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禁烟的荒谬逻辑
中国是否应该实行全面禁止香烟政策辩论辩题

中国是否应该实行全面禁止香烟政策辩论辩题正方观点:中国应该实行全面禁止香烟政策首先,香烟是一种有害健康的产品,吸烟会导致各种严重疾病,如肺癌、心脏病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7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其中中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中国应该全面禁止香烟的生产和销售。
其次,香烟不仅对吸烟者自身有害,还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二手烟的危害。
据研究显示,二手烟中的有害物质对非吸烟者的健康同样造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对孩子和老年人。
因此,全面禁止香烟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手烟对非吸烟者的危害。
此外,香烟的生产和销售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烟草种植和烟草制品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化学废物。
全面禁止香烟可以减少这些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最后,全面禁止香烟政策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吸烟率,降低吸烟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通过禁止香烟,可以减少吸烟者的数量,降低吸烟造成的医疗支出和社会成本,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应该实行全面禁止香烟政策,这符合保护人民健康、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社会成本的大局利益。
反方观点:中国不应该实行全面禁止香烟政策首先,香烟作为一种合法产品,其生产和销售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众多从业者的生计问题。
全面禁止香烟将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失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禁止香烟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非法买卖和走私行为,进而加剧社会治安问题。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实行了严格的禁烟政策,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更多的非法交易和犯罪活动。
此外,香烟税收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全面禁烟将导致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最后,禁止香烟可能会侵犯个人的自由权利。
吸烟虽然有害健康,但吸烟者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政府不应该过度干涉个人的自由选择权。
综上所述,中国不应该实行全面禁止香烟政策,应该通过其他方式来减少吸烟率和减少吸烟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是否应该推行全面禁止吸烟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全面禁止吸烟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行全面禁止吸烟。
1. 卫生问题,吸烟对吸烟者和周围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危害,吸烟是导致肺癌、心脏病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700万人,其中包括非吸烟者因为 passiv smoking 而死亡的人数也是惊人的。
2. 环境问题,吸烟会产生大量的二手烟,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不仅影响空气质量,也对大自然造成伤害。
同时烟蒂也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 社会问题,吸烟会造成家庭破裂,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会增加医疗资源的压力,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全面禁止吸烟。
1. 个人权利,吸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政府不应该过多干涉个人的生活方式,应该尊重个人的选择权。
2. 经济问题,烟草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涉及到烟草种植、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如果全面禁止吸烟会导致烟草产业的崩溃,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
3. 社会问题,全面禁止吸烟可能会导致一些吸烟者变相吸烟,例如通过地下渠道购买香烟,这样会增加社会管理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加不良社会现象的发生。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
