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合集下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

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措施矿井顶板事故是指由于顶板失稳或坍塌而造成的矿工伤亡和设备损坏的事故。

矿井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也是最容易导致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事故之一。

为了预防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需实施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一、完善规章制度1. 制定和完善矿井顶板事故预防管理制度,包括矿井顶板管理责任制、矿井顶板检查制度、岗位责任制等。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矿工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管理人员和矿工履行其职责,提高工作安全意识。

2. 加强矿井顶板事故防治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使所有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规章制度的内容,提高工作安全意识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二、加强矿井顶板巡检1. 制定矿井顶板巡检制度,明确巡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责任单位。

加强对巡检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巡检能力。

2. 加强对矿井顶板的巡查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必要时暂停生产,确保工作面的安全。

三、加强矿井顶板预警1. 安装和使用可靠的顶板监测仪器设备,对矿井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顶板变形和失稳的预兆,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定期组织顶板专家进行检测和评估,分析顶板的稳定性,预测顶板的变化趋势,为矿井顶板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四、合理开展采矿工作1. 制定合理的采矿方案,合理确定矿井顶板的布置和支护方式。

采用合适的采煤方式和工作面结构,降低矿井顶板的失稳风险。

2. 提高采矿设备的安全性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加强对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并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和评估。

五、加强矿井顶板管理1. 建立矿井顶板管理档案,记录顶板的历史数据、监测结果和管理措施。

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和预防措施。

2. 加强对矿井顶板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存在问题的矿井,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0 引言在现场采煤工作中,由于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顶板暴露面积也随着加大,致使顶板经常出现弯曲、下沉、裂隙、掉渣等,甚至造成垮面、生产停顿及人身伤亡的严重事故。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煤矿顶板事故占总事故数量的40%,而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占顶板死亡事故的20%左右,在煤矿事故中占很大的比重。

因此,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原因,搞好冒顶事故预防,对保护煤矿职工的生命和安全至关重要。

1 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1.1 制度不够完善敲帮问顶制度执行不严,找浮矸危石不及时、不彻底或违章操作,对隐患性危岩未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护措施,造成危岩突然坠落产生伤亡事故。

如1994年2月11日,朔里煤矿综掘预备队在II319切眼施工时,打眼放炮后,迎头第三棚的梁子掉了一个,迎头左帮棚腿子向后崩歪。

出完货后扶棚,施工人员发现迎头顶板有裂纹,也用钎子捣了一下,见顶板没动,仍冒险干,结果后顶板突然冒落一斜长1.8m、宽2.0m、厚0.35m的矸石,1人当场砸死。

1.2 支架安装不合理支架工作阻力低,可缩量小,支撑及支护密度不足,棚腿架设在浮矸或浮煤上,支架顶上及两帮未插严背实,棚架整体性及稳定性差,造成顶板来压时压垮或推垮支架导致冒顶。

如矿用掘进机掘进6197回风平巷时,由于采用不配套的金属拱形支架,开工后在巷道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支架卡缆有松动现象,迎头新支设的6架拱形支架接顶不实,稳定性差,当两名工人站在掘进机上挂方向线时,顶板突然来压,冒落长4m、宽2m、厚1.5m的大块镶嵌型危岩,压垮6架拱形支架,造成死亡2人的冒顶事故。

1.3 缺乏支护设备掘进工作面迎头没有采用金属前探梁等临时支护,工人在空顶空帮下作业,危岩突然坠落造成伤亡事故。

如1978年7月5日,朔里煤矿五一队在南二大巷施工时,围岩为细砂岩,锚喷施工。

在迎头空顶5m的情况下,为赶进尺无视安全,开工后既没有认真检查和除掉易落危岩,又无前探梁等临时支护,当工人在空顶区打眼时,由于风锤震动,左上帮岩石突然冒落,砸死正在下方作业的工人宋某。

顶板事故预防制度

顶板事故预防制度

2023顶板事故预防制度•顶板事故概述•顶板事故预防制度建立•顶板事故预防措施•顶板事故预警机制目•顶板事故应急处理措施•顶板事故预防制度实施与改进录01顶板事故概述顶板事故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顶板意外冒落或失控而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失的事故。

