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十六国和东晋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PPT课件 (7)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PPT课件 (7)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发展
(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若从189年董卓立汉献帝、东
汉名存实亡算起,到589年隋统一为止,经历了4个世纪。
这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
蜀221—263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东汉
25—220
孝文帝改革
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
文化上:汉语、汉服、汉姓、通婚、
尊孔、行礼制、以孝治国
3、影响:加推快动民北族 方融少合数进民程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220—265 吴229—280
西晋
265—316
304—439
东晋
317—420
386—534 西魏 北周 宋 齐 梁陈

581—618
五、北朝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
1、目的:革除旧俗、推行汉化
2、措施:
政治上:整顿吏治,严格考核制度,严
政治上:迁都洛阳

五胡十六国专题教育课件

五胡十六国专题教育课件
此次战争旳前线将领也是谢家嫡系子弟,谢家 旳声望到达顶峰,引起了司马氏皇室旳戒备。
人物之 谢安
➢太元九年(384年)八月,谢安起兵北伐。 东路旳谢玄领北府兵自广陵北上,一路收复 了兖州青州等,中路和西路旳桓氏则出兵攻 克了鲁阳和洛阳,并收复了梁州和益州。至 此,淝水之战前秦晋以淮河-汉水-长江一 线为界旳局面改成了以黄河为界,整个黄河 以南地域重新归入了晋朝旳版图,
人物之 谢安
LOGO
人物生平
•东山再起 • 淝水之战
战前准备 第一阶段:淮南之战 第二阶段:淝水之战 战后影响 •北伐、逝世
人物之 谢安
东山再起
LOGO
“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 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 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 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愿出, 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 答。”,……,“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 势不获已,始就桓企业马。”
对手不弱:北府兵战斗力强,士气高涨,虽但是十万人左右, 但大都是失土怀恨旳北方流民子孙,这些人斗志昂扬,战不 惜死。
时机不对:秦军发动战争时机不成熟,东晋当政者是谢 安,桓温之弟桓冲顾全大局,忠于王室,两者一在朝廷, 一在荆州,关系融洽。
指挥不利:秦军中了晋军旳圈套,造成士兵混乱,直接造成败 局
淝水之战之 历史影响
匈奴汉王朝在当初情况下对晋王室进行屠杀有其 必然性。这是与中原王朝对匈奴等少数民族实施 阶级旳、民族旳压迫分不开旳。也就是说各族内 迁后,因为晋王室旳阶级旳、民族旳双重压迫使 他们产生了对晋王室旳对抗和报复旳心理。在当 初旳条件下,他们不可能也决不会将统治者和被 统治者区别开来。由此便转化为对整个汉民族旳 仇视和报复。从而使民族矛盾日趋激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共26张PPT)


东 魏
建康
502年,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 南齐称帝,建立梁朝,梁朝 共历四帝,五十五年。

公元502—557年
侯景之乱
侯景是羯族人,曾是东魏将领。梁武帝为收复 中原而招纳侯景,封为河南王。梁武帝后代萧渊明被东 魏俘获,梁武帝打算用侯景与东魏进行交换。这件事激 怒了侯景。公元548年侯景举兵反叛。梁武帝被软禁后 饿死。公元552年,侯景兵败被杀。 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五年,在此期间,各方势力 连年混战不止,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死亡无数,千里之 内罕见人烟,整个社会经济遭受到破坏性的打击。
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
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朝的政治
二、南朝的政治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在中国南方 地区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 个汉人政权,史称“南朝”
宋 420-47久的,也是南朝疆域最 大,国力最盛的王朝。共传四世,历 经九帝,享国六十年。
根 据 史 籍 绘 制 的 千 里 船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船速 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 业也很兴盛,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船。
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灭亡以后,南北方出现了什么样的不同 政治局面? 北方政局严重战乱:内迁各族和中原汉族先 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4 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国王苻坚任用 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势力强大起来, 消灭其他政权
南方政局相对安定:317年,司马睿建立东 晋,定都建康(今南京).
南朝的政治
南朝 (建康) 420-589
宋 420-479