1. “吸烟有害健康”是公认的事实,这句话已经成为全球反烟运动的口号,足以证明吸烟的危害之大。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国政府为了提高空气质量,曾临时禁止吸烟,这一举措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肯定,也证明了禁烟政策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全面禁止吸烟是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大趋势,应该得到全面推行和支持。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禁止吸烟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全球禁止吸烟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行全球禁止吸烟。
1.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是无可辩驳的。
吸烟是导致癌症、心脏病和其他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吸烟每年导致超过700万人死亡,其中大约80%的死亡发生在低中收入国家。
因此,全球禁止吸烟可以有效减少吸烟造成的健康危害。
2. 吸烟不仅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也会对周围的人造成二手烟的危害。
据统计,每年因被动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00万。
全球禁止吸烟可以有效保护非吸烟者的健康。
3. 全球禁止吸烟可以减少医疗支出。
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会增加医疗支出,全球禁止吸烟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使得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分配。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全球禁止吸烟。
1. 个人自由权应该得到尊重。
吸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政府无权干涉个人的生活方式。
禁止吸烟会侵犯个人的自由权。
2. 禁止吸烟会导致地下黑市的兴起。
历史上的禁酒令就是一个案例,禁止吸烟可能会导致非法贩卖和制造香烟的活动,进而导致更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3. 吸烟产业对经济有一定贡献。
全球吸烟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禁止吸烟会导致产业的衰退,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1. 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过,“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全球禁止吸烟是为了保护全人类的健康,是每个人应该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
2. 中国实行控烟政策后,吸烟率和相关疾病发病率明显下降,这是禁止吸烟政策取得的成功案例。
综上所述,尽管反方观点有其合理性,但考虑到吸烟对健康的严重危害,以及全球禁止吸烟能够保护非吸烟者的权益,减少医疗支出等诸多好处,我坚定地认为应该推行全球禁止吸烟。
禁烟令背后的博弈逻辑

禁烟令背后的博弈逻辑作者:张吕好来源:《民主与法制》2015年第18期6月1日,被称作“史上最严禁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这部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具体包括:“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幼儿园、中小学校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
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史无前例。
烟草消费对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危害,大众认识并无根本分歧。
然而控烟禁烟的难度在于,如何将这种认识转化为有力的政府行动,转化为法治化的行为规范体系、政府执法和社会监督体系、法律责任体系等等。
换言之,政府是否有责任控制烟草消费、有权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禁烟的执法效果是否值得期待?政府推动禁烟的依据,来自公共卫生和公众健康方面的政府责任,也与遏制烟草送礼之风、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国际公约有关。
尽管全面控烟会遭遇财政与税收、政治与法律、公众意识等方面的阻力,但在公共场所推行禁烟,政府与公众之间还是能够找到更多的契合点。
对于抵制烟草的人们而言,控烟禁烟行动不力可归因于许多因素,首先,商业利益与政府权力形成结盟,例如政经合一的烟草体制、烟草商的强势公关;其次,缺乏有效的立法规范及执法机制,难以应对控烟禁烟的社会需要;再有,公共卫生教育严重滞后,全社会尚未完全形成控烟禁烟的公共氛围。
尽管如此,过去几年哈尔滨、青岛、深圳等城市通过地方立法,已对公共场所禁烟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扭转了政府在禁烟工作中的被动形象,也为完善禁烟立法和执法、加强禁烟宣传教育、动员民间力量予以配合等,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是北京禁烟令出台的重要背景,证明禁烟立法在禁烟工作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不过,禁烟令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
与制订法规相比,其实施过程充满更多的力量博弈,需要社会各界理性对待、充分准备。
首先,立法规范是基础,一项制度的实施效果部分地决定于立法。
早在2011年,卫生部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就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此后,中办国办曾专门印发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教育部则下发校园禁烟令但诸如此类的禁烟令,因某些关键定义过于宽泛、缺乏罚则等因素,均未得到良好的执行。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烟草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全面禁止烟草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全面禁止烟草
