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自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重大决策以来,三峡库区城乡面貌和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12年,三峡库区地区生产总值4986亿元,人均2958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15.9倍和14.7倍。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2008—2012年,为三峡库区引进资金总额1049亿元(其中:社会公益类项目资金23亿元,经济建设类项目资金1026亿元)。
库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百万移民已从搬迁安置转入安稳致富的新阶段。
目前,三峡库区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一是随着三峡后续工作开展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政策的实施,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三峡库区的支持力度,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二是全国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关键时期,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为库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是全国人力资源供需的变化,为库区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深化与发达地区的劳务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三峡库区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一是自然生态环境现状与国家对三峡库区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还有差距,库区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压力大的基础性矛盾没有改变;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贫困面广、城乡居民收入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低的现状亟待改善。
库区的稳定和发展,既需要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和艰苦奋斗,也需要国家部委及有关地方、单位的继续支持和帮助,要继续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思路,做好对口支援合作工作。
三峡库区(重庆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植物等 自然资源丰富 , 有动植 物 6 0 多种 , 植物 20 0 5 特有 0 余 种 , 用植物 270余种 , 药 0 国家保 护 的珍稀 动 物 4 _ 3种 3 3。因 _
维普资讯
安 徽 农 业科 学 。ora o A hi g .c 20 ,6 4 :68 69 Junl f nu A iSi 08 3 ( )16 —16
责 任编 辑
章练红
责 任 校对
马君 叶
三 峡 库 区 ( 庆 段 ) 展 农 业 循 环 经 济 的模 式 选 择 重 发
2 三峡库 区农业循环 经济发展模式 2 1 以沼气 为纽带( 一沼 一粮 一酒 ) . 猪 的农 业循 环经 济发展
入水平低 , 村贫 困人 口多 。 困度 高。2 4 农 贫 O 年农 村人 均 纯 0
收入 1 3 , 为全国平均水平 的 7% 。农 民生活质量低 , 7元 仅 8 5
此, 三峡 库 区具 有很 好的农 业特 色资源 优势 , 为发展 特色种 养殖业提 供了有 利条 件。此外 , 峡成 库后 , 三 水域 面 积将 达
10 8 k , 广 阔的水域是 发展特色水 产养殖 4 m2
式和农产品消费方式 , 促进农业 的可持续 发展 。笔 者 以三 峡 库区( 重庆段 ) 为例 , 研究适 合三峡库 区 自 然气 候条件 的循环
是全 国贫 困程 度最 高的地 区之一 。因此 , 托库 区丰富 的 自 依
Moes 蜘 n磺 D帆蛔趣 A r t ua №四di d e E g il rl ol t I 瞎Ec 伽嘎呵 i he re rai o g i ei n T reGogsA e Oan qr R go n g n L 姻 } ∞ e l ( eat n f ahm tsadCmpt cec ,( gigU i ri f r n c ne , hnqn 0 10 I J 窘 ta D pr t te ai n o ue Si e q nv syo t adSi cs C ogig426 ) me o M c r n n e t As e
国家对三峡库区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为了支持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目前已出台了14类24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1)农村移民安置优惠政策。
一是建立三峡库区水利专项资金。
国家将三峡库区具备一定条件的受淹区县优先列为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予以扶持,优先安排基本农田及水利专项资金。
从1996年开始,每年安排重庆市三峡库区水利专项资金7500万元。
二是建立大江大河治理水利专项资金。
“八五”期间,国家每年给三峡库区安排以工代赈资金1~2亿元,“九五”期间,每年安排1亿元。
三是实施农村移民外迁补助政策。
重庆库区累计外迁移民16.17万人,其中政府组织外迁移民每人享受5000元(静态)外迁补助。
(2)淹没工矿企业迁建优惠政策。
一是技改专项贷款。
1993年至1998年,国家每年安排三峡库区淹没企业技改专贷规模7.5亿元。
二是联营专贷。
1997年至2001年,国家每年安排三峡库区淹没企业联营专贷15亿元。
三是破产关闭参保企业补助。
对破产关闭参保企业欠发的养老金由中央财政一次性全额补助277万元。
四是银行核呆。
对关破企业历年的银行债务,按年度纳入全国呆坏账核销总规模予以核销。
五是财政转移支付。
对因企业破产关闭而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采取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予50%的补助。
六是实行“4∶4∶2”政策。
对国有破产关闭企业一次性安置补助存在的资金缺口,由中央财政、移民资金中央预备费和地方财政按4∶4∶2的比例分担解决。
