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所有检查部位须知
MR检查的科普小知识

MR检查的科普小知识MR检查的全称核磁共振检查,临床中又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检查过程是将人体放置于一个特定的强大磁场仪器中,通过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质子发生核磁共振现象,然后获得核磁共振信号,再经过专业计算软件的运算,从而得到包含人体信息的图像。
核磁共振虽然有个“核”字,指的是人体内的原子核,不是核辐射的“核”,因此磁共振是没有辐射的,完全不存在核辐射现象及放射性物质,检查过程非常安全,患者和家属无需担心和恐惧。
一、磁共振的优点和主要检查范围1.磁共振的检查过程不会对患者产生任何创伤和辐射,由于采用的是空间三维梯度磁场,可以在不移动患者和扫描床的情况下实现任何角度扫描和图像重建,对一些行动不便或身体有创伤的患者特别友好。
2.磁共振检查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能直接显示人体心脏和血管结构;对人体软组织有高分辨率,后期成像更清晰、准确,帮助医生掌握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
在进行骨骼检查时,不会产生伪影干扰,对颅脑后部的病变有着清晰的辨认。
在检查患者身体的同时,还能提供机体功能、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3.磁共振的主要检查范围包括:颅脑、脊髓和椎管内疾病的诊断,脊椎及椎间盘的诊断,腹部及盆腔脏器的诊断,骨关节韧带半月板的诊断,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孕妇、胎儿疾病的诊断。
二、磁共振检查的禁忌对象1.磁共振检查的受检者不能装有心脏起搏器,由于检查中会产生强大的磁场,心脏起搏器、ICD等包含金属的物质有可能出现装置移位、起搏信号异常、电极升温等异常现象,会引起受检者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2.受检者身体内有骨科植入物要告知医生,根据植入物材质属性判断可不可以进行MRI检查。
目前临床使用的骨科植入物大多由纯钛或钛合金制成,不会与磁场产生磁性,但是有可能会造成图像伪影,影响周围组织的观察,因此也需提前告知影像医生。
如内固定物是由不锈钢等材质制成,是绝对禁止进行磁共振检查。
3.受检者佩戴输液泵和留置导管是可以进行MRI检查的,输液泵材料没有金属,不会呈现非铁磁性和弱磁性,而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应在检查前移除胰岛素泵,避免强磁场破坏胰岛素功能。
CTMR检查指南

CTMR检查指南CT和MR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影像学技术,用于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本文将介绍CT和MR检查的指南,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生成患者内部断层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用于检测和定位病变。
CT检查常用于诊断颅脑、胸部、腹部、骨骼和血管等疾病。
以下是一些CT检查的指南:1.颅脑CT检查:用于评估颅脑损伤、中风、肿瘤等。
指南包括选择合适的扫描协议、注射造影剂、扫描范围和层厚等。
2.胸部CT检查:用于评估肺部病变、肺癌、肺栓塞等。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协议、呼吸控制技术、注射造影剂、扫描范围和层厚等。
3.腹部CT检查:用于评估肝脏、胰腺、肾脏和腹腔疾病。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协议、注射造影剂、饮食准备、扫描范围和层厚等。
4.骨骼CT检查:用于评估骨骼损伤、关节疾病和骨密度。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协议、双能量扫描、扫描范围和层厚等。
5.血管CT检查:用于评估血管疾病和血栓形成。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协议、注射造影剂、扫描范围和层厚等。
MR(磁共振)是一种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患者内部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它不使用X射线,因此辐射较低,特别适用于儿童和孕妇。
MR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和组织对比度,用于诊断和评估多种疾病。
以下是一些MR检查的指南:1.颅脑MR检查:用于评估脑部疾病、脑卒中、肿瘤等。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扫描参数、注射造影剂和扫描范围等。
2.脊柱MR检查:用于评估脊柱疾病、椎间盘突出等。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扫描参数和扫描范围等。
3.关节MR检查:用于评估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等。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扫描参数和注射造影剂等。
4.腹部MR检查:用于评估肝脏、胰腺、肾脏和腹腔疾病。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扫描参数和注射造影剂等。
5.心脏MR检查:用于评估心脏疾病和心脏结构。
指南包括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扫描参数和注射造影剂等。
MR操作规程

