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二地理必修3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高二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学目的: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3、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重点: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难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主要农业带的空间分布,把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完善和深化理论,我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某某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增加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过程: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学生看图2-17,2-18,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北纬25度-49度,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
地形:为三大纵列带,在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占国土的1∕2,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西部高原山地海拔较高,热量不足,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以牧牛为主。
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条件:学生看书总结经济效益好,交通运输完善〔以及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政策与法规的支持。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定义:2,依据:3,目的: 4意义:5,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生产地区专门化和高度机械化〔石油农业〕6.美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带乳畜带: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此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不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该地接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属于乳畜业。
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的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霜期较长,年降水量适中,自然条件有利干玉米的生长。
美国玉米带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专业化生产区。
小麦带:位于美国中部(冬小麦,“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和北部(春小麦):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比较适宜种植小麦,北部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以春小麦为主,播种时间在春季的3,4月份,中部由于纬度较低,热量较多,以冬小麦为主,播种时间在秋季。
2019-2020年高二地理《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案状元笔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市场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
美国农业生产有两大特点:一是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二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的形成和分布都是综合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人口、经济等多种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结果。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有:实行限耕政策;实行休耕政策;实行补贴政策;实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基础整理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二是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三是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综合探究1.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共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的玉米带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玉米部”,比较中美两国“玉米带”在生产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究:(1)首先查阅资料,了解两国“玉米带”的位置、地形、气候、产量等基本情况。
表2-4-2 中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比较表项目纬度地形土壤有机质无霜期(天)降雨量(㎜)玉米面积比重玉米单产(千克/公顷)美国玉米带370N~450N平原台地3%~6% 160~200 500~700 50% 7500中国玉米带420N~460N平原台吉2% 130~145 450~650 50%~60% 6750(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中美两国“玉米带”生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者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较高。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价格低。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教案

先来感受美国各色农业带景观
玉米迷宫··大地眼影盘··牛性化牛舍··打包棉花收获机〔田间采棉和机载打包一次完成,实现连续不间断的田间采棉作业〕
来到山西的几年里,至今未能改变每天清晨喝一碗浓香的酥油奶茶,大家知道饮食习惯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的,就如南方人有喜食大米一样,还记得刚刚的微视频中我要盛情款待你的美食吗?能不能说说在我的饮食结构中以哪些农产品为主呢?生:···
为什么以这些农产品为主?生:···〔因为青海的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这节课我们所涉及的主题那么是~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开展(板书)
本节教材由“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对策〞三局部组成,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本堂课将只讲授教材“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这两局部内容,而这两局部内容对后面学习“美国农业生产的问题及可持续开展对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对,在普通大田里确实不行,但是在现代化的温室大棚里能行!
过渡
让我带你到青海民和现代农业示范园里看看···播放微视频
引导设问
一排排整齐的温室大棚,棚内有各种时令新鲜、绿色生态的南方水果~枇杷、红提、人参果、金太阳杏、雪桃等。成为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这是什么力量在高原旱地“种〞出农业奇迹?生:···技术
美国农业的生产就开创了全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的一个样板,什么样板?PPT展示图片
这幅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什么信息?生:···〔“农业带〞←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多样化〕
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生活链接] 位于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被称为“沙漠之国”,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
很多人都知道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和智能水肥一体化非常厉害,而且在世界农业领域都是屈指可数。
除此之外,以色列的新品种培育和发明水平也很高。
以色列设施农业是标准化生产车间,顺应气候,做欧洲市场的“反季节”,以此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并成为仅次于荷兰的第二大花卉供应国。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农业发展的自然优势及社会经济优势。
知道:美国农业区划和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
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措施。
应用:学会利用区域分布图分析评价某地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人地协调观:理解区域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政策;树立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观。
综合思维:根据区域地理条件,分析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和问题,评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发展方向。
区域认知:认识区域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评析区域农业发展的长处和不足。
地理实践力:调查家乡农业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区位因素区位优势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和01亚热带,水热条件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平原面积广,地势02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土壤肥沃水源有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等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1)首要因素: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03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重要因素:04交通运输条件、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
