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禽流感要点

合集下载

家禽养殖中的传染病防控

家禽养殖中的传染病防控

家禽养殖中的传染病防控家禽养殖是农业中重要的产业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传染病防控的挑战。

传染病对家禽养殖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采取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将分析家禽养殖中常见的传染病,并探讨一些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方法。

一、传染性禽流感传染性禽流感是家禽养殖中最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它对鸡类、鸭类、鹅类等禽类动物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禽流感的传播,养殖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管理养殖场环境。

保持禽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并避免与野生鸟类接触。

2. 强化疫苗接种。

根据病情和季节因素,合理安排禽类动物的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3. 加强禽类动物健康监测。

定期检查禽类动物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二、新城疫新城疫是感染家禽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它会导致家禽的死亡率高达90%。

为防止新城疫的传播,以下措施可供参考:1. 高效的疫苗接种。

选择与当地病毒株高度相似的疫苗,确保高效免疫。

2. 强化饲养管理。

养殖场要确保饮水卫生,并控制禽类聚集密度,降低感染风险。

3. 严格防止病毒传播途径,例如交叉感染等。

对于感染的禽类动物,要及时隔离和处理。

三、鸟流感鸟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 实施严格的动物交通管理。

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养殖区,加强对外来动物的监控。

2. 强化养殖设施的环境卫生。

定期清扫、消毒养殖场,保持环境清洁。

3. 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实施。

制定鸟流感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疫情时的处理措施。

总结为了预防和控制家禽养殖中的传染病,养殖场应该加强管理和监控,提高疫苗接种率,保持养殖环境整洁,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等。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确保家禽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并减少经济损失。

文章字数:498字。

2024年禽流感防预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禽流感防预工作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禽流感防预工作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禽流感防预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禽流感是一种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疾病,其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做好____年禽流感的防治工作,保障畜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制定并实施以下禽流感防预工作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1.全面加强禽类养殖场的疫情防控,提高防疫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2.加强与畜禽贸易国家的合作,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分享;3.加强科学研究,提高对禽流感的诊断和疫苗研发能力;4.加强公众宣传,提高民众对禽流感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三、工作措施1.加强禽类养殖场疫情监测和防疫(1)建立健全养殖场疫情监测体系,包括养殖场疫情信息登记、动物监测等工作;(2)制定禽类养殖场疫情应急预案,确保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3)加强禽类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控制野鸟和其他野生动物进入养殖场;(4)加强禽类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养殖场周边环境,并加强饲料和饮水的卫生管理;(5)制定禽类养殖场消毒指南,对养殖设施、用具和车辆等进行规范化、定期的消毒工作;(6)加强对禽类养殖场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

2.加强与畜禽贸易国家的合作(1)建立健全与畜禽贸易国家的疫情监测和信息分享机制,及时了解疫情动态;(2)加强与畜禽贸易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共同应对疫情威胁;(3)加强对畜禽贸易的检疫和监管,严禁非法的畜禽及其产品流入我国,确保畜禽交易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3.加强科学研究(1)加强对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和研究,及时了解病毒的变异和传播规律;(2)加强对禽流感疫苗的研发,提高疫苗的免疫力和保护效果;(3)加强对禽流感的诊断技术研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速度。

4.加强公众宣传(1)加强禽流感知识宣传,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知和防范意识;(2)加强对禽流感疫情的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避免恐慌情绪的产生;(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积极报道禽流感防控的相关工作和成果。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禽流感是一种强烈的病原体,能够对家禽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会扩散到人类中。

因此,为了保护家禽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必须采用适当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1. 定期消毒定期的消毒是防治禽流感必不可少的一步。

家禽栏舍、器具、人员及车辆必须经常进行消毒。

消毒剂的选择应该是符合业内标准的消毒剂。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量。

2. 公共健康教育公共健康教育也是防治禽流感的重要措施。

员工和农民需要接受有关禽流感防治的专业知识和培训,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禽流感疫情。

3. 加强监测和检测加强监测和检测是防治禽流感的重要步骤。

政府应该建立起专门的监测机制,及时了解疫情,发现和处理疫情。

此外,疫情到达后,政府也需要及时组织检测实验室以进行检测,从而有助于及时控制和治疗禽流感。

4. 实施隔离和封锁如果出现禽流感疫情,应该立即开展隔离和封锁工作,有效控制禽流感的传播。

所有病鸟必须立即被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实施禽流感防治工作的重要步骤之一。

家禽所处的环境应该很干净和安全,不要有厕所、垃圾等污染及有害物质产生,保持空气流畅、水质新鲜,从而为家禽提供健康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此外,农场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周围的野生动物也应受到盯防,以避免传染给家禽。

禽流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为了保障人类和家禽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只有注意日常卫生及环境卫生,加强人民公共健康教育、定期消毒、加强监测和封锁,严格防范疫情扩散,才能发挥出防治这一疾病的最终效果。

