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考点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考点详析

合集下载

最全面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精华版)

最全面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精华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N公式:n=N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M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V公式:n=Vm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 C 单位:mol/l 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⑥溶液的配置(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5、过滤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归纳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专题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考点,易错点)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注意任何粒子)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注意任何粒子)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注意单位)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 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例1: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的摩尔质量是2 gB.1 mol氧的质量是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1D.2 g H2含6.02×10变式练习1.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水②0.5N A个HCl氦气⑥6.02×10232.含0.4 mol Al2(SO4)3的溶液中,含、“<”或“=”)3.(1)1 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氢原子。

(2)水所含氢原子数相同。

4. 5 K下呈现超导性。

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2.2 g该晶体中含氧原子数__________,氢原5.用N A()。

A2N AB.28 g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知识点二: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伽德罗定律(考点,重点,易错点)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4.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的任何气体,含有数目的分子(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2020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章:物质的量

2020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章:物质的量

必考部分第一章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考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的含义。

2.了解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伽德罗常数(N A)的含义。

3.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运算。

考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核心知识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1)物质的量:①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②符号:n,单位:mol(摩尔)补充:七个基本物理量: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它们分别是:长度(m)、时间(s)、质量(kg)、热力学温度(K)、电流(A)、发光强(cd)、物质的量(mol)。

注意事项:1.“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而不是摩尔,它是一个整体,不能增添或删减,也不能说物质的质量或物质量。

2.“物质的量”仅用于表示微观的粒子,即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不能表示宏观粒子。

3.“物质的量”是构建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

4.“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正如“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

5.使用摩尔是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等具体组合。

如:1mol氢(×) 1molH(√) 1mol氢原子(√)1mol水(√) 1molHO(√) 1mol水分子(√)2(2)摩尔(ρ):①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

符号:mol②数值规定: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C1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3)阿伏伽德罗常数:①概念: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为N,单位为mol-1A②精确值: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③近似值:N A≈6.02×1023mol-1④关系式: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的换算关系:n=N/N A注意事项:1.阿伏伽德罗常数在数值上约为:6.02×1023。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解析:选 C。等质量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或分子数) 成反比,若 M(甲)<M(乙),则分子数:甲>乙,A 项错误;若 M(甲)>M(乙),则物质的量:甲<乙,又气体体积相等,故气体 摩尔体积:甲>乙,B 项错误;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气体或混合 气体,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C 项正确;由质量和密度相等 可知气体体积相等,D 项错误。
题组三 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5.标准状况下,a L 气体 X2 和 b L 气体 Y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 L 气体 Z,若 2a=6b=3c,则 Z 的化学式为( )
A.XY2
B.X2Y
C.X3Y
D.XY3
解析:选 C。由VV12=nn12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2+Y2===2XmYn,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n) (1)含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为__m__o_l __。 (2)数值:1 mol 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__0_._0_1_2_k_g__12_C__中所 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3)描述对象: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分子、原子、离 子等)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原子团、官能团等)。
解析:选 D。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取 决于粒子数和粒子大小,故 A 错误;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是温 度、压强、气体的分子数,不同的气体,体积不同,它们所含 的分子数不一定不同,故 B 错误;压强对分子间的距离有影响, 该选项未指明压强,无法使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故 C 错误; 根据公式求算 n(CO2)=Mm=44 g2·2mgol-1=0.5 mol,n(HCl)=VVm =22.411L.2·mLol-1=0.5 mol,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分子数相等, 故 D 正确。

高三化学必修一必考知识点

高三化学必修一必考知识点

高三化学必修一必考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反应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作为高中化学的必修一,本文将介绍高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复习备考。

一、物质的量1. 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的量是物质中粒子的数量,单位是摩尔(mol)。

1摩尔的物质包含6.022 x 10²³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2.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g)。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

3. 摩尔体积摩尔体积指的是1摩尔气体在特定条件下所占的体积,单位是升(L)。

在相同的条件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元素由同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结合而成。

2. 元素符号与原子序数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名称的简写,原子序数是指元素中原子的数量。

例如,氧元素的符号是O,原子序数为8。

3.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的升序排列的,可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指的是元素的横向排列,族指的是元素的纵向排列。

三、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它们的摩尔比例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2. 平衡化学方程式平衡化学方程式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摩尔比例已经调整至最简比例。

3.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电子的转移,涉及到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存在。

四、化学键1. 离子键离子键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相吸引而形成。

2. 共价键共价键由两个非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共享而形成。

3. 金属键金属键由金属原子的自由电子云与正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

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和产物生成的量。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都可以影响反应速率。

3.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在一定条件下不变。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01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01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一 物质的量及其应用考点知识物质的量的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阶段,由于其抽象,包含的微粒数目繁多,难于理解。

因此它即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在2019年高考中,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仍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