烟草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全面禁止烟草是保护公众健康的必要措施。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700万人,其中包括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导致吸烟者上瘾,长期吸烟会导致各种严重疾病,如肺癌、心脏病等。
因此,全面禁止烟草是保护公众健康的必要举措。
名人名句: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过:“吸烟不仅伤害你自己的身体,也伤害你周围的人。
”
经典案例:中国实施了全面禁烟政策后,吸烟率和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都有所下降,证明全面禁烟政策的有效性。
反方观点:不应该全面禁止烟草
烟草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涉及到农业、工业、商业等多个领域,全面禁止烟草会给这些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
另外,烟草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种消遣,全面禁止会侵犯个人权利。
此外,即
使全面禁止烟草,也无法完全根除烟草制品,只会导致非法交易的兴起,对社会治安造成一定的影响。
名人名句: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人们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不伤害他人。
”
经典案例:美国曾在20世纪20年代实施过禁酒令,结果导致了非法酒精交易的盛行,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全面禁止烟草对保护公众健康有利,但也会对产业和个人权利造成一定的冲击,需要在保护健康和尊重个人权利之间寻求平衡。
不能对“中式卷烟”听之任之

总公司这种官商一体、政企不分的体 过了若干国家奖励和通过了各种学术
制没有丝毫改进。在 2 0 0 8 年召开的国 称号 。我 国 控烟 组 织 和广 大群 众 ,包 源于 《 科学 网》 )
过而改” 。
对我国的控烟事业会有极大的推动。
控烟和反控烟的斗争不会停止 。坚持
我们看到 , 打着 “ 中式 卷烟” 和“ 减
《 条例 》审 定 通过 后 ,希望 国家有 关 《 公约 》 精神 、 坚持 《 宪法 》 规定的 “ 保 的 完善 和坚 持更 是 全 国人 民的殷 切 期 ( 作 者 系原 中国工程 院院 士,来
害降焦”旗号的卷烟制品近年来的同 行政部 门能将此作为 1 3 常任务督促检 护人民健康 ”的原则和今后对 《 条例 》
比销 售 量增 加 了 踟%,而其 他 卷烟 制 查执行 ,以免烟 害不 时回潮。 品只增 加了 3 . 3 % 。烟草专 卖局和 烟草
过 去烟草行业曾以伪科学材料通 待和共同努力。 ‘
有 “ 中式 卷 烟” 项 目。项 目公 布后 立 并 向社会征求意见 。这个条例规定 ,公 有的还加了 中药 , 并声称 可以 “ 减害 ”,
受到了我国中医界的无情揭露和声讨。 控烟工作任重道远,《 条例》 ( 送
的质 疑 。此 后 ,推 荐 部 门虽 然提 出该 单位负责 、 个人 自 律、 社会 监督 ” 的原则 。 有关部门对这类产品却至今听之任之。
最 大化 的不 良作 为 进行 批 评抵 制 。如 关部 分 的 条款 征求 意见 。2 0 1 4年 ,国 谓 “ 低 焦 油 、低危 害 ”只 不过 是 国 际
2 0 1 2 年3 月2 3日, 科 技部 奖励力 绂 布 家卫 生 计生 委起 草 的 《 公共 场 所控 制 上早 已被 识 破 的数 十年 前烟 草 商的 故 当年 国 家科 技进 步 奖候 选 项 目,其 中 吸烟条例 ( 送审稿 )》已报送国务院, 即引起 控 烟 工作 的 专家 们和 社 会公 众 共场所控制吸烟工作遵循 “ 政府主导 、 助 、卷烟包装 、 项目 不继续参加评审,但给出的理 由 对 烟草广告 、促销和堂 伎重演 , 我 国在卷烟 内除了加香 料外 ,
禁烟引起的争论

禁烟引起的争论作者:来源:《百科知识》2008年第10期事件:根据《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从5月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馆等10类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另外一些公共场所,也需要部分禁烟。
对“禁烟令”,大家会有什么反应呢?二手烟的危害不可小视,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提倡社会公德、保护不吸烟者权利、消除吸烟危害的一大举措。
——网友禁烟会影响生意,如果客人要吸烟,我们也不好意思上前制止吧!——某餐馆服务员烟草制品是人类历史上唯一能合法获得、并在正常消费的情况下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消费产品,至今没有任何一种消费产品像烟草产品这样对人体健康产生这么大的危害,杀死如此多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吸烟首先是一个人的自主选择权利。
全面禁烟更像是多数人的暴政,不能简单地因为对多数人权利的尊重就侵犯个别人的权利与自由。
——网友中国吸烟人数高达3.5亿,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每天有5.4亿人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市场报》从五一到现在,满大街叼着烟走着站着的人还是为数不少的。
戒烟对于广大烟民来说难度不小,而且也有个意识问题。
强制?罚款?好像也很难行……不知道此举是否能贯彻下去……我持怀疑态度。
——网友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比所有工业污染的总和引起的癌症还要多。
