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测试

合集下载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测试时间:60分钟测试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 、C 5H 10B 、C 7H 8 C 、CH 4OD 、C 2H 4Cl 22、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 2和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A 、分子中C 、H 、O 个数之比为1:2:3B 、分子中C 、H 个数之比为1:2C 、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D 、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为CH 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石油中含有C 5~C 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 、含C 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D 、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4、1828年德国化学家乌勒从无机物制的了有机物,打破了只有从有机物取得有机物的学说,这种有机物是()A .纤维素B .树脂C .橡胶D .尿素5、1993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称:中国学者许志福和美国科学家穆尔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1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

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是烃类化合物B 、常温下呈固态C 、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硬度D 、易被氧化6、在120o C 和101kPa 的条件下,某气态烃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气,点燃完全反应后再恢复到原状态时,气体体积缩小,则该烃分子内的氢原子个数一定是()A 、小于4B 、大于4C 、等于4D 、无法判断7、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与1—己烯相等的是()A 、己烷B 、1—丁炔C 、环己烷D 、甲苯8、质量相等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最多的是()A 、丙烷B 、丙烯C 、丁炔D 、甲苯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的干馏B 、石油裂解C 、煤焦油中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D 、古代植物变成煤10、有一种AB 2C 2型分子,在该分子中以A 为中心原子,下列关于它的分子构型和有关同分异构体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 、假如为平面四边形,则有两种同分异构体;B 、假如为四面体,则有二种同分异构体;C 、假如为平面四边形,则无同分异构体;D 、假如为四面体,则无同分异构体。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测试题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测试题

专题 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测试题(时间 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48 分)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烯和甲烷都易发生取代反应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油脂在碱的催化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工业上利用该反应生产肥皂D.用新制的Cu(OH)2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2.下列关于有机反应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乙醇B.乙醇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光C. CH3CH3+ Cl 2――→CH3CH2Cl +HCl 和 CH2===CH2+ 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D. 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3.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4. ( 双选 ) 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5.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D.反应④⑤⑥⑦是取代反应Br 2 6.1,4- 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

它可以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得:烃类A――→NaOH H2SO4B ――→C――→,水溶液-2HONaOH已知R— CH2— Br ――→R— CH2OH,则 A 可能是( )水溶液A.乙烯B.乙醇C. CH2===CH— CH===CH2D.乙醛7.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学中非常普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5H12的有机物有3 种同分异构体B.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一定能与钠反应放出气体C.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有2 种同分异构体,这 2 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均有 2 种D.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虽然相同,但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 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9.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A. O2和 O3互为同素异形体B. CH3CH3和 CH3CH2CH3互为同系物C. CH3CH2OH和 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D. CH3COOCH3和 HCOOCH2CH3为同一种物质10.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乙烯和苯的分子中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甲烷、乙烯、乙醇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植物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1.有机物 A 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 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

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评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含解析苏教版2

高中化学专题综合测评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含解析苏教版2

专题综合测评(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正确;B项,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正确;C项,蜡烛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 项,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错误。

]2.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依次是()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C.蛋白质、炭黑、多糖、无机盐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玻璃C[狼毫为动物的毛,属于蛋白质;墨条由炭黑制成;宣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多糖;砚石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盐。

] 3.①②是两种常见烃的球棍模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②A.都能在空气中燃烧B.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等质量的①②完全燃烧时,产生CO2的量相同A[由题图可知,①为乙烷,②为乙烯.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烯能,B项错误;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烯能,C项错误;乙烷和乙烯的摩尔质量不同,等质量时二者的物质的量不同,产生CO2的量也不同,D项错误。

]4.“化学是五颜六色的”是指在化学实验中有着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

下列有关反应获得的颜色不正确的是()①红②橙③黄④绿⑤青⑥蓝⑦紫A.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⑦B.淀粉遇碘:⑥C.蛋白质遇浓硝酸:③D.热的氧化铜遇酒精:①A[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溶液紫红色褪去,A项错误。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B.煤可与水蒸气反应制成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 和H2C.汽油、煤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D.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可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C[植物油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物,不属于碳氢化合物.]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油脂和蔗糖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成乙醇和乙酸C.蛋白质水解能得到氨基酸D.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均可得到葡萄糖A7.柠檬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因此被誉为“柠檬酸仓库”。

2022年高一化学练习《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综合检测(必修2)

2022年高一化学练习《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综合检测(必修2)

