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经典课件第7节-西汉
合集下载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级上册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

二、“文景之治”的表 现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 定。国力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 称之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是当时社会的 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
另一方面,农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存, 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巩固统治。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 理解汉初统治者面临的困境
阅读课本
合作探究(一) 小组讨论 总结归纳
一、西汉建立的概况 时间 公元前202年
都城
长安
建立者 刘邦(汉高祖)
汉高祖像
二、汉初统治者面临的困境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人民 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暖。
汉 文 帝 像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部 编 版 初 中 历史七 级上册 西汉的 建立和 “文景 之治”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温故而知新
1、秦的暴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 方面? 2、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西汉的建立情况;
2、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实施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高祖,文帝,景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 (da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 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得米1石、 肉20斤、酒5斗;90岁以上老人, 每月除1石米、20斤肉、5斗酒外, 还可得2匹帛、3斤絮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社资会治通安鉴定》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京师之钱国累库百充钜盈万,
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
于外,腐败不可食。 ”
——《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 “文景之治”的景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 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 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 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 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非常重视农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西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局面?
温故而知新
1、秦的暴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 方面? 2、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西汉的建立情况;
2、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实施的原因、措施及影响。 (高祖,文帝,景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 (da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 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80岁以上老人,每月可得米1石、 肉20斤、酒5斗;90岁以上老人, 每月除1石米、20斤肉、5斗酒外, 还可得2匹帛、3斤絮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社资会治通安鉴定》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京师之钱国累库百充钜盈万,
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
于外,腐败不可食。 ”
——《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 “文景之治”的景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 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 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 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 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非常重视农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_西汉建立和“文景 之治” PPT优 秀课件
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西汉建立之初面临怎样的局面?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优质课件(共46张PPT)

• ---人教版七上历史书
提倡节俭 以身作则
盛世辉煌-----文景之治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
以德化民; 减轻赋税和徭役;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效果
“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 间,国家无事。”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史记·平淮书》
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
---《资治通鉴》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汉书·食货志》
经济发展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 “盛世” )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对比秦汉两朝所采取的政策,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秦朝的暴政
赋税沉重 2/3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法律严酷 奢侈腐化
汉初的休养生息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 减轻赋税和徭役 以德化民
微 笑 俑
东方“蒙娜丽莎”很幸福
秦朝灭亡
文景之治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 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 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 孝子。公元前180年即位,他以 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伺奉母亲 从不懈怠。母亲患病卧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 不解带;母亲所服用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 母亲服用。刘恒在位期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农 业发展,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下
成由勤俭败由奢……
与秦始皇兵马俑冷 酷的脸部表情比较,汉 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 笑。这或许与汉景帝时 期‘文景之治’的盛世 背景不无关联。“文景 之治”时期太平盛世的 “幸福”,被深深刻画 到所有人的面孔上。
历史七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提倡节俭 以身作则
盛世辉煌-----文景之治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
以德化民; 减轻赋税和徭役;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效果
“自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 间,国家无事。”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史记·平淮书》
政治清明 社会安定
---《资治通鉴》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汉书·食货志》
经济发展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 “盛世” )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对比秦汉两朝所采取的政策,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秦朝的暴政
赋税沉重 2/3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法律严酷 奢侈腐化
汉初的休养生息
重视农业,以农为本 减轻赋税和徭役 以德化民
微 笑 俑
东方“蒙娜丽莎”很幸福
秦朝灭亡
文景之治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 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 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 孝子。公元前180年即位,他以 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伺奉母亲 从不懈怠。母亲患病卧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 不解带;母亲所服用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 母亲服用。刘恒在位期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农 业发展,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下
成由勤俭败由奢……
与秦始皇兵马俑冷 酷的脸部表情比较,汉 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 笑。这或许与汉景帝时 期‘文景之治’的盛世 背景不无关联。“文景 之治”时期太平盛世的 “幸福”,被深深刻画 到所有人的面孔上。
历史七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一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ppt.ppt

——《汉书·食货志》
荒凉、萧条 贫困
4
3 西汉初年面临的问题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西汉初期,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 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 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
5
面对如此萧条的经济形势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分
别面临了哪些问题呢?
