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件 (3)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教程全套课件pdf-2024鲜版

机械原理教程全套课件pdf-2024鲜版
10
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
机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阐述机构设计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如运动性能、动力性能、工 作寿命等。
机构设计的步骤
详细介绍机构设计的流程,包括明确设计任务、拟定设计方案、 进行结构设计、校核与优化等步骤。
机构设计的创新方法
介绍一些机构设计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如组合创新、变异创新等, 以激发读者的创新思维。
带传动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包括传动平稳、噪音小、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等; 缺点包括传动效率低、带的寿命较短、需要定期张紧和维 护等。
14
链传动
链传动的原理和特点
利用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具有结构紧凑、传 动效率高、适用于恶劣环境等特点。
链传动的应用和分类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根据链条的结构和传动原理可分 为滚子链传动、齿形链传动等。
设计步骤
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选择机构类型;确定机构运 动学尺寸;进行动力学计算;校核机构性能;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和装配图。
2024/3/28
23
空间连杆机构简介
空间连杆机构的定义
空间连杆机构是指各构件不在同一平面内运动的连杆机构。根据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空间连杆机构可分为闭式空间连杆机构和开式空间连杆机构。
链传动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包括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适用于恶劣环境等;缺点包括噪音 大、振动大、需要定期润滑和维护等。
2024/3/28
15
齿轮传动
01
齿轮传动的原理和特点
利用两个或多个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具有传动效率高、
结构紧凑、适用于大功率传动等特点。
02
齿轮传动的应用和分类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根据齿轮的形状和传动原理可分为圆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按形状分为盘形、圆柱形、平板型等;按从动件类型分为尖底、滚子、平底等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匀速运动,产生刚性冲击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分段匀变速运动,产生柔性冲击
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余弦规律加速运动,无冲击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从动件按正弦规律加速运动,无冲击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按照给定的连杆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按照给定的运动轨迹设计四杆机构
作图法、解析法
作图法、解析法
按照给定的急回特性设计四杆机构
按照给定的传动角设计四杆机构
作图法、解析法
作图法、解析法
05 凸轮机构及其设 计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凸轮机构的应用
自动机械、操纵控制、传动装置等
凸轮机构的分类
重要性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 ,对于理解和分析机械系统的运 动、力和能量传递过程具有重要 意义。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
机械系统,包括机构、传动、控制等 方面。
研究内容
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力分析 、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等。
机械原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发展历程
从简单机械到复杂机械系统,从经验设计到基于科学计算的设计。
机械原理(全套15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机械原理概述 • 机构的结构分析 •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01 机械原理概述
机械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中力的 传递、转换和效应的基本规律和 原理的学科。
具有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压力角和 传动角等特性,这些特性对机构的运 动性能和动力性能有重要影响。

机械ppt课件

机械ppt课件

THANKS
机械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应用
家用电器(如洗衣机、冰箱)、交通 工具(如汽车、飞机)、医疗器械等 。
工作中的应用
工业生产设备(如机床、生产线)、 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建 筑机械等。
机械的发展历程
1 2
3
古代机械
古代的机械主要用于农耕、战争和计时等,如中国的四大发 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欧洲的钟表。
理的润滑周期。
润滑实施
按照润滑周期对设备进 行润滑,确保设备得到
充分的润滑。
06
机械安全与环保
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机械安全定义
机械安全是指机器在预定使用条 件下,不会对操作者和周围人员 造成危害,也不会产生危害环境
的废弃物。
机械安全标准
为了保障机械的安全性,各国都 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标准,如欧 盟的机械指令、中国的机械安全
机械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构学、机械动力学、 机械传动等。
它涉及到力学、材料科学、热力学等多个领域的 知识。
机构学主要研究机构的组成、分类、运动特性等 ;机械动力学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及其 与原动机的匹配问题;机械传动则主要研究各种 传动方式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
01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 程,主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
法。
03
通过学习机械设计基础,学生可以掌握机械设计的 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任
务。
0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零件的 设计、强度计算、材料选择等。
04
在实际应用中,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 专业知识之一,对于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具

机械原理图ppt课件(44张)

