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三节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件
实验操作:将钩码钩在气球头部,且 将气球的头部和导管连接(扎紧)。
实验步骤: 1、如图1所示,将钩码放在水底; 2、如图2所示,用气筒通过导管的另一端抽气; 3、视察气球的形状变化和钩码的位置变化。
实验现象:钩码被气球拉上升
注意事项:最好用200克的钩码或质量更大的 物体,否则气球稍稍充气就会带起勾码;最 好将气球从勾码底部的钩子穿入。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874年8月的一天, 在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的 西南方,有一艘深海考 察潜艇,为研究海底矿 产资源的散布,正在向 深处下潜。舱内的
考察人员被海底迷人的风景陶醉了,致使下潜速度 过大,船体猛然撞到海底,陷入海底的沉积物中了。 船员把潜艇水舱中的水全部排出,企图上浮。奇特 的是,潜艇丝毫不动,像被海底“吸”住一样。这 是为什么?难道浮力真的消失了吗?怎么办?你能 替他们想出摆脱困境的办法吗?
3.一个重5N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排开
了3N的水,则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为__3__N;如
果将它放在酒精中,则金属球在静止时受到
的浮力为2._4_____N;如果将它放入水银中,则
金属球在静止时受到浮力为__5___N。
4. 质量为0.1k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
中,溢出了0.08kg的水,则此物体在水中的
一、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F浮> G物时上浮——最终漂浮 (F浮= G物 )
(2)F浮= G物时物体悬浮 (F浮= G物 )
(3)F浮< G物时物体下沉 ——最终沉底
二、物体浸没时V排=V物,如果是实心的物体 根据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下列结果:
因为 F浮=G排=ρ液gV排,物体下沉时G > F浮 则ρ物gV物 >ρ液gV排

八下人教版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

八下人教版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

教案:八下人教版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本节课主要讲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包括物体浮沉的判断方法、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以及浮沉条件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物体浮沉的判断方法:根据物体的密度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的关系,判断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浮沉状态。

2. 浮力与重力的关系: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3. 浮沉条件的应用:利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船舶的浮力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体浮沉的判断方法,能够运用浮沉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2. 掌握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和运用,浮力与重力关系的掌握。

2. 教学重点: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方法,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重力演示器、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浮沉的条件。

2. 知识讲解:讲解物体浮沉的判断方法,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以及浮沉条件的应用。

3. 实验演示: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的关系。

4. 例题讲解:讲解与浮沉条件相关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 物体浮沉的判断方法物体的密度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的关系2. 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位置的关系3. 浮沉条件的应用船舶的浮力原理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判断下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状态:木块、铁块、铝块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件

计算题: 13、一轮船满载时排水量m排=16000t, 船自身质量m自=4000t,求: (1)满载时货物的质量m货。 (2)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 14、潜水艇浮出海面航行时的排水 量是1545t,潜入水下航行时的排水量是 2060t,求 (1)浮在海面时,艇身在水面以上 和水面以下的体积各是多少? (2)为了使它潜入水中,需要吸进 多重的海水才行?
22、一艘轮船从海 面驶入到河面上,它所 的受的浮力怎么变化? 它从海面驶入河面船身 是浮起来一些还是沉下 去一些?
23.一木块重为29.4牛,漂浮在水面上,则它受到的浮力 为_________ 牛。 24.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 浮力是____________.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上浮过程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下沉时不受浮力作 用 B.轮船无论是在海面上航行还是在码头处静止,都受到水 的浮力 C. 木块上浮受到浮力,铁块下沉不受浮力 D.桥墩浸在水中受到浮力
34.弹簧秤下挂一个体积为200厘米3的实心金属
球(金属的密度是8×103千克/米3),弹簧秤的
示数为 球受到浮力 为 。将球的一半浸入水中, 牛,此时,弹簧秤的示数
牛。
35.有一飞艇,体积是500米3,在地面附近的空中
静止时,空气对它的浮力是 牛顿,飞艇的 自重是 牛顿.( ρ空气=1.29千克/米3) 36、用细绳系着的铁块,把它从水中匀速拉至水 面(铁块未露出水面),此过程中绳对铁块的拉 力: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始终不变 D.无法判断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F浮 F浮
G G
受力分析
F浮
下沉
G
当F浮<G时,合力方向竖直 向下,物体在液体中向下运动称 为下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浮沉现象进行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2.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浮沉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物体的重力、浮力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物体的浮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身边的物理现象充满了探究欲望。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由于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浮沉条件,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灵活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有趣的浮沉现象,如硬币浮在水面上,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组织小组分享和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表现进行反思,如思考自己是否理解了浮沉条件,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10.3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10.3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第三节
物体浮沉的条件及其应用
课前复习:
1、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 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 德原理。它不仅适用于( 液体 ),也适用于 ( 气体)。 2、公式: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
F浮= G 排=( m 排g
F浮——牛顿(N)
r g V 液 排 )=(