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6
汉高祖
修
改 养
“兵皆罢归家”——士兵返乡务农;
生
释放奴婢为平民 【增加农业劳动力】
息
政
轻徭薄赋政策 【稳定民心,鼓励农产】
策
3、影响: 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 13
三 “文景之治”
1 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
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苛刑罚 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秦 朝 灭 亡
(公元 前221 年—— 公元前 207年)
2
一 西汉的建立 1 背景: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
2 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3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
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农业
10
汉文帝
采取措施:劝诫农桑、以身作则、 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11
汉景帝
结果:社会安定、百姓富裕、 文景之治
事例: 1、仓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 堆到仓外 2、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串钱的绳子烂 了,散钱多的无法计算
荒凉、萧条 贫困
4
3 西汉初年面临的问题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西汉初期,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 首要问题:恢复和发展 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
5
面对如此萧条的经济形势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分
别面临了哪些问题呢?
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6
汉高祖
修
改 养
“兵皆罢归家”——士兵返乡务农;
生
释放奴婢为平民 【增加农业劳动力】
息
政
轻徭薄赋政策 【稳定民心,鼓励农产】
策
3、影响: 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 13
三 “文景之治”
1 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
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苛刑罚 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秦 朝 灭 亡
(公元 前221 年—— 公元前 207年)
2
一 西汉的建立 1 背景: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
2 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3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
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农业
10
汉文帝
采取措施:劝诫农桑、以身作则、 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11
汉景帝
结果:社会安定、百姓富裕、 文景之治
事例: 1、仓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 堆到仓外 2、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串钱的绳子烂 了,散钱多的无法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27张PPT)

求 ,20XX 年 3月 ,戚 恩 雨 如愿 以偿地 又一次 当上 了 社 区 民 警 。正是 带着对 社区警 务工作 深 深 的 爱 ,带 着对百 姓深深 的爱,戚 恩 雨 以 经 营 一 份事业 的执着 和信念 ,全身 心 地 投 入 到 社区警 务工作 ,为之奋 斗, 付 出 艰 辛 ,用 行动和 真诚赢 得了各 界群 众 由 衷 的 敬 意和至 高的赞 誉,先后 荣立 个 人 三 等 功 两次,被 省政法 委、人 事厅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
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 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 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
刘恒中子,庶出长子, 西汉第六位皇帝 。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 政策: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 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 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讲授新课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上常衣绨(ti)衣(材质粗糙的衣 服),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ye)地, 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 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 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刘邦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都配 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 能乘牛车。
从这则材料你可以得 出怎样的结论?
汉初经济萧条, 国家贫穷
二、休养生息政策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 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长期战乱造成的。
三、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
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 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 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
刘恒中子,庶出长子, 西汉第六位皇帝 。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 政策:
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 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 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讲授新课
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上常衣绨(ti)衣(材质粗糙的衣 服),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ye)地, 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 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 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刘邦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 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人吃人,死者过半。皇帝的马车都配 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 能乘牛车。
从这则材料你可以得 出怎样的结论?
汉初经济萧条, 国家贫穷
二、休养生息政策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 怎样造成的?
秦的暴政、长期战乱造成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共15张PPT)

即位后减轻农民 赋税和徭役,把 田赋降到三十税 一。13年后,完全 废除了田租。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
食,寒不可衣,都
不如谷物和桑麻。” 汉景帝刘启
继续与民休息。
(前188—前141年)
汉文帝之子
在位16年
汉文帝还是一位十分节俭 的皇帝,自己穿粗制丝绸,妃 子衣不能拖地,建造的陵墓随 葬品也只有陶器。
秦兵马俑
试比较秦兵马俑与 汉阳陵陶俑的表情有何 不同?说明了什么呢?
秦的暴政
西汉建立 汉高祖
本课小结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思考探究
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 政策对社会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与民休息,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平稳 粮价,保证赋税上缴,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汉朝统治。
管理,使天下太平。
汉高祖:是啊,维护社会秩序也是当务之急啊!
大臣乙:严刑峻法会使天下更乱,短命的秦朝就是活生生的事例啊!臣 以为要推行黄老之学,给民休养生息。
面对此种情景, 如果你是汉高祖该采取哪种措施?