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十六国和东晋

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十六国和东晋

十六国
第三阶段,北方大分裂和北魏统一北方(384—439年)
淝水战后,前秦逐渐瓦 解。原来在苻坚控制下的各 族上层分子纷纷建立起自己 的政权,在半个多世纪里, 北方再度陷于分裂和混乱之 中。自384年到439年,各族 上层分子先后建立了十三个 政权。 大 夏 统 万 城
鲜卑兴起 北魏建立
鲜卑是东胡的一支,退 居大兴安岭,338年建代, 376年被前秦所灭,386年拓 跋珪复国,同年改称魏,都 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398年迁都平城史称道武帝。 他死后,太武帝拓跋焘即位, 后克柔然,灭夏、西秦、北 燕、北凉等,439年统一了北 方。
民族 结 陈 族因 合 之得 南 王 寅 功以 人 导 恪 之 臣 独 北 论 陈 笼 寅 ,立 人 络 王 恪 似, 两 江 《 非文 种 东 导 述 平化 实 士 东 情因 力 族 晋 之得 以 , 王 论以 抵 统 导 也续 抗 一 之 。延 外 内 功 。侮部 业 不,, 》 谓民
田余庆先生论东晋门阀政治
第三节
十六国和东晋
一 十六国和东晋的对恃 二 东晋的社会矛盾 三 江南经济的开发
一 十六国和东晋的对恃
是济 一 展 的 各 封的 个 阶 历 建 建基 成 段 史 立族 政础 熟 怎 发 政所 权上 了 样 展 权建 。建 的 有 阶 的 立封差段 诸政 政建异。 少权 权社,不 数的 ,会由论族 因中于诸 原性 此,他族 先质 基在们原处 本封置先于 上建身的不 都经于发同
石勒333年死,政 权落到其侄石虎手中, 石虎是个非常残暴的异 族君主,蓄意“苦役晋 人”,作为消除反抗力 量的措施,调40万人大 修宫殿,大肆压榨,史 载“ 百姓穷窘,鬻子 以军制,犹不能从,自 经于道路死者相望。
石虎残暴,激起反抗, 349 年爆发梁犊起义。一直 打到邺城附近。后被镇压。 349 年石虎死,诸子争位, 相杀。其养子冉文夺权,他 是汉人,搞民族报复大杀羯 人达二十万,甚至高鼻多胡 者也被杀。 350 年称帝,改 国号为魏。 352 年被鲜卑人 慕容俊所灭。北方出现几个 政权并立的局面。

中国古代史 第6讲 十六国·南北朝-102页文档资料

中国古代史 第6讲 十六国·南北朝-102页文档资料
——《魏书·礼志》
二、北朝(上)
1.北魏前期政治
二、北朝(上)
1.北魏前期政治
〖晋八王之乱中·庾衮〗率其同族及庶 姓保于禹山……峻险厄,杜蹊径,修 壁坞,树藩障,考功庸,计丈尺,均 劳逸,通有无,缮完器备,量力任能, 物应其宜,使邑推其长,里推其贤, 而身率之。分数既明,号令不二,上 下有礼,少长有仪,将顺其美,匡救 其恶……
坞壁的主要特点: ● 坞壁主身份一般是庄园主
或 有号召力的官吏 ● 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
• 賨: 成汉(李雄) • 羌: 后秦(姚苌)
除立国川蜀的成(汉)外, 其余十五国均在北方。
• 汉: 前凉(张寔) 西凉(李暠) 北燕(冯跋)
一、十六国
1.概况
代-北魏
·
东晋
一、十六国
1.概况
一、十六国
2.第一阶段
一、十六国
2.第一阶段
一、十六国
2.第一阶段
一、十六国
2.第一阶段
一、十六国
西万里,水陆齐进。
大败,…死者相枕。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于淮北。…闻风声鹤唳,
皆谓晋师之至……
—— 晋书·苻坚载记
一、十六国
4.第三阶段
一、十六国
4.第三阶段
一、十六国
4.第三阶段
一、十六国
5.总评
• 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 《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诵之。 《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当日学术中心在家族不在学校,凉州一隅其秩序较中原为安全,故其所
保存者亦较中原为多。惟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术,经历
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传输,加