机械原理图ppt课件(44张)


3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 是唯一 的方法 。记忆 规律, 还有许 多未解 之谜, 有待我 们继续 探索和 发现。

4.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楷书由 隶书逐 渐演变 而来, 更趋简 化,字 形由扁 改方, 平正而 不呆, 齐整而 不拘。

5.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 ,介于 楷书、 草书之 间的一 种字体 ,是为 了弥补 楷书的 书写速 度太慢 和草书 的难于 辨认而 产生的 。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6
全自动小型冲锋枪的上弹、击发、 退壳机构,看三分钟,才有完整
连续的印象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7
特殊的减速传动机构,有没有参 考性?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8
中学生用乐高积木营造的自动化 世界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9
周期性滑轨拨叉机构,巧妙而常 用的机械结构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0
细密的小型金属锁链就是这样高 速形成的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1
最清晰、完整的自动枪械(机枪) 上弹、击发、退壳机构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2
扭簧摆动机构,工程师既熟悉又 陌生的机构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3
连续摆、滑机构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4
这一定是中国保定出品的机械手, 保定府才玩铁球嘛
将死的野狗没有人爱
15
鲁班自制飞鸟,骑乘游九州,不 是传说哦

6.会赏析其语言,如从遣词、用句、 修辞等 方面揣 摩、推 敲、理 解作者 炼字达 意的技 巧;

7.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 从用韵 、节奏 、音调 三个方 面去品 味其语 言的音 乐美、 节奏美 、韵律 美。

机械原理第三章3-8速度瞬心法培训课件

机械原理第三章3-8速度瞬心法培训课件

最后,根据速度瞬心法的基本 原理,将各点的速度中心连接 起来,形成一条轨迹线,即为 刚体的运动轨迹。
速度瞬心法的实例解析
以汽车行驶为例,汽车的车轮在行驶 过程中可以视为刚体平面运动,通过 确定车轮上各点的速度中心,可以分 析汽车的行驶状态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速度瞬心法还可以用 于分析机器人的关节运动、机械零件 的运动等。
在分析机构运动时,需要注意与其他分析方法的结合使用,如解析 法和图解法等。
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经验,可以提高速度瞬心法的应用水平,避 免出现应用中的误区。
05 速度瞬心法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平面连杆机构的速度瞬心法应用
总结词
通过实例解析平面连杆机构中速度瞬心的位置和计算方法。
详细描述
机械原理第三章3-8速度瞬心法培 训课件
目录
• 速度瞬心法概述 • 速度瞬心法的原理 • 速度瞬心法的应用 • 速度瞬心法的注意事项 • 速度瞬心法的案例分析
01 速度瞬心法概述
速度瞬心的定义
01
02
03
速度瞬心
在某一瞬时,两个相对运 动的构件上。
04 速度瞬心法的注意事项
使用速度瞬心法的条件
01
确定两构件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在使用速度瞬心法之前,需要确定两构件之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如果
两构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则无法使用速度瞬心法。
02
正确判断瞬心的位置
瞬心的位置是相对的,需要正确判断瞬心的位置。在判断瞬心位置时,
需要充分理解机构的结构和运动特点,以确保瞬心位置的准确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通过速度瞬心法的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机械设计方案,使机械在满足功能要 求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机械原理ppt课件完整版

机械原理ppt课件完整版

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包括选择齿轮类型、确定齿轮模 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进行 齿轮强度校核等。
齿轮传动的应用
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如 汽车、机床、工程机械等。
链传动的设计与分析
链传动的类型
包括滚子链传动、齿形链传动等。
链传动的设计步骤
包括选择链条类型、确定链条节距、链轮齿 数等参数,进行链条强度校核等。
定义与研究对象
机械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机械系统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及其与力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主要 关注机械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如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变化规律。
基本术语与概念
包括力、质量、加速度、动量、动能、势能等,这些术语和概念是描述机械系统运动状态的 基础。
动力学原理
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是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它们揭示了机械系统 运动的基本规律。
命和可靠性。
检测装备
包括测量仪器、检测设备等,用 于对加工过程中的产品精度和质 量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产品符
合设计要求。
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简介
数控技术
机器人技术
通过计算机编程控制机床等加工装备,实现 自动化、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加工过程。
应用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2023
PART 03
机械传动与驱动
REPORTING
机械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摩擦传动
螺旋传动
利用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方 式,如带传动、摩擦轮传动等。其特 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传动效 率较低且易磨损。
利用螺旋副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传动方 式,如螺旋千斤顶、螺旋压力机等。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自锁性好,但传 动效率较低。