G排——牛顿(N)
m排=m船+m货
为什么排水量能表示船满载时,货物质量和船身质 量之和? F浮= G排 =m排g F浮=G=m船+货g m排g = m船货g m 排 = m 船+货
轮船的大部分体积是由空气占据着(即空心法), 在河里和海里都漂浮在上面;因而所受浮力相同, 都等于轮船自身的重力(即F浮=G轮船)。根据阿 基米德原理则它在海水里比在河水里浸入的体积 小。
巩固练习(辅导书P44第3、4、5题)
4、卷成一团的金属膜放在水中会下沉,把它捏成一个船 的样子,就能浮在水面上。浮在水面的金属船和沉在 水底的金属团相比,金属船受到的重力 不变 ,排 开水的体积 增大 ,受到的浮力 增大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氢气球在空气中脱手后会上升,说明氢气球在空气 中 也受到浮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
m排——千克(kg)
g=10N/kg
r液——千克每平方米(kg/m3) V排——(m3)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浮力的应用 学习重点: 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 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 利用的浮力。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但是 有的物体要上浮,有的却要下沉。这是为什么? 想一想: 1、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排水量?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 艇是怎样利用浮力的?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6、 质量为4千克,密度为0.6×103千 克/米3的木块放入水中后,漂浮于水面。 求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当在木块上放一铝块时,木块正好全 浸在水中,求铝块的质量。 7、一铝块的体积为10厘米3,在下列情 况中,所受浮力各是多少? 铝块一半体积浸在水中; 铝块全部体积浸没在水中,离水面的深 度为20厘米; 铝块浸在水银中。
8、有一木块,放入水中时有2/5的体 积露出水面,放入某种液体中有3/4体积没 入液体中,求木块和液体的密度? 9、有一体积是2分米3,密度是 0.6×103千克/米3的木块,用绳子将它拴 在水池底部的钩子上,如图所示,如果绳 子断了,木块就上浮到水面,问: (1)木块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 面),受到浮力的大小是 否会发生变化? (2)木块漂浮在水 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多大?
你知道吗? 当ρ液<ρ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在液 体中下沉. 当ρ液=ρ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可以 悬浮在液体中. 当ρ液>ρ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在液 体中上浮.最终悬浮。
二、浮力的应用
轮船
长风破浪 航空母舰
密度计
潜水艇
热气球
浮力的应用
1、轮船 (1)工作原理:轮船是利用物体 漂浮 ____在水面的原理工作的。 (2)利用把密度比水大的钢材制 空心 成____的使它排开更多的水,增大可 浮力 利用的____。 (3)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处于漂 相等 浮状态,因而所受浮力____,根据阿 基米德原理,它在海水里比在河水里 小 浸入的体积___。
三、分析推理 1、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会浮在水面 上,而小铁片却沉入水底,试分析其中 的道理。
2、一艘轮船从海 面驶入到河面上,它所 的受的浮力怎么变化? 它从海面驶入河面船身 是浮起来一些还是沉下 去一些?

新人教版《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ppt课件(30页)

新人教版《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ppt课件(30页)

四、气球和飞艇
①采用充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 气)的办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升 空时ρ平均< ρ空气。 ②用改变自身的体积,实现沉浮。如减小体积,则有 F浮<G球下降。 ③气球不能无限制地升入高空,当F浮=G球时,应该 悬浮,实际上在没有达到悬浮时,其内部气压大于 外部气压而破裂。
轮船
潜 水 艇
改变自身重力实 现上浮或下沉
二、浮力的应 用
密 度 计
改变自身体积 来改变浮力
气球和飞艇
巩固练习
1.船只采用“空心 ”的办法增大可以 利用的浮力,漂浮在水面上。潜水艇靠 自身的重力 来实现浮沉,要使浮在 改变 水面的潜水艇潜入水中,应 向水舱充水 当 。 2.将一个铝制空心球用手没入水中,放 手后球将: ( D ) A、上浮 B、下沉 C、悬浮 D、无法确定
对于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做成空心后可 增大排水体积,增大浮力,漂浮于水面.
最初人们利用密度小于水 的木材,顺水漂流.
后来把树干挖成空心,能装 载更多的人和物.
二、轮船也是采用“空心” 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轮 船

