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课程(0504041525)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人体工程学课程代码:0504041525学分与学时:2学分 3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学习《人体工程学》,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学会从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出发,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人工程问题,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结合百分点原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以人为中心从事设计的现代设计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能够熟练地掌握人体尺度的测量和取值方法,熟知常用的人体活动空间尺度和常用家具尺度等,了解人在特定的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设计出更科学、更宜人的产品和环境。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论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人体工程学基本概念的了解,逐步形成以人体工程学的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
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工程学的概念,领会其在各个设计中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对人体工程学的理解。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教学与图表举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工程学的由来及发展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二、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过程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一、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二、应用于工业设计第三节人体心理学知识一、心理和行为二、感觉和知觉三、注意和记忆四、思维和想象五、领域和空间第二章人体测量的原理与应用的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人体测量有初步了解并能运用于设计中,为以后的专题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基本要求:掌握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
重点与难点:重点:使人体测量真正运用到设计中去。
难点:在各个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课堂授课,案例分析与图片演示相结合。
主要内容:第一节人体测量的基本知识一、基础数据二、人体心理与生理计测第二节人体测量数据在设计中应用的原则和步骤一、人体静态测量参数二、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三、人体动态测量参数第三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人体工程学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为室内设计做好充分准备。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升本)适用年级:二年级课时数:90(理论40+实训50)主编:马丽媛主审:李平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即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人体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率能为主要目标,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为今后的功能性设计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人体工程学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和认识的提高,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教学内容: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2、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3、人体工程学的应用;教学要求: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定义;熟悉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第二章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人体测量学2、视觉系统3、听觉系统4、嗅觉系统5、运动系统教学要求:掌握人体的结构尺寸、功能尺寸、人体测量点、人体感官系统特点,并可以熟练应用。
第三章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教学内容:1、人的行为习性;2、人的环境行为特征;3、环境构成和行为内容;教学要求:掌握人的行为习性;熟悉人的环境行为特征;了解环境构成和行为内容。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责任教学单位:艺术系修读方式:必修总学时数:60 学分: 3 编者:张岗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课程性质地位《人体工程学》属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人体工程学规律及设计方法。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专业课程的不断深化,使学生懂得人体一些重要尺寸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为后继课程及今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通过对人体家具、准人体家具、建筑家具尺度要求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
使学生熟悉人体工程学的概念与主要内容,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
了解人在特定建筑空间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的规律,从而使设计更科学合理。
课程的重点是: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之间的设计更符合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课程的难点是: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学时:按本专业教学要求,计划课时3周,周课时为20节,总课时合计60节。
具体安排如下:绪论(2学时)(一)教学内容1、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2、人体工程学的定义3、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4、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2、熟悉内容: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3、了解内容: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人体与室内(6学时)(一)教学内容1、人体测量学由来与发展2、人体测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3、尺寸的分类(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尺寸的分类。
2、熟悉内容:人体测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人体工程学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教学课程大纲专业代码: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 教学学时: 课程性质: 制 定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540104 G1A0078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45学时 专业基础课程 其中实践教学时数: 30 学时教学大纲总体说明部分一、课程概述: 《人体工程学》 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 生 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 研究如何使人 —设施 —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 生理心理特点, 以实现人、设施、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使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人能有效 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学科。
二、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树立一种科学态度,达到人 —设施 —环境的相互结合;为设计中考虑 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 “物 ”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 提供设计准则, 为进行人 —设施 —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设计使得在工作、 闲环境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使设计真正服务于人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人的因素 ” 环境因素 ” 生活及休 四、考核形式: 该课程为考试科目,期末成绩计算方法是课程结果结束时的考试作业占 成绩占 30%。
70%,平时作业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工业设计人机工程》《人机工程学应用》 洪 高等教育出版社 阮宝湘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年 3 月 [ 课程主要参考书 ] : 刘春荣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年 7 月 《人机工程学》 赵江 教学大纲文本部分一、课程核心内容: 《人机工程学》 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主要研究如何使人 -机- 环境系统的设 计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以实现人、 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 使处在不同条件的 人能安全、 高效和舒适地进行工作和生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掌握人 - 机-环境系统的设计准则和基本方法。
《人体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教学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黑体小四)
实验目的:
充分理解和掌握人体尺寸,灵活应用在环境设计当中。
实验任务
1.掌握人-机-环境的关系
2.理解人体尺寸的应用
实验基本要求:
1.绘制人体尺寸
2.绘制设计图,三视图
二、实验内容简介
实验一:绘制人体尺寸
(一)实验内容
绘制人体各部分尺寸
(二)实验要求
掌握成人人体尺寸
实验二:绘制三视图
(一)实验内容
1.绘制课桌三视图
2.绘制椅子三视图
(二)实验要求
1.准确把握造型
2.准确标准尺寸
实验三:绘制教室平面图
(一)实验内容
绘制教师平面图
(二)实验要求
1.准确把握空间
2.准确标准尺寸
三、实验学时分配
注:实验要求:必做或选做;实验类型:验证型、设计型或综合型。
四、实验设备和器材配置
五、实验教材
1.实验教材:
[1]刘昱初、程正渭编著.《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参考资料:
[1]刘盛璜编著.《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刘怀敏编著.《人体工程应用与实训》.东方出版中心.2008.
