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口语交际习作二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英语日常交际用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简单对话交流,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句型。
3.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日常交际用语的学习与使用;2. 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流利性。
教学准备:1.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课本;2. 形势任务卡;3. 学生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 教师出示图片并询问学生,图片上人物可能在做什么,如“Can you guess what they are doing?”。
2. 学生反馈并进一步描述,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日常交际用语。
Step 2:预测1. 教师将课本上习作二的标题用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学生猜测该习作可能与什么有关。
2. 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并向全班报告他们的预测。
Step 3:阅读1.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上的习作二。
2. 学生在课本上标记出他们理解的关键句子和单词。
3. 教师借助形势任务卡,逐步解释难点词汇和句子。
Step 4:交流1.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并回答下列问题:a. 习作二中的人物在做什么?b. 习作二中的人物为什么做这些事情?c. 你觉得他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2. 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Step 5:语法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习作二中使用的一般现在时句型。
2. 教师通过例句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句型的构成和用法。
Step 6:口语实践1. 学生小组互编对话,使用课本上的习作二作为依据。
2. 教师在小组间巡视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7:展示与评价1. 各小组选出一组表演对话,全班观看。
2. 教师给予学生表演的评价,并纠正其中存在的错误。
3. 学生合作反思,提出下一步改进计划。
Step 8:练习1. 学生个别或小组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
2. 学生彼此互相检查答案,并互相纠正错误。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使用口语交际用语进行简单交流的方法。
2. 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掌握口语交际用语的正确使用。
2. 进行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能流畅地运用口语交际用语进行简单交流。
2. 学生能够编写符合要求的习作。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材《口语交际·习作二》的习题3. 练习题和范文的打印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问候和简单交流。
2.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答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如:“Do you like English? Why or why not?”二、学习口语交际用语(15分钟)1. 在PPT上展示常用的口语交际用语,并让学生跟读。
2. 解释和讲解每个口语交际用语的含义和适用场景,并让学生举例进行模仿练习。
3.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运用口语交际用语进行简单交流。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加互动和情景模拟。
三、习作训练(20分钟)1. 在PPT上展示习作题目和要求,并给出范文讲解。
2. 让学生阅读范文,理解题目要求和范文的写作思路。
3.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作,并进行互相修改和交流讨论。
4.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习作,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习作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四、课堂展示(10分钟)1. 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并对大家进行点评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加运用口语交际用语进行练习。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准备一篇关于自己的日常生活的短文,并使用口语交际用语进行表达。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实践口语交际用语。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对口语交际用语的学习和习作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 习作》优质课教学设计_10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肆虐、盘踞、绿洲、淤泥、治理、归宿、风雨同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不屈不挠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搜集资料,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猜字激趣。
板书“老”字。
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谁来说说看。
《说文解字》中也是这样解释的:“七十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老”的本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理解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从65岁开始,用15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补全板书:青山不老揭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2)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画出相关的词句。
预设交流点:((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三、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1、正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却在年迈之时用粗糙的双手、单薄的身躯创造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生:(读、画、说)(课件出示3)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板书:创造奇迹)师:15年在人生之中是长还是短?生:很长师:人生苦短能有几个15年,而在老人这15年中干了多少事呢?生:(齐读)绿化了8条沟、7条防护林带、3700亩林网……师:一亩约667平方米,我们的教室不过60~70平方米,你能想象一下老人造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停顿)对,37000个教室!(引)这个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15年的枯燥岁月;这个连串的数字面前是满山遍野的绿。
(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

人教版六上《口语交际·习作二》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35页《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们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
2、提高学生们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养成学生们乐于、勇于、善于用比较适合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们交流观点的习惯。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们在习作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根据综合性学习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处理,并有条理地安排、组织写作。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1、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收集有关祖国风光、名胜古迹、历史发展、科技发展等有关方面的资料。
2、教师查找一篇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1分钟)1、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星期的综合学习里,我们一共学了《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
虽然这几篇文章的文体不同,但里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同学们还记的这四篇课文都共同贯穿着怎么样的一种精神吗?(爱国主义精神)2、老师相信通过这两个多星期以来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祖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大家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写作形式,它能帮助同学们把心中所想表达的事更好地表达出来。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听一篇文章,听完后,跟老师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_人教新课标-最新教育文档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们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
(2)提高学生们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养成学生们乐于、勇于、善于用比较适合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们交流观点的习惯。
3.情感目标:让学生们在习作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根据综合性学习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处理,并有条理地安排、组织写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1.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收集有关祖国风光、名胜古迹、历史发展、科技发展等有关方面的资料。
2.教师查找一篇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3.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导入:(1分钟)1.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星期的综合学习里,我们一共学了《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