休 养生 息 政 策
②
名词解释
何为休养生息?请谈谈你的理解?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元气, 解释 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父子关系
陕西汉景帝阳陵丛葬坑出
自我学习 汉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有利于休养生息的措施?
内容
结果
兵皆罢归家;释奴为民;重视农业生 经济逐步恢复,人口
汉高祖 产,鼓励耕织;轻徭薄赋等。
增长,社会局势稳定
(田租征收率为什五税一;人头税每年120钱) 下来。
文景 时期
3.11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

2.西汉的建立
时间: 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 刘邦
都城:长安
BC200年的西汉版图
第11课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二篇
第11课
休养生息 下马治天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1.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材料: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
第11课
三、文景之治
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
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天下既定,民亡,经济发展,人——口《增汉长书,·人食民货生志》活 “至武帝之初七十安年定间,,出国现家“亡治事平,之非世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西汉初年匈奴的版图
“讲”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五环志行课堂—— 汉初对外和平处理民族关系
第11课
细君公主: 汉武帝时和亲乌孙
BC105年
解忧公主: 汉武帝时和亲乌孙
BC101年
王昭君: 汉元帝时和亲匈奴
BC33年
和亲
也叫做“和 戎”“和蕃”,是 指中原王朝统治者 与外族或者外国出 于各种目的而达成 的一种政治联姻。 双方通过嫁娶公主 来保持和睦相处的 关系。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篇
文景之治,巩固天下
第11课
“讲”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五环志行课堂—— 三、文景之治
第11课
材料一: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
时间: 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 刘邦
都城:长安
BC200年的西汉版图
第11课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二篇
第11课
休养生息 下马治天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1.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材料: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
第11课
三、文景之治
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
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天下既定,民亡,经济发展,人——口《增汉长书,·人食民货生志》活 “至武帝之初七十安年定间,,出国现家“亡治事平,之非世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西汉初年匈奴的版图
“讲”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五环志行课堂—— 汉初对外和平处理民族关系
第11课
细君公主: 汉武帝时和亲乌孙
BC105年
解忧公主: 汉武帝时和亲乌孙
BC101年
王昭君: 汉元帝时和亲匈奴
BC33年
和亲
也叫做“和 戎”“和蕃”,是 指中原王朝统治者 与外族或者外国出 于各种目的而达成 的一种政治联姻。 双方通过嫁娶公主 来保持和睦相处的 关系。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篇
文景之治,巩固天下
第11课
“讲”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五环志行课堂—— 三、文景之治
第11课
材料一: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共27张PPT)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西Leabharlann 的建立时间: 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 刘邦〔汉高祖〕
都城: 长安〔今西安〕
休养生息: 在战争或社会大动乱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人民
生活,恢复元气的政策。
汉初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材料11:那时候,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牧畜奇缺,皇帝出门 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乘牛车。大城 户口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二三。汉高祖路过一个,先前有三万 多户,现只剩五千户,他还称道这个地方繁盛。
“休养生息〞的结果是 “治世〞 局面的出
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
文景之治
治世: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富裕、经济和文化开展水平 较高,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繁荣的时期 。
西汉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94年— 前188年〕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 西汉第三位皇帝: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8年—前 184年〕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父亲是汉惠帝刘盈。 傀儡皇帝,吕雉太后掌实权。 西汉第四位皇帝:后少帝刘弘〔?-前184年--前180〕 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傀儡皇帝,吕雉太后掌实权。前 180年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废黜诛杀。
2、具体表现:
1、减免赋税。景帝规定按收获物的1/30征收田租。 2、减轻刑罚。文帝废除了一些摧残身体的酷刑。“以德化民” 3、减少开支,提倡节俭
名人眼中的“文景之治〞 司马迁:德至盛也 班固: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 ——司马迁《资治通鉴》
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 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开展有怎样 的好处?
