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重点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重点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重点静脉输液和输血是医学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是通过将药物或液体注入静脉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而输血是将供体血液输入患者体内以帮助其恢复健康。

本文将重点讨论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相关知识。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补充体液等目的。

静脉输液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起到迅速救治的作用。

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医护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注意输液速度和剂量,避免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静脉输液的常见途径包括外周静脉、深静脉、中心静脉等。

外周静脉输液适用于一般情况下需要补充体液、输送药物的患者。

深静脉输液适用于需要持续输液或对药物浓度有严格要求的患者。

中心静脉输液适用于需要大量快速输液或化疗等特殊治疗的患者。

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持通道通畅、输液速度适中、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进行合理的输液方案设计,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与静脉输液相比,输血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治疗方法。

输血适用于贫血、失血性休克、器官移植术后等情况下,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氧合功能。

在进行输血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配对、输血速度和剂量、输液过程中的监测等问题。

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因此,在进行输血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输血指征准确,避免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总的来说,静脉输液和输血是医学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只有保证操作规范、用药准确,才能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成功率。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相关知识,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和健康。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3)对症处理:呼吸困难——氧气吸入;喉头水肿——气管插管或切开术;过敏性休克——抗休克治疗
4)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1ml,或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5)保留余血及输血器等。
3.溶血反应:最严重的输血反应
【临床表现&发生机制】一般输血10~15ml后即可产生症状。
1)开始阶段:由于病人血浆中的凝集素和所输血中红细胞的凝集原发生凝集反应,导致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从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病人表现为头胀痛、四肢麻木、胸闷、腰背部剧烈疼痛等。
(3)自体输血:不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1)术中失血回输:将腹腔内的血液经收集、抗凝、过滤、洗涤后,经静脉回输给病人。
2)术前预存自体血:术前2~3周内,定期反复采集血液保存,待手术需要时再回输。
2.成分血
(1)红细胞1)浓缩红细胞2)洗涤红细胞3)红细胞悬液
(2)白细胞浓缩悬液:保存于4℃环境,48小时内有效。
3)中药治疗,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具有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4)超短波理疗。
5)合并感染,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
【临床表现】胸闷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濒死感觉。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原因】与大量空气经静脉输液管进入血循环有关。
3.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4.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及改善微循环血量。
5.输入脱水剂,以消除脑水肿、组织水肿。
一、常用溶液和作用
1.晶体溶液
(1)葡萄糖溶液:补充热量和水分。如5%葡萄糖,10%葡萄糖。
(2)等渗电解质溶液:补充水和电解质。如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静脉输液和输血练习题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静脉输液和输血练习题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静脉输液和输血练习题1.静脉输液导管内未排尽的空气可能会引起肺动脉气栓,导致严重缺氧或死亡。

2.过快的输液速度和过多的液体输入可能会导致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大量泡沫痰等症状。

3.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应让病人采取左侧卧位。

4.每分钟的滴速应为50滴/分,才能在10小时内将2000毫升液体匀速输完。

5.静脉输液发生空气栓塞时,造成病人死亡的原因是空气阻塞了肺动脉入口。

6.大量输入库存血后容易出现高血钾。

7.输入升压药时,速度宜慢。

8.发生溶血反应时,护士首先应停止输血,保留余血。

9.白血病病人最适宜输5%葡萄糖。

10.当静脉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肿痛等症状时,宜抬高患肢并用硫酸镁湿敷。

多选题:1.输液发热反应有关的症状是寒战、恶心、呕吐、头痛、高热,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为①②④。

2.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心脏负荷过重和静脉炎,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为①③⑤。

3.静脉炎的症状包括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药物引起,或者输液过程中无菌技术不严格引起,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为①②③④⑤。

4.胶体溶液包括白蛋白、20%甘露醇和右旋糖酐,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为②④⑤。

5.输液速度宜慢的病人包括老年人、孕妇、儿童、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因此正确答案为B。

输血前需要在30分钟内注射抗过敏药和激素,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在输血开始时,需要缓慢地进行,约15分钟无反应后,才能逐渐调整到正常滴速。

过敏反应的原因有三种:一是输血液中含有会引起病人过敏的物质;二是献血者的血液中含有变态反应性抗体,与病人血液内相应的抗原相遇,发生反应;三是多次输血后,会产生过敏性抗体,再次输血时,抗原抗体结合,发生反应。