MR操作规程一、背景介绍MR(Magnetic Resonance)是一种基于磁共振原理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对人体组织的水份子进行扫描和成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内部结构图象,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为确保MR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影像质量,制定MR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二、设备准备1. 检查前确认MR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包括磁场强度、温度、气压等参数。
2. 检查MR设备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好,如磁场屏蔽、安全警示标识等。
3. 检查MR设备的配件和耗材是否齐全,如线圈、注射器、对照剂等。
三、患者准备1. 根据医嘱和患者信息,确认患者的扫描部位和扫描序列。
2. 向患者解释MR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的允许。
3. 患者需要脱掉金属物品,如首饰、手表、钥匙等,避免对磁场产生干扰。
4. 患者需要更换干净的检查服,并确保无任何金属钮扣或者拉链。
四、扫描操作1. 将患者安置在MR设备的扫描床上,并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固定患者的头部、四肢等,以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根据患者的体形和扫描部位,选择合适的线圈,并正确放置在患者身体上。
3. 根据医嘱设置扫描参数,包括扫描序列、扫描层数、扫描时间等,确保获得清晰的影像。
4. 在扫描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即将住手扫描并采取相应措施。
5.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对照剂来增强影像的对照度,但需谨慎使用,并遵循相关操作规程。
五、事故应急处理1. 在MR操作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事故,如患者突发疾病、设备故障等,应即将住手扫描,并及时报告相关责任人。
2. 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对患者进行急救、维护设备安全等。
3. 对事故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过程等,以便事后分析和改进。
六、操作规范1. MR操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和持有相关资质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规范和安全。
2. 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如保护患者隐私、避免辐射危害等。
MR操作规程

MR操作规程标题:MR操作规程引言概述:MR(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领域。
为了确保MR成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MR操作规程。
本文将介绍MR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匡助医护人员正确操作MR设备,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一、设备准备1.1 确保设备完好:在进行MR成像之前,必须确保MR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各项功能正常。
1.2 检查安全设施:检查MR设备周围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如急救设备、灭火器等。
1.3 校准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成像需要,正确设置MR设备的扫描参数。
二、患者准备2.1 患者安全:患者在进行MR成像前,必须脱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首饰、手表等,以免对成像结果产生干扰。
2.2 了解患者病史:在进行MR成像前,医护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以便调整成像参数,确保成像效果。
2.3 安全提醒:在患者进入MR室前,必须向患者详细介绍MR成像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配合并保持肃静。
三、操作流程3.1 定位操作:在患者躺入MR设备后,医护人员需准确定位成像部位,调整扫描平面。
3.2 启动扫描:根据预设的扫描参数,启动MR设备进行成像,确保成像过程平稳进行。
3.3 监控患者状态:在成像过程中,医护人员需随时监控患者的状态,确保患者安全。
四、成像结束4.1 完成成像:当成像完成后,医护人员需及时住手扫描,将患者从MR设备中取出。
4.2 数据保存:将成像数据保存到系统中,以备后续分析和诊断。
4.3 安全离开:患者完成成像后,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安全离开MR室,确保患者安全。
五、设备维护5.1 清洁消毒:每次使用MR设备后,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卫生。
5.2 定期维护:定期对MR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5.3 故障处理:如发现MR设备浮现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结语:MR操作规程是保障MR成像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MR设备,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MR检查注意事项

MR检查注意事项MR检查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核磁共振检查手段,该种检查方式是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MR检查通常多见于对X线以及CT检查无法确诊的肿瘤和损伤进行诊断,并且该种检查手段具有辐射少、安全系数高等优势,因此近年来广泛被人们所接受。
那么对于MR检查我们应该知道或者了解哪些注意事项呢?了解什么是MR检查MR检查是指核磁共振检查,该种检查方式适用于机体各个部位损伤或疾病的检查,且相较于常规的X线以及CT检查,MR检查具有精确度高、安全系数高以及辐射少等优势,且该种检查方式的施行对于临床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颅脑等部位的损伤以及肿瘤具有积极意义。
在临床诊断检查中可发现,MR检查在肿瘤、血管病变、神经系统发育畸形、脑室系统病变、出血性病变、感染、白质病变、退行性病变以及蛛网膜下腔病变等病症诊断检查中均优于CT检查。
根据现有临床研究以及资料显示,MR检查对于颅颈部交接区或后颅凹等部位的病变诊断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对于颅颈部交接区或后颅凹等部位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对提高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也具有积极意义。
了解MR检查的临床常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以及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MR检查成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现阶段的成像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在临床检查治疗中的应用也相应的变得愈发广泛,该种检查技术的检查范围能够涵盖患者机体的各个方面。
同常规的X线以及CT检查相比,MR检查的优势在于对软组织结构的高分辨率,以及多参数成像技术。
使得MR检查能够广泛的用于检查机体实质性脏器病变,如脑、肝脏、胰腺、前列腺、卵巢、子宫、肾脏、脾脏以及脊髓等器官。
而且在对骨关节系统进行检查时,MR检查也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对于关节软骨、韧带、肌肉、肌腱、脊髓病变等方面。
了解MR检查大约需要的治疗费用MR检查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无创检查方式,该种检查手段虽然在临床广泛应用,并且的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核磁共振检查所需的检查时间较长,患者需要排队预约检查的时间较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部分患者的经济造成负担。
MR操作规程