(3)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调整政策。
国家通过调整三峡移民安置规划和投资概算,增加重庆市移民静态投资59.7亿元。
(4)对口支援政策。
一是中央部委和兄弟省市对口支援重庆库区资金206.9亿元。
其中,中央部委支持项目资金38.1亿元,对口支援省市到位经济合作项目资金149亿元、社会公益类资金11.8亿元,其他资金8亿元。
二是实行进口自用物资关税返还。
1996年至2003年,国家对三峡库区内资企业的开发性移民建设项目,每年核定总额1亿美元进口自用物资额度(其中,重庆库区8433万美元),实行关税和进口环节先征后由中央财政全额返还。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5年(2021-2025 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规划范围
三峡库区涉及的地区包括湖北、 湖南、重庆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0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三峡库区涉及的地区
三峡库区涉及重庆、湖北两地,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 力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培养创新人才
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医疗卫生服务提升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 务网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率 和可及性。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
加大重大疾病预防和控制力度,建立 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
02
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库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合 作办学,培养本土优秀人才。
03
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 和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库区工作和发展。
THANKS域的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04
社会发展规划
教育事业发展
优化教育资源
合理布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 确保学龄儿童能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 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增强教育公平
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减少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
促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 卫生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
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广地方特 色文化。
三峡大坝经济可行性分析

三峡大坝经济可行性分析三峡大坝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于长江三峡地区,其经济可行性对于评估该项目的成果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三峡大坝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
首先,从能源生产的角度看,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年发电量约为800亿千瓦时。
这可以为中国电力供应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
从长期来看,三峡大坝的电力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该电站的发电量是可控的,可以根据需求情况进行调节,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国家创造大量的财富。
第二,从航运运输的角度看,三峡大坝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提高了船舶通行能力,缩短了航运时间,减少了运输成本。
大坝的通航能力达到了万吨级,能够满足更大型货船的需要,为国内外贸易和物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三,从洪水防灾角度看,三峡大坝具有很高的防洪能力。
在洪灾来临时,大坝能够通过控制水库蓄水量和调节下泄流量来实现洪峰控制。
从长期来看,减少了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节约了重建成本,提高了防洪减灾效益。
第四,从旅游产业角度看,三峡大坝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往观光参观。
这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收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然而,虽然三峡大坝带来了很多经济效益,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大坝建设项目的成本极高,达到了1800多亿元人民币。
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政负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和维护。
其次,大坝建设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水库蓄水后导致了大量的湿地消失,河道的水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综上所述,三峡大坝的经济可行性主要体现在电力生产、航运运输、洪水防灾和旅游产业方面。
