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沙漠状况

合集下载

我国目前生态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目前生态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1、我国目前生态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谈谈你对我国当前的生态现状的认识,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随处可见。

这一现象在中国尤为严重,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研究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调查研究,目前我国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我国土地广袤、幅原辽阔,国土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但是可耕地资源十分有限。

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778平方米,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实施《土地管理法》之后,耕地减少速度趋缓,但仍为减少趋势。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建筑占地最为严重,包括住房、工厂等的修建。

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荒村或者是“村中荒”现象。

荒村现象大多是由于整村迁移导致的。

“村中荒”则是由于宅基地外要导致的,村子面积不断扩大,但村中间的老宅或倒塌、或用来放置废弃物品。

这些都体现了农村建设规划的不科学、不合理。

其次是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占地。

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耕地资源。

二、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我国目前有沙漠化土地约7.1×105km2,占国土面积的7.4%;戈壁面积5.7×105km2,占国土面积的5.9%。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沙漠化土地每年正以2.1×103km2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减少两个香港的土地。

政府虽然实施了相关政策,如退耕还林,但效果微乎其微。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西北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地区原本就处于干旱和半干旱的脆弱生态环境之下,由于缺水,动植物多样性不像其他地区那么丰富。

再加上人类的过度开发,如伐木毁林,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质量退化,最终变成沙漠。

中国十大沙漠排名 适合旅游的沙漠

中国十大沙漠排名 适合旅游的沙漠

中国十大沙漠排名适合旅游的沙漠
中国十大沙漠主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沙漠、库姆塔格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库布齐沙漠等。

1中国沙漠面积排名一、塔克拉玛干沙漠
面积为33.7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65万平方千米),它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
地中,沙丘最高达200米。

有人说“塔克拉玛干”是维吾尔语,其义是死亡之海。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死亡之海是瑞典人斯文·赫定提出来的,不是维吾尔语。

“塔克拉玛干”是波斯语,是“就连无叶小树也不能生长”的意思。

在干旱区
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树叶很小,甚至不长叶子。

“就连无叶小树也不能生长”,是指气候特别干燥而言。

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25~50毫米,有的地方只有
10毫米,植物非常稀少,属于生命的禁区。

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面积为4.88万平方千米,在新疆准格尔盆地中。

“古尔班通古特”是蒙语,“古尔班”表示三个的意思;“通古特”义不详。

原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自1958 年开始出现流动沙丘。

三、巴丹吉林沙漠
原来面积为4.43万平方千米,在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

“巴丹吉林”旧作“巴丹扎兰格”,为蒙语,其义不详。

巴丹吉林沙漠几乎全是流动沙丘,一般
高200~300米,最高近500米,是我国最高大的流动沙丘。

巴丹吉林沙漠很。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哪个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哪个

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哪个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样地貌的国家,其中包括了几个著名的沙漠。

而中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世界第二大沙漠,仅次于撒哈拉沙漠。

本文将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全面介绍,包括其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环境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北起天山山脉,南至昆仑山脉,东临叶尔羌河,西达巴音布鲁克山。

沙漠的总面积约为338,0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的沙漠之一。

二、地貌特征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势高低起伏,东部以沙丘为主,中部为戈壁滩,西部则是沙漠荒滩。

沙漠内部孤立的绿洲散布其中,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致。

沙漠的地表主要由沙丘、沙漠荒滩、戈壁滩和盐碱地组成。

沙丘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显著的地貌特征,其中最高的沙丘可达400米以上。

沙丘呈现出多种形态,既有圆顶状的红色沙丘,也有细长且呈刀刃形的沙丘。

沙漠地表常年干燥,缺水且风沙频繁,形成了独特的环境。

三、生态环境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带的气候干旱且寒冷。

一年中温差较大,夏天炎热干燥,冬天严寒少雨。

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乎没有表面水源。

沙漠植被稀少,大部分地区为光秃秃的沙漠地貌。

然而,沙漠中也有少量的植被存在,如独特的荒漠植物花棒等。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包括狼、狐狸、野骆驼、猛禽等。

同时,该沙漠也是迁徙鸟类的重要途径和栖息地,吸引了大量的观鸟爱好者。

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四、对人类的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虽然地貌独特、景色壮丽,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挑战和困扰。

沙漠的干旱和缺水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且容易受到破坏。

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等人类活动加速了沙漠的扩张。

此外,水源的匮乏也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困难,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中国沙漠及土地沙漠化图

