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应急广播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广播运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广播运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广播运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 要】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战斗中,无锡市应急广播系统全面启动,发出防控最强音,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宣传作用。

同时,应急广播全覆盖工程已启动,建设的同时,日常运维必须同步进行,为保障运维高效、可靠,广电网络对智能化运维系统进行了创新设计,用技术来支撑运维,本文就此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 应急广播,广电网络, 运维【中图分类号】 TP31 【文献标识码】 B【DOI编码】 10.16171/ki.rtbe.20210002003【本文献信息】李稚萱,马蕤.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广播运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1,Vol.48(2).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ergency Broadcasting Operation andMaintenance System Based on Radio and Television NetworkLi Zhixuan, Ma rui(WUXI Branch, Jiangsu Broadcasting Cable Information Network Co.Ltd., Jiangsu 214072, China)Abstract In the battle against new coronavirus, emergency broadcasting system in Wuxi is launched to send out the strongest voice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hich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ublicity and prevention. At the same time, full coverage project of emergency broadcasting has been started. Dail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ust be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ensure high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we have carried out innovative design on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 using technology to suppor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it in detail.Keywords Emergency broadcasting, Radio and TV network,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李稚萱,马蕤(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江苏 214072)0 引言由江苏有线无锡分公司承建的无锡市应急广播平台建于2018年,是江苏省内首个通过专家验收的市平台。

基于IP及DTMB网络实现应急广播体系——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

基于IP及DTMB网络实现应急广播体系——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

基于IP及DTMB网络实现应急广播体系——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冯涛然【摘要】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应急广播体系工程,在原有的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基础上建设,地面数字电视信号质量好的村庄,用DTMB作为主信号源,偏远村庄使用IP网络作为主信号源,双信号链路互为备用,终端使用支持DTMB和IP广播的双模收扩机和音柱,实现所有的终端都能接收到上级信号,并且可管可控.【期刊名称】《电声技术》【年(卷),期】2019(043)004【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应急;信号;可管可控【作者】冯涛然【作者单位】乌兰察布市708台,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34.4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应急广播体系工程,在原有的“村村响”平台建设基础上进行升级扩容。

原“村村响”平台使用一台1 kW的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进行信号传输,由于区域面积大,且地势多山,只有发射塔附近的村庄能接收到信号。

目前,全市1 321个行政村已全部通达广电网络,采用DTMB/IP双信号链路传输,确保所有终端都能接收到上级广播。

1 项目建设背景1.1 乌兰察布基本情况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连河北省,南邻山西,西倚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北与锡林郭勒盟接壤。

全市辖1区1市4旗5县共11个旗县市区,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东西长458公里,南北宽442公里,与蒙古国有100多公里的边境线。

总人口近280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全市共有1 321个行政村。

乌兰察布市地形有蒙古高原、丘陵、山脉。

大致可以分为前山地区和后山地区,其中前山地形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 152~1 321 m,其中最高点在苏木山主峰海拔有2 349 m。

而后山地区多为丘陵地带,有平坦的天然大草原。

1.2 广播电视覆盖现状1.2.1 无线、有线电视网络、卫星直播电视系统、地面数字电视在乡镇、村组的通达和覆盖情况全市现有广播电视发射台30座,全市11个旗县市区均建有县级广播电视发射台。

智能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方案

智能应急广播系统技术方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急广播将成为建设美丽和谐乡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广播系统为例,介绍了其管理平台、传输覆盖网络、接收终端,以及应急广播的安全性设计和系统功能特点,以期为应急广播建设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系统总体技术方案以“先进、安全、可靠、稳定、可控、经济、适用”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哈密市现有的广播电视覆盖资源,建立依托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和调频同步广播的“市、县、镇、村”四级贯通的全市应急广播系统,达到集中、四级分控管理。

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满足四级应急信息发布和应急指挥需求,系统建成后,可实现应急预警信息统一、快速、可靠发布以及发布过程的可管可控,将全市预警信息在1分钟内(全自动模式)或5分钟内(人工播报审核模式)传送到目标群众。

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包括市、县、镇、村四级应急广播管理平台,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具备与同级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和上级应急广播平台对接的接口,实现应急广播发布信息的接入、采集和传输。