顶板事故通常分为局部冒顶和大规模冒顶两种类型。

顶板事故定义由于采煤工作面周围岩体失去平衡而发生的小范围顶板塌落,通常危害较小。

局部冒顶由于采煤工作面采空区上方或周围岩体失去平衡而发生的大范围顶板塌落,通常危害较大。

大规模冒顶顶板事故类型顶板事故发生原因采煤工作面遇到地质条件变化,如断层、裂隙、软岩等,导致顶板稳定性降低。

地质条件变化采煤方法不当设备使用不当人为因素采煤方法选择不当或采煤工艺执行不严格,导致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失控。

采煤设备使用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采煤工作面顶板意外冒落。

人员管理不善或操作失误,导致采煤工作面顶板意外冒落。

02顶板事故预防制度建立1 2 3通过建立顶板事故预防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顶板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权益。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顶板事故的预防制度的建立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顶板,提高顶板的可靠性,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安全、有序。

提高生产效率建立顶板事故预防制度,能够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度,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拓宽企业的发展空间。

提升企业形象科学性原则顶板事故预防制度的建立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规律,注重调查研究,掌握顶板事故发生的机理,为预防制度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规范性原则在建立顶板事故预防制度时,必须考虑制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各项制度的确立应规范、明确、清晰,具有可执行性。

系统性原则顶板事故预防制度的建立需要从全局角度出发,注重各个方面的协调与配合,涵盖顶板管理、维护、检查、监测等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预防体系。

顶板管理组织机构明确顶板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范围,确保各级单位和人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和权力,为预防制度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摘要:由于井下采煤环境十分恶劣且不断变化,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其中尤其采煤顶板事故发生率较高。

因此,对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等进行归纳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提高顶板管理水平,进而可有效降低顶板事故的发生率。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采煤工作;顶板事故;原因;预防对策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发生特点采煤过程中发生的顶板事故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周期性。

煤矿工作人员的作业周期会使事故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做好煤矿的管理工作能够使安全周期延长,但顶板事故发生的周期性依旧无法避免。

因此,煤矿管理人员需从小区域内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控制。

第二,重复性。

假如在不同时间不同采煤区中重复发生的工作面顶板事故 10 起就有 10 人死亡;那么在相同顶板事故中重复发生的事故 20 起就有 20 人死亡,其重复率非常高。

二、煤矿采煤面事故原因第一,地质的原因:出现岩层破碎带、大断层;出现断泥层的情况;断层的上盘和下盘的矿体之间出现节理裂隙;破碎的岩体。

第二,管理原因:个人安全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领导带班人员履行职责不到位;三违情况管理不严,施工质量低劣;对顶板事故查处力度不够。

第三,技术原因:采煤方法与设计不相符,施工作业时施工顺序不合理;地质情况未查探清楚;技术管理薄弱;实际操作水平不过硬;未进行矿压观测或观测不够认真。

第四,采煤面地质条件影响。

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中,经常会遇到破碎带、地质构造带以及落差大的正、逆断层等,在过这些区域时经常会有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在断层面还存在有断层泥的情况时,遇到水后就会出现软化,造成坍塌事故,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第五,镶嵌顶板影响。

(1)矸石的结构,矸石两头尖与中间粗;(2)类似鱼背结构,类似鱼背顶板称锅底矸子;(3)交叉的解理面造成镶嵌顶板,此类顶板,多数情况解理面会有钙质岩粉;(4)逆断层煤顶镶嵌等。

煤矿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方案篇

煤矿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方案篇

煤矿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方案篇煤矿安全事故预防及处理方案篇1一、顶板事故预防措施(一)掘进巷道顶板事故预防措施1、认真巡视通往工作面路线上的支护、顶板情况,发现隐患立即处理,确保行人路线安全畅通。

2、打眼前、放炮前、装货前、支护前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和检查掌头附近的支护情况,加固已有支护,补齐空缺支护,修正歪扭支护,放炮崩倒的支护及时扶起,崩坏的支护及时更换。

3、工作中要随时检查隐患和敲帮问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顶帮活石、伞檐及时敲掉。