六、考核方式
根据所绘制图形的造型,以及对尺寸把握的准确度进行设计考核。
编写人:
审核人:。
环境艺术设计《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2.课程简介《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人体工程学》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人体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率能为主要目标,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为今后的功能性设计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人体工程学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和认识的提高,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2、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3、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二)能力目标1、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内设计;2、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外环境设施设计;3、掌握人体工程学基本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养成严谨务实、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4、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5、培养学生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
完美DOC格式完美DOC格式六、教学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加强双师型人才建设,努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专业教师互帮互助学习,定期进行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以此不断壮大教师队伍。
人体工程学 教学大纲

人体工程学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90608Z10
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Ergonomic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设计制图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教材、教学参考书:
1、主编《室内人体工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2、丁玉兰主编《人机工程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李文彬等编著《建筑室内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该课程属环境设计专业辅助课,是培养学生应用人体工程学进行家具设施与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教学环节,并与家具与陈设、住宅室内设计等课程构成课程群。
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方法,来创造一个具有舒适性、效率性、安全性的工作、生活环境或家具设施产品;目的是培养在家居环境设计中利用普适尺寸、感性工学等相关知识的精英设计人才。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方法,为设计具有舒适性、效率性、安全性的工作、生活环境设施与环境服务;
2、要求学生在家具与陈设设计、环境设计中对普适尺寸、感性工学等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人体形态馆考察,要求写出考察报告;
2、人体尺寸的测量,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人体工程学》课标模板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学分:2学时:36适用专业:室内设计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它是一门研究人与机械及环境的关系的学说。
课程的任务: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需人体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观念。
前导课程:造型基础、色彩基础、形态构成、中外建筑史、建筑速写、透视、建筑识图与制图等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人体家具、建筑家具尺度要求的介绍,结合百分位原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尺度意识,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对有关的环境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三、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黑板、课桌椅等。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深入到企业及城市各类商业与办公空间中,在参观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设计的程序、设计作品与成品样板工程的关系、以及对设计成品的效果把握等有感性的认识。
本课程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结合生产企业的实际项目,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课程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环节相结合,阐述基本理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安排社会调研实习,实践辅导,重点放在学做合一,体现人才培养模式上工学结合这一职业教育特色。
(1)课程设计中由理论课程+理论实践结合课程(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合二为一,以实现学做创合一)+ 实训教学环节组成。
(2)课程多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学做创结合进行。
(3)案例分析、实际项目引导等教学法。
(4)通过开放式教学,将人才培养置于工程环境中。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考试本课程系专业理论课,采取理论考试、作业成绩与实训成绩相结合的形式,由任课老师、本学科资深教师及职业领域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组把关,项目作业和成果在单元课程结束后,总结并做汇报展览。
单元练习和综合测试成绩全程记录考核(按7:3比例)七、教材与参考书教材:[1]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刘昱初编著参考书:[1] 《人体工程应用与实训》刘怀敏东方出版社[2] 《室内设计资料集》张绮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2.课程简介
《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人体工程学》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人体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率能为主要目标,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为今后的功能性设计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人体工程学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和认识的提高,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
2、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3、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内设计;
2、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3、掌握人体工程学基本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养成严谨务实、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5、培养学生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
专业整理资料分享
专业整理资料分享
六、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
加强双师型人才建设,努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专业教师互帮互助学习,定期进行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以此不断壮大教师队伍。
2.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媒体为文字教材及多媒体教程,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参考书籍。
该课程要求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授课。
七、课程评价标准、考核方式
(一)考核评价的标准与原则
1.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
2.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3.定性评价和宣评价相结合
4.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5.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
(二)考核评价内容及方法
本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学习态度等,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采用笔试、操作、小组协作实验与讨论学习多样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课程考核比重为: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
八、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工程实践,如通过观察附近构筑物、建筑物结构类型等手段,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其原因的能力。
九、其它说明
1.学生学习基础要求
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主动性较差,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应用以下5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归纳、练习实践和章节总结。
2.校企合作方式
以企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与企业进行对接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课程内容,并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工作,再返回学校有目的的学习岗位所需求的知识,最终达到“教、学、做”为一体。
制定单位(系部):建筑工程系
制定人: 潘凤梅审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