主要题型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另外物质的量的计算已经渗透到实验题、推断题之中。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仍然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

重点、难点探源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符号:n(3)单位:摩尔,用mol 表示。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为:AN N n。

2、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把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通常用6.02×1023来表示。

(2)符号:N A 。

(3)单位:mol -1。

3、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2)符号:M ,单位:克/摩尔,g/mol 。

(3)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为:Mm n =4、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符号V m .(3)单位:L/mol(4)数值:在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mol(5)气体的物质的量、气体体积、气体摩尔体积鉴定关系是:mV V n =。

5、阿伏伽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追踪高考1.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答案】B【解析】A 、16.25g 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16.25g ÷162.5g/mol =0.1mol ,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 N A ,A 错误;B 、标准状况下22.4L 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 ,氩气是一个Ar 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 N A ,B 正确;C 、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g 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mol ,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N A ,C 错误;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卤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 N A,D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物质的量共43张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 物质的量共43张

数、中子数、电子数等。
例如: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这 一说法是否正确?
此题包含以下信息:
干扰条件 : 常温常压 隐含条件 : M (N2 ) M (CO) 直接条件 : ?14 g?“二者均为双原子分子”
因为二者的摩尔质量相同,所以质量一定时,二者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都不影 响分子总数,故这一说法正确。
(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1 mol Ne中约含有6.02×1024个电子 C.1 mol水中含2 mol氢和1 mol氧 D.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一个物理量
解析 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或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使用物质的量时,应指 明粒子的种类,故C错误;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而不是物理量,故D错误。
◆题组训练 题组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1.(2020北京朝阳期末)工业制备硝酸的反应之一为3NO2+H2O 2HNO3+ NO。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室温下,22.4 L NO2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A B.36 g H2O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2NA C.上述反应,生成1 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NO中所含电子总数为5NA
解析 A项,未给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物质的量,错误;B项,36 g H2O 的物 质的量为2 mol,含有4 mol共价键,即共价键的总数为4NA,错误;C项,在反应 3NO2+H2O 2HNO3+NO中,每生成2 mol HNO3转移2 mol电子,故生成1 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正确;D项,1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电子,1个氧原子 中含有8个电子,标准状况下,11.2 L N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含有的电子 总数为7.5NA,错误。

2014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考点1 物质的量

2014年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考点1 物质的量

考点1 物质的量【考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2、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从高考试题看,此类题目多为选择题,且题型、题量保持稳定,命题的形式也都是: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

此类试题在注重对有关计算关系考查的同时,又隐含对某些概念的理解的考查。

试题概念性强,覆盖面广,难度虽不大但干扰性、迷惑性强,因而区分度好,预计今后会继续保持;3、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型常以选择题为主;4、掌握物质的量与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5、掌握与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有关的计算,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题。

【知识点整理】一、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位n 。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摩),符号是mol 。

摩尔可以计量所有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质子、中子、电子等)。

摩尔不是基本物理量。

二、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国际上规定,1mol 任何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通常为6.021023mol -1表示,即N A =6.021023mol -1。

n=N/ N A 。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物22.4L ,则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1L 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A N 4.228C. 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 2时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 A【解析】:阿伏加德罗定律所述的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标准状况下,22.4L 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所以选项A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Ⅰ.课标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Ⅱ.考纲要求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佛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离子、分子等)数目、质量、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Ⅲ.教材精讲1.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集体的物理量。

符号n ,单位是摩尔(mol ),简称摩。

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另有长度、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及发光强度)之一。

2. 摩尔:物质的量的SI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SI )中规定,在一个系统的基本单元(微观粒子及其特殊组合)的数量与0.012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则该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就是1摩尔。

在使用摩尔这个单位时,一般必须用化学式(如H 、H 2、212H O )指明其计量的对象,即具体指明哪一种粒子,或哪一种粒子的组合。

3.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 ,SI 单位kg·mol -1。

如果以g·mol -1为单位,摩尔质量的数值与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

计算公式:m n M =⨯4. 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表达式:()()n B C B V = 单位:1mol L -⋅ 注意:(1)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2)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某种特定组合。

(3)在一定浓度的溶液里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大小不变,所含溶质的质量改变。

5.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符号N A ,单位mol -1。

1摩尔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佛加德罗常数个,也就是0.012kg 12C 含有的碳原子数。

经过科学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2316.0210mol -⨯,微粒个数(N )与物质的量(n )换算关系为:A N n N =⨯涉及阿佛加德罗常数(N A )的问题,必须注意下列一些细微的知识点:(1) 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 2O 、T 2O 、18O 2。

