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3 物质的量浓度(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3 物质的量浓度(含解析)

考点03 物质的量浓度聚焦与凝萃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把握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分析方法。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 6.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 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公式:c (B)=n (B)V (B)隐性考点1.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3)从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4)气体溶于肯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依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5)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6)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c =1 000ρw M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ρ为溶液密度(gcm -3),w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 -1),按此公式换算即可。

(7)溶液稀释或混合计算①可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公式c 1V 1=c 2V 2,或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公式V 1ρ1ω1= V 2ρ2ω2=V 1c 1M = V 2c 2M 计算有关的量。

②同种溶质(或含同种离子)的溶液混合,可依据混合前后该溶质(或该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列式计算。

稀释(或混合)前后溶液与水(或另一种浓度的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

但是,体积一般不行以相加,而应运用V (后)=m (后)/ρ(后)算出最终溶液的总体积。

只有稀溶液稀释(或相互混合)且题中未给出稀释(或混合)后溶液的密度时,才可以忽视稀释(或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将二者体积直接相加得到最终溶液的总体积。

(浙江选考)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专题突破3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教案

(浙江选考)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专题突破3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教案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间的换算由定义出发,运用公式:c =n V 、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

(1)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质质量分数(w )的换算体积为V mL ,密度为ρg·cm -3的溶液,含有摩尔质量为M g·mol -1的溶质m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质的质量分数w 的关系是:c =n V =mM V =m MV =1000ρwVMV=1000ρw M ,反之,w =cM1000ρ。

(2)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解度(S )的换算若某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 -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1,溶解度为S g ,则溶解度与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分别为:S =100cM 1000ρ-cM ,c =n V =S M100+S 1000ρ=1000ρS M 100+S。

2.溶液稀释和混合的计算 (1)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 1w 1=m 2w 2。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 1V 1=c 2V 2。

③溶液质量守恒,m (稀)=m (浓)+m (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混合计算①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 1V 1+c 2V 2=c 混×(V 1+V 2)。

②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 1V 1+c 2V 2=c 混V 混,其中V 混=m 混ρ混。

(3)溶质相同、质量分数(a %,b %)不同的两溶液混合定律(教师用书独具) ①等质量混合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g·cm -3还是ρ<1g·cm -3),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12(a %+b %)。

②等体积混合a .当溶液密度大于1g·cm -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H 2SO 4、HNO 3、HCl 、NaOH 等多数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12(a %+b %)。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物质的量 第2讲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案(人教版):物质的量 第2讲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复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了解溶液的含义。

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物质的量浓度表示01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为02c B。

(2)常用单位:03mol/L或04mol·L-1。

(3)公式:c B=05n(B)V(4)注意事项①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②n必须是溶质B的物质的量。

③对于某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密度、质量分数06不变,但所含溶质的07质量、08物质的量则因体积不同而改变。

2.溶质的质量分数(1)概念:以溶液里溶质质量m(B)与溶液质量m(aq)的01比值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表示。

×100%。

(2)表达式:w(B)=02m(B)m(aq)请指出下列各说法的错因(1)1L 水中溶解4g NaOH 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 -1。

错因:没有特殊说明时,不能用溶剂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

(2)1mol·L -1NaCl 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mol NaCl 。

错因:没有溶液体积,无法计算物质的量。

(3)1mol Na 2O 溶于水,配成1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

错因:1_mol_Na 2O 溶于水生成2_mol_NaOH ,故c (NaOH)=2_mol ·L -1。

(4)用100mL 水吸收0.1mol HCl 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mol·L -1。