过敏反应的症状多发生于输液完毕时,轻重不一。

轻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搔痒,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重者则可能出现颜面血管神经性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再重者则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章节练习题:静脉输液与输血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章节练习题:静脉输液与输血

A11、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目的是A、扩充血容量B、改善微循环C、增加营养D、增加胶体渗透压E、维持酸碱平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中分子右旋糖酐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低分子右旋糖酐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2、头皮静脉的特点是A、外观呈浅红色B、管壁薄易被压瘪C、易滑动D、回血时呈冲击状E、推药时阻力大【正确答案】B3、在纠正酸中毒时常选用A、乳酸钠B、复方氯化钠C、复方氨基酸D、中分子右旋糖酐E、低分子右旋糖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以上五种选项中只有乳酸钠的代谢产物为碳酸氢钠,所以选A。

4、以下不属于胶体溶液的是A、代血浆B、脂肪乳C、浓缩白蛋白D、中分子右旋糖酐E、低分子右旋糖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晶体液主要包括生理盐水、林格液和乳酸钠溶液等。

胶体分天然胶体和人工合成胶体,天然胶体主要包括白蛋白、血浆和各种血液制品;人工胶体主要包括明胶类、羟乙基淀粉类和右旋糖苷等。

脂肪乳:能量补充药。

是静脉营养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用于胃肠外营养补充能量及必需脂肪酸,预防和治疗人体必需脂肪酸缺乏症,也为经口服途径不能维持和恢复正常必需脂肪酸水平的病人提供必需脂肪酸。

5、输入下列哪种溶液有助于增加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A、5%葡萄糖B、50%葡萄糖C、11.2%乳酸钠D、脂肪乳注射剂E、浓缩白蛋白【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输液时长用的溶液包括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三种,晶体溶液可有效纠正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如5%葡萄糖、11.2%乳酸钠、其中5%的葡萄糖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50%葡萄糖用于利尿脱水,有助于减轻脑水肿;11.2%乳酸钠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胶体溶液由于其分子大,在血管中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如右旋糖酐、代血浆、浓缩白蛋白制剂,其中浓缩白蛋白有助于维持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脂肪乳注射剂属静脉高营养液能供给病人热能和必要的脂肪酸。

基础护理学第静脉输液和输血

基础护理学第静脉输液和输血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四 ) 茂 菲 氏 滴 管 内 液 面 自 行 下 降
11 输液目 的
四、输液故障排除技术
若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应检 查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氏滴管的衔接是否紧 密,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管。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五、输液反应与护理
17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三)
发 热 静 反 脉 应 炎
护 理 症 措 状 施
(1)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 (2)患肢抬高并制动 (3)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 (4)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 疗 对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稀释后输入 静脉内置管时间不宜过长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返回 有计划的更换穿刺部位
先盐后糖 先晶后胶


先快后慢
液种交替
静脉补钾四不宜:
(1)不宜过早:尿量>30ml/h
(2)不宜过浓:不超过0.3% (3)不宜过快:成人30-40滴/分 (4)不宜过多:成人每天总量不超过5g

见尿补钾
4
静脉输液法
常用输液部位:
• •
上肢浅静脉,其中手背静脉网是首选。 下肢浅静脉


头皮静脉:3岁以下小儿静脉输液首选部位。
输液目的
常用溶液
输液技术
故障排除
输液反应
静脉输液法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病人取端坐位,双腿下垂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用20%~30%乙醇湿化氧气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基础护理学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晶体溶液 的分子小, 在血管内 存留时间短
对纠正体内 电解质失调 效果显著
常用的晶体溶液*


葡萄糖溶液:5%GS、10%GS 等渗电解质溶液:0.9 %NS、 5 %GNS、复方氯化钠溶液 碱性溶液:常用4%、1.4%NaHCO3 (呼吸功能不全者限用)、11.2 %、 1.84%乳酸钠(休克、肝功能不全、缺 氧、右心衰或新生儿不宜)


评价

正确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操作规范,准确,能达到治疗目的。 局部无肿胀、疼痛,未出现输液反应。 治疗性沟通有效,病人感到安全,能 够配合。
颈外静脉穿刺输液法
适用于:

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

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或有刺激性的药
物,或静脉高营养疗法

周围循环衰竭需测中心静脉压者
输液微粒
是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 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
1~15μm , 大 的 直 径 可 达
50~300μm。
输液微粒污染
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
粒随液体进入人体 ,对人 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微粒的来源
溶液水质及原材料 制剂生产过程污染 输液容器材料、玻璃、橡胶塞
输液器具及加药器具
输液环境与操作过程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仔细选择穿刺点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防止硅胶管内发生凝血 穿刺点上的敷料应每日更换,潮湿后要 立即更换,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消毒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适用于

长期不能进食或丢失大量液体者 各种原因所致的大出血 需较长时间接受化疗的患者 需测定中心静脉压或需要紧急放置心内起 搏导管的患者

基础护理学-实训13.静脉输液与输血法

基础护理学-实训13.静脉输液与输血法

静脉输液与输血静脉输液与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给药治疗的重要途径。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输液与输血的操作技能,以便在治疗疾病,保证患者安全和挽救患者生命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实训任务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情景病例】患者,女,36岁。

因下腹胀痛,阴道有痒感,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而就诊。

医嘱:给予0.2%氧氟沙星100mL 0.4%替硝I址100ml静脉滴注。

请问:作为当班护士,你应该如何为该患者输液?【实训U标】知识U标:掌握密闭式周圉静脉输液的U的及注意事项。

能力LI标:熟练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

素质口标: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高效原则。

【岗位技能口的】1.维持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能量和水分。

2.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

3.利尿消肿,治疗疾病等。

【操作程序】1•素质要求素质要求--------------- 着装整洁、举止端庄、态度亲切。

2 •核对核对解释3•评估评估内容1 •患者一般情况:年龄、病情.意识状态、治疗情况及心肺功能,有无大小便。

2•患者局部情况:穿刺部位的血管及皮肤情况。

3•患者心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4•计划基础消毒盘一次性无菌输液器及输液针头药液垫巾止血带胶布瓶套输液架必要时备夹板及绷带洗手,戴手套,熟知该操作相关内容。

整洁、安静、安全。

了解该操作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排空大小便,取舒适卧位。

5•实施1.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患者准备:了解输液的目的,排空大小便,取舒适卧位。

3.用物准备: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宽敞,光线充足,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遵医嘱配制药液,注入雾化器杯内。

2 •核对并检査药液。

2.启开液体瓶盖,常规消毒瓶盖,安甑,砂轮。

3.锯安韻,再次消毒安甑,夹取无菌纱布,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甑瓶颈部,折断安靓。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章节练习题:静脉输液与输血1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章节练习题:静脉输液与输血1

1、下列有关血制品的叙述正确的是A、输入血浆前不需做血型鉴定B、输入成分血之前不需做交叉配血C、血小板浓缩悬浮液应保存在-30℃,保存期为1年D、与全血相比,输入成分血不易引起高钾血症和酸中毒E、血浆内主要为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不含红细胞【正确答案】D2、以下与溶血反应的发生无关的是A、Rh血型不合B、输入血量过多C、库血保存温度过高D、库血中加入氯化钙E、库血上层为淡红色【正确答案】B3、发生溶血反应后,下列措施有助于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的是A、双侧腰部热敷B、皮下注射肾上腺素C、静脉滴注肝素钠D、静脉注射碳酸氢钠E、多喝水,稀释尿液【正确答案】D4、以下属于溶血反应第一期的表现是A、出血倾向B、四肢麻木,腰背酸痛C、黄疸,血红蛋白尿D、喉头水肿,皮肤瘙痒E、少尿,无尿【正确答案】B5、发生空气栓塞时,应防止空气阻塞A、肺静脉入口B、主动脉入口C、肺动脉入口D、腹主动脉入口E、上腔静脉入口【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空气进入静脉,随血流经右心房到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

此时,病人感到胸闷,呼吸困难或严重发绀,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应选答案C。

A21、姚某,在输液过程中,感输液部位疼痛,局部肿胀,检查有回血,护士应立即A、减慢输液速度B、调整针头位置C、抬高输液瓶位置D、更换针头,重新穿刺E、热水袋敷注射部位上方血管【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针头滑出静脉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有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林先生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输液过快,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引起急性肺水肿,以下对减轻肺内液体渗出有直接作用的措施是A、高流量氧气吸入B、停止输液C、头低脚高位D、30%酒精湿化给氧E、给予扩血管药物【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肺水肿患者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给面罩呼吸机持续加压给氧。

