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主题广播稿2020年
元宵节讲话稿

元宵节讲话稿
各位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我很荣幸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和温馨。
首先,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向大家送上最诚挚的节日祝福,愿大家在这个团圆的时刻里,能够和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浓厚民俗风情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早的一个节日。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挂灯笼、赏花灯、吃元宵,共同庆祝这个团圆的日子。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借着元宵节的机会,和大家一起思考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珍爱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中国的魅力。
同时,元宵节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在这一天,我们要珍惜和
家人团聚的时光,共同分享快乐和温馨。
无论工作再忙,我们都要
抽出时间和家人团聚,共度这个美好的时刻。
团圆是一种幸福,是
一种温馨,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最后,我希望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大家能够放下工作中的烦
恼和压力,放松心情,尽情享受这份团圆和温馨。
也希望我们能够
在工作中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
我们共同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家庭幸福,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元宵节专栏广播稿

元宵节专栏广播稿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专栏广播节目!我是主持人XX。
今天是元宵节,也被称为“小年夜”,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元宵节的由来、习俗和传统活动。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或上元节,最早作为一种祭祀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俗节日。
元宵节的由来与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美。
主持人:作为元宵节的标志,元宵是一种由糯米制作而成的圆球状食物,既有各种甜味元宵,也有咸风味的元宵。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是赏灯、猜灯谜、放焰火等。
不同地方的习俗也有所不同,但都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主持人:元宵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就是赏灯。
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庙宇等处都会悬挂各式各样的彩灯,华美绚丽,犹如童话世界。
人们带着家人或者朋友一起欣赏灯饰,畅享美好时光。
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主持人:元宵节中的另一个传统活动就是猜灯谜。
在元宵节期间,街巷巷口、庙会集市等地会举办猜灯谜的活动。
人们猜灯谜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思维训练。
通过猜灯谜,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增加见识,同时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主持人:元宵节夜晚还有放焰火的活动。
放焰火的目的是祈福辟邪,人们希望通过放焰火驱逐不吉祥的事物,带来好运和平安。
放焰火的炫目光芒不仅令人陶醉,更象征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主持人:今天,我们还邀请到了一位元宵节专家,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元宵节更多的知识和故事。
专家:大家好,我是XX。
元宵节这个节日的由来和传说非常丰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关于汉武帝刘彻的故事。
传说在汉武帝时代,上天女娲补天时,掉下了一根羽毛,正好落在帝皇宫殿的地上。
帝皇将这根羽毛当成礼物留下,后来竟生出了个美丽聪慧的女儿。
女儿仙气逼人,随手便可以下雨,甚至可以点火。
她被人们称为“灵姑娘”,也就是后来的“灯神”。
为了纪念她,元宵节就被定为天宫之乐节,以向她致敬。
元宵广播稿

元宵广播稿篇一:广播电台稿元宵节百姓生活(20XX-2-20)编辑——李秀播音——袁君陈虎娇本期节目分类:《百姓生活》社会民生类节目主题:元宵节的由来与习俗节目方式:对话节目时间:30分钟呼台(千秋蒙顶世界茶源名山之声Fm89.8)《百姓生活》片头:柴米油盐酱醋茶,科技人口和文化,新法新规新观察。
898和您一起品茶论道,诉说百姓生活……【袁君】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名山之声Fm89.8《百姓生活》节目,我是您的好朋友君君,我是娇娇。
希望今天的节目能带给您一丝轻松和惬意。
{出百姓生活片花}【串词】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音乐转接君君: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娇娇:是的,据说,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君君:根据考证,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元宵节主题广播稿

元宵节主题广播稿元宵节主题广播稿在学校广播站锻炼的同学们,广播前一般都会提前做好广播稿,广播稿写得优秀才会有更好的节目效果,怎样写广播稿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主题广播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元宵节主题广播稿1歌曲《欢乐中国年》xxxx:恭喜恭喜中国年,xxxx向大家拜年啦。
xx:欢乐欢乐中国年,xx恭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合:xx空间站节目在新春佳节之际和大家见面了!xxxx:再过几天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
xx: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吧!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时期。
当时的皇帝提倡佛教,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xxxx: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还有不少过节的习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接下去请听歌曲《卖汤圆》xx:各地的元宵节都是热闹的,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赏花灯了。
比如南京的夫子庙,春节开始,夫子庙就一直是灯的世界,花的海洋,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还有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夫子庙看看,一定能够感受到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看灯时可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注意安全哦。
xxxx:接下去送给大家几首关于元宵节的诗歌歌谣。
(背景音乐)《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宵月正圆》: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元宵节讲话稿

元宵节讲话稿
各位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是元宵节,我很荣幸能在这个美好的节日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首先,我代表公司向大家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祝愿大家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蒸蒸日上。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挂灯笼、吃汤圆、赏花灯,以示团圆和幸福。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的一个载体。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我们的节日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同时,元宵节也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在这一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关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用心去关心和关爱身边的人,让团圆的温暖遍布我们的生活。
在这个节日里,我希望大家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让这份温馨和幸福一直延续下去。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这个节日里能够放松心情,尽情享受节日
带来的快乐。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和困难。
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
努力,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祝愿公司更加繁荣,让我们
的事业蒸蒸日上。
最后,再次祝大家元宵节快乐,谢谢大家!。
经典元宵节红领巾广播稿

