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苏教版必修3课件: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合集下载

苏教版必修三 生物群落的构成 课件(25张)

苏教版必修三 生物群落的构成 课件(25张)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 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 的种子。
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 红翁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 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虹则是典型的 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 的苔鲜和昆虫。
(2)水平结构 ①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 局或片状分布。 ②因素: 地形、土壤、光照、湿度、降雨量、温 度和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③意义:不同的生物生活于不同环境,提高利用 环境资源的范围。
三、群落结构
1、概念: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相互
作用形成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状态。 垂直结构 2、类型: 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
①概念: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 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 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②因素:植物: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 动物:食物和微气候 水域: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 ③意义: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 分和矿质营养等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 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 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
②竞争内容:食物、水分、空间
阳光、无机盐
动物 植物
③举例: 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 同一片草地上的牛和羊
④结果: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甚至灭亡。
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3)捕食:
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如 ①概念: 肉食和植食行为。 ②举例:a、狮子捕食羚羊 b、灰喜鹊捕食松毛虫 c、牛吃草
物种丰富度指数 (2)表示: S S:物种树木;A:样地面积; D= lnA D:物种丰富度指数 5、土壤动物
(1)概念: 指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在土壤中生 活,并对土壤产生一定影响的动物。 微型土壤动物 小型土壤动物 (2)种类: 中型土壤动物 大型土壤动物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课件: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课件: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②特点:种群呈现局部范围内的 片状 分布,如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
特征是具有 镶嵌性 。
3.生态位
(1)概念: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 位置 及其
与相关种群之间的 功能 关系。
(2)意义:生态位的 多样性 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
① 减少或排除 了物种间的相互竞争而共存下来。
(3)成年的鲈鱼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会以本种的幼鱼作为食物,这属于捕食 吗?为什么?
答案
不属于捕食。因为捕食发生在两个不同物种之间,而鲈鱼的成鱼和幼鱼是
同一物种,故属于种内斗争。
3.菟丝子依靠缠绕在豆科植物茎上,吸取有机养分生活。由此推理可知: 4.在豆科植物幼苗期,根毛分泌的有机物会吸引根瘤菌聚集在周围大量繁 殖。根瘤菌在分泌的纤维素酶作用下,溶解根毛细胞壁,侵入幼根产生根 瘤。在根瘤内,根瘤菌从豆科植物根的皮层细胞中吸取碳水化合物、矿质 盐类及水分,以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它们又把空气中游离的氮通过固氮 作用固定并转变为植物所能利用的含氮化合物,供植物生活所需。推理可 知: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是彼此有利的种间关系, 为 互利共生 关系。
122 S 再根据公式:D=lnA即可得出物种丰富度指数为ln500
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知识梳理
类型
概念
实例
互利共生 ________ 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竞争
捕食 ______
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 牛与羊、农作物与
同一资源 而产生的相互妨碍的现象 __________
2.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1)探究原理
①研究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

高中苏教版生物必修3课件:第3章 第2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高中苏教版生物必修3课件:第3章 第2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②水平结构 a.概念:指群落中的 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 格局或 片状分布。 b.特点:种群呈现局部范围内的 片状分布,如植物群落水平 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具有 镶嵌性。
(3)生态位 ①概念: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 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 功能关系。 ②意义: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 a. 减少或排除了物种间的相互竞争而共存下来。 b.提高了生物利用 环境资源的能力。
(3)物种丰富度 ①概念: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 物种数目的多少。
②计算公式:D=

D:物种丰富度指数),多用于群落的野外调查。
2.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互利共生: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赖 、相互得益的 关系,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2)竞争: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 同一资源 而产生相互妨碍的现象。竞争的资源可能是食物、水分、 空间,也 可能是阳光、无机盐等。
1.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 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鲤鱼 B.甲池塘中鲫鱼的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的物种丰富 度高于乙池塘 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 该草原 D.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是定值
B [由图可知,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 争关系的曲线。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 为寄生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
群落的结构
[问题探究] 某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有同学认为该现象表明群落在 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该同学的推论是否正确? 提示:不正确。竹林中的所有箭竹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的阶 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畴为种群,而非群落。

