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高二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高二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高二电功和电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电功的概念,理解电功公式及单位。

2.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电功率公式及单位。

3. 能够简单计算电功和电功率。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电功的概念,理解电功公式及单位。

2.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电功率公式及单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 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知识导入:引入电能、电势差、电流等相关概念。

2. 理论讲解:讲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单位,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3. 实验演示:利用万用表、电池等器材进行实验演示,展示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4. 讨论交流:开展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应用。

五、教学内容1. 电功的概念和公式电功是指电场力使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做的功。

电功的公式为:W=Q×ΔU其中,W表示电功,Q表示电荷量,ΔU表示电势差。

2. 电功的单位电功的单位为焦耳(J),1焦耳等于1库仑电荷在电势差为1伏的电场中做的功。

3. 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电功率是指电源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电功。

电功率的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电功率,W表示电功,t表示时间。

4. 电功率的单位电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六、教学案例1. 在电路中,电势差为6伏,静电场力使电荷量为2库仑的电荷从A点到B点移动,求电功。

解:根据电功的公式:W=Q×ΔUW=2C×6V=12J答:电功为12焦耳。

2. 电器的额定功率为1千瓦,工作时间为2小时,求电器工作期间所做的电功。

解: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W/tt=2小时=7200秒W=Pt=1000W×7200s=7.2×10^6 J答:电器工作期间所做的电功为7.2×10^6焦耳。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单位,掌握了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

《电功率》教案(精选16篇)《电功率》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把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

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

别。

(二)教具低压电源,演示电流表、电压表,标有“3.8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220V40W”白炽灯泡一只,画上用电器铭牌的小黑板一块,写有例题、预习题的小黑板一块。

(三)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新课问:(l)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挂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做功180000焦;电流通过公共电车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120000焦。

问:①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多?(通过洗衣机电动机)②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告知同学,电流做功的快做,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需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跟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分别计算出电流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电车电动机每秒钟做的功:i00焦、60000焦。

结论: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还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

在物理学中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进行新课(1)电功率(师生共同争论下列的内容)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来表示。

②意义: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留意:上述两个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④单位:瓦、千瓦。

1瓦=1焦/秒=1伏·安,l千瓦=1000瓦。

⑤导出计算电功的另一公式W=Pt和电功的单位干瓦时。

W=Pt=l千瓦×I时=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

有关物理电功和电功率的教案

有关物理电功和电功率的教案

有关物理电功和电功率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功的计算方法。

2.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3. 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 讲解电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公式W=UIt为例,讲解电功的计算过程。

3.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以公式P=UI为例,讲解电功率的计算过程。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功和电功率现象,如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问题。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电功和电功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电功和电功率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电功和电功率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电能的储存和转换原理,如电池的工作原理。

2. 介绍电能表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家庭用电的计量方法。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案例。

2. 实物模型:展示家用电器工作原理的模型。

3. 练习题:涵盖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及应用。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电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高中物理电功和电功率教学教案

高中物理电功和电功率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2.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3. 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4. 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形象直观地展示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过程和实际应用。

3.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引导学生思考电能是如何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

2. 讲解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介绍电功的定义,讲解电功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介绍电功率的定义,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4. 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讲解电功和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5. 实际应用举例:给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电功和电功率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电器设备,如电灯、电视等,让学生了解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电功和电功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问题解决:设置一些有关电功和电功率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关电功和电功率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以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

有关物理电功和电功率的教案

有关物理电功和电功率的教案

有关物理电功和电功率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2.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3. 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4. 电能表的使用5. 实例分析:家庭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难点: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法展示电功和电功率的转换过程。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 开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电功和电功率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介绍电功的定义,讲解电功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介绍电功率的定义,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讲解电功和电功率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理解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关系。

5. 电能表的使用:介绍电能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电能表的正确使用。

6. 实例分析:家庭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计算:以家庭电路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家庭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关系。

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电功和电功率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电功和电功率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对电功和电功率计算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分析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讲解其他电学概念:如电阻、电流等,加深学生对电学知识的理解。

物理教案电功和电功率(精选5篇)

物理教案电功和电功率(精选5篇)

物理教案电功和电功率(精选5篇)电功率公开课教案篇一一、教学设计()思路在前面已经学了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对于本节课学生已经不会感觉到陌生。

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强调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点,让学生明白功的两个因素是力和距离发,教材上也用了很多的例子,大量的图片事例来说明这一点。

可以作一下教材上的实验,使学生对影响功的两个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解释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能背诵功的概念,阐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功的计算影响功的两个因素通过实验来得出,设计表格得出公式w=fs四、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投影机五、课时建议1课时六、教学过程引入播放踢足球的动画引入在力的作用下足球有了动能和势能,放映图片炮打飞人,掷铁饼的图片,放映功的视频文件,还有课本上的图片。

提出问题,它们的共性是什么?观看图片并思考他们的共性。

准备回答问题通过上面的例子向学生提问它们的共性。

总结结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动能和势能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work)总结规律功和力和在距离有关,这两个量的乘积是不会变的物理学上把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work)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用公式表示就是w=fs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讲解焦耳的生平和对科学的贡献学生观看并思考。

通过焦耳的例子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的科学家的贡献。

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七、板书设计第三节功和功率功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work)用公式表示就是w=fs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电功率》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物理教案电功和电功率优秀3篇

物理教案电功和电功率优秀3篇

物理教案电功和电功率优秀3篇《电功率》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的意义(反映电流做功的快慢)、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UI)和单位(瓦);能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计算用电器(只限于一个)的电功率问题。

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具1.标有不同额定电压和不同功率的灯泡各一个。

2.45伏左右的电源一个。

3.安培计、伏特计、变阻器各一个。

4.灯座一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电功大小与什么有关?电功的公式和单位是什么?(2)电力机车上的电动机和电扇上的电动机。

