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_第三单元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课件_苏教版
合集下载
七级语文上册 第12课《本命的回想》课件 苏教(通用)

•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021/5/112021/5/112021/5/11May-2111-May-21
•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Lo意re揉m i捏psu。m2d0ol2o1r s年it a5m月et1, 1co日ns星ect期etu二r a2di0p2is1ci/n5g/e1l1it.2F0u2s1ce/5id/1ur1n2a0b2la1n/d5it/,1e1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021/5/112021/5/112021/5/11May-2111-May-21
•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七年级语文上册12《本命年的回想》课件-苏教版

名人名言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1、给下列字注音。再共同辨析粗体字容 易与哪些字在形体上混淆。 嚼 jiáo 黏 nián 阖 hé 捅 tǒng 栗 lì 丫 yā 秫秸 jiē 桶 tǒng 粟 sù 个 gè 桔 jú 3、写出二十四节气
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默读第4自然段,这段具体描写家乡过 大年情况,共写了哪十件事?起小标题。
1、炒年货 2、吃腊八粥 3、买糖果 4、挑绒花5、 杀牲禽 6、备糕点 7、送灶王8、换门神9、除 夕夜 10、拜新年
几件事中跟吃有关的有几个?说明了什么?与吃无 关的表现了什么?这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2、3、5、6项。收成好,享用成果。
祈求好运,祝愿平安。 时间顺序(明线) 。
作者从腊月初一写到正月初一,为 什么没有记流水帐的感觉? 作者按时间顺序从腊月初一到除夕 之夜,就炒年货,吃腊八粥等10件事情 逐一叙说,或明确交代时间,或以一定 的语句承上启下,无流水帐之嫌。读者 情致饱满,兴趣盎然。
60。 过春节。
5、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开头写“节 气歌”有什么作用?找出总结春节特点的句子。 衬托出春节的重要; “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
6、“课文从什么地方开始回想,到什么地方 结束回想的?作者回忆的过年持续了多长时间? 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第三段四个词语)?
第3自然段开始回想,第4自然段结束回想。 课文中的过年是从腊月初一开始, 持续一个月的时间。 他们经历了“预热—增温—红火—发烧 ”的过程。
读准下列字音 捅进 tǒng 烙饼 lào 抽签子 qiān jiáo 簸箕 bòji 晾脆 liàng 大吃大嚼 shēn 生疮 chuāng 涿州 zhuō玉米糁儿 nián 豆馅 xiàn 抠下 kōu 糖黏儿 zì 鬼祟 suì 阖家 hé 渍酸菜 秫秸 shújiē 灶膛 zàotáng 疙瘩鬏 gēdɑjiū
七年级语文上: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课件1苏教版

《乡土中国》
通过描述中国农村社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文中提到的乡土文化。
《民俗学入门》
系统介绍民俗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和思路。
学习成果评估与反馈
1 2
评估方式一
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二
课后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深 度。
文化背景
探讨《本命年的回想》所反映的 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如本命年 的信仰和习俗。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本命年的回想》中 的生字、生词和经典语句。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鉴 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 写作技巧。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 和童年的怀念之情,培养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恩 之心。
教学内容概述
课文解析
对《本命年的回想》进行 分段解析,包括主题思想、 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讲解。
重点难点
指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难以理解的句子、词汇 和文化背景等。
课堂互动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 与度。
02 课文内容解析
CHAPTER
文章结构分析
03
小组内成员轮流发表自 己的看法,并记录讨论 要点。
04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 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 论成果。
课堂互动环节
01
02
03
0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全班共同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 引导,确保讨论方向正确。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课堂互动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 参与感和合作意识,提高课堂
通过描述中国农村社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文中提到的乡土文化。
《民俗学入门》
系统介绍民俗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和思路。
学习成果评估与反馈
1 2
评估方式一
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二
课后作业批改,了解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深 度。
文化背景
探讨《本命年的回想》所反映的 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如本命年 的信仰和习俗。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本命年的回想》中 的生字、生词和经典语句。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鉴 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 写作技巧。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 和童年的怀念之情,培养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恩 之心。
教学内容概述
课文解析
对《本命年的回想》进行 分段解析,包括主题思想、 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讲解。
重点难点
指出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难以理解的句子、词汇 和文化背景等。
课堂互动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 与度。
02 课文内容解析
CHAPTER
文章结构分析
03
小组内成员轮流发表自 己的看法,并记录讨论 要点。
04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 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 论成果。
课堂互动环节
01
02
03
0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全班共同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 引导,确保讨论方向正确。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课堂互动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 参与感和合作意识,提高课堂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 上册(2016)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课件 (共37张PPT)