它为中国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供应,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减少了洪灾损害,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然而,大坝建设的高成本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需要继续研究和改善三峡大坝的管理和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可行性。
三峡库区特色产业生态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三峡库区特色产业生态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三峡库区位于中国重庆市,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构筑物三峡大坝的所在地。
库区水域面积广阔,地理环境优越,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生态,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三峡库区特色产业生态发展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特色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三峡库区特色产业生态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主要问题1.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三峡库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水域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而环境保护又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难以取得平衡。
2.产业结构单一三峡库区的传统产业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传统农渔业虽然是三峡库区的特色产业,但其发展受到了时间约束,产业结构单一使得库区特色产业发展缺乏多样性和活力,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3.科技创新不足在特色产业生态发展的进程中,科技创新的不足也是制约因素之一。
科技创新水平的不够使得三峡库区的特色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4.市场需求不足三峡库区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市场需求相对薄弱。
库区特色产业的产品销售受到限制,导致产销不畅,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
5.基础设施滞后三峡库区的基础设施滞后,如农村道路、交通、水电等,使得特色产业的生产条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影响了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对策1.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在特色产业生态发展过程中,要加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资源开发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合理的开发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三峡库区需要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渔业,同时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库区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循环经济——库区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水 库建 设 中淹 没大量 农 田 ,可用 耕地 减 少 ,加 上其 他 交通 、建 设用 地 的 占用 、退 耕 还林 的需 要和 人 口的增 加 ,人 地矛 盾 比较 突 出。如新 安 江水 库建 成 后 的 库 区 人 均 耕 地 由 00 3 m 降 至 .9 h
0. 7h z引 03 m L
,
自建 国 后我 国 逐 步 兴 建 了大 量 的 水 电 水 利 设 施 ,尤 其是 近年 来 随着水 电站 建设 的提 速 ,各 地人 工 水库 无论 是 数 量 还 是 面 积 都 蔚 为 大 观 ( 1 。 表 ) 但 是 ,随着各 库 区 的人 口不断 增 长和经 济 的迅 速发 展 ,人一 地一 水关 系越 来 越 紧张 ,可持 续 发展 面 临 诸 多 问题 ,制约着 库 区经 济社会 的协调 持续 发 展 。
基 金 项 目:三 峡 大 学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目编 号 :K A 4 1 与 三 项 J03 )
峡大学党 的十七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之部分成果 。 作者简介 :王 洁 (9 8一) 17 ,湖北 红安人 ,三峡 大学经管学 院讲
业 废水 13未达 标排 放 ,生 活污 水集 中处 理率 不 到 / 1 % ,库 区次级 河 流严重 污 染 ,5 % 的河段 水 质不 0 6
十六 届 四 中全 会 《 中共 中 央 关 于 加 强 党 的 执
政能 力建 设 的决 定 》 首 次 提 出 了 “ 建 社 会 主 义 构 和谐 社会 ” 的概 念 ,其 实 质 是 秉 承 以 人 为 本 的理
运 通畅 和环 境质 量 产生 了严 重影 响 。 12 资源 问题 比较 突 出 .
运用循环经济促进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

-
6 -
维普资讯
重 庆 三 峡 学院 学 报 2 o o 6年 第 6期
固体废 弃物堆存超过 6 0 万 t 00 ,每年排进水库未经 处理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年排放量超过 6亿 t ,加上
三 峡工程建设产生移 民 10万人 ,库 区就 地需 2 要安置移民 10 0 万人,其 中四分之三 是城镇移 民, 再加上 “ 农转非 ”移 民、失地农村移民、进城 务工 农 民和其他居 留在城镇的流动人 口,汇 集成一支庞
收稿 日期:2 0- 8 2 060-5
作者简介:梁福庆 (92) 男,湖北宜昌人,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移民管理咨询中心处长,三峡大学 15-,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库移民管理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段耀芳,男,博士,三峡大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