东晋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

376年前秦灭前凉
376年前秦灭代 代
370年前秦灭前燕
373年前秦取蜀
373年前秦取襄阳
不 计 较 。 隐 居 华 阴 山 。
和 耻 笑 。 王 猛 却 悠 然 自 得 , 从
时 常 遭 到 浅 薄 浮 华 子 弟 的 轻 视
更 不 屑 于 与 俗 人 打 交 道 , 因 而
弘 , 对 琐 细 之 事 略 不 关 心 ,
民族冲突中的十六国政权更迭
• 一、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 • 二、淝水之战前的北方政局(304-383) • 三、淝水之战后的北方政局(384-439) • 四、北方民族政权的政治走向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在中国北部 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 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 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共有 二十国。 五胡十六国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界,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 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 “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 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 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 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 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 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 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 京氏《 马氏《尚书》 尤好《春秋左氏传》 孙吴《兵法》 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 诵之。 诸子,无不综览。 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 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 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 不诵之。工草、 善属文, 述怀》诗百余篇, 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 五十余篇。 弱冠游于京师, 五十余篇。……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 弱冠游于京师 名士莫不交结。 • 慕容儁: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 慕容儁: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 唯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 唯与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 • 苻坚:博学多才艺。……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 苻坚:博学多才艺。 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 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 问难《五经》 博士多不能对。 ——晋书《载记》 晋书《载记》 之。问难《五经》,博士多不能对。 晋《载记》诸僭伪之君,虽非中国人,亦多有文学……皆生 载记》诸僭伪之君,虽非中国人,亦多有文学 皆生 于戎、 以用武为急,而仍兼文学如此, 于戎、羌,以用武为急,而仍兼文学如此,人亦何可轻量 赵翼《 哉!——赵翼《廿二史札记》 赵翼 廿二史札记》 胡羯氐羌…其间立学养才 所在多有……或亲临讲试,或建 其间立学养才, 或亲临讲试, 胡羯氐羌 其间立学养才,所在多有 或亲临讲试 坛宫中,虽旦夕小朝,兵戈云扰,而文教之盛,转胜江东。 坛宫中,虽旦夕小朝,兵戈云扰,而文教之盛,转胜江东。 岂非盗亦有道者欤? 李慈铭《 岂非盗亦有道者欤?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五章——东晋、西晋、十六国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五章——东晋、西晋、十六国
容儁: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讲论不倦。览政之暇,唯与 侍臣错综义理,凡所著述四十余篇。
苻坚:博学多才艺。…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问难 《五经》,博士多不能对。 ——晋书《载记》 晋《载记》诸僭伪之君,虽非中国人,亦多有文学。…皆生于戎、羌,
以用武为急,而仍兼文学如此,人亦何可轻量哉!
四、十六国
四、十六国
395年 魏军大败燕军于参合陂 397年 魏军攻占燕都中山 398年 魏王拓跋珪在平城称帝
436年亡于北魏
北魏的崛起将后燕 残余势力切割为北 燕、南燕两部分
410年亡于东晋
四、十六国
四、十六国
• 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 《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诵之。 《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 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弱 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
“晋归义羌侯”印
“晋鲜卑归义侯”印
一、西晋
一、西晋
八王之乱
第一阶段:291~299年 第二阶段:300~306年
一、西晋
刘 渊 304
二、东晋 317年 东晋建立 347年 东晋灭成汉 420年 东晋亡
二、东晋
二、东晋
二、东晋
门阀政治,质言之,是指士族与皇权的共 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 变态。 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 时期。 门阀政治是皇权与士族势力的某种平衡, 也是适逢其会得以上升的某几家士族权力的 某种平衡。…动乱的方式较多地表现为长江 上下游之争,…但是上下游的这种关系又受 南北民族矛盾的制约,冲突一般是适可而止, 较少达到决裂地步。 —— 田余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6三国鼎立课件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6三国鼎立课件新人教版ppt
1. 知道三国各自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 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结
果、影响。 3.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政局混乱。当时占据黄河
以北的袁绍和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实力强 大,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在农民起义中势 力壮大起来。
联合抗曹