4、架棚巷道掌头必须使用两根3米以上的11KG/M铁道做前探梁,前探梁上方用料接顶,前探梁随掌头掘进同步前移。

5、掘进掌头除前探梁外根据掌头情况灵活采用打戴帽顶子、戗柱架木棚等多种形式的临时支护。

待永外支护形成,安全隐患清除后才能撤除临时支护。

6、当巷道围岩性质发生变化,遇到地质变化、帮顶破碎时要立即缩小棚距或改变支护形式。

7、掘进巷道穿煤层,过旧巷或空区时,必须在作业规程中制定相关技术安全措施。

8、巷道贯通必须制定贯通措施。

9、加强掘进巷道的工程质量,保证材质,加强顶板管理预防冒顶事故发生。

10、井下设置报警电话。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预防措施1、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出口必须设专人维护,确保其畅通。

2、进入工作面首先检查加固支护,支护不齐时,必须先补齐支护才能正常作业。

3、使用的支护形式及材质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严格按规定排距、柱距进行支护。

4、找帮顶、支护时必须设专人观察顶板照顾安全。

5、工作面严禁单人作业。

6、煤壁线外30米处的回风巷中必须储存两个圆班的生产用料。

7、顶板裂隙、破碎的地方,及时补打戴帽点柱或架棚,必要时用刹杆刹顶。

8、当顶板破碎,压力增大时,必须立即缩小排柱距或改变支护形式。

9、严禁采宽超宽、控顶距超大。

10、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的一次放炮段长度连线起爆,当顶板破碎时,必须零打零放。

11、当工作面出现局部掉顶、漏顶时,必须立即处理,打上临时支护。

12、当工作面出现大面积压坏支柱或大面积漏顶时必须立即停止回采,撤出所有人员到工作面外安全地点待避。

顶板事故及防治

顶板事故及防治

顶板事故及防治在地下采掘过程中,由于矿山压力的作用,顶板会垮落。

如果顶板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则会发生顶板事故。

在煤矿井下事故中,以顶板事故的数量为最多。

据统计我国煤矿顶板事故的伤亡人数约占各类事故总伤亡人数的40~50%,小煤矿的顶板事故尤为严重。

一、顶板类型煤层顶板岩层依其所处位置分为伪顶、直接顶、老顶。

伪顶是指紧贴在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直接顶是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一般由一层或几层厚度不定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比较容易垮落的岩层所组成,直接顶按稳定性可分为:不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稳定顶板,坚硬顶板;老顶又叫基本顶,一般指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也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厚而坚硬的岩层。

顶板分为坚硬难冒顶板、破碎顶板和复合型顶板。

坚硬难冒顶板是指直接顶岩层比较完整、坚硬(固),回柱后不能立即垮落的顶板。

一般为砂岩、砾岩和石灰岩。

破碎顶板指的岩层的强度低、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整体性差,自稳能力低,并在工作面控顶区范围内维护困难的顶板。

二、矿井顶板事故的危害1、一般会推垮支架、埋压设备,造成停电、停风,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对安全不利。

2、如果是地质构造带附近的冒顶事故,不仅给生产造成麻烦,而且有时会引起透水事故的发生。

3、在有瓦斯涌出区附近发生顶板事故将伴有瓦斯的突出,易造成瓦斯事故。

4、如果是采掘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一旦人员被堵或被埋,将造成人员伤亡。

三、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1、客观原因。

一是地质因素的影响,二是顶板压力变化的影响,三是采掘工序的影响。

2、主观原因。

一是因为工程质量低劣,主要是不坚持敲帮问顶,发现隐患不及时处理,空顶作业,违章放炮,冒险回柱等。

二是人的因素影响,管理不善,表现在生产安全管理人员不深入作业现场,不带班作业,不严格执行三大规程,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纪律松散等。

四、易发生冒顶的地点1、采掘工作面易冒顶的地点采掘工作面易冒顶的地点可概括为“一道、一线、两出口”。

“一道”是指煤壁道。

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具体预防措施有哪些

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具体预防措施有哪些

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具体预防措施有哪些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具体预防措施有哪些采煤工作面冒顶的具体预防措施有哪些一、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的预防措施1预防单体支柱工作面靠近煤壁附近局部冒顶的措施如下:① 采用能及时支护悬露顶板的支架,如正悬臂交错顶梁支架、正倒悬臂错梁直线柱支架等:提高支架的初撑力,在金属网下,可以采用长钢梁对棚迈步支架。