[自我探究] 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劣势?[答案]美国本土大部分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因此热量条件难以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由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冬季北方冷空气极易南下,甚至侵袭到墨西哥湾沿岸,使农作物遭受低温冻害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湘教版

《美国》教学设计课题区域地理——美国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对美国进行空间定位。
2、能熟练运用区域地理分析方法分析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对美国发达的工、农业的区位分析,掌握某一地区工、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教学重点美国的人文地理特征教学难点1、美国人口迁移方向及原因2、美国农业、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学情分析经过两个多月的区域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关于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而美国是个大家相对来说还算是熟悉的国家,学生的学习劲头还是足的,但是这部分内容涉及到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点较多,课堂上要注意这部分知识的巩固,重点也放在引导学生将区域地理所学和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模式与方法教具与资源导入图片导入(白宫、总统雕像、自由女神像、苹果品牌标志)——都能联想到同一个国家:美国图片导入图片学习指导(一)阅读地图册P136及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格: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表格(3分钟)教师展示答案,核对答案,解决学生疑问地图册、多媒体学习指导(二)1、人口美国人口数量截至2015年止为3.21亿人,为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国,拥有十分多样化的种族及民族,白种人占84﹪,主要来自欧洲,黑种人来自非洲,占13﹪,黄种人来自亚洲,华人集中在旧金山、纽约、洛杉矶。
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少。
近几十年来,美国人口多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学生阅读学案文字内容,教师总结文字主要内容学案、多媒体思考:近几十年来,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试分析原因。
(提示:从经济、技术、气候、环境等方面分析)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提问并归纳总结多媒体2、农业美国农业生产特点:1、生产地区专门化2、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3、商品率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多媒体思考: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提示: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地理区位因素方面入手)学生讨论分析,教师提问并归纳多媒体3、工业——三大工业区根据所学内容填写表格空白处学生独立完成表格,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回答,归纳答案学案、多媒体当堂训练见学案基础过关及挑战高考教学反思一堂课40分钟,从内容量上来说,这些内容并不少,为了节省时间,课上鼓励学生会的空就可以不填写或者简略填写,课后再整理。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三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熊老师)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熊老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3.了解美国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过程方法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步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到地理学习过程。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4.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分析,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用发展眼光看待地理事物的科学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情分析本节课施教对象为逍林中学实验班学生,学生基本素质较好,在之前学习美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后,对美国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比较容易地接受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
3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是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和布局特点,难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本课重点是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和布局特点,难点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资料展示展示世界名著《飘》中的片段和图片,“……他们都朝远方望去,越过奥哈拉家无边无际的新翻耕的棉花地,直到红红的地平线上……全世界都迫切需要棉花,而这个县的新垦地还很肥沃,在大量生产这种东西……从那些弧形的垄沟中财富源源涌来…… ――选自《飘》玛格丽特.米切尔”活动2【导入】新课学习过程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区位条件分析)回顾必修二中有关农业生产区位因素部分知识,让学生阅读课本图2-17、2-18,思考并回答1、图中有哪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你还能想到哪些有利于美国农业发展的条件?有没有不利的自然条件?2、利用课本p52活动题,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过程说明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又是什么?美国主要农产品出口均位于世界前列,农业生产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承转)通过以上两大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得出影响美国农业生产因素。
高二地理教案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
能力
2、通过介绍新闻报道“我与美国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活动,了解美国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农业区位因素”)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运用个人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表达、交流、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4、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的分析,了解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
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与应对策略】
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
(通过系列读图、提问、小组讨论以及配套学案等形式加以突出)
【教学难点与应对策略】
1、美国农业生的条件(把自然(为主)、社会经济分类细化,各个突破)
2、美国主要农业带的空间分布(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完善完成)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美国农业的图片资料、传统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说课稿)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内容分析与处理高中地理必修Ⅲ的主要知识构成为区域地理学,作为必修Ⅲ的关键知识内容--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以案例的形式,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不同区域类型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效果,旨在解决如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农业产业活动作为区域整治与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为其他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是第二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节教材由“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三部分组成,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本堂课将只讲授教材“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这两部分内容,而这两部分内容对后面学习“美国农业生产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并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2、难点①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②美国主要农业带的空间分布③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把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3、重难点突破农业生产活动、分布与自然地理条件密切联系,还受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本节注重学生获取、分析地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本节的教学重难点,除了由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外,关键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相关资料,充分调用原有地理知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以及掌握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案【导学目标】1、理解美国农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其原因。