吸氧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一般使用20%~3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随氧气吸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输液引起的空气栓塞致死原因是A.栓子阻塞肺动脉入口 B.栓子阻塞肺静脉入口C.栓子阻塞主动脉人口 D.栓子阻塞上腔静脉入口E.栓子阻塞下腔静脉入口2.在输血前准备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抽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 B.采血时禁止同时采集两位病人的血标本C.从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 D.应检查血的质量E.若血的温度太低,可在热水中稍加温3.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D.大量输血后反应 E.疾病感染4.在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A.检查血库质量,血浆呈红色,不能使用B.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室温内放置15min后再输入C.先给病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D.两人核对供、受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试验结果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以防过敏反应5.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血性泡沫痰的原因是A.输入致热物质 B.输入速度过快 c.输入药液浓度过高D.输入空气栓子 E.输入变质液体6.输血时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停止输血 B.双侧腰部热敷 C.碱化尿液D.视需要用升压药 E.闭尿者增加入水量7.当发生溶血反应,护士首先应A.停止输血 B.通知医生C.0.1%盐酸。

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D.给患者平卧位E.热水袋敷双侧腰部8.静脉输液的速度,成人一般为(滴/分)A.40~60 B.60~80 C.20~40 D.80~100 E.100~1109.肺水肿病人给予高流量吸氧的作用是A.使毛细血管扩张 B.提高肺泡内氧分压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D.防止肺部感染 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10.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措施不包括A.立即使病人端坐,两腿下垂 B.高流量氧气吸人C使用镇静剂、强心药、利尿剂 D.大量输液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E.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11.输液过程中,发现针头阻塞的处理方法是A.抬高输液架,增加压力 B.用手按压输液管,使针头通畅C.注射器抽吸药液后加压冲通针头 D.更换针头,重新穿刺E.调整针头位置12.临床上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A.静脉炎 B.肺水肿 C.心力衰竭 D.发热反应 E.过敏反应13.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发生的原则是A.输液的速度不要太快 B.液量不要过多C.避免感染和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D.输液前使用抗组织胺类的药物E.输液前使用激素类药14.墨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是A.墨菲氏滴管有裂缝 B.输液管管径粗 C.患者肢体位置不当D.输液速度过快 E.压力过大15.因静脉痉挛导致输液滴注不畅的处理方法是A.减慢滴速 B.加压输液 C.抬高输液瓶D.局部血管进行热敷 E.调整肢体位置16.输液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A.发绀、胸闷 B.心悸、烦躁不安 C.胸痛、咳嗽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E.面色苍白、血压下降17.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A.5%的葡萄糖溶液 B.10%的葡萄糖溶液 c.0.9%的氯化钠溶液D.5%的碳酸氢钠溶液 E.低分子右旋糖酐18.由于输液速度过快,量过多,患者突然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出泡沫血性痰,下列急救措施中何项不妥A.立即停止输液 B.高流量吸氧C.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D.四肢轮流结扎 E.遵医嘱给予强心剂和利尿剂19.输液时,液体滴人不畅,局部肿胀,检查无回血,此时应A.改变针头位置 B.提高输液瓶C.用手挤压橡胶管,使针头通畅 D.局部热敷E.更换针头重新穿刺20.输入两袋血之间应输入少量的溶液是A.0.9%6氯化钠液 B.5%葡萄糖氯化钠液 C.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D.10%葡萄糖酸钙溶液 E.5%葡萄糖溶液21.静脉输液利用何种原理A.负压作用 B.虹吸作用 C.液体静压D.空吸作用 E.以上都不是22.输液时,病人诉胸部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前区听诊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此属A.发热反应 B.右心衰竭 C.过敏反应D.急性肺水肿 E.空气栓塞23.溶血反应第二阶段的典型症状是A.胸闷、呼吸急促 B.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C.黄疸、血红蛋白尿 D.少尿或无尿E.寒战发热24.不宜快速大量输液的疾病有A.急性胃肠炎 B.直肠癌 C.糖尿病D.高血压心脏病 E.休克25.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水肿,让病人端坐,两腿下垂,其作用是A.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B.改善呼吸C.减轻咳嗽症状 D.减轻组织水肿E.改善血循环,减轻缺氧二、多项选择题1.输血适应证包括A.血友病 B.慢性贫血 C.严重感染D.失眠阶段血流量减少 E.输大量库存血后引起的出血倾向2.大量快速输血的并发症包括A.发热反应 B.循环负荷过重 C.出血倾向D.枸橼酸钠中毒 E.溶血反应3.输液速度的调节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药液的浓度 B.药液的刺激性 C.病人的年龄D.治疗的要求 E.输液量的多少4.以下哪些病人的输液速度宜慢A.年老体弱者 B.心肺疾患 C.休克D.静脉补钾者 E.严重脱水者5.静脉输液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包括A.输入的药液不纯 B.操作过程中被污染C.橡胶管表面附有硫化物 D.输入药液的刺激性过大E.输液用具消毒不彻底6.静脉输液的目的包括A.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D.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E.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7.输液时可引起溶液不滴的原因有A.针头滑出血管外 B.针头阻塞 C.压力过低D.情绪紧张 E.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8.输血的目的包括A.纠正电解质紊乱 B.增加血容量C.补充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 D.输入抗体,增加抗感染力E.增加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三、填空题1.输液时应根据病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调节滴速。

