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人大附中三模理综(pdf含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高三物理下学期三模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高三物理下学期三模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北京下学期高三三模理综物理试题一、单选题:共8题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升温过程中A.分子平均势能减小B.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2.下列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A.玻尔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B.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能级假设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3.如图,a是一束由两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组成的复色光,射向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b 和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对c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折射率大B.c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C.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比c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大D.若b、c两种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b光的临界角大于c光的临界角4.小行星绕恒星运动,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过程中近似做圆周运动。

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A.半径变大B.速率变大C.角速度变大D.加速度变大5.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1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A.0.5mB.1.5mC.2.5mD.3.5m6.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在某一高度瞬间撤去恒力,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关系是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

圆环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AC=h,此为过程Ⅰ;若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则恰好能回到A处,此为过程Ⅱ。

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范围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A.过程Ⅰ中,加速度一直减小B.Ⅱ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2C.在C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v2–mghD.过程Ⅰ、过程Ⅱ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8.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感生电场。

2017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能力测试(三)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

2017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能力测试(三)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式中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是()A。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B⊥L)B。

点电荷电场的电场强度E=kC。

金属导体的电阻R=ρD。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答案】A【解析】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与直导线所受的安培力F和电流大小I 以及金属棒的长度L都无关,故用的是比值定义法,选项A正确;电场强度,E随场源电荷q的增大而增大,随r增大而减小,该表达式不是比值定义法,故B错误;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率、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故R=ρ用的不是比值定义法,选项C错误;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式:C=与极板之间的正对面积成正比,与极板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不属于比值定义,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中学物理中,有相当数量的物理量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应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客观上需要,二是间接反映特征属性的两个物理量可测,三是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必须是一个定值.2. 右图为飞船发射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示意图,飞船先沿实线椭圆轨道飞行,然后在A处点火加速变轨,由实线椭圆轨道变成虚线圆轨道,在虚线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100 mi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全过程中飞船内的物体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 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大于100 minC. 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飞船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沿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大于沿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答案】C【解析】全过程中飞船内的物体一直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因飞船沿椭圆轨道飞行时的半长轴小于沿虚线圆周的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周期小于100 min,选项B错误;根据,可知可知,因同步卫星的高度比飞船的高度大的多,故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的角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选项C正确;飞船沿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沿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万有引力,则根据可知,飞船沿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等于沿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选项D 错误;故选C。

2017人大附中高三三模考理综答案

2017人大附中高三三模考理综答案
10 C 11 D 12 C
25.(17 分) (1)C4H10(1 分) (2)2—甲基—1—氯丙烷,消去反应(各 1 分)
(3)①
;②a(各 2 分)
(4) 分)
(2
(5)
(2 分)
(6) (4 分) (7)
(2 分) 26.(10 分) (1)过滤 (2)AgCl + 2NH3· H2O [Ag(NH3)2 ]+ + Cl– + 2H2O K≈2.0× 10–3,K 值较小故需要浓氨
l R 2 ( R )2 l 2 2
1
解得 R= 5l/4 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故 qvB = mv2/R,解得 B = 4mv/5ql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 = qE/m 且运动时间为 t = l/v 由
1 2 l mv 2 at 得, E ql 2 2
(3)不可以。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大小除了跟电流大小 I 有关外,还与通电导体长度 l 有 关,因此 F/I 不能反映磁场本身的性质。
24.(20 分) (1)玩具炮车在发射炮弹过程中,炮车和炮弹构成的系统水平动量守恒。设炮车因反冲获 得的速率大小为 v,则 Mv=mv0, 设消耗的化学能为 E,则 E
物理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21. (18 分) (1)左; (3 分)变大; (3 分) 13 A 14 C 15 B 16 D 17 C 18 B 19 D 20 C
(2) ①如图所示(电流表放在左边亦可) ; (2 分) ②如图所示; (2 分) ③0.44(0.440 亦可) (2 分) ④0.42(0.38-0.46 均可) (2 分) ⑤从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 小灯泡阻值约 5。 由电阻串、 并联规律可知: 若选用 R2, 则滑动端从左侧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前一阶段小灯泡两端电压几乎为零,且基本保持不变; 而当滑动端快滑到右端时,电压表才有明显示数。所以,选用 R2 不仅调节不方便、而且也 不容易按照实验要求取得所需的多组数据。同理分析可知:如果选用 R1,则小灯泡两端电 压随滑动端移动的距离几乎成线性关系变化, 不仅方便调节, 而且便于取得实验所需要的多 组数据。所以,实验中应该选用 R1。 (4 分) 22. (16 分) (1)t=1s 时,B=0.1T,磁通量=BS=10-3Wb (2)由于电磁感应,回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E =