应急广播管理平台由调度指挥系统、制作播发系统和设备管理系统三大系统组成,如下图所示。

传输覆盖网络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复杂、点多面广、居住分散,应急广播方案以“有线共缆+IP网络”传输为主,“调频FM”无线覆盖为辅,4G网络为备份,并通过电话通信系统实现有线和无线通信互联互通,形成面向市县城区、乡镇社区、城乡及自然村的综合信号覆盖网络,实现应急预警广播的高质量传输和无盲点覆盖。

接收终端应急广播系统终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应急广播音柱终端(广播收扩机+音箱)和应急广播收扩机+大喇叭终端,覆盖农村等地区。

二类是应急广播智能终端、户外大屏接入终端和公共广播对接终端,利用现有的村级大喇叭扩音设施、楼宇及学校公共广播、城市公共场所大屏幕等播出设施,可以独立承担远程激活、紧急播出的功能,扩大应急广播信息的覆盖面。

系统安全体系设计各级应急广播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主要由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运行体系和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三部分构成,其中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由安全策略体系和安全组织体系组成;信息安全运行体系由安全运维服务建设和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组成;各级应急广播平台在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上采用了多种有效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措施,能够在多层次上以多种方式实现安全防护。

基于国标的应急广播系统整体建设方案

基于国标的应急广播系统整体建设方案

4、县播控中心对播出请求
进行鉴权,并根据播出区域、
呼叫者等级等信息对播发请
求进行调度、分发与传输,
大屏
实现村应急广播。播控信息
通过大屏显示。
IP DVB-C
RDS 电话
短信
DTMB
RDS
智能广播终端
1、在行政村广播室配置智 能广播终端,通过智能广播 终端接收上级多模广播信号。
播控电脑
3、村广播室话筒广播,通过IP 网络发送至县应急广播平台,并 向县平台发起播出请求。
基于国标的应急广播系统整体建设方案
目录
1 国标应急广播系统整体实现 2 国标无线调频应急广播 3 村级应急广播全覆盖
国标应急广播系统
国标应急广播系统由应急平台、传输覆盖网、接收终端组成
传输覆盖通道分为有线及无线两大类
有线传输通道目前主流传输方式为DVB-C、调频RDS、IP 无线传输通道目前主流传输方式为DTMB、4G、调频RDS(SFN/MFN)
国标应急广播系统框图
应急信息源
省无线应急广播平台
制作播发 调度控制
调频 广播同频网
90.8MHz
同频网覆盖
调频 广播同频网
90.8MHz
调频 广播同频网
90.8MHz
传输覆盖网
省级无线应急广播平台具备应急 信息接入、调度控制、分发传输、 运维管理、资源管理和分析评估 U N I V E R S I T Y
IP/4G
乡镇平台
村平台
终端
终端由多模音柱、
收扩机、智能广
音柱
播终端、多频点
音箱等组成。
收扩机 喇叭
多频点音箱
应急广播 适配器
村自主 平台
县市应急广播系统架构图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应急广播系统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应急广播系统

4 临床路径系统的成效
4 . 1降低 医疗 费用。 提 高病人 满意 度
[ 参考文献]
[ 1 ] 郎黎薇, 葛啸天, 杨希琴, 等. 颅 内动脉瘤患者治疗 中实施 临床路径的效
J ] . 中华护理杂志, 2 0 1 0 , 4 5( 8 ): 6 8 4 —6 8 6 . 将 临床 路径 系统应用于单病种的费用控制 中, 按照 路径 要 果分析 [ 2 ] 马骏. 临床 路径备要[ J ] .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 2 0 0 5 ,1 2( 1 ): 2 - 3 . 求, 可以对每 日医嘱用药和 检查费用进行控 制,同时对住 院天 [ [ 3 ] 吴蓓华, 史正星, 辛民宣. 基于信息化与临床路径 指导下的单病种费用
数进行有效控制, 降低 了医疗成本 , 减轻 了患者负担, 有 效地促 控 制 [ I T ] . 中国 数字 医 学 , 2 0 0 7 , 2( 1 O ): 5 1 — 5 3 . 进 了医患双方 的沟通和理解 , 提高了患者满 意度。 [ 4 ] 潘克勤, 尤桂凤, 杨江淼. 临床路径 的应用现状 [ J ] . 国际护理学杂志,
设备 , 2 0 1 2 , ( 0 6 ) : 1 1 6 — 1 2 6 .
器, 由该 主控器变 成特 殊 的调频 载波信号F 1 , 混入 区广 播电视 个 终端 。
台前端 。 该调频载波信号F l 通过光 纤网络 传输至各乡镇 有线 网
镇级还 配置有应 急即时播出功能 , 在本镇有应 急情况 时,
4 . 2提 高医疗质 量
立 标准化、 规范化的治疗过程 。 临床路径有严格 的时间性, 使得
( 上接 第1 9 9 页)
2 0 0 6 . 2 5( 0 1 ): 4 9 — 5 1 .