选 择题
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建立者: 刘邦〔汉高祖〕
都城: 长安〔今西安〕
休养生息: 在战争或社会大动乱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人民
生活,恢复元气的政策。
汉初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材料11:那时候,到处一片荒凉景象。牧畜奇缺,皇帝出门 都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乘牛车。大城 户口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二三。汉高祖路过一个,先前有三万 多户,现只剩五千户,他还称道这个地方繁盛。
“休养生息〞的结果是 “治世〞 局面的出
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
文景之治
治世: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富裕、经济和文化开展水平 较高,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繁荣的时期 。
西汉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
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94年— 前188年〕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 西汉第三位皇帝: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8年—前 184年〕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父亲是汉惠帝刘盈。 傀儡皇帝,吕雉太后掌实权。 西汉第四位皇帝:后少帝刘弘〔?-前184年--前180〕 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傀儡皇帝,吕雉太后掌实权。前 180年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废黜诛杀。
2、具体表现:
1、减免赋税。景帝规定按收获物的1/30征收田租。 2、减轻刑罚。文帝废除了一些摧残身体的酷刑。“以德化民” 3、减少开支,提倡节俭
名人眼中的“文景之治〞 司马迁:德至盛也 班固: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 ——司马迁《资治通鉴》
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 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开展有怎样 的好处?
选 择题
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2年 B.公元202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206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秀去河北经营 公元18年,赤眉 起义,领导者樊崇
三、新莽灭亡,东汉建立
23年绿林军攻下洛阳、长安。王莽被杀。
24年,绿林刘玄迁都长安。 25年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攻下长安, 杀刘玄。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27年刘秀打败樊崇。
第六节 西汉的民族关系 一、汉与匈奴 和亲(冒顿、阏氏) 屯田 武帝时期多次打击匈奴: 前127年卫青等出云中,夺回河套地区 前121年霍去病在西北远征匈奴,斩俘 数万人,在河西设四郡,打通了西域交通。 前119年,卫、霍出击漠北,卫青歼匈 奴主力,霍去病出塞2000里,俘7万余人。 后南匈奴降汉,北匈奴西迁。
二、手工业 冶铁业: 规模大 全国广置铁官 煤做燃料。
丝织业:
临淄丝织业发达,产品供皇室使用 。
马王堆汉墓出土纱衣49克。 北方丝织为主,南方麻织为主。
三、商业 商人获利多(素封)
长安、洛阳、邯郸、临淄、成都、番禺等 城市,是全国商业中心
长安居住区为里,商业区为市。贵族当街 开门称第。
第四节 汉武帝加强集权的政策
楚王墓兵马俑 (徐州楚王墓出土)
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时期,晁错屡次建 议削夺诸王的封土。上《削 藩策》。说诸王“削之亦反, 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 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 大”。景帝三年,用晁错之策, 削赵王常山郡,削胶西王六县, 以次削夺,将及吴国。景帝三 年(前154)吴王濞联络楚、赵、 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 六国,发动了波及整个东方地 区的叛乱,后被平定,史称 “七国之乱”。此后诸侯王 不再治民,只食租税。
二、张骞通西域 联络大月氏,第一次被匈奴扣10年,第 二次较顺利。丝绸之路开通;传特产、技术 三、南方等地的开发与巩固 西南:川贵一带有夜郎,设犍为郡。云 南有滇,设益州郡。 东南:武帝时将闽、浙等地汉人内迁江 淮。两广的南越反汉,汉平叛后在南越等地 设9郡。 东北:少数民族统称东胡,一为鲜卑, 一为乌桓。武帝时设护乌桓校尉。
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政策——独尊 儒术
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 ,吸取 了法家 、阴阳五形家学说,迎合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的需要。此后,儒家成为封建正 统思想。 长安设太学,置五经博士。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1)推恩、夺爵,打击诸王列侯。 汉武帝采纳 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 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庶子由皇帝分割原王国 的部分土地为列侯,王国越分越小。 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他又以 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 106人。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武帝又制定《附 益法》等,进一步限制诸侯王。