混 战
刘备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__A__
A.曹操和袁绍 B.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
2.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的相同点是_D___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有孙权参加
③都采用了火攻
④都是以少胜多
⑤都是军阀之间的斗争
A.①③⑤ B.②③④
•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且军中疾病流行, 战斗力减弱。
• 曹操骄傲自满,战术失误。 • 孙刘联军采取了正确的战术。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特点
➢ 两次战役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 胜方取胜的原因都有指挥得当、运用巧妙
的策略及军队战斗力强等因素,而败方失 败的原因都有指挥者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等因素; ➢ 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统治权的战争。
C.①②④ D.③④⑤
3.220年建立魏国的是___D___
A.孙权 B.刘备 C.曹操 D.曹丕
4.下列人物属于三国时期的是__C____
①孙权 ②曹操 ③刘备 ④曹丕
⑤诸葛亮 ⑥袁绍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称 帝,国号魏, 定都洛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化程度颇深的少数族首领
刘渊: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 《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 《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皆略诵之。 《史》、《汉》、诸子,无不综览。
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 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 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 篇。……弱冠游于京师,名士莫不交结。
自永嘉之乱,庠序无闻。及坚 之僭,颇留心儒学,王猛整齐风俗, 政理称举,学校渐兴。关陇清晏, 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 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 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贸贩于道。
《晋书·苻坚载记》
王猛
淝水之战是前秦企图统一
全国的一次战争。当时,综合 各个方面的情况看,时机和条 件显然还不成熟。
是济一展的 各
封 建 政
的 基 础
个 成 熟
阶 段 怎
历 史 发
建 立 政
族 所
权上了样展 权建