基于有线电视的应急广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运营实践

基于有线电视的应急广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和运营实践

1 应急广播系统的相关政策应急广播是利用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方式,通过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和其他信息网络,向公众或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发布应急信息的传播系统,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向公众提供应急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列入了《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文件要求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为全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

2017年,广电总局发布《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8年召开了“全国基层应急广播工作推进会”,启动全国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发布了《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技术规范》等11项技术标准和1项建设标准。

2020年,广电总局和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意见》,明确了应急广播建设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18项具体措施,推动发挥各级应急、广电部门的力量,探索建立适应紧急类应急信息播发需要的应急广播快速传送通道,推动建好管好用好应急广播。

2 建设目标和需求分析浙江华数应急广播系统,与业务支撑系统对接,实现将应急广播信息或其他信息传输至机顶盒,使得所有支持应急广播业务的机顶盒在正常工作时切换到应急广播,带内置喇叭的机顶盒可在待机时接收到应急信息并通过内置喇叭播出。

3 基于有线电视的应急广播工作原理应急广播平台将应急广播消息通过应急广播平台联动接口传送给有线数字电视前端的应急广播适配器,应急广播适配器对应急广播消息中的指令数据进行验签,验证消息合法性后,依据本技术文件封装形成应急广播索引表和应急广播内容表传送流,通过有线数字电视复用播出系统进行处理、复用和播发。

有线数字电视应急广播终端对应急广播消息进行验证、处理,并通过字幕、图片、音视频方式播放。

具备数据回传功能的终端将状态信息、播放结果等数据回传至本级应急广播平台。

应急广播适配器对应急广播消息处理应符合GD/J 079-2018和GD/J 083-2018的相关规定。

应急广播系统解决方案

应急广播系统解决方案

应急广播系统主流解决方案目前,应急广播系统的主流解决方案有以下5种:一、基于传统有线调频广播系统的RDS方案适用条件:通达有线电视网络的地区利用有线调频共缆的方式传送应急广播调频信号。

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地区,可利用无线调频信号传送村村响广播信号。

系统说明:系统基于RDS编码技术,在系统后台利用广播控制主机的RDS编解码功能把广播信号进行编解码然后通过同轴线缆或无线发射站发射无线调频信号进行传输(注:经过多年的项目实践经验,在县级或乡镇平台部署大功率发射机,利用无线调频信号传输会造成频点比较混乱,各广播终端极易受到不同频点信号干扰,造成系统不稳定,给后期维护带来极大困难)优缺点分析:基于调频信号技术的广播系统传输质量高、失真小、可靠性高、建设运行成本低,是传输调频信号的理想方式。

在有线网络通达的地区可以采用有线调频副载波,在有线网络尚未通达的部分地区,采用无线调频副载波进行补充,可以满足较偏远地区应急广播技术的实现。

在进行网管监控或终端状态监控时,需要规划其他网络通道实现回传,给建设带来不便。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县乡级实现多路并发时需要增加相应的调制设备数量,会增大开销。

二、基于互联网的全IP方案适用条件:该技术适用于有线宽带网络已通达或完成有线电视网络双网改造的地区。

系统说明:系统基于TCP/UDP技术,将音频信号以IP数据包的形式在局域网或广域网进行传输,系统核心平台部署在县机房,县或乡镇可利用分控电脑通过IP网络对本辖区进行广播或喊话。

在系统末端可根据IP网络覆盖情况、村户居住情况、地形地貌等情况选择不同的终端接入方式:1、无线小调频模式:地形复杂,布线困难。

2、IP功放:村户居住比较集中。

3、调频分体式终端:村户居住比较分散。

系统还可增加电话接入主机和短信接入网关实现电话短信广播功能,增强应急机制。

优缺点分析:采用有线网络IP技术实现应急广播,具备安全、可靠、双向传输、可管可控、通信流畅的特点。

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广播系统建设

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广播系统建设

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摘要:我国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实力得到了迅速增长。