禽流感特点及防控措施

禽流感特点及防控措施

禽流感特点及防控措施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病毒引起的疾病,可造成鸡、鸭、鹅等家禽的严重危害。

禽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突变性,能够在不同的宿主中发生变异,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致死性。

禽流感的主要特点及防控措施如下:一、病原特点1.强传染性:禽流感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气溶胶传播、被污染的空气、饮水和食物等途径传播,病毒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和适应性,传染能力极强。

2.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具有高致病性,易造成家禽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和腹泻,甚至出现瘫痪和死亡等严重后果,其中H5N1亚型病毒的致病率超过了70%。

3.病变广泛:禽流感病毒可引起呼吸道和消化道等系统的病变,导致吞咽困难、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羽毛脱落等严重症状,且病变范围广,病程长,并且对主要宿主的屠宰和处理等步骤有很大影响。

二、防控措施1.加强卫生防控:加强家禽场、交易市场、公共场所等环境和设施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强化投喂、饮水和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野生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管控和监测工作,做好病毒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

2.加强病原监测:建立病毒监测平台,定期监测主要宿主的感染情况和病毒分布情况,密切监测疫情,及时发现、报告和控制疫情,对发现病例的家禽数量进行紧急控制,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3.控制和消灭感染源头:从源头控制和消灭感染病毒的家禽数,采取隔离治疗、宰杀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切断疫源传播链,防止疫情扩大,并做好宰杀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防止病毒污染土壤和水源等环境。

4.强化预防和控制措施:积极宣传和推广禽流感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农业行业监管和农业生产安全生产,确保环境安全和禽类产品安全。

5.处理病死禽畜:对病死家禽和家畜,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毒扩散和污染环境。

禽流感安全防范知识

禽流感安全防范知识

禽流感安全防范知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与动物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禽流感的传播也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健康威胁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禽流感的预防措施、症状和应对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禽流感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禽流感,也被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由禽类中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

该病毒可以通过禽类的分泌物和粪便传播给人类,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禽流感的传播,我们应该加强以下几项安全措施:首先,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禽流感的基本步骤。

勤洗手、使用专用肥皂和洗涤剂、避免接触禽类粪便等举措能有效降低传染的风险。

确保养成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在接触禽类或其产品后。

其次,避免与禽类密切接触也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禽流感主要通过接触受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体液传播给人类,因此,与禽类的直接接触应尽量避免。

尽管禽类是人类饮食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但在选择禽类产品时,要确保购买具有合法来源的产品,并避免接触或食用未经烹饪的禽类。

同时,了解禽流感的症状也是应对这一疾病的重要一环。

禽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乏力等,有时还伴有呼吸困难和胸痛。

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这些症状,特别是在与禽类接触后出现,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的接触史,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和防范措施,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最后,当禽流感病例发生时,及早采取控制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严格隔离病患、封锁疫情区域、取消相关禽类活动等。

尽管这些措施可能给经济和社会活动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它们是保护人民的健康和安全的必要措施。

因此,禽流感防范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势在必行。

通过加强卫生习惯、避免与禽类密切接触、了解症状以及及早采取控制措施,我们可以减少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风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只有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有效应对禽流感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

养殖场如何预防禽流感

养殖场如何预防禽流感

养殖场如何预防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的高致病性疾病,严重威胁着禽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防止禽流感的传播,养殖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发生。

下面将从环境卫生、禽群管理、病害监测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和列举。

一、环境卫生:1.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定期清理养殖场的鸟舍、饮水器、喂食器等设施,确保无菌环境,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2.加强消毒工作: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杀菌消毒,重点是对容易积聚污物和细菌的地面、墙面、设备等进行彻底消毒,减少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3.控制养殖场的老鼠和虫害:老鼠和虫害是禽流感传播的重要媒介,通过设置捕鼠器和使用防虫药物等方式,有效控制老鼠和虫害的滋生,减少禽流感的传播。

二、禽群管理:1.防止人畜共患病:禽流感是人畜共患病的一种,养殖场应严格控制人员与禽群的接触,建立疫情防控和个人卫生意识,定期体检,避免人群集中聚集。

2.控制禽类采食地点:合理安排禽类的采食地点,避免禽类与野生鸟类接触,从源头上减少禽流感的传播风险。

3.养殖场间禁止禽类流动:禽流感的传播往往是通过禽类流动而发生的,养殖场应尽量避免购进不明来历和健康状况不佳的禽类,严禁禽类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

三、病害监测:1.建立禽流感疫情监测体系:养殖场应当建立健全的禽流感疫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可能的疫情,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实施核酸检测:定期对养殖场内的禽类进行核酸检测,及时了解禽类的健康状况,发现疫情隐患,及时采取隔离和处理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强化病例报告和信息共享:养殖场应及时向相关疾病监测部门报告疫情病例,加强与其他养殖场和相关单位的信息共享,共同防控禽流感的发生。