② 炮采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应合理,尽量避免崩到支架。

③ 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的主要节理方向垂直或斜交,避免煤层片帮。

煤层一旦片帮,应掏梁窝超前支护,防止冒顶。

2综采工作面的局部冒顶,主要是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的漏冒型冒顶。

其预防措施如下:① 支架设计上,采用长侧护板,整体顶梁及内伸缩式前梁,增大支架向煤壁的方向的水平推力,提高支架的初撑力。

② 工艺操作上,采煤机过后,及时伸出伸缩梁,及时擦顶带压移架,顶梁的俯视角不超过7度。

③ 当碎顶范围较大时(比如过断层破碎带等),则应对破碎直接顶注入树脂类黏结剂使其固化,以防止冒顶。

3预防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的措施如下:①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记载大岩块的位置及尺寸。

②在大岩块范围内用木垛等加强支护。

④ 当大岩块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长度超过一次放顶步距时,在大岩块的范围内要延长空顶距。

⑤ 待大岩块全部处在放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再用绞车回木支柱。

4预防采场两端局部冒顶的措施如下:①为预防采区两端发生漏冒,可在机头机尾处各应用四对一梁三柱的钢梁抬棚支护,每对抬棚随机头机尾的推移迈步前移:托住原巷道支架的棚梁。

此外,在采场两端还可以采用十字铰接顶梁支护系统以防漏冒。

②在超前工作面10米以内巷道支架应加中心柱:超前工作面10—20米,巷道支架应加单中心柱,以预防冒顶。

④ 综采时,如果工作面两端没有应用端头支架,则在工作面巷道相连处,需用一对迈步抬棚。

此外,超前工作面20米巷道支架也应用中心柱加强。

5预防地质破坏带附近局部冒顶措施如下①为预防这类顶板事故,应在断层两侧加设木架,并迎沿块可能滑下的方向支设戗棚或戗柱。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煤矿事故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意外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影响了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经济发展。

因此,分析煤矿事故的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围绕煤矿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设备故障煤矿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设施的故障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矿用电梯的故障可能导致人员被困,矿井通风设备的故障可能导致瓦斯积聚等。

因此,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监测工作是预防煤矿事故的关键。

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人为疏忽人为疏忽是导致煤矿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矿工的过失和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矿工在作业过程中忽略了安全规定,或者故意违反规定进行操作。

因此,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防止人为疏忽导致事故的关键。

要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不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对老员工的安全培训和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三、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常见的一种类型。

当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超过了爆炸极限,一旦遇到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为了预防和控制瓦斯爆炸,需要加强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瓦斯的检测和监测,通过安装瓦斯检测仪等装置,及时掌握瓦斯浓度的变化。

其次,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保证矿井内部的空气流通,及时排除瓦斯。

最后,加强火源的预防,禁止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明火,严禁吸烟等。

四、顶板事故煤矿顶板事故是指由于矿井顶板失稳导致的事故。

顶板失稳不仅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破坏矿井设备,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为了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需要加强以下措施:首先,合理设计和布置采煤工作面,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其次,加强对顶板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变形或者下沉等问题。