哪个做的功多?(引导学生如下回答:不能确定,因为未告诉各自做功的时间。

在相同时间内,肯定电力机车做的功比电扇大得多,但如果电力机车做功时间很短,电扇工作时间很长,那就不一定了。

)2.引入新课由复习提问自然引入:电力机车和电扇的电动机做功大小不好比较,那末它们做功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答:做功快慢不同,电力机车在单位时间做的功多,电扇在单位时间做的功少)为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引人电功率的概念。

3.讲授新课(1)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这个单位时间就是1秒钟,如果通电时间为t秒,电流所做的功为W焦,则电功率是P=W/t∵W=UIt∵P=UI即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2)电功率的单位。

第一册中学过功率的单位是瓦,即每秒钟做功1焦其功率为1瓦。

电功的单位也是焦,所以电功率的单位也是瓦。

由P=UI可知:U的单位为伏,I的单位为安,P的单位就是瓦。

(以上均采用边讲边启发的方式得出)电功率的单位还有千瓦1千瓦=1000瓦。

l焦=1瓦·l秒=1瓦·秒如P取千瓦,t取小时为单位,则得一电功的新单位:千瓦时(kw·h)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瓦·秒=3.6×106焦联系上节课讲的电功单位“度”,可知1千瓦·时=1度注意:“度”是生活中的说法,今后一律用千瓦·时。

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物理教案

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物理教案

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2.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3. 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4. 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5. 练习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电功和电功率的关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掌握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关注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 新课:讲解电功的概念,演示电功的计算过程;讲解电功率的概念,演示电功率的计算过程。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题。

4. 拓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讲解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功和电功率的重要性。

教案附件:练习题1. 一个电阻为R的电阻丝,通电时间为t,电流为I,求电阻丝产生的电功。

2. 一个功率为P的电风扇正常工作时间为t,求电风扇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电功。

3. 一盏照明灯的功率为P,正常发光时间为t,求照明灯在这段时间内产生的电功。

4. 某电器消耗的电功为W,工作时间为t,求该电器的功率。

5. 一个电阻为R的电阻丝,通电时间为t,电流为I,求电阻丝的电功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电功和电功率概念的理解及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题,评估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的巩固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高中物理 / 高二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电功和电功率(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高二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2、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用电功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意义。

4、知道电功率、热功率的联系和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灯泡工作功率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利用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电能和其他能的转化和守恒规律的讲解进一步渗透辨论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节
约能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3、通过灯泡实际功率的演示,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教学建议
1、在推导电功的公式时,应该注意讲清楚,在时间内,只是相当于把电荷由电路的一端移至另一端(两端的电压为 ),这与在真空中把某一电荷由某处移至另一处有区别,但效果是一样的,即所做的功相同。

2、可用类比的方法向学生说明:电场力对自由电行做功时,在真空中电势能转化为动能,这相当于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电阻元件中电势能转化为内能,这相当于物体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

3、教材只要求学生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而不要求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4、对于这两个导出式,要明确它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即:纯电阻电路。

教学设计方案
电功、电功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

2、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3、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4、了解公式()和()的适用条件。

5、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6、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于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2、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主要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做功,而且做正功)
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电能→机械能,如电动机。

电能→内能,如电热器。

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槽。

本节课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电功
(1)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走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2)实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

电能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上一章里学过电场力对电荷的功,若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搬至b,ab两点间电势差为,则电场力做功。

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把电荷从一端搬至另一端,电场力的功,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在时间间隔内搬运的电量为,则通过导体截面电流为,),所以。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3)表达式:
说明:
①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适用条件:、不随时间变化——恒定电流。

(4)单位: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压单位用伏(v),时间单位用秒(s),则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5)电功率
①表达式:
物理意义:一段电路上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强度成正比。

②单位:功的单位用焦耳(j),时间单位用秒(s),功率单位为瓦特(w)。

1w=1j/s
这里应强调说明: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

再者,这里是电场力做功,是消耗的总电能,也是电能所转化的其他形式能量的总和。

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描述它的定量规律是焦耳定律。

学生一般认为,,又由欧姆定律,,所以得出,电流做这么多功,放出热量。

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

错在,何以见得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增量?有无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后提出焦耳定律。

2、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
对于导体而言,根据欧姆定律,,所以,电流做功完全用来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3)说明:焦耳定律表明,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转化为内能,同时,有电阻的电路中电流做功会引起内能的增加,且电热。

(4)简单介绍产生焦耳热的原因:
金属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由于电场做功,电子动能增加,但不断地与晶格(原子核点阵)碰撞,不断把能量传给晶格,使晶格中各粒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热运动加剧,从而温度升高。

(5)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
①电功,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生热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②电功率,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电热功率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3、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以含电动机电路为例)
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的关系非常关键。

以电动机为例,电动机电路如图所示,电动机两端电压为,通过电动机电流为,电动机线圈电阻为,则电流做功或电动机消耗的总电能为,电动机线圈电阻生热,电动机还对外做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

考虑每秒钟内能量转化关系,即功率,只要令上述各式中 =1s即可,可得总功率,电热功率,输出功率,三者关系是。

4、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为了使用电器安全、正常地工作,对用电器工作电压和功率都有规定数值。

(1)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一般说来,用电器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但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功率不是额定功率,而是实际功率。

(2)实际功率,、分别为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

(三)复习巩固
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上图所示,重物质量 kg,电源提供恒定电压,
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电流强度 =5a,求电动机线圈电阻()(4ω)
探究活动
1、调查电路设计中采用了那些方法来减小导线上的电能损耗。

2、实验设计:验证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