2、通过回顾美国农业的历史,探讨美国农业采取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必要性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
3、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因素,探讨美国农业的发展之路,借鉴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学习重点】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其原因。
【学习难点】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其原因。
【知识梳理】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美国本土大部分属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水热条件较好。
(2)地形分为③____大纵列带,在④__________山脉与⑤____________山脉之间是广阔的⑥______,约占本土面积的⑦____。
(3)地势⑧__________,土壤⑨________,有利于农业⑩____________和⑪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条件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⑫__________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
其中,⑬__________对农业区域⑭________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还有⑮__________条件、国家的⑯____________等影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⑱____________,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⑲______________,以取得最大的⑳____________。
3.美国农业带的特征和分布(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21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充分发挥农业○22__________________,大规模使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23____________,提高农业○24______________。
(2)美国主要的农业带:○25________、○26__________、○27________、棉花带、○28____________、水果和灌溉农业带等。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目的:寻求适宜的○29____________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30________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措施(1)发展○31________农业,有机农业、○32________农业、精确农业、“○33________”农业等。
(2)制定一系列○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大量○35______________,采取了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36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
3.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37______政策、休耕政策、○38________政策和○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答案:①温带 ②亚热带 ③三 ④落基 ⑤阿巴拉契亚 ⑥平原 ⑦12 ⑧平坦开阔 ⑨肥沃 ⑩机械耕作 ⑪大规模经营 ⑫追求效益 ⑬经济效益⑭专门化 ⑮交通运输 ⑯政策与法规 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⑱客观要求 ⑲合理布局 ⑳经济效益 ○2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22自然资源优势 ○23农业装备 ○24劳动生产率 ○25乳畜带 ○26小麦带 ○27玉米带 ○28混合农业带 ○29生产方式 ○30消费者 ○31生态 ○32节水 ○33处方 ○34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 ○35农业新技术○36农业 ○37限耕 ○38补贴 ○39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要点突破】1.美国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1)有机农业:指一种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农业:指在农业生产中,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林、牧、副、渔业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3)节水农业:除了采取节水型灌溉措施外,还要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从水源通过输水、配水、灌水直到作物耗水过程中水的损失,提高单位用水量的产值和产量。
它包括农业水资源评价技术、农业水资源开发技术、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生物化学节水技术以及农业管理范畴节水技术等。
(4)精确农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在机械化基础上,将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传感技术进行集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综合应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目的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
(5)“处方”农业:滥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水源,危害人体健康等,为了给农作物合理施肥和治病就要有农技师给农作物来开处方,然后按方配药。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堂检测】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对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区位条件进行比较,两者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国东北部和我国东北地区都是所在国著名的工业基地,试比较两者发展条件的相同点。
(5)与我国相比,美国的小麦在国际市场上更有价格优势,为什么?答案: 1 (1)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2)热量不足;水源不足(3)工业发达,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4)这两地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交通条件便利;人口稠密,工业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5)美国小麦生产的机械化、农业技术、专门化水平高,各项补贴政策高,滥施化肥、农药的现象很少,农作物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我国。
【课堂小结】将你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疑问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和解决吧!收获:疑问:【课后自测】基础巩固(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表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
据表回答1~2题。
A.30°N~40°N西海岸B.30°N~40°N东海岸C.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区2.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③夏季光照条件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2008年高考重庆卷)下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A.谷物总产量下降 B.农业劳动力减少C.谷物需求量减少 D.谷物单产下降4.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5.(2008年高考江苏卷)《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
下列叙述中,属于其入选条件的有(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A.①③④ B.①②⑤C.②③⑤ D.①④⑤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A、阿根廷B、澳大利亚C、法国D、美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许多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应该具有较强的优势。
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不少农产品频遭主要进口国的“绿色壁垒”,农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据此回答2-3题。
2、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的原因是()①国家政策倾斜②劳动力丰富而廉价③土地租金低廉④气候条件优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导致我国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是()①质检设备落后②大量喷洒农药③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④进口国质检标准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4-6题。
4、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5、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6、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土壤B、水源和土壤C、水源和气候D、地形和气候读我国的两则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据此回答7-8题。
7、农谚可能分别适用于()A、三江平原和太湖平原B、南疆和松嫩平原C、汉江平原和珠江三角洲D、黄淮平原和江淮地区8、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跟第二则农谚吻合的是()A、aB、bC、cD、d二、综合题9、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带和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为优越。
(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①,②,③,④,⑤,⑧,⑨。
(3)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海域名称:⑥,⑦。
(4)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气候,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