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laStructures_FIN_Package_CastUnitDrawing_Ominaisuudet
tekla structures实例 -回复

tekla structures实例-回复下面我将为您介绍Tekla Structures 的实例,并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为您撰写一篇1500-2000字的文章。
[Tekla Structures 实例]Tekla Structures 是一款强大的建筑信息模型(BIM) 软件,用于设计、建造和维护各种类型的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
它提供了全面的工具和功能,以帮助构建专业人士有效地创建、管理和沟通复杂的结构模型。
下面我们将以实际的Tekla Structures 实例为例,一步一步介绍如何使用该软件完成建筑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1. 项目准备阶段在开始使用Tekla Structures 前,您需要准备项目所需的信息和数据。
首先,您需要收集项目的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相关文件。
然后,您可以将这些文件导入到Tekla Structures 中,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
在项目中,您可以设置项目的单位制、坐标系和其他基本参数。
2. 结构建模接下来,您可以开始使用Tekla Structures 进行结构建模。
首先,您可以使用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创建建筑物的基本结构框架,如柱、梁和楼板等。
然后,您可以使用不同的模型对象来细化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如楼梯、扶手和钢构件等。
在建模过程中,您可以使用软件的自动连接功能来快速创建连接和连接板。
3. 材料控制和构件列表Tekla Structures 还提供了材料控制和构件列表功能,以帮助您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建筑项目中的材料和构件。
通过定义和组织不同的材料和构件类型,您可以轻松地生成构件列表,并进行材料追踪和控制。
通过这些功能,您可以确保项目的材料和构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绘图和图纸输出在完成结构建模后,您可以使用Tekla Structures 的绘图和图纸输出功能来生成建筑图纸和工程图纸。
通过选择适当的绘图标注和视图选项,您可以根据项目的需要生成不同类型的图纸,如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等。
Tekla Structures处理大模型的系统设置

Tekla Structures处理大型模型的系统设置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使用Tekla Structures处理大型模型的系统设置,可在计算机硬件配置不升级的情况下,尽量提高Tekla模型的运行速度,最大化的避免因硬件配置不够而引起的中断跳出。
关键词:大型模型系统设置在使用Tekla Structures处理大型模型时,经常会遇到因为模型过大、计算机硬件配置达不到要求而出现Tekla Structures软件中断跳出的现象,致使Tekla模型没有及时保存就自动退出。
这对Tekla用户使用Tekla Structures软件造成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针对这种现象,Tekla公司首先推荐用户升级计算机硬件配置,我们推荐用户使用尽可能高速的CPU处理器和尽可能大容量的内存(推荐8G),并且将操作系统升级为64位的操作系统,以兼容大容量的内存(32位操作系统最多可以使用4096Mb的内存空间)。
在计算机硬件配置不更改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如下方法来尽可能的提高Tekla Structures软件运行的稳定性:1. 在Tekla Structures高级选项>速度和准确度中,修改XS_SOLID_BUFFER_SIZE的值,用于定义实体缓冲区的大小。
默认大小为 5000 个实体,以下是有关实体缓冲区大小的一些大致建议:"1Gb 内存 -> 100000"2Gb 内存 -> 200000"4Gb 内存 -> 4000002. 重新开启运行Tekla Structures;3. 在Tekla Structures软件运行后,按下Ctrl+Shift+Esc键,打开任务管理器;4. 在进程中,"右键点击TeklaStructrues.exe进程,将UAC虚拟化(如果有)取消,"设置优先级为高"如果CPU为双核或多核CPU处理,在设置相关性中,选择仅使用一个CPU"检查进程中的映像名称,尽可能的将其他不需要的进程关闭,以节约内存空间。
Tekla-Structures节点设置