2013苏教版必修3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ppt课件

2013苏教版必修3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ppt课件

9
公式:
D
S
lnA
S:物种数目; A:样地面积; D:物种丰富度指数
10
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 经过赤道(0o)到北极 物 (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 种 的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 丰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 分析说明: 富 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 度 物种是怎样变化的? 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 气候 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一、生物群落:
• 生态学上把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 的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 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 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 组成的。
1
包括这个区域内 所有生物 !
2
思考: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鱼 2.一块朽木上的全部木耳 3.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 等 4.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 它生物
2.下列属于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 )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 C.群落的空间结构 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36
3、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 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 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互利共生
捕食
竞争
37
4、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 群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竞争 关系,猫头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_______ 鹰和蛇之间既是 捕食 关系,又是 竞争 关 系。
思考:
关系类型 物种
种间关系
A B
关系一般特征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个体A得利 个体B有害 实例

苏教版必修三 3.2生物群落的构成 课件(34张)

苏教版必修三 3.2生物群落的构成 课件(34张)

D- 物种丰富度指数 。多用于群落的 野外 调查。
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互利共生: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 ,相互 得益。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2)竞争: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 同一资源 而产生的 相互妨碍 作用的现象。竞争的资源 有 食物 、水分、 空间 ,以及 阳光 、无机盐等。
(6)一块草地上所有山羊在争夺食物,这属于竞争关系。
( )
(7)鸟类在森林中的分层现象主要是由食物资源决定的。 ( )
(8)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群落
结构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1)× (7)√ (8)√ (2)× (3)× (4)√ (5)×
(
)
(6)×
2.连线:将左栏的实例与右栏中相对应的关系连起来
激烈,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越激烈,激烈竞争的结果, 可使一个种群趋于绝灭。
[例1]
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
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 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 ( 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 ) ③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③
化如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 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
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_______和 _______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
种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 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 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构成》复习课件-新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构成》复习课件-新版

3.生态位 (1)概念: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 上所占据___位__置___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关系作用。 (2)意义 ①生态位的__多__样__性____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 ②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基础,提 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3.水域中的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影响 其分层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主要是温度、食物和含氧量。
2.乌鳢俗称黑鱼,性凶猛,吃小黑鱼、其他小鱼 及蛙等小动物,请问吃同种小黑鱼和吃其他小鱼都 属于捕食吗?为什么?
【提示】吃同种小黑鱼属于种内斗争,不属于捕食 关系;吃其他小鱼属于种间关系中的捕食关系。
种群
群落
概念
一定时间内占据 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 一定空间的同种 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 生物的所有个体 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1)通过资料分析、师生交流,能够描述生 物群落的组成。 (2)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说出研究生物群落 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3)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像,能够描述生 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生物群落
1.概念 生态学上把在__同__一__时__间__内、占据一定空间
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 和__微__生__物___种群组成的。
【提示】不能。因为农贸市场上的各种动物与植 物之间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类型
概念
实例
_互__利___ 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 大豆与 _共__生___ 相互依赖,相互得益 根瘤菌
_竞__争___
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
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 __同__一__资__源___而产生的 相互妨碍作用的现象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

苏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3.物种丰富度的调查
(1)选择样地时应考虑动物体型大小、活动 方式,例如采集大型土壤动物时,选择样地 一般是在林下或落叶等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 方。
(2)工具:在野外采集中型土壤动物时,需
使用吸虫器,采集大型土壤动物时,主要使 用筛子和镊子等。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栏目 导引
竞争
寄生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特别提醒
(1)不能将竞争与种内斗争混淆,竞争只适 用于种间关系。 (2)不能将寄生与腐生混淆,寄生生物依赖 于某一宿主,其营养物质来源于活体生物;
腐生生物不依赖于活体生物,其营养物质来
源于动物遗体、排泄物、植物残枝败叶或自 然环境中的有机物。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D.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解析:选B。森林中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
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的结构是指各种生物 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在竹林中,竹子 的底层有草本植物和少许的灌木,这就是群 落的垂直结构。种群的增长随种群密度的不
同而不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
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 同的生物种群。多数情况下群落内各个种群 常常呈现局部范围内的片状分布。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3.生态位
(1)特点
①一般地说,生态位互相重叠的生物种群之 间竞争激烈,如同一生活型的植物之间、食 性相同的动物之间的生态位完全重叠,竞争 尤为激烈。
②生态位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
时,表示M、N的食物重叠程度越大,物种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2《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3.2《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
群落的种间关系。
第二页,共23页。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群落结构
第三页,共23页。
生物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 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第四页,共23页。
理解群落的内涵
1.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 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2.由于种间关系而形成了生物群落。 3.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是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彼此之间以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 在一起,组成了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不同的生物种群聚集在同一空间,它们之间的联系十 分密切,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按性质可以分为捕食、竞争、寄生和互利 共生等类型。
第九页,共23页。
捕 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第十页,共23页。
水稻和稗子竞争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5.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
、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
关系和作用。下列生产实践中利用了生态位原理的
是(多选(
)ABD
A.不同农作物间作
B.“四大家鱼”混合放养
C.适时捕捞
D.“桑基鱼塘”生态工程建设
退

