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品写作
初一科学小品: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
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一科学小品的我的家乡,欢迎阅读。
我的家乡在北京市延庆县,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坐落在海坨山边,长城脚下,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延庆的历史悠久。
延庆,古称妫川,这里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曾为多民族聚居融合之地,有着炎黄阪泉之战的遗址,还有千古之谜的古崖居。
据说,考古发现约六、七千年前,延庆境内即有居民活动。
远在秦朝,曾有延庆人王次仲改仓颉文为隶书,秦始皇三召而不至。
还有金代始创真大道道教,其后真大道道教第五代祖师郦希成即是延庆县人。
明朝的户都尚书李衍也是延庆人。
更有清代的于成龙生于延庆城北。
延庆人民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斗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庆县人做出了巨大牺牲。
延庆的旅游景点也不少呢!有闻名中外的八达岭长城,有神秘无比的古崖居,有奇山丽水的龙庆峡,有辽阔深远的康西草原,还有风景秀丽的松山,这些美丽的地方很值得你去游玩!
延庆的特产也很多呢!延庆的黑葡萄很甜,不用洗就可以吃,非常健康。
还有张山营的苹果,酸甜适中,风味独特,非常好吃!延庆的特产还有杏子、板栗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我最爱的地方,延庆!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科普小品文范文

科普小品文范文科普小品文范文:天文学家眼中的黑洞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最神奇的存在之一。
它不仅吸引着众多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也吸引着广大普通人的想象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黑洞?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我们来看看黑洞是如何形成的。
黑洞的形成通常是由于恒星的死亡而产生的。
当一颗质量较大的恒星燃烧完核心的燃料时,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会发生引力坍缩,使得恒星塌缩成一个极其致密的物体,即黑洞。
这个过程类似于将一个海绵球挤压成一个巨大的石头。
黑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具有极高的密度。
由于坍缩引力作用,黑洞内的物质非常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超级致密体。
据科学家的估算,黑洞内的物质密度可能达到10的18次方克/立方厘米,这相当于将一个酒瓶的体积压缩到正常瓶子大小。
其次,黑洞的引力极强。
黑洞内的物质因为密度极高,使得引力场强度巨大。
据说,离黑洞非常近的地方,甚至连光也无法逃脱。
这是因为光在黑洞附近时,被黑洞的引力场弯曲得足够严重,使得光束无法再向外传播,只能沿着引力场的弯曲线转圈圈。
此外,黑洞还具有事件视界,也叫做“黑洞的表面”。
事件视界是指黑洞引力的作用下,牢牢地将周围的一切物质吸引进去的边界,简单来说就是黑洞外已经再也没有光线能够逃脱了。
站在事件视界内的人,将永远无法逃出黑洞的引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到黑洞的原因。
黑洞的研究对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通过研究黑洞,科学家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演化历史,还能够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测之一,它的确立进一步加深了人类对引力的认识。
然而,黑洞仍然是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领域。
由于黑洞的特性,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它,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推测其存在和性质。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引力波观测和很大的望远镜等设备,来寻找更多关于黑洞的证据,并试图解开更多有关黑洞的谜题。
总结一下,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存在之一,它是由恒星的引力坍缩形成的。
科普小品文

科普小品文介绍科普小品文是一种通过幽默、夸张和生动的方式,以短文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的文体。
它不仅能让人们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还能提高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将通过几个有趣的例子来展示科普小品文的魅力和作用。
杯子里的大气压假设你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喝着一杯热茶。
突然,你把茶杯放在了旁边的茶几上。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茶杯里的茶水不会溢出来呢?这是因为茶杯里的液体表面上部分受到了大气压的作用。
大气压是地球上的空气对物体施加的压力。
当你把茶杯放在桌子上时,杯子里的空气被大气压压缩。
而茶水表面上的压力同样受到大气压的影响,所以茶水不会溢出杯子。
但如果你把茶杯放在绝对真空中,就会发现茶水会莫名其妙地从杯子中溢出。
这是因为在真空中没有大气压,茶水的表面不再受到压力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溢出。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理解大气压和液体压力的关系,也增加了对大气压的认识。
猫的掉毛问题你家的猫是不是常常掉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不可以给猫穿上一件外套呢?事实上,猫之所以会掉毛,是为了自我保护和调节体温。
猫的皮肤有很多毛囊,每个毛囊里都有一个毛发。
在特定的时期,猫的毛发会脱落,新的毛发会重新长出来。
猫的毛发有助于保持其体温的稳定。
当它们感到寒冷时,毛发会变得更加蓬松,形成一个保暖层,保护身体不受寒冷的侵袭。
而当它们感到炎热时,毛发会变得较短,以增加散热。
所以,给猫穿上外套可能会干扰它们的体温调节机制,对它们的健康不利。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刷猫毛和定期洗澡来减少猫毛在家里的堆积,从而解决掉毛问题。
通过了解猫掉毛的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和猫咪相处,并找到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掉毛问题。
玻璃为什么会传声?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在玻璃上敲击或说话时,声音会以某种奇特的方式传播,并产生回音。
这是因为玻璃是坚固而脆弱的材料。
当你在玻璃上敲击时,玻璃会发出震动。
这些震动会通过玻璃的分子结构传播,最终到达另一侧的空气,形成声音。
和其他材料不同,玻璃具有较好的声传导性能。
科学小品

