
⒋内电阻:
当电流流过用电器,根据电荷守恒,它也要流过电源内部,而电源的内部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称之为内电阻,或内阻,用r表示。

小结:电动势和内阻是衡量电源性能的两个基本参量,它们是基本不变的。

如果供电时间过长,或电源闲置过久,它们也会发生改变:E会变小,r会变大。

由于内部也要阻碍电流,也就要消耗电能,所以,我们也把电
源内部的这种运行叫做内电路,相对的,我们原来接触的只有用电
器的电路就是外电路。

如果把内电路和外电路合起来,就叫全电路
或闭合电路。

二、闭合电路
闭合电路由两部分组成:
⒈闭合电路:
⑴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路。

内电路有内电阻,内电阻上有内电压。

⑵外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

电源外部的总电阻即为外电阻,其两
端电压叫外电压,通常叫路端电压。

⒉内、外电路的关系:内电路和外电路的关系是串联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把电源看作是一个理想电源(不考虑内电阻)和一个阻值为电源内阻的电阻串联。

在闭合电路中,电流流过电阻时电势要降落,在电阻两端出现电压。

电势在内、外电阻上都有降落。

所以在内、外电阻上都会产生电压。

设在内电阻上产生的电压为U 内 ,在外电阻上产生的电压为U 外 。

则在整个闭合电路上电势降落的值为U 外 十U 内 。

而电源的作用就是将降落的电势再升高到原有状态,在电源内部,由负极到正极,电势升高的数值即为电源的电动势E 。

类比:电源和滑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⒊电动势和外电压、内电压的关系:E = U 外 十U 内。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电源做一个处理,将它看成一个理
想电源(没有内需或内耗的工厂)和一个内阻的串联,电路就
成为图3所示的情形——
设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 ,则U 内 = Ir ,U w 外 = IR ,因为:E
= U 外十U 内,所以,E = IR + Ir ,此式表示,闭合电路中的电
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这个结论叫做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三、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⒈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
电路中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⒉表达式:I = r
R E +。

常用变形式 U 外=E -Ir 。

注意:
①公式中各个字母的含义。

②公式I =r
R E +只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闭合电路;公式U 外=E -Ir 除适用于外电路为纯电阻的 闭合电路外,也适用于外电路为非纯电阻的闭合电路。

③注意:公式I =r R E +的研究对象是包含线性元件、电源在内的闭合电路,而公式I =
的研究对象是
线性元件和不包含电动势的部分电路。

使用时要注意分清。

例1:电源的电动势为2.0V ,外电路的电阻为9.0Ω,测得电源两极间的电压为1.8V .求电源的内阻. 分析:电源两极间的电势差就是外电阻上的电势差U 外,本题中可以简单地用U 表示.已知U 和外电阻R ,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 ,再应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就可以得到电源的内阻了.
解:对于外电路,应用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由I =r R E 解出r 并代入数值,得
电源的内阻是1Ω.
例题2:如图所示,R 1=14.0Ω, R 2 =9.0Ω,当单刀双掷开关 S 扳到位置1时,测得电流强度I 1 =0.20A ;当S 板到位置2时,测得电强度I 2 =0.30A ,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分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列出方程组:
E = I 1 R +I 1 r
E = I 2 R +I 2 r
解得: E =3V 、r =l Ω。

在讨论电路问题时要注意和初中把电源当成理想电源时的区别。

电源为理想电
源时,外电阻变化时,路端电压不变,干路电流不变;但考虑内电阻时,外电阻变
化会引起路端电压和干路电流都变化。

思考与讨论:例题2告诉我们一种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想想看,需要哪些实验器材?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试着写出实验步骤.
三、路端电压和短路电流
⒈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⑴路端电压:外电路两端的电压常常叫做路端电压.用电压表在电源两端测量的电压就是路端电压.
实验表明,外电阻发生变化时,路端电压也发生变化.现在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⑵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情况
根据公式U 外 =E -Ir 和 I = 可得:U 外 = E 。

可以判断:当外电阻增大时,路端电压增大。

当外电路断路时:R =∞—→U 端 =E 。

这就是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开路时两端电压即为电动势值的原因。

当外电阻减小时,路端电压减小。

当外电路短路时:R =0—→U 端 = 0 。

可见,外电阻的变化会引起路端电压和干路电流都发生一定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呢?
在初中,不考虑电源内阻时,路端电压不会随外电阻的变化而变化。

显然,是因为电源内电阻的存在,使外电阻的变化引起路端电压变化。

r 越小,路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越不明显。

内电阻 r = 0 的电源叫做理想电源。

⒉干路电流跟负载的关系
在初中,干路电流跟负载的关系是 I =
,干路电流与负载R 成反比(U 一定)。

而在包含电源的闭合电路中,干路电流跟负载的关系是 I =。

可以判断: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

当外电路断路时:R =∞—→I =0 。

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当外电路短路时:R =0—→I 短 = 。

由于短路电流很大,电源易烧坏,还可能引起火灾,因此要千万避免短路。

⒊路端电压跟干路电流的关系
⑴根据公式:U 外=E - I r 可得路端电压跟干路电流的关系。

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可以用图象直观地表示.从图中可以
看出,路端电压U随着电流I的增大而减小.
⑵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关系图像
分析:
⑴ U 断=E =I r ,即纵坐标轴上的截距即为 E
⑵横坐标轴上的截距为 I短=
⑶斜率 k = tanα= r 。

四、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电动势越大,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电源提供的电能只有一部分消耗在外电路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由于任何电源都存在着内阻,所以电源不能把转化来的全部电能供给外电路,一部分要消耗在内电路上,转化为内能.
作业布置:阅读教材;必修教材P61练习二上作业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