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以下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食醋除去暖瓶内的水垢B.鸡蛋白溶液中参加硫酸铵饱和溶液后析出白色沉淀C.碘单质遇淀粉变蓝D.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皮肤消毒解析:选B。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中用食醋除去暖瓶中的水垢,是利用乙酸与水垢中的CaCO3、Mg(OH)2反响生成可溶性的醋酸钙和醋酸镁,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中蛋白质溶液中参加硫酸铵溶液析出蛋白质,是发生盐析降低了蛋白质的溶解性造成的,是物理变化;C中淀粉遇碘变蓝属于化学变化;D中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是使蛋白质变性,属化学反响。

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响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解析:选B。

植物油分子结构中有碳碳双键存在,所以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 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C错误;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的蛋白质不能再溶解,D错误;只有B项,淀粉是由假设干葡萄糖缩聚得到的,水解后最终得到葡萄糖。

3.以下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响,又能发生酯化反响,还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 )A.CH2===CH—CHO B.CH3CH2COOHC.CH2===CH—COOCH3D.CH2OH(CHOH)4CHO解析:选D。

A中没有羟基或羧基,不能发生酯化反响;B中只有羧基,只能发生酯化反响;C中没有羟基或羧基和醛基,所以不能发生酯化反响,也不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响;D中含有醛基、羟基,醛基既能发生加成反响,又能被新制氢氧化铜氧化,羟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响。

4.(2022年扬州高一调研)以下列图表示一个化学反响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或其单元。

2020年春季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测试卷及解析

2020年春季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测试卷及解析

2020年春季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聚乙烯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乙烯生成聚乙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燃烧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时,聚乙烯消耗的氧气多B. 乙烯比乙烷的含碳量高,燃烧时容易产生浓烟C.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2.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糯米中的淀粉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B. 糯米中的淀粉是否水解完全可以用碘水来检验C. 糯米中的淀粉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D. 糖尿病病人不能吃粽子,因为糯米中含大量的葡萄糖会使血糖升高3.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一氯乙烷(沸点为12.27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那么制取一氯乙烷(CH3CH2Cl)的最好方法是()A. 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B. 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C. 乙烷与氯化氢反应D. 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4.在下列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正确组合是()①CH3CH2CH2CH2CH3 ②CH3CH2CH2CH2CH2CH3A.①和③B.②③⑤C.①和②D.③和④5.能一次区分乙醇、乙酸、苯和四氯化碳四种物质的试剂是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盐酸D.石蕊试液6.某高聚物可表示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高聚物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B.合成该高聚物的单体有3种C.该物质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7.下列有关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发生取代反应只生成CH3ClB.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CH3Cl最多C.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为混合物D. 1 mol甲烷生成CCl4最多消耗2 mol氯气8.质量为a克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液体或气体中,放置片刻后取出,铜片质量小于a克的是A. 盐酸B. 无水乙醇C. 烧碱溶液D. 二氧化碳9.已知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为,下列关于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子式为H··HB.结构简式为CH2==CH—CH3C.是一种不饱和烃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10.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B.溶于水后可得到乙醇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11.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该实验事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甲烷的分子式为CH4B. 甲烷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C. 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D. 甲烷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12.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蚕丝B. 塑料C. 化学纤维D. 合成橡胶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B.甲烷和苯都属于烃,都不存在同分异构体C.甲烷和乙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丙烯和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14.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是一种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醇的性质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的分子(C6H12O6)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组成的C.葡萄糖是提供给人体能量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中主要发生氧化反应D.葡萄糖是单糖,它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第II卷(非选择题)二、计算题(ΔH<0)生成氢气的体积,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

高中化学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单元检测

高中化学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单元检测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B.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C.用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D.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2.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结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的排布B.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mol溴单质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可证明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D.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5mol氢气,可证明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羟基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4.某学生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4mL0.5mol·L-1的CuSO4溶液和4mL0.5mol·L-1的NaOH溶液,将它们混合后,滴入1.0mL的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看到砖红色沉淀生成。

这是因为( )A.葡萄糖浓度太大B.加热时间不够C.CuSO4溶液的量不够D.NaOH溶液的量不够5.生活中常遇到一些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品牌八宝粥不含糖类,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B.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在人体内无任何作用C.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D.天然皮革常用于制衣、制鞋、制胶,实际上它是凝固和变性的蛋白质6.据《自然》杂志报道,在300℃~400℃的高温下,将砂糖(主要成分为蔗糖)等碳水化合物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形成焦糖与碳之间的“半成品碳”状态,再放进硫酸溶液中高温加热,生成了一种叫“焦糖烯”的物质,其分子式为C36H50O25。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检测题(含答案) (1)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检测题(含答案) (1)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淀粉B .油脂C .蛋白质D .纤维素2.傅-克反应是合成芳香化合物的一种重要反应。