机械原理ppt课件

机械原理ppt课件
随着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等 学科的交叉融合,机械原理的研究领 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
随着数学、力学等学科的发展,机械 原理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02
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组成要素及运动副
机构组成要素
包括构件、运动副和约束等,是 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运动副
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 运动的连接称为运动副。根据接触 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 高副两类。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通过优化机械设计、采用高性能材料、降低摩擦和磨损等方式可 以提高机械效率。
机械的自锁
自锁现象的定义
自锁现象是指机械在某些特定条 件下,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进摩 擦系数、负载等因素有关。当机 械处于自锁状态时,无论输入多 大的力,机械都无法产生运动。
挠性转子的平衡方法
挠性转子的特点
与刚性转子相比,挠性转子在旋转过程中会发生弹性变形,导致不平衡量的动态变化。
挠性转子的平衡方法
主要包括影响系数法和模态平衡法。影响系数法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各校正平面上的不 平衡量,然后进行加重或去重操作;模态平衡法则针对挠性转子的振动模态进行平衡处
理。
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感谢观看
克服自锁的方法
克服自锁的方法包括改变机械的 几何形状、增加驱动力矩、减小 负载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 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克服自锁
的方法。
06
机械的平衡与调速
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分类
机械平衡的目的
消除或减小因机械运动而产生的振动、噪音和不必要的动载荷,提高机械运转的平 稳性和可靠性。
机械平衡的分类
解析法的特点
精度高、适用范围广,可以处理复杂 机构的运动分析问题。

《机械原理》ppt课件

《机械原理》ppt课件

01机械原理概述Chapter机械原理的定义与重要性定义重要性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各种机构(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和机器(如内燃机、电动机、机床等)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力学性能以及设计计算方法等。

研究内容包括机构的组成原理、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机械效率与自锁、机器的平衡与调速等。

机械原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发展历程发展趋势02机构的结构分析与设计Chapter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机构定义由刚性构件通过运动副连接而成的系统,用于传递运动和力。

机构分类根据运动特性可分为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运动副类型包括低副(转动副、移动副)和高副(点接触、线接触)。

结构分析通过自由度计算、运动链分析等方法,确定机构的组成、运动特性和约束条件。

综合方法基于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进行组合、变异和演化,设计出满足特定要求的机构。

创新设计运用创新思维和现代设计方法,如拓扑优化、仿生学等,进行机构创新设计。

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方法机构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案例分析03机械传动与驱动Chapter机械传动的类型和特点摩擦传动啮合传动利用齿轮、链轮等啮合元件传递动力和运动。

具有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需要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齿轮类型选择齿轮参数设计强度校核030201齿轮传动的设计与分析链传动和带传动的设计与分析链传动设计带传动设计强度校核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设计与分析液压传动设计01气压传动设计02控制与调节0304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振动Chapter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动力学基本概念动力学建模方法动力学分析方法机械系统的振动分析和控制振动基本概念振动分析方法振动控制策略机械系统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基本概念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设计实例分析05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Chapter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工艺的流程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和特点机械制造装备的分类机械制造装备的特点先进制造技术是指基于先进制造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总称,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 )、数控技术(NC )、柔性制造系统(FMS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Z 2 Z 3 50 60 1 H Z 1 Z 2' 100 90
Z1
Z3
1 1 2 i1H 1 H 3 3
可见,系杆H与齿轮1之间的 转向与齿数相关。
图9.3F02 外齿轮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例5
在图9.3F02所示的外啮合周转轮系中,已知Z1=20, Z2=100,
1 1 3 2 H
可见,该周转轮系可以实现范
Z1
Z3 围很大的传动比 。
图9.3F02 外齿轮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例4 在图9.3F02所示的外啮合周转轮系中,已知Z1=100, Z2=50, Z2'=90, Z3=60,求系杆 H 与齿轮 1 之间的传动比 i1H。
Z2
Z2'
iH i H i H j j H
H ij
图9.13 周转轮系