经典元宵节红领巾广播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节日,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 2000 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
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赏花灯。
花灯是元宵节的灵魂,各种各样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
有传统的宫灯、走马灯,也有现代的电子灯、卡通灯。
每一盏灯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在元宵节的夜晚,大街小巷灯火辉煌,人们扶老携幼,纷纷走出家门,欣赏这美丽的灯景。
除了赏花灯,猜灯谜也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深受人们喜爱。
猜灯谜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灯谜的内容五花八门,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各个领域。
大家围在灯谜前,苦思冥想,一旦猜中,那种喜悦和成就感真是无法言表。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另一项重要习俗。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元宵节广播稿10篇

元宵节广播稿10篇元宵节广播稿1背景音乐:《春节序曲》)男:青春的天地,人生的舞台女:珍贵的回忆,久违的欢乐男:圣泉中学元宵节特别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合:祝大家节日快乐!音乐《闹元宵》男:元宵节时我们呢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今天的节目就从元宵节开始聊吧!女:春节刚过,神州大地还到处弥漫着过年时欢乐地气息,人们余兴尚浓。
到了正月十五,天上明月高悬,地上灯火辉煌,复苏回暖的大地已是一片温馨的气象。
城乡各地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其乐融融。
男:是啊,元宵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某某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
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定为重大节日。
女: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着历史得到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汉代才一天,到了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点灯,蔚为壮观。
到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至五天。
男:同学们,你喜欢猜灯谜吗?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谜语悬之于灯,开始于南宋。
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女: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
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人,就吹胡子瞪眼。
有个叫王少的秀才,曾因衣服穿得破烂去向他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
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
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
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
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秤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的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但敢来骂老爷。
”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的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
2020年元宵晚会讲话稿5篇

2020年元宵晚会讲话稿5篇元宵节有天上明月,人间情怀。
元宵节的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狂欢节。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2020年元宵晚会讲话稿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
2020年元宵晚会讲话稿1同志们,朋友们,全县父老乡亲们:彩灯辉映梨乡千山堆玉,皓月朗照嘉陵百里流金。
在这个预示一元复始、万物吉祥的元宵佳节之夜,我们汇聚在象征着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同心广场,隆重举行20XX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的“龙腾狮舞闹元宵”,欢度一年一度的传统元宵佳节。
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向全县广大父老乡亲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两千多年来,元宵节一直被群众作为民间习俗的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之夜都要开展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庆贺新春的延续。
今晚,我县永宁火龙和元坝舞狮队将和全县人民一起“龙腾舞狮闹元宵”,以火龙和雄狮的驱邪之功、吉祥之兆,增添喜气,焕发锐气,送达祝福;以龙狮彰显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和开拓进取的精神,作为加快重建美好新家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厚重文化底蕴和坚强精神动力,激发全县人民在新的一年里满怀激-情,勇于亮-剑,共同夺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谱写苍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篇章。
忆旧岁负重自强牛劲冲霄汉,望今朝克难攻坚虎威壮梨乡。
刚刚过去的XX年,我县紧紧围绕中央“三保”重大部署、省委“两个加快”总体要求和市委“提速加快、又好又快”工作主基调,以“提速重建、跨越发展”为主题,凝心聚力,排难攻坚,奋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呈现出发展提速增效、重建全面加快、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干群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
20XX年,我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加快建设立足川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资源转化低碳经济强县”发展定位,不断深化“一主三化五动”发展思路,深入推进资源转化和低碳发展,提速灾后重建,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宵节主题广播稿2020年
春节到了,也就意味着元宵节也快到了,以下小编为大家提供元宵节主题广播稿2019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A: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听着这首悠扬婉转的古词,大家是否感到十分的熟悉呢?
A 女:这首包含深情的古词来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而作者描写就那一年一度的元宵节。
B:大家还记得元宵节是什么时候吗?没错,就是正月十五,也是今年的 2 月 24 日。
A:虽然元宵节已经过去两天了,但今天我们《生活小百科》栏目依然将为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元宵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B: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A: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B:“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
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
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
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A:“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B:元宵节有很多经典故事,其中有一个就叫“元宵姑娘”。
相传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风趣而善良。
一日冬天去御花园赏梅,遇一宫女欲投井。
朔搭救后问明原委,原来宫女名叫元宵,因进宫后长久不能见到亲人而思念,遂起轻生念头。
东方朔同情并答应帮忙。
东方朔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城大恐慌。
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朔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
”解释说:正月十五晚家家挂灯吃元宵,城外百姓进城看灯,好似满城大火,以瞒玉帝。
是日晚,元宵双亲进城观灯。
在东方朔的帮助下一家终于团圆。
A:在众多的元宵节传说中,大家最为熟悉的故事还是“破镜重
圆”。
隋朝军队灭南陈时,
南陈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
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
隋灭南陈后,昌乐公主入杨素府做妾,次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
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杨素得知,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B:元宵节的传说有很多,关于元宵节的古诗也不少。
其中就有大家比较熟悉的《正月十五夜》《上元夜》《元宵》等。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花点时间去收集一下,在此我就不多说了。
,,男: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元宵节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
A:元宵节做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B:我们作为中华儿女,应当去发扬并继承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
A:最后,我们为大家送上一份迟到的祝福:祝大家在新学年里能收获更多的知识,过得更加快乐,身体也越来越壮!
B:今天的星星之火红领巾广播就到此结束了,我们明天再见吧,拜拜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