蚂蚁蚂蚁这个动物界中微不足道的小家伙,说起来本领却不小呢。
你是否注意过,外出觅食的蚂蚁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它都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老根据地”。
蚂蚁是靠什么来辨识方向的呢?靠识记周围和天空的景物。
有人曾做过实验:用圆筒围住一群行进中的蚂蚁,遮住四周,让它们只看得见天空,这群蚂蚁可就像在热锅上似的团团转了。
除了四周和天空的景物能帮助蚂蚁辨识方向外,它们还有一个自身的“法宝”,这就是蚂蚁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根据这种气味就能确定方向。
如果用樟脑一类怪气味的东西放在蚂蚁走过的路径上,那么后来的蚂蚁就会因寻不到同类的那种特殊气味而迷失方向。
说蚂蚁是个大力士,你一定不信。
那么我们就请大象、骏马、黑熊来和蚂蚁举行一次负重比赛,以其单位体重可拖运货物重量大小作为评定胜负的标准。
比赛结果出人意料:体魄雄伟的大象垂头丧气,它只能拖走比自身重四五倍的货物;英姿勃勃的骏马也无精打采,它也只能拖动相当自身体重五倍的东西;那傲慢自大的黑熊更不得不甘拜下风了,它所能拖动的东西还不到自身重量的五倍……而蚂蚁却轻而易举地扛起了超过自身体重十几倍的东西,赢得了“金牌”。
蚂蚁还是一个小小气象员哩!在秋天里,蚂蚁越往高处爬,说明这年的冬季就越冷。
许多地方的农民还常常念叨“蚂蚁上树,满天风雨”“蚂蚁下山,必有干旱”之类的农谚。
这些谚语反映了一定的科学道理,能提醒我们及时做好预防自然灾害的工作。
说到这,你也许会惊叹不已,真没想到小小的蚂蚁竟有这么多的奥秘。
其实蚂蚁身上还藏着许多未知数呢,这将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发现,利用蚂蚁为人类服务。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微不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条不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拜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出下面句子用的修辞方法蚂蚁还是一个小小气象员哩!()蚂蚁是靠什么来辨识方向的呢?靠识记周围和天空的景物。
初一科学小品:皮肤下的战斗

皮肤下的战斗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一科学小品的皮肤下的战斗,欢迎阅读。
天,我在用剪刀剪东西时,一不小心划破了手,此时,我们看不见的细胞正在与病毒开始一场激烈的战争。
病菌老大率领着小病菌们向着破损的城墙冲去,病菌老大得意洋洋的说:“哈哈,机会来啦!兄弟们,冲啊!”破损的城墙就是我手上的伤口,平常我的皮肤像一座坚固的大城墙,细菌们想进也进不来,只能“望墙兴叹”,对里面的佳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可望而不可及。
可今天,病菌们通过破损的城墙溜了进来,随着血液逐渐扩散,到达了全国各地,就在它们得意洋洋之时,白血球悄悄地游了过来。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随便入侵我的国家!”白血球大喝一声,迅速排成一列方队,阻拦病菌继续前行。
病菌老大“哼”了一声,不屑一顾的继续往前走,这可惹恼了白血球将军,它率领着白血球们,向病菌发起了攻击,病菌也不堪示弱,白血球虽然用出了独门绝技——把病菌裹起来,吞到肚子里去,但也毕竟是以少敌多,很快败下阵来。
就在这危急时刻,国王派来的“巨噬细胞”快马加鞭的赶来了。
巨噬细胞来不及休息,就投入了激烈的战斗之中。
它们穿着一身坚硬的铠甲——细胞膜,个子高大威猛,尤其是它们的武器——含酶的颗粒,令很多病菌闻风丧胆。
不一会儿,病菌老大就被消灭了,群龙无首的小病菌们慌慌张张,一个个不听指挥,全做了逃兵。
这时,补体一家全副武装,身带炸药,和抗体一家奉命继续追击,抗体大都督前去探路,一下子就追上了前面的逃兵,别看抗体一家个子小,却个个勇猛异常,很快便把正在逃跑的病毒紧紧裹住,动弹不得。
补体一家乘机冲了上来,把病菌的铠甲凿开一个洞,全都炸毁了。
另一队逃兵在逃跑的过程中,慌慌张张的迷失了方向,冒冒失失的闯进了淋巴细胞的领地。
小病菌这次可倒霉了,淋巴细胞可都是急性子,最容不得别人侵占自己的领地,于是呢,小病菌和淋巴细胞一见面,连句话都没说就打了起来。
小病菌呢,现在已是寡不敌众,还不到一分钟,病菌就被彻底消灭了。
病菌虽然被消灭了,但白血球却闲不住。
科学小品800字