应急广播平台是国家应急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在发布信息、传达指令、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技术、引导舆论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紧急警报。

它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意外灾难,社会安全,紧急情况,以及公众健康,都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建立县级应急广播平台,既能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又能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更多的充实,还能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广电网络;应急广播;系统建设1、建设应急广播系统的重要意义广播在传统媒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其传播范围广,传输速度快,接收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应急广播系统具有其他通信方式无法取代的特点,在紧急情况下,特别是在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特别是在交通中断、电力中断、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应急广播系统的优越性更为突出。

按照我国构建“全民文化”的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乡村广播”,是我国新时期乡村广播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应急预警与广播是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个高效的指挥与调度平台,也是政府与公众以及受灾群众交流信息与观点的一个主要渠道,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应急系统主要构成建成的应急广播平台包含以下七大核心功能模块。

2.1信息接入输出系统可以按照广播的需要,对紧急情况下的消息来源进行访问、转发,并与上级的紧急情况下的广播管理平台相连接。

对接收到的发送状态,终端状态,直播记录等信息进行监控,对应急信息进行播放,并对其进行实时反馈。

2.2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按照覆盖范围、权限和广播需求,进行分区和分区的紧急情况广播;它具备了查询和检索系统运行日志的功能,可以定期地对系统信息库进行自动备份和维修,对系统关键流程、关键设备和网络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系统关键流程、关键设备和网络的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在发生故障的时候,对其进行及时报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应急广播系统
发表时间:2018-12-18T16:33:43.0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作者:乌仁格日勒[导读]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始于2000年,之后2008年提出建设有线电视NGB,使光纤网络建设成本大幅度降乌仁格日勒
内蒙古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锡林郭勒盟阿巴嘎分公司内蒙古 011400 摘要:我国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始于2000年,之后2008年提出建设有线电视NGB,使光纤网络建设成本大幅度降低,其高带宽及优良的传输特性不断推动“光进铜退”的进程,HFC网络进一步优化,光纤推进到楼、到单元、同轴电缆系统的无源化。

因为光纤传输方案解决最后100M问题的成本高昂,同时广电领域充分利用自有网络优势,避免同质化竞争,且能快速降低成本实现覆盖的网络建设,为
EPON+EOC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云南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瑞丽分公司网络双向改造大多采用光纤到楼FTTB(FiberToTheBuilding)和光纤到单元FTTE(FiberToTheEn-trance)模式。

按现行标准其下行达到87~1000MHz,上行达到5~65MHz,同轴分配网的损耗在26~45dB范围内,且为线性传输,这样为应急广播系统的线路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应急广播系统
一、EPON系统简介 PON(PassiveOpticalNetworks)无源光网络,是一种光纤接入技术,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光网络单元(ONU)、光纤(Fiber)、光分路器(Splitter)、光连接器(Connector)等无源光器件组成的点对多点的网络。

OLT通常放置在机房,提供上行SNI接口,通过10GE、GE、PE连接交换网络,是PON系统的主要管理中心;ONU(光网络单元)放置在用户侧,接入用户终端,在用户端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可提供GE、FE、POTS、DSL、RF等UNI接口;ONT(光网络终端),用户侧光网络设备;POS(无源分光器)可以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的多路光信号耦合过程的无源器件,它能把光从一根光纤分至2路至128路输出;ODN(光纤分配网),由光纤、无源分光器连接器等组成,为OLT和ONU之间提供光物理传输通道,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典型的PON拓扑结构分为行星形结构以及树形结构,通过这两种基本组网结构,结合不同类型的分光器,可以衍生出其他多种组网形式,满足多种应用需求,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基本网络形态应急广播系统采用EPON作为传输通道的主要链路,主要有如下优势:
1)节省设备投资,节省光纤,节省光纤收发器,灵活扩容,高带宽、避免不断升级。

2)节省运维投资,节省机房资源(房租、电费、维护),减少网络层级,减少网络故障点。

3)主流技术。

国内乃至亚洲地区采用的主流技术,经过多个国家的实际使用验证,并不断发展。

4)标准化优势。

由于IEEE的EPON标准化工作比ITU-T的GPON标准化工作开展得早,而且IEEE关于802.3标准体系已经成为业界最重要的标准。

5)成熟度高。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产业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生产,成熟稳定。