四、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培训:养殖场应定期组织禽流感防控培训,加强员工对禽流感防控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病意识和应对能力。

2.加强宣传教育:养殖场应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禽流感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可感染多种禽类动物,包括家禽和野生禽类,同时也可感染人类。

禽流感的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禽流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提高养殖环境卫生水平、加强动物健康监测和预防接种、严格控制交易、合理处理感染动物、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一、提高养殖环境卫生水平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是禽流感发生的重要因素。

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

养殖场应定期清理卫生死区、保持饮水、喂食设施的清洁,定期对禽舍进行消毒,确保禽舍内外干燥通风,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扩散。

要做好饲料的卫生防护工作,保证饲料的品质卫生。

二、加强动物健康监测和预防接种加强对禽类动物的健康监测,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之一。

养殖户应定期请兽医对禽类动物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要对禽类动物进行禽流感的预防接种,提高禽类动物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严格控制交易严格控制交易是禽流感防治的重要一环。

养殖户应当避免购进疑似或患病的动物,严格控制禽类动物的来源,确保购入的禽类动物健康。

要加强对市场交易的管理,严格控制禽类动物的流通,减少禽流感的传播风险。

四、合理处理感染动物一旦发现禽类动物感染禽流感,要做好合理的处理工作。

首先要及时隔离感染的禽类动物,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然后要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疾病的扩散。

五、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禽流感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是禽流感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要利用各种途径,加强禽流感的宣传,向养殖户传达禽流感的防治知识,倡导科学养殖观念,增强养殖户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禽类动物的防疫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通用11篇)

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通用11篇)

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通用11篇)禽流感防控篇1为科学有序地做好我校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和应对H7N9禽流感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 H7N9禽流感防控领导小组:二、制定我校H7N9禽流感。

三、具体防控措施;1、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师生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① 可利周一广播,对全体师生进行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普及。

② 通过校园网(RTX)对全校教师进行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

③ 利用周五进行“H7N9禽流感防控相关知识”主题班队会。

④ 宣传栏张贴H7N9流感防控知识图片。

⑤ 通过校讯通给全体学生家长温馨提示,提醒每位家长每天学生上学前监测学生的体温,如有发热,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热退48小时后方可返校。

2、做好各班教室、功能室及各办公室等的开门开窗通风及清洁工作,每班指定专人做好每天早晨及中午课室开门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班主任要做好晨、午检及因病缺勤学生的电话追踪(了解具体情况)及登记工作。

每天上午10点、下午15:00将晨的、午检情况以书面或RTX形式报告给校医,由校医负责汇总全校师生因病缺勤和后续随访工作,每天下午四点半前将本校学生情况上报到市健康监测网。

当学校出现类流感样病例时,由校医规定需隔离的时间,班主任配合督促执行。

4、总务处安排清洁工做好各功能区、办公室及课室的清洁消毒工作。

厕所水龙头、门把手、洗手池、冲水按扭、楼梯扶手等每天消毒两次,各班课室每天下午学生放学后紫外线灯消毒一小时,并做好消毒登记工作。

各位教职工做好自己办公桌的清洁工作。

5、学校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H7N9禽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篇2为切实做好我镇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根据省、郴、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禽流感要点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生命时报》记者采访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科教授晁恩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副教授苟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教授李兴旺、感染科教授蔡皓东,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教授刘又宁,以及天津药物研究院李红珠副研究员,并综合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指导意见,为您提供详细的预防办法。

起居
1.六步搓洗法洗手40秒。

晁恩祥教授表示,生活中的病毒和细菌种类繁多,任何抑菌洗手液都只能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不能单独预防某种疾病。

从保证个人卫生方面考虑,抑菌洗手液或肥皂可以加强清洁效果。

世卫组织建议,在准备食物前、中、后,吃东西前,使用卫生间后,处理动物或其排泄物后,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时要洗手。

洗手时应对指尖、指缝、拇指进行搓洗,使用六步搓洗法,洗手40秒或以上。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互相搓洗;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互相摩擦;第四步,两手互握,互相摩擦;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拇指,在掌心旋转摩擦;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

2.一周给家里做一次扫除。

李红珠博士认为,目前H7N9禽流感未达到流行态势,如果不是从事接触家禽的工作,就没必要对家里进行消毒。

过多使用消毒液,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

但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和病毒开始活跃,需要定期对家里进行大扫除,比如一周一次等。

平时可以在家备上一瓶84消毒液,以备不时之需。

3.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间通风半小时。

虽然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不佳,但可以选择车流量较小且阳光充沛的时间开窗。

李红珠建议,最好能在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选择阳光好的时段开窗通风半小时;如果不能,也可选择在晚上下班后、车流量变小后通风半小时。