题材,地方特色”。
散文的主要特点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 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 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 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 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 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 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春节概述
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
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 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
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
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 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它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也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方,去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吧。这节课我
们学习——本命年的回想 。
12
本命年的回想
散 文
1. 正确、简洁地概括文中所写的年俗,体味其中 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2. 欣赏作品生动传神的语言,体会其浓郁 的乡土 (重点) 风情。
3. 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难点) 热爱生活的情感。
hé( 阖 )家
淹 zì( 渍 )
米 sù( 粟 )
yāo he( 吆喝 )
lí ba( 篱笆 )
三
记一记词义
1.缤纷: 繁多而错杂。 2.浓郁: (色彩、情感、气氛等)重。 3.红火: 文中形容热闹。 4.发烧: 文中指非常迷恋,狂热痴迷。
5859.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课件-第三单元12《本命年的回想》 (共49张PPT)

送灶王爷:作者突出“送灶王爷上天”之事 中“最好玩的”一件事来写:“从糖瓜上抠下几 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 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虔诚的愿望寄托于滑 稽的举止之中,作者以孩子的目光去写这样一种 仪式,所以让我们感受的不是一种神圣而更多的 是一种有趣,这也正是童趣所在。 换门神:“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把上下文关联得很紧;写旧习俗用了“换岗”一 词,这又是一处幽默。如同上面写送灶王爷一样, 对于换门神的描写也表现了乡亲们的虔诚,寄托 着他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美好愿望。
给下列斜体字注音
簸( bò ) 箕( ji ) 烙( lào )饼 阖( hé )家 疙( gē ) 瘩( da ) 鬏( jiū ) 渍( zì ) 晾( liàng ) 捅( tǒng )进
大吃大嚼( jué ) 小丫( yā )头 栗( lì)子 秫(shú )秸( jiē ) n) 糖粘( niá 鬼祟( suì) 打更( gēng ) i) 亲支近脉( mà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
请先来看看二十 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 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 如子年出生的人属鼠,再遇子年, 就是这个人的本命年。第一个本命 年是几岁?( 12 岁)在本命年,我 们民族的习俗是系红腰带、穿红裤 头、腰上系大钱等,这些都是为了 辟邪、祈福、保平安。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本命年的回想》课件

作业布置
自己动手做一张新年贺卡给自
己的同学或朋友,写上祝福语。
再 见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 /4/12 021/4/1Thur sday, April 01,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2021/4/120 21/4/1 2021/4/14/1 /2021 9:51:08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4/12 021/4 /1202 1/4/1A pr-21 1-Apr-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4/12021 /4/120 21/4/1Thurs day, April 01,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 21/4/12021 /4/120 21/4/12021 /4/14/1/202 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 2021 年4月1 日星期 四2021 /4/12 021/4/12021 /4/1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 21年4 月202 1/4/12 021/4 /1202 1/4/14 /1/20 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2021/4/120 21/4/1 April 1,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 21/4/12021 /4/120 21/4/12021 /4/1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
千年而不衰,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
持久的影响。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
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舞
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
寄
语 对于中学生而言,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并将其传承下去,不仅能培养进取精神,
更使得校园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希望同学
最新苏教版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12.本命年的回想PPT课件

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
讲授新课
吃腊八粥
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 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 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 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为什么“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
讲授新课
“舍不得吃‛,是因为八宝粥太珍贵,太好吃, 出于珍惜心理、节俭心理、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 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
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
讲授新课
这篇课文主要是讲作者的回忆。作者回忆京郊运
河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充满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
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乡亲父
老。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细节感知
讲授新课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春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 他有何特色?二十四节气有哪些呢?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 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 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 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十二
导入新课
本命年的回想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导入新课
什么叫本命年?
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 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 轮回一次。如子年出生的 人属鼠,再遇子年,就是 这个人的本命年。
讲授新课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讲授新课
一 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
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
“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 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 13岁时 就开始发表作品,加入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受到 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作品题材多 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 ,格调清新淳朴, 乡土色彩浓郁。 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奖项并受国家嘉奖;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课件 苏教版