在转化轮系中由 i到j的各级从动齿轮的齿数 之积 在转化轮系中由 i到j的各级主动齿轮的齿数 之积
■例1 在图9.13所示的周转轮系中,
已知轮系中各轮的齿数,求i1H。
H 1 H H 1 i13 H 3 3 H
构件 齿轮1 齿轮2 齿轮3 机架 行星架
H 13
原状态下的 构件角速度 ω1 ω2
ω3 0 ωH
转化状态下的 构件角速度
1H 1 H
H 2 2 H
2
H
H 3 3 H
H 4 0 H
H H 0
H H
1
3
Z3 1H 1 H Z 2 Z3 i H Z1 Z 2 Z1 3 3 H
齿轮可以获得较大的传动比 。 图9.2F05所示的定轴轮系只是 n2 2' 2 n3 3' 4
n4
其中的一种型式。
1
n1
Z 2 Z3 Z 4 3 1 1 2 i14 Z3 4 2 3 4 Z1 Z 2 60 72 51 i12 i23 i34 360 2 18 17
9.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 平面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4 3
输出 3'
输入 2 1 2'
图9.2F01 定轴轮系(三级减速器)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为所有单级传动比的乘积。
i12
1 Z 2 外啮合传动 2 Z1
i12
1 Z 2 内啮合传动 2 Z1
图9.2F01所示定轴轮系的传动比面与空间齿
(b) 空间轴轮系
轮组成的复合轮系。
图9.1F01 定轴轮系
9.1.2
周转轮系
至少含有一个行星齿轮的轮系称为周转轮系。在图9.4中,齿轮1、3称
为中心轮,齿轮2称为行星轮,H杆称为系杆。
2
H
1
3
4
图9.4 2K-H 型周 转 轮 系
三维动画
周转轮系按自由度分为行星轮系(F=1)和差动轮系(F=2)。行星轮系 如图9.1F02(a)所示,行星轮系如图9.1F02(b)所示。
(a)
(b)
图9.3F01 周转轮系
(1) 转动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将图9.13(a)所示的周转轮系转化为图9.13(b)所示的‚定轴轮系‛。 2 2
转化机构法,对整个机加上-ωH H H转化为‚固定 ‛
H
1
3
(a)
1
二维动画
(b)
3
图9.13 行星轮转动的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表9.1 周转轮系与转化轮系中的角速度
(b)
5
1 3
(a)
4
Fa=3×4-2×4 -1×2=2
Fb=3×4-2×4 -1×3=1
图9.1F03 依基本构件划分的周 转 轮 系类型
9.1.3 复合轮系 复合轮系是指由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周转轮系与周转轮系所组成的 轮系,如图9.1F04(a)所示。
2
2' H 4 1 4' 6 5
输 入
输 出
i13=ω1/ω3=(z1-z2)/ z1 对于图9.16所示的内平动行星轮内啮合行星轮系,VP12=VO2=VA= VB=ω3LAO3=ω3m(z2-z1)/2=ω1m z1/2,于是,传动比i13为 i13=ω1/ω3=(z2-z1)/ z1
P12
A O3 3 ω3 ω1 O 1 z1
z2 O2

1. 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 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2. 了解行星轮系中均布行星 轮数目与各轮齿数、传动比 的关系。 3. 齿轮系的功用。
(a) 平行轴轮系
图9F01 定轴轮系
9.1
齿轮系,是指由一系列齿轮
所组成的齿轮传动系统,简称轮 系。