朱艳群 ,男,三峡 大学硕士研 究生 .
大的劳动力大军 ,对城镇 就业 市场形成 巨大压力。
农业化肥和农药 的过量喷施,畜禽和水产养殖产 生 的大量生物粪便等 ,对地表土壤、湖 泊径流、水源
地等产生严重污染 ,对库区居 民的生活环境、饮水 和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 . 区生物多样性面临严 重破坏 3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 陈华国 , 族, 苗 重庆市彭水县人 , 重庆三峡学院 民族学系。
.
51.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 0 年第 4 08 期
情的因素 , 库区的循环经济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 未 例如 , 在农业方 面 , 要开 发环保肥料 技术 和生态农 业
主要产业 , 但该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 、 农产品商 2 . 水土流失严重 , 造成泥沙淤积。 三峡库区 1 个 品化程度不高。 9 第二产业起步晚且起点低 , 造成库区 市( ) 县 土地 面 积共 26 7平方 公 里 , 土 流失 面 积 工业产品整体档次不高。三峡库 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16 水
陈 国
( 三峡学院 民族 学系, 重庆 万州 4 4 0 ) 0 0 0
摘 要: 三峡 库 区由于特 殊 的地理 环境 、 史条件 等 因素 的制约 , 经济 的发展 水平较 低 下 , 环 历 其 循
经 济的发 展 处于起 步阶段 。本 文将在 结合 三峡 库 区实际的基 础上 , 三峡 库 区如何 综合 利 用宏观 经济 从 政 策促 进 库 区循 环 经济 的发展视 角 出发 , 讨发展 循环 经 济对三峡库 区的理论 和 实践 意 义。 探 关键 词 : 三峡 库 区 ; 环 经济发展 ; 循 宏观 经济政策 中图分 类号 : 1 4 F2
1 高初始 资源价 格 是库 区发展 循环 经济 的基 . 提
础。由于三峡库区的资源价格没有能够反映出库区 资源 的稀缺 程度 , 环境 成本基 本都被排 除在外 , 从而 使初始资源价格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
技三峡行” 活动 , 吸引了数十家企业与单位参加 , 在
积于库尾, 重庆段河床 明显淤高, 必将严重影 响重庆 依然存在着不少 的缺陷。虽然重庆在 20 06年 5 月 各港的航运事业 。 当河 口被泥沙淤积后, 排洪受阻, 可 2 t 0E就发布实施 了《 重庆人 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 能会增加洪涝灾害 。 济 的决定》 ,对循环经济 的发展作 了一些计划和规 ( ) 二 经济发展 现状 定 , 由于库区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 但 以及现实区
能形 成真 正 的循 环经济体 系 。所 以必须综 合利用 资 技术 , 不断 的加 快农业技术 服务体 系 的建立 , 使库 区
的农业 发展按照 科学规 划 良性发展 。
源价格、 消费、 税收、 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 促进 库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 从而缓解库区资源 、环境压 力 , 高经济效 益 , 提 实现 可持续发 展 。
( ) 一 三峡 库 区资源价格政 策
2 .合理 的运行机制 () 三峡库 区循环 经济发展 的投入 。在 三峡库 1 对 区面临新 的环境压力 之下 ,三 峡库 区各 级政府 应该 加大对循环 经济 的投人 , 而不是 只从 眼前 的、 短暂 的 利益去追求 回报 。例 如在 20 02年底 , 国务 院三峡 办 与科技 部 、 湖北省 政 府 、 庆 市政 府联 合 组织 了“ 重 科
到进一 的支持 和发展 。 二、 三峡 库 区循 环经 济发展 的宏观 经 济政策
15 . 亿吨, 5 入江泥沙量平均每年达 40 万吨。经测 00 三 峡库 区发展循 环经济 是在 市场 经济 条件 下进 算, 三峡建 库 约 8 O年后 泥 沙才 能基 本 达到 平衡 。但 行 的 。 在市 场经济 中 , 场机制 起着社 会 资源配 置 的 市 是, 1 年内大部分泥沙将淤积于库区内, 前 0 且主要淤 基 础性作 用 。 而 , 然 三峡 库 区的市场机 制 就 目前 而 言
197平方公 里 , 54 而强度 流失面积达 3%以上 。据 有 0 关 部 门 统计 三峡 库 区及 长江 上 游 流 域 每年 土 壤 侵 蚀 总量 达 1. 吨 , 56亿 目前 库 区总 产沙 量平 均每 年 达 几乎是 一片 空 白 , 有 的也 是发 展程度 较低 , 要得 现 需
一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0 9 2 7 (0 8)4 0 5 — 3 1 0 — 2 7 2 0 0 — 0 1 0
、
三峡库 区生态 环境 及经 济发展 现状
1 . 发展滞后 , 经济总量小。 19 年统计资料 , 据 92
三峡库 区 2 个 区县 国内生产总值为 2 8 9 0 8. 亿元 , 5 1 . 污染问题 日 益突出。三峡库区现有大中型工矿 财政 收入为 l. 亿元 , 民人均收人 32 16 85 1 农 4— 10 企业 30 余家 , 00 年排污水 1 亿吨, 0 经过处理 的不到 元 。 随着 三峡 工程 的兴 建 , 国家对 三峡库 区许 多优 惠 6%, 0 达标排放在 5%以下。 0 由此可见 , 库区仍有许多 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的废水, 导致水环境质量不断下 政策的出台, 相信三峡库区经济会有一定的发展 。 但 须看 到三峡 库 区由于底子 太薄 , 基础 长期 落后 , 距 差
第2 卷 4 2 第 期
20 年 l 08 2月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UHAN OMMERC/ ERVI E W C AL S C COL GE LE
Vo. 2 12
N . o4
De e e 2 ) c mb r r 08
三峡库 区循环经济发展 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 ) 态环境现 状 一 生
降。随着三峡库区沿岸经济的发展 , 如果三峡库区水 依 然存 在 。 质受到更加严重的污染将会很难治理。 水资源的优势 2 . 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经济效益不高。 三峡库区 将会变成水污染的包袱 , 可能库区沿岸不仅不会“ 因 水兴市”而且极有可能“ , 因水废市” 。 产业发展不全 , 结构性矛盾突出。 农业是三峡库 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