二、EPON在广播系统中的原理
在EPON系统中,OLT向ONU以广播的形式发送应急广播系统前端设备的广播消息,可以灵活地对ONU进行功率控制以及带宽控制;ONU接收到OLT发送的广播数据之后,将其转换成以太网协议或者射频RF电信号输出,同时又能将需要回传的数据,通过OLT分配的发送窗口向上行方向发送,如此完成一次数据交换的过程。

现有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中,国内绝大多数的厂家方案采用的模式均是乡镇和行政村的平台,通过IP链路将本地音源以及控制指令发送到县级中心机房,再由县级机房的设置将信号下发到各个终端,“IP上行,TS下行”。

乡镇平台的上行,采用的是EPON系统中的WDM(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下行数据流采用广播技术,上行数据流采用TDMA技术。

下行方向采用802.3帧广播,每个ONU根据下行数据的标识信息接收属于自己的数据,ONU注册成功后,分配一个唯一的LLID(LogicalLinkIdentifer,逻辑链路标记),在每一个分组开始之前添加一个LLID,替代以太网前导符的最后两个字节;OLT接收数据时,比较LLID注册列表,ONU接收数据时,仅接收符合自己的LLID的帧或者广播帧。

上行方向数据分时发送,各个ONU的发送时间与长度由OLT集中控制,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与互动节目的带宽冲突。

采用EPON作为应急广播系统中平战结合的主要传输通道,具有以下特点: 1)终端集成ONU板卡,将IP信号与射频信号同时接入,保证双通道接收的同时替代GPRS状态回传,节省建设费用,高效地进行系统维护,合理分配资源。

2)广电自有网络使系统安全得到最有利的保障;每个终端需要在OLT注册,与应急广播系统中的终端管理相辅相成,在运维中用以往的工作小组即可完成应急广播系统的监管监测,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

三、EOC在广播系统中的原理
EOC(EthernetOverCable)为利用现有的HFC网络在一根同轴电缆上同时传输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的技术,同轴电缆的网络特性目前仅次于光缆。

同轴电缆可以方便地部署在双向光纤没有完成的区域内,是利用有线电视网络高速传输宽带信号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调制EOC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的用户网络拓扑结构,一个典型的有源EOC系统由局端、终端、同轴分配网等部分组成,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EOC系统组成
EOC局端一般安装于光节点位置,起到为上层以太网数据、汇聚设备终端的作用;EOC终端放于用户家里冲到家庭CPE设备接入用户电脑或互动机顶盒;同轴电缆分配网就是从CATV光节点位置到用户家里的网络,除了同轴线缆以外,还包括有源放大器、EOC桥接器、分支分配器等设备。

EOC局端将上层网络设备过来的以太网电信号调制到低频段,通过同轴电缆输出,EOC终端发送上来的调制信号解调还原为标准的以太网电信号输出,最终EOC局端将低频信号和有线高频信号进行混合分离。

EOC终端通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和局端配合构建二层以太网传输网络,用于射频的输出以及以太网数据的交换。

应急广播接收终端部署在同轴电缆覆盖的区域,可以采用内置EOC板卡的模式,实现与内置ONU板卡同样的功能,使其终端既能接收到上级下发的广播信号,也可以将接收终端的状态通过网络回传。

EOC在部署时应当注意以下指标:SNR(信噪比),以23以上为优;信号发射功率一般为116dBμV,局端的发射功率建议不超过光接收机最低频点电视信号的输出电平15dB,终端的输出电平建议不超过终端接收最低电视信号的输出电平65dB,应急广播接收终端的最低接收电平40dB;链路衰减、局端到终端之间低频段(5~65MHz)信号损耗值,建议不大于45dB。

EOC局端最大汇聚噪声电平应小于40dBμV。

结束语
对于已经完成集中网改的小区,建议采用“EPON+EOC”解决方案,对于已完成五类线入户或新小区,建议采用“EPON+LAN”解决方案。

这两种模式能最大化地利用广电原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可管可控,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马汉良,陈伟钢,吴健.应急广播系统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C]//2014国际传输与覆盖研讨会.2014.
[2]丁森华,刘春江,张乃光,等.一种基于数字电视的应急广播系统设计[J].电视技术,2016(1):58-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