(2) 一些物质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如Ne 、N 2、O 3、P 4等。

(3) 离子化合物(如NaCl )的晶体和溶液、原子晶体(如SiO 2)中不含“分子”;共价化合物(电解质)中不含离子。

(4) 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如金刚石、石墨、SiO 2、CH 4、P 4、H 2O 2、CO 2、C n H 2n +2等。

(5) 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求算,如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电解硫酸铜、铜与硫反应等。

(6) 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考虑水解、平衡移动、部分电离等。

(7) 注意晶体结构,如含1mol 碳原子的金刚石晶体或石墨晶体中含有的六元环数目等。

(8) 注意胶粒的数目。

如1molFeCl 3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粒的数目等。

6.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误差分析例:配制500ml ,0.1mol/l 碳酸钠溶液(1)所需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2)配制步骤:第一步: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为 克。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碳酸钠固体,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溶解:在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 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沿玻棒注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 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3)误差分析: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有溶液洒落;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用待配液润洗了容量瓶;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4)注意事项: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②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又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和1000 mL 等。

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③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烧杯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时标定的,而绝大多数物质溶解时都会伴随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准确。

④将容量瓶反复颠倒、振荡后,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主要是部分溶液的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以及粒子间隔减小造成的,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

Ⅳ.典型例题例1.设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8gNH 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 A ;B .常温常压下4.6gNO 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 ;C .100mL0.1mol·L -1Na 2CO 3溶液中含有的CO 32-数目为0.01N A ;D .18gD 2O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

【解析】B 项中NO 2与N 2O 4存在化学平衡,NO 2中一定含有N 2O 4;C 项中CO 32-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D 项中D 2O 的摩尔质量为20g·mol -1,所以18gD 2O 的物质的量不为1mol 。

答案:A 。

例2.20℃时,饱和KCl 溶液的密度为31.174g cm -⋅,物质的量浓度为14.0mol L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5℃时,饱和KCl 溶液的浓度大于14.0mol L -⋅;B 、此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74.5 4.01001.1741000⨯⨯⨯% C 、20℃时,密度小于31.174g cm -⋅的KCl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 、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31.174g cm -⋅【解析】KCl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温度升高时,溶液的浓度增大,密度也增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为:ω%=1113()()1000()()c mol L M g mol mL L g cm ρ----⋅⨯⋅⋅⨯⋅×100% 答案:D 。

例3.利用碳酸钠晶体(23210Na CO H O ⋅)来配制15.0-⋅L mol 的碳酸钠溶液1000mL ,假如其它操作均是准确无误的,下列情况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A 、称取碳酸钠晶体100g ;B 、定容时俯视观察刻度线;C 、移液时,对用于溶解碳酸钠晶体的烧杯没有进行冲洗;D 、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入少量水至刻度线。

【解析】A 项碳酸钠晶体质量应为143g ,所以结果偏低;B 项俯视观察时液面低于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C 项中不洗涤烧杯会损失溶质,导致结果偏低;D 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由于液体沾在瓶壁和磨口处所致,不会造成偏差,若加水则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B 。

Ⅴ.跟踪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6gNa 2O 2与过量的CO 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 ;B .1L1mol·L -1FeCl 3溶液中含有铁离子的数目为N A ;C .TK 时,1LpH =6的纯水中含有1×10-6N A 个OH -;D .6.8g 熔融的KHSO 4中含有0.1N A 个阳离子。

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g 甲烷所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 AB 、标准状况下,0.3molSO 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N AC 、常温下,2.7g 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 AD 、常温下,1L0.1 mol·L —1MgCl 2溶液中含Mg 2+数为0.2N A3、将标准状况下的某气体(摩尔质量为1 M g mol -⋅)溶于a g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3 b g cm -⋅,物质的量浓度为1 c mol L -⋅,则该气体溶入水中的体积是( )A .22.4(1)ac L M c -B .22.4c L MC .22.41000ac L b Mc -D .22.41000ac L b4、燃烧FeS 2生成Fe 2O 3和SO 2,转移电子总数为m 个,生成SO 2 n mol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A 、8m /11nB 、4m /11nC 、2m /11nD 、m /11n 5、某500mL 溶液中含有0.1 mol Fe 2+、0.2 mol Fe 3+,加入0.2 mol 铁粉,待Fe 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A .0.4mol·L —1B .0.6mol·L —1C .0.8mol·L —1D .1.0mol·L —16、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0.1 mol·L -1稀硫酸100mL 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 AB 、1mol CH 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C 、2.4g 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D 、12.4g 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0.4N A7、bg 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 g 氢气。

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b/aB.3b/2aC.3b/aD.a/3b 8、设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8gH 218O 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 ;B .5.8g 丁烷(C 4H 10)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N A ;C .298K 时,100mLpH =2的HCl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数目为131.010A N -⨯;D .常温下在100g 水中加入8.4gMgCO 3固体,溶液中的Mg 2+数目为0.1N A 。

9、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合、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