反对和避免被动吸烟,实际上是保障不吸烟者免受卷烟危害的合法权益,也是吸烟者尊重公众权益和社会公德的基本体现。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何耀两个人,一个烟民,另一个非烟民。
场景一:“当烟民吞云吐雾地享受的时候,非烟民已经快要窒息而亡了。
”场景二:“当非烟民贴上禁止吸烟的标志后享受新鲜空气的时候,烟民的大脑已经通知他,给我尼古丁,不然你就要没命了!”。
是否应该实行全面禁止抽烟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实行全面禁止抽烟辩论辩题
正方观点,应该实行全面禁止抽烟。
1. 保护公众健康,吸烟对吸烟者和周围人的健康都会造成严重
危害,全面禁止抽烟可以有效保护公众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
数据显示,吸烟是导致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减少二手烟危害,全面禁止抽烟可以减少二手烟对非吸烟者
的危害。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二手烟暴露会导
致非吸烟者患上心脏病和肺癌的风险增加。
3. 社会环境改善,吸烟会造成环境污染,全面禁止抽烟可以改
善社会环境,减少烟头、烟蒂等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反方观点,不应该实行全面禁止抽烟。
1. 个人自由权利,吸烟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全面禁止抽烟会侵
犯吸烟者的个人权利。
名人名言中有“人人生而自由”之类的名句,表达了人们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2. 经济影响,烟草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全面禁止抽烟会对烟草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影响相关产业链条,导致失业和经济下滑。
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全面禁止抽烟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3. 合理管理,可以通过合理管理来控制吸烟行为,如设立吸烟区、加大对未成年人吸烟的打击力度等,而不是采取全面禁止抽烟的极端措施。
结论:
从正方观点来看,全面禁止抽烟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减少二手烟危害和改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而从反方观点来看,个人自由权利、经济影响和合理管理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因此,在实行全面禁止抽烟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寻求一种既能保护公众健康又能尊重个人自由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禁烟的荒谬逻辑
一方面高调的要禁烟,动作挺大,与国际接轨,还设立了诸多禁烟办,颇有林则徐余风。
一方面丝毫不降低对烟草工业的依赖;中国烟草依然是一家央企,烟草专卖局依然是事业单位编制,依然是独家垄断。
为了禁烟,也想到了提价,拥抱了西方经济学的经典,可是涨了价,销量又有多少下降呢,有谁会因为香烟上涨了1元多,就会戒烟了呢,如果有人告诉朋友,香烟涨价了,我要戒烟了,恐怕得到的是无情的鄙视和嘲笑吧。
仅仅强调控制二手烟,
却对烟民忽略不计;
似乎认为吸烟是个人行为;
却不从源头控制做起,不教育人们,也不提醒人们,你见过告诉人们吸烟的危害性全国性宣传吗,没有。
一方面高喊吸烟给社会,个人带来危害,又是早死,又是肺癌,给社会带来的是负面影响。
一方面却放任烟草工业;某些地方还以烟草工业为主要的支撑;这些问题不解决,能解决禁烟问题?
一方面设计了无比复杂,无比丰富的禁烟动作,这样条例,这样动作,又是热线,新闻跟进,又是全民动员;先是党政机关开会不准吸烟,后是反正有盖的地方都不能吸烟,还希望全民举报等等。
一方面却对最简单,最直接有效的,国际通用的禁烟措施视而不见。
君不见中国的烟民把吸烟当作了社交的一种方式,不认识的人,递上一支烟,就有话可说了,对方的脸色也不那么僵硬了,门卫也愿意和你说话了。
找人办事,送上一条烟,也是一种孝敬对方的方式。
君不见在驾校学车,如果教练吸烟,学员要是不孝敬教练香烟,也许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教练K一顿了。
在农村,请人干活,供应香烟是必不可少的;
结婚,喜烟更是肆无忌惮的横行。
为什么,在中国,香烟还没有和疾病联系在一起,而更多的是和友谊,社交工具,精神享受。
这为什么,你看看中国的香烟包装就知道了:
在国内,香烟都是这样无比具有情调的:
当年的哪些香烟广告,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利群,让心灵去旅行!”
你看看,多有诗情画意。
这哪里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东西,简直就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彰显个人地位魅力的必需品嘛,君不见哪些优雅的女士掏出一支香烟,是不是具有女性魅力?
而看看国外的包装:你还有吸烟的冲动?
如果你看了这些包装,你会找人办事的时候拿出一包烟,递上一支。
你会在求人办事,拉拢关系的时候送上这么一条烟?
你自己在吸烟的时候,还是那么潇洒,还是那么赛过活神仙?
你会在自己结婚的时候给亲朋好友送上这么一包烟?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禁烟搞得轰轰烈烈,却依然是假把式的缘故所在。
因为如果中国的香烟包装也和国外的一样,至少会有1/3的香烟销量的下跌。
别那国外的香烟为什么这个包装还是会有人吸烟的现象来反驳我,在中国,吸烟是一种社交工具,大部分人并非真正有瘾,吸烟是一种社会活动,而非单纯的个人行为。
至少,不会有人在喜庆的时候,不会有人在聚会的时候,还那么潇洒的吸烟了。
这才是中国禁烟的关键步骤。
为什么走不到这一步,为什么这无法与国外接轨,就是因这么做影响会太大,会真正动到烟草专卖局,烟草行业的筋骨,所以他们会强烈的反抗,而哪些负责禁烟的人,还没有勇气,没有能量与这些顽固的利益集团做斗争。
于是只好搞一些不痛不痒的禁烟动作,告诉大家,我们也在做事情的。
这就是中国式禁烟的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