2020届北京市二中2017级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及解析

2020届北京市二中2017级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及解析

2020届北京市二中2017级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C.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一直减小D. 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可以间接地反映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答案】D【详解】A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物质的量等多种因素有关,故A 错误;B .外界对物体做功,若物体同时放热,则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加,故B 错误;C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加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作用力不一定一直减小,故C 错误;D .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可以间接地反映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D 正确。

故选D 。

2.关于固体、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有确定的熔点B.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C.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扩张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大D. 发生毛细现象时,细管中的液体只能上升不会下降【答案】B【详解】A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A 错误; B .由液晶的性质知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那样有光学各向异性,B 正确;C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C 错误;D .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上升,高于管外;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体下降,低于管外,D 错误。

故选B 。

3.下列核反应方程属于人工核转变的是( )A. 242401112-1Na Mg+e →B. 235114094192054380U+n Xe+Sr+2n →C. 19422192101F+He Ne+H →D. 23411120H+H He+n →【答案】C【详解】A .该方程式是放射性元素释放一个β粒子而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过程,属于β衰变,不符题意,故A 错误;B .该方程式属于重核裂变,不符合题意,故B 错误;C .该方程式是用快速粒子穿入原子核的内部使原子核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符合题意,故C 正确;D .该方程式是由质量较小的原子,在一定条件下让两个原子核能够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大的原子核的过程,属于核聚变,不符合题意,故D 错误。

2020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级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解析

2020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级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解析

2020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级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K-39 Cl-35.5 Ge-73第 I 卷(选择题部分共 42 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1.2020年5月1日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施行垃圾分类,下列垃圾分类不正确是()A.鱼骨、菜叶B.消毒剂及其包装物C.破损的易拉罐D.破碎玻璃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中产生的垃圾,鱼骨和菜叶属于厨余垃圾,A 正确;B.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如废药品及其包装物,故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属于有害垃圾,B正确;C.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破损的易拉罐为金属铝或铁制品,为可回收垃圾,C正确;D.其他垃圾指危害较小,但无再次利用价值,如建筑垃圾类,生活垃圾类等,破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D错误;答案选D。

2.下列对应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A. 次氯酸的电子式:B. 丁烷的球棍模型: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 原子核内有 8 个中子的碳原子:146C【答案】A【详解】A.次氯酸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1个H-O键和1个O-Cl键,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B.用小球和小棍表示的模型为球棍模型,正丁烷中C原子呈锯齿形,球棍模型为,故B 正确;C.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正确;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6+8=14,表示为146C,故D 正确;答案为A。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 苯和甲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 氯乙烯和乙醛都能用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 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D【详解】A.植物油氢化过程是植物油中不饱和碳碳键与氢气发生了加成反应,A正确;B.苯和甲苯都属于芳香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B正确;C.氯乙烯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聚反应;乙醛含有醛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缩聚反应,因此二者都能用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中的碳碳双键被氧化产生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分解产生一些有特殊气味的低分子醛、酮或羧酸,与水解反应无关,D错误;。

北京市2017—2018年人大附中高三三模理综化学及答案

北京市2017—2018年人大附中高三三模理综化学及答案

(1)对比实验ⅰ、ⅱ、ⅲ,说明反应速率与
有关。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姝姝同学猜测有单质碘生成,对实验ⅳ中的溶液进行检验,未检测到单质碘。 设计的实验方案及现象是 (3)为了探究淡黄色固体的成分,波波同学继续实验:取实验ⅳ试管 壁上的淡黄色固体,发现其微溶于乙醇,易溶于 CS2。淡黄色固体 是 。 。
2018 届高三第二学期理科综合(三)
题号 答案 6 B 7 C 8 A 9 C
化学参考答案
10 D 11 D 12 B
乃. (17分,合成线路3分,其余每空2分) (t) H C -O-CH3 3
(2)
H,c-0-c出 巨 罕H,C

Br

CH,• HB,
(3)取代反应
(4)保护酚经基不被高猛酸钾溶液氧化
(1)16S、34Se、52Te 为同主族元素,其中 34S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其中铜、硒、碲的主要回收流程如下:

( 2) 经过硫酸化焙烧 , 铜、 硒化铜和碲化铜转变为硫酸铜。 其中碲化铜硫酸化焙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 填入合适的物质或系数:
(3)SeO2 与吸收塔中的 H2O 反应生成亚硒酸。焙烧产生的 SO2 气体进入吸收塔后,将亚硒酸还原成粗 硒,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氢氧化镁可慢慢溶解于较浓氯化铁溶液中:3Mg(OH)2(s) + 2Fe3+(aq) ===3Mg2+(aq) +2Fe(OH)3(s) D.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制取硅酸:SiO32-+ CO2 + H2O === H2SiO3(胶体)+ CO32-
8.对于结构片段为…
…的高聚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链节为 D.含有多个羟基,水溶性很强

2017理综试题及3答案

2017理综试题及3答案

2017理综试题及3答案2017年理科综合试题是一道富有挑战性的考题,涵盖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的知识。

本文将为您呈现该试题的详细内容以及三道题目的答案。

一、物理题目1. 在一个球形水滴的表面,存在一个半径为0.2微米的小洞。

该小洞上方有50秒跳跃一次的自转电磁场,它的转矩为2x10^-15 J/T。

如果将该小洞的半径扩大至0.5微米,电磁场的转矩会发生什么变化?请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答案: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物理公式计算出原始电磁场的磁矩:μ = I · A其中,μ为磁矩,I为电流,A为面积。

而磁矩与转矩之间存在如下关系:μ = m · B其中,μ为磁矩,m为磁矩矢量,B为磁感应强度。

由于转矩与电磁场的磁矩成正比,所以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关系:m ∝ T其中,m为磁矩矢量,T为转矩。

因此,当小洞的半径扩大至0.5微米后,磁矩的大小仍然保持不变,即电磁场的转矩也保持不变。

二、化学题目2.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变温过程如下所示:A +B → C反应物A和B的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根据上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a. 在反应初期,该反应的速率是否符合速率方程的定义?为什么?b. 在反应中温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速率常数会如何变化?c.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该反应是否终止?为什么?答案:a. 是的,反应初期该反应的速率符合速率方程的定义。

速率方程的定义是反应物浓度关于时间的变化率,而根据图中曲线的斜率可知,曲线在反应初期是递增的,符合速率方程的定义。

b. 在温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速率常数会随之增加。

根据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当温度增加时,反应物的动能也会增加,分子碰撞的频率和能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反应速率的增加。

c. 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该反应不会终止。

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温度的升高可以提供足够的活化能,使反应发生。

一旦温度达到某个临界值,反应物颗粒的平均动能足够高,可以克服活化能的阻碍,从而使反应持续进行。

2017年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三模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年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三年级三模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年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理综考试物理试卷部分(三模)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B.当物体吸收热量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C.当物体内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将增大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其中β射线是由核外电子形成的电子流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总能量增大15.如图所示,a,b两种单色光,平行地射到平板玻璃上,经平板玻璃后射出的光线分别为a′,b′(其中b光线穿过玻璃板后的侧移量较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线a进入玻璃后的传播速度小于光线b进入玻璃后的传播速度B.光线a的折射率比光线b的折射率小,光线a的波长比光线b的波长大C.若光线b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光线a也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D.光线a的频率的比光线b的频率高,光线a光子电量比光线b光线光子能量大16.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其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2012年“北斗”系统已经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

其中北斗-G1为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离地高度为35807公里;北斗-M3为中地球轨道卫星,离地高度为21607公里。

以下关于G1卫星和M3卫星说法正确的是A.G1卫星的的线速度大于M3卫星的线速度B.G1卫星的公转周期小于M3卫星的公转周期C.G1卫星和M3卫星的轨道一定都与赤道共面D.G1卫星和M3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均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17.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 、b 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2a x m =和6b x m =,图乙为质点b 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波沿+x 方向传播,波速为1m/sB .质点a 经过4s 振动的路程为4mC .此时刻质点a 的速度沿+y 方向D .质点a 在t =2s 时速度为零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交变电压U ,副线圈接有光敏电阻R 1(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定值电阻R 2.则( )A .仅增强光照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B .仅向下滑动P 时,R 2两端的电压增大C .仅向下滑动P 时,R 2消耗的功率减小D .仅向上滑动P 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19.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水平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向右的水平拉力F 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最后停在桌面上.若增加F 的大小,则砝码( )A .与纸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B .在纸板上运动的时间变小C .相对于桌面运动的距离不变D .在桌面上的运动的时间变长20.二氧化碳对波长较长的电磁辐射(如红外线)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而对波长较短的电磁辐射(如可见光)的吸收作用却较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 页 共 17 页