MR操作规程标题:MR操作规程引言概述:MR(磁共振)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其操作规程对于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MR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点。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信息:在进行MR检查之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1.2 安全检查:确保患者没有任何金属物品携带,如金属假牙、心脏起搏器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造成安全隐患。
1.3 询问患者病史:医务人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任何禁忌症,如患有心脏病、植入金属假体等,以便调整检查方案。
二、操作流程2.1 让患者脱掉金属物品:在进入MR室前,患者需要脱掉所有金属物品,包括饰品、手表等。
2.2 安置患者:医务人员需要将患者安置在MR检查床上,并确保患者舒适,并固定好头部位置。
2.3 启动设备: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启动MR设备,调整扫描参数,开始检查。
三、检查过程3.1 协助患者保持静止: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不动,以确保影像质量。
3.2 保持通讯畅通: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保持通讯畅通,询问患者是否感到不适或需要帮助。
3.3 监测患者状态:医务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等,确保患者安全。
四、结束操作4.1 完成检查:当检查结束时,医务人员需要停止设备,将患者从MR检查床上移开。
4.2 告知患者结果:医务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如有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4.3 清洁设备:医务人员需要清洁MR设备,确保下一位患者的检查环境干净卫生。
五、注意事项5.1 遵守操作规程: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MR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2 定期维护设备:MR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3 持续学习更新知识:医务人员需要持续学习最新的MR技术和操作规程,提升专业水平。
结语:MR操作规程对于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
核磁室五官及头颈部磁共振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核磁室五官及头颈部磁共振检查技术操作规范一、眼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眶部肿瘤,包括眼球,视神经与眶的各种肿瘤。
2.眼肌疾病,如格氏眼病等。
3.血管性病变,包括眶内静脉曲张、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屡等。
4.外伤5.非金属性眼内和眶内异物。
6.眶内炎症包括炎性假瘤与眶内感染【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
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嘱病人检查中双眼平视前方或闭眼,使眼球保持不动。
(2)成像中心:眶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
(3)扫描方法①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②成像范围:扫描范围上F包括眶上、下壁,前后包括眼险至眶尖。
③推荐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适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WI、T=>W1.冠状面T3WI或沿检查侧视神经走向设定斜状面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成像序列。
如脂肪抑制技术等。
④成像野(FoV):18-25cmo也可根据眼眶大小及病变范围设定扫描范围。
⑤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⑥成像层厚:2~5mm。
⑦矩阵1128X256或256X512等。
(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1.程序相同,可加扫T1.WI-FS序列。
常规做横断面、斜状面及冠状面T1.WI (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
二、鼻及鼻旁窦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
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
放射线科MR检查项目预约检查须知和检查前准备

第二章MR检查项目与预约检查须知和检查前准备“同时非单项检查时执行最复杂的准备”预约登记地址:放射线科“登记室”预约登记时间:周一~周日:8:00~16:30;第一节 MR平扫检查项目与预约检查须知和检查前准备项目检查项目预约检查须知和检查前准备头面部15 颅脑MR扫描检查须知:1、请您按预约时间准时到放射线科约定的磁共振室门前听分诊护士安排等候叫号检查。
2、错过预约时段,本次预约作废。
3、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检查,届时请平诊患者自觉让开通道等待。
4、不要滞后预约时间,请提前5~10分钟。
5、检查前务必去除患者身上所有铁、磁性物件,去除影响检查的饰品、衣物及身上携带品,确保患者体内无铁、磁性植入物。
6、遇到突发事件时,听从医务人员的即时通知。
颅脑MR弥散加权成像DWI脑垂体MR扫描颅脑MRA颅脑MRV左眼MR扫描右眼MR扫描内听道MR扫描耳颞部MR扫描内耳MR水成像右颞颌关节MR扫描左颞颌关节MR扫描鼻咽MR扫描副鼻窦MR扫描上下颌部MR扫描面神经、三叉神经MR扫描1颈部3 口咽喉部MR扫描甲状腺MR扫描颈部软组织MR扫描胸部胸腺MR扫描胸主动脉MR扫描纵膈MR扫描心脏MR扫描6 乳腺MR扫描双侧腋部MR扫描腹部9 肝胆脾MR扫描检查须知:1、请您按预约时间准时到放射线科约定的磁共振室门前听分诊护士安排等候叫号检查。
2、错过预约时段,本次预约作废。
3、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检查,届时请平诊患者自觉让开通道等待。
4、不要滞后预约时间,请提前5~10分钟。
5、检查前务必去除患者身上所有铁、磁性物件,去除影响检查的饰品、衣物及身上携带品,确保患者体内无铁、磁性植入物。
6、遇到突发事件时,听从医务人员的即时通知。
检查前准备:1、扫描前患者空腹12小时以上。
2、扫描前60~30分钟口服温开水约1000ml;扫描前即时口服温开水300ml~500ml。
胰腺MR扫描肝胆MR弥散加权成像DWI中上腹MR扫描(中上腹)肾脏MR扫描检查须知:1、请您按预约时间准时到放射线科约定的磁共振室门前听分诊护士安排等候叫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