建 立 政
的 封 建
有 差 异
阶 段 。
的 诸 少
政 权
权社,不 数的
, 因 此
会 中 ,
由 于 他
论 诸 族
族 原 先
性 质
基在们原处
本封置先于
上建身的不
都经于发同
十六国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赵和后赵时期(317—353年)
晋元帝司马睿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建立后,司马睿势单力薄,,
王导 王导
初至时,“吴人不附,居月余,士
庶莫有至者。”当时,南渡的琅琊
王氏王导、王敦见此,决定帮司马
睿,于是利用上巳节契会时,带领
诸名流,骑马拥从着司马睿肩舆,
惊动了江南士族顾荣,纪瞻等,他
们渐改变了对司马氏的态度,归附
了司马氏。司马睿对王氏十分感激, 仰 同 ‘ 引 王 引 载 《
淝水战后,
南方由于战争的 胜利,避免了一 场大的混乱和破 坏,经济文谢化得 以继续发展安,同 时确定了南北长 期对峙的局面。
淝水之战 383年十月
十六国
第三阶段,北方大分裂和北魏统一北方(384—439年)
淝水战后,前秦逐渐瓦 解。原来在苻坚控制下的各 族上层分子纷纷建立起自己 的政权,在半个多世纪里, 北方再度陷于分裂和混乱之 中。自384年到439年,各族 上层分子先后建立了十三个 政权。
慕容儁:雅好文籍,自初即位至末年, 讲论不倦。览政之暇,唯与侍臣错综义理, 凡所著述四十余篇。
苻坚:博学多才艺。……亲临太学考学 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问难《五经》,博 士多不能对。
据晋书《载记》
三因学汉为胡 二为校法“汉 九统,进谋结 年治用行主合 灭区经统”: 前内书治。后 赵绝考。“赵 。大学如机尤
梁犊起义
石虎残暴,激起反抗, 349 年 爆 发 梁 犊 起 义 。 一 直 打到邺城附近。后被镇压。 349 年 石 虎 死 , 诸 子 争 位 , 相杀。其养子冉文夺权,他 是汉人,搞民族报复大杀羯 人达二十万,甚至高鼻多胡 者 也 被 杀 。 350 年 称 帝 , 改 国 号 为 魏 。 352 年 被 鲜 卑 人 慕容俊所灭。北方出现几个 政权并立的局面。
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 关中推广汉代的区种法。后 又征发三万人兴修水利。在 发展农业的同时,又注意发 展交通事业。
思想上,禁止老庄玄学 和图谶神学,广立学校,提 倡儒学。
苻坚…以王猛为侍中、中书令、 京兆尹。……数旬之间,贵戚强豪 诛死者二十有余人。于是百僚震肃, 豪右屏气,路不拾遗,风化大 行。…盗贼止息,请托路绝,田畴 修辟,帑藏充盈,典章法物靡不悉 备。
第三节 十六国和东晋
一 十六国和东晋的对恃 二 东晋的社会矛盾 三 江南经济的开发
一 十六国和东晋的对恃
各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权纷争下的北方
以383年东晋和前秦的肥水之战为 界,十六国的建立可分前后二期:
前期的政权有:(1)成汉、(2) 汉和前赵、(3)后赵、(4)前燕、 (5)前秦、(6)前凉。
后期的政权有:(7)后秦、(8) 后燕、(9)南燕、(10)北燕、 (11)后凉、(12)前凉、(13) 西凉、(14)北凉、(15)西秦、 (16)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 国内。
多生用不为 数等九虚突 是。品发出 汉石中,。 人勒正算如 。之制无石 二所、遗勒 赵以租策以 中这调。汉 石样制”人 勒做、采张 强是办用宾 ,
十六国
第二阶段,前秦统一北方和淝水之战(353—383年)
苻坚与王猛:苻坚在 汉人王猛的帮助下改革内政。
政治上,重用王猛和太 原薛赞等参掌机要,争取汉 族地主的支持。
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
——这反映了门阀士族力量强 大,可以与皇权并行。侨姓士族地 主是东晋政权的统治核心。后来有 庾、桓、谢相继与马共天下。
? ”
晖 ,
使
之 弥
丞 相
王 丞
: “
世 说
臣太苦固相元新
下阳。辞登帝语
·
何与王,御正
以万公元床会宠
瞻物曰帝,,礼
王氏助元帝
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 善。……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 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 会(王)敦来朝,导谓之曰: “ 琅邪王雄德虽厚,而名论犹轻, 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 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肩舆,具 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 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 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 左。……自此之后,渐相崇奉, 君臣之礼始定。 《晋书·王导传》
大 夏 统 万 城
鲜卑兴起 北魏建立
鲜卑是东胡的一支,退 居大兴安岭,338年建代, 376年被前秦所灭,386年拓 跋珪复国,同年改称魏,都 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398年迁都平城史称道武帝。 他死后,太武帝拓跋焘即位, 后克柔然,灭夏、西秦、北 燕、北凉等,439年统一了北 方。
二 东晋的政治和经济
东晋的建立
307年(永嘉元年)九月, 司马睿以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 南诸军事的身份移镇建业(江苏 南京),用琅玡(山东临沂)大 族王导为谋主,后又任命王导从 兄王敦为扬州刺史。司马睿素无 重望,后来,江南大族看到司马 睿得到北方大族的支持,才投靠 了司马睿。
318年司马睿称帝,是为晋元 帝,都建康,史称东晋。
前后赵是刘渊建 立的汉政权分裂而成。 刘渊310年死,其子 及族子刘聪、刘曜灭 西晋,318年刘聪死, 曜夺权,建都长安。 改国号为赵。后原部 下羯人石勒反赵,在 东部地区建立了后赵, 都襄国(今邢台)。
残暴的石虎
石勒333年死,政 权落到其侄石虎手中, 石虎是个非常残暴的异 族君主,蓄意“苦役晋 人”,作为消除反抗力 量的措施,调40万人大 修宫殿,大肆压榨,史 载“ 百姓穷窘,鬻子 以军制,犹不能从,自 经于道路死者相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