虽然这几篇文章的文体不同,但里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同学们还记的这四篇课文都共同贯穿着怎么样的一种精神吗?(爱国主义精神)2.老师相信通过这两个多星期以来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祖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相信大家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写作形式,它能帮助同学们把心中所想表达的事更好地表达出来。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听一篇文章,听完后,跟老师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二、听演讲,感受演讲的魅力:(8分钟)教师将一篇演讲稿展示在大屏幕上,配乐,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如果能做到讲,则更好),让学生以比较直观的方式感受演讲的魅力。
六年级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

六年级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口语交际的基本要素,如语调、语速、表情、音量等;2.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如聆听、表达、互动等;3.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场合中自如地表达;4.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特别是语文表达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口语交际习作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回顾口语交际的基本要素及技巧;2.学习如何流畅、自如地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3.学习如何聆听交际对象的意见和看法,并适时地提出问题或建议;4.练习口语交际能力,如问候、寒暄、询问、回答、邀请、道歉、感谢等。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交际体验,促进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进而引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和热情。
2. 口语交际的基本要素教师介绍口语交际的基本要素,如语调、语速、表情、音量等,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演示。
例如,语速应该适中、清晰,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表情应该自然、舒适、适时,不要过度夸张或太僵硬。
3. 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教师介绍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如聆听、表达、互动等,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和演示。
例如,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时要清楚、简洁、明确,不要含糊不清或过于生硬;聆听对方时要专注、有耐心、尊重对方的意见,不要打断或随意批评。
4. 练习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和互动练习口语交际能力,如问候、寒暄、询问、回答、邀请、道歉、感谢等。
教师可以提供具体的语言情境和对话模板供学生参考,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互动式教学为主,采用讨论、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并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发展。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表达,在交际中不断挖掘自己的语言潜力和交际优势。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二 口语交际》优质教案_0

《伯牙绝弦》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钟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知音钟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过程:词。
同学们积累的词语可真丰富。
老师再送给大家几个这样的词。
课件出示(PPT 1):清风徐徐流水潺潺白雪皑皑雨雪霏霏芳草萋萋云雾蒙蒙明月皎皎波涛滚滚雷声隆隆炊烟袅袅春雨绵绵杨柳依依自由读读,想想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齐读,把这些词印在脑子里。
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协助。
一、导读题1、同学们,我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文言文,谁还记得是哪一篇?学习文言文你有哪些好的方法呢?老师把同学们的方法总结了一下。
出示(PPT 2)我们一块来读一遍。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文言文,题目叫《伯牙绝弦》。
(板书课题,指导“弦”的读音和写法。
)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的脑子里产生了哪些小问号呢?预设:(1)“绝”是什么意思?谁知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这是我们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你又是怎么理解“绝弦”的?那就意味着以后再也不弹琴了。
(2)为什么绝弦?老师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把它也写在黑板上,能够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2、接下来我们要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去理解两位古人。
(PPT3)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叫——“伯牙鼓琴图”。
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旁边这位凝神听琴的是楚国的一个打柴的樵夫——钟子期(板书)。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他们之间荡气回肠的友情故事。
二、练读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7页,自由读课文,争取读准确、读流利。
(PPT 4)谁能尝试着读一读?(师评:真让我惊奇,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通顺。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二》(A、B案).doc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口语交际·习作二》(A、B案)教学目标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乐于、敢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A案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找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本单元学习开始就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物,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第一课时朗读片段,感受演讲稿的魅力1.演讲稿导入。
教师将一段演讲稿展示在屏幕上,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以比较直观地感受演讲的魅力。
有一位母亲比母亲更亲,那便是──中国。
可记得这一位母亲?她飘散的长发是千万条悠悠贯穿的河川;她的背脊,虽老迈仍硬朗,是五岳,是阴山,是祁连,是那宽大而慈爱的脸膛,是青藏连接云贵吧!她伸展的手臂从东北的谷仓,到长江的沿岸,到珠江的三角洲,那一片无尽的沃土,是她温暖的双手。
啊!母亲!您的胸膛隐藏着多少灿烂的血泪史。
曾经,你骄傲过,自豪过;也曾经,你黯然伤神过,愤怒过。
在宇宙无垠的岁月里,您孕育了长青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属于您的孩子。
2.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段话,你有什么感觉?3.发现特点。
师:刚才大家谈得很好,这的确是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读着它,我们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我们的心头升腾而起。
接下来,老师将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发给大家,读了之后,请说说,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到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下发完整的演讲稿供学生阅读爱我中华情于玉光同学们:这一群母亲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人。
他们也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崇尚自由,爱好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口语交际习作二的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
2.能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3.学生能在写作中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主题,以演讲稿或读后感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演讲是重点,也是难点。
如何在演讲中表达爱国情感,如何写演讲稿能做到观点明确,有感染力和号召力,都需教师多花工夫。
教学准备:优秀演讲稿的范文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引出话题
在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很认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搭建一个舞台,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奉献出来,和大伙一同分享。
二、确定汇报形式,小组排练
1.读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汇报形式。
(展示自己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形式不一)
2. 分小组讨论汇报形式
建议:根据组内的材料情况和小组同学的的特长确定汇报形式。
教学预设:小组在确定汇报形式时可能会出现撞车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形式都一样,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可在课前了解学生的资料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头脑中把他们分好组,在出现这种状况时进行调控。
3.根据汇报形式,组内排练。
若是选择的演讲,那么先在组内演讲,再选出演讲得好的同学在全班表演。
讲故事组也是如此,而朗诵散文和诗歌的可全员参与,也可择优上台。
三、汇报会开始,同学评价。
1.宣布汇报会开始
2.小组抽签上台,同学根据汇报情况做出公正的评价,选出最优秀的汇报者。
鼓励小组集体汇报形式,体现集体精神。
(评价标准由师生共同制定。
如: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言有感染力,内容符合此次综合性学习要求,内容较为具体,了解途径不单一,表达了爱国情感。
)
3.根据评价,给最优秀的汇报者颁奖。
四、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以自己独有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深切的爱,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牢牢记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老师更希望能从你们的行动中真切的地感受到祖国在你的心中。
第二课时(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
1.读习作要求,说说今天的作文写什么?