一般成人每分钟滴入__________,儿童每分钟滴入__________。

2.静脉留置针常用的封管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外静脉输液法穿刺点在__________。

4.常见溶液不滴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急性肺水肿的病人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的产生。

6.引起静脉炎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治疗静脉炎时局部可用__________热湿敷。

8.已知滴系数为15,每小时输入液体300ml,则__________滴/分,如每分钟滴入55滴,则每小时输入__________ml。

9.直接输血300ral应备4%枸橼酸钠__________ml。

大量输血在1000ml以上,应静脉注射__________。

10.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__________,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__________。

11.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气泡阻塞__________。

12.库血应在__________℃的冰箱内保存。

13.最易受输液微粒损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库血可在室温下放置__________min后输入。

15.大量输库血可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6.自体输血的方式有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 ___。

四、名词解释1.静脉输液 2.输液微粒3.成分输血 4.自体输血5.大量输血五、简答题1.如何调节输液的点滴速度?2.输液过程中溶液不滴的原因及处理方法?3.如何防治输血发生过敏反应?4.简述输液微粒的危害?六、论述题1.某男性病人,75岁,患慢支肺源性心脏病来门诊输液,半小时后输入300ml液体,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泡沫血性痰,肺部闻及湿哕音。

问:你认为病人发生了什么情况?由什么原因引起?如何急救处理?2.病人某某,男,35岁,因车祸急诊人院,初步诊断为“脾破裂,出血性休克”。

体检:血压70/46ramHg,心率120次/分钟,脉搏细弱,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出冷汗,躁动。

医嘱:立即输红细胞200ml。

请问:(1)输血前需做哪些准备工作?(2)当输入15ml血液时,如病人突然出现畏寒、颤抖、胸闷、腰背酸痛、四肢麻木的症状,可能发生哪种输血反应?应立即采取哪些护理措施?【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E 3.C 4.E 5.B 6.E 7.A 8.A 9.B 10.D 11.D 12.D 13.C 14.A 15.D 16.D 17.E 18.C 19.E 20.A21.C 22.E 23.C 24.D 25.A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BCD 3.ABCD 4.ABD 5.ABCE 6.ABCE 7.ABCE 8.BCDE 三、填空题1.病情年龄药物性质40~60滴/分20~40滴/分2.无菌0.9%氯化钠溶液肝素稀释液3.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

4.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针头阻塞压力过低静脉痉挛5.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6.输入液体浓度高输入液体刺激性强留管时间长无菌操作不严7.50%硫酸镁溶液8.75 2209.30 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10.溶血反应发热反应11.肺动脉入口12.4℃13.肺脑肝肾等器官14.15~20min15.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酸中毒高血钾等16.贮血式自身输血(术前预存自体血)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回收式自身输血(术中失血回输)四、名词解释1.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2.输液微粒是指输入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为1~15μm,大的可达50~300μm,50μ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

3.成分输血即依据不同的血液比重,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

4.自体输血是指采集病人自己的血液或术中失血再回输给本人的方法。

5.大量输血是指24h内紧急输血量超过或相当于病人血液总量。

五、简答题1.根据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保证药物疗效,减少或避免发生输液反应。

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及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适当加快。

2.(1)针头滑出血管外:处理方法是应另选血管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2)针头阻塞:处理方法是拨出针头后再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