Tekla-Structures节点设置Tekla Structures系统节点设置一、梁梁铰接形式一采用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举例:要创建H2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 1.1.1图1.1.1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两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
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1.1.2图1.1.2在“板”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板厚度,参数2控制连接板在梁腹板的两侧方向,参数3控制连接板的切角形式及大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的加劲板设置,如图1.1.3图1.1.3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1.1.4图1.1.4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形式二采用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举例:要创建H3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1.2.1图1.2.1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次梁下翼缘处参数控制下翼缘的切割深度(此处参数控制不准确,需对每个节点实际切割长度较合,故一般不在这里控制参数,改到“槽口”选项设置)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1.1.2图1.2.2在“板”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分别控制连接板厚度,连接板在梁的两侧方向,连接板的切角形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板加劲肋设置,如图1.1.3图1.2.3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建筑]Teklastructures软件铁塔建模解决疑难问题
![[建筑]Teklastructures软件铁塔建模解决疑难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abb4b6011ca300a7c3907d.png)
Tekla structures软件铁塔建模解决疑难问题根据CAD软件制图和Tekla structures软件制图,发现有如下问题在CAD铁塔放样制图过程中很难解决,或是能解决很麻烦,而在Tekla structures软件制图过程中很轻松解决。
具体比较如下:1、铁塔主材与基础连接段,如果主材的向心角度很较小,而基础骨架螺栓数量多时,在CAD制图时,只是平面的,无法放样出基础丝杆是否与塔柱钢管、地脚板加强劲板等相碰,或不碰,是否方便现场安装基础螺母等,而在Tekla structures软件建模时,在三维状态下可以直接看出和测量出它们之间的距离,自动检验校核,确定是否影响安装。
2、Tekla structures软件具有自动校核检验功能,在建模时,使用螺栓规格、长度等与实际一致,在三维状态下,可以直接检验出螺栓与相关连接件是否相碰,安装是否方便等?在CAD中很难解决,只有通过1:1大样,若为空间多杆件连接时,根本无法确定。
3、空间结构连接的杆件,若出现相互碰撞、打架和安装死角等现象,在CAD中是无法确定,在Tekla structures三维建模状态下,直接可以看出来,或是通过碰撞校核,软件可以自动检验出来?如:横担与主材连接部位,连接方式和连接杆件特别多而复杂。
4、Tekla structures软件,技术人员可以自定义参数化模型节点设计、可依据个人需求自行定义参数化3D实体模型;可自定义参数化零件、节点、细部等等,可以在同一工程中同一模型或不同模型中使用参数化节点,大大提高了建模的效率和准确度,避免了同样的零件重复绘图。
如:1000KV皖电东送钢管塔工程的标准节点:带颈法兰盘、U型端头插板、X型端头插板、C型端头插板以及相同形状的节点等。
5、大跨越铁塔的井道旋转走梯、塔面旋转爬梯、走道及其内外栏杆连接处,连接面特别复杂,用CAD进行平面放样很难完成,但在Tekla structures三维中很方便就能解决相互的连接关系。
TeklaStructures模板编辑器要点