昭宣中兴
第五节 王莽改制与赤眉绿林起义
一、王莽改制
社会背景:土地兼并、奴婢问题 王莽为外戚,逢迎长辈,沽名钓誉。公 元8年建新。 改革措施:
(1) 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 卖买 。 (2)五均、赊贷、六筦 (3)币制改革:大钱换小钱,启用古币, 垄断铸币。
二、绿林、赤眉大起义 公元17年,发生饥荒,绿林起义爆发。 后分为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三支。 刘縯 、刘秀兄弟组织舂陵军。 23年,刘玄为帝,昆阳之战
西汉皇后玉玺文
西汉皇后玉玺
第二节 惠文景时期的政治
一、萧规曹随与黄老之术
二、铲除诸吕
吕产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管北军。 陈平、周勃等杀诸吕,未立刘章及其兄 齐王,而立代为刘恒为帝——汉文帝。
三、晁错削藩与七国之乱
汉文帝时期,贾谊在 《治安策》中认为当时形势 是中央弱而王国强,像肿病 患者一样,肢体和指头不能 屈伸。他认为,要使天下治 安,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众 建诸侯而少其力”,诸侯国 小力弱,不易产生邪心,天 子也便于控制。
汉武帝实行的这些措施,打击了诸侯王, 限制了丞相等重臣的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 监察,同时注意选拔人才。中央集权得到加 强。
三、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政策
1统一货币 2盐铁官营 3打击私人工商业者
均输平准
算缗和告缗
韩世忠
四、轮台罪己诏 背景
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 苦,不可追悔”(《资治通鉴》卷22)。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 农……” (《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下)
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
▲ 组织军队复员。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根据功绩大小,按 照军功爵位的高低,赐给数量不等的土地。 ▲ 重农抑商。 ▲ 招抚流亡。令战争期间流亡山泽没有户籍的人口,各归 原籍,“复故爵田宅”。 ▲释放奴婢。诏令规定: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 为庶人”。 ▲减轻赋税。田税:汉初十五税一,景帝三十税一,并成为 汉朝定制。
第七章 西汉
第一节 西汉初年的各项制度及政策 一、政治制度及措施 1官制、兵制及法律制度
▲在官制上仍实行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 制。 ▲在地方行政机构上,施行郡国制。 ▲军制。成年男子一生服二年兵役。军 队的种类有材官(步兵)、楼船(水 兵)、骑士。 ▲在法律上,命丞相萧何取秦法加以损 益,制定《九章律》。
汉初同姓王分封表
四、文景之治 重农抑商
轻徭薄赋 提倡节俭 减轻刑罚
第三节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铁制农具已推广到边远地区。
武帝时赵过总结推广代田法。固根保墒。 水利:武帝时,关中开凿了许多渠 。龙首渠在 洛水旁,它的某些段凿成若干深井,井与井间有 水流通,叫做井渠。武帝时期还治理黄河。 垦田、人口大增。
(3)设置刺史。 武帝时,为了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监察区), 每个州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刺史“以 六条问事”,主要针对“强宗豪右”和郡守 等。这套监察制度比秦朝的监察制度严密得 多,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整个官僚机构的控 制。
(4)实行察举制。汉武帝在位期间 前134年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 前106年后又令州郡推举秀才。 这些被推举上来的孝廉、秀才将会被任 以官职。
萧 何
张 良
2.分封
刘邦在与项羽的战争中,分封了一批异姓王,他们为刘邦 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西汉建立后,刘邦借谋反的罪 名,先后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王杀掉。 ●
韩信之死
汉高祖六年十月,有人揭发韩信阴谋叛乱。 刘邦采用陈平的“伪游云梦”之计,假装到云梦 巡狩,通知各诸侯到陈县(今河南淮阳)相会, 乘机将韩信逮捕,带回洛阳,贬为淮阴侯。汉高 祖十一年,当刘邦带兵征讨陈豨反叛时,吕后与 萧何合谋,以韩信勾结陈豨叛乱为由,将其秘密 处死于长乐钟宫,并夷其三族。彭越亦因谋反被 刘邦逮捕诛杀。
(2)限制相权,设立“中朝”。“中朝” 亦称“内朝”,主要是由皇帝身边的较低级 的亲信官吏和侍从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汉 武帝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 就重用身边的人员,让他们出入宫廷,共议 军国大事,组成“中朝”。以丞相为首的三 公九卿等中央官员或机构为“外朝”,外朝 受到了“中朝”的牵制。
韩信
刘邦分封同姓王
刘邦诛除异姓王之后,又 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 并杀白马为盟,立誓:“非刘 氏王者,天下共击之。” 封 国的存在,对中央集权是个离 心力。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 发展,诸王势力日益膨胀,并 掌握着封国内的征收赋税、任 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 大权。形成了“尾大不掉”之 势。 汉初同姓王分封形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