错因:100_mL 水吸收HCl 后体积不再是100_mL 。

(5)将40g SO 3溶于60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3、c、S 之间的计算关系 c = (1000 ρS )/ [(S+100)M ]
ρ:g / cm3
4、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关系 (1)稀释定律:c1V1 = c2V2 (2)混合后溶液体积不变: c1V1 + c2V2 = c(混)(V1 + V2) (3)混合后溶液体积改变: c1V1 + c2V2 = c(混)V(混)
(1)被吸收的水蒸气的质量。 设被吸收的水蒸气为x mol,吸收后气体的体积为(224-22.4x)L.
则224×6%-(224-22.4x)×1% = 22.4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 = 50/99
m(H2O)= 9.09g (2)至少需要18.4mol·L-1的浓硫酸的质量。
设至少需要18.4mol·L-1的浓硫酸 x g
6.将2.80g铁与100ml稀硝酸混合后充分反应,产生气体为NO, 反应后铁、硝酸均无剩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 2mol/L的碘化钾溶液,恰好将溶液中的Fe3+全部还原,求原硝 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电子守恒:n[Fe(NO3)3]=n(I-)=0.020mol 原子守恒:n[Fe(NO3)2]=n(Fe)-n[Fe(NO3)3]=0.30mol 电子转移守恒 n[Fe(NO3)3]×3+n[Fe(NO3)2]×2=n(NO)×3 n(NO)=0.040mol 氮元素守恒 N(HNO3)=n(NO)+n[Fe(NO3)3]×3+[Fe(NO3)2]×2=0.16mol c(HNO3)= 1.6mol .L-1
25.2g焦性没食子酸[邻三苯酚C6H3(OH)3 ],再注入 160 mL 21%KOH溶液(密度为1.44g/cm3),用塞子塞好后并振荡至固体完全溶解。 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吸氧后生成(KO)3C6H2C6H2(OK)3 。 (1) 156.04mmLo氢l/L氧化钾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含解析)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含解析)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下面是2021-2021高考化学第一轮温习专题训练,希望对考生提高效果有协助。

1.以下有关仪器运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规范溶液前,必需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假定加水超越刻度线,立刻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答案 B解析此题主要考察了实验仪器的运用和实验基本操作。

容量瓶洗净后自然晾干,不能放进烤箱中烘干,否那么会变形,定容不准确,A项错误;酸式滴定管在充装液体时,必需用待装液体润洗,否那么会将液体稀释,B项正确;在酸碱滴定实验中,锥形瓶是不能润洗的,否那么会形成误差偏高,C项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假定加水超越了刻度线,应重新配置,D错误。

2.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以下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答案 B解析 A项,托盘天平运用时应〝左物右码〞,图为〝左码右物〞,故错误;C项,移液时不能将烧杯中的溶液直接倒入容量瓶,运用玻璃棒引流;D项,胶头滴管应在容量瓶口垂直正上方,不能伸入瓶中。

3.将物质的量均为a mol 的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那么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B. mol·L-1C. mol·L-1D. mol·L-1答案 A解析 Na和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时,发作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Al+2NaOH+2H2O===2NaAlO2+3H2↑。

由于Na、Al的物质的量均为 a mol,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2a mol H2,所得溶液中只要NaAlO2一种溶质,其物质的量为a mol。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溶液的浓度及相关计算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溶液的浓度及相关计算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溶液的浓度及相关计算知识梳理1.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1)物质的量浓度[名师点拨]①物质的量浓度中的体积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指溶剂的体积,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如溶液混合,也不是两份溶液体积和。

②对于某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密度、质量分数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质量则因体积不同而改变。

③溶质的浓度和离子的浓度不一定相同,要注意根据化学式具体分析计算。

例如:1 mol·L-1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1,而是2__mol·L-1。

(2)质量分数①概念: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②表达式: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用S表示)w=SS+100×100%2.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两大类型(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计算公式:c=1 000ρwM(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ρ为溶液密度,单位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

[名师点拨]两种溶液浓度换算关系推导以n 为核心⎩⎨⎧质量分数溶液n =ρ×V ×w M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n =c ×V,故ρ×w ×V M =c ×V 如ρ单位为g·L -1,c =ρw M ,如ρ单位为g·cm -3,c =ρw ×1 000M(2)溶液稀释、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