TeklaStructures模板编辑器要点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课下–模板Tekla Structures 13.0 培训教程模板编辑器Tekla Structures 13.02007-4-16Copyright ? 2007 Tekla CorporationTekla版权所有 2007页1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课下–模板1 模板编辑器 (3)1.1 从头开始创建新的模板 (3)定义模板属性 (4)插⼊模板成分和对象 (5)排序 (15)编辑成分属性 (17)规则 (17)⾼度 (20)1.2 将旧格式模板转换为新的格式 (20)转换 assembly_part_list.tpl 模板 (20)编辑模板成分 (22)编辑模板对象 (23)转换 assembly_bolt_list.tpl模板 (26)1.3 将AutoCAD或MicroStation⽂件转换成模板 (28)插⼊AutoCAD⽂件并编辑其内容 (29)将⼀个模板分割成两个独⽴的模板 (32)Tekla版权所有 2007页2Tekla Structures 基础培训教程第⼆课下–模板1 模板编辑器在这课⾥你将学会如何⽤模板编辑器⼯作。
你可以从头开始创建⼀个新的⽂本模板,也可以通过转换旧格式模板或AutoCAD图形来新建另外两个图形模板。
什么是模板?模板是Tekla Structures中对窗体及表格的描述,模板可以是图纸中的表格、⽂本块、图签,或是报告中的⽂本。
在模板的使⽤中,TeklaStructures会填充模板的内容。
模板是由模板编辑器进⾏创建和编辑的,模板编辑器是Tekla Structures中⼀个独⽴的应⽤程序。
1.1 从头开始创建新的模板运⾏模板编辑器在Tekla Structures中,我们可以点击建模或绘图程序中下拉菜单“⼯具”→“模板…”或者直接点击“运⾏模板”的图标创建新的模板1、⾸先,我们将新建⼀个⽤于⽣成报告的⽂本模板,它可以被⽤来创建⼀个构件中各零件的螺栓、垫⽚及螺母的清单。
TeklaStructures线框模式调用方法

TeklaStructures线框模式调用方法Tekla Structures线框模式调用方法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如采用本方法造成其它影响,本人概不负责;在使用Tekla Structures进行深化工作时,很多人都习惯使用“线框模式”进行操作;但在新的T ekla Structures版本中,“视图属性”中却把“线框模式”这工项给取消掉了,大家为了找回“线框模式”可是费尽了心思,我也在网上找了好多的资料,并亲身一一进行了实践,方法的效果我也就不一一示范了;下面我把自己发现的一种方法,详尽的介绍给需要“线框模式”这一项功能的你,请耐心的查看及对应的操作;一、新建模型使用“线框模式”1、打开“Tekla Structures.exe”文件所在的文件夹;2、找到“options_role_model.lst”文件,以记事本的方式打开;3、将“XS_ENABLE_WIRE_FRAME=TRUE”写入到文档中,保存;4、打开“Tekla Structures”软件,新建模型;5、选择“线框表示”,“修改”;要重新打开视图才能看到模型的线框效果;二、旧模型使用“线框模式”1、旧模型的“视图属性”;2、打开模型的模型文件夹,找到“options.ini”配置文件,以记事本格”写入到文档中,保存;式打开,将“XS_ENABLE_WIRE_FRAME=TRUE3、重新打开软件,打开模型,调取“视图属性”注:以上操作是以T ekla Structures 2016版本进行操作的,但是我安装2016i版本进行这些操作就不行了。
下面附上网上其他人的方法,供大家参考:1、Tekla(xsteel)20.0以上高版本开启线框模式方法石头哥网站上提供的方法:/doc/2216166701.html,/394.html网站中配有操作视频将此设置写入系统配置文件内即可set XS_ENABLE_WIRE_FRAME=TRUEset XS_FIX_FRAME_OF_FIXED_MODELVIEW=TRUE2、修改配置文件方法set XS_ENABLE_WIRE_FRAME=TRUE 如:我的2016版本的截图3、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调出软件中的线框模式,可以使用低版本的Tekla Structures新建一个模型,保存为标准模型(模板),用高版本的T ekla Structures打开后,会有线框模式的;下次做项目的时候,打开这个模型,另存为新的项目名称就可以了。
TEKLASTRUCTURES官方指南01TeklaStructures的基础知识

TEKLASTRUCTURES官⽅指南01TeklaStructures的基础知识Tekla Structures 2016 Tekla Structures 的基础知识4 ⽉ 20162016 Trimble Solutions Corporation内容1 启动 Tekla Structures (9)1.1 什么是空⼯程 (11)1.2 检查或更改您的 Tekla Structures 设置 (12)2 打开和创建 3D 模型 (13)2.1 打开模型 (14)2.2 创建⼀个新模型 (15)2.3 创建模型的缩略图图⽚ (15)2.4 Edit project properties (16)2.5 保存模型 (19)2.6 保存当前模型 (19)2.7 以其它名称或位置另存⼀个副本 (19)2.8 另存为模型模板 (19)2.9 定义⾃动保存设置 (19)2.10 创建模型模板 (20)2.11 创建新的模型模板 (20)2.12 修改现有的模型模板 (21)2.13 下载模型模板 (21)2.14 模型模板选项 (21)3 熟悉⽤户界⾯ (23)3.1 如何使⽤命令 (24)3.2 缩放和旋转模型 (25)3.3 缩⼩和放⼤ (25)3.4 旋转模型 (25)3.5 平移模型 (26)3.6 查找命令和对话框 (26)3.7 如何使⽤侧窗格 (27)3.8 获取说明 (28)3.9 了解常⽤按钮 (29)3.10 更改功能区的外观 (30) 3.11 改变语⾔ (31)3.12 ⾃定义快捷键 (32)3.13 默认快捷键 (32)3.14 常⽤命令 (33)23.15 渲染选项 (33)3.16 选择对象 (33)3.17 捕捉 (34)3.18 复制和移动对象 (34) 3.19 查看模型 (35)3.20 检查模型 (35)3.21 图纸 (36)4 设置⼯作区 (37)4.1 更改单位和精度 (37)4.2 创建⽹格和轴线 (38)创建⽹格 (39)修改⽹格 (40)删除⽹格 (40)更改⽹格颜⾊ (40)添加单条轴线 (41)在现有轴线之间添加轴线 (41)在两点之间添加⼀条轴线 (41)修改单条轴线 (42)修改轴线属性 (42)移动轴线 (42)伸长、收缩或倾斜轴线 (42)更改轴线标签 (43)关闭轴线伸长 (43)删除单条轴线 (43)使⽤直接修改删除轴线 (43)删除轴线(替代⽅法) (43) 4.3 创建模型视图 (44)移动视图平⾯ (45)创建视图 (45)创建模型基本视图 (46)使⽤两点创建视图 (46)使⽤三点创建视图 (46)创建⼯作平⾯视图 (46)⽣成⽹格视图 (47)创建零件平⾯视图 (49)创建零件的 3D 视图 (49)创建默认零件视图 (50)创建零件的⽆变形视图 (50)创建组件的 3D 视图 (50)创建默认组件视图 (50)创建表⾯视图 (51)沿所选边缘创建表⾯视图 (52)打开视图 (54)保存视图 (54)修改视图 (54)删除视图 (55)在视图之间切换 (55)在打开的视图之间切换 (55)在 3D 视图和平⾯视图之间切换 (56)更新和刷新视图 (56)3更改背景⾊ (56)4.4 定义⼯作区 (57)4.5 将⼯作区域调整到整个模型 (58) 4.6 适合选定零件的⼯作区域 (58)4.7 ⽤ 2 点设置⼯作区域 (59)4.8 隐藏⼯作区框 (59)4.9 坐标系统 (59)显⽰或隐藏⼯作平⾯⽹格 (60)平移⼯作平⾯ (61)设置⼯作平⾯到任意零件平⾯ (61)将⼯作平⾯设置为平⾏于 xyz 平⾯ (61)使⽤⼀点设置⼯作平⾯ (62)使⽤两点设置⼯作平⾯ (62)使⽤三点设置⼯作平⾯ (62)将⼯作平⾯设置为平⾏于视图平⾯ (63)恢复默认⼯作平⾯ (63)更改⼯作平⾯⽹格的颜⾊ (63)5 创建并修改对象 (65)5.1 使⽤上下⽂⼯具栏更改属性 (66)5.2 如何使⽤上下⽂⼯具栏 (66)5.3 显⽰或隐藏上下⽂⼯具栏 (66)5.4 定义上下⽂⼯具栏的位置 (66)5.5 固定上下⽂⼯具栏 (67)5.6 使上下⽂⼯具栏最⼩化 (67)5.7 ⾃定义上下⽂⼯具栏 (67)5.8 创建上下⽂⼯具栏的⽤户配置⽂件 (68)5.9 选择开关 (68)5.10 使⽤直接修改移动对象或调整对象形状 (71) 5.11 如何使⽤直接修改 (71)5.12 直接修改控柄 (71)5.13 直接修改尺⼨ (72)5.14 保存并加载对话框属性 (73)6 捕捉到点或线 (75)6.1 捕捉开关和符号 (75)6.2 捕捉区域、深度和优先级 (77)6.3 使⽤坐标捕捉到点 (77)6.4 输⼊数字位置 (78)6.5 适⽤于坐标的选项 (78)6.6 更改捕捉模式 (79)6.7 使⽤捕捉⽹格对齐对象 (79)6.8 在模型中定义捕捉⽹格 (79)6.9 在图纸中定义捕捉⽹格 (80)46.10 覆盖当前的捕捉开关 (80)6.11 ⽰例:在指定距离上放置图纸对象 (81)6.12 ⽰例:向着捕捉点沿线进⾏跟踪 (83)7 捕捉到线 (85)8 捕捉到延长线 (86)9 捕捉到正交点 (88)10 相对于先前选取的点捕捉 (89)11 创建临时参考点 (90)12 锁定 X、Y 或 Z 坐标 (91)13 选择⽬标 (92)13.1 选择构件和浇筑体 (92)13.2 选择嵌套对象 (92)13.3 选择参考模型、参考模型对象和构件 (93) 13.4 选择整个参考模型 (93)13.5 选择参考模型对象 (93)13.6 选择参考模型构件 (94)13.7 如果⽆法选择对象 (94)14 选择单个对象 (95)15 选择多个对象 (96)16 选择所有对象 (97)17 选择控柄 (98)18 修改选择 (99)19 复制和移动对象 (100)19.1 复制对象 (101)使⽤线性列阵⼯具复制对象 (101)如何使⽤线性阵列⼯具 (101)如何定义设置 (102)使⽤径向阵列⼯具复制对象 (103)如何使⽤径向阵列⼯具 (103)如何定义设置 (104)使⽤对象排列 (29) 组件复制对象 (105)19.2 通过选取两个点复制 (106)19.3 线性复制 (108)519.4 通过指定到原点的距离复制 (108)19.5 使⽤拖放复制 (109)19.6 复制对象到另⼀个对象 (109)19.7 将所有内容复制到另⼀个对象 (109) 19.8 复制到另⼀个平⾯ (110)19.9 从另⼀个模型中复制 (110)19.10 移动对象 (111)19.11 通过选取两个点移动 (111)19.12 线性移动 (112)19.13 通过指定到原点的距离移动 (112) 19.14 使⽤拖放移动 (113)19.15 移动到另⼀个平⾯ (113)19.16 移动对象到另⼀个对象 (113)19.17 旋转对象 (114)19.18 围绕直线旋转 (114)19.19 绕 z 轴旋转 (115)19.20 旋转图纸对象 (117)19.21 镜像对象 (118)19.22 镜像模型对象 (118)19.23 镜像图纸对象 (118)20 过滤对象 (120)20.1 使⽤现有过滤 (120)20.2 如何使⽤视图过滤 (120)20.3 如何使⽤选择过滤 (120)20.4 创建新过滤 (121)20.5 创建视图过滤 (121)20.6 创建选择过滤 (122)20.7 创建图纸过滤 (122)20.8 创建图纸视图过滤 (123)20.9 可能的过滤值 (124)20.10 过滤的⽰例 (125)20.11 过滤梁和柱 (125)20.12 过滤特定状态的零件 (125)20.13 过滤出使⽤特定截⾯型材的零件 (126) 20.14 过滤构件和浇筑体 (126)20.15 过滤⼦构件 (127)20.16 过滤掉参考模型 (127)20.17 过滤参考模型对象属性 (128)20.18 将过滤复制到另⼀个模型 (128)20.19 删除过滤 (129)621 屏幕截图 (130)22 对模型截屏 (131)23 对图纸截屏 (132)24 ⽤位图格式保存截屏 (133)25 基本任务提⽰ (134)25.1 打开或关闭悬停⾼亮显⽰ (135)25.2 从模型中选择值 (135)25.3 中断对象的选择 (136)25.4 右击选择 (136)25.5 ⾼效地复制和移动 (137)25.6 同时更改多个零件中的某个属性 (137)25.7 如何恢复缺少的⼯具栏 (137)25.8 显⽰或隐藏“不再显⽰此信息” (138)25.9 通配符 (138)26 免责声明 (139)781启动 Tekla Structures当您启动 Tekla Structures 时,将会要求您选择 Tekla Structures 设置。
Tekla Structures 准确建模之浅谈

Tekla Structures 准确建模之浅谈摘要: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对Tekla Structures软件应用方面的一点心得关键词:Tekla;Structures;建模;准确性一、建模前的准备工作1、设计图纸的理解,杆件分段位置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门式钢架厂房设计图中的梁柱构件分段部位比较明显,分段后单根杆件的长度也不长,不需特别考虑。
但有些框架结构、空间桁架结构形式的设计图纸中,部分构件分段部位不是很明确,在建模前,必须与设计单位沟通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以免因构件分段错误而反复修改模型,而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2、杆件的编号要明确,开始建模前,为便于在搭建模型中作相应的查找,修改和便于现场安装,准确清晰的设置好杆件的编号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是按照分层分区来进行编号,以保证杆件编号的唯一性。
可参考如下表中编号设置或根据业主要求来定。
二、准确建模要点1、创建轴线轴线是建筑物所以构件存在之根本,有了准确的轴线,才有准确的构件,设计图里的轴线如果是较为简单的轴线,按图输入后,在试图内复核即可;如果设计图里的轴线较为复杂,则需详细阅读图纸,对于不明确处要仔细推敲,依据设计图,详细准确的判断每条相邻轴线的距离,输入正确数据,建立好轴线。
然后,按1:1的CAD图纸导入模型后,进行检查核对,以保证轴线的准确性。
对于门式钢架厂房类建筑物的轴线,还需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创建,如吊车梁的上下平面,牛腿的标高、边柱的中心线及外沿、气楼架底标高等。
复杂的框架及异型结构,细小处建模可用辅助线来定位。
建模时,用轴线还是辅助线来给构件定位并不是唯一的,从大的方面要着手控制,细微处要精心处理。
这样配合好即能保证模型的精确,也不至于使模型显的零碎。
2、创建模型视图零件的搭建总是在各个平面视图中完成的。
因此,必须将常用的视图设置好。
以防因视图名称不清楚把零件位置搭错。
各个视图的属性设置也要分别设置好并保存,以便后续的建模中使用,特别是在多用户模式下建模,给每个视图一个唯一名称就更重要了,如果几个用户的不同视图但视图名称相同的话,其中一个用户可能就会覆盖其他用户的视图名称等,这样就很容易将构件位置搭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_E_C_ Yksikerrospilari FI_E_C_ Elementti 420 297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3 1:30 1:25 off
Cast unit - layout properties, Specified sizes Drawing size 210 * 297 630 * 297 841 * 297 1051 * 297 1261 * 297 841 * 594 1051 * 594 1261 * 594 1471 * 594 1189 * 841 841 * 891 1051 * 891 1261 * 891 1471 * 891 420 * 594 840 * 594 1260 * 594 297 * 210 420 * 297 594 * 420 Table layout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4 A3 A3 ISO 216 A4 3*1*A4 4*1*A4 5*1*A4 6*1*A4 4*2*A4 5*2*A4 6*2*A4 7*2*A4 4*3*A4 5*3*A4 6*3*A4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4 1*2*A3, FI_E_C_Elementti n x A3 2*2*A3, FI_E_C_Elementti n x A3 3*2*A3, FI_E_C_Elementti n x A3 A4 A3 A2