科学小品800字科学小品:探索宇宙的奇妙之旅在遥远的宇宙中,隐藏着无尽的奥秘和未知。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宇宙的奇妙之旅,希望揭开宇宙的面纱,解开其中的谜团。
我们的故事开始于一个晴朗的夜晚。
小明和他的朋友小红正在观察星空。
他们仰望着漆黑的夜空,满目的星星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小明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星星会发光呢?”小红笑着回答:“这是因为星星是巨大的氢气球,它们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光的形式传播出来,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星光。
”小明听得津津有味,接着问道:“那么,宇宙中还有其他的奇妙现象吗?”小红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当然有!宇宙中有黑洞、星系、行星等等。
其中,黑洞是最神秘的存在之一。
它们是由恒星坍缩而成的,具有极强的引力,连光都无法逃脱。
黑洞的存在让我们对宇宙的理解更加深入。
”小明听得入迷,继续追问:“那么,我们人类是否能够探索宇宙呢?”小红微笑着说:“当然可以!人类已经开始了探索宇宙的征程。
我们发射了太空探测器,探索了太阳系的各个行星和卫星。
我们还建造了国际空间站,让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
未来,我们还将发射更多的探测器,甚至有可能实现载人登陆其他星球。
”小明听得兴奋不已,他憧憬着未来的宇宙探索之旅。
他想象着自己穿越星际,探索未知的星球,发现新的生命形式。
科学家们正努力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他们使用先进的望远镜和探测器,收集宇宙中的数据,分析宇宙的结构和性质。
他们希望能够找到宇宙的规律,解开宇宙的奥秘。
小明和小红继续仰望星空,他们知道,宇宙是如此的广阔和神秘,但他们相信,通过科学的探索,人类将能够揭开宇宙的奇妙之旅,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推动着人类不断前进。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我们才能够理解宇宙的奥秘,改变我们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追随科学的脚步,踏上探索宇宙的奇妙之旅!。
科普小品文作文200字

科普小品文作文200字
口语化科普小品文。
你知道吗?天上的星星其实都是遥远的太阳,不是咱们晚上点灯用的那种哈!
说到水循环,简单说就是雨水流到河里,然后又蒸发回天上,大自然挺会玩的吧?
蜜蜂这小家伙,不只是采蜜那么简单,它们还给植物“传宗接代”呢,少了它们,花儿都哭鼻子了!
黑洞?那可是个宇宙里的“吃货”,啥都吞,连光都逃不掉,神奇吧?
恐龙啊,以前可是地球上的大佬,可惜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消失了,现在只能在博物馆里看看它们的骨头了。
四年级科学小品作文400字化石