①溶液稀释:a .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 1w 1=m 2w 2。

b .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 1V 1=c 2V 2。

c .溶液质量守恒,m (稀)=m (浓)+m (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②溶液混合:a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 1V 1+c 2V 2=c 混V 混(稀溶液混合时,常认为V 混=V 1+V 2进行粗略计算)。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量浓度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考纲要求】1、 理解物质的量浓度。

2、 能用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3、 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考点一: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 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符号 ,单位 ,数学表达式:【例题1】在t ℃时,a g 某化合物饱和溶液的体积为b mL ,将其蒸干后得到c g 摩尔质量为d g/mol 的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

求:此化合物在t ℃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2】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 气体溶于1000 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例题3】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水中溶解700体积NH 3,所得溶液密度为0.9 g/mL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各是多少?【知识巩固】将物质的量均为a mol 的钠和铝一同投入mg 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 ·cm -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 a a +501000ρmol ·L -1B .m a a +46ρmol ·L -1C .m a a +461000ρmol ·L -1D . m a a +451000ρmol ·L -1考点二: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互换1. 与质量分数(w%)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ρ为溶液的密度(g/mL ),ω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2. 与溶解度(s)之间的换算关系式: ρ为溶液的密度(g/mL ),S 为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g )。

【例题4】标准状况下VL 氨气溶解在1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 ),所得溶液的密度为p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浓度为c mol/L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1722400/22.422.4p V V =++ B. ()17/1000W c ρ=C. ()17/1722400W V V =+D.C=1000V ρ/(17V+22400)【例题5】 已知某盐酸溶液中HCl 的质量分数为36.5%,溶液的密度为1.19 g/mL ,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巩固训练】在25℃时,a g 硫酸铜晶体(CuSO 4.5H 2O )溶于bg 水中,恰好形成 v ml 饱和溶液,下列计算结果正确 的是 ( )A .该饱和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640a/v mol/lB .该饱和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w%=16a/25(a+b)%C .25℃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S=1600a/(9a+25b)gD .该饱和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p=160/(a+b)g/ml考点三:不同浓度的物质的混合计算问题【例题6】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ρ 1 g.cm -3,5%氨水的密度为ρ 2 g·cm -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 等于15%B.大于15%C.小于15%D.无法估算【讨论】如果将氨水改成硫酸,答案应该为【结论】【习题巩固】3a%的硫酸与a%的硫酸等体积混合,若混合物的密度为dg/ml ,则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大于20ad/98B 、 20ad/98C 、小于20ad/98D 、 不确定考点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a .仪器 用固体配制需 ; 用液体配制需 ;b .步骤c .误差分析(1)看溶质的量的变化。

第02讲 物质的量浓度-2025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卓越讲义(学生版)

第02讲 物质的量浓度-2025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卓越讲义(学生版)

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物质的量浓度表示 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也称为 ,符号为c B 。

(2)表达式:c B =n B V ,变形: n B =c B ·V ;V =n Bc B。

(3)常用单位: 或mol·m -3,有时也用mmol·L -1。

(4)特点:对于某浓度的溶液,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浓度、密度、质量分数均不变,但所含溶质的 、物质的量因体积不同而改变。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易错】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计算其物质的量(1)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 、Na 2O 、Na 2O 2――→水NaOH ;SO 3――→水H 2SO 4;NO 2――→水HNO 3。

(2)特殊物质:如NH 3溶于水后溶质为 ,但计算浓度时仍以 作为溶质。

(3)含结晶水的物质:CuSO 4·5H 2O ―→CuSO 4;Na 2CO 3·10H 2O ―→Na 2CO 3。

01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c =nV 中的V 是 的体积,不是 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不能用 代替溶液的体积,应根据V =mρ计算。