平面轮系
1 2
5
9.1.1 定轴轮系
轮系运转时,每个齿轮的 几何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都 是不变的,则称为定轴轮系。
2
O4
B 4 5 O3 3
A
ω3 ω1 O1 P12
O2
z2 2 O4 5
B
4
1
z1
1
图9.15
外平动行星轮内啮合行星轮系
图9.16 内平动行星轮内啮合行星轮系
9.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1) 周转轮系与周转轮系可以所组成复合轮系,如图9.6所示。求i14。 (1) 构件1、2'、2、3 、H 和 5 所组成轮系的运动方程为
输入
比的通式为
图9.2F01 平面定轴轮系
k 1 3 1 1 2 Zk m Z 2 Z3 Z 4 i1k (1) Z3 Zk 1 k 2 3 4 k Z1 Z 2 (1) m 所有各级从动齿轮的齿 数之乘积 (9.1) 所有各级主动齿轮的齿 数之乘积
A 3 O3 ω3 z1 图9.14 ω1 O1 O2 z2 2 O4 5 4 B O3 3
A ω3
ω1 O 1 z1
P12
1
z2 O2
P12
2 O4
B 4 5
1
外平动行星轮外啮合行星轮系
图9.15
外平动行星轮内啮合行星轮系
对于图9.15所示的外平动行星轮内啮合行星轮系,VP12=VO2=VA=
VB=ω3LAO3=ω3m(z1-z2)/2=ω1mz1/2,于是,传动比i13为
转动方向如图所示。
n1
(3) 定轴轮系的应用
定轴轮系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对其作简述。 1 (3.1) 实现分路传动 定轴轮系通过同时啮合的齿轮 可以实现分路传动。在图9.2F03所 2 5 输出1
2'
3
示的定轴轮系中,采用圆锥齿轮4、
5实现了分路传动。也可以采用其它 型式的齿轮传动。
3' 4
输出2 图9.2F03 实现分路传动
2
H
Z3 Z1
3 0
1 3 图9.13 周转轮 系的传动比
Z3 由上式得 1 i1H ,即 Z1 Z3 1 i1H 1 H Z1
■例2 在图9.3F02所示的外啮合周转轮系中,已知Z1=100, Z2=101,
Z2'=100, Z3=99,求系杆 H 与齿轮 1 之间的传动比 iH1。
9 齿轮系及其设计
Chapter 9 Gear Trains and Design 9.1 概述 9.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9.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9.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9.5 9.6 9.7 轮系的功用 周转轮系的设计 其他类型的行星传动简介
9 齿轮系及其设计
Chapter 9 Gear Trains and Design
图9.3F02 外齿轮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例3
在9.3F02所示的外啮合周转轮系中,已知Z1=50, Z2=100,
Z2'=60, Z3=90,求系杆 H 与齿轮 1 之间的传动比 i1H。
Z2
Z2'
1 Z 2 Z 3 100 90 1 H Z 1 Z 2' 50 60
i1H
3
(a) 定轴轮系与周转轮系的复合轮系
三维动画
F=3×5-2×5 -1×4=1 图9.1F04 复合轮系
周转轮系与周转轮系组成的复合轮系可以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获 得较大的传动比,如图9.1F04(b)所示。
2
4 输 入 1 3 H 输 出
5
三维动画
(b) 周转轮系与周转轮系的复合轮系
Fb=3×4-2×4 -1×3=1 图9.1F04 复合轮系
2
H
2
H
1 3
(a)
1 3
(b)
4
Fa=3×3-2×3 -1×2=1
Fb=3×4-2×4 -1×2=2
图9.1F02 依自由度划分的周 转 轮 系类型
周转轮系按基本构件的数目分为 2K-H 型和3K-H 型, 2K-H 型如图9.1F03(a)所示, 3K-H 型如图9.1F03(b)所示。 2' 2 2' 2" 2 H H 4 1 3
解:
1 H 2 Z2Z3 i (1) 3 H Z1 Z 2
H 13
Z2
Z2'
3 0代入上式
1 Z 2 Z 3 101 99 1 H Z 1 Z 2' 100100
i1H
Z1
Z3
H iH1 10000 1
1 9999 1 1 H 10000 10000
3
图9.2F05 获得较大的传动比
(3.4) 改变从动轮的转向 定轴轮系通过中介轮可以实现换向传动 。图9.2F06所示的定轴轮系只 是其中的一种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