自学指导(三)
快速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 1.第3段与第4段是什么关系? 2.试着从第3段中找出能体现运河父
老乡亲过年感受的四个词语? 3.关于春节作者回忆了哪十件往事?
并找出十件事的大概时间。
→ 腊月初一:炒年货
→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买糖果 挑绒花
预热
↓
增温
→
杀牲畜 备食物
红
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
2.与过去相比,现在出现了哪些新的拜 年方式?
3.现代人春节的习俗越来越简化,有的 甚至已经消失,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期盼
• A、喜庆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 • B、祈求来年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 C、增进亲人感情,和睦人际关系
本课小结
• 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 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 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 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 父老乡亲。
当堂训练
你的家乡春节有哪些特殊的习 俗?在春节里哪些事情让你觉得 最有趣? (交流讨论,然后与大家分享)
12.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 相关文化常识。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 络,欣赏作品展现的民风民俗 图景。
作者简介: 刘绍棠:当代作家,被誉为“文坛奇人”,13 岁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6岁发表成名 作、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选入中学语文 课本,被称为“神童作家”。 40多年的文学生 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 ,地方特色”。他是孙犁之后“荷花淀派”的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京门脸子》《柳敬亭说书》《峨眉》《黄 花闺女池塘》《蒲柳人家》。
盛在碗里让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 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时的年
议一议:有人说,过年忙碌 又累人,而且铺张浪费,在新时 期,过年已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可以取消这个习俗了。你认为呢? 说出你的理由来。
小结:过年的风俗,寄 托着人们的哪些期盼? (练习一)
寄予的期盼:
•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 用劳动果实; •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 安幸福; •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 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本命年的回想
刘绍棠
作家简介
(1936~1997)
40多年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 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 著有《刘绍棠文集﹒大运河乡土文学系 列》。曾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 作家协会副主席。 1991年7月1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表彰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 作出突出贡献”专家。多次载入各国《世 界名人录》《世界作家名人录》。
什么是本命年呢?
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 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 本命年有什么讲究?
系红腰带、穿红裤头、 腰上系大钱……
1、十二生肖
2、二十四节气 3. 过年的传说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阅读课文
注意正确认读下列字词
• 大嚼(jiáo) 鬼祟(suì ) 阖家(hé) • 烙饼(lào)疙瘩(gē da)抠(kōu) • 捅进(tǒng)栗子(lì )渍(zì ) • 糁儿(shēn)脚丫(yā)鬏(jiū) • 簸箕(bò ji)秫秸(shú jiē)
自由阅读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篇幅写的是什么?
火热的春节景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文主体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时间顺序
•
课文按时间推移,按 气氛渐浓的 顺序,通过 十 件事,具体描绘了 家乡过年 的火热景象。
• 显示气氛渐浓的词语: “预热”——“增温”——“红火”—— “发烧”
旧时的年
思考:作者共写了几件事具 体描绘家乡过大年的习俗?用 “动词+名词”的格式概括这几件 事。(如第一件事概括为“炒年 货”)
旧时的年
1. 炒年货 2. 吃腊八粥 3. 买糖果 4. 挑绒花 5. 杀牲畜 6. 备食物 7. 送灶王爷 8. 换门神 9. 守岁 10.拜新年
旧时的年
说一说:在这过年 的十项活动中,你最想 参与哪项活动?说出你 的理由来。
与过去相比,现在 出现了哪些新的拜年方 式?
现时的年
• • • • • • • • 放烟火礼花 拿压岁钱 贴春联、倒贴福字 下饭店吃年夜饭 吃年糕 看春节晚会 电话、短信拜年 外出旅游
2、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可否删 去?为什么?
结尾段点题: 本命之年忆往事。 昔日大年,含义丰厚,充满了 热烈、纯真、虔诚、期盼和对生活 的热爱,回顾起来,身心轻松,童 心复萌,有返老还童之感。文章结 尾,余味不尽。
3、写法有哪些值得你学习?
• 语言生动传神,很有表现力 对大年的每一点回忆,都是一幅 体现民族风俗的风景画,生动而 传神。 • 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例第四段事与事间的衔接:或明 确交代时间,或以一定的语句承 上启下。
每年除夕,人们纷纷帖春联表 达对来年的祝愿,你能写出两副 对联吗?
春回大地千峰秀 日暖神州万木荣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深入研讨: 1、精读第四段课文,体味语言
• 第四段描写过年的一些风俗及过年的 热闹气氛,你认为哪些词语最有表现 力,哪些语句描写最生动传神,即仅 用不多几笔就把某一生活场景描述出 来了?
• 参考:写炒年货,不但正面写炒了一锅又 一锅,还写“土炕烫得能烙饼”,可见烧 了多少柴禾,炒了多少年货;玉米粒儿在 铁锅里“毕剥毕剥响”,与奶奶执铲时口 中念念有词,充分表现了气氛的浓烈和炒 年货中寄托的深义;“吃得我食火上升, 口舌生疮”,既侧面表现了“大吃大嚼” 的情景,也增添了几分幽默的情趣;写挑 绒花,体现观察人物细致入微,描写人物 细腻生动;写送灶王,虔诚的愿望寄托于 滑稽的举止中,如实写来,自有幽默在其 中,表现父老乡亲的可爱而又可笑;写换 门神,“换岗”一词很幽默。
小结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京郊 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 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 歌颂了热爱生活、质朴纯真的父老乡 亲。
课外延伸
立夏时的鸡蛋,端午的粽子似乎渐渐 离我们远去,过年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淡, 甚至有些年青人已经不知道有这样传统的 节日,倒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样 的洋节成了年青人常过的时髦节日。据报 载某国已打算将“端午节”申请为该国的 “文化遗产”,针对这种现象,请谈谈你 的看法。
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个够,似 乎矛盾而又统一,真实可爱,富于 情趣
深入研讨
读其它几段,议议下面问题:
1、第一段为什么要先说二十四节?
2、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可否删去? 为什么? 3、写法有哪些值得你学习?
1、第一段为什么要先说二十四节? 以二十四气节衬托春节,尽 管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 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 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把春 节置于第一节的地位。
深入研讨:
2、 第四段为什么作者说
“舍不得吃”,“吃起来 却又没有个够”?这种特 殊的感觉你是否有过?是 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到的? (练习二)
“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 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心理、俭约心 理、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 不得吃。 “吃起来却又没个够”,也是因为太好 吃——吃起来就忘掉了其他,怎么吃也 不过瘾,吃了还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