最后,加强对矿井地质条件的研究,提前预测和评估顶板的稳定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支护设 施 因素
支护设施 对顶 板反 复 支撑 , 极 易导 致顶 板 松 动 破碎 , 从而引起顶板 和煤壁 的片帮 和漏顶 。因此 , 如 果维护不及 时或 端面 距超 宽 、 支柱 的初 撑 力和 工 作 阻力偏低 , 造 成 空顶 距离 大 , 空顶 时 间长 , 使支 柱 顶 梁不能与顶板 及 时有 效地 接 触护 顶 , 从 而 导致 煤 壁
支护不及时 , 初撑 力 达不 到要 求 , 措施 落 实不 严 , 容
易发生 冒顶 、 推棚事故 。
收 稿 日期 2 0 1 3—1 0—3 O
1 . 3 工作 面 管理 因素
在高档普 采 工作 面生 产 管理 过程 中, 及 时有 效 的护顶是顶 板管 理 的关键 所 在 , 而在 实 际生产 过 程 中往往不能 严格 按作 业 规程 规定 的回采 工 序作 业 。 当维护速度 跟不 上煤 机 割煤 速度 时 , 不能 及 时停 机 支 护顶板 而造成 新 暴露 的顶 板 空顶 时 间长 , 空顶 面 积 不断扩 大 , 从 而导致 片帮 、 冒顶事故的发生 。
86
童媳燕 甜技
2 0 1 4 年 第 2 期
采 煤 工 作 面 顶 板 事 故 的分 析 与 预 防
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华雷
( 山东泉兴矿 业集团有 限责任公 司 , 山东 枣庄
摘 要
2 7 7 5 2 2 )
顶板 管理工作 影响 着煤矿 的安全 生产 , 切 实掌握顶板动 态, 消灭隐患 , 加 大对事故 多发 点和薄弱 区域的 管理 , 探 索顸
片帮 、 顶 板 冒落 。
为3 煤层 , 煤 层赋存 不 均匀 , 采 区局部 块段 为 复合 型顶板 , 特别是 采煤 工 作 面过 断层 、 构造 带 期 间 , 煤
壁 片帮 、 漏 顶等现象时 常发生 , 顶 板管理工 作影 响着 煤 矿的安全 生 产。经 过对 工作 面矿 压 跟踪 观察 , 进 行分析研究 , 并调整生 产方案 , 探 索 出顶板 管理 的新 思路 、 新方法 , 从而 杜 绝顶 板事 故 的发 生 , 实 现 了复 杂地质条件下采煤工作面 的安全顺利 回采
采带来一定 的 困难 。在 回采过 程 中, 工 作 面在 揭露
断层时 , 顶板 、 煤层厚 度变化 大 , 顶板破 碎 , 支 柱超 高
使用 , 底板 松软 , 容 易造 成 支柱 失稳 、 顶板 冒落 。如
当工作面推 进 时 , 顶板 老顶 开始 下 沉 、 垮落 , 上
部 的岩层失稳 与老 顶一 起下 沉 , 由稳 定 状 态 转 变 为
板 管理 的新 思路 、 新 方法, 杜绝 顶板事故的发生 , 从而 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煤工作 面的顺 利回采 。 关键词 分析 顶板事故
T D 3 5 5
预 防
文献 标 识 码 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2 8 0 1 . 2 0 1 4 . 0 2 . 3 9
中 图分 类 号
Ana l y s i s a nd Pr e v e n t i on o n Co a l Mi n i ng Wo r k i ng Fa c e Roo f Ac c i de n t s
Xu HH a — l e i
( S h a n d o n g Q u a n x i n g Mi n i n g G r o u p C o . , L T D. , S h a n d o n g Z a o z h u a n g 2 7 7 5 2 2)
ma n a g e me n t ,pu t a n e n d t o r o o f a c c i de n t s ,S O a s t o r e a l i z e s mo o t h l y u nd e r c o mp l i c a t e d g e o l og i c l a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c o a l
1 . 4 老 塘 悬 顶 管理
1 引发 顶板 事故 的原 因
1 . 1 地 质条 件影 响 3 煤层直接顶 、 直接底均 为砂质泥 岩 , 厚度 在 0

1 5 m之间 , 煤层中节理 、 裂隙发育 , 煤层 松软 , 顶底
板岩性工程力学性 质差 , 顶板 松软 易碎 , 给工作 面 回
mi ni ng f a c e o f e x t r a c t i o n.
Ke y wor ds: an a l y s i s r o o f a c c i d e n t s pr e v e nt i o n
枣庄市金庄生建煤 矿现生产 采 区设 计开采 煤层
Ab s t r a c t : C o a l mi n e r o o f ma n a g e me n t wo r k a f f e c t e d t h e s a f e p r o d u c t i o n ,ma s t e r e d r o o f d y n a mi c ,e l i mi n a t e d h i d d e n d a n g e r s ,t o i n c r e a s e t h e ma n a g e me n t o f t h e a c c i d e n t b l a c k p o i n t a n d we a k a r e a, e x p l o r e n e w i d e a s ,n e w me t h o d s o f r o o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