B.碳元素与 R 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1:1 的化合物只有 1 种 C.X 单质常温下与 M 单质反应,生成 X2M2 D.QMX 是形成酸雨和雾霾的原因之一
12.科学家尝试用微生物电池除去废水中的有害的有机物,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 1mol 转化为 1mol 苯酚转移 2mole ,则同时生成的 X 为氯气
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①所示装置验证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C.用图③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乙烯
B.用图②所示装罝制取干燥的 NH3 D.用图④所示装置制取 Cl2
9.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 Na 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
2 Na O 2 Na 2 O 2

B.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使用情性电极的电解槽) 毎产生 22.4L 的氢气,B 极上生成 0.5molHCO3C.A 极为正极,B 极为负极 D.电池工作过程中 A 极周围溶液 pH 不断增大
13.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β衰变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 D.ɑ粒子散射现象
C.原子发光现象

B.都通过扩散吸收淀粉等物质 D.都属于异养需氧的代谢类型
3.肾上腺或垂体过度活跃均可引起糖皮质激素过高,从而导致肥胖、肌肉无力、抑郁等症状。为确定某病人究竟是 哪—腺体异常,医生给该病人使用了一种糖皮质激素类似物(该药可以阻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结果如下 图。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 )
本卷共 20 小题,毎小题 6 分,共 120 分。在毎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寨卡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可通过蚊虫传播。下列关于寨卡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原核生物 B.含有蛋白质外壳 C.可寄生在伊蚊中 D.可发生基因突变 ).
2.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代谢共性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在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都在核糖体合成无氧呼吸的酶
1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体积增大,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B.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增大 C.若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D.通常情况下,气体比较难以压缩,这是因为压缩气体时要克服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作用
B.向 AgCl 悬浊液中滴加 Na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
2AgCl S2 Ag 2S 2Cl
C. Na 2 O 2 在潮湿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
2 Na 2 O 2 2CO 2 2 Na 2 CO 3 O 2
D.向 NaHCO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 3 Ca 2 2OH CaCO 3 CO 3 2H 2 O

2
10.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淀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 pH 变化 如右图所示。(已知:该镀铜过程中,镀液 pH 控制在 12.5 左右)。根据图 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采用电镀的方法,镀件应与电源正极连接 B.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镀件做氧化剂 C.可以调节溶液的 pH 至 8-9 之间使反应停止 D.同等条件下,使用化学镀比电镀反应速率更快 ^
11.有四种短周期元素 X、M、Q、R 原子序数依次减小。 R 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 He 原子的相同,Q 与 M 形成的 化合物中有一种为红棕色的气体,X 与 R 属于同一主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Q、R 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只含共价键
2017 人大附中三模理综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6 页,第 II 卷 7 至 16 页,共 30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第 I 卷(选择题 共 120 分)
第 1的开花等生命活动 D.部分植物花期的进化受到传粉者行为的影响
5. 2017 年有关部门对北京饮用水水源地密云水库上游的白河和潮河开展了为期数日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估。评 估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志重捕法可以用来获取鱼类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的数据 B.水质状况指数不能全面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C.河道连通性是影响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索 D.活动能力弱的大型底栖动物不是生态状况监测的良好指标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杀菌消毒,其消毒原理和漂白粉消毒饮用水相同 B. PM2.5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属于胶体 C.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D. 汽油、煤油、植物油都是油,但它们的主要成分不相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烷烃 CH3-CH-CH-CH-CH3 名称为名称为 3, 5 一二甲基一 4 一乙基己烷 CH3 C2H5 CH3 CH3
B.涤纶是由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 C.有机物 CH3CH2CH(CH3)2 的一氯代物有 4 种 D.葡萄糖可以进一步水解成两分子乳酸
第 2 页 共 17 页
A.正常人用药后糖皮质激索水平下降是由于药物引起了负反愦调节 B.该病人的例子可以说明糖皮质激素也能影晌神经系统功能 C.根据该病人的病症推测正常人体的糖皮质激素参与维持血糖水平 D.由实验结果推测该病人是由于垂体过度活跃而导致的疾病
4.在犮育到一定程度之后,有些植物只有当白昼超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开花,例如春天开花的油菜;有的植物只有在 白昼短于一定时间才能开花,例如秋天开花的菊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周期主要通过增强光合作用来影响植物开花 B.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