4.回家后换衣换鞋。

李红珠说,这是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禽流感作用不大。

但养成进门换鞋换衣服的习惯,可以减少灰尘与致病菌的带入,有助于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

5.出现早期流感症状就可去就诊。

不论是中药板蓝根,还是西药达菲都无法起到预防禽流感的作用。

李兴旺教授指出,达菲是一种治疗性药物,可在流感发病两天内迅速控制病情,但没有预防作用。

大家不需要吃药预防流感。

一旦出现流感早期症状,如咳嗽、发烧、全身肌肉酸痛等,可去医院就诊。

只要在发展为肺炎之前采取正确的治疗举措,就没什么可怕的。

餐饮
1.吃肉一定要煮熟。

世卫建议,吃煮熟的食物不会传播流感病毒。

蔡皓东表示,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在100摄氏度的高温中,病毒1分钟内即可被消灭;70摄氏度时,几分钟便可被杀死。

一些喜欢吃半生肉质的人最好改吃全熟的,烹调时保证肉质没有粉色的半生部分。

2.鸡蛋买回家洗洗。

范志红指出,最好选择经过表面消毒的干净蛋,这些蛋外表经过消毒,不容易传染病毒细菌。

如果选择菜市场的普通鸡蛋,挑选时不要用手直接抓,套个塑料袋再接触。

无论蛋壳上有没有粪便和羽毛,接触后都要洗手;剥下的蛋壳要立刻丢进垃圾桶。

另外,建议存放鸡蛋前先清洗一下,最好放到密封的盒子里单独存放。

鸡蛋也要烹饪成全熟再吃,暂时不吃开水冲蛋或蛋黄不熟的鸡蛋。

3.养成良好的厨房卫生习惯。

入厨之前要认真洗手,厨房里面的生熟食物分开存放,生肉和熟食要分别使用不同的案板刀具,接触过生肉、生鱼、生蛋之后要洗手、刷水池。

厨房里的抹布、筷子笼等要定期高温消毒。

4.饮食多样化,均衡营养。

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注意鱼虾、蛋、奶、及豆类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深色蔬菜和水果;注意锌和铁的摄入,吃一些动物肝脏、黑木耳、干果等。

多吃清淡少盐的食物,多喝水。

运动
1.坚持有氧运动。

苟波说,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强身体抵抗力,推荐的运动是快走、慢跑和游泳。

一些人喜欢跳舞,最好选择在公园或广场等比较开阔的地方,少去密闭的室内,如果舞伴中有感冒者最好远离。

2.运动强度中等适中。

苟波指出,春天早晚温差大,运动强度不要太大,中等温和的强度最合适,即在运动后感觉稍累、气喘。

也可以计算心率来测量强度,一般运动后心率最好不要超过170减去年龄的数值。

3.不要带病运动。

有人觉得感冒后一身大汗可以缓解症状,其实不然。

即便是轻度感冒后,也应避免强度大的运动。

因为高强度锻炼,虽然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由于运动后免疫细胞会进入休息状态,不利于抵御感冒病毒,可能令原症状出现反弹,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出行
目前H7N9禽流感的感染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为了防止感染,可以在生活中选择一些更安全和卫生的出行方式。

1.外出时远离有禽类的区域。

刘又宁建议,到菜市场时,应避免接触活动物,少去有生禽宰杀的集市。

城市中有些广场可以喂鸽子,一些公园养有孔雀。

外出游玩时,最好远离这些地点,特别是抵抗力较低的老人、小孩、孕妇等。

2.外出就餐少吃路边摊。

范志红提醒,尽量不在路边摊或卫生条件差的餐馆就餐。

餐具可以用开水烫一下再用。

3.出行戴口罩,骑车最好再戴上帽子。

外出戴口罩是一种预防普通流感的方式,如果你已经患上感冒,这更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

为了降低疾病传染的可能,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最好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及时洗手。

为了保护自己,在别人打喷嚏时,最好能转头避一下。

灰尘中也能携带一些病菌,因此需要长时间处在室外的人,或者骑车在外的人,除戴口罩外,最好还能戴上帽子,以防头发上聚集灰尘和病菌。

4.备两双薄手套,每天出门戴一双。

公共场所的扶手、门拉手、电梯按钮等都是病菌的聚集地,可以准备两双薄手套作为替换,每天出门戴一双,当晚回家清洗。

5.鸟粪沾身,最好用消毒液清洗。

城市活禽少,但鸟却不少。

除需要避免接触死禽外,如果外出时有鸟粪落到身上,应在回家后,在落有鸟粪处喷上消毒液,然后将这个部位放在滴入消毒液的水中浸泡一下,再戴上塑胶手套进行清洗。

如果有鸟粪落在车上,也应及时清理,并洒上一点消毒液,以防万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