.1.1 mol·L -1的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 +( )2.从100 mL 5 mol·L -1 H 2SO 4溶液中取出了10 mL ,所得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1( )3.将62 g Na 2O 溶于水中,配成1 L 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 )4.0.5 mol·L -1的稀硫酸中,c (H +)为1.0 mol·L -1( )5.将25 g CuSO 4·5H 2O 晶体溶于75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6.用100 mL 水吸收0.1 mol HCl 气体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恰好是1 mol·L -1( )7.1 L 水中溶解5.85 g NaCl 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 mol·L -1( )一、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计算1.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氯化氢气体溶于100 g 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 ·mL -1,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 ·L -1)是( )A.a22.4 B.ab 22 400 C. 1 000ab2 240+36.5a D.ab 22 400+36.5a2.将25 g CuSO 4·5H 2O 晶体溶于75 g 水中,配成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间的换算
由定义出发,运用公式:c =n V 、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

(1)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质质量分数(w )的换算
体积为V mL ,密度为ρ g·cm -3的溶液,含有摩尔质量为M g·mol -1的溶质m g ,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w ,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质的质量分数w 的关系是:c =n V =m M V =m MV =1 000ρw V MV
=1 000ρw M ,反之,w =cM 1 000ρ。

(2)物质的量浓度(c )与溶解度(S )的换算
若某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 -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1,溶解度为S g ,则溶解度与
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分别为:S =100cM 1 000ρ-cM
,c =n V =S /M 100+S 1 000ρ
= 1 000ρS M (100+S )。

2.溶液稀释和混合的计算
(1)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
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 1w 1=m 2w 2。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 1V 1=c 2V 2。

③溶液质量守恒,m (稀)=m (浓)+m (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混合计算
①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c 1V 1+c 2V 2=c 混×(V 1+V 2)。

②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c 1V 2+c 2V 2=c 混V 混,其中V 混=m 混ρ混。

(3)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混合定律
①等质量混合
两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无论ρ>1 g·cm
-3还是ρ<1 g·cm -3),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12
(a %+b %)。

②等体积混合
a .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 -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H 2SO 4、HNO 3、HCl 、
NaOH 等多数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12
(a %+b %)。

b .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 -3时,必然是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如酒精、氨水等少数溶液
等体积混合后,质量分数w <12
(a %+b %)。

题组一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
1.[2016·全国卷Ⅱ,36(5)节选]一种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27.5%(密度为1.10 g·cm -3),其浓度为________mol·L -1。

答案 8.9
解析 假设溶液的体积为1 L ,则1 L 溶液中含H 2O 2的质量:
m =1 000 mL ×1.10 g·cm -3×27.5%=1.10×275 g
c (H 2O 2)=n V =1.10×275 g
34 g·mol -11 L
≈8.9 mol·L -1。

2.已知某饱和NaCl 溶液的体积为V mL ,密度为ρ g·cm -3,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1,溶液中含NaCl 的质量为m g 。

(1)用m 、V 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w 、ρ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 、ρ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w 表示该温度下NaCl 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 000m 58.5V mol·L -1 (2)1 000ρw 58.5 mol·L -1 (3)58.5c 1 000ρ×100% (4)100w 1-w
g 解析 (1)c =m 58.5V 1 000
mol·L -1=1 000m 58.5V
mol·L -1。

(2)c =1 000 mL·ρ g·mL -1·w 58.5 g·mol -1×1 L
=1 000ρw 58.5 mol·L -1。

(3)w =58.5 g·mol -1·c mol·L -11 000 mL·L -1·ρ g·mL
-1×100%=58.5c 1 000ρ×100%。

(4)S 100=w 1-w ,S =100w 1-w
g 。

题组二 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3.V mL Al 2(SO 4)3溶液中含有Al 3+m g ,取V 4
mL 该溶液用水稀释至4V mL ,则SO 2-4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25m 36V mol·L -1
B.125m 9V mol·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