工作原理: 把密度大于水的 钢铁采用“空心 ”的办法,增大 体积,使它排开 更多的水,达到 增大浮力,最终 使F浮=G船,浮 在水面。
1g/cm3
0.6g/cm3
排,得:液体的密 度越大,排开液体 的体积越小,密度 计露出液面部分越 多。
0.8g/cm3
1g/cm3 1.2g/cm3
酒精

受力分析法: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判定
采用<空心>的办法来增 大体积可以利用的浮力
密度比较法
利用 物体 漂浮 在液 面上 时浮 力等 于重 力的 原理 制成 的

新人教版《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新人教版《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大;
(2)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
三、例题分析
运用浮力知识解决问题
例1 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上浮的物体一定比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沉在容器底部的物体一定不受浮力 √ C.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悬浮 ×D.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
述正确的是( B D )
A 密度计漂浮的越高,所受的浮力越大 B 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浮力都相等 C 密度计排液体积越大,液体密度越大 D 密度计漂浮的越高,液体密度越大
2.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铁球放在水中,铁球受
的浮力 < 铝球受的浮力;若把它们都放在水银 中静止时,则铁球受的浮力 = 铝球受的浮力(
芦湖独木舟
我国古代对浮力的应用 周朝以后不仅在小河上能架设浮桥,在黄河、长 江这样的大河流上也多次架设过浮桥。
浮桥
我国古代对浮力的应用 我国汉代曾发明过一种做军事信号用的灯笼,灯 笼能腾空而起,飞向天空。
我国古代对浮力的应用 三国时期有“曹冲称象”。 除了以舟称物之外,以舟起重也是中国人的发明。 据史籍记载,真定县僧人怀丙曾“打捞铁牛”。他创 造了浮力起重法。
V排 = V物 根据浮沉条件进行比较
F浮> G F浮= G F浮< G
上浮: r液> r物 悬浮: r液 = r物 下沉: r液< r物
漂浮: r液>r物
想想做做
将新鲜鸡蛋放入盛水容器 中,向水中加盐,并搅拌, 不断增加盐水的浓度。观 察鸡蛋在容器中的位置变 化。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3.浮沉条件的讨论
的浮力
(C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6、一实心铁球分别浸没水、酒精、水银中,受到浮力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学
我用
轮船总是漂浮在水面上,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大 海,它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变 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它受到的浮力 大小不变 ____(变大、变小、不变); 变小(变大、变小、不变);轮船将 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 会上浮 ____一些.(下沉、上浮)
河水
海水
二、浮力的应用
潜水艇沉入水中 潜水艇
密度计 工作原理:漂浮,在任何液体中浮力都 相等,且F浮=G
刻度特点:从下往上,越来越小
A
B

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反馈练习二
本节小结
物体的浮沉条件
漂浮:F浮> G
上浮:F浮> G 悬浮:F浮= G
ρ液> ρ物
ρ液 > ρ 物
ρ液 = ρ物
下沉:F浮< G ρ液< ρ物
浮力的应用
轮船 潜水艇 气球和飞艇 密度计
直 挂 云 帆 济 沧 海
第十章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提出问题
1.浸没在水中的木块为什么向上浮起? 2.浸没在水中的铁块为什么沉到容器底部? 3.物体在液体中都受到浮力,为什么有的上浮、 有的下沉、有的悬浮?
悬浮
上浮 下沉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F浮 漂浮
上浮: F浮>G 漂浮:F浮 = G 悬浮:F浮 = G
长 风 破 浪 会 有 时
潜水艇浮出水面
排出水,潜水 艇受到的重力减小 上浮 ,潜水艇____
注入水,潜水 艇受到的重力增大 ,潜水艇下沉 ____
二、浮力的应用
潜水艇 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潜。 特点:未露出水面前所受浮力不变
潜艇
二、浮力的应用
气球和飞艇
(课本P59)
工作原理:内部充有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二、浮力的应用
G
F浮
O 上浮
O G F浮 F浮 O 下沉
O
悬浮 G
下沉: F浮<G
G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2.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间的关系
上浮:
ρ液 > ρ物 ρ液 = ρ物
ρ液 < ρ 物
F浮> G
漂浮: ρ液>ρ物 悬浮: 下沉:
F浮= G
F浮= G F浮< G
讨论
将新鲜鸡蛋放入盛水容器 中,向水中加盐,并搅拌, 不断增加盐水的浓度。鸡 蛋在容器中的位置会如何 变化。
反馈练习一
辽宁舰
想想做做
如何让密度比水 大的橡皮泥漂浮 在水面上?
二、浮力的应用
轮船 (1)工作原理:采用空心增大浮力的办法,可以排开 更多的水,漂浮在水面上。
(2)特点:漂浮 F浮=G
(3)排水量(m排):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F浮= G排=m排g 而 F浮=G = m船g+m货g ∴ m排=m船+m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