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重点句子翻译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像飞奔的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使人看了产生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像鸢一样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1、晓看红湿处红:红花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红:绿叶、红花。
3、常在于险远。
险远:危险而又道远的地方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与朱元思书》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窥谷忘反.:②千转.不穷: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四、课内简答题: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
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5、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6、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

八年级下册语文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和翻译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
其中原文和翻译都是我们必须学习的。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语文第第21课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与朱元思书鉴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善诗文。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称为“吴均体”。
一些写景小诗也颇著名,如《山中杂诗》,诗中有画,自成一格,颇具刚健清新的特色。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二、三行对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注释】净,消散。
共色,共同的颜色。
从,跟,随。
东西,向东或向西。
【译文】风完全停了,烟雾完全消散了。
天空和群山都是共同的颜色。
(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注释】缥碧,青白色。
湍,急流的水。
甚,胜过。
奔,奔驰的骏马。
【译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一望到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没有阻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像奔驰的骏马。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注释】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轩邈,比高远。
指,向上。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
凭借山势争着向上,互相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或远处伸展。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注释】激,冲击。
泠泠,形容水声清越。
韵,和谐的声音。
穷,停止。
绝,停止。
【译文】泉水冲击石头,发出清越的水声;美丽的鸟儿互相鸣叫,形成和谐动听的声音。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持续不断地叫着。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戾,至,到达。
息,平息。
经纶,治理、筹划。
世务,国家大事。
反,同“返”,返回。
蔽,遮蔽。
犹,还。
昏,昏暗。
疏条,稀疏的枝条。
交映,交相掩映。
与朱元思书重点句子翻译

与朱元思书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凶猛的浪头就像奔腾的马。
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比高远;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的山峰。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互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文言现象、翻译、简答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答:①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②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3、“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答: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
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
《与朱元思书》句子朗读节奏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练习(含答案)

《与朱元思书》句子朗读节奏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练习(含答案)《与朱元思书》句子朗读节奏、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练习(含答案)《与朱元思书》句子朗读节奏、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一、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个分句停一处)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自富阳至桐庐。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做麦熟。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风烟俱天量俱:________________.2.从流荡漾从:________________.3.任一东西东西:________________..4.一百许里许:________________.5.天下独绝绝:________________.6.水皆缥碧缥碧:________________..7.急湍甚箭湍:________________.8.猛浪若奔奔:________________.9.负势竞上负:________________上:________________.10.互相轩邈轩:________________邈:________________轩邈:________________..11.争高的直指指:________________.12.泉水激石激:________________.13.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好:________________韵:________________..14.蝉则千转不穷转:________________穷:________________..15.猿则百叫无绝绝:________________.16.鸢飞戾天者戾:________________.17.经纶世务者经纶:________________..18.窥谷忘反反:________________.19.横柯上蔽柯:________________倚:________________.20.疏条竹韵百花:________________.三、重点字词分类概括:(一)一词多义:1.绝:①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②猿则百叫做麦熟/哀转长绝/群响毕绝/湖中人鸟声俱唯________________....1③绝.t多生怪柏/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________④率为妻子邑人去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⑤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__⑥天下独绝.________________2.许:①一百许.里/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___②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③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______④杂然相许.________________3.从:①从.流荡漾________________②独以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③隶而从.者/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④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便舍船/从.口入/问所从.来/________________⑤小惠未蹋民弗从.也________________⑥从.民欲也________________4.负:①正数.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②至于负.者歌于途/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________________5.上:①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②横柯上.倚________________6.愁:①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___②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③愁.冬烈风,大雪浅数尺________________④而乐亦无穷.也________________⑤所识愁.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鸢飞戾.天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经纶..世务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三)词类活用:1.风烟俱天量.________________2.任一东西..________________23.猛浪若追.________________4.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5.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6.横柯上.倚________________(四)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通“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2.窥谷忘反.“________”通“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四、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与朱元思书》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窥谷忘反.:②千转.不穷: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四、课外文言文阅读:商汤见伊尹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
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
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
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彭氏之子御御:驾车。
B.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贱人:出身低贱的人。
C.彼受赐矣赐:恩惠,恩德。
D.因下彭氏之子下:下令。
2、与例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例句:君将何之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多助之至C.若君欲见之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下面对短文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商汤认为伊尹对于国家,就好像良医好药一样,能辅助自己让国家强盛起来,所以他是诚心去拜访伊尹的。
B.文章从侧面烘托出伊尹的贤能。
C.从文中看,彭氏之子是怕商汤好,才极力阻止其见伊尹。
D.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商汤是个敬重人才,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智君王。
4、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
②君将何之:③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红体字并翻译整个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妙)。
奇峭的山和奇异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都在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鸢飞戾(到)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返回)。
(7)蝉则千转不穷(穷尽),猿则百叫无绝(停止、消失)。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也长久不停地啼着。
(8)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