第二十三页,共23页。
第五页,共23页。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区别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第六页,共23页。
平原的生物种类一般比山地的少,草地比林地少 ,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物种类少。
但在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 区,如海陆交界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 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 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由 (1)可知,生活在该池塘的各个种群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群落 , 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它们构成的这个有机体就是 ________ 空间 的相互之间有直 其含义为在 ____________ 占据一定 ________ 同一时间 内、
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 接或间接联系的 ________________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
植物 、 ________ 动物 以及 __________ 微生物 。 的 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判一判
下列描述是不是群落(是打“√”,不是打“×”)。 ( × ) ( × )
①一个池塘内的全部鱼 ②一座高山上的全部动植物 ③农贸市场上出售的鸡、鸭、鱼和蔬菜等所有生物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土壤动物分类 ③一般按动物的体型和习性将土壤动物分为四类: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微型 土壤动物:体宽一般在 100 μm 以下。 ________ 小型 土壤动物:体宽 0.1~2 mm。 ________
学习·探究区
(2)由图中信息可推测地球纬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大致关系,请用 曲线表示出来。 答案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学习·探究区
3.阅读教材,完善下面“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研究实 验的原理和操作程序,思考后面的问题。 (1)探究原理
取样器取样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①调查方法:常用________________ 记名计算法 ;二 ②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 ________________ 目测估计法 。 是 ________________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温度 等生态因子的不同,从赤道到北极 降雨量 ____________ 、 ________ 物种种类和数目 依次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不同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
物种丰富度 来衡量,其概念 有差别。上述差别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 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 的? ____ a 。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从哪一点开始的? ____
知识·储备区
(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 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
b 。 代表的水平上? ____
5.在“ S”型种群增长的过程中,当种群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导入
“套种”和“立体养殖”应用的是什么生物学原理
呢?这就需要我们在群落水平上进行一下研究,看能获得什 么新认识。
学习·探究区
探究点一
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生物种群都是与其他种群紧密联系的。 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结合教材和提供的材料,分析群落的 概念和研究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1.生物群落 如图,池塘中的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着多种生物,请分 析以下问题:
资源和空间 的 限 制 , ____________ 种内斗争 会 加 剧 , 后 , 受 ____________ 捕食者 的数量也会增加,最终导致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__________
6.请同学们查阅有关“套种”和“立体养殖”的有关信息。
知识·储备区
情景导入 材料 (1)在银川永宁县望洪镇高渠花卉基地, 玉米地里套种 的黄色亚洲百合开得分外娇艳。通过几个月的试种,百合开 出了美丽的花朵,一亩地最少可以赚到 7 000 多元。 (2) 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下庄村农民杜霞,利用村里的 20 亩 荒地进行“立体养殖,林畜兼收” ,年收入 40 余万元。
第二节
[学习目标]
生物群落的构成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1.通过对不同群落的分析和对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探 究,能够说出研究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2.结合资料分析和生活实例,描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3.利用资料分析,描述生物群落的结构。 [学习重点] 从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迁入率和迁出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年龄结构 及____________ 性别比例 。
知识·储备区
4.如图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d 。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 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是 ____ b 。 (3) 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逐渐加大是从哪一点开始
( × ) ④一片树林中的树木、草本、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 ( √ )
学习·探究区
2.物种丰富度 结合教材,完成下图关于地球表面不同类型的群落类型的判 断,然后思考: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热带雨林
温带森林
苔原
(1) 由 上 图 可 看 出 , 在 整 个 生 物 圈 中 , 地 球 表 面 因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学习·探究区 浮游动物 、 (1) 这 个 池 塘 中 至 少 生 活 着 浮 游 植 物 、 ____________
微生物 等 5 种不同种群。它们之 植食性鱼 、肉食性鱼、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减少 , 间的关系为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 ________ 一些小鱼等小型水 增加 , 浮游动物 、 生动物因天敌减少, 数量会大量 ________ 池塘中____________ 减少 。 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 ______ 随着时间推 植食性鱼类 移, ________________ 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知识·储备区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形成 1.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群。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样方法 和______________ 标记重捕法 。 2. 调查生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3.种群的数量特征: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