四年级科学小品作文400字化石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四年级科学小品作文400字化石篇1今天参加了童真美德的课堂活动。
听说这个班是理科班,是一个同学的家长上的,我最喜欢理科班,就带了一个小本子和一个铅笔盒,高高兴兴的去上课了。
这门课的内容很精彩。
老师先给各组发了一个杯子,然后发了一些回形针。
让我们把回形针放到水里。
和陈我和把纸夹放在水面上。
我们一放进去,回形针就沉了。
然后我们吸取教训,小心翼翼的把回形针放在水面上,但是一放出来还是沉了。
我们绞尽脑汁也没想出怎么让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反而把水泼了一桌子。
这时,老师喊道:“好,我来教你怎么把硬币和回形针浮在水面上。
”我看到桌子上有八个杯子。
老师把一张大餐巾纸撕成小条,然后把硬币放在纸条中间,慢慢把纸条放在水面上。
哦,没用!硬币随着纸币一起沉了下去。
老师说:“既然是实验,总会有失败的时候。
让我们再试一次!”老师拿起一条撕破的纸条,把硬币放在中间,屏住呼吸,轻轻地把纸条放进水里。
这次成功了!老师小心翼翼地用竹签挑出湿漉漉的餐巾纸,而硬币还在水面上飘着。
我们都鼓掌!老师在其他几个杯子里试了试回形针,有一次成功了。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在另一颗钉子的大头上钉了八颗钉子,就像古人建造房屋一样。
老师还给我们换了一个卡牌戏法。
这个大班极大的刺激了我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奥秘!四年级科学小品作文400字化石篇2化石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要给大家讲讲化石的故事。
你们知道吗?化石是非常神奇的东西,它们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古代的事情。
化石是什么呢?其实,化石就是在地下埋藏了很久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它们通过一系列的变化,变成了石头。
这就像是一本古老的书,记录着过去的故事。
我曾经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博物馆参观过,那里有很多漂亮的化石。
我看到了恐龙的骨头化石,还有古代植物的化石。
它们都非常有趣!我觉得化石就像是时间的宝藏,它们把古代的世界带到了我们面前。
你们知道吗?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古生物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科普小品的审美特征
一、严谨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普小品不同于其他小品文的 显著特征,具体表现在内容的科学性、写 作态度的科学性等。 二、生动的小品性 小品性,是科普小品文体形式的特点, 也是它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它与其他科普著作区别开来的主要特征。 其表现在题材广泛,形式自由;篇幅精短, 意蕴丰富;笔调轻松,饱含情趣;生动形 象,笔法灵活。
正文 正文:科普小品的正文承接引言而来,是 对写作对象展开介绍说明。其主要功能是 向读者介绍和说明与写作对象相关的科学 知识、原理,达到帮助读者认知的目的。 返回
结尾 结尾:科普小品的结尾的主要功能是收束 全文。结尾通常独立成段,有时也紧接正 文,以一句话的形式出现。 返回
随感式科普小品 随感式科普小品:主要特点是由某一科学 事理引申开去,发表写作者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感想、看法。其内容可广泛涉及自 然、社会、人生、政治、经济、科技、文 化等各个领域,通常与当下文化背景联系 紧密,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这类文体的 读者主要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士,因 此,文本富有较强的文化色彩,常具有随 笔、杂文的某些特征。 返回
标题 标题:科普小品的标题一般要点明主要写 作对象,即交代文本要说明的事理或事物。 科普小品的标题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往 往富于修辞色彩。拟定标题的主要方法有: 直陈式:直接点明写作对象或陈述写作主 题。 返回
引言 引言:科学小品引言的基本功能是引导、 帮助读者进入阅读状态。引言通常只有一 个语段,有时也可用若干语段,篇幅以不 超过全文的三分之一为宜。其写法大致可 以分为开门见山式和曲径通幽式两类。 返回
四、美在语言 作为一种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文体,科 普小品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具体表现在 语言的真实准确、散文的笔调、明快轻松 等。 五、活在表达 科普小品在写作上应灵活巧妙地运用文 学创作中的一切技法,如绘形的手法、拟 人的手法、比喻的手法、比较普”即“科学技术普及” 的简称,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它的实质 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介,运用各种手段, 向社会和公众宣传和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及 科学思想、方法。科普这一概念的内核就 是公众理解科学,即PUS(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因此,凡是 Science 向公众介绍、宣传、讲解、说明科技知识、 科技方法、科技成果和科技思想、观念的 文本都可称为科普文体。科普文体的种类 繁多,较常见的有科普小品、科普说明文、 科技影视作品、科普诗词、科普曲艺、科 普童话等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科普小品。 返回
三、通俗的大众性 普及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和文化程度 不是很高的民众。因此,唯大众化才能普 及,唯通俗性才能易懂。 四、结构的规范性 科普小品一般由标题 、引言 、正文 、 结尾四个部分构成。
第三节 科普小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一、重在选题 选题要注意如下下列几种方法:跟踪热 点,“捕风捉影”;联系生活,见微知著; 结合兴趣,广泛借鉴。 二、贵在求材 有了好的选题,还得详细和准确地掌握 有关知识和材料。 三、巧在形式 科普小品中常见的小品形式主要有以下 几种:故事的形式、对话的形式、自述的 形式、散文的形式。
故事式科普小品 故事式科普小品:主要特点是运用故事、 童话、寓言等形式和语体,生动有趣地介 绍说明客观事物和科学事理,传播和普及 科学知识。这类科普小品的主要读者是儿 童和青少年。相对于其他科普小品,它更 具文学性。 返回
说明式科普小品 说明式科普小品:这类科普小品有些像一 般的说明文。主要功能是用科学知识、科 学原理、科学方法来说明对象,解释科学 道理或科学现象,揭示科学规律。这类科 普小品的读者对象是一般大众,因此很注 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除了采用说明语 体外,常常兼用描写、比喻等多种文学写 作手法,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由于这一 类小品又富有修辞性,行文灵活,所以又 不同于一般的科普说明文。 返回
第一节 科普小品的文体界定
一、 科普小品的定义 科普小品就是以小品的形式向公众介绍、 宣传、讲解、说明科技知识、科技方法、 科技成果和科技思想、观念的文艺性科普 文体。
二、科普小品的基本类型 按科普小品的介绍对象,可以把它划分 为天文科学小品、化学科学小品、物理科 学小品等等。根据科普小品的表现形式和 语体特征又可将其划分为故事式科普小品、 说明式科普小品 、随感式科普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