中国沙漠及土地沙漠化图

中国沙漠及土地沙漠化图一、编图原则、内容及表示方法本图属小比例尺全国性图件,主要反映我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并突出其危害现状,提示其形成环境及发展趋势。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确定了该图的编图原则、内容及表示方法如下:(一) 编图原则1. 编图的资料依据,力求全面、翔实,以最新研究资料为基础,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对资料较缺乏的地区(如青藏高原等地),可从略表示;2. 根据该图的用途和比例尺,对上图的专业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与概括,制图单元繁简适中;3. 重点反映我国沙漠、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特征及规律,突出表现其危害类型及程度;4. 对影响或促使沙漠、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地理、地质、气候和其它与之相关的要素,如戈壁、绿洲、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底垫层、地貌、气候条件等,视图面载负情况酌情表示,提高该图的系统性、全面性;5. 对有争议的专业概念及研究内容,应依循我国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基本意见。

在以收集资料为主进行综合分析编图的情况下,对专业概念问题一般不做重大的修改。

如沙漠化,就是“砂质荒漠化的简称”[1]。

因此,本图所反映的沙漠化即砂质荒漠化。

(二) 编图内容根据此次编图的原则和要求,考虑到1:600万比例尺图件的负载能力,本图主要表示了以下几项内容,现就其主要内容作扼要说明。

1. 沙漠沙漠是沙漠化恶性发展的最终结果。

就其危害来说,沙漠区流动速度不同的沙丘,所造成的危害及治理的难易程度亦具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将沙漠区沙丘的年平均移动速度和植被覆盖度作为主要划分指标,把沙漠分为快速移动沙丘区,慢速移动沙丘区和半固定、固定沙丘区三种类型(表1)。

表1 沙漠分区类型表2. 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的种种风沙危害。

图上用四种沙漠化土地类型表示。

沙漠化土地类型是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域内土地发生变化的状态,也是沙漠化发展过程和危害程度大小的综合反映。

其各种类型划分的主要指示特征是:(1) 沙漠化土地占某地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和一定时期以来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的百分比(表2)。

中国沙漠分布情况简介

中国沙漠分布情况简介
鞘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多深居于新生代盆地之中,总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由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等大沙漠组成(表5)。沙漠区的风沙危害主要是蚕食自然条件较好地区和绿洲,多发生在沙漠的边缘地带。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沙丘南侵等。
(二) 沙漠化土地
我国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总面积已达33.4万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土地约17.6万平方公里,潜在沙漠化土地已达15.8万平方公里(见表6、表7)。此外,在雅鲁藏布江谷地中亦有沙漠化土地的分布。
从不同自然带内沙漠化土地的分布状况来看,其分布特点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各区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特征如下:
中国沙漠分布情况简介沙漠 2006-09-14 06:48:09 阅读88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我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的分布范围相当广阔,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断续展布于我国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风沙化土地原则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河谷盆地和滨海地区。由于气候、地貌、地质等条件和演化历史的不同,我国沙漠、沙漠化和风沙化土地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具有较大差异。
从土地沙漠化的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的沙漠化土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已经沙漠化的土地,占沙漠化土地的52.7%;二是潜在的沙漠化土地,占沙漠化土地的47.3%。在已经沙漠化的土地中,严重沙漠化土地占19.3%,强烈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占34.7%,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占46.0%。上述统计数字表明,强烈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和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占有很大的比例,总计占80.7%。此外,从图上可以读出,这两种类型的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等沙地及其周围的草场、旱田。因此,上述地带是我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的重点地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

它位于中国西北部,横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

本文将介绍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一、地理特征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亚洲大陆中部,地理位置十分偏远。

它的面积约为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移动沙漠。

沙漠内部地势平坦,沙丘连绵起伏,沙质细腻。

沙漠中心部分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而沙漠边缘地区的海拔则相对较低。

二、生态环境塔克拉玛干沙漠属于典型的干旱区,年降水量少,蒸发大。

沙漠内部几乎没有永久性的水源,植物覆盖度低,大部分区域为裸露的沙地。

沙漠中的气候炎热干燥,白天气温极高,夜晚气温骤降。

由于极端的气候条件,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乎没有人类居住。

然而,尽管条件恶劣,塔克拉玛干沙漠仍然有着多样的生物。

在这片荒漠中,一些适应高温干旱的植物,如沙柳、池杨等,能够存活下来。

同时,一些鸟类和昆虫也栖息于此,它们提供了沙漠中的生物多样性。

三、对中国的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对中国的气候和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影响。