(演讲稿或读后感。
)
2.这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写演讲稿要符合格式,要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要点明主题,有号召力。
写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不管写什么,都要围绕“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
二、写作指导
1.明确演讲稿的格式
(开头: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适当的称呼。
正文:结合具体材料把表达的观点写清楚。
结尾: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
2.怎样写好“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稿呢?
(1)出示范文《祖国啊,母亲》,师演讲。
祖国啊,母亲
亲爱的同学们:
当有人问你,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我想,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生我养我的父母!”是的,我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世界上最真挚的爱。
父母不仅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去接受和认识世间的真善和美丑,更教会我们如何去爱祖国母亲,如何用渊博的知识去做一名新时代建设祖国的接班人。
作为一名小学生,爱国在我们的幼小心灵里印象可能很模糊,因为我们经历过前辈们那些风霜雨雪的战争岁月。
但我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和老师的教育下,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将来用知识和成绩来回报新世纪的祖国母亲。
没有和平伟大的祖国,哪有温暖幸福的家。
茫茫五千年,祖国母亲经历了太多的沧桑。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里,就曾涌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志士。
他们为了祖国母亲的安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
一个多世纪的戎马生涯,祖国母亲已由一个弱不禁风的孩童变成了久经沙场的英雄壮汉。
真正成为世界的一大强国,永远的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
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座座富饶美丽的大油田已把贫油的帽子甩在脑后。
一座座高楼似宝塔般矗立在城市的中央。
一条条横跨东西南北的柏油马路上飞驰着亮丽豪华的轿车。
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载人宇宙飞船能成功的发射和返回。
二千零三年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成功飞行,已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航天楷模。
两年以后的今天,“神州六号”又成功实现了两位航空英雄的太空梦想,让他们永远成为我们心中的航天骄子。
多年来,我们的祖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加快了我们向发达国家靠近的步伐,使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特别是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更令世界华人惊心动魄。
20xx年“雅典奥运”中国取得了世界第二的好成绩。
让我们期待世界各国的体坛健儿共同相约20xx的“北京奥运”吧!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一桩桩一件件惊人的成绩,怎能不让全世界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呢?我们作为新时代跨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努力去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大任。
将来用热血和青春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
让祖国母亲永远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20xx.6.
(2)听了老师的演讲,你有何感受?
(心潮澎湃,激动……)
(3)这说明演讲稿有什么特点呢?(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我们再默读这篇演讲稿,说说它还有哪些与其他文体不同的地方?
(观点明确,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没有确定的人物,没有确定的景,重表达情感,象在谈话。
)
(4)生再分析,这篇演讲稿的观点是什么?他运用了哪些材料说明观点?
(观点:歌颂祖国发展快。
材料:修油田、高楼、柏油马路,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
3.作前准备
(1)你们课前也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演讲稿,你们能不能把自己搜集的材料作一下分析,分析出它的特点。
然后推荐给大家。
(2)在组内交流搜集的演讲稿
赏析了这么多范文,你现在确定自己演讲稿的观点了吗?
(祖国的科技发展迅速、祖国地大物博、祖国景色秀丽……)
(3)观点明确了,你打算用哪些材料去充实它呢?
学生自由谈。
(注意引导学生要围绕观点选材,不要偏离。
)
三、写作实践
自己写作,不愿写演讲稿的同学写读后感,注意的是要表达真情实感。
四、作文交流、评改
1.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2.自己修改
五、美文赏析。
学生读优秀作品,同学赏析写得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