FI_E_C_ Monikerrospilari FI_E_C_ Elementti 841 594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 1:20 1:20 off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 Laatta FI_E_C_ Elementti n x A3 840 594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 1:20 1:20 on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Antura FI_E_C_Elementti 594 420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3 1:20 1:20 on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A1
A0
FI_E_C_ Sokkelielementti FI_E_C_ Elementti n x A3 840 594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 1:25 1:25 on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HI-Palkki FI_E_C_Elementti 420 297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3 1:80 1:20 off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 Parvekelaatta FI_E_C_ Elementti n x A3 840 594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 1:20 1:20 off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 Seinäelementti FI_E_C_ Elementti n x A3 840 594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 1:25 1:25 on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I-Palkki FI_E_C_Esijännitetty_palkki 420 297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3 1:20 1:20 off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 Väliseinä FI_E_C_ Elementti n x A3 840 594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 1:25 1:25 off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JK-Palkki FI_E_C_Esijännitetty_palkki 420 297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3 1:60 1:30 off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 Ontelolaatta FI_E_C_ Ontelolaatta 297 210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4 1:20 1:10 (no section view) off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 Palkki FI_E_C_ Elementti n x A3 840 594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 1:30 1:20 off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
FI_E_C_TT_Laatta FI_E_C_ Elementti 420 297
Table layout View scale Section view scale 3D
A3 1:80 1:20 off
Cast unit drawing properties Layout Leveys Kork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