沙漠的存在使得西北地区的降雨量减少,形成了中国北方干旱带。

沙漠中的强风扬起大量沙尘,不仅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而且对农田和城镇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应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扩张和沙尘暴的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对于沙漠边缘地区进行植树造林工程,抑制沙漠的进一步扩张。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沙尘暴监测系统,以便及时预警和应对。

总结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

尽管沙漠的存在对中国北方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中国政府通过采取措施来处理沙漠化问题,并保护周边环境。

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够减少沙漠扩张的影响,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中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一、八大沙漠(1)塔克拉玛干沙漠。

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35.7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流动沙漠。

行政范围包括阿克苏、喀什、和田、巴州的部分地区。

(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位于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中央,面积5.6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行政范围包括昌吉和阿勒泰(3)巴丹吉林沙漠。

位于内蒙古高原的西南边缘,行政区包括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的部分地区,面积约5.50万平方公里。

(4)腾格里沙漠。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东南部,总面积为4.19万平方公里。

涉及甘肃、内蒙、宁夏三个省区(5)柴达木盆地沙漠。

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3.4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沙漠。

(6)库姆塔格沙漠。

位于新疆南部东端,罗泊湖以南、以东,面积2.21万平方公里。

(7)库布齐沙漠。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

(8)乌兰布和沙漠。

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东北部,河套平原的西南部,面积近0.91万平方公里。

二、四大沙地(1)科尔沁沙地。

位于西辽河中下游,行政区域涉及内蒙古赤峰和通辽两市、吉林西部、辽宁西北部,面积6.3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地。

(2)毛乌素沙地。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面积5.55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域涉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陕西榆林市,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石嘴山市和吴忠市。

(3)浑善达克沙地。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中部,主要涉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和河北承德市围场县的一部分,面积3.96万平方公里。

(4)呼伦贝尔沙地。

位于呼伦贝尔高原上,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海拉尔区境内,面积约0.74万平方公里。

腾格里沙漠发展现状

腾格里沙漠发展现状

腾格里沙漠发展现状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的交界处。

由于其干旱、风沙等恶劣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限制了腾格里沙漠的发展。

然而,近年来,政府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努力和投入,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腾格里沙漠的发展状况逐渐改变。

首先,政府部门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大面积的防护林带和沙漠植树造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减缓了风沙侵袭的速度。

此外,政府还投资大量资金修建了沙漠公路和铁路,改善了腾格里沙漠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区域发展。

其次,科研机构在腾格里沙漠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沙漠生态系统的研究,科研人员发现一些适应干旱条件的植物和动物资源,为沙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科研机构还开展了沙漠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的研究,通过引入乌柳、锁阳等耐旱植物,改善了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也对腾格里沙漠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支持腾格里沙漠的保护与发展。

许多居民主动参与到沙漠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志愿者活动中,他们种植树木、防护沙漠,为腾格里沙漠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腾格里沙漠的发展在政府、科研机构和当地居民的
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然而,腾格里沙漠的保护与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水资源短缺、退化土地修复等问题。

未来,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合作,采取更多的科学和可持续的措施,实现腾格里沙漠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以西的我国西北地区,主要沙漠从西向东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等9个沙漠,总面积为61.3万平方公里。

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达36.5 万平方公里,也是我国沙漠中流沙分布最广的一个。

第二大沙漠为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的古尔邦通古特沙漠,面积5.11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

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居第三,面积为5.0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沙丘最高大的沙漠。

面积最小的沙漠是乌兰布和沙漠,仅1.1万平方公里。

其他沙漠面积在4.2—1.5万平方公里之间。

贺兰山以西沙漠处于干旱荒漠地带,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贺兰山以东沙漠地处荒漠草原—干旱草原地带,沙丘中一部分为流沙外,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

我国沙漠化有三个主要过程。

第一,草场退化沙化;第二,固定沙丘变为流动沙丘;第三,流沙前进掩埋村庄良田。

沙漠化原因虽有自然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但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造成的。

目前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占38.0万平方公里。

每年新增2400平方公里。

根据70年代中期以来遥感影象分析,中国沙漠化面积仍在扩大,只有局部地区由于积极采取措施治理,状况已有逆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