有机物a 和苯通过傅-克反应合成b 的过程可表示如下(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取代反应B .R 为3CH 时,a 的电子式为H H:C:Cl H⋅⋅⋅⋅C .R 为49C H 时,b 的结构最多有4种D .R 为45C H O 时,1mol b 最多可与25mol H 加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2-二甲基己烷B .等质量的聚乙烯、甲烷、乙炔分别充分燃烧,所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少C .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D .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分子式都为C 12H 22O 11,均能发生银镜反应4.关于①乙醇、②乙酸溶液、③石灰水三种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有②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B .只有②能与烧碱溶液反应C .①②③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D .①与钠反应产生氢气最为缓慢5.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酯化反应的是A .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B .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C .在铁粉存在的条件下,苯与液溴反应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2molSO 3一定条件下充分分解得到的产物分子的数目为3N AB .一定量的无水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5.6LH 2,则乙醇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 A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分别与足量铁和铜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中含有的单质分子数目小于NA7.有机物X、Y、Z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下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的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Y和Z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来鉴别C.X、Y、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Y的分子式为C7H10O8.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高中化学(2)课时作业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2)课时作业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烷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为单键B.所有的烷烃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C.烷烃的分子通式为C n H2n+2,符合该通式的烃不一定是烷烃D.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2.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哪一种更能反映其真实存在状况()A.ⅠB.ⅡC.ⅢD.Ⅳ3.某高分子化合物的部分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聚合物的链节是B.聚合物的分子式为(C3H3Cl3)nC.聚合物的单体是CHCl===CHClD.若n为聚合度,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4n4.由乙烯推测丙烯与溴水反应时,对反应产物的书写正确的是( )A.CH2Br—CH2-CH2BrB.CH3—CBr2—CH3C.CH3-CH2—CHBr2D.CH3—CHBr—CH2Br5.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质,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6.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①乙醇沸点低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7.若乙酸分子中的氧都是18O,乙醇分子中的氧都是16O,二者在浓H2SO4作用下发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子中含有18O的物质有( )A.1种B.2种C.3种D.4种题号1234567答案[]二、非选择题8.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解而变成乳酸。

乳酸最初就是从酸牛奶中得到并由此而得名的。

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乳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测试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5H10B.C7H8C.CH4O D.C2H4Cl2
2.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
A.CH2OHCHOHCH2OH B.CH3OH C.CH3CHO D.CH3COOH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B.石油裂解C.石油的分馏D.古代植物变成煤4.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A.福尔马林 B.18.4mol.L-1的硫酸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 D.1mol.L-1的CuSO4溶液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反应
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C.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制氯乙烷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肥皂
6.某烷烃含有200个氢原子,那么该烃的分子式是
A.C97H200B.C98H200C.C99H200D.C100H200
7.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 B.分子中C、H个数之比为1:2
C.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D.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为CH4
8.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

这说明
A. 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 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 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 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中含有C5~C11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10.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6C.C3H6D.C6H6
11.在120o C和101kPa的条件下,某气态烃和一定量的氧气混合气,点燃完全反应后再恢复到原状态时,气体体积缩小,则该烃分子内的氢原子个数一定是
A.小于4 B.大于4 C.等于4 D.无法判断
12.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

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通入足量溴水中B.在空气中燃烧
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D.通入液溴中
13.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B.苯、乙醇、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D.硝基苯、乙醇、乙酸
14.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①蛋白质②氨基酸③油脂④淀粉⑤氯乙烯⑥纤维素⑦聚乙烯
A.只有①⑦ B.除②外都是 C.只有①④⑥⑦ D.只有①③15.丙烯酸(CH2 = CH—COOH)的性质可能有:
①加成反应②水解反应③酯化反应④中和反应⑤氧化反应
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6.(7分)下列各组物质① O2和O3 ②H2、D2、T2③12C和14C ④ CH3CH2CH2CH3和(CH3)2CHCH3⑤乙烷和丁烷
H Br
⑥ Br—C—Br 和 Br—C—H ⑦ CH3CHCH2CH2CH3 和 CH3CH2CHCH2CH2CH3
2CH33
互为同位素的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互为同系物的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其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同一物质的是。

17.(14分)已知:①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

(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②,④。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18.(12分)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反应类型:
⑴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只写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反应;
⑵由乙烯为原料合成聚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反应
⑶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反应
⑷乙醇和金属钠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反应
⑸葡萄糖发酵制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 反应 ⑹由苯制取硝基苯: ____,属于 反应;
19.(10分)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
液的方法是: 。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其目的是 。

(5)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

(6)做此实验时,有时还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试管里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
是 。

20.(10分)某有机物含碳40%、氧53.3%、氢6.7%,其蒸气密度为2.68g ·L -1(标准状况下)此有机物呈酸性。

求:
(1) 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与相对分子质量.
(1